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人人都会,说简单特别简单,说复杂也有很深的道理藏在其中,有的人说话索然无味,没有新意和质量,别人只会觉得厌烦,而他自己还浑然不知,滔滔不绝,一发而不可收。有的人说话,言之有物,有理有趣,说得自然大方,娓娓道来,听的人也乐于接受,受益匪浅,即便是聊闲话拉家常,也能听出说话者不同的水平和涵养。
说话的艺术,很多人都在研究,都会思考,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通过观察,已经总结出来一句充满哲理的名言,把说话的奥秘,讲得透彻,谈得深刻:
由此我又想到另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当你感觉说不出什么好听的或者言之有物的话时,最好什么也不要说。当然这是指公开或者略显正式的场合,若是家人朋友之间,我们不妨略微灵活一些,不用这么拘泥。
一,“有话要说”跟“为 说 而说”,差别大了
“有话要说”,是“要说的话”为某件事的进展服务,非用语言沟通,体现了一种必要性,举个例子,上课的铃声如果看成一种语言,时刻到了,就得响铃,这便是有话要说。“想说”则是有人无聊之时,随便在铃铛上敲敲打打,这时候的铃声,无疑成了一种无用的噪声,甚至会引来别人的反感和愤怒。
上面的例子未必完全契合,但表达的意思基本如此。“要说的话”说出来,都是不多不少,恰如其分,不管从话语的数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达到一种适度、恰当的程度。“想说”则显得有点随心所欲,既没有充分的思考,又没有适度的节制,一说起来,话头要么不适宜,内容要么冗长啰嗦跑题。
二,每个人的都有知识局限性,说太多等于“露自己的馅”
言多必失的箴言,听得太熟了,我们都会不以为然,然而这是无数人无数次生活经验乃至教训的总结和写照,这就是事实。
言多必失还不仅仅指你的知识局限,即便在自己熟知的领域,说得多了,难免收不住而说的不恰当,不得体。人是情绪化的生物,并非可以完全以理性视之,不管自身,还是别人,话说说的过于高兴,就会“酒后失言”,酒是沉醉人的东西,然而情绪本身,也有某种惯性和沉醉作用,所以,话太多,再加上情绪的某种作用,即便没有酒,也会言多必失。
说话精炼、适度的人,别人无法捕捉你的虚实,且言语谨慎,也能给人稳重之感,较少使得别人反感你,也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也不能故意装深沉,扮神秘,自然、大方、真诚地说话,就可以了,相信别人是能够感觉和体会出你的为人的。
三,即便熟人之间,说话也要讲分寸
熟人之间,可以开玩笑吗?当然可以,但是也应该有分寸,且玩笑不宜过多。偶尔一个玩笑,可以活跃气氛,调节氛围,但多则无益。玩笑开不好的话,最容易引起误会,有时别人表面给你面子,也跟着笑笑,应付一下气氛,实则内心里特别介意,甚至会暗暗埋怨于心,耿耿于怀,不是太熟的人之间,开玩笑就更应该谨慎。
有一种人,出于给别人带来快乐的性格动机,喜欢开玩笑,可以说这是很善良的一类人,但是这类人受的气也挺多,本意为了逗乐别人,其实何时得罪了人,他自己都不知道。玩笑多也会显得不够庄重,有轻佻随意的感觉。
说与不说,怎么说,都不要走入一种思维的极端,说得有必要,说得真诚,有事情必须沟通,就说,闲话、可说可不说的话,可以少说甚至不说,一切都讲求随实际情况的需要而变,平衡、中庸一些,或许才是最恰当的。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这句话出自赵国名将李左车,当年韩信攻打赵国,过井陉关,井陉关为天险,加之20万赵兵死死看守,是时,李左车向赵国宰相陈余汇报说,汉军千里行军,士有饥色。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赵国,后方供应一定空虚。井陉之路,险而窄,陡而峭,车马不能成行。汉军前来,粮草一定不能同时运至。因此他向陈宰相建议:“我愿率精兵三万,从小路包抄过去,截断汉军辎重。您则只须凭借险关坚守不出。如此以来,汉军必会陷入前不能战,后不能退的困境。不出十日,汉军必溃。韩信则成我们囊中之物。”可是陈余是个书呆子,非说要搞什么君子之战,面对面干一架。当时韩信不过只率2万乌合之众,但是最终却打败赵国20万大军,背水一战也由此而来,因为当时韩信背水布阵,后无退路,使将士只有拼死一战,战斗力暴增。后而斩陈余于乱军之中,活捉李左车,然韩信比较重视人才,亲自为李左车松绑,还请教攻打齐燕之事,李左车说道: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