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高频考点之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心理学高频考点之情绪与情感的关系,第1张

文都比邻为您解答,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情绪、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上述定义,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1.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不是反映事物本身,而是反映了对该事物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总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具体的客观事物,人不可能产生情绪和情感,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就是这个道理。客观现实是情绪、情感产生的源泉,人的情绪、情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这种反映并非反映事物的本身,而是反映主体对事物的态度。例如,看到一位同学谈吐文雅,行为端庄,会产生好感。这种好感的产生尽管来自该同学本身,但好感所反映的却是对该同学的表现态度,是对该表现的一种体验或感受。

2.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估是产生情绪、情感的直接原因。换言之,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便不能产生任何的情绪和情感。如上例,正是因为该同学的言谈举止作用于我们的感官,使主体对这些表现产生了认识后,才产生了对这些表现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对该同学的好感。即便同一事物,由于它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时间出现,我们对其的认识、判断与评价也会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的体验。例如,我们在野外看到一只老虎会大惊失色,惊恐万分,而在动物园或看马戏表演时看见老虎却无害怕之感。

3.情绪、情感的性质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和情感。那么,这种态度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决定人们态度的是该事物是否符合主体的需要。如果该事物符合并满足主体的需要,就会对该事物持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高兴的情绪、情感体验;反之,如果该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便会对该事物持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满、愤怒、痛苦、仇视等消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如上例中,之所以对该同学产生好感,就是因为该同学的行为表现符合自己的心愿,与自己期望的行为规范相吻合,于是便产生了满意、喜欢、尊敬的情感。因此,对客观事物的不同态度取决于该事物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需要就成为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体验的媒介,从而也决定了人的情绪、情感的性质。

(二)情绪、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体验形式,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等。

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发生的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新生儿只有悲伤、不满、高兴等情绪表现,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才逐渐产生形成如友爱、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

3.从表现形式看:情绪一般发生得迅速、强烈而短暂,有强烈的生理的变化,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并具有情境性(由具体情境而产生,随情境的变化、消失而变化、消失)冲动性(爆发力强,力度大)动摇性(变化快,不稳定)。而情感是经过多次情感体验概括化的结果,不受情境的影响,并能控制情绪,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感由于只与对事物的深刻性认识相联系,因而深沉,具有深刻性;情感更多地表达内心体验,很少冲动,具有内隐性。

情绪和情感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人感情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在人的生活中水乳交融,很难加以严格的区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一、大学生情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狭隘性:情绪体验因为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的改变而更加丰富。

2、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稳定性源于大学生的情绪由于刺激消失,引起的情绪反应也会保持一段时间。

3、强烈与细腻并存:强烈性,如大学生因为爱情冲动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心智的稳定性、选择性和亲密性也在增长,其情绪体验表现出更为细腻、理智的一面,尤其是跟尊敬的师长交往,即使有令人不快的情绪,也会冷静对待。

4、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

5、想象性、情绪感觉的低次元与理性的高次元。

二、大学生情绪特点影响因素:

1、认知因素 。

认知在人的情绪体验中是个极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对其做出不同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问题,若能做出正确的认知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反之,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

2、遗传因素 。

其对情绪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神经类型上,不同神经类型的人在情绪体验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类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

3、精神状态 。

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使大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为情绪高涨,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信心。当情绪状态不佳时,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状态和行为,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不清,身体疲惫,行为退缩。

大学生调节情绪方法:

1、改变认知法

分析自己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有意识调整对原因的认识,可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心理咨询法

当自己的情绪低落时,可以向自己的父母、师长、朋友等进行咨询,也可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以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

3、控制法

转移注意力是控制情绪的基本方法 ,可以有意识将注意力从当前对象转至其他对象,从而使情绪得到调节,如当遇到不愉快的事物时,可以听听音乐、与朋友散步或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除此之外,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也是一种调节情绪的办法,通过倾诉、高喊、哭泣等方式来宣泄负面的情绪。

(政治)

          

