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是指什么?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是指什么?,第1张

一、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我们听到一首乐曲时,它所表达的情感,凭借欣赏者的感性思维,自然产生出一种体验。如突如其来的极强的音响,会让人吃惊;单薄微弱又缓慢、低滑的音响,会使人感情上似乎有放松、平稳、失望、叹息等倾向;一连串急速、昂扬又渐次递高的音响,又会使人感情上似有紧张、热烈、兴奋、昂扬、高兴、希望等等倾向;一、二个非常长的微弱的长音,会使人的感情上有着平稳、舒展的感觉;反之,如果这个长音是渐渐非常强烈的,则会使人感到憧憬、向往等。当我们听到一个快速而又活泼的乐曲时我们会从乐器奏出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而当我们听到一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广博的音乐,令人舒心;奔放的韵律,给人豁达;细致的歌词,让人静思;忧郁的曲调,使人回首往事……这种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情感是审美教育的过程与归宿”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一堆杂乱的音响,没有情感的表演者及欣赏者就如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在欣赏过程中如果欣赏者对音乐作品仅是直接的感情体验,虽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达不到欣赏过程的体验和提高欣赏水平、能力、审美层次的目的。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有理解认识的参与,要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也就是超越感性欣赏音乐。

  

  二、理性欣赏音乐的体验

  

  其一、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历史等相关内容。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对欣赏音乐会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在欣赏《长征交响曲》第三乐章飞夺泸定桥时,让欣赏者回顾红军长征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片段,了解红军是怎么样夺取泸定桥的(飞夺泸定桥的背景是什么)红军能否顺利度过大渡河,关键是要夺取泸定桥的控制权。泸定桥的关键作用在于它是横渡天险大渡河的唯一桥梁。而历史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在泸定桥附近的安顺场被清兵最后消灭了。蒋介石也梦想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红军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粉碎敌人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左路军前卫红四团,就是在这紧急的情况下,迅速接受夺取泸定桥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有了这一背景的了解,在欣赏乐曲时就能更好地对作品所表现的情节及音乐形象加以想象,便以理解作品。再如欣赏《如歌的行板》时,这首作品几乎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有时人们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如歌的行板》采取的是复三部曲式。1869年夏,柴可夫斯基在乌克兰他妹妹、的庄园中度假。一天,听见窗外的泥瓦匠在唱一支古老的民歌,他被这支歌深深打动,便记录了下来。这首民歌就是《万尼亚坐在沙发上》。从歌词来看,它显然是一首无聊闲逸的小曲,但是柴可夫斯基以他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深刻而丰富的内含,于是将它用于《如歌的行板》,作为这一乐章最主要的主题。演奏此曲时,弦乐器都加上弱音器,音色暗淡、情绪内敛,是心灵创痛的抒发。当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于1876年聆听这首乐曲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并赞叹说:“我接触到了灾难深重的人民的灵魂深处。”通过这一介绍使欣赏者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对作品的情绪更加把握到位。

艺术情感艺术情感是指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作家视为文学创作及文学作品的灵魂

主要表现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

根本性质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两类: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

(3)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

A、理解感情是一个过程。

B、人们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

(4)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为一的情感。艺术中思想和感情是融合为一:

A、认识与情感不可分割。

B、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总是融合为一,不可分离。

(5)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不满足吃喝住穿实际需要的情感就叫做超功利的审美情感,它是艺术表现的情感。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与功利的关系:

A、从历史过程来看,人类的审美情感是在功利的母腹中孕育起来的,非功利的情感隐含着功利的因素。

B、从社会性质来看,非功利的情感是以功利为基础的。

(6)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根本原因在于情感和语言的“互不对应”。表现在:

