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1: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写出了了当时社会钱就是一切,只要有钱就有了一切!为了钱人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句子2: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赏析:这句话突出了当时钱就是一切,有了钱别人就会顺从!而为钱而工作的往往都是要顺从比自己更有钱的人!
句子3: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赏析:体现出当时社会钱可以使一个家庭和乐融融也可以使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句子4: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赏析:写出当时社会如果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就算在努力也是一事无成!
句子5: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赏析:写出那辆人力车是祥子的一切,祥子的报酬都是靠那辆车以及自己的努力得来,所以那辆车对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董伟和刘珊珊之间的争吵原因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但我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原因以供参考:
1 意见不合:董伟和刘珊珊在某个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双方各持己见,不肯退让,导致产生争执。这种争执可能涉及到一些价值观、生活方式或其他个人信仰等方面的问题。
2 沟通不畅:如果双方在争吵之前未能充分沟通,或者沟通方式存在问题,那么很可能会让误解加深,最终导致争吵。
3 个性差异:董伟和刘珊珊可能有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些差异可能会引发冲突。例如,一方可能更注重细节,而另一方可能更注重效率;或者一方比较开放,而另一方比较保守。
4 缺乏信任:如果董伟和刘珊珊之间缺乏信任,那么任何小事都可能引发争吵。这可能是因为双方过去有过不愉快的经历,或者一方在某些方面有过失信行为。
请注意,这些都只是可能的原因,具体的情况可能因个人差异和环境背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建议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沟通,少一些冲动和情绪化的行为。
谈秦说汉(363)毛岸英朝鲜捐躯,毛主席劝儿媳改嫁,50年后刘思齐在墓前泪如雨下
1949年10月15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15天,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毛主席为毛岸英与刘思齐举行了简朴而又庄重的婚礼。毛岸英穿着北京机器总厂的新工作服,刘思齐身穿灯芯绒上衣,两人端起幸福的酒杯一起向毛主席、张文秋敬酒。
在婚礼之前,毛主席对毛岸英、刘思齐说:“你们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我请你们吃顿饭。你们想请谁就请谁。”于是,他们列出了一长串名单,都是工作上、生活上的好伙伴、好朋友。毛主席看后若有所思,说:“婚事还是要简办呀”。
毛岸英与刘思齐按婚礼一切从简的原则,决定不通知其他人,除了毛岸英的父亲毛主席与刘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外,只有家里的直系亲属,但徐特立、谢觉哉等人不请自到。桌上的菜都是湖南风味,有腊肉、腊鱼、红辣椒,一顿饭后宾主尽欢。
毛主席拿出一件旧军大衣送给毛岸英、刘思齐当作新婚礼物,这件旧军大衣是当年毛主席去重庆谈判时穿过的,意义非凡,主席笑着说:“我没有什么贵重礼物送给你们,就这么一件大衣,白天让岸英穿,晚上盖在被子上,你们俩都有份。”