目 录

七年级上册 3

第一框:笑迎新生活 认识新自我 3

一、新生活 3

二、新学习 3

三、新生命 3

四、新青春 4

五、新自我 4

第二框:过健康、安全、富有情趣的的生活 5

一、情绪 5

二、情趣 6

三、诱惑 6

四、侵害 6

七年级下册 7

第三框: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7

一、自尊 7

二、自信 7

三、自立 7

四、自强 8

第四框:做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8

一、挫折 8

二、坚强 8

三、知法 9

四、守法 9

五、用法 9

八年级上册 10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10

第五框:爱在屋檐下 10

第六框:我与父母做朋友 10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11

第七框:同侪携手共进 11

第八框:老师伴我成长 11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11

第九框:多元文化“地球村” 11

第十框:网络交往新空间 12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12

第十一框:友好交往礼为先 12

第十二框:竞争合作求双赢 12

第十三框:心有他人天地宽 13

第十四框:诚信做人到永远 14

八年级下册 15

第十五框: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利 15

第十六框:我们应尽的义务 15

第十七框: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6

第十八框: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16

第十九框:隐私受保护 17

第二十框:终身受益的权利(受教育权) 18

第二十一框:拥有财产的权利 18

第二十二框:消费者的权益 19

第二十三框:我们崇尚公平 20

第二十四框:我们维护公平 20

九年级全册 21

第一单元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21

第二十五框:责任与角色同在 23

第二十六框: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21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22

第二十七框:认清基本国情 22

第二十八框: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23

第二十九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4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24

第三十框:参与政治生活 24

第三十一框:关注经济发展 25

第三十二框: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26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27

第三十三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27

第三十四框:选择希望人生 27

七年级上册

第一框:笑迎新生活 认识新自我

一、新生活

1、新起点:人生成长路上的转折点(珍惜)

2、新友谊: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团结友爱(珍视)

3、新集体:(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1)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2)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3)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补充:

班级的美丽在于每个人的独特性。

例1:“集体的荣誉会给人带来自豪感,但集体的荣誉只要班干部维持就可以了。”这个观点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答:(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班级的荣誉不只要班干部维持,而要全班同学一起维持。只有确定了共同的目标后,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

例2:你认为同学们要怎么做才能实现你的理想呢?而你愿意为理想中的班集体付出哪些努力呢?

答:(1)每个同学各显其能,发挥特长;团结协作,共同进步。(2)我会为这个班级添砖加瓦,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为班级增添荣誉;和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二、新学习

1、学习的变化:课程的数量,知识的质量,学习的难度。

2、做学习的管理者:

(1)学会自主学习;

(2)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安排时间;

(4)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3、学习中如何看待苦与乐:

苦乐交织,有苦更有乐。

例:学习生活中苦多?还是乐多?在学习中,难忘快乐瞬间有哪些?

答:乐多。学习中快乐瞬间有:苦思冥想后解答出题目;学到知识后的快感;考得好受老师表扬的自豪感;

补充:

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1)弹性原则;(2)自然原则;(3)增强原则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各个环节)

三、新生命

1、 生命需要相互关爱: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2)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尤其要关爱珍稀的野生动植物)

(3)各种生命息息相关。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己。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的表现:

(1)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例:认识人得生命的独特性,对我们今后选择自己的成才之路,有什么帮助?(如何发挥生命的独特性?)

答: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3、珍爱我们的生命:

(1)对自己:①永不放弃生的希望;②肯定生命,悦纳生命;③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④延伸生命的价值。

(2)对他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补充: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呢?

答:(1)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2)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本领,长大后回报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

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答:(1)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内涵。(2)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越大,其生命的价值也越大。(3)人活着,不应该仅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要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能延伸生命的价值。(4)我们要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为之不懈努力,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

答: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要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四、新青春

1、青春期是指:

10--19岁,它是人生发展的又一阶段,是从性不成熟、不能生育的儿童期转变成成熟、具有生育能力的成年期的过渡期。

2、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身体外型的变化;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3、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

(2)、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

(3)、情绪和情感丰富而强烈,但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4)、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

4、怎样处理好青春期的心理矛盾:

(1)正确的认识: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

(2)寻求帮助;

(3)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或给朋友写信等等。

补充:

如何理解真正的个性与独立?

