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介

蝴蝶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介,第1张

活泼好动的女孩祝英台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女扮男装到私塾上学。在私塾的第一天,英台便遇到了她的新同学——俊秀斯文又充满正义感的梁山伯。英台不由对他心生好感,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从此,两人在学校里一起刻苦读书,下课后也经常结伴出游,每日朝夕相处形影不离,英台对山伯的心意也越来越浓厚和坚定。

时光飞逝,转眼三年过去了,两人都由少不更事的孩童成长为翩翩少年,英台的家人不断催促她返家,挂念家人的英台在临行前晚对山伯表白了自己的身份和感情,两个人私下互许终身,然而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的纨绔子弟马文才偷看到了……

回到家中,当英台得知自己已经被父母许配给了马文才时,如临晴天霹雳,但是马文才之父——势高权重的马太守却硬是逼着祝家交出女儿,为了父亲与母亲,英台只能在内心默默祈祷山伯的到来。

憨直的山伯提早结束学业前往英台家中拜访。谁知刚到祝家就获悉英台已经许配给了马文才,他黯然憔悴地离开了祝家,不久后便因积郁成疾、不堪悲伤而死去。山伯的死讯传来,英台痛不欲生,她打扮成美丽的新娘,偷偷离家,来到了山伯的墓前。就在此时,墓碑突然裂开,山伯微笑着向她伸出双手,英台跟随爱人缓缓走入墓中,两人瞬间化身为翩翩彩蝶,双宿双飞。顺着两只蝴蝶飞舞的轨迹,花儿也满天开放,整个世界都成了彩色的天地 。

蝴蝶梦》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j_4LetOM-SLv7i4K0Nzcw

提取码:yb9i

《蝴蝶梦》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 达芙妮·杜穆里埃、罗伯特·E·舍伍德、琼·哈里森、菲利普·麦克唐纳、迈克尔·霍根

主演: 劳伦斯·奥利弗、琼·芳登、乔治·桑德斯、朱迪丝·安德森、奈杰尔·布鲁斯、莱吉纳德·戴尼、C奥布雷·史密斯、格拉黛丝·库珀、梅尔维尔·库珀、里奥G卡罗尔、李奥纳多·凯瑞、爱德华·菲尔丁、福里斯特·哈维、比利·贝文、埃贡·布雷赫尔、基诺科拉多、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莱兰·霍奇森、威廉·H·奥布莱恩、Florence Bates、Lumsden Hare、Philip Winter、Alphonse Martell、Ronald R Rondell、菲利斯 · 伍德沃德

类型: 剧情、爱情、悬疑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40-03-21(迈阿密首映)、1940-04-12(美国)

片长: 130 分钟

又名: 丽贝卡、蝴蝶春梦、瑞贝卡

年轻女子(琼·芳登 Joan Fontaine 饰)初遇曼德利主人德文特(劳伦斯·奥利弗 Laurence Olivier 饰)是在海边的悬崖边上。她以为德文特要跳海自尽,大叫一声,让德文特生气不已。然而,接下来的二人相识继而相知的经历让他们堕入爱河,结为伉俪,女子成为了曼德利庄园的女主人。

幸福的生活眼看就要铺开,这个新婚妻子却遭遇到了阴森的“寒流”。她发现这个庄园到处可见德文特前妻丽贝卡的影子,她的名字,在家具留下痕迹,更令新婚妻子不安的是,管家丹佛斯太太,更是念念不忘丽贝卡,对这个新来的主人充满仇恨。就连丈夫德文特,也不愿意解释这一切,仿佛他的内心还有旧情。

