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的情况

内蒙古草原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的情况,第1张

转的

蒙古族的衣食住行: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仍与蒙古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团结互助的风尚,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众人围成一圈,一边舞蹈,一边击掌高歌。近几年与内蒙古的亲戚来往增多,开始举办“那达慕”盛会,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参加。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白族的衣

——白族服饰(包括白族服装、金花阿鹏头饰、绣花鞋、扎染布等等)大理地区各地的白族服装各有不同,你可以参考大理的白族服装来研究。

网址:http://wwwbaizufushicom

如果要查看详情,点击周城文化进行参考。http://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045html

白族的食

白族的食物,著名的有白族三道茶。还有乳扇、生皮、豆腐酸辣鱼、白杜鹃花菜、炖梅等等。详细参考周城文化:http://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menuhtml

白族的住

白族的住所时很有名的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还有大理喜洲的白族住所,很有名气。详细参考:http://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040html

白族的行

大理白族地区有很多古老的节日。著名的有大理白族三月街、火把节、绕山林等等。我只是给你大体上的参考。详细的你可以去百度搜索。打入“白族的节日”

白族还有许多活动,白族人非常喜欢歌舞。比如霸王鞭和八角鼓,还有对山歌,白族绕山林,白族调等等可以看出来的。

http://wwwbaizufushicom/zhoucheng/menuhtml

30-50年代,是典型的中国农业社会,在吃上以温饱型中式饭菜为主,在穿衣上以中式服装为主,在住上以茅草房为主,在行上以人力车或步行为主;

50-80年代,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吃上已经能够比较好的解决了温饱问题(60年代初除外),在穿衣上以中山装为主,在住房上还是以茅草屋为主,在行上自行车开始普及;

80-00年,在吃饭上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以大米白面为主,在穿衣上多样化,特别是西装及各种类型的服装,在住房上主要是砖瓦房及楼房为主,在行上以摩托车、电动车等机动车为主;

00-15年,在吃饭上以健康饮食为追求目标,在衣服上以品牌服装为主,在住房上已经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但是也出现了无房户,在行上家用汽车进一步普及,交通为机动车、火车、飞机为主。

虽说人性共通,但人种之间有差别,也是一点不假。这个差别不光体现在文化历史上,也体现在基本的生活方式上。在美国读书生活的中国人,可能大都有这个体会,就是不管和美国人能多么友好,真能够住在一起,共享一个屋檐,还是不多。这主要还是生活方式不一样,住在一起有太多的不太方便之故。

在此,根据我自己的经历,简单地聊一聊美国的基本生活和我们有些什么不同。

1。衣

美国人的穿着不说都知道,非常随便(注)。牛仔衣牛仔裤是很普及的。每年有流行的样式和色彩,不过美国人总的来说更讲究自己的个性喜爱,追逐流行时尚的风气远不及东方人。

虽然说美国人普遍不讲究穿作时髦,但工薪阶层的人还是讲究dress up (打扮得体)的。一周五天对女士们来说,一般要一天一换。男士们我还不太清楚,不记得谁每天穿作不一样的,但代表公司形象的紧要人物还是要穿作讲究。Dress up 一般是在一些正式和重要场合(如某些工作,工作面试,婚礼,葬礼或教堂聚会等等)。有些公司和商店会直接规定dress code(“穿着要领”)。在dress up的时候,牛仔裤就一般要被抛弃了。

美国的时装普遍“价廉物美”:很多名牌和中国现在的价钱相比并不贵,但质量绝对过关。遇到像“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之后的淡季,商店打折,名牌时装可以便宜到几十美元。大约是现在中国有钱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大陆来旅游的都对“廉价”的名牌货非常吃惊。

有一点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性感魅力上,西方人和中国的传统不一样,“露”基本上是女性的权利,男性讲究“封闭”。露肩露腰,是夏天女士们表现自己的“通用技巧”,但男士们,不管再热,都得至少穿上衬衫。记得中国人以前一到夏天晚上歇凉,男性很多自然地都裸露上身,这在美国就成了很不雅观的事。即使在家里,男性也很少赤裸上身。不但不随便裸露上身,连穿背心都会是对人的不尊重的穿作。这样看来,西方文化比较鼓励女性的自然性感,对男性多要求庄重。如果有男性对自己的身体太暴露的情况,通常会被人误解成同性恋。