酒足饭饱后,大伙吵着要闹洞房,毛岸英与刘思齐的新房在朝内大街中联部李克农办公室院内的一间旧平房,布置得极简单,就一张木床,两条花布被子,其中一条被子还是刘思齐带过来的嫁妆,除了生活用品外,其他就没啥像样的东西了。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还不富裕,***的子女也不能搞特殊,所以毛岸英与刘思齐的婚房虽然是简陋了一点,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 婚后毛岸英与刘思齐相敬如宾,虽然平时要各自工作,在单位食堂吃饭,但周末也会买点菜一起在家做饭 。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朝鲜军队一度打到了韩国汉城,但美国与多国组成联合国军,由麦克阿瑟指挥,在仁川登陆,凭借优势装备,兵锋直指鸭绿江边,朝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毫无还手之力,金日成紧急向中、苏两国求救。
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决定发动全国民众,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正在北京机器总厂工作的毛岸英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请缨。很多人反对, 毛主席知道后,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还去! ”
1950年10月14日,刘思齐因阑尾手术正在住院,志愿军已经整装待发,毛岸英前往医院跟刘思齐告别。刘思齐看到毛岸英十分高兴,因为次日就是他们结婚周年纪念,以为毛岸英给她带来了什么惊喜呢,结果毛岸英却说要出一趟远差。
远差到底有多远,毛岸英没有说,刘思齐也知道不该问的不能问。虽然心里因为不能一起度过结婚纪念日而不高兴,但还是愉快地祝他早日完成任务,回来补过结婚纪念日。但她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一别后却再也不能相见,50年后物是人非。
1950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收到了毛岸英在美军的空袭中壮烈牺牲的电报。毛主席强忍丧子之痛夜以继日不停地处理国家大事,又担心刘思齐承受不了丈夫牺牲的打击,要求将毛岸英牺牲的事情暂时保密,待一个合适的时候再告诉她。
其实刘思齐已经知道毛岸英去了朝鲜,但她不知道毛岸英已经牺牲,涉及保密制度,她不能打听,当然也收不到片纸只字。这样一等就是三年,抗美援朝也结束了,停战协议也签署了,毛岸英还没有回来,她实在忍不住,就直接去问毛主席。
已经无法再继续隐瞒下去了,而刘思齐也已经或多或少打听到了一些情况,隐约感觉到毛岸英可能出了事。但是, 当她亲耳听到从毛主席嘴里说出毛岸英已经牺牲的消息时,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将她瞬间击倒 。她开始成天以泪洗脸,日渐憔悴。
刘思齐是革命烈士刘谦初与传奇地下工作者张文秋的女儿。刘谦初1897年出生,毕业于燕京大学,他在北京求学期间,刘谦初与李大钊领导的学生组织建立了秘密联系,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1926年,投笔从戎来到武汉参加北伐军。
1927年,在北伐军第11军政治部工作的中共党员刘谦初与京山县委副书记张文秋结婚。同年,刘谦初、张文秋路过武昌时恰逢毛主席创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举行开学典礼,于是拜访毛主席。当时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正怀有身孕即将临产。
刘谦初与张文秋在毛主席家里看到5岁的毛岸英与4岁的毛岸青很乖巧,十分喜爱。毛主席就打趣地说“我有几个儿子,我祝你们早生几个姑娘,我们好对亲家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张文秋把话记下了,后来真的与毛主席结为亲家。
1929年6月,刘谦初从福建省委书记调任山东省委书记兼宣传部长,张文秋任省委妇女部长兼省委机要秘书。他们途经青岛,准备前往上海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刘谦初与张文秋先后被捕。张文秋被捕时,已经怀有身孕。
1930年1月,张文秋被组织营救出狱,于3月2日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为思齐,思念刘谦初与张文秋曾经一起工作过的齐鲁大地之意。但不幸的是,刘思齐刚出生一个月,刘谦初就被军阀韩复榘杀害。后来,张文秋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1937年9月,张文秋带着女儿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先后担任延安抗属学校总务工作兼文化教员,八路军115师留守处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兼《生活星期刊》主编,八路军荣誉军人学校后方留守处主任、党总支书记,并与陈振亚组成了家庭。
