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预设重于生成的名人名言或案例

教学中预设重于生成的名人名言或案例,第1张

从下边中找出一个吧

1、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出版

2、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人生格言》 雷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3、 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人生格言》 培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人生格言》 苏格拉底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5、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6、 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就不要说。---《人生格言》 EW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唐群英

7、 情感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8、 把自己体验到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为这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托尔斯泰

9、 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蒙台梭利

10、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哈佛才子》

11、 管教孩子是必可少的,但管教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费氏教育法”的创立者,美国学者费特弗森

--------------------------- 王志友

12、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出版

--------------------------- 李龙潭

13、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他们必须得爱的时候。--《人生格言》 赫尔巴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14、 爱产生爱。---《中外名人名言》周丽主编 赫里克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 2001年9月出版

--------------------------- 郭传柏

15、 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蒙台梭利

16、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17、 友爱、协作、守纪、礼貌、集体观念 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技能的培养,一个再聪明的孩子也只可能被培养成“孤家寡人”式的神童。--《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18、 作为长辈,在谈话中我们理应更加细心,更加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努力地尊重我们的孩子,从而营造出更加友好的谈话氛围。--《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19、 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张玉娟

20、 教学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是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罗伯特特拉佛斯

21、 有一点要注意:不可让孩子说懦夫们常用的词汇,如“我不敢”。常说这句孩子决不会成为有出息的人。为此,父母给孩子讲述伟大人物的故事。--蒙台梭利

22、 劝导孩子多想想如何去取得成功,而不要为成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过多地担忧。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位成功者。--《哈佛才子》

23、 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4、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 王海郁

25、 当父母学会如何用语言向孩子表达对他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接受时,往往父母就掌握了一项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26、 热情就是一个人努力达到自己目标的一种积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7、 友爱、协作、守纪、礼貌、集体观念 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品质,如果没有这些技能的培养,一个再聪明的孩子也只可能被培养成“孤家寡人”式的神童。--《哈佛才子》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母亲刘卫华

--------------------------- 刘爱云

28、 人们的情感是许多层面和各种趋向的。有崇敬的、敬重的、景仰的、有亲迈的、关怀的、思念的、也有同情的、惋惜的、怜悯的、还有悲痛的、哀伤的、恐惧的等。---《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29、 当你感觉学生对你讲的话不感兴趣,似听非听,或者听而不信,无动于衷的时候,要想打动学生的心,取得学生的信任,就应当用充满真情实感的语言和学生交谈,和学生交心,使学生感受到你是出于真情实义,是给他讲真话。这样的语言才有力量,才能打动学生,赢得学生的心。---《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0、 激励学生是要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去激励,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心灵中潜在的情感,激起学生思想深处蕴藏着的热情,鼓励学生克服自身缺点,放下思想包袱,增强上进心和自信心,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1、 教育家魏书生在学生面前,从不以教师行长者的身份自居,凡事采用与学生商量的口气,哪怕是最差的学生,在他的眼里也是一个需要尊重、理解、认识的人。 ---《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2、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用情感性语言来感化学生,这些空洞的说教,抽象的议论,枯燥的言词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3、 埋怨、灰心、等待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难教,自己的脾气也变得更糟糕,一事当前,不是千方百计想办法战胜困难,而是先指责埋怨一番。用黄金般宝贵的光阴,换来一大堆无用的指责埋怨,这真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出版

34、 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学生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出版

35、 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帅起来,一旦成员们都姑言行中尽可能多地用尊重别人的方式,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个集体就会产生极大的凝聚力,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 1993年8月出版

36、 教师在语言修养中,应当重点进行口头语言修养和口语表达斩训练,努力造就自己的口才。---《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37、 朗读课文也应饱含激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进行形象而逼真地描绘,辅助轻重缓急的语调,把课文中的论述故事、人物形象读好,读活读出滋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求知欲望。---《教师实用语言艺术》 郑晓舜 华化出版社 2000年6月出版

--------------------------- 唐书坤

38、青少年时期是道德品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孩子的身心发展由不成熟到逐渐成熟,道德待业由他律逐渐向自律过渡。这时的孩子可塑性极强,既可向积极方面发展,形成很好的品德;也能往消极方面转化,形成不良道德倾向。---《教子成才的科学与艺术》 张永泰等著 工商出版社

--------------------------- 张文东

39、用“我”代替“你”开头,可避免对学生指责批评和攻击,如“我真担心你回来这么晚,我以为你有什么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第30页,知识出版社,1995年出版,张元

