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中潜藏着各时代、各地区的历史文化,端午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端午诗词,比之于端午节俗文化,端午诗词更精微地呈现了节日中人们的情感、心境。唐代是端午习俗繁荣发展的时期,宋代则更加的精致、完善,对端午诗词中情感内蕴的挖掘,不仅有助于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更能彰显出传统诗词对文化的传承、对民族精神的延续作用。
关键词:端午 诗词 情感
端午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中天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等。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为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由于这个日子每年变动,不便于记忆,魏晋时把它定在五月五日。“‘端五’也大约在此时起代替较古的‘端午’,后来端午就一般固定在五月五日。”[1]
端午节从问世、定型到唐代繁荣,唐代的主流文学样式——诗歌对其不遗余力地渲染描述,宋代商业的繁荣为节日习俗的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节日市场,在端午节的发展完善中形成了中国文化生活中所独有的一种文化习惯和传统。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端午诗词,随着节日的普及盛行,以及文学自身的繁荣发展而流传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端午诗词较为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不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画面,较为真实地记述了中国历代文人、百姓在节日中的各种感受,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抒发了他们的情感、思想。
一、感时伤事,忧国忧世
感时伤事是中国诗词的传统主题,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又说:“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2]而端午节以其丰富的节俗、节物、深厚的文化内涵,也自然会走入诗人们吟咏的视野,于是不同时代的端午诗词,就打上了各自时代的烙印,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精神、文化,甚至国运盛衰与民族危亡。比较几首唐宋时期的端午诗词,自会发现其中蕴含的时代气息。
唐代殷尧藩的《端午日》“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诗人借端午抒发时光易逝与名声难垂的千古忧思。诗中涉及到了端午节俗中特有的艾符、蒲酒、石榴等节物。在欢庆的端午佳节上,诗人却大加感叹时光飞逝、功业未成的苦闷。这种心态与当时所谓的“盛唐气象”甚为相关。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兼收并蓄,这样的时代氛围造就了文人们豪迈的性格、炽热的情感和宏大的政治理想,内心充满了社会责任感,于是建奇功、立大业成为那个时代文人普遍怀抱的志向。
而到了宋代,这种豪情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闲适安逸的精神状态,盛唐气象再也找寻不见。如宋代周紫芝的《永遇乐五日》“槐幄如云,燕泥犹湿,雨馀清暑。细草摇风,小荷擎雨,时节还端午。碧罗窗底,依稀记得,闲系翠丝烟缕。到如今、前欢如梦,还对彩绦无语。 榴花半吐,金刀犹在,往事更堪重数。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想灵符、无人共带,翠眉暗聚。”典型的宋代江南水乡柔媚情调一览无余,充满了生活气息,唐代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那样描写宫廷端午盛宴的气势宏大的诗句再难寻觅了。当然宋代还有建功立业志向并未泯灭的一批文人,他们不满于偏安的局面,不满于南宋统治者的所作所为,频频上书,期望北伐,收复中原。
汪卓的《贺新郎开禧丁卯端午中都借石林韵》“贴子传新语。问自来、翰林学士,几多人数。或道江心空铸镜,或道艾人如舞。或更道、冰盘消暑。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宫中、斗草盈盈女。都不管,道何许。 离骚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龙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词人拈取。谁肯向、贴中道与。绝口用兵两个字,是老臣、忠爱知难阻。写此句,绛纱缕。”又逢端阳佳节,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或斗草佩符,或消暑竞渡,一片“太平盛世”的“祥和”,此时此刻有谁和诗人一样,还记挂着恢复中原的伟业?念及于此,诗人发出了内心积淀已久的慨叹。
二、浓郁人情,忧欢与共
端午诗词能长盛不衰,除了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外,还因为它有着浓郁的人情味,有家人欢聚同庆的欢愉,有离情别恨的忧思,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如唐代殷尧藩的《同州端午》“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时光飞逝,一别三十五年,诗人在端午佳节回到故乡,故乡的儿童自然不会认得,故有“却问何方是故乡”之问。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怀,与无数客居他乡的游子产生共鸣。黑格尔说:“一切美只有从心灵里产生才真正是美的。”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归属感,需要爱,需要情感交流,需要社会认同,于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了人情美。人情美就是人在友情、爱情、亲情中所体现的一种心灵美。中国传统节日是人情美最集中的体现。这是因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家庭伦理色彩,合家团圆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的主旋律。端午节的一些民俗,如系五色线、喝雄黄酒,出嫁的女儿回门等习俗,无不体现出节日中合家团聚的愿望。在这种气氛下,未能团聚的人自然也会生出思归念乡、相思离恨的情怀来。敏感多情的诗人们,用细腻的笔调记述了这点点滴滴的相思之情。