1938年春节晚会,话剧《弃儿》演出很成功,特别是小主角演得惟妙惟肖,工作人员告诉毛主席,小主角是刘谦初烈士与张文秋的女儿刘思齐。毛主席让人请来话剧团的负责人,郑重地说:“思齐是烈士的后代,我们都有责任好好培养她。”
张文秋与陈振亚组成家庭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叫少华,随母姓,后来改名为邵华。再后来,陈振亚在一次战斗中负伤了,组织决定将其送到苏联医治,张文秋及刘思齐、邵华陪同前往。但他们途经新疆时,被国民党新疆督办盛世才扣留下来。
1941年,陈振亚在医院里被人下毒害死了。次年,盛世才公开与我党决裂,张文秋、刘思齐、邵华与新疆100多个中共党员一起,被抓进了监狱。11岁的刘思齐带着妹妹,与革命同志们一起在新疆的监狱内熬过了漫长的四年非人生活。
1946年,在组织的营救下,刘思齐与100多名同志回到了延安。而这时,毛主席的大儿子毛岸英也刚从苏联回来,这一年,毛岸英24岁,刘思齐16岁,两人因为工作经常见面。毛主席对刘思齐十分喜欢,让毛岸英与她以“干兄弟”相称。
毛岸英8岁母亲遇害,在上海大同幼稚园念书时,由于党组织遭到敌人的破坏,他曾带着弟弟在上海街头流浪,几乎磨难去到苏联学习归来。 而刘思齐与毛岸英的经历十分相近,刚出生父亲就遇害,11岁进了监狱,于是两人有点惺惺相惜。
1948年,26岁的毛岸英与18岁的刘思齐在平山县西柏坡确立了恋爱关系。但当时毛岸英正忙于参加土改工作,他们约定在新中国成立后就举行婚礼,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次年,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不久,毛岸英却在朝鲜战场为国捐躯。
1954年,为帮助刘思齐尽快走出生活的阴影,毛主席决定给她换一换环境,将她送去苏联莫斯科大学数理系深造。刘思齐去到苏联之后,经过时间的洗礼,情绪渐渐平复,尽管远隔万里,一直保持着与毛主席的书信联系,主席对她十分关心。
1959年,刘思齐生了一场大病。当时毛主席正参加庐山会议,主席了解情况后,抽空给刘思齐写信,问候她的身体康复情况,让她在条件许可时多做点运动,在比较空闲的时候多读点古典文学,既可以加深对 历史 的了解,又可以消除愁闷。
1961年秋,刘思齐学习结束,被分配到解放军工程兵的科研部门从事翻译工作。而这时毛岸英离开她11年了,刘思齐也31岁了,仍然孑然一身。 毛主席给她写信,劝她早点下决心改嫁,重组家庭 。刘思齐收到毛主席的信后,总是沉默不语。
毛主席对刘思齐的终生幸福很着急,多次劝她改嫁,刘思齐就是不愿意。这时,刘思齐的妹妹邵华已经嫁给了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于是,毛主席让二儿媳邵华去开导姐姐刘思齐,花有重开日,人有再嫁时,不能一辈子永远地守着伤心往事。
毛主席也托人为刘思齐物色合适的人选,开国上将、时任空军副司令兼空军学院院长的刘震介绍了一个合适的对象,是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张积慧一起前往苏联红旗空军学院留学归来的杨茂之,是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副师级教员。
毛主席给张文秋写信,告诉她为刘思齐物色了一个对象,并把杨茂之的背景情况告诉她,征求张文秋的意见。张文秋对杨茂之很满意,也尽力撮合,刘思齐渐渐地对杨茂之产生了好感。1961年底,刘思齐向毛主席汇报,准备与杨茂之结婚。
毛主席看到刘思齐终于走出了毛岸英牺牲后的阴影,开始新的生活,非常高兴,将自己亲笔书法,两首诗词——《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送给刘思齐以作纪念。结婚那天,毛泽东又让叶子龙送去300元钱作为陪嫁的礼金。
后来刘思齐在回首往事时说,当她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时,感觉自己的生活已经陷入了绝境,不知如何面对,是毛主席对她特别的关爱,给她点点滴滴精神上的支持,让她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毛主席一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晚辈也是十分关怀与慈爱的。而毛主席劝儿媳改嫁,也说明主席的胸襟像大海一般的宽广。
