有不收费的情感导师吗?

有不收费的情感导师吗?,第1张

如果你愿意的话,完全可以找父母进行情感沟通,肯定是免费的。如果有什么顾忌的话,身边要好的朋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甚至说,网上友善的陌生人也可以成为情感导师。

主要看你如果定义“情感导师”,如果是专业的,收费是肯定的。但如果你是指能够开导你情绪,舒缓你情感的人,身边的人成为一时的“情感导师”也是可以的。

对呀,涂磊如果不能说会道,就不会被邀请到那么多节目上当评点老师了呀。

他本人也很优秀呀,

涂磊,1977年6月10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国内地男主持人,毕业于南方冶金学院(现江西理工大学)计算机系1996级。

2004年,担任长沙人民广播电台频道(FM105)的主持人。2006年,转战电视节目,随后主持了长沙晚间法律节目《方圆调查》。2010年,担任青海卫视新闻脱口秀节目的嘎嘣观察员  。2011年,主持浙江钱江频道电视新闻时评类节目《九点半》 。2012年,主持了江西卫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深度观察》  。2013年,担任河北卫视情感谈话节目的主持人  。2014年,担任天津卫视职场招聘节目《非你莫属》的主持人  ;同年,在天津卫视情感综艺类节目爱情保卫战中担任情感导师。

一、情感建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方式越来越向着人类自然交互方向发展,但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是机械化的,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情感计算技术的引入,可以让机器像人一样的观察、理解和表达各种情感特征,就能在互动中与人发生情感上的交流,从而使得人与机器交流得更加自然、亲切和生动,让人产生依赖感,故情感计算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将是人工智能领域里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情感建模则是情感计算的重要过程,是情感识别、情感表达和人机情感交互的关键,其意义就在于通过建立情感状态的数学模型,能够更直观地描述和理解情感的内涵。

对于情感模型而言,由于其对情感描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维度情感模型、离散情感模型和其他的情感模型,但在目前的情感建模研究中,维度情感模型的应用更加广泛。

二、维度情感模型

维度空间论认为人类所有情感分布在由若干个维度组成的某一空间中,不同的情感根据不同维度的属性分布在空间中不同的位置,且不同情感状态彼此间的相似程度和差异可以根据它们在空间中的距离来显示。在维度情感中,不同情感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连续的,可以实现逐渐、平稳的转变。

21、一维情感模型

该模型用一根实数轴来量化情感,认为人类情感除了其独特分类不同外,都可以沿情感的快乐维度排列,其正半轴表示快乐,负半轴表示不快乐,并且可以通过该轴的位置可以判断情感的快乐和不快乐程度。

当人受到消极情感的刺激时,情感会向负轴方向移动,当刺激终止时,消极情感减弱并向原点靠近。当受积极情感的刺激时,情感状态向正半轴移动,并随着刺激的减弱逐渐向原点靠近。

情感的快乐维度是个体情感的共有属性,许多不同的情感会借此相互制约,这还可以为个体情感的自我调节提供依据,但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也因此产生后来的多维情感空间。

22、二维情感模型

该模型从极性和强度两个维度区分情感,极性是指情感具有正情感和负情感之分,强度是指情感具有强烈程度和微弱程度的区别。这种情感描述比较符合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基本看法,目前使用最多的是VA二维情感模型,该模型将情感划分为两个维度,价效维度和唤醒维度,如下图所示:

价效维度的负半轴表示消极情感,正半轴表示积极情感。唤醒维度的负半轴表示平缓的情感,正半轴表示强烈的情感。例如,在这个二维情感模型中,高兴位于第一象限,惊恐位于第二象限,厌烦位于第三象限,轻松位于第四象限。每个人的情感状态就可以根据价效维度和唤醒维度上的取值组合得到表征

23、三维情感模型

在三维情感模型中,除了考虑情感的极性和强度外,还有其他因素考虑到情感描述中。PAD三维情感模型是当前认可度比较高的一种三维情感模型,该模型定义情感具有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三个维度,其中P代表愉悦度,表示个体情感状态的正负特性;A代表唤醒度,表示个体的神经生理激活水平;D代表优势度,表示个体对情景和他人的控制状态。

