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双方经常因各种小事吵架怎么办
01争吵是亲近的契机
01到底是在吵什么
为什么我们很少和陌生人争执,却总跟自己爱的人吵架呢
这其中暗藏一个特别积极的心理意义——相爱的两人吵架,其实是在给彼此的心,寻求融合、亲近的出口。
先来看夫妻吵架的两个场景片段:
片段1:
周六了,她想出去吃点,对他说:“晚上我们出去吃饭吧
“好啊,你想去哪儿”他应道。
妻子顿时兴奋起来了,“嗯我还没想好。”
“那我们去吃火锅”他提了个建议
“不,”妻子想了想,“今天想吃点什么不一样的。
他回,“好吧,那你想想我们早点定,早出发,不然高峰期排很久队。
02情境导入
“为什么总是我想,你不可以一起想吗”她觉得他太没耐心了,一点也不懂得关心人。
丈夫听到这,顿时不耐烦了,一句话也不想说
看着他这个态度,她也生气了,两人吵了起来。
片段2:
妻子提议,“我想让孩子学编程。”
“孩子才8岁,你给他报这个干嘛”他有些质疑
她顿时不开心了,指责“你哪里关心孩子了!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报这种兴趣班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丈夫很反对妻子的提议,他认为,“孩子这个年纪多睡觉、多运动,参加些户外活动就好,这样学习效率更高。
“你就会惯着孩子”,她立刻说,“上次去吃饭,说了不要让他喝饮料,你非要给他买。
丈夫听着起火了,“我惯着孩子就你教得好也没见你把孩子教到年级第一啊。”两人吵了起来。
03试图通过争吵进行沟通
这是生活中很常见的2个片段,当你深人复盘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就会发现夫妻的吵架是逐步升级的。
对话的刚开始,一方的内心需求其实很简单——希望对方听听自己的心声,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给些支持
比如,片段1的妻子说“想吃点什么不一样的”,其实是想在做决定前,跟爱人一起分享、探讨些餐点、兴趣细节,再一起做决定。
这种协力、商量、再达成一致的过程本身,是她的期待。
丈夫当时的沉默,则是在表达“我不想跟你吵架,我想两人和平地相处、开开心心地去吃晚饭。
片段2的妻子说“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其实是想表达,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决定,是她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节奏后,用心分析、考虑的结果,不是随意发言。
丈夫当时的反对,其实是在表达“我对这个家、对孩子也是用心,付出的。
之后,两个人的沟通演变为争吵,甚至越吵越厉害,是因为彼此都希望用“吵”来让对方听到自己话。
04争吵背后隐藏的期待
每一次争吵,究其核心,都存在着未得到满足的渴望。
想要正确吵架重点在于,两个人要在争吵中,发展出共同解决冲突的能力
这样每一次争吵中的“渴望”都得到满足,变成亲密感的基础。
02正确吵架的三个步骤
正确吵架,有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分辨情绪
之前看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大意是:永远不要在饿的时候逛超市,可能你会买不需要的东西;永远不要在孤独的时候开启一段感情,可能你会遇见错的人。
争吵也是如此,永远不要在情绪不明的状态下表达,可能你会让说出的话,到头来,都封住了自己的本意
比如,之前的举例中,有这样两句话,
“为什么总是我想,你不可以一起想吗”
“你哪里关心孩子了!孩子一直都是我在带。”
05沟通的假设与想象
一直、总是,这类极限化、绝对化的词,表达的是一种主观感受,而不是事实
当吵架中出现这样的词,其实是一方在宣泄情绪。
如果你是说的那方,那要即时识别出来,自己这么大的情绪下,有怎样的渴望或期待。(具体详见下文步骤三)
如果你是听的那方,那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跟ta辩论事实真相,而是承认、接纳ta的感受,安抚ta的情绪。
只有把恶劣的情绪先缓和下来了,彼此才有沟通的基础
步骤二:理清事实补齐信息
事实有三个基本要素:主体、时间、空间
如果语焉不详,那我们听到的很可能不是事实。需要补齐信息
比如:之前的案例,妈妈想给孩子报编程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种兴趣班报上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听完,爸爸马上反对"不要给孩子那么多压力”
这两句话,都是在陈述各自大脑中的假设与想象,需要双方各自补齐事实信息
06沟通并不是单方面表达
妈妈可以说“我发现孩子对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前两次看邻居小孩XX在玩机器人编程,一直专注地站在旁边,不肯走。他现在学校课程不算紧张,我想给孩子报个兴趣班
爸爸的语言可以变成“我希望孩子在小学阶段,过得轻松、自由些,不要有太多压力,保证休息、多运动,再去报个兴趣班
这时候,你会发现,彼此的对话,变得更加共创、更加有建设性了。
步骤三:感受期待
什么是感受期待就是找出对方内心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不同的角色、身份,有不同的期待与隐性契约,这也是我们在生活的不同面。
比如:之前我的朋友和学妹,问了我同样的一个问题-
要不要学心理学
学妹的期待:问我职业规划,期待我作为心理行业的工作人员,给她一些职业发展建议。
07共同感受彼此的期待
朋友的期待:想学习相关知识来经营的家庭,让生活变得更幸福,希望从我这里得到肯定的答复与支持。
