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

2021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第1张

提起2021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说?另外,还有人想问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间是多久?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2021年人口会负增长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

2021年人口会负增长吗?

1、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说?

在现在可以说我们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十分慢的,这几就是因为在现在我们的生育率可以说是直线下降的,虽然说在我们的现在看来我们的还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在这个人口大国里面我们的青少年数量可以说是十分少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是十分高的,这对于我们来说自然就是十分不好的事情。并且在现在相关的研究人员说预计在五年内会出现人口负增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未来五年可能我们的人口会比现在的人口数量少,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现象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发生人口负增长这样的事情也是十分正常的,但是在现在可以说这样的速度是十分快的。这也就说明我们还没有适应现在这个发展,如果说在这样进行发展的话,那么自然对我们这个来说就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在很多时候可以说我们不进行生育也是有很多的原因的,因为在现在可以说进行生育对我们的压力是十分大的,所以说在现在就会有很多的晚婚或者说不婚的人出现。对于我们女性来说如果错过的生育时间的话,那么在进行生育自然就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所以说在现在我们的人口数量少也是和我们的生育率有很大的关系的。在现在可以说我们60岁以上的人是十分多的,也就说明了在未来几年随着我们这些老年人的死亡那么我们的人口数量就会急剧下降,虽然说在现在我们已经全面放开了二胎,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想要生育但是不敢去生育。所以我认为为了我们这个的发展我们自然就是要去解决我们的人口问题。

2、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中国人口负增长的时间是多久?

截止到年4月份,目前我国人口还在增长,中国人口将在年达到峰值1442亿,从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年缩减到年的规模。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年左右出现。

应对“人口负增长”必须早做准备。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发展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面对有关重大趋势性变化,必须采取措施积极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努力实现人口自身均衡发展。

负增长的危害

随着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深度转型阶段,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也不断出现。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老年人口加速增长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

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老龄化,我国养老保障负担不断加重,此前大量劳动力释放所激发的发展能量、人口红利以及消费能力不断衰减甚至消失。

随着老龄化、人口低生育率的持续,我国将不可避免地迎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势必带来更多不利的后果。长期持续的人口负增长,会导致高度老龄化和人口衰退,进而引发诸多严重经济问题。90后不婚慌了。

网——应对“人口负增长”要早做准备

以上就是与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说?相关内容,是关于任泽平:预计5年内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何这么说?的分享。看完2021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19年宏观形势主要判断:经济年中触底,资本市场否极泰来

  1 、上半年中国经济还将惯性下滑,随着主动去库存周期结束、产能新周期和货币财政政策效应显现,年中经济将触底,下半年企稳,全年前低后稳 经济失速风险缓解。

  经济有自身运行规律,关注世界经济、金融、库存、产能、房地产、政治等六大周期。

  2、 年初M2和社融增速触底回升,政策底(2018年3季度)、市场底(2019年1季度)、经济底(2019年中)将先后出现。

  3 货币宽松和周期轮动,债市、股市、房市、商品将先后转好。

 4、 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对冲不及时、力度不够,也要防止力度过大、重走老路。

  5、中国“增速换挡”步入“经济L型” 触底期,有三次触底,第一次是2016年初,第二次是2019年中。

  二、最黑暗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黎明:经济预测是哲学问题

 2018年中国经济十分困难,被称为过去十年最差,内外形势复杂严峻,金融风险大面积暴露,资本市场十分低迷。

  在社会上充满“离场论”“洗洗睡”之际,在市场最为悲观的时刻,我们在2018年底发出了对中长期中国经济改革前景坚定乐观的声音,提出“2019年中经济二次探底”“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2019年初提出“否极泰来”。

  从事宏观形势分析20年,看世事变迁,潮起潮落,唯一不变的就是人性和周期。我们在五年熊市后的2014年预测“5000点不是梦”,在2015年市场一片“卖房炒股”声中,冷静提出“海拔已高风大慢走”“一线房价翻一倍”。

 未来是否可以预测?这个迷一样的问题长期充满争议,有时就好像我们在谈论占星术。但当我们开始探索经济周期和人性本质的世界时,显然有助于我们理解甚至掌握事物发展规律,让决策更加正确。这个世界没有水晶球,但是少数人确实通过努力拥有了洞悉事物规律和人性本质的能力,从而与众不同。