另外,还有APA三维情感空间模型,该模型采用亲和力、愉悦度和活力度三种情感属性,能够描述绝大多是情感。

24、其他多维情感模型

除了以上三种情感模型外,还有更复杂的情感模型。心理学家Izard的思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悦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实度4个维度。愉悦度代表情感体验的主观享乐程度,紧张度和激动度代表人体神经活动的生理水平,确信度代表个体感受情感的程度。

心理学家Krech认为情感的强度是指情感具有由弱到强的变化范围,同时还以紧张水平、复杂度、快乐度3个指标来进行量化。紧张水平是指对要发生的事情的事先冲动,复杂度是对复杂情感的量化,快乐度是表示情感所处的愉快和不愉快的程度,故可以从这四个维度来判断人的情感。

另外,心理学家Frijda提出了情感具有愉快、激活、兴趣、社会评价、惊奇和复杂共6个维度的观点,但高维情感空间的应用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实际中很少使用。

维度情感模型是用人类情感体验的欧氏距离空间描述,其主要思想是人类的所有情感都涵盖于情感模型中,且情感模型不同维度上的不同取值组合可以表示一种特定的情感状态。虽然维度情感模型是连续体,基本情感可以通过一定方法映射到情感模型上,但对于基本情感并没有严格的边界,即基本情感之间可以逐渐、平稳转化。维度情感模型的发展为人类的情感识别、情感合成和调节提供了模型基础。

三、离散情感模型

离散情感模型是把情感状态描述为离散的形式,即基本情感类别,如喜、怒、哀、乐等。 较为著名的是由心理学家Ekman提出的六大基本情感类别:愤怒、厌恶、恐惧、高兴、悲伤、惊讶,其在情感计算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Plutchik从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三方面进行情绪划分,对出8种基本情绪:狂喜、警惕、悲痛、惊奇、狂怒、恐惧、接受、憎恨。还有其他的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对基本情绪的不同分类。

离散情感模型较为简洁明了,方面理解,但只能描述有限种类的情感状态,而维度情感模型弥补了离散情感模型的缺点,能够直观地反映情感状态的变化过程。

四、其他情感模型

除了较常用的维度情感模型和离散情感模型外,一些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其他基于不同思想的情感模型,如基于认知的情感模型、基于情感能量的概率情感模型、基于事件相关的情感模型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描述人类的情感,使情感的数学描述更加丰富。

41、OCC情感模型

该模型是针对情感研究而提出的最完整的情感模型之一,它将22种基本情感根据其起因分为三类:事件的结果、仿生代理的动作和对于对象的观感,并对这三类定义了情感的层次关系,可以描述特定情感的产生条件和后续发展。OCC模型给出了各类情感产生的认知评价方式。同时,该模型根据假设的正负极性和个人对刺激事件反应是否高兴、满意和喜欢的评价倾向构成情感反应。

在模型中,最常产生的是恐惧、愤怒、高兴和悲伤这4种情绪。尽管OCC模型传递函数并不是很明确,但从广义上看,其具有较强的可推理性,易于计算机实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系统中。

42、隐马尔可夫模型情感模型

该模型有三种情感状态,分别是感兴趣、高兴、悲伤,并且可根据需要扩展到多种情感状态。在模型中,情感状态是通过观测到如情绪响应上升时间、峰值间隔的频率变化范围等情感特征得到的,并通过转移概率来描述情感状态之间的相互转移,从而输出一种最可能的情感状态。

该模型适合表现由不同情感组成的混合情感,如忧伤可以由爱和悲伤组成。另外,还适合表现由若干单一的情感状态基于时间的不断交替出现而成的混合情感,如爱恨交织的情感状态就可能是爱恨两种之间循环。该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相同的刺激,其感知结果是确定的。

43、分布式情感模型

该模型是针对外界刺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布式情感模型,整个分布式系统是将特定的外界情感事件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情感状态,过程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由事件评估器评价事件的情感意义,针对每一类相关事件,分别定义一个事件评估器,当事件发生时,先确定事件的类型和信息,然后选择相关事件评估器进行情感评估,并产生量化结果情感脉冲向量EIV。

2、对EIV归一化得到NEIV,通过情感状态估计器ESC计算出新的情感状态。事件评估器、EIV、NEIV及ESC均采用神经网络实现。

附:学习书目

《情感计算与情感机器人系统》吴敏 刘振焘 陈略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24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