说道打扮,不得不提美国人的头发。美国人(尤其女人)非常注意化妆。不梳妆打扮一番不会出来见人的(我很少见到不化妆的女人)。在化妆的整套程序中,头式可以说是最重要。美国人头发有各种颜色,但还是很多女人要按自己的喜好而染色。

总之,美国人穿作我个人很欣赏:不时髦,实惠,很精神。

2。食

美国的饮食,和中国人非常不一样。甜,生,冷,高蛋白,让不少中国人的“爱国胃”受尽苦头。我刚来美国,一进超市就买了一个类似中国那种花生糖的糖棍,放在嘴里爵了两口就赶快吐了,太甜!甜得令人窒息!我一辈子没有吃过那么甜的东西!从此我在美国几乎不碰甜食。

美国超市里产品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但蔬菜的品种似乎还是不及中国,尤其不及本人的家乡四川。美国的蔬菜普遍就像高大的西方人,什么都比中国的大一号。最普及的蔬菜就是“生菜”(lettuce)。生菜有好几种,形状和色彩稍微有些差别,味道大同小异。生菜是美国人的蔬菜之王,是从来不会加工烹调的“名副其实”的生菜:一定是生吃。以前给一个美国朋友推荐我“自创”的豆腐鱼汤,最后就是把生菜扔进汤里。这美国人高呼“不可”:你简直活活糟蹋了这么新鲜的绿菜!除了生菜以外,番茄,芹菜,蘑菇也是很普及的蔬菜。由于蔬菜多生吃,那就免不了“冷”。餐厅买的沙拉都是从冰箱里直接拿出来的。

肉类也很丰富,美国人喜吃高蛋白的肉类。鸡肉最“贱”,比蔬菜还便宜,铺天盖地到处都是。牛排,鸡和海鲜,可能是最普及的肉类食品。美国人普遍不喜欢吃猪肉,羊肉更在其次。决不吃鸭肉和兔肉,因为这些属于宠物之列。当然,宠物也有贵贱之别,最受宠的狗,不要说“吃”,提都不能提及,几乎和“吃人”差不多。

水果,普遍比中国的大而甜。苹果香蕉桔子西瓜葡萄等等基本都和中国的一样,尤其各种“莓”:草莓,黑莓,蓝莓等等一大堆,营养丰富,非常健康。值得“批评”的是梨子,削皮后和桃子一样的软。没法吃。美国的桃子也不怎样。

当然,到了中国超市里面,中国的大部风土特产都能买到。所以在美国的中国人还是能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美国食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我刚来时真觉得什么都便宜。一只熟烤全鸡打折时只要3美元。香蕉现在也只要50美分左右一磅(越写越形而下了哈)。不过,近两年经济下滑,开始时油价猛涨,然后渐渐地影响到食品业,现在的物价大多都比以前贵了不止一两倍。超市的食品大多数都是人工培植的多,自然食品(organic)价格都高得多。

美国有个政府组织叫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专门负责检查食品和药品的安全质量。凡是上了货架的食品都一定是通过了这个组织的检查的。所以美国的食品总的来说还是很安全可靠。

再简单说说美国的餐馆。美国餐馆总的说来就是干净,安静,服务非常好。美国人吃饭一般要走几个过场:第一给你菜谱点菜,同时给你上水。点菜一般有几道不同的程序:汤,开胃菜,正餐,甜点。甜点是在正餐吃完了后才上的。估计美国人就是这样吃胖了的。

麦当劳和肯德基之类在美国都不会被叫做严格意义上的“餐馆”,而是快餐店,是臭名昭著的廉价“垃圾食品”,中下层的人吃的最多(发胖的也多是这些人)。

可能是和宗教以及汽车国的特点有关,美国是个限制喝酒的国家,各州对酒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州超市不能卖葡萄酒,有些州到了晚上几点以后就不再卖酒了。等等。虽然如此,但美国(西方)的酒,实在花样繁多,制作复杂,调酒更是考究。各种鸡尾酒的名字也是繁杂,想象力惊人。本人不是专家,就不多作叙述。