显而易见,同一句话,不同的人对你说,有不同的期待。
尤其是当对方用“争吵”的方式表达时,内含的是更加强烈的渴望。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了解情绪、结合事实,来判断、回应。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爱就是我们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主动的关心,哪里缺少主动的关心,哪里就没有爱。
与亲密的人连接,是人类情感的基本需要。早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婚姻并不只是搭伙过日子,还想感受到尊重、理解和安全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如果长期得不到另一方的情感回馈,就会争吵不断
频繁争吵中的大部分人,会觉得是因为对方的错才导致争吵的。而这种思维也正是两个人关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08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吵架者的基本心态是“这件事一定是我对,TA一定错了”。问题是当两个人都这样想时,吵架就层出不穷了。
事实上,家庭纠纷、夫妻争执等经常都没有固定的答案,纯粹是角度问题,而不是是非问题。
“会吵架”的人在争执的过程中,努力地去体会对方的真正意思,给予对方情感的满足,或比较两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找到能够达成一致的点儿
“不会吵架”的人,在争执的过程中会批判对方,极力地要驳倒对方,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只是要证明自己的“无误”,结果反而两败俱伤。
因此,当两个人发生了争吵,我们一定要告诉自己:这个事情,可能也有我自身的原因,TA可能是对的。
当我们跳出“我对你错”的思维模式,在言语中不批判、攻击对方时,矛盾才不会升级,真正的解决之道才能浮现出来。
如果长期得不到另一方的情感回馈,就会争吵不断。
毫无幸福可言。
再好的感情,也会消耗殆尽。
我认为明星在节目中吵架,是真的吵架。比如说,杨丽萍 金星在《舞林争霸》是一档东方卫视的电视舞蹈真人秀节目。首季在2013年2月16日开播,节目是由杨丽萍、陈小春、方俊、金星作为评委对选手表现进行指点评分。不过在《舞林争霸》第九期的时候,有一对CP舞者在参赛的时候报给节目组说是要跳爵士舞,但是两位舞者在舞台上所呈现和演绎出来的没有任何的爵士舞成分,所以金星表示最后不会给他们两人通过。
不过杨丽萍问了台下观众看没看懂舞者的舞蹈,观众们说看懂了。杨丽萍随后表示观众们看懂了的舞蹈就是好的舞蹈,所以她会给票。而金星则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称那你给票我不给票不就完事了。而杨丽萍之后怒了,还出现了她拍桌子的场景。这现场的气氛火药味十足,两人也开始互掐,金星表示就是要看他们跳爵士舞,游戏就是得有游戏的规则,但是杨丽萍表示说我们评委并不能够判断舞者的好坏。就因为没有跳爵士舞就把他们刷掉是不太公平的做法。
金星之后还是主持人打断了两人的争吵圆了场。而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来,金星其实是比较理性的一个人,而杨丽萍则是感性的。时候杨丽萍在接受采访时候称自己没有任何怒气和怨气,当时发火也是因为金老师一直催她给票做出评判。他们都不认同的东西自己却很赞赏。我们都没有错,但是她不能干扰我,谁都不能强迫我。
但是其实杨丽萍私底下是很尊重金星的,那次吵架真的是纯属意外,两人都对对方在舞蹈界的成就都是相当尊敬的。而有的网友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杨丽萍,就不配与金星并驾齐驱。其实意思估计就是觉得金星在作为舞蹈评为上来讲,金星比杨丽萍更胜一筹,金星的文化程度和见识都要高于杨丽萍。不过说到底,杨丽萍跟金星的吵架只是在节目中,就事论事,点到为止。并没有波及到她们的生活,最后也希望两位都能一直在中国舞蹈界发光发热。
在餐饮企业经营过程中,常常会有顾客投诉。出现顾客投诉,表明企业在服务中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令顾客感到不满意。投诉一旦发生,就需要餐饮企业能够迅速妥善地处理。若处理得当,不但能够在顾客心中留下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还会获得顾客的信任。
1、不管是谁的过错,在餐厅出现这样的场景,都只能说明服务的不够周到,故要先表示歉意,以平抚客人的心情。
2、了解事情的经过,掌握客人的心理,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并向客人说明解决方案,征得客人的理解。
3、解决的一个核心,就是让客人满意,与客人成为朋友,将坏事变成好事,没有尺度可衡量。
4、待客人平抚心情后,视情况,如果有必要让员工道歉更能够让彼此心结打开,可以尝试去做道歉的环节,毕竟客人来就餐都是寻开心的,谁也不是来寻赌的。
5、做好员工当事人的教育与心理沟通工作,既要让员工认识到错误的地方,也让员工感到受尊重与理解的层面。如果员工的问题很严重或者认识不上去的话,应考虑支留的问题。
6、以此为案例,做好店内的全员案例培训工作,防止同类事情再发生。
顾客与服务员发生矛盾,其他服务员做法
1、一般情况其他服务员应坚守岗位,不能看热闹影响工作。
2、不能聚在一起议论谁是谁非。
3、不能上前帮助服务员和客人争执。
4、服务员应从中劝解,不能再责骂客人,要主动调换岗位。
5、要主动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