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家山歌吗?(客家话)

有客家山歌吗?(客家话),第1张

 客家山歌,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中文名:客家山歌外文名:Hakka Mountain Folk Songs音乐类型:中国民歌山歌类体现文化:客家文化使用语言:客家语流行区域: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

  目录简介来源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传承与发展种类与腔调特点综述类别调式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代表地区梅州永定中山深圳东莞(凤岗)歌曲赏析展开 简介来源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传承与发展种类与腔调特点综述类别调式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代表地区梅州永定中山深圳东莞(凤岗)歌曲赏析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河源、惠州、赣州、汀州、韶关、清远各县以及广州的白云太和、越秀洪桥街、增城、从化,深圳的盐田、龙岗、石岩、观澜,东莞凤岗、清溪、樟木头,中山的五桂山、南朗,汕尾陆河,揭阳揭西,潮州饶平,广西的贺州、博白、陆川,海南儋州南丰,湖南炎陵、浏阳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

  她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编辑本段来源  客家山歌是客家民歌中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客家方言吟唱,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从题材内容看,包括了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曲调丰富,主要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非常优美。各种歌词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首4句,每句7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编辑本段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之态,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这些都颇和客家山歌的产生有点关系。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流。山歌之所以风行于客家地区,大约有下列四种原因:

  第一,客家多分布于华东南各省山区地带,日常生活与“山”发生关系,而且客家风俗是妇女与男子同样担任着山间的各种操作,在长期的山间共同工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是预料中事,而山歌是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

  第二,客家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工作较为辛劳,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而欲唱几首歌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第三,旧时客家因没有其他较为完备而普遍的民俗娱乐,平时抑制的情感不能获得适当的宣泄,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一般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

  第四,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很严,平常在家庭中或乡村里,男女之间保持严格的界限,除了夫妇关系,男女间的社交活动是非常稀少的。即使是夫妇之间,也很少有轻松的生活节目。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所以到了山间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

  就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是属于自我陶醉或自我发泄的,唱时未必有对象,有时可以单独一人随口哼几句 来调剂枯燥的心情。 二是属于男女间调情的山歌,这是客家山 歌的最主要部分。 三是属于戏谑性的歌谣,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态度先向对方唱一首山歌,对方如有反应则互相以山歌调闹讥讽对方,如无反 应,可知她(他)是一个老实可欺或不会唱山歌的人,那就更可以放任起来了。

  属于自我陶醉的山歌:

  食烟爱食两三筒,连妹爱连两三宗,

  第一就要言语好,又要人才盖广东。

  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人。

  阿歌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属于戏谑性的山歌:

  一阵雨来一阵风,看你衰鬼怕老公,

  肚里心事唔敢讲,蛟子咬里(了)唔敢动。

  摘茶阿妹真可怜,背囊拗得像梨圆,

  茶头绕到茶尾转,几多辛苦做无钱。

  衰鬼唔使紧嫌 ,你个命水还个歪。

  一日三餐食唔饱,一年四季着草鞋。

  属于情歌: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揽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

  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再回家。

  新买扇子七寸长,一心买来送情郎,

  嘱咐情郎莫跌撇,两人睡目好拨凉。

  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

  阿哥 船妹 水,船浮水面任哥摇。

  编辑本段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客家山歌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如:“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它一般又多作“定情信物”,因此,歌中的戒指便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兴国等革命根据地群众,用客家山歌编唱新词,歌颂革命,如《鸡心岭上金灿灿》等传唱各地,人们称为“兴国山歌”。20世纪40年代来,广东兴梅地区的文工团,创作了《花轿临门》、《回心转意》等剧本,配以客家山歌的曲调,有唱有说,从而发展成为客家地区的方言剧种。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认为,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山歌,以此为灵感,把客家风情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去。

  著名作曲家陈小奇指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国的传播。但它的旋律在全国却是首屈一指,在编配上可以有较大的变化,结构也只有四五句,所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客家音乐的创作素材非常丰富,目前艺术界对此开掘得还不够充分。

  著名词作家阎肃认为,客家山歌极具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他说:“客家山歌的即兴演唱和含蓄的意境、多达100多种的曲调触动了大家的灵感。我们将运用客家山歌的音乐旋律,创作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客家风味的新山歌,将客家山歌发扬光大。”