我们中国人普遍以饮食文化而自豪,觉得西方人都不如我们讲究“吃”,其实我个人觉得这也算是个误解。美国人可能在味道上不如中国人讲究,但他们也讲究一些其他的因素:干净,营养,科学。等等。

说道干净,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内容。美国人的厨房,干净得和卧室有一拼。我记得我以前的一个美国朋友,家里随时都收拾得整洁无比,最令我吃惊的是她的厨房,灶台,餐具,都想刚买来的一样。由于她是单身生活,餐具大概不多,灶台上的柜子里居然装的是书!当然,能这样干净,和美国人的烹调方式关系很大。他们一般都不用很烫的油炒菜。烹饪方式多为煮,生拌。即使要煎炒,也是少油,或者冷油。

顺便提一下我们中国人的烹饪,虽然驰名天下,但其“脏”的一面,仍然几乎同样“驰名”。不时听到中餐馆被卫生检查不过关的。生活中中国人住家的厨房卫生也是让美国人“瞪目”的。

美国人不但讲究干净,还非常讲究餐具,决不像中国人,一把刀一双筷子“打天下”。餐具的繁多,复杂,精确,有时使厨房看上去就像科学实验室。商场里有些专门的餐具店,也是看得人头晕眼花。

美国的稍有教养一些的家庭,非常注重科学饮食。这大概是因为他们非常注重外表美,决不允许自己发胖。如果说从人的外表身材就可以看得出美国人所处的阶层,兴许有点夸张,但也多半属实。

总之,美国的饮食文化还是很发达,只是不太和我们中国人的胃口。大城市的中餐馆还是有很多地道的,但在外州地区,名副其实的中餐,只有靠自己了。

3住

很多中国人到美国来,其实是冲着两件事:住房和汽车。这倒是名副其实的两件实惠之物。在美国混出个名堂的人最后会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太多社交活动和精神生活,给房子和汽车拍几张照片寄回家,或者网上分享一番,也倒是有点“不虚此行”之感。

说道“住”,这应该是美国人非常引以为骄傲的项目。地广人稀,有的是空间盖房。记得在我以前工作的公司从大陆来了几个中国人,他们发现这里不怎么见得到想象中的高楼大厦,觉得很奇怪。其实不奇怪,美国的高楼大厦并不多。除了在大城市如纽约芝加哥等等之外,见得最多的便是自然景观了:东部主要就是树,没完没了地树,中西部很多和荒野地带。在这些地方,住家和商业建筑都多是平房,或者矮一点的楼房,高楼大厦就非常少见了。

美国的居住用房,一般分3种:单独的住宅(house);连体住房(townhouse);公寓(apartment)。单独住宅最普遍,空间也最充分,一般有3到5个卧室,有平房也有楼房,总共面积大约在2百到3,4百平方米之间。是一般居家买房的人的首选。连体住宅空间相对小一些,但最少一般也有两个卧室。家庭人口少的,或者单身的人比较喜欢这种住房。连体住宅一般是两层楼,每个单元里都有楼上楼下的布局:楼下一般是客厅和厨房,卧室都建在楼上。公寓就一般多是楼房了,从一个到三个卧室不等。

单独的住房一般都是出卖的,连体住房可买可租,而公寓就一般都是出租的多,给流动人口提供方便。

美国的住房一般的设施都很完备,结构合理,卫生间和厨房占地面积相对于中国较大。有两个卧室的住房一般都会有1个半到两个卫生间(所谓半个卫生间就是没有浴缸的)。

值得提一下的,是美国人虽然不喝热水,但水管里都统统是两个管道出口,一个热水,一个冷水。食用水是冷水管里的(不过,即使如此,在很多州仍然由于污染,冷水管里的水也不提倡直接喝,都要用过滤器)。

在美国买房子,一般不需要装修,建筑商一步到位,都是装修好了才卖(最多时地下室需要装修一下)。通常质量高,布局合理,装修也很大方美观。建筑材料现在都是合成的多,听人说还是老房子的材料好。我个人不是内行,无从辨别。

虽然美国的信誉普遍好,但最近我的一个朋友买房子却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他们是先买然后建房,结果建房商偷工减料,朋友夫妇俩搬进去好像也没有经过严格检查,后来质量问题很大,弄得夫妇俩吃睡不安。