40、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雅科布松《情感心理学》

41、声调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是仅仅为了嘹亮的唱歌,漂亮的谈吐,而是为了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马卡连柯

-------------------------- 杨小燕

42、教师给学生的评语要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评价,切忌片面;注意针对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特点,避免千人一面,力求准确、恰当,通过评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充满期望,教师评语要倾注“师情”,体现“爱心”,使学生能通过老师鼓励的话语找回自尊与自信,获得前进的动力与勇气。语言上要具体化,避免泛泛空谈;要情感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导之以行。“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傅道春编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出版。

43、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传递着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而且还会自觉不自觉地交流着师生彼此之间的人际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从教师的情感,也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表现出来,为教师所心领神会,彼此情感会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形成一条情感回路,它们分别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和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情境中的语言,情绪表现。教师的“一笑一颦”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表现。----《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11月第二版。

-------------------------- 伏舜霞

44、言语是心灵的图画。---《人生格言》 雷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5、说话周到比雄辩好,措词适当比恭维好。---《人生格言》 培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6、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人生格言》 苏格拉底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7、 言行在于美,不在于多。---《名人名言》梁元帝 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出版

48、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49、 凡你不愿写下来并且签字负责的事,就不要说。---《人生格言》 EW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 李彩云

50、 艺术就是情感。 罗丹

5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

52、 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的语言,这种语言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53、 普遍流行着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似乎只是逻辑推理和所得结论的结果,其实,情感支配人的行为的作用是巨大的,许多极其重要的决定是在情感的直接影响下采取的。---ⅡN杜布洛夫斯基

---------------------- 史军

54、 培养情感的艺术:1、巧设悬念,诱发感情;2、以情传情,情感共鸣;3、以景传情,情景交融;4、以美传情,情满胸臆;5、以理激情,陶冶情操;6、以神传情,内化品格。---《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高长梅

55、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5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57、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58、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隋晓枫

59、 父母亲和教师的个人表现是儿童观察周围世界的第一窗口…儿童以教师为榜样,相信他的每一句话。无条件的执行他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

60、 知过则改永远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61、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鲁迅

62、 爱是真正使人复苏的动力。歌德

63、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列宁

64、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人生格言》爱迪生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5、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7、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8、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69、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人生格言》 马卡连柯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70、 教学的艺术,全在乎把年轻人天生的好奇心唤醒,然后加以满足。---AF

71、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但丁《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董运萍

72、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3、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4、 艺术就是情感。---罗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5、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但丁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7、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78、 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谚语

79、 人们对爱的寻觅,往往缘于曾经的失落。谚语

80、 我只会出了一滴水,却得到了整个海洋的回报。谚语

---------------------- 阚艳

81、 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于最好的思想。---但丁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2、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3、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4、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5、 艺术就是情感。---罗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86、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谚语

87、 有位哲人说过,要想知道一个民族的未来,看看他们的孩子就知道了。谚语

88、 儿童的魅力好像音乐。罗曼罗兰

89、 我只会出了一滴水,却得到了整个海洋的回报。谚语

90、 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雨果

91、 言语是心灵的图画。 雷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赵宏玲

92、 最简短的回答是行动。---《人生格言》 赫尔巴特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93、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人生格言》 达芬奇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7年出版

94、 言辞是行动的影子。---德谟克利特。--《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95、 发自内心的话,就能深入人心。 尼扎米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96、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 契诃夫 --《人生格言》 彭长城编著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5年10月出版

---------------------- 候成彬

97、 以“我”为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减少孩子的抵触情绪和对抗心理,孩子的某个行为错了,与其直接批评他,不如说出这种行为给别人带来的感受,还可以避免攻击孩子的人格。---《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 杨霞、张元著 知识出版社 1995年出版

98、 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马卡连柯 《论共产主义教育》 人民出版社 1979年出版 第303页

99、 用“我”代替“你”开头,可避免对学生指责批评和攻击,如“我真担心,你回来这么晚,我以为你有什么事”。 ---《教子良方---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与性教育》杨霞、张元著 知识出版社 1995年出版

100、 善意、尊重的原则;师生共意原则;协调一致原则;自我意识原则;意识调控原则;积极作用原则;程序控制原则。---《成功愉快教育全集》 孙锦涛、纪登训、王大凯、章叶英 新华出版社。