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人格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在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用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5、青春的真谛:

(1)青春的表现:青春不仅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带来的身体变化;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感觉,青春和年迈不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心境。

(2)青春的内涵: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补充:

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的意义: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两者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合作团结的氛围。

五、新自我

1、正确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全面认识自己,就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一个人的美应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每期促进作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3)日新月新我常新,每个人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2、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认识自己;

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补充:

自我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答:(1)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2)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什么是内在美?什么是外在美?二者的关系如何?

答:因为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一个人的美并不光是其外表,衣着,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在素质,学识,心灵,道德等等。既要注重外表的美,也要注重内在的美。外貌的美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褪色,但内在的美是永不褪色的。

3、发掘自己的潜能:

(1) 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发现潜能)

(2)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释放潜能)

(3)实践,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补充:

人的潜能有哪些方面:

语言、音乐、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自我认识智能

特长与潜能的关系:人的特长往往是人某个发面潜能的表现,还有许多潜能隐藏在角落里,未被发现。

例1: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答:每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存在优点和缺点,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例2:如何正确认识偶像

答:喜欢明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因为明星往往有着美丽的外表,大方的举止,其中一些人还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尚的人格。人无完人,偶像也不例外。我们应善于从不同的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

例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但丁这句话这句名言是鼓舞我们坚持自已的原则,而不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意见;我们要重视周围人对自已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第二框:过健康、安全、富有情趣的的生活

一、情绪

1、情绪的类型:(复杂多变)喜、怒、哀、惧

2、情绪的作用:(情绪犹如双面剑)

(1)积极作用: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的效率和能力 ,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2)消极作用: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违法的事情。

3、调节情绪的方法:(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

(1)注意转移法:(改变注意力焦点法,改变环境法)

(2)合理发泄法:(哭、诉、喊、唱、动)

(3)理智控制法:(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心理换违法升华法)

4、情绪表达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人,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通情理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二、情趣

1、情趣与兴趣的关系:情趣源于兴趣 ,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兴趣谈不上情趣,同时情趣通过兴趣表现出来。

2、情趣有高雅和庸俗之分:

(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要求,它对个人发展有促进作用,能够形成乐观自信,活泼开朗的健康心理,从而使人更加热爱生活。

(2)生活情趣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庸俗的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3、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

(1)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压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2)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

(3)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趣、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4)在追寻高雅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

补充:

怎样对待从众心理:

答:我们要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盲目的“从众”有什么危害: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诱惑

1、身边的诱惑:

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和邪教的诱惑。

2、我们应如何拒绝不良诱惑:

拒绝不良的诱惑,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 脑和正确的方法去克服。

方法:避开诱因、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补充:

赌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那些危害:

答:赌博严重影响学习、妨碍休息,损害健康。赌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赌博还诱发违法犯罪。

四、侵害

1、身边的侵害来自哪些方面:

家庭:家庭暴力、歧视女孩子、强制辍学等;

学校:危房教室、体罚(变相)、校园暴力等;

社会:不良诱惑、抢劫、诈骗等违法侵权行为;

意外:车祸、自然灾害等。

2、青少年受侵害的原因:各方面不成熟,生存环境复杂。

3、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用智慧保护自己;

(3)用法律保自己。

补充:

少年在遭到不法侵害时、实施有效自我保护的时,应当注意些什么

答:(1)力量的对比;(2)周围环境的利用;(3)机智求助他人;(4)主观心理调节;(5)人身安全第一;(6)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7)暂时妥协、事后报案。

如果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你应怎样做

答:(1)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有效的自救方法。(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有能力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3)没有能力将其制服的,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4)万不得已,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要将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七年级下册

第三框:做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

一、自尊

1、自尊的表现:

注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方面的文雅以及行为的后果。

2、自尊的含义:

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3、自尊的误区:

(1)自尊和知耻: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耻的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2)自尊和虚荣:

虚荣是一种追求表面上的荣耀、光彩的心理。世界上最名贵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不是羽衣霓裳,惭愧知耻是最美丽的服装。

4、尊重他人:

原因:

(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是我的需要)

表现:

⑴关注他人尊严,欣赏、鼓励、期待等角度来善待对方;

⑵不做损害他人的事情。

5、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1)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2)自尊者达观:承认差异,善待批评,适度自尊。

(3)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补充:

怎样尊重他人? 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二、自信

1、自信的含义: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我能行!”