刘思齐再婚后改名为刘松林,她和杨茂之养育了两男两女,大儿子取名为“小英”,就是纪念为国捐躯的毛岸英之意。刘思齐虽然改嫁了,但在毛主席的心里,刘思齐永远是他的儿媳,刘思齐经常到中南海看望慈祥的毛主席,并与长辈亲切交流。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非常想念为国牺牲的毛岸英,主席曾请求刘思齐应该抽空去看看埋骨朝鲜的毛岸英。而刘思齐虽然改嫁了,心里又何尝不是时常思念着这位生命里最重要的男人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直到毛主席去世,刘思齐未能成行。
2006年5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刘松林(刘思齐)率领代表团,前往朝鲜北方靠近鸭绿江的大榆洞缅怀 历史 ,这里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后司令部的第一个所在地,毛岸英就是在这里被美军轰炸机投下凝固汽油炸弹而壮烈牺牲。
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一位76岁的老人,双手抚摸着毛岸英的雕塑,她是毛岸英的妻子刘思齐。 毛岸英长眠朝鲜已经50多年,再一次触动了这位老人尘封的心事。刘思齐站在墓前回首往昔,怎能不泪如雨下 。
2021/3/9
在电视剧《小敏家》中,刘小敏和儿子金家骏的吵架戏份,让很多观众都觉得十分真实,因为很多关系不是很亲密的母子,就是会在交流和沟通的时候,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是用一些伤害的话语,去回击对方,但是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沟通方式。
可怜的金家骏首先,金家骏虽然是刘小敏的儿子,但是刘小敏很早就跟前夫金波离婚了,而金家骏当时也是被法院判给了父亲金波,只是金波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对金家骏很少上心,金家骏也是一直跟着外婆生活,所以金家骏跟母亲刘小敏之间,其实没有多少相处的时间。
而后,刘小敏来到北京市工作,并且在北京市定居了,金家骏一直没有来北京跟母亲生活,所以彼此之间的感情是比较淡的,相处的时候不是亲密的感觉,而是互相试探、磨合和好奇。
母子间的误会其次,金家骏其实是真的很想上能成,但是能成的李萍阿姨跟金家骏的母亲刘小敏有过节,所以当金家骏说要上能成的时候,刘小敏觉得儿子是故意为难自己,金家骏则是认为母亲不愿意为了自己的事情,去找自己的朋友帮忙,但是母子两个都误会了对方的意思,所以才会因此而争吵,而刘小敏直接说儿子是故意要气自己,金家骏明明不是这样的想法,但还是咬着牙说自己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这次吵架最真实的部分。
母子关系最后,其实母子关系不仅仅是直接上最亲密的关系,也是世界上最陌生的关系,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但是母亲对孩子的印象并没有跟着前进,而且孩子觉得母亲是最爱自己的人,所以才敢有恃无恐。
1936年冬的一天,同桂荣正在屋里紧张地忙活着。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叫声:“刘嫂子,刘嫂子。”还不等同桂荣开门,门外的人就已经闯了进来。
闯进来的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只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同桂荣说:“快,快,贺大姐要生孩子了,毛主席叫你赶快去呢!”
同桂荣也顾不得想别的,赶紧收拾了一些衣服,早在这年夏天,同桂荣就给贺子珍准备了孩子穿的一些衣服,这时候也终于发挥了作用,还离着一段距离,同桂荣就听到院外岗楼里传来了贺子珍的声音。
走进岗楼里,同桂荣就看到了贺子珍,只见她脸色蜡黄,消瘦的身躯就躺在冰冷的地铺上,冻得直打哆嗦。同桂荣本能地环顾了四周,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看着同桂荣走进来,还贴心地给孩子准备了衣服、棉被。贺子珍也长出了一口气:“有刘嫂子在,我就放心了。”
岗楼是石头垒起来的,顶子是用泥和着高粱杆儿糊的,尽管也算是结实,却是四面漏风但是在这寒冬腊月的季节里,这样的岗楼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保暖,对于一个孕妇而言,在这样的环境生育,等于说先要了半条命。同桂荣也顾不得毛主席在一旁,就埋怨了一句:
“怎么能在这个地方生孩子呀?”
毛主席在一旁搭话:“石窑里有些潮,是子珍自己跑到这里来的。”看着贺子珍的样子,毛主席的心里十分难受,他回头问同桂荣:“现在怎么办?”
