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第1张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回答者: 晨光美 - 中级经理 八级 2009-1-4 21:15

检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

回答者: 幻梦儿 - 中级魔法师 四级 2009-1-4 21:17

检举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受降城的意思如下:

一、基本解释

受降城又称三降城, 唐时亦称河外三城。汉朝时为外长城进攻系统的一部分,初以接受匈奴贵族投降而建,至唐朝时因后突厥汗国的兴起,成为黄河外侧驻防城群体,汉及三受降城皆筑于北纬40度线以北的河套北岸及漠南草原。

唐朝的三受降城体系是唐朝建立的进攻型军事重镇体系,控制了漠南,使后突厥汗国的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地区成为唐朝北疆内的军事地区,被唐朝控制,严重削弱了后突厥汗国。

洪武后期曾恢复设置。此外,647年唐太宗曾在灵州大会铁勒诸部被尊为天可汗,并设置六府七州,故灵州亦有受降城之称。

二、诗歌概述

受降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边塞意象之一,唐朝以来,尤为诗人喜爱。没有边塞生活经历者,往往闭门造车虚拟情景,以用寄托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感意绪,力图构建出典型环境中的别样抒情效果。而身临其境者多以实物意象描摹边地风物习俗,反映边人生活状态。

以受降城为题材的诗歌包括,江总《关山月》、聂夷中《古胡无人行》、周朴《塞上行》、窦弁《送刘公达判官赴天德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刘沧《边思》、敖英《塞上曲》等。由于诗歌本身的含蓄多意性,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lù lu ㄌㄨˋ ㄌㄨ

辘轳(辘轤) 

辘轳 lùlu

(1) [winch; windlass]

(2)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3) 机械上的绞盘

lù lu ㄌㄨˋ ㄌㄨ 辘轳(辘轤) 

(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 曰:‘井上辘轤卧婴儿。’”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辘轤。”原注:“井深用辘轤,井浅用桔橰。” 宋 朱敦儒 《念奴娇·中秋月》词:“参横斗转,辘轤声断金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见了 郑傻子 。他正摇着辘轳在打水。”

(2)机械上的绞盘。《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辘轤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清 黄宗羲 《馀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设辘轤,北堰则徒手举之,故其舟尤小也。”

(3)车轮。 清 周龙藻 《陇头水》诗:“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呜咽声,流未已;辘轤声,行不止。”

(4)比喻如辘轳般圆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颺不还,并辘轤交往,逆鳞相比。” 范文澜 注:“以井鹿卢喻声韵之圆转,逆鳞相比喻声律之靡密。”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李秀兰 、 徐月英 谈谐歌笑,机捷辘轤。”

(5)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然以学使尊严,何敢遽为 毛遂 ,辘轤於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

(6)指辘轳剑。 唐 常建 《张公子行》:“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轤。” 唐 刘沧 《边思》诗:“ 汉 将边方背辘轤, 受降城 北是单于。” 宋 范仲淹 《上都行送张伯玉》诗:“宝此金辘轤,去去延 平津 。”参见“ 辘轤剑 ”。

(7)诗格名称之一。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联句、辘轤,又有退韵、回文、反覆、扇对、探题,诗格固多。”参见“ 辘轤体 ”。

(8)佛教语。即辘轳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积二十辘轤,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参见“ 辘轤刼 ”。

刘沧《晚归山居》原文:

《晚归山居》

刘沧 〔唐代〕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

日暮独寻荒径归。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刘沧《晚归山居》赏析:

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意境上,颈联诗人孤寂地行走在荒径,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

颔联体现了孤独惆怅之情。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诗人“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同时又有思念故乡之情。深秋时节,诗人独行郊外,“频忆”故乡往事,一个“频”字流露出诗人浓烈的思乡之情。尾联表现了诗人喜爱山居之情。诗人虽独处郊野,却见美好的山月,不吝惜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娟娟”“不惜”表现出了诗人对山居恬淡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

运用移步换景。傍晚时分,诗人从郊野走回山中,随着诗人的行踪,写了稀疏的树林,荒凉的山径,随云、水而动的黯淡山影,微茫雾霭中传来的钟声,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以时间为序。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黯淡,雾霭茫茫,再写到月上西林,月光照在竹篱门上的情景,写了诗人一路所见的景物。以动衬静。黯淡的山影随云、水而动,晚钟的声音悠远而渺茫,从茫茫雾霭中传来,以有声衬无声,描绘出傍晩时分山中的宁静寂廖。抒发了诗人独居山中的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傍晚时分,诗人独自走回山中,思绪依依,“秋深频忆故乡事”,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描绘秋天傍晚荒疏寂廖的山中景色,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孤独凄寂的心境。

作者简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表达主题:

《晚归山居》通过描写秋天傍晚的山中景色,抒发了作者独居山中的孤独寂寞及思乡之情。

辘轳   [lù lu] [辘轳]基本解释

1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2机械上的绞盘

[辘轳]详细解释

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顾 曰:‘井上辘轳卧婴儿。’”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辘轳。”原注:“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橰。” 宋 朱敦儒 《念奴娇·中秋月》词:“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见了 郑傻子 。他正摇著辘轳在打水。”

机械上的绞盘。

《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清 黄宗羲 《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设辘轳,北堰则徒手举之,故其舟尤小也。”

车轮。

清 周龙藻 《陇头水》诗:“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呜咽声,流未已;辘轳声,行不止。”

比喻如辘轳般圆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 范文澜 注:“以井鹿卢喻声韵之圆转,逆鳞相比喻声律之靡密。”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李秀兰 、 徐月英 谈谐歌笑,机捷辘轳。”

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然以学使尊严,何敢遽为 毛遂 ,辘轳于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

指辘轳剑。

唐 常建 《张公子行》:“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 唐 刘沧 《边思》诗:“ 汉 将边方背辘轳, 受降城 北是单于。” 宋 范仲淹 《上都行送张伯玉》诗:“宝此金辘轳,去去延 平津 。”参见“ 辘轳剑 ”。

诗格名称之一。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联句、辘轳,又有退韵、回文、反复、扇对、探题,诗格固多。”参见“ 辘轳体 ”。

佛教语。即辘轳劫。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积二十辘轳,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参见“ 辘轳刼 ”。

[辘轳]百科解释

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井别作桔橰、辘轳。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辘轳也可指机械上的绞盘。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 更多→ 辘轳

[辘轳]英文翻译

windlass; winch

[辘轳]相关词语 碌碡 桔槔 囚徒 轱辘 杵臼 [辘轳]相关搜寻 辘轳剑 辘轳体 辘轳格 辘轳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64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