101、 语言本身蕴含着巨大能量,这可以帮助解决情感表达的问题。雅科布松 《情感心理学》

102、 寄希望于言语之间,相信你能吸取这次教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 廖建华

---------------------- 黎燕丹

103、 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不是某种专门附加的东西,而是教材本身……善于提示已知的东西与新的东西的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诀巧之一。---《公民的诞生》 苏霍姆林斯基

104、 “教师要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即使 “在纠正学生的过失时,既不能讽刺挖苦,也不应辱骂。有些教师在责备学生的过失时好象是在嫌恶学生,这就会挫伤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昆体良教育论著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出版。

105、 而在情感教学中,还要强调教学言语的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感和感染力,甚至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言语不仅能传知,也能传情,获得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情感教育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出版。

---------------------- 信长江

106、 无声的表情具有的交际效果是有声言语的五倍。---《奥妙的人体语言》 汪福祥 中国青年出版社

107、 只有热爱科学的人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唤起学生的情绪、情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人民出版社 1981年出版。

108、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蔡元培教育文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出版。

109、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弥尔》 卢梭 商务印书馆。

110、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 ---《教学方法现代化研究》 商继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1、 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 人民出版社 1981年出版。

---------------------- 王占

112、 只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篇1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1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作为中小学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首先,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其次,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总之,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实际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教学。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篇2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那么究竟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意义及所存在的矛盾进行讨论,进而寻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价值呢?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工具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其次,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扩大,是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语文的交际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第三,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语文知识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

 (二)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

 1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2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

 3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的矛盾

 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两种偏向:

 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

 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还有的观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问题,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五花八门,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数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其实,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工具的掌握远未到位。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为骗取同情、骗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鲜活的语言,闪烁着灵动的智慧。在一次次成功而愉悦的对话中,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他们在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受到了感染,思想得到了升华。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等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表达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自读感悟中,扩充文本的内涵。情感型文章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往往很传神。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着力点,通过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境界中,让学生反复咀嚼、诵读,那么,学生就能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个文本言语、意义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互动的过程。单独经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都不是完整的语文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松泉、钱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5]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6]李政涛、吴如玉:“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7]于漪:《于漪文集第一卷·教育教学论》[M]济南:三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

王希明

王希明,山东莒人。1980年生。别号梦观园主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中文名:王希明

别名:梦观园主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莒人

出生日期:1980年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代表作品:《高中先修课程语文》

性别:男

人物生平

盖审大梦难觉,容膝易安,因自谓焉。幼年家贫,十岁丧母,身体瘠弱,乏人看顾,竟至成立,实为侥幸。及入大学,颇有志于古文。后游学江南,三年而无所成,终释治学之愿而承养家之责。自此事冗,辗转奔忙,数年蹉跎,以至于今。其为人也,时懒散自恣、时勤勉自律,时高自称道、时妄自菲薄,时沉静无为、时轻浮躁厉,舛互之态,莫可名状,然其呆拙迂阔不通世务则一也。

毕业于复旦,先后获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供职附中,教书为业,以传承斯文为念,不求闻达,唯愿平淡无事。

主要成就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杨浦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杨浦区陈爱平名师工作室副主持人,上海首批骨干教师德育实训基地于漪基地学员,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上海市第三期名师后备人选。曾获上海市语文大讲堂语文教学之星等称号。作为主要参与者参加的项目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开设选修课程“佛教与中国文化”、“杨氏太极拳”等。

论文著作

主要论文: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一离三合”》(《语文学习》,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关注阅读热点开拓学习视野》(《中学语文教学》)、《个体价值与社会认可——思想内涵探讨》(《中学生学习报》)、《导学创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导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仕与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用志向和毅力寻找语文教学的大门》(《中国教师报》)、《通达:语文教师文本阅读的尺度》(三人谈,《中学语文教学》,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用志向和毅力寻找语文教学的大门》(《中国教师报》)、《学养与文化自觉》(《个性化教育》)、《“假语文”教学背后是“真教条”》(《中国教育报》)、《:一出命运悲剧》(《语文教学通讯》)、《分期浅论》(《理论界》)》)、《癸卯学制与古代文学教育的转型》(《教育评论》)、《让课堂拓宽思维版图》(《上海教育》)、《语文的异化与拯救》(《现代语文》、《文采是可以“炼”成的》(《语文天地》)、从《类选唐诗助道微机》看周汝登的思想及诗歌观(《理论界》)、《慕寿祺浅论》(《古籍研究》)、《“怪杰”金圣叹》(《中文自修》)、《教学设计》(《语文学习》)、《古诗词鉴赏有没有标准答案?》(《文汇报》)、《“点铁成金”与“惊心动魄”——谈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兴趣激发》(《上海教育》)、《古诗词教学如何贯通古今》(《语文学习》)、《与言意之辨》(《语文学习》)、《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薄弱环节:“一颗种子”给感性体验留下空间》(《文汇报》)。