2、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

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3、自信有助于成功: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1)自负与自卑都是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中心的心态会使他远离成功。

(2)自信者有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4、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1)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是自信的基础。

(2)增强信心与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杠杆。

(3)做自信的中国人: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三、自立

1、自立的含义: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的重要性:

能不断完善自己,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增强责任心。

3、依赖思想的危害:

对自己: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对他人: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

4、自立与自主的关系:自立的前提是自主,自主的表现是自立。

5.培养自立能力的方法:

(1)最基本的就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2)多实践多锻炼。

例:请你谈:你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答: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

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

四、自强

1、自强的含义: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2、自强精神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3、自强的重要性:通向成功的阶梯。

4、自弃与自强:是对立的。自弃,是指自己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自弃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5、培育自强品质的方法:(少年怎样才能自强?)

⑴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航标)

⑵战胜自身的弱点;(关键)

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捷径)

第四框:做意志坚强、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一、挫折

1、挫折的含义:即人们所遇到的失利、失败和阻碍等。

2、造成挫折的因素:

⑴不能预测和及时防范的天灾人祸,(自然因素)

⑵个人的道德品质、智力、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人为因素)

3、面对挫折和困难的三种不同态度的人:

⑴胆怯、懦弱的人——放弃目标——一事无成;

⑵意志不坚定或者容易满足的人——安于现状——无法享受最后成功的喜悦;

⑶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敢于挑战——享受真正人生。

4、挫折的作用:

⑴消极作用 使人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

⑵积极作用 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品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蚌病成珠”)

5、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⑵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⑶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⑷会自我疏导。 (⑴合理宣泄法,⑵移情法,⑶目标升华法。)

二、坚强

1、意志坚强的人的四种表现:

⑴对自己的行动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⑵能在复杂的情境中冷静而迅速地判断发生的情况,毫不迟疑地采取坚决的措施和行动。

⑶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

⑷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坚韧性。)

2、坚强意志的意义(作用)?

⑴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需要坚强意志。

⑵走出失败的阴影,需要坚强意志。

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⑷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坚强意志。

3、磨砺坚强的意志的方法:

⑴必须树立明确的目标。

⑵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来做起。

⑶善于管理自己。

⑷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三、知法

1、法律的显著特征:

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⑵保护作用。

四、守法

1、违法行为的含义:

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2、违法行为的类别: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3、刑法的含义: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4、犯罪:

(1)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2)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5、我国刑罚的种类: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6、防患于未然:

(1)认清犯罪的危害;

(2)加强自我防范。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五、用法

1、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求助有路:

(2)敢打官司。

补充: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相亲相爱一家人

情感丰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个人内心体验较为丰富、细腻,善于分别人事环境,比较能够观察细节,能够由小微而见大,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必然是知识丰富、感受深刻的人。

情绪化,则指一个人处理事情或与人交际,比较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也就是说受个人憎爱影响,作为其处事的一个标准,而更少地服从于理性。

所以,情感丰富的人,未必会情绪化,因为他虽然能够观察入微,但是服从于自己的理性。意思就是说“小样,我知道你耍什么花招,别骗我,我不受你影响。”

情绪化的人,未必是情感丰富,有可能其情感体检较为肤浅。好比说“ 小样,又惹我不高兴了,马上给你好果子吃。”

情感越丰富的人,心态要越能归零,知道它,面对它,还要能放下它。让自己心无增减,依止于正确的道德规范和理性。要能让自己心无染着,不受别人和环境影响。

而情绪化的人,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看问题不能太肤浅,得失之心要淡薄,不要轻易地得就喜,失则忧。

