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靖安教委教研室 李庆陆 “文章不是无情物”,不管什么体裁,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与世界观的反映。对作品的阅读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感情和作者对生活、对人生、对作品中的人、事或物的态度的分析。人们在阅读文章时,应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是赞颂还是批评,是欢喜还是悲伤,是肯定还是否定,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作者的情感,有的是直接表达,可以从字面上看出来;有的则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那就需要综合与概括。 纵观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把握作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题型主要有:1体会作者感情;2概括情感变化;3领悟生活态度。例1(山东省2005年中考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空山鸟语 郭枫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 ⑥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⑦还要做些什么呢? ⑧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题目:文章开头说“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结尾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试联系全文说明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剖析: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文章的句与句、段与段也是如此。所以,要正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明确文章的主旨。点击:回答这类的题目,应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题,但又不能只是笼统地将主题内容照搬,而是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表达。答案:反映了作者憧憬自然,赞美生命,讴歌自由的思想感情。例2(北京市海淀区2005年中考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逃跑的火焰 (选文略)题目:选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原野冬猎的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出在发生着变化。请阅读③∽⑤段,参考下面的提示真空。 ⑴情节的发展: → 狐落马前 → → 放狐奔逃。 ⑵感情的变化:非常惊奇 → → 心生同情 →剖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即使英雄也不例外,“无情未必真豪杰”,就是明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人的感情也会发生变化。而“文似看山喜不平”,这样,在文章中就有了感情起伏。这种感情起伏,可以是人物的思想转变过程,也可以是人物对客观事物认识发展过程,还可以是褒扬或抨击某种现象时所带有感情色彩。即便是景物描写,也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感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何抓住文中起伏的情感呢?最重要的是理解文章,把握主旨。然后找到表现不同感情的不同语句,顺藤摸瓜,理清这根感情线索。点击: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全文的情节在发展,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在发生变化,所以,理清文中情节是解答把握感情起伏的基础。而且要用概括的语言(四字句)来填写。答案:(1)群犬逐狐 人狐对视 (2)心中暗喜 怜爱担忧例3(黑龙江2005年中考题)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有一年,在香港教书。 港人非常尊师,开学第一周校长在自己家里请了一桌席,有十位教授赴宴,我也在内。这种席,每周一次,务必使校长在学期中能和每位教员谈谈。我因为是客,所以列在首批客人名单里。 ………… 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击节赞美的文章,未蒙赏识的赤忱,未被发现的才华,无人为之垂泪的剧情,徒然的弹了又弹却不曾被一语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或者,无人肯试的一碟食物…… 而我只是好意一举箸,竟蒙对方厚赠,想来,生命之宴也是如此吧?我对生命中的涓滴每有一分赏悦,生活总立即赐下万道流泉。我每为一个音符凝神,他总倾下整匹的音乐如素锦。 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题目:结合“尝”字,体会“生命的厚礼,原来只赏赐给那些肯于一尝的人”这句话,说说作者的生活态度。剖析:每个人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都会有自己的态度,或喜欢,或憎恶,或崇敬,或鄙视,或热爱,或仇恨……将这些形成文字,就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类的态度。 准确、全面地分析、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生活态度,涉及到如下几个问题: 1.对作者的有关情况的概括了解; 2.对作者为文目的的了解; 3.对作品思想内容、主题、写作特点的了解; 4.读者本人所应具有的语文素养和思想修养。 这些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对作者在文中的态度的分析、把握。点击:回答这类题目的方法有: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体现作者态度的语句;2从材料的中心内容入手分析作者的态度;3从作品的表达方式入手分析作者的态度(记叙文与说明文中那些议论与抒情的句子,议论文中的中心句或总括性句子,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答案:“尝”是尝试(付出、肯定、欣赏)。揭示了作者热爱生活,勇于付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面对美丽的秋江月夜之景,饮酒乐甚,为什么又转乐为悲分析文章的感情脉络如下:
作者在美丽的秋江月夜之景下,饮酒畅饮,心情非常愉悦,体现了一种欣赏大自然风景的情感状态。文章通过描绘出美好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个美好、祥和、愉悦的氛围。然而后来作者情绪发生了转变,转乐为悲。
文章后文描绘了草草搭建的茅屋,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这些描写所表达的情感是对过去的回忆、思乡情感和乡村生活的怀念,转化为一种愁肠苦绪,是情感脉络转变的另一个节点。作者在这一转变中,从美丽景物中回忆起自己曾经的生活,尤其是家乡的情景,是一种崇敬和思念的心情。
这种情感反映出作者内心深处潜在的恋家情结,强烈的乡愁意味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并在酒意渐醒的时候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这种情感转变也显示出作者内心的冲突和矛盾,即沉浸在酒宴的欢愉与对于亲情、团聚的怀念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使作者情感逐渐从乐转悲。