主要著作:

1《语文战略学习》(负责文言文部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2《中学版古诗观止》(负责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版

3《宋词之旅》编注,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2月版

4《穿越唐诗宋词》(负责编注宋词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5《中学语文读本》(负责先秦至六朝部分篇目,广西师大出版社2011年4月版)等。

6《中国人》(负责释家的理想人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7《达者之言:选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8《高中先修课程语文》,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9《中华古诗文阅读》(负责诗经、庄子单元),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版

10《修身养性》,山西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第1版

11《达者之言:选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版。

12《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高三年级下),中华书局2018年版

13《传统文化与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采访发言等

在教学中应突出针对性、实用性,突出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多开展对话、模拟面试等训练,加强人文、情感教育,为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生口才 就业竞争 在当今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口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一个求职者如果具备好的口才,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就能精彩地展示自己,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聪明伶俐善于沟通的美好印象,从而在众多人才之中脱颖而出,增加成功就业的砝码。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训实用的职业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因为教学目的性强、针对性强,中职生多数能掌握基本的职业操作技术,再加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情愿从基层做起的态度,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照理应有稳定就业的潜在优势。然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就业,除了过硬的职业技术,与用人单位见面时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求职的结果。 众所周知,目前毕业生成功就业前必须经过用人单位的面试。面试是一种双向沟通,用人单位通过谈话和观察,全方位地考察人才。求职者的仪表风度可以通过行为来判断,而道德修养、沟通能力、理解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度等必须依靠语言来表达。实践证明,中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短短的十几分钟要想通过面试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语言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近年统计数据看,我校能够顺利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语言表达清晰,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没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毕业生,大多数是经过很多次尝试后才能求职成功,有些甚至多年来都没有找到工作。 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对中职语文课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语文教学必须给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高度重视。 一、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一)要借助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很有效的办法。语文教材为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同时,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编排有人物交际对话的训练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语言表达训练的内容,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 (二)要创设交际情境,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根据中职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情况, 在语文教学课堂设计上, 以就业为导向,创设多种交际情境,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技巧。例如,复述刚听的一段话语,讲一个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陈述本人当天的学习小计划,介绍自己,介绍家乡,介绍景物,介绍企业,介绍产品,词语接龙游戏,成语接龙比赛,诗文朗诵表演,辩论比赛,模拟求职应聘等,针对教材内容,结合求职的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能引起学生语言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进行语言交际的热情。 (三)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语言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想真正得到培养,必须通过社会实践,语言能力的培养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生都是爱听故事的,尤其是那些妙趣横生、富有哲理的故事。教师可选择一些文明高尚、诚实勇敢、勤奋好学的人物的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要求他们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教师必须把复述的内容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让学生沿着这条线索,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这样有助于加强学生听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生活中,也可鼓励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与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谈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忠恳的意见和建议。然后,让学生把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以此达到强化语言表达训练的目的。 二、说话思维训练说话能力是指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说话能力由三个方面构成:一是组织内部语言能力。说话,无论是先想后说,还是边想边说,其中的先想边想就是靠思维来组织内部语言,思考为什么说对谁说说什么,这是取得良好说话效果的前提;二是语言编码能力。说话的过程就是对内部语言进行编码的过程,其需要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是必要的口语词汇储备,其次是把掌握的词语按照正确的次序组合,第三是依靠敏捷、灵活的思维来调控;三是表情达意能力。人们说话是把内部语言加以扩展,编译为一定的语句,通过发音器官变成有声语言,方能交际。说话人善于运用语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表情达意,说话就会获得良好的效果。这一切同样要靠敏捷、灵活的思维来调控。 说话训练的方式有朗读、讲故事、口头复述、看图说话、口头作文、解说、会议发言、问答、对话交流、辩论等,各种训练项目都要依靠思维来组织,同时,说话训练又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首先,通过说话训练,学生增加了语言信息的储备,也就是积累了思维原料,锻炼了快速选词造句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其次,说话也是思维的反馈,有了这种反馈,可修正和补充思想,使之更符合客观实际。第三,通过讨论、辩论等说话活动,可学习别人好的思维方法、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 语文老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言传身教,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规范地说话,诚恳地说话,不说假大空的套话,有条理地说话,提纲挈领地说话,引人入胜地说话,使听者感到生动、具体、真切。 三、转变观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言语训练空间转变现行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中职生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任务。转变观念,就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以分数论人,不能只注重书面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口头言语的训练与培养。 (一)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传统的社会文化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对言语教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必须摒弃传统落后的意识观念,建立新的科学的适应现实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评价标准体系。不吭不响绝非等于老老实实,能说会道也绝不同于花言巧语,能言善辩 恰恰是聪明睿智的表现,这可以反映其思维敏捷,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而这一切必须来源于渊博的知识、牢固的记忆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缜密的思维能力和出色的表现力。出色的言语能力恰恰是一个人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体现。 (二)建立以素质为本的考核体制现行的教学体系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惟一标准,而笔试又是惟一的考核形式,所以成绩的好坏,全在于学生的读、背功夫,与说毫不相干。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确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测试形式和评估标准,实行包括说话在内的各种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测评。 (三)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语言训练机制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生活处处皆学问,一切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现阶段与将来生活的需要。现行的教材对言语训练的安排不是太合理,即使编制一套有足够言语训练活动的教材,也很难满足说话训练的要求。最理想的方法还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在生活中学会说话,提高言语的表达能力。 (四)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这点主要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相长,应注重教学双方互动。在一言堂 满堂灌的教学中,学生只有听的权力而没有说的自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素质教育无从谈起。新的教学体系必须打破这种局面,调整师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老师绝不代替说一词半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言语活动,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说话,乐于说话,并组织一系列思维训练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说话,老师不仅要把第二课堂还给学生,而且还应把第一课堂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 (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和学生谈一些如何克服胆怯、害羞、紧张、恐慌、自卑等情绪的心理知识,努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自信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要让学生明白,平时不善说话,不会说话,并非智力因素,而是由于训练太少、怕出错、缺乏自信造成的。教师应在平时的训练中做个有心人,鼓励并引导学生锻炼当众说话的胆量,要多提供他们言语活动的机会,多进行言语的思维训练,多创设交流的环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逐步由自卑、胆怯、紧张到敢说、想说、要说,循序渐进,培养其说的兴趣,从而克服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不敢说、不善说。 参考文献 [1]方位津实用口才训练教程[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2]雷玲好课是这样炼成的(语文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摸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卡尔·波普尔