所以两种类型的人,其实都是需要提高自己的定力,独立性,都要明白,不管别人或外在环境怎样,其实都如梦幻泡影,与我们的快乐与否无任何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一)定义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是不同于认识过程的一种心理过程,可以进一步说明情绪和情感的性质:

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题需要之间的关系。

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则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认识过程则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

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

轻松、愉快或沉重、悲伤都是内心体验,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反映外界事物的。

3、因为一个人的外部表现看到他情绪上的变化,却看不到他所进行的认识活动过程,因为情绪和情感有外部表现形式:表情。

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例如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的变化。愉快时,面部的微血管舒张,脸变红了;害怕时,面部的微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脸变白了。

这些变化是通过内分泌腺的作用实现的,认识活动则不伴有这种生理的变化。

(二)表情

表情是情绪的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模式。

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比如眼睛不但可以传情还可以交流思想,面部表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语言交往手段。艺术家们往往会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绘,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情绪和情感,栩栩如生地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人们也可以用面部表情与人沟通。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模仿。

人们(和猩猩)在外表上模仿其他人的反应是常见的行为。尤其是当人们感受到他人的忧伤时,自己也会表现出忧伤的样子,这一点曾经被达尔文指出过。这种模仿可能是为了表示同情———我们都体验到了痛苦经历带来的忧伤。

身段表情(posture expression)是表情的一种。个体通过身体动作所表达出的情绪信息。如快乐时手舞足蹈。可以通过手和脚的动作识别情绪。

言语表情是指通过言语方式表达的骑情绪,言语表情对他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言语表情已经升华为人类的艺术表演形式。

动作表情是通过眼睛、手、面部表情、肢体等部位表达情绪的方式,眼睛是最重要的表情渠道,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指眼睛能够表达人的情绪和内心状态。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练习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

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

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区别介绍:

一、词义:

情绪是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产生的体验。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情感则是和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二、个体心理学方面:

从个体心理学的发展上看,情绪出现较早,而情感则出现较迟。

三、特点: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扩展资料

在个体发展中,情绪反应出现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

新生儿一个月内就出现了愉快、痛苦的情绪反应。

他们最初的面部表情具有反射的性质,而随后发生的社会性情绪反应就带有体验的性质,产生了情感。

例如在母子交往中,母亲哺乳引起婴儿食欲满足的情绪;母亲的爱抚引起婴儿欢快、享受的情绪。当婴儿与母亲形成了依恋时就产生情感了。

这种依恋具有相对稳定而平缓的性质。

然而,已经形成的情感,常常要通过具体的情绪表现出来。

对成人来说也是这样,爱国主义的情感,在具体情境下是通过情绪得到体现的。

一个人对祖国的成就欢欣鼓舞,对敌人仇恨,这都是表达情感的情绪;而每当这些情绪发生时,又体验着爱国主义情感。

面部表情是情绪表现的主要形式。表情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对成人的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情绪的身体-生理反应是由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产生的。

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起调节和整合的作用。

大脑皮层对有关感觉信息的识别和评价在引起情绪,以及随后的行为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网状结构的激活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

边缘系统的结构与愤怒、恐惧、愉快、痛苦等强烈情绪有关。自主神经系统与情绪的身体-生理反应密切相关。

三、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有机体通过情绪和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能够发动其身体的能力,使有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便于集体适应环境的变化。

同时,情绪和情感还可以通过表情表现出来,以便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例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使有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能力的调动可以让人进行搏斗,也可以呼救。

动机功能

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

消极的情绪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

信号功能

信号功能——情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一种心理表现形式。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

心理学家研究了英语使用者的交往现象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

表情是比言语产生更早的心理现象,在婴儿不会说话之前,主要是靠表情来与他人交流的。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和敏感性。