文章的感情脉络可以看作是情感的变化之路,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共情作者的复杂情感,深深地感受到人与自然、亲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文章还表现出思想上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作者对于饮酒的态度上。一方面,作者觉得在美丽的景色下,畅饮饮酒是种愉悦的享受,具有一种释放自我的情感,找回内心的自我存在感。
另一方面,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对于饮酒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提到不能醉于闲适的日子,需要勤政爱民,这里作者表现了对于现实生活态度的呼唤和期许,是一种理智和责任的表现。因此,文章的情感脉络体现了作者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具有一种对于思想人格的深层挖掘和表现。
这篇文章在秋江月夜的景色下刻画了一个复杂的内心世界,在从乐转悲、从欣赏到思念之间的情感波动中,深切地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和内心世界的抉择和思考。同时,文章还透过对于酒文化的解读,发掘出了人性与现实之间的内在矛盾,揭示出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层思考。
作者对人生的反思提现的情感脉络
文章中作者对于人生的反思和追求也体现了文章的情感脉络。在醉饮之后,作者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之路产生了思考。这种情感脉络展现出了一种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和对于价值的思考。作者通过对于美好的景物和生活的描述,对于现实和理想进行对比和思考,以此来反映人生真实和虚幻之间的内在关系。
文章转而描写寂静的夜晚和自然的景色,以此来呈现出稳重和深远的情感脉络。在夜幕笼罩下,作者渐渐平静,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之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感与冥想之境。
这种情感脉络反映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对于自然之美的领悟,也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文章情感脉络的转变和升华是非常精妙的,充分表现了作者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是一篇值得深度阅读和思考的经典之作。
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主客观的产物。思想感情的表达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阅读时根据文章所叙述描写的人、事、景、物分析作者独特的感受是客观的,而人们对文章里的思想感情的感受是主观的。下面结合一些简单的例子讲解一下分析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解题过程]一、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作者凭借叙事、写景的词句表达出来的,所以阅读课文时可以从理解词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第三段中“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时,首先抓住“四周黑洞洞的”、“碰壁”这两个关键的词想想鲁迅先生为什么用“四周黑洞洞”来形容当时社会的黑暗,用“碰壁”来形容革命者所遭受反动派的迫害。从而体会到鲁迅先生对旧社会、对反动派无比憎恨以及敢于和旧社会作斗争的勇敢精神。二、抓重点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重点段是作者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进行详写的部分,它最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反映文章的思想感情。如《养花》一课最后一段即是贯穿全文的重点段。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①养花的乐趣是什么?哪些自然段详写这些内容?这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②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以上分析,使人受到了热爱劳动、赞美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启迪,体会到作者借养花赞美生活中的乐趣和对花草的喜爱之情。三、介绍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人们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程度不同,读同一篇文章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也不同。由于我们的经历可能与作者相距较远,为了达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目的,需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我的爸爸》第五、六自然段,作者回忆爸爸怎样教我们唱《国际歌》懂得革命道理一事时,就有如下问题:①“眉头一皱”表现爸爸什么心情?爸爸说了什么话?②爸爸为什么说“这不是撒谎?”表现了什么?③爸爸为什么要教我们唱《国际歌》?为什么用低沉的声音“教唱”?这一连串的问题都要联系当时的环境来理解。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写作背景,得到间接的感受,才能真正体会到李大钊要让孩子们懂得革命道理,一心盼望早日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的思想感情。四、随着中心思想的展开,逐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每篇文章的作者都用一定的内容表达要说明的道理或褒贬的精神品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逐段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教学《可爱的草塘》一课。在阅读的过程中除结合关键词、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外,还要着重思考作者在对北大荒、对草塘的认识上有什么变化?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变化?使学生认识到草塘的可爱不仅在于景色美,还在于物产丰富。思想感情由开始的“没意思”到最后连“想捧起清凉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睑”也“犹豫”了,不忍心弄坏“这一幅美好的画卷”,从而体会到作者对草塘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五、联系实际,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些文章涉及的内容是我们经历过或体验过的,很自然地就能体会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们可以想想自己被烫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邱少云为什么能在火中一动不动?