  专家们认为,当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板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从而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种类与腔调特点综述  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客家山歌的曲调各地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曲调,也因不同歌手演唱而有差异。它有多种腔调的变化,并有不同的名称。

  类别  号子山歌 亦称山歌号子。多采用“哟嗬哈”等衬词,只有一个长乐句,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散板,节奏自由,用假声唱,声音高亢。

  正板山歌 也叫四句板山歌。由4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是客家山歌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曲式。

  四句八节山歌 歌词4句,八节是指8个乐句。是把1句歌词分作两个乐句来唱,词中夹以较多的衬词。其曲调是在正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快板山歌 也叫急板山歌。歌词无衬词,曲调无拖腔。它是用正板山歌的曲调,把节奏紧缩,将速度加快来演唱。

  叠板山歌 亦称叠字山歌。歌词中插上较多的叠字叠句,有时多达数10字。其曲调的开头与结尾,基本上保留正板山歌的特点,中间则由于采用叠字叠句而扩充了曲调,演唱时近似数板。

  五句板山歌 歌词为7字5句,曲调是正板山歌的扩充。

  调式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一般多采用四声羽调式为la-do-re-mi,徵调式为sol-la-do-re。曲调进行时,羽调式常采用la-re(反行是re-la)或la-mi(反行是mi-la);徵调式常采用sol-la-do-re(反行是re-do-la-sol)。用音非常简练,有的山歌只采用两个音,如福建宁化的《新打梭标两面光》,江西铜鼓的《急板山歌》等,只采用re、la两个音。

  表现手法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要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拆字等十一种。如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

  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

  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感情浓烈、想象丰富  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

  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歌中的戒指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

  形象鲜明、意境清新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

  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

  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划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

  感物即事、自然流畅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

  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听者仿佛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急于知道姑娘心意,便以物喻情,借“廊”与“郎”偕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

  编辑本段代表地区梅州  客家山歌是梅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著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丰富多彩,流行于我市各县,各县山歌唱腔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一个县内的山歌中,又有几种不同腔调。山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下面介绍我市各县较有特色的山歌唱腔:

  一、 梅县山歌:梅县山歌较有特色的是“松口山歌”。松口山歌曲调丰富多彩,腔板多种多样。如松口山歌号子: 在男女对唱山歌中,一般唱完号子就转入柔润婉转的山歌正板:

  二、兴宁市山歌:兴宁市山歌中有罗岗山歌、石马山歌、水口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风趣幽默,腔板羽调式,唱调特色明显。

  三、 五华县山歌:五华县山歌中有华城山歌、水寨山歌、安流山歌、上山山歌、桥江山歌、长布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五华长布山歌《唱歌要上石马峰》,音域宽、松散结构,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

  四、 蕉岭县山歌:蕉岭县山歌中有蕉城山歌、三断山刃山歌、新铺山歌、长潭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长潭山歌《长潭行出公王陂》,兼有湖南音调特色,比较抒情优美,多表达幽怨,将节奏压缩,又可表达欢快的情绪。五、 大埔县山歌:大埔县山歌中有埔北山歌、三河山歌、茶阳山歌、西河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西河山歌《乌乌赤赤,还过甜》,比较优美抒情,落音在宫调式,音调较明亮、舒展。

  六、 平远县山歌:平远县山歌中大柘山歌、上山刃山歌、和田山歌、坝头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上山刃山歌《上山刃唔得慢慢摇》,传达劳动情绪、风趣,有特色。

  七、 丰顺县山歌:丰顺县山歌中有麻竹坜山歌、潘田山歌、汤坑山歌、丰良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丰顺县新山歌《心上没树变荒心》。徵调式,欢快、可塑性强,可通过移位,丰富音乐形象。

  以上是简略介绍各县具有特色的山歌。客家山歌的调式主要是羽调式,大致分为:(1)沿江色彩区(包括梅县、兴宁、蕉岭以及大埔、丰顺沿梅江到韩江两岸地域);(2)兴平色彩区(包括兴宁、平远);(3)五华色彩区;(4)大埔色彩区。其次是徵调式丰顺色彩区和大埔色彩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各有差异,边远地区或受邻省影响又形成各自风格特点的山歌。