2“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中国)

3我真想发明一种具有那么可怕的大规模破坏力的特质或机器,以至于战争将会因此而永远变为不可能的事情。---诺贝尔(瑞典)

4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

5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牛顿(英国)

6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7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美国)

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波兰)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对我怎样评价。我却这样认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时而发现了一个光滑的石子儿,时而发现一个美丽的贝壳而为之高兴的孩子。尽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还神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牛顿(英国)

10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

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富兰克林(美国)

13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美国)

14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爱迪生(美国)

15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爱因斯坦 (美国)

16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伽利略 (意大利)

17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巴甫洛夫 (俄国)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作出的。---戴维 (英国)

19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英国)

20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

21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国)

22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达·芬奇(意大利)

23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居里夫人(法国)

24没有侥幸这回事,最偶然的意外,似乎也都是有必然性的。---爱因斯坦(美国)

25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居里夫人(法国)

26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巴斯德(法国)

27我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巴甫洛夫(前苏联)

28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赫胥黎(英国)

29总有一天,真理会取胜。即使真理在他一生中未能得到胜利,为了坚持真理也会使他变得更好,更加聪明。---赫胥黎(英国)

30使人们宁愿谎言,而不愿追随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也不仅由于真理会约束人的想像,而且是由于谎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培根(英国)

31目前的时代,真理是那样晦暗不明,谎言又是那样根深蒂固,以致除非我们热爱真理,我们便不会认识真理。---帕斯卡(法国)

32研究真理可以有三个目的:当我们探索时,就要发现到真理;当我们找到时,就要证明真理;当我们审查时,就要把它同谬误区别开来。---帕斯卡(法国)

33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法国)

34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爱因斯坦(美国)

35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36在真理的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嬉笑中垮台!---爱因斯坦(美国)

37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力量为真理和正义服务,即使不为人喜欢也在所不惜。---爱因斯坦(美国)

38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柏拉图(希腊)

39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亚里士多德(希腊)

40没有一个人能全面把握真理。---亚里士多德(希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68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