文章回应“离不开的就是习惯,分了就证明你真的不是很爱”,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文章对马伊琍和姚笛的感情,当初在马伊琍和姚笛之间他选择了马伊琍,也不是说有多爱对方,而是因为把对方当成了一种习惯,选择离开姚笛是因为不够爱对方,选择马伊琍和文章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说到底文章爱得始终都是自己,不管是马伊琍还是姚笛都只是他人生的过客而已。
当年文章出轨姚笛一事也算是轰动一时,要知道当时正值文章事业的发展期,如果不是因为出轨姚笛,想必以文章的演技自然可以迎来事业的巅峰,可是文章太过于自负,才会导致自己最后不仅丢了自己的事业,而且还失去了自己的婚姻,就在很多人都以为姚笛才算是文章的最爱的时候,文章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文章的回答也堪称经典,不得不说文章的才华确实让人钦佩。
说到文章、马伊琍和姚笛之间的三角恋大家一定还有印象,纵然如今文章和马伊琍也已经离婚,姚笛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大家依旧对当年三人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文章遇到马伊琍的时候还没有任何的名气,当初很多人都不看好文章和马伊琍这对姐弟恋,刚开始文章和马伊琍也是娱乐圈公认的模范夫妻,直到文章出轨姚笛一事曝光后,大家才知道原来马伊琍并非文章最爱。
虽说当年文章选择的是马伊琍,还曾公开乞求马伊琍的原谅,但是当时文章对马伊琍的感情就已经发生变化,所以文章才会背叛这段婚姻,所以当被问及更喜欢谁的时候文章才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文章对马伊琍早就已经不属于爱情,而是把马伊琍当成一种习惯,没有选择姚笛是因为大众的舆论压力,文章也总结为自己不够爱,并不是不爱,而是不够爱。
文章回应“离不开的就是习惯,分了就证明你真的不是很爱”
在某次活动现场的时候,文章提及姚笛的名字就止不住流泪,或许在文章的心里是觉得对不住姚笛,总之,那段时间只要有人提及姚笛,文章就会落泪,虽说明面上他选择了马伊琍,但是内心也对不起姚笛,所以才会摆脱媒体放过姚笛,在活动现场问及更喜欢马伊琍还是姚笛的时候,文章也用“离不开的就是习惯,分了就证明你真的不是很爱”这句话回应记者,这句话的回应也堪称经典。
文章把马伊琍当成了习惯
文章对马伊琍的感情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也都知道,如果没有马伊琍就不会有文章的出头之日,想必很多人应该都有看过《奋斗》这部剧,当年马伊琍已经是主角,文章只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演员,文章年龄比马伊琍更小,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很依赖马伊琍,马伊琍也曾经真心想要辅佐文章上位,所以那时候马伊琍甘愿选择在家相夫教子,如果文章没有背叛她,想必马伊琍也不必复出拍戏。
这么多年来事业上和生活上文章都很依赖马伊琍,他们之间俨然成为了亲人,文章也已经习惯了对方的存在,对于文章来说马伊琍已经是自己的亲人,或许爱情的火花早就已经磨光,所以文章才会说分不开的是因为习惯,文章也只是把马伊琍当成一种习惯而已,这对于马伊琍来说或许有些不太公平。
文章不是不爱姚笛,而是不够爱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当初文章对姚笛确实动心了,两人一起合作的作品也成就了两人的事业,如果文章之前没有结婚,大家也会觉得文章和姚笛在一起很般配,文章并不是不爱姚笛,只是没有那么爱,在现实面前谁都得低头,一旦选择姚笛两人都会面临封杀的可能,姚笛也会背负上一辈子的骂名,在这么多现实面前文章还是选择放弃姚笛,说白了也是因为不够爱对方而已。
文章始终爱的都是自己
如今文章和马伊琍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就算曾经的习惯也变成了不习惯,马伊琍和文章的离婚也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结局,换了谁也接受不了对方的背叛,当初文章和马伊琍也是为了平息这件事情,不得不说马伊琍确实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女性,她也知道这段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是也没有闹到大家都难堪的境地,这样一来,说明文章谁也不爱,他爱的始终都是自己。