“来不及了,就在这里吧。”
同桂荣赶紧吩咐周围的人都去外面忙活,准备开水等,然后扶起贺子珍,给她灌了半碗开水,等到贺子珍身子稍微暖和一些,就伸手替她按摩腹部,也辛亏是有同桂荣在这里,贺子珍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女娃,这时候医生也赶到了,大家七手八脚的扎好脐带,又把贺子珍抬回了窑洞。
同桂荣抱着刚出生的孩子,用热水给孩子洗了身子,仔细地将孩子裹好后抱进了窑洞,毛主席看着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心里欢喜的不得了。
迎接这样一个新生的婴儿,同桂荣心里也感到十分高兴,随即想起来,前些时候还准备了一些鸡蛋,急急忙忙跑回去拿,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放在哪儿了。
同桂荣叹了口气,眼前浮现出了丈夫的音容笑貌。
也就是在半年之前,即1936年4月14日,同桂荣的丈夫刘志丹率领红25军东征,于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刘志丹的牺牲,给同桂荣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刺激。
在过去十五年的婚姻中,同桂荣与丈夫刘志丹常常聚少离多,真正能够相处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刘志丹与同桂荣,其实应该算是包办婚姻。
刘志丹的祖父刘士杰与同桂荣的祖父同锡瑞早年便是至交好友,两个孩子还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定下了娃娃亲。
1918年,刘志丹随祖父刘士杰一起到同锡瑞家拜见未来的岳父岳母,顺便与同桂荣见一面,俩人这第一面,并没有来得及说太多话,各自双方的父母便约定了婚期,3年后,刘志丹与同桂荣正式成婚。
刘志丹幼年时便进私塾,结婚这一年,他刚刚考上了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在当时人们来看,算是很有文化的那一类,而同桂荣却没进过私塾,也没什么文化,结婚时连个名字也没有,因为家里排行第三,所以取名为三秀子。
结婚后,刘志丹为自己妻子取名同桂荣,其中“桂”字是来自于刘志丹原名刘景桂,不仅如此,刘志丹还开始教同桂荣识字,尽管是属于包办婚姻,但婚后刘志丹与同桂荣感情上却十分和睦。
刘志丹少年立志,在中学读书时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并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同军阀井岳秀斗争,1924年刘志丹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也就是这年秋,刘志丹受党组织委派,南下投考黄埔军校。
临别时,同桂荣笨拙地想要为刘志丹准备一双鞋,尽管是常年在家,但同桂荣主要以田地里劳动为生,针线活实在是不太擅长,刘志丹看出了妻子的心思,贴心的为妻子剪了自己的鞋样。
刘志丹离开家后,很少有回来的时候,更为关键的是,干革命有时候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刘志丹也几次担心家里的情况,有一次回到家,刘志丹满怀忧虑的对妻子说:“干革命是要有风险的,也是会连累到自己家人,如果有一天敌人把你抓走了怎么办?”同桂荣没接受过多少文化教育,但也知道自己的丈夫干的是为全天下劳苦大众的大事,为此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如果他们抓了我,要杀就杀吧,反正我什么也不知道。”
刘志丹爱怜地将妻子搂在怀里,满怀歉疚地说:“你跟着我受苦了……”
同桂荣这句话并不是简单说说而已。
就在同桂荣带着女儿看望丈夫回来后,庆阳军阀头目谭世麟就带着人抄了刘志丹的家,好在同桂荣准备得及时,加上事先有乡亲们传递消息,这才幸免于难,敌人没有抓住他们,就放火烧了刘志丹的家,还毁掉了刘家的祖坟。
女儿刘力贞尽管当时年幼,但对这段躲藏在山里的日子印象十分深刻:
“我和妈妈藏在大渠沟的山水洞中,八天八夜不见天日。饥饿时,妈妈给我喂一点炒面糊,自己八天八夜不见五谷,只能喝些水。妈妈那时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妇女,带着尚在吃奶的我,在深山里又惊又怕,不知要躲到何日……”
有一次,同桂荣被追得急了,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上,眼看就要被敌人抓住,同桂荣一咬牙,喊了一句:“我是刘志丹的婆姨,我就是死也不能让敌人抓住!”同桂荣纵身一跃直接跳了下去,好在半山腰上灌木丛挡住,这才侥幸逃脱。
敌人撤退后,同桂荣的妹夫上山来,劝他们躲到家里去,一直到1934年4月,党组织闻讯这才将刘志丹的父亲刘培基和同桂荣母女接到了南梁根据地。
这一年,同桂荣也正式参加了革命。
一家人团聚令刘志丹高兴万分,他抱着妻子对她说:“我早就想把你接过来一起干革命了,现在好了,咱们在一起了,以后再不用互相挂念了!”