特别是在言语信息暧昧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

所以,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

多情是说你感情比较丰富,换句话说就是你比较富有同情心,对待每个让你感动的人或事你都表现的很在意,哪怕与你无关。而且没有性别之分 感情丰富不是什么太好的事情,好像把一生背在背上前进的感觉,什么都舍不得卸下,却还是要不停地添加,于是越走越沉重。时至如今,已经到了承受的边缘,即是有心,也是力不足了。所以,从以前的“拿得起,放不下”,到现在,是拿不起,也是不愿,不敢拿起了。 情感(feeling)同情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广义而言,它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从狭义而言,它又不同于情绪,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例如,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爱与恨的体验等。从严格意义上讲,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如喜、怒、哀、乐等;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与人交往相关的友谊感,与遵守行为准则规范相关的道德感,与精神文化需要相关的美感与理智感。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发展到社会化进程的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如婴幼儿的情感体验就鲜明而又丰富。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美国心理学家普里布拉姆(K.H Pribram)指出,人的体验和感受对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这一解释突出地表明了情感体验的性质和作用。与情感相比,情绪着重于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而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因此,描述人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描述客观事物与主体的思想意识(即需要、态度、观念、信念等)之间发生关系时所引起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常使用情感的概念。

 又到了紧张的考试阶段,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我特根据教师资格证纲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5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希望对您全面熟悉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有所帮助!我温馨提示大家,注意复习强度,劳逸结合噢!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情绪是由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反应或经验,情绪中既包含认知成分,也包含生理成分,这两者的结合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的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首先,情感是由认识而产生的。例如,中学生听见优美的音乐而感到愉快,这快乐的情绪就是由知觉而产生的;回想起亲人去世的场面而感到悲伤,这种情绪就是由记忆而产生的;想到生日时可以得到爸爸的礼物而感到兴奋,这种情绪就是由想象而产生的;解答不出数学难题而感到懊恼,这种情绪就是伴随着思维产生的。其次,认识的发展也会导致情绪产生变化和发展。例如,学龄前儿童对祖国的意识较为淡薄,爱国情感不强;入学后随着历史、地理和人文知识的丰富,对祖国的认识也随之加深,爱国情绪也从无到有,由弱变强。

 (二)情感的生理基础和外部表现

 研究表明,情感的体验是由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所决定的。情感发生时,会引起有机体内部器官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相应地产生不同的外部表现。例如,发怒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血液中含糖量升高,就会产生心跳加速和呼吸加快等外部表现。情感的外部表现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言语声调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高兴时人的面部肌肉舒张、动作灵活、声调轻快;悲伤时头部低垂、言语缓慢、说话断断续续。

 (三)情感对人的影响

 人的情感不是一种消极的内心体验,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能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情感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态度。

 2情感能调节人的行为活动。

 3人的情感表现也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手段。

 (四)情感的特性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具有两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1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感的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上,如满意和不满意、愉快和悲伤、爱和憎等。

 2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消极的或减力的,如愉快的情感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悲伤的情感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

 3情感的两极性表现为紧张和轻松、激动和平静等相对立的情绪上。

 4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强度上,从弱到强的两极状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暴怒等;也表现在深刻度上,如同样的情感有着不同的由来。

 (五)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种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久度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状态划分为以下四类。

 (1)激情:这是一种猛烈、迅速爆发、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和绝望等。

 (2)心境:这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可能是愉快的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的或朝气蓬勃的。

 (3)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称作应激。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景时,身体和精神上负担太重,必须迅速采取重大决策,这样便导致应激状态。

 (4)热情:热情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虽然不如激情强烈,但较激情深厚而持久;虽不如心境那样广泛地影响情绪体验,但较心境强烈、深刻而稳定。

 2情感的种类

 人的社会性情感组成了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它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一定关系,体现出人的精神面貌。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道德感: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

 (3)美感: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对象的美的特征的体验, 即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事物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喜悦、爱慕等情感。

 二、影响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身心因素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是同其整个身心发展特征密切联系的。中学生的整个身心发展都处在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的地位和发展状态决定了他们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常常具有双重性,也就是说既具有儿童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成人的某些特征。影响和制约青少年情绪和情感发展的最重要的身心发展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长发育迅猛

 中学生处在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时期,从外形上看,他们身高猛长,体重猛增,到青年期已经达到成人体型。从内部机能看,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机能虽然不及成人,但远远比儿童强;内分泌系统逐渐发育成熟,特别是性腺的发育和性成熟,对青少年情绪和情感的反应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认知水平有很大提高