  2019,“否极泰来”。最黑暗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黎明,一切都在周期框架里。

 宏观经济形势最标准的分析框架是趋势与波动,即经济潜在增长率和周期波动。

  三、周期之轮:否极泰来

 2018年的经济困难是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主动去库存周期、金融去杠杆周期、房地产调控周期等叠加的结果。

  经济有自身运行规律,就是周期,均值回归。

  2017 年3季度-2019年上半年处于库存周期的主动去库存阶段,预计持续至2019年中,对经济拖累缓解,是经济触底的重要原因。 本轮库存周期运行:第一阶段是2016Q1-2016Q2,被动补库存;第二阶段是2016Q3-2017Q2,量价齐升,繁荣,主动补库存;第三阶段是2017Q3-2018Q3,量跌价滞,滞胀,被动去库存;第四阶段是2018Q4-2019Q2,量价齐跌,衰退,主动去库存。从2019年3季度,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

  经过2010-2015年单边下滑,2016-2018年中国产能周期触底,站在产能新周期的起点上: 市场自发去产能叠加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查,产能出清充分,传统行业产能投资持续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规上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回升至765%;资产负债率从58%降至568%。

  房地产调控周期后期 :去库存任务基本完成,调控不再加码。

  金融去杠杆周期: 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以来第一轮金融周期的下半场,防化重大金融风险具有特殊意义。

  政策底(2018年3季度)、市场底(2019年1季度)、经济底(2019年中)将先后出现:2018年11月M2降至历史低位,2019年初M2和社融增速触底回升,宽货币宽信用政策开始见效,但预计回升幅度不大,不会大水漫灌。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将触底回升 ,但幅度不大,主因是货币宽松、财政积极和去库存结束。

  四、宏观调控:逆周期调节

  未来宏观政策既要防止对冲不及时、力度不够,也要防止力度过大、重走老路。

 建议:

  1 、建议2019年降准4次。 目前中国大型、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准率依然高达135%和115%,降准空间大。

  2 、利率市场化下,建议更多地通过货币市场利率引导广谱利率下降。

  3 、从 “宽货币”到“宽信用”,建议金融监管政策从“一刀切”到结构性宽信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债、地方基建、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激活股票市场等。

  4 、建议财政政策更积极,上调赤字率和专项债发行规模,支持减税和基建,减税优于基建。

  五、中国经济步入“经济L型”的触底期: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作者在2010年参与研究提出“增速换挡”,2014年独立提出“新5%比旧8%好”,2015年下半年提出“经济L型”,这三大判断一脉相承,均在宏观经济领域引发了广泛争论,但随后均被事实所验证。

 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已经从快速下滑期步入缓慢触底期,未来“经济L型”将会有三次触底,第一次触底是2016年初,第二次触底大约在2019年中,在库存周期的波动中完成。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实现“增速换挡”,构筑新的高质量中速增长平台,取决于能否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进一步释放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潜力,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

  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00美元,不到美国的1/6,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596%,发达经济体大部分超过80%;中国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中国GDP增速6%以上,是美国的3倍;中国创新创业十分活跃,新经济独角兽企业数仅次于美国,中美独角兽企业占全球70%;新一轮改革开放将开启新周期。

  六、以六大领域为突破口,新一轮改革开放开启新周期

 最大的改革是开放,通过开放实现国企、民企、外企等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中国从来都不怕开放,怕的是不开放。

 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事业都是人干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未来应以六大改革未突破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1、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考核体系,鼓励地方试点,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

 2、全面放开汽车、金融、石油、电力等行业管制,竞争中性,调动企业家积极性;

 3、降低关税、放开行业投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动建立中美自贸区,调动外资积极性;

 4、大规模减税降费,从碎片化、特惠式减税转向一揽子、普惠式减税,全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制造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同时,通过简政放权和机构改革,压缩冗余人员及支出,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

 5、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减少行政干预的同时加强法治监管,鼓励并购重组,推动以信息披露、严惩重罚、退市制度等为核心的注册制,调动新经济和PEVC风投的积极性;

 6、建立居住导向的住房制度和长效机制,关键是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健。尽快改变过去“控制大城市人口、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区域均衡发展”的城镇化思路,确立以大城市为引领的都市圈城市群的城市规划区域规划战略,要促进人口、土地、技术等要素自由充分流动,调动各区域积极性。

 

(文章来源:泽平宏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2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