 从我个人的审美角度来讲,对美国的所有建筑,民用的和商业的,是和和美国人的穿着一样:实惠。记得在国内我以前有很多朋友都是搞装修的,非常注重外表。可美国的建筑,总的说来外表非常朴素,里面却很实用。不但实用,还很舒适和品味高雅。很多外表简单的房屋让你根本想象不出来里面会是那么“内容丰富”。记得刚来美国和中国朋友在街上散步,不小心溜达进一家咖啡馆,发现里面装修布置非常典雅。我们当时都是穷学生,服务**过来后,大家难免有点尴尬。结果看了看菜单,发现饮料非常便宜,于是一个人就点了一,两美元的饮料在里面享受了很久的“高档趣味”。

在住房的装饰趣味上,美国也显示出中产阶级的特点:不讲虚荣。美国人家里绝少挂“名家作品”。这也是好多艺术家在美国难以生存的原因:别人不喜欢你的画,随便评论家怎么吹,还是照样卖不出去(不过,这个规律是在大部分的中产阶级中,少数被捧红的“大师”的作品还是有少数抚弄风雅大资本家买账)。很多搞美术的在美国都不得不画肖像画,主要就是因为美国人比较“自恋”,喜欢挂自己的或者亲人肖像自我欣赏。

虽然最近几年美国房价下跌,但应该比中国稳定。房价和人均收入也不像中国那样悬殊。总之在美国,用有些同胞的话说,房子是“有的是住”。

待续

注:关于美国人穿着的实惠,我是总体而言。追求时髦虚荣的,在哪里都有。

2010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凭票供应到一卡走神州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变化可以从衣、食、住、风俗等方面体现出来。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走出了过去千篇一律的“蓝海洋绿海洋”,开始追求五颜六色、款式新颖的服饰,追求个性化的表现,甚至品牌效应。衣着的变化不但说明人们富裕了,也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也在悄然变化,而且服装材质丰富,设计新巧,工艺水平也提高了。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国力在增强。 从粮票说开去…… 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物品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才求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其中之一便是发行各种票证。 粮票为1955年~1993年间中国大陆地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粮食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粮食及粮食制品买卖的票证。粮票为供给制制下的主要票证之一,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 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从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并存、混用)。面额有半两(很少)、壹两、贰两、伍两、壹斤、贰斤、拾斤,甚至百斤、千斤(很少)的1953年中央政府颁布《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下达《关于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从此粮票完全进入流通领域。 ⒉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⒊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卡走神州”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进入发行信用卡的领域,由此揭开了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序幕。1959年,美国的美州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州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到了六十年代,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从七十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业务。