丽贝卡犹如梦魇般弥漫在曼德利庄园,事情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     

篇名: 蝴蝶梦 作者 daphne du maurier 达芙妮·杜穆里埃 出版社: 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4年3月 好句摘录: 曼陀丽是座坟墓,我们的恐惧和苦难都深埋在它的废墟之中。这一切再也不能死而复生。……我们永远也回不去了,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过去的岁月仍近在咫尺。我们力图妄却并永远置诸脑后的种种往事,说不定又会重新唤起我们的记忆…… 评析: 我觉得蝴蝶梦,胜似夜夜梦魇。丽贝卡绝对不愧为一个主角,她以死者的身份操纵着生者的命运——活着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为她所摆布着,无论是忠仆、情夫、丈夫、甚至丈夫新婚的妻子,每个人都是丽贝卡手中的牺牲品——在她通往欲望和邪念的路上。因此,“我”永远生活在绝望之中,因为一颗单纯而天真的心永远无法想象这一切;但它们却这样暴露地现于眼前——真实与虚伪在此刻交织成一幅关于人性的阴森画卷:丽贝卡心中的那种欲望已经像火一般蔓延到了她崇拜者的心中,那些人不顾一切地膜拜着这些令人不齿的行为。一切似乎都暗示着悲剧,“我”依旧相信德温特先生能重新拥有庄园——直到最后,烈火燃烧在曼陀丽绝望的土地上;天空中,丽贝卡那狰狞的笑容还不时闪现着。杜穆里埃的写作目的实现了——这种场景无疑是难以释怀的、诡异的。它所揭示的那些丑陋全部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畸形的婚姻,家族荣誉至上的悲哀,敲诈,行骗。丽贝卡无时不刻地化作它们,来威胁尚在人世的'人们——她嗤笑着光明,却也不知廉耻地嗤笑着自己的卑鄙。颇为戏剧性的是,她的胜利,恰恰是建立在自己俘获灵魂的绝望之上。 那么,“我”为什么依然思念着曼陀丽呢?玫瑰、鸟语和欢笑背后的那双手,难道就不恐怖了吗? 不——因为那个故事摧毁了曼陀丽。它日后的黑暗是因为丽贝卡那无穷无尽的幽灵般的影子。因为肉体的欲念而化为灵魂的鬼魅,这未免是让人惊叹的。层层推起的波澜后面,那张恐怖的脸,无疑会化作我们对人性的觉醒。灵魂,你在哪里? 质疑: 作者对景色的渲染效果颇佳,但语言略显繁琐——但是对于惊悚的情节,都没有作太多的刻画——因此我不十分明白这两条故事线索的联系:怀念或是恐怖?情节上的安排是不是可以再紧凑些? 2007年10月22日

《蝴蝶梦》([英] 达芙妮·杜穆里埃)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kZRs2qGF_SWBtm-tHTjFg

提取码:iav5

书名:蝴蝶梦

作者:[英] 达芙妮·杜穆里埃

译者:方华文

豆瓣评分:85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1

页数:488

内容简介:

“昨夜我又一次梦游曼德利。 ”

宏伟的曼德利庄园迎来了新一任女主人。年轻的新娘对甜蜜生活满怀憧憬,然而弥漫在整个庄园的阴森寒流让她深感不安。

丽贝卡!丽贝卡!丽贝卡!庄园里到处都是丈夫前妻丽贝卡的影子。

更让女主人感到痛苦的是,每个人似乎都对完美的丽贝卡念念不忘,就连丈夫都仍 然沉浸在失去丽贝卡的悲痛中。

在丽贝卡神秘的阴影下,女主人决心揭开黑暗的秘密与破碎的真相。

作者简介:

达芙妮•杜穆里埃

(Daphne du Maurier,1907—1989)

英国著名女作家,英国皇家文学会会员,当代深具影响力的文学大师。

达芙妮•杜穆里埃创作了众多广受欢迎的小说与剧本,被誉为“打破通俗小说与纯文学界限”的文学大师,她的成名作《蝴蝶梦》甚至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情感小说的走向。

蝴蝶梦不是旦本戏。剧中并非女主角一人主唱,《蝴蝶梦》是我国首部水墨越剧**,在嵊州市首映后取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剧中以庄周试妻的情节,摒弃了以往男尊女卑、女人是祸水的封建思想,而且注入了许多的女性人文关怀,强烈地突出了以田秀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女子自尊自强、追求人格独立的精神。

  摘 要:《蝴蝶梦》作为达夫妮·杜穆里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小说中的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创作结构也是独具一格,以一个死去的生命讲述着活人世界里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并且通过女主人公腐朽黑暗的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状态,看似高贵的上流社会实则充满了尔虞我诈、奢侈腐朽。小说创作当中以隐喻的写作形式,将腐朽奢华的上流社会以暗喻的风格展现,展示了高超的文学艺术价值,丽蓓卡这一女性形象也成为文学史上一个典型的、富有传奇神秘色彩的形象。