 随着经验的不断增长,以及同认知发展有关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发展与成熟,中学生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认识远远超过小学生。

 (三)自我意识得到发展

 随着认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很大发展,成年意识成为左右其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

 (四)活动领域拓宽

 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活动领域更为宽广。他们摆脱了家庭和学校的束缚,进入社会,并力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对自己的影响,独立地评价社会现实,从而上升到再认识社会现实的阶段。

 (五)社会交往增多

 小学生同成人的交往带有相当的依附性,中学生同成人的交往则带有更多的独立性。随着性成熟和性意识的发展,中学生进入异性交往、异性相爱的时期。

 三、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特征

 (一)情绪和情感丰富而热烈

 中学生精力充沛、生机勃勃,日渐成熟和强壮的身体,使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的力量,经常为自己青春的力量所鼓舞。同时,他们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幻想。因此,昂扬向上是中学生情绪体验的主旋律。他们需要表达和宣泄,情绪活动强烈,一点小事情就可以唤起他们的热情,也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备受打击。既有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热情和壮举,也会由于狂热冲动而干蠢事。实践调查显示,他们常常通过唱歌、吟诗、跳舞、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二)情绪和情感易起伏波动,心境转换明显

 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起伏波动较大,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问有明显的跌宕。而中学生由于出现表面上看来是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心境也常常出现明显的变化。

 (三)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

 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一方面起伏多变、变化莫测,而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心理毕竟是在向成年人过渡,因此,也有其相对稳定和表面相对平和的一面,这就表现为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心境化和文饰现象。所谓心境化,就是情绪和情感的反应相对持久稳定,反应的时间明显延长,但这种延长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延续做出反应和延长反应过程,从而出现情绪反应的心境化趋势。情绪的文饰现象也是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大特点,表现为情绪的表里不一,明明是心里难过,在众人的场合下,还要装作若无其事。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学生社会意识的觉醒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表达的适当性。

 (四)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深刻性和稳定性不断发展

 在中学时期,情绪和情感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地深刻化。随着他们智力和意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渐渐形成许多新观念和新观点,这与不断增长的高级社会的需要相联系,形成了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情感的稳定性发展,是说中学生的情绪尽管具有两极性,易冲动和爆发,但还是逐渐趋于稳定和成熟。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和自我调整还相对较差,波动较为明显,而到了高年级,这种自控能力则有了较好的发展,显得比较稳定。在情绪反应的方式上也比较迂回、隐晦。

 四、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培养

 中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别具特色,而且往往是他们行动的动力,所以我们应当摸清他们情绪和情感的规律,并有意识地培养、调节和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他们更加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形成完美的人格。为了培养中学生健康而高尚的情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帮助中学生学会合情合理地提出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教师和父母要帮助中学生提高需要的社会性,使他们懂得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是要符合社会的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文明和道德的准则,才是有权利、有希望得到满足的,反之,就是不合理、不能允许或可耻的要求。

 (二)充实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康的情趣

 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风华正茂的时代,要引导他们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积累丰富的精神财富,鼓励他们从事科技活动和有益的文体活动等,为健康情趣的产生创造丰富的内容,避免不健康或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乘虚而人。

 (三)培养中学生爱生活、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要培养中学生的爱,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人手,既要使他们在认识上明确建立高尚的爱的必要性,又要培养他们对卑鄙可耻行为的厌恶感和羞耻感,因为这种道德情感是不道德行为的抗毒剂,同时又是义务感和责任感的支柱,它会使中学生积极要求美好的、高尚的东西。(四)培养中学生增强挫折的耐力,学会调节情绪和情感的本领情绪和情感是受思想意识调节的,当人遇到挫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做出不该做的事情。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应引导中学生加强自我修养,增强挫折耐力。另外,要帮助中学生学会分析激情时轻举妄动的不良后果,善于处理突然袭来的各种刺激,学会在愤怒、苦闷的情况下进行自我调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04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