信用卡是一种特殊的信用凭证,其种类繁多,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以下种类: ⑴按帐户及资金性质,可分为无透支(贷款)功能的借记卡、有小额透支功能的准贷记卡及具有贷款功能,可“先消费、后还款”的贷记卡。其中贷记卡又可分为具有循环信贷功能的循环信贷贷记卡及无循环信贷功能的签帐卡。 ⑵按发卡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卡、公司卡(含单位卡、商务卡、采购卡)。 ⑶按持卡人信用等级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卡、金卡、白金卡,甚至出现了最高信用等级的黑卡。 ⑷按信用卡可使用范围可分为地区卡及国际卡。 ⑸按发卡机构的性质可分为由银行(含邮政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卡及其它财务机构发行的非银行卡(如美国运通卡等)。 ⑹按发卡机构与联合发卡的合作伙伴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与非盈利机构合作发行的认同卡及与盈利性机构合作发行的联名卡。 ⑺按同一帐户中持卡人的主次不同,可分为主卡和附卡。 ⒉使用信用卡,比票证更加方便、快捷,使人们的信用意识提高,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 ⒊信用卡能减少现金货币的使用;信用卡能提供结算服务,方便购物消费,增强安全感;信用卡能简化收款手续,节约社会劳动力;信用卡能促进商品销售,刺激社会需求。 ⒋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快捷。各种信用卡扑面而来,对于长辈,由于习惯了与各种票证打交道,对信用卡一时未必适用。但信用卡会以其方便、快捷性很快赢得他们的信赖。 凭票供应到一卡走神州 切实感觉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变化。由此引发思考,改革以来日常生活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也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从而亲身感受科技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高层次的生活追求在历史上虽然一直存在,但在生产、生活方式没有重大改变的前提下,衣食住行大体是在延续前代基础上缓慢发展,延续多于变化,秦汉时代即如此。> > 衣的本来功能为避寒、遮羞,随着时代发展,其社会价值功能也渐显现。> > 秦汉时期的衣料,主要有丝帛、麻布、葛布、动物皮毛等,其中又以丝织、麻布的使用为普遍。战国以来,种植桑麻、养蚕织绩是家庭副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纺织、染色等技术成熟,使得丝、麻衣料的种类、数量、质地、纹样等,较之此前都有长足发展。就一般情况而言,丝织衣物属贵重物品,主要是贵族、官僚及有地位、财富的阶层使用;普通百姓,多以麻布(由大麻、苎麻的表皮纤维制成)为基本衣料,“布衣”这一服饰用语,故成为平民阶层之代称。葛布(由多年草本生植物的表皮纤维制成)作为衣料,应较麻布为珍贵。安帝时,邓太后以葛布赐诸校书之人,显示葛布似非寻常织品。动物皮毛衣料,在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在内地并不流行,或被视为贫者之衣。此外,棉作为外来衣料,主要见于西域地区,使用并不普遍,中原之地更毋论矣。> > ——秦汉时代的生活礼俗一般人平时所穿衣物,可分袍服与短衣两类。本来衣、裳不同,系上下不相连属的服制。战国时,将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的新式服装开始流行,称为“深衣”。秦汉时的各种袍式服装,沿袭了深衣的基本特征,是当时最重要的服制。袍服有衣、袍、等款式。衣是夏季所穿袍式服装,没有衬里,多用轻薄衣料制成。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9克。袍是一种长至脚踝、袖子肥大、衬有绵絮的秋冬季衣服,男女均可穿着。袍有纩袍、袍之别:纩袍系用新产丝绵所制之袍,多为上层或富有阶层使用;袍为新旧混合丝絮制袍,主要是贫寒人家或隐逸之士穿着。与袍相近,是日常便服,但更加宽大。在进宫、祭祀等重要场合,穿着是不敬行为,如武安侯田恬“坐衣入宫,不敬,免”(《汉书·外戚恩泽侯表》);东汉时,段因灭羌而被赐绛一领,此时已被视为珍贵衣物。