真挚丰富的情感为诗歌注入了活力,唐宋端午诗词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描写和绵长悠远的情感流露,形成了端午诗词特有的审美表现。
参考文献:
[1]黄石端午礼俗记泰兴书局,1963,5
[2]宋·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
作者简介:张颖(1976-),女,天津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讲师,医史文献博士。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流传久远的龙舟
表达了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里两方面的思想内容。
(2)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端午节吃粽子表达了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民众自古就有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千万不能认为只是粽子文化,端午节的主题从来都是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感。
对于屈原,爱国既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行动。他对自己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国家兴旺富强,则为之欢欣鼓舞;当国家出现外国仇视或侵略时,便情绪激昂,主动维护国家的名誉和主权;当国家破碎之际,他毅然决然地慷慨赴死。
扩展资料:
历史发展
1、粽,即粽籺,俗称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或柊叶、簕古子叶等)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久远,最初是用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甚远。
2、“粽”字古又写作“糉”(zong),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1、端午节的寓意:一开始端午节在古代是有祛病防疫寓意,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就又有了纪念屈原的寓意。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同时端午节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统一。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采草药、赛龙舟、拴五色丝线、放纸龙等。
2、端午是夏季唯一大节,在2009年与羌年一道,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在当代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重大意义。
3、端午正是追念与崇拜高尚灵魂的节日。端午时节是充满生命挑战的时节,也是卫护生命、强健灵魂、激扬精神的时节。追念与祭祀为国为民奉献生命的先贤,高扬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鲜明主题。以屈原为代表的一个个忠烈人物,至今仍是各地祭祀的对象。
古代人是如何在端午节表达感情的?端午诗话你知多少?端阳其时,最好欢度莫过于回归本源,于是我便怀着崇敬的心情,飞身奔往端午节的起源地、三闾大夫屈原的投江处——湖南省汨罗市。
此地果然是屈子魂飞殉国处,仅祭奠屈原的祠庙多达二十余处。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位于汨罗江畔的屈子祠。
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由祠庙、碑林、书院、花园和屈原故居等建筑组成,古风戚戚、竹林幽幽,恰在端阳节期间举办了国风音乐节、龙舟表演赛等传统文化活动,可惜受疫情影响,遍及景区难闻粽香,只好带着辘辘饥肠悻悻离开。
其实,这一波国人对传统节日的热衷与重视源于一场国际纠纷——自从隔壁韩国江华端午祭成功“入遗”后,我们才开始格外地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促成了全体炎黄子孙人皆受益的端午小长假。然而,经过浩劫的洗礼,如今我们已经忘却了节日本应被赋予的意义。
起先中华民族把农历五月视为不吉利的恶月,吃粽子、饮雄黄、赛龙舟、放纸鸢莫不与先民的祭祀活动密不可分。
时至南北朝文人墨客方才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甚至直到现在还有对端午纪念对象的不同看法,除却屈原外还有辅佐晋文公的介子推、为父投江的曹娥等说法,但对于屈原深沉爱国情怀的纪念却最是深入人心。
这位“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平生素来“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无奈彼时处于诸侯纷争、秦横扫六合的前夜,容不得一位香草美人披发行吟的萧索身影。政治理想的幻灭、国都沦丧的悲情,让偏执激烈的屈子无所适从,这世上“执念”终究比“躺平”艰难,屈子的抉择在识时务的俊杰和择木而栖的良禽看来迂腐而“不容于世”,这也注定了他命运的归宿。幸好,我们的国家在灾难频仍的时代总有如屈原一般的爱国者不断涌现,支撑着中华民族如我眼前的汨罗江一般连绵不绝,奔涌向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