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可以治愈吗?

双向情感障碍可以治愈吗?,第1张

双向情感障碍是能够治愈的。双向情感障碍是临床精神心理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与精神受到刺激或打击,生活工作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只要及时到正规公立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检查,明确诊断,查明原因,由专科医生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药物,心理疏导和对症的方法治疗,自己再加强调理,是能够治愈的,并且不会遗传给孩子。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精神卫生专科疾病,表现为躁狂和抑郁症状交替发作,需要正规干预治疗,目前一般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难以根治,疾病特点是易复发,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相关较大,所以你描述的情况,不排除遗传可能性。

双向障碍的发病和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抑郁患者的亲属,特别是一级亲属(父母、儿女、兄弟姐妹等),患双相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2-10倍。

2、神经生化及内分泌的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甲状腺素等的失调。

3、神经影像的变化,如额叶-丘脑-边缘系统相关结构的异常。

4、神经电生理的异常。

5、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婚姻关系不和谐、失业、躯体疾病、贫困等。

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人,如果本人性格比较开朗,而且比较热爱生活的话,治好了复发的可能很小,应该相信医生,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有信心,就可以痊愈。

不会的,要积极才能对抗病情。

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是一类既有躁狂发作或者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典型特征)的常见精神障碍,首次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

躁狂发作时,患者有情感高涨、言语活动增多、精力充沛等表现;抑郁发作时,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症状。

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其复杂性体现在情绪低落或者高涨反复、交替、不规则呈现的同时,伴有注意力分散、轻率、夸大、思维奔逸、高反应性、睡眠减少和言语增多等紊乱症状。还常见焦虑、强迫、物质滥用,也可出现幻觉、妄想或紧张症状等精神病症状。

流行病学

2011年,WHO发起心理健康调查计划,包括我国深圳在内的美洲、亚洲和欧洲的11个国家和地区展开了这项调查,结果显示全球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24%(双相情感障碍I型、II型和未特定型终生患病率依次为06%、04%、14%)。

年龄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发生于成人早期,调查资料显示,双相情感障碍I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双相情感障碍II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25岁。

性别

双相情感障碍I型男女患病率几乎均等,而快速循环、双相情感障碍II型则以女性常见。

男性患者多以躁狂发作的形式发病,而女性首次发作大多表现为抑郁发作,或者病程中更多表现出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发病时间更易在更年期和产后,可能与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

以上内容参考-双相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一般指双相障碍,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英文名称为Bipolar Disorder(BD),英文别名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原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双相障碍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表现按照发作特点可以分为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扩展资料:

双相情感障碍病因

病因尚不十分明确,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1、遗传因素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生物学亲属患病风险比一般人群明显增加,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神经生化因素

递质失衡假说认为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功能活动降低可能与抑郁发作有关,功能活动增高可能与躁狂发作有关。

3、神经内分泌功能

许多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HPGH)的功能异常有关,尤其是HPA功能异常。

4、心理社会因素

应激性事件与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有关,尤其是抑郁发作与患者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患者性格多是胆怯的、安全感缺失、不自信、不自立、过度依恋依赖他人、过度在意他人、强大自我缺失等等,性格不良多与家庭教育抚养方式紧密相关。

5、其他

脑电图生化、神经影像学改变等。

-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

就整体人群而言,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不多。

所谓的双向情感障碍,就是指有时候表现出很精力旺盛,思维非常活跃,似乎感觉睡眠都是多余的、心情很愉悦开心,但也容易冲动暴躁,甚至是想要自杀的想法;另一些时候又表现出对一切感到绝望,对一切都失去信心,非常的抑郁,什么事情都无法激起自己的兴趣。

 但是,不论是抑郁也好,躁狂也好,这说到底都是一种情绪的表现。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距,很多人都有着不尽相同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但相对而言,双相情感障碍的人群并不太多。换句话讲,即便有些人群患有部分的心理问题,也并非是双相情感障碍。

问题延伸

看问题不但要看到表面现象,更要看到本质。情绪的背后是情感,因为情感代表着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情的接纳程度,而且在这个程度中间又有着无数个连续的值。那么,不论是抑郁还是躁狂,都是在接纳程度这无数个连续值的两个极端。

再简单一点理解就是,人的情绪有很多,比如不开心、忧伤、兴奋、喜悦,激动,哀愁等。但即便有这些情绪,也不能就认为是抑郁,或者是躁狂。抑郁,就是这个连续值的最右端,中间还有更轻微一些,而且所有人都有的情绪,比如:郁闷、忧郁、淡淡的忧伤、哀愁、不开心等。

躁狂,就是这个连续值的最左端,中间还有更轻微一些,同样是每个人有的情绪,比如:兴奋、喜悦、开心、激动、喜欢、爱慕等。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管是躁狂还是抑郁,这个人针对的对象往往都是患者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776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