关键词:达夫妮·杜穆里埃 艺术表现 创作结构 腐朽黑暗 隐喻

一、创作背景

《蝴蝶梦》诞生于1938年,作为达夫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也将作者达夫妮·杜·穆里埃推向了世界文学艺术的大舞台。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一生颇为传奇,她出生在显赫家庭,深受作为作家的祖父和作为演员的父亲的文学艺术熏陶,早在出嫁前就出版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为人低调、性格怪僻,依靠写小说来隔绝与他人的交流等故事不用赘述。要挖掘《蝴蝶梦》中隐含的作者价值观,以下两个故事或言论值得我们注意:其一,1989年,81岁高龄的达芙妮·杜·穆里埃与世长辞。在她身后,竟有一批好事者挖掘出她生前的一大隐秘——虽然她早在1932年出嫁,并在婚后生有子女3人,但事实上她曾经有过两段同性恋情。她的同性取向的根源,可能来自于她的父亲对她从小的教育——杰拉德·杜·穆里埃盼子心切,竟让女儿身的达芙妮剃短发、穿男装,将其教成了一个假小子,在父亲的引导下,达芙妮竟从小就觉得自己生来应该是个男孩。其二,杜·穆里埃谈及自己的小说创作,曾经表示过:“我对于那种表现为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的人的类型,是没什么兴趣的……我感兴趣的,只是人有多残忍,有多充满欲望,有多贪婪,当然了,还有他们在各种遭遇中表现出那一鳞半爪的善良。”这样看来,《蝴蝶梦》的女主人公丽蓓卡身上,很明显地带有作者杜·穆里埃**本人的影子。对丹弗斯太太给“我”讲的那些长篇大论印象深刻的人,都还记得诸如丽蓓卡如何独自驾船出海、如何驯服烈马之类的描述。待字闺中的杜·穆里埃**正是过着这样的“假小子”式生活。1932年,25岁的她遇到了未来的丈夫布朗宁,彼时后者尚且只是她的一个读者,二人一见钟情,并很快结为连理。匆忙出嫁,可能与她急于稳固自己从家庭中独立出去的态势有关系——直到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发表之后,她才正式从家庭独立。两年后达芙妮就为丈夫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此时的布朗宁夫人,与当年的“假小子”,已不可同日而语。1938年问世的《蝴蝶梦》,距离达芙妮出嫁已经有6年之久。这部小说中浓郁的怀乡病情绪,果然很多批评家都有注意到。“我”对弥漫着丽蓓卡气息、丽蓓卡的影子无处不在的曼陀丽庄园念念不忘,我对丽蓓卡的那种恐惧之中又带着好奇与羡慕的微妙之情;仿佛是对应着达芙妮本人对过去的生活,对过去的自己的缅怀之情。而达芙妮对自己的创作的态度,则进一步阐明了她的价值观:她对丽蓓卡并没有厌恶与否定之情。丽蓓卡的美丽也好,邪恶也罢,那都是她作为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罢了。“人”是复杂的,不能以纯粹的好,或者纯粹的坏来定论。综上所述,如果遵从之前提到的布思对“隐含作者”的看法,那么现在我们已经从杜·穆里埃**,或者说布朗宁夫人这里找到了“《蝴蝶梦》这部小说的隐含作者的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值得注意的是,真实作者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隐含作者。一般情况下,隐含作者的人格比真实作者的人格更加完美。这样的现象往往并非是真实作者对自己的粉饰和美化。《蝴蝶梦》的隐含作者,是属于布思所说的那种“戴上诗人的自我的面具”的类型。《蝴蝶梦》的隐含作者剔除了达芙妮·杜·穆里埃在日常生活中作为贤妻良母的那一面;反而释放了她作为一个“假小子”,一个有同性恋倾向女性的内心状态的那一面。还是用布思的话来说:隐含作者“除去了他们不喜欢的自我之后,创造出来的变体既改善了他们的世界,也提升了我们的世界。想想吧,倘若没有创造出这种较为优秀的自我变体,我们的生活该会多么的枯燥乏味”。现在我们也可以回答了:《蝴蝶梦》这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叙述,是可靠的。当然,不是从《蝴蝶梦》作为一部悬疑小说的角度来说的,而是从《蝴蝶梦》作为一心路历程的角度来说的。

二、侧面揭示腐朽的上流社会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过刻画丽蓓卡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与麦克西姆·德温特的畸形婚姻,对英国上层社会中的享乐至上、尔虞我诈、穷奢极侈、势利伪善等现象做了生动的揭露。作者还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较成功地渲染了两种气氛:一方面是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另一方面是阴森压抑的绝望恐怖。这双重气氛互相交叠渗透,加之全书悬念不断,使本书成为一部多年畅销不衰的浪漫主义小说。整个故事作者讽刺的是英国高层的腐化生活,并对其表现出自己的不满。