尽管同桂荣分配到部队后,只是做简单的洗衣、缝补等工作,可她待人热情,把所有的战士都当成亲人一样对待,久而久之,大家反而不叫她名字了,都叫她“刘嫂子”。
不过在战争年代,艰苦的环境是可想而知的,同桂荣自己还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刘志丹有时不在家,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要她操心。
1935年初春,同桂荣生下了一个男孩儿,刘志丹匆匆取了名字以后,就又走上前线,结果刚走没多久,两个孩子就发起烧来,同桂荣请了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军医给两个孩子看病、喂药,没想到的是这个国民党军军医给孩子才喂了药,人就逃走了,同桂荣没满周岁的儿子不幸夭折,幸好女儿刘力贞最终挺了过来。
儿子的离世,给同桂荣很大的打击,可这时丈夫却不能陪伴在身边。
1935年10月,刘志丹又受到机会主义分子的诬陷被关押起来,同桂荣也跟着一起吃了很多苦。
好在当时中央红军长征结束,顺利抵达了陕北,刘志丹才被释放。
刘志丹得到释放后,就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北路军总指挥、红28军军长等职。
有一天,毛主席叫刘志丹一家见面,见到毛主席的同时,同桂荣也见到了贺子珍。
同桂荣比贺子珍还要大4岁,相同的经历和遭遇,也让两人很聊得来,同桂荣听贺子珍说起长征时期的故事,而贺子珍则是听同桂荣说起一些在陕北的事情。
不过一进门,同桂荣就注意到了,毛主席脚上穿着一双单鞋,陕北十一月份的天气就已经是很冷了当地人早就穿上了棉鞋,怎么毛主席还只是穿着一双单鞋。有一次同桂荣忍不住,问了贺子珍一句:“陕北冬天这么冷,毛主席为啥还穿着单鞋。”
贺子珍对这件事印象十分深刻,当时红军刚刚长征结束,部队里战士们缺衣少食的情况十分普遍,红军战士有不少连棉衣也凑不够,更不用说穿棉鞋,毛主席自己也没有棉鞋,不过当着同桂荣的面,贺子珍没好意思说困难,于是告诉同桂荣: “他的脚在长征途中冻下了病,天冷的时候就会肿,原先有双棉鞋的,但是因为脚肿了太紧穿不上,也就只能先穿单鞋将就一下了。”
尽管贺子珍话里的意思,同桂荣没听出来,但她心里想的是,陕北冬天这么冷,穿单鞋怎么能行的?同桂荣找来一张纸,比着毛主席留下的脚印,剪了一个鞋样出来,到街上买了材料,花了3天时间做了一双又大又软的鞋给毛主席。
毛主席看着同桂荣送来的鞋,心里很是激动,不停地说着谢谢,后来有一次,毛主席没注意,太靠近火盆,结果鞋烧了个洞,同桂荣听说后,就又给毛主席做了一双新鞋,还给当时中央各个***,都做了一双新鞋。
一直到20多年以后,新中国建立,毛主席见了同桂荣,还记得她当年为自己做鞋的事儿:
“刘嫂子在瓦窑堡给我做的那双棉鞋,又软又结实,穿上可暖和舒服喽。”
同桂荣后来得知贺子珍怀孕后,提前半年便准备好了孩子穿的衣服、鞋、棉被,而且提前几天就为贺子珍准备好了鸡蛋。
后来,同桂荣还时常充当毛主席与贺子珍之间缓和关系的人。
1937年的一天,贺子珍与毛主席拌了几句嘴,博古劝了几句没什么作用,索性到外面去找帮手,博古找到的好帮手,就是同桂荣。
同桂荣一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就往贺子珍住的窑洞跑,还离得老远的距离,就听到屋子里面传来孩子的哭闹声,等到进本一看,只有几个月大的娇娇正坐在地上哭。同桂荣赶紧将孩子抱了起来,埋怨的说:“你们吵架怎么忍心把娃放在地上?”这么一说,毛主席感觉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过去抱孩子,隔了好一会儿,同桂荣才又接过来:“你们男子的心就是铁,就不知道管娃的难处。”
同桂荣说完毛主席,又接着说贺子珍:“你就不能少说两句,你看主席熬夜累得眼红成啥样子了,娃娃哭起来主席能工作成吗?”