  永定  永定是盛产山歌的地方,人称“歌谣之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作出许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永定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各种类型的山歌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如“劳动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等等,从不同侧面给人以不同的享受,韵味无穷。

  劳动歌。劳动是辛苦的,可永定客家人却善于用歌谣来激励情绪、驱除疲劳,如流传于湖雷、坎市等地的《船工歌》:“撑船工人真可怜,日日夜夜住河唇;大雨落来没瓦挡,狂风吹来又没门。”流传于湖坑、古竹等地的《纸工歌》:“新做纸寮个个高,哪有纸寮唔唱歌;做尽人间常用纸,日日夜夜苦奔波。”这些歌词声泪俱下,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因贫穷而不得不从事艰辛劳动的状况。

  情歌。在永定客家山歌中,情歌占相当大的比例。它的炽热、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简练的语言,有如山泉,沁人肺腑,如流传于古竹、陈东等地的《走路好比风吹云》:“阿妹生得白淋淋,好比高山红林檎;讲话好比黄莺唱,走路好比风吹云。”歌词含而不露,娓娓动听,如诗如画,委婉地表达了少男少女初恋的情怀。流传于高陂、坎市等地的《坐监好比逛花园》:“生爱恋来死爱恋,唔怕官司到衙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逛花园。”慷慨激昂的语句就像一团火,烧向封建礼教及其封建婚姻制度,颂扬了男女爱情专一,坚贞不渝。永定情歌,还有反映青年男女择偶标准的。流传于大溪、下洋等地的《情哥瞧妹会当家》:“高山顶上一枝花,情哥想妹妹想他;情妹看哥人品好,情哥瞧妹会当家。”流传于培丰、虎岗等地的《有心恋郎莫讲钱》:“有心恋郎莫讲钱,两人相爱才来恋;你若讲起钱财事,好花难香月难圆。”坦然、直率,讲述找对象只看人品,不讲钱财。

闽西山歌戏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闽西山歌戏以客家山歌为基础,用普通话和龙岩方言来演唱,主要流行于三明、龙岩、连城、漳平、长汀、上杭、永定、武平等县。1闽西山歌戏的唱腔曲调始于闽西各县的山歌、小调、竹板歌和鼓吹、歌舞曲等民间音乐,吸收闽西汉剧、江西采茶戏、湖南花鼓戏、粤东客家山歌等兄弟剧种的音乐而成。歌词多为七字一名、四句一段常用比、兴、重、叠、排比、接歌尾等手法; 形式以七言四句为主,一二四句押韵;种类繁多,有情歌、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习俗歌、谜语歌、叙事歌等,代表性剧目有移植改编的《刘海砍樵》、《刘三姐》以及创作剧目《彩虹》、《挽水西流》、《补箩记》等。2闽西山歌戏是极具民间特色的文艺形式,淳朴、自然、真实,尤其是结构短小,韵味和谐,琅琅上口,易歌易记,流传方便,因此群众基础十分扎实,在海内外都有相当的影响。

  客家山歌,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中文名:客家山歌外文名:Hakka Mountain Folk Songs音乐类型:中国民歌山歌类体现文化:客家文化使用语言:客家语流行区域: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

  目录简介来源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传承与发展种类与腔调特点综述类别调式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代表地区梅州永定中山深圳东莞(凤岗)歌曲赏析展开 简介来源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传承与发展种类与腔调特点综述类别调式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代表地区梅州永定中山深圳东莞(凤岗)歌曲赏析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河源、惠州、赣州、汀州、韶关、清远各县以及广州的白云太和、越秀洪桥街、增城、从化,深圳的盐田、龙岗、石岩、观澜,东莞凤岗、清溪、樟木头,中山的五桂山、南朗,汕尾陆河,揭阳揭西,潮州饶平,广西的贺州、博白、陆川,海南儋州南丰,湖南炎陵、浏阳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

  她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编辑本段来源  客家山歌是客家民歌中影响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种,它用客家方言吟唱,上承《诗经》的传统风格,继受唐诗律绝及后世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从题材内容看,包括了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曲调丰富,主要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非常优美。各种歌词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首4句,每句7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编辑本段社会背景与历史因素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之态,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这些都颇和客家山歌的产生有点关系。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流。山歌之所以风行于客家地区,大约有下列四种原因:

  第一,客家多分布于华东南各省山区地带,日常生活与“山”发生关系,而且客家风俗是妇女与男子同样担任着山间的各种操作,在长期的山间共同工作中,男女互相倾诉衷曲是预料中事,而山歌是有音韵的言词,比一般语言更能表达情意。

  第二,客家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工作较为辛劳,一旦走到山上或原野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而欲唱几首歌来发泄自己的感情。

  第三,旧时客家因没有其他较为完备而普遍的民俗娱乐,平时抑制的情感不能获得适当的宣泄,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一般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

  第四,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很严,平常在家庭中或乡村里,男女之间保持严格的界限,除了夫妇关系,男女间的社交活动是非常稀少的。即使是夫妇之间,也很少有轻松的生活节目。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所以到了山间就好像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

  就客家山歌的内容和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是属于自我陶醉或自我发泄的,唱时未必有对象,有时可以单独一人随口哼几句 来调剂枯燥的心情。 二是属于男女间调情的山歌,这是客家山 歌的最主要部分。 三是属于戏谑性的歌谣,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态度先向对方唱一首山歌,对方如有反应则互相以山歌调闹讥讽对方,如无反 应,可知她(他)是一个老实可欺或不会唱山歌的人,那就更可以放任起来了。

  属于自我陶醉的山歌:

  食烟爱食两三筒,连妹爱连两三宗,

  第一就要言语好,又要人才盖广东。

  放下担子坐茶亭,敢唱山歌怕人。

  阿歌好比诸葛亮,唔怕曹操百万兵。

  属于戏谑性的山歌:

  一阵雨来一阵风,看你衰鬼怕老公,

  肚里心事唔敢讲,蛟子咬里(了)唔敢动。

  摘茶阿妹真可怜,背囊拗得像梨圆,

  茶头绕到茶尾转,几多辛苦做无钱。

  衰鬼唔使紧嫌 ,你个命水还个歪。

  一日三餐食唔饱,一年四季着草鞋。

  属于情歌: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藤生树死缠到死,树生藤死死也缠。

  揽树开花花揽花,阿哥揽上妹揽下,

  牵起衫尾等郎揽,等郎一揽再回家。

  新买扇子七寸长,一心买来送情郎,

  嘱咐情郎莫跌撇,两人睡目好拨凉。

  河边杨柳嫩娇娇,拿起桨板等东潮,

  阿哥 船妹 水,船浮水面任哥摇。

  编辑本段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客家山歌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客家山歌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如:“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它一般又多作“定情信物”,因此,歌中的戒指便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兴国等革命根据地群众,用客家山歌编唱新词,歌颂革命,如《鸡心岭上金灿灿》等传唱各地,人们称为“兴国山歌”。20世纪40年代来,广东兴梅地区的文工团,创作了《花轿临门》、《回心转意》等剧本,配以客家山歌的曲调,有唱有说,从而发展成为客家地区的方言剧种。

  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认为,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山歌,以此为灵感,把客家风情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去。

  著名作曲家陈小奇指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国的传播。但它的旋律在全国却是首屈一指,在编配上可以有较大的变化,结构也只有四五句,所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客家音乐的创作素材非常丰富,目前艺术界对此开掘得还不够充分。

  著名词作家阎肃认为,客家山歌极具艺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他说:“客家山歌的即兴演唱和含蓄的意境、多达100多种的曲调触动了大家的灵感。我们将运用客家山歌的音乐旋律,创作出一批兼具时代感和客家风味的新山歌,将客家山歌发扬光大。”

  专家们认为,当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板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从而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编辑本段种类与腔调特点综述  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客家山歌的曲调各地不同,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曲调,也因不同歌手演唱而有差异。它有多种腔调的变化,并有不同的名称。

  类别  号子山歌 亦称山歌号子。多采用“哟嗬哈”等衬词,只有一个长乐句,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散板,节奏自由,用假声唱,声音高亢。

  正板山歌 也叫四句板山歌。由4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是客家山歌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曲式。

  四句八节山歌 歌词4句,八节是指8个乐句。是把1句歌词分作两个乐句来唱,词中夹以较多的衬词。其曲调是在正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快板山歌 也叫急板山歌。歌词无衬词,曲调无拖腔。它是用正板山歌的曲调,把节奏紧缩,将速度加快来演唱。