> > 短衣类服装有内外衣之别。衫无袖端,贴身穿,不宜厚,故为单衣。亦贴身,形制有二:一种是不缝出裤管,仅以一幅布缠于腰股之间;一种是合裆的。外短衣有襦、、裙等。襦是长及于膝盖的外套。《说文解字》曰:“襦,短衣也。”这里所说短衣,系相对衣、袍等长衣而言。襦有单襦、复襦等种类:单襦主要在夏季穿,或称汗襦;复襦有里有絮,天寒时穿。襦男女均可穿着。襦的下摆刚及膝盖,故下面必着。汉代的亦有两种:一种是不合裆的,仅着于腿部,或称胫衣,此种在日常生活中或可不着;一种是两裆缝合的合裆裤,襦下必着之即为此种。除襦与短配合穿外,武士皆着长,短衣与长搭配穿着,也见于文献及考古资料。对女子而言,下衣为裙。上襦下裙是秦汉女子的通行服式,正如《乐府诗集·陌上桑》诗云:“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裙因膝以上为襦覆盖,故形成上长下短的样式,后来出现上襦短而下曳长裙之新潮流。> > 衣服制度之外,尚需注意冠制。“在身之物,莫大于冠”(《论衡·讥日》)。从某种情况而言,冠是最能体现等级制、礼仪性的服饰,其社会价值远超出实用价值本身。《礼记·冠义》说道,“冠者,礼之始也。”司马彪《续汉书·舆服志》中,记录冠制与戴者身份、特定场合之关系,在繁琐规定中确立尊卑上下等级。冠多用缁布、缟素和漆等织物制作。秦汉四百余年间,冠的种类多,形制也发生很大变化:先秦时冠上无帻,西汉时承袭此制,后则冠上始加帻。帻原为包发头巾,后演变为便帽状。身份低微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巾帻。《释名·释首饰》记载,“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蔡邕也说,“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独断》)上层社会男子在不戴冠时也可戴帻,汉代戴帻(巾)者多为社会下层男子。约东汉中后期,巾不再是贫民或低贱者的象征,渐演化为时尚雅致之标志。> > 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头等意义,故古语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 以各类粮食作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果类为副食,是内地各区域饮食之共性;肉类及奶制品在边疆民族地区饮食中占有较大比重。秦汉时的粮食作物,有粟、黍、菽、麦、稻等多种。粟、黍、稷等作物,指或黏或不黏的各种谷子。菽作为豆类总称,有大、小豆之别。麦作为外来作物,从西汉中后期以来,在黄河下游的种植渐广。稻主要生长于淮河以南地区,品种众多;现在稻科的三大品种籼、粳、糯,汉代都已存在。以粮食作物的发展为基础,形成秦汉居民主食新结构:传统作物黍的重要性减弱,小麦地位明显上升,形成以粟、麦、稻为主导的主食结构,菽逐渐由主食向副食转化。蔬菜以葵(冬葵)为主,还有韭、葱、蒜、瓠等,考古中还发现有黄瓜等菜籽。肉类主要是家禽、水产及野生动物等。家禽类中以猪、鸡为普遍,汉简中常见以鸡招待过往官员、使者的记载;水产类以鱼为主,鲤鱼食用似最为普遍;野生动物以小型禽兽类为主,如雁、雉、兔、鹿等。枣、栗、梨、梅、杏、柿、李等见于先秦文献的品种,汉代均有实物出土;始见于秦汉记载的有蒲陶(葡萄)、离支(荔枝)等,或来自西域,或来自岭南。边疆及西北地区的肉食以羊居多,羊肉对内地人属稀罕肉类,常被朝廷用作赏赐。> > 主食品种主要有饭、粥、饵、饼。饭是去糠后的粟米、麦粒或稻米加水后煮制而成,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主食制作方法之一。这种制作方法使用普遍,反映在 观念中,“饭”与“食”紧密相连。《说文解字》云:“饭,食也。”煮熟的饭还可制成、糗等干饭,即将饭在太阳下曝晒,去其水分,以便保存。这类干饭食物便于携带,是出行时不可缺少的物品。粥也是当时常见主食,粟、麦、稻、豆均可作粥(羹)。麦饭、豆粥是北方下层民众的主要食品,“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急就篇》)。饵是以黍米、稻米等米粉和水揉制蒸熟的食品,先秦时已有;饼是去麸的麦粉用水揉制蒸熟的食品,伴随着小麦在黄河流域种植面积扩大及碾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成书于西汉后期的《急就篇》,已将饼、饵列为食物之首;东汉中期以来,饼类食品推广,有胡饼、汤饼等。胡饼可能是现在所说的烧饼,汤饼似为今天的面片或面条。饼食的发展大大冲击旧有的麦饭传统彭卫:《汉代饮食杂考》,《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是秦汉食物制作方法改变的标志之一。