经同桂荣这么一劝说,俩人也就不再吵。
虽然毛主席率领党中央迁到了延安,两家住得远了以后,来往的也少了,但是在彼此的心里始终还是记挂着,就连年幼的娇娇,也对“刘妈妈”印象十分深刻。
建国以后,同桂荣收到了李敏寄来的照片,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敬赠刘妈妈留念。毛娇娇。”
一直到1979年,同桂荣赴上海再次见到了贺子珍母女,贺子珍还对同桂荣表示了感谢:多亏了你当年帮我接生。
遗憾的是,丈夫刘志丹的牺牲,在同桂荣的心里留下了难以言喻的伤痛。
同桂荣记得很清楚,1936年4月,刘志丹率领红军东征,临走时告诉她: “你要好好抚养孩子,让她将来好好念书,长大做个有用的人。明天早上出发,你带上力贞来送送我!”同桂荣本来也想去送送丈夫,可第二天因为一个老同志意外来访,同桂荣耽误了送丈夫,等她赶到的时候,丈夫已经离开了。
刘志丹还为妻子专门留了一封信:
这次见面,也成为夫妻两人最后的诀别。
刘志丹牺牲后,同桂荣尽管内心悲痛,但依旧顽强的一个人扛起了责任,当组织上问她有什么需求的时候,同桂荣只是说了两句话:
周围的姐妹们都感激同桂荣的付出:“多亏了刘嫂子。”
同桂荣的回答是: “我喜欢孩子,他们都是革命的后代!”
建国后,同桂荣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担任过很多幼儿园、托儿所的名誉院长,把自己所有的爱,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这些孩子们长大以后,心里都记着刘妈妈,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只要遇见了,都会情不自禁地叫几声“刘妈妈”。
刘志丹与同桂荣,只有一个女儿刘力贞长大成人,在母亲的教育下,刘力贞也继承了母亲坚强的性格。建国后刘力贞考上了中国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研究生。
20世纪60年代,陕西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灾,省里要派遣一支医疗队赴灾区米脂县巡回医疗,当时刘力贞患有结核病,身体尚未痊愈,但却坚持要求参加医疗队,为此她这样说: “我要去那里,那儿有我千丝万缕的根。我是刘志丹的女儿,是父亲让我这样做的!”
到了陕北后,刘力贞便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尽管刘志丹已经牺牲几十年,但家乡的老百姓一听说是刘志丹的女儿回来了,纷纷赶来看望她,还拿出家里的鸡蛋为她补充营养,刘力贞被感动的热泪盈眶,这是家乡父老乡亲,对她这位久未归乡的游子深深的感激之情。
说来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刘力贞本名其实是刘力真,1980年陕西人大第五次工作会议补选副主任,刘力真是候选人之一,但在打印名单时,因工作人员失误打印成了刘力贞,但后来刘力贞高票当选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所以干脆就把名字改成了刘力贞。
刘力贞后来又连续当选为第六届、第七届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由于受母亲的影响,刘力贞养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
“自己只愿意为人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只要有机会解除病人的痛苦,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认可。”
1999年5月4日,同桂荣在西安去世,享年94岁。
刘力贞连任了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十多年,一直就留在陕西工作,十几年的工作生涯,刘力贞始终致力于家乡建设,直至1993年退休,晚年的刘力贞尽管离开工作岗位,却依旧严格要求自己,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做端正的、能够自食其力、大写的人。"
刘力贞家里的陈设很简单,地板是九十年代常用的水磨石,墙上常年挂着父亲刘志丹的画像,2014年刘力贞去世后,这张照片也成为老人留给女儿的唯一遗物 ……
1、毛泽东最霸气的一句话: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毛泽东最得意的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毛泽东最洒脱的一句话: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4、毛泽东最傲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5、毛泽东最强硬的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6、毛泽东最壮胆的一句话: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7、毛泽东最震撼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8、毛泽东最男人的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
9、毛泽东最哲思的一句话: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10、毛泽东最血性的一句话: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立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11、毛泽东最好斗的一句话: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12、毛泽东最抒情的一句话:江山如此多娇!
13、毛泽东最精辟的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14、毛泽东最关爱的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光,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5、毛泽东最智慧的一句话: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6、毛泽东最鼓劲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7、毛泽东最和蔼的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8、毛泽东最警戒的一句话: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19、毛泽东最愤青的一句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20、毛泽东最畅快的一句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1、毛泽东最伤感的一句话: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22、毛泽东最谦逊的一句话: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23、毛泽东最豪迈的一句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24、毛泽东最惜时的一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5、毛泽东最委婉的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不要急,慢慢来。
26、毛泽东最阔达的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27、毛泽东最爱将的一句话: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28、毛泽东最自得的一句话: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29、毛泽东最无奈的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30、毛泽东最律己的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