  叠板山歌 亦称叠字山歌。歌词中插上较多的叠字叠句,有时多达数10字。其曲调的开头与结尾,基本上保留正板山歌的特点,中间则由于采用叠字叠句而扩充了曲调,演唱时近似数板。

  五句板山歌 歌词为7字5句,曲调是正板山歌的扩充。

  调式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徵调式;一般多采用四声羽调式为la-do-re-mi,徵调式为sol-la-do-re。曲调进行时,羽调式常采用la-re(反行是re-la)或la-mi(反行是mi-la);徵调式常采用sol-la-do-re(反行是re-do-la-sol)。用音非常简练,有的山歌只采用两个音,如福建宁化的《新打梭标两面光》,江西铜鼓的《急板山歌》等,只采用re、la两个音。

  表现手法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要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拆字等十一种。如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

  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

  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感情浓烈、想象丰富  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

  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歌中的戒指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

  形象鲜明、意境清新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

  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

  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划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

  感物即事、自然流畅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

  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听者仿佛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急于知道姑娘心意,便以物喻情,借“廊”与“郎”偕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

  编辑本段代表地区梅州  客家山歌是梅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中原音乐的韵致,又显露出岭南土著音乐的特色,大多比较高亢,节奏较自由,具有浓郁的山歌风味,颇富情趣。客家山歌丰富多彩,流行于我市各县,各县山歌唱腔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一个县内的山歌中,又有几种不同腔调。山歌可以通过有才华的山歌手,运用一个基本腔调,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唱出不同的感情,曲调也有所变化,即情即景,出口成歌,随编随唱,对答如流。下面介绍我市各县较有特色的山歌唱腔:

  一、 梅县山歌:梅县山歌较有特色的是“松口山歌”。松口山歌曲调丰富多彩,腔板多种多样。如松口山歌号子: 在男女对唱山歌中,一般唱完号子就转入柔润婉转的山歌正板:

  二、兴宁市山歌:兴宁市山歌中有罗岗山歌、石马山歌、水口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石马山歌《新绣荷包两面红》,风趣幽默,腔板羽调式,唱调特色明显。

  三、 五华县山歌:五华县山歌中有华城山歌、水寨山歌、安流山歌、上山山歌、桥江山歌、长布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五华长布山歌《唱歌要上石马峰》,音域宽、松散结构,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

  四、 蕉岭县山歌:蕉岭县山歌中有蕉城山歌、三断山刃山歌、新铺山歌、长潭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长潭山歌《长潭行出公王陂》,兼有湖南音调特色,比较抒情优美,多表达幽怨,将节奏压缩,又可表达欢快的情绪。五、 大埔县山歌:大埔县山歌中有埔北山歌、三河山歌、茶阳山歌、西河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西河山歌《乌乌赤赤,还过甜》,比较优美抒情,落音在宫调式,音调较明亮、舒展。

  六、 平远县山歌:平远县山歌中大柘山歌、上山刃山歌、和田山歌、坝头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上山刃山歌《上山刃唔得慢慢摇》,传达劳动情绪、风趣,有特色。

  七、 丰顺县山歌:丰顺县山歌中有麻竹坜山歌、潘田山歌、汤坑山歌、丰良山歌等,具有特色的是丰顺县新山歌《心上没树变荒心》。徵调式,欢快、可塑性强,可通过移位,丰富音乐形象。

  以上是简略介绍各县具有特色的山歌。客家山歌的调式主要是羽调式,大致分为:(1)沿江色彩区(包括梅县、兴宁、蕉岭以及大埔、丰顺沿梅江到韩江两岸地域);(2)兴平色彩区(包括兴宁、平远);(3)五华色彩区;(4)大埔色彩区。其次是徵调式丰顺色彩区和大埔色彩区。客家山歌由于语言和生活习惯各有差异,边远地区或受邻省影响又形成各自风格特点的山歌。

  永定  永定是盛产山歌的地方,人称“歌谣之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作出许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

  永定客家山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各种类型的山歌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如“劳动歌”、“情歌”、“生活歌”、“时政歌”等等,从不同侧面给人以不同的享受,韵味无穷。