对社会各阶层而言,酱或豉都是主要的佐餐之物,故唐人形容酱在汉代饮食中犹如领军之将。酱一般是用豆合面加盐制成,豉是用煮熟的大豆发酵而成。菜肴制作,尤其是肉类烹制,有炙、蒸、腊、脍等,炒法此时尚未出现。> > 秦汉时通行的餐制是每日早、晚两餐,故人之常情“一日不再食则饥”(《汉书·食货志》)。社会上层及特殊人群张家山汉简《传食律》记载:丞相、御史(大夫)及二千石官员的使人,“若遣吏、新为官及属尉、佐以上征若迁徙者”,以及军吏、县道官有紧急事件要上报者,才有资格接受传舍供应的一日三餐之待遇。参见《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164页。,不受一日两餐的限制。淮南厉王获罪徙蜀,朝廷仍予其“皆日三食”(《汉书·淮南王传》)之优待。所谓三食,指早、中、晚三餐。天子的饮食,按礼制规定为一日四餐,秦汉是否如此已不可知。对广大平民百姓而言,终日劳作,一日两餐已属难得;一旦遇灾荒、战乱,忍饥挨饿乃至丧命,更屡见不鲜。对贵族、官僚及富有阶层而言,饮食不仅仅是果腹之需,享受美味则成饮食追求。画像砖石所见形象的庖厨图,文献中对豪侈饮宴的记述,出土文物中展现的丰盛实物,记载美食制作之新出简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等:《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期。,无不说明有身份、地位、财富者的饮食特征。宴之中颇能反映文化特色者有:一则,位次有尊卑。一般来说,堂上为尊、堂下为卑,东向为尊、北向为卑。二则,分餐就食制。受制于坐具、餐具,主宾均席地而坐,一人一案分餐就食。三则,男女同宴饮。女子可在公开场合与男性一同宴饮,甚者可应邀去他人家中与男子宴饮。除佳肴、美酒、丝竹、歌舞外,宴饮中尚有“为寿”、娱乐等活动:“为寿”即敬酒祝福,晚辈对长辈、主宾之间均可“为寿”;娱乐助兴,除行饮酒令外,尚有投壶、博弈等,输者须饮酒。> > 秦汉时的住居,以室屋为核心,以院落为扩展,是基本的共性。> > 一般民宅的通常形式是一堂两室或一宇二内。睡虎地秦简提到一个被审讯人的住居时说,“一宇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睡虎地秦墓竹简》,第149页。这一描述颇能反映一般人的住居情况:堂屋一间、卧室两间,都有门,房屋都用瓦盖,木构齐备,门前有桑树十株。文帝时招募百姓徙于北边塞下,晁错建议朝廷为这些人修建屋室,“先为筑室,家有一堂二内、门户之闭,置器物焉”(《汉书·晁错传》)。从这些记载看,一堂两室似是秦汉一般民户住居的基本样式。屋室的附属建筑有厕、猪圈等,厕所与猪圈常相连,有养猪、积肥的双重用意。室屋之外即为院落。简单的院落或用竹、木围成,讲究者用夯土或土坯筑墙,由此形成一个较封闭的空间。生活空间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七舍”:室、堂、庭、门、巷、术、野,即内室、堂屋、庭院、大门、小巷、大街和野外。这由近及远、由内到外的生活空间,虽已远远超出狭义的住居范畴,但更能反映出当时人的住居情形,新近国内首次发现的汉代聚落遗址能清楚印证这点。> > 三杨庄遗址刘海旺、张履鹏:《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古今农业》2008年第3期。位于河南内黄县南部的黄河故道中,年代在两汉之际;因黄河的一次大规模泛滥而被整体淤埋于泥沙,庭院布局、农田垄畦保存完好,屋顶和坍塌墙体保持原状。从已发掘的四处庭院来看,院落格局基本一致,都是坐北朝南的封闭型两进院。除一处庭院情况复杂外,其余三处庭院均为一堂二室,与上述百姓住宅形制吻合,庭院的居住者当为普通人家。屋舍建筑材料一致:砖地基、瓦盖顶,属土木混合结构。院内有厕、牲畜棚等;除出土农具外,加工粮食的器具,如石磨(用来磨浆或磨粉)、石碓(用来脱壳),家家户户均有,这对认识当时人的饮食状况有益。庭院南大门外,有砖砌的水井,并铺就小道连接院门前。庭院后面(北面)多种有成排树木。据初步判断,以桑树居多,也有榆树。庭院周围是大面积的耕作农田。每户庭院之间并不紧连,有数十米的农田相隔。遗址内尚有若干条道路,据宽窄而有主干道(最宽约14米)、次干道(宽约5米)、小道(宽约3米)之别,而小道又是庭院与主干道相通的独家使用道路。> > 大型庭院是贵族、官僚、富人阶层的住居。这类住宅的占地面积较大,建筑设施也更为齐全复杂。房间类型除堂屋、卧室、厨房、厕所外,还有宴饮场所、车房、马厩、仓库等。从考古发现的画像砖石及陶屋模型来看,大型庭院多在中轴线上布置前后堂及大门等三四进以上的建筑,建筑前后有数重院落。