故事描写的是一位极富神秘色彩的丽蓓卡,虽然文章并未直接描述,但确实是提到她。她能通过忠仆和她的情夫等人继续控制曼陀罗庄园,一直到最后把这个庄园烧毁。而《蝴蝶梦》中的另一个女性以第一女性的身份处处烘托丽蓓卡,她虽是喜怒哀乐俱全的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丽蓓卡的作用,作者这种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颇为别致。

《蝴蝶梦》开头对范霍珀夫人的描写是充满幽默笔调的,现实中不乏这样三姑六婆的人物,但跟愚蠢联系得这样天衣无缝的范霍珀夫人,却让我们面前升腾起一个活灵活现的小人物。有时候夸张有它无与伦比的魅力,是任何别的手法望尘莫及的。

三、细致入微的人物性格描写

文中采用了第一人称,“我”一直生活在丽蓓卡的阴影中,不安胆怯无法适应的交际,还有内心深处的鲜明对比,在曼德琳这样美丽的庄园,却总有种压抑的感觉,无心欣赏的美景白白浪费了。其实原来所有的事情都只是“我”的想像,胡思乱想,甚至因此而错过与迈克西姆婚后本该最为甜蜜的一段生活。有些事情、有些人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表面的东西是多么容易引人遐想,无限的想象空间意味着无限的错误。丽蓓卡那样玲珑剔透、那样善于逢场作戏、那样看起来可以随时随地讨人喜欢的人,却原来有着那么丑恶的嘴脸、那么丑陋的内心……丽蓓卡是树立在“我”和迈克西姆之间强大而无形的阴影,本来已经消逝的人却仿若时刻存在着,幽魂一样飘荡在“我”的想象中,在古老而美丽的曼德琳无处不在地存在着。到最后的最后,到底是谁胜利了呢,是丽蓓卡一直恶魔一样地微笑着么,曼德琳最终还是毁灭了。“我”和迈克西姆恐怕也不是胜利者。丽蓓卡一个逝去的亡魂,却从始至终一直盘绕在人们的心中,一个放荡的女人,一个外表与实际极其不一致的女人,一个特别会伪装的女人。如同她那艘“我归来”的船一样,以一种古怪的方式,剥夺着属于别人的幸福,以一种不存在的存在无所不在地张牙舞爪着……

男主人公要比女主人公大二十几岁。可是并没有觉得差异大,只是这样的夫妻是那么貌合神离,而女主人公时时流露出来的非常正常的想法,例如当他的女人、当他的母亲一样去照顾和安抚他,例如慈爱地去抚弄他的头发这样的细节,这些地方是非常真实的,但实际上却是遥不可及的。

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用一样的事情,塑造了不一样的两个丽蓓卡。一个是“我”眼中的,也就是多数人眼中的,另一个也就是麦克斯眼中的。毋庸置疑两者是多么的不一样,但是丽蓓卡比这两者的结合也许还要复杂得多。这部小说在悬疑气氛的描写上的功夫做得倒是挺足,极尽其能地描摹了一个并不招人喜欢的女性的形象。在主人公的世界里没有他人可以照进她的世界,唯有自己值得相信。这个谁也不爱的女人坐拥了许多人的情感,爱也好,恨也好,她被以一种命运似的方式刻进了这书中。

杜穆里埃受19世纪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影响较深,所以给我们带来了如此曲折离奇的小说经典。值得学习的是,“作者塑造的‘吕蓓卡’形象除在倒叙段落中提到外,从未在书中出现,但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而故事叙述者‘我’,虽是个喜怒哀乐俱全的大活人,实际上却处处起着烘托吕蓓卡的作用,这种以‘实有’陪衬‘虚无’的手法”。曼陀丽庄园被无情地烧毁了,就像一只蝴蝶的生死,也曾绚烂却总是短暂。而和庄园有关的所有人,当某一天回想起它,只仿佛做了一场蝴蝶梦,是与非、忠诚与背叛,都不再值得提起。在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符号之下,暗藏的是一个永不服输的内心和勇于反抗的斗志。

参考文献:

[1] 许绮被剥夺话语权的吕蓓卡——《蝴蝶梦》中吕蓓卡的形象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2] 曹晓东《蝴蝶梦》里女性形象评析[J]社科纵横,2005,(01)

[3] 黎会华解构菲勒斯中心:构建新型女性主义主体——《金色笔记》的女性主义阅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作  者:何常丽,菏泽学院外国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外国语言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70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