  劳动歌。劳动是辛苦的,可永定客家人却善于用歌谣来激励情绪、驱除疲劳,如流传于湖雷、坎市等地的《船工歌》:“撑船工人真可怜,日日夜夜住河唇;大雨落来没瓦挡,狂风吹来又没门。”流传于湖坑、古竹等地的《纸工歌》:“新做纸寮个个高,哪有纸寮唔唱歌;做尽人间常用纸,日日夜夜苦奔波。”这些歌词声泪俱下,反映了旧社会贫苦农民因贫穷而不得不从事艰辛劳动的状况。

  情歌。在永定客家山歌中,情歌占相当大的比例。它的炽热、健康的情感,形象、生动的比喻,风趣、简练的语言,有如山泉,沁人肺腑,如流传于古竹、陈东等地的《走路好比风吹云》:“阿妹生得白淋淋,好比高山红林檎;讲话好比黄莺唱,走路好比风吹云。”歌词含而不露,娓娓动听,如诗如画,委婉地表达了少男少女初恋的情怀。流传于高陂、坎市等地的《坐监好比逛花园》:“生爱恋来死爱恋,唔怕官司到衙前;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逛花园。”慷慨激昂的语句就像一团火,烧向封建礼教及其封建婚姻制度,颂扬了男女爱情专一,坚贞不渝。永定情歌,还有反映青年男女择偶标准的。流传于大溪、下洋等地的《情哥瞧妹会当家》:“高山顶上一枝花,情哥想妹妹想他;情妹看哥人品好,情哥瞧妹会当家。”流传于培丰、虎岗等地的《有心恋郎莫讲钱》:“有心恋郎莫讲钱,两人相爱才来恋;你若讲起钱财事,好花难香月难圆。”坦然、直率,讲述找对象只看人品,不讲钱财。

虽然没看过 但是可以给点个人看法 首先从这个作者的背景入手 他的个人经历 他所在领域 他作品是谈什么的 以往和现在的变化 从表达形式上考虑 他为什么选择山歌 而不是诗词 这跟重要 提炼其核心思想 他所站的角度 通过对其以往的作品可以推测其要歌颂什么 批评什么 什么样的矛盾导致怎么样的表达 最好对比同领域的其他人 能更好的把问题说明白

1、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2、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枝一秀。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大多是山野峻岭,男女共同劳作,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地位差别,客家人大都纯朴耐劳,客家人这些独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响着客家山歌。

3、龙岩客家婚嫁习俗

生活在龙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方迎亲队到达女方家,新娘出门要站在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客家民间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立业。接着要背新娘出家门,上车轿时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到达男家后,新娘要在手捧盛着柑橘吉祥圆盘的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表示“火红兴旺”,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

4、泉州民俗风情

泉州地处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古为闽越族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千百年来泉州民风淳朴,文教昌盛,人们勤奋坚毅,知礼乐善的遗风世代相传,形成独特的泉州民俗民风。

5、宁德民俗风情

福建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从唐朝开始,畲族先民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一带陆续迁移到福建东部。畲族作为一个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习俗风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通用汉族文字,他们自称“山哈”,意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人民喜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歌颂劳动。

表达客家人民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山歌唱出好兆头》这首歌正是表达客家人民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望和向往的体现。《山歌唱出好兆头》是一首山歌风格的艺术歌曲,由民族音乐大师饶荣发作曲、郑楠作词、东方歌舞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牟玄甫首唱。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与宝岛台湾相邻。一个城市、民族的文化发展,总离不开民间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积淀慢慢形成的。

 那么,下面随我一起来看一下福建文化吧!

 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

 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的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

 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着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枝一秀。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大多是山野峻岭,男女共同劳作,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地位差别,客家人大都纯朴耐劳,客家人这些独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响着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山区,日常生活工作都与山有关系,客家妇女与男子同样从事着山间的各种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劳作中,用山歌互相倾诉表达是自然中事。

 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劳作辛劳,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几首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客家人因没有其他较为普遍的民众娱乐,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客家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也很严,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

 龙岩客家婚嫁习俗

 生活在龙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方迎亲队到达女方家,新娘出门要站在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客家民间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立业。接着要背新娘出家门,上车轿时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到达男家后,新娘要在手捧盛着柑橘吉祥圆盘的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表示“火红兴旺”,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

 您可能还喜欢:

 中国最古老的剧种——昆曲

 独具轻绵细腻风韵的扬剧

 别具一格的二人转文化

 满族说部——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76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