大门能通马车,有屋顶,门旁有房间可留宾客,称门庑;进门有院,对门的正房为前堂,前堂是宅第的主要建筑,多高大;前堂后有墙,分宅为前后两部,故有后堂,后堂之后或有楼,再后是全宅后门。中轴线左右有院墙,墙内设廊,使后堂与门庑相接,形成一数重院落的建筑群。这类大型院落多为数代同居。对尤为豪奢的王公官僚而言,住居向园林化方向发展,在东汉时期有突出表现。住居中有楼、阁、台、榭,池、山、花、木,颇具苑囿气息。譬如,梁冀“广开园囿,采土筑山,十里九坂,以像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奇禽驯首,飞走其间”(《后汉书·梁冀传》)。文献记载或有夸大,但梁冀住居之奢侈,由此可见一斑。> > 行字本意为道路,与交通关系密切,交通又堪称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基础。> > 秦汉大一统帝国的时代,对全国交通有统一规划,形成以京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历史上最早的全国交通网络,贾山就说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汉书·贾山传》)。当时较重要的交通干线有:连接关中、中原及东方的三川东海道,连接关中与江汉平原的南阳南郡道,连接关中和西北的陇西北地道,连接关中和九原的直道,以及连接河东及右北平的邯郸广阳道。从现存秦汉驰道遗迹看,路面宽度在五十米以上,耗费巨大、征调人众是肯定的。一些重要工程,如秦驰道、直道,汉之褒斜道、通漕渠,均由皇帝决策动工。东汉碑刻中,如“开通褒斜道摩崖”、“何君阁道碑”等,多少也反映出地方修造路桥工程之不易。一般来说,城市道路要优于乡里,较宽广;都城街道更宽阔,如长安城内的主要大街多宽为45米,东汉洛阳城内大街宽度甚至超过50米。道路或关卡的管理较严格。各阶层民众出入关口需携“符”、“传”等通行凭证;在很长时间内,驰道是禁止皇帝以外的其他人穿越或行走的。> > 秦汉时交通的发展,首先有益于政治统治。朝廷以交通为凭藉,辅以完善的邮传体制,以文书行政推行政令,有效的控制全国各地。日常政令的传递依其性质及地域远近而有别,紧急政情军务依其级别而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彼此间能较快的实现联系与沟通。汉军平羌将领赵充国,自金城申奏军事计划,到宣帝批复后颁下,往返不过7日,传递速度每天达400里以上。其次,有益于社会经济。承继战国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即生产与消费已冲破地域界限,以秦汉时四通八达的交通为基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史记·货殖列传》),奠定帝国初立时代经济之繁荣。分布于交通干线上的城市,也藉其地理优势而有大发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者”(《盐铁论·力耕》)。再次,有益于文化发展。各地区、各阶层在交往中,文化、习俗间的相互影响,对文化发展有特殊意义:在文化上结束战国分裂时代局面,开启统一新局面之汉文化的孕育。> > 水陆交通工具的主体是车与船,由于地理条件差异的缘故,北方多乘车,南方多行船,车又尤为重要。秦汉车的种类繁多,最常见者为轺车。这是一种四面敞露的车,可立乘,亦可坐乘,多数只驾一匹马。轺车因车厢小,车速快,有“轻车”之称。车比轺车增加一对车耳,即装在车上方、用以遮住车轮顶部的挡泥板;车耳多呈长方形,外侧有垂下的边板。车耳颜色取决于官员级别,“长吏二千石车朱两,千石至六百石朱左”(《汉书·景帝纪》)。东汉,车饰不同意味着等级有别,成为标志身份的象征之一刘增贵:《汉隋之间的车驾制度》,载《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第十卷《生活与文化》,第178页。。与车厢敞露的车相对的,是车厢被掩闭的衣车。衣车中最具代表性的车型为辎车,往往乘坐女性。驾车以马为尊,以牛为卑。《史记·五宗世家》说七国之乱后,“诸侯贫者或乘牛车”,牛车显然是规格较低的车;东汉晚期情况大变,“古之贵者不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灵、献以来,天子至士遂以为常乘”(《晋书·舆服志》)。车多使用于上层社会,对贫寒者来说,出行亦即步行;普通百姓或殷实人家,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有载人兼载物功能的鹿车(独轮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23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