三人现状马伊琍过得最好
文章因为背叛马伊琍出轨姚笛而遭到大家的封杀,本来可以拥有大好前途的文章也只能沦落开酒吧维持生计,在演戏方面纵然再有天赋也无济于事,姚笛因为介入文章和马伊琍的婚姻而遭到大家的嘲讽,也许有人也会同情姚笛的遭遇,但是毕竟当初是她自己选择的生活,虽然说姚笛在事业上没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也是一个比价圆满的结局,姚笛也已经嫁人了,至于过得是否幸福我们就不得而知,马伊琍离婚后专心搞事业,虽然说失去了婚姻,但是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如今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马伊琍过得应该是最幸福的。
情感作文
世间万物都在运动,每一运动事物在人的思维情感中都是绕着一个目标而运行。人类战争,是为了展现英雄本色,实现更宽阔的生存空间。小草从岩缝中挤出,为了炫耀自己生命力强。一句话,目的行为无处不在,感情在心处处有,有了目的,有了感情,才有意志,才有拼搏,我读过一些书,写过一些豆腐块,我常被别人的书牵动心思,哭过、笑过,或陶醉于某个世外桃源久久难眠。开始我对这些现象并没有多大考究,后来在教学中经历多了,发现这是作文情感效应,最终明白一个道理,为了使文章中心突出,目的明确,作文应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以情感突出中心。文章是人写出来的,人有血有肉,用心写出好的作品,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情感突出的典范:“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的祖国的朋友们,但是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文中情感渗透:“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全文情真意切,褒奖了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高尚品质,爱意温暖,字字渲染,心潮澎湃,叫人热泪盈眶。
用情感写活材料。确定文章的中心,也可说是明确文章的感情色彩。带着感情色彩去理清编排材料,刻画其人其事,这样作文起来特别具体、生动、感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围绕“爱感”选择了典型事例。如写志愿军战士恨敌人可爱:战场上有的抱住敌人的腰,有的掐住敌人的脖子,“另一个战士,嘴里还咬着敌人的半块耳朵”。用自己的感受去写出志愿军战士仇恨敌人的强烈情感,展现出活生生的战斗场面,体现了志愿军战士有我无敌的英雄厚气概。
为情感而发言。有了好材料,还要组织。写喜欢,写爱写美,带褒义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应选美好的词语,《谁是最可爱的人》对志愿军战士在烈火中的战斗场面及系列形象描写,内涵丰富,突出恶劣的环境,体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勇敢和优秀品质。
当然,文章的情感投入还不仅限于这些,现实生活中的深切感受,对于写作是很重要的,你感受得越深,写出来的文章生动感人,读者感受深,反之,读者就索然无味了。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容易引起人们共鸣。
以名作《兰亭集序》为例,文章展现作者的情感变化是:乐——痛——悲。
乐是由于人多景美事雅,痛是经过两种方式的对比来衬托痛,悲是后之视今、今之视昔的感触以及对老庄思想的否定。
全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
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