A、艺术表现的情感是情感的具体状况,语言只能表达情感的概念。

B、艺术表现的情感是个别的,特殊的情感,语言表达情感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

C、描述情感的语言是贫乏的,粗糙的,简单的,情感的实际状况是具体的,丰富的,细腻的,复杂的,

a、从量上有不同程度的感情,

b、从质上不同性质的情感互相交叉,互相渗透

色彩,是西方绘画中最重要的创作因素,而油画作为西方美术艺术的代表,更是在其创作中起到了灵魂的作用。但一幅好的油画风景创作,并不是简单的色彩堆积,而是依据色彩的变化规律,淋漓尽致地将油画风景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色彩在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运用,也应注意影响色彩变化的关键因素,进而科学地进行色彩运用,这才是色彩运用中情感传达的主导形态。

1色彩规律中的情感传播

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色彩规律,是指进行作品创作时期,应注意“色彩的和谐性”。无论是两种、亦或者是三种、甚至是更多种色彩,出现在同一幅油画风景中,都应符合欣赏者的视觉规律,这样作品中的情感传达才不会出现“断层”。比如,莫奈《日本桥》作品中,作者运用到了绿色、红色、紫色、灰色、白色五种颜色,通过日本桥角落的描绘,表达舒适、自由、恬适的情感。虽然这幅油画风景中包含了诸多色彩,但作者首先是从画面整体色彩角度上进行勾勒,再局部进行各类色彩的补充,从而使画面整体看上去一气呵成。画作不仅在视觉欣赏上具有“耳目一新”的效果,情感表达上更是由点到面地展开,这就是油画风景创作色彩自然衔接性规律特征的体现。

2色调变化带动情感的改变

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上,色调层面是否运用得当,也会对不同物体的情感变化产生干扰。一般来说,油画风景创作的色调主要包含了明暗程度、冷暖变化、纯度变化以及色相改变等因素。创作者通过色调的改变,体现油画风景创作中的理解力、控制力的差异。比如梵高《星夜》创作主要以蓝色为主,但远处和近处的色彩明暗度变化不同,所表达的情感层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近处的蓝色与**给人一种开阔、自由的遐想之感,而远处、暗处的蓝色则展示出紧张、迷茫的情感表现效果。这幅作品中色调层面的变化,直接体现了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与油画色调之间的关联。

3风景画面感中的情感表达

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也能够借助油画风景画面感特征,将其中的情感传达出来。这是由于油画风景创作过程中,作者对于颜色的把握方式不同,所展示出来的风景情感传达特征,自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莫奈《睡莲》系列作品中,就主要是从点的色彩传达上,对自由、舒适等方法层面的要点进行绘画创作。而梵高的《星夜》中,更凸出以线条等因素的变化,以跳跃式的色彩变化形态,展现自由、空旷的情感。

4色彩表达中的情感表达

油画风景创作作品中,色彩中情感的传达与表现,也体现为色彩情感表达特征的展现。

其一,色彩情感的表达,是借助某一种单纯的颜色,将整幅画作中的情感都传达出来。

其二,油画风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在于利用多重情感的汇合进行情感表达。

油画风景创作《远逝的年代》与《韦启美采石场图》两幅画中,前者主要是借助蓝色和绿色,对青山绿色环境进行描绘,画面中不仅有远处的山川,还有近处的水源以及山上树木和小屋,多重因素之间的相互交融,不仅能够将其中的山水画面很好地展现出来,更将喜爱自然、盼望的情感一点一点地勾勒得更加清晰。后者则是以**为主导颜色,空旷的采石场中,景色异常唯美和画面中简洁的光线变化,很好地将采石形式上的美感表达出来,这是对资源开采中的喜悦情感的传递。

对比而言,前后两者均属于运用色彩进行内在情感的表达,但其色彩运用上,核心色彩的传播和表达,更注重色彩本身情感的传递,而不是刻意的画面创作,用色彩修饰即将表达的情感。

天赋论:

”天赋论“认为创作能力取决于作者从其血统和遗传中得到的先天禀赋。如刘勰说:”夫姜桂同地,辛在本性,文章由学,能在天资。“德谟克利特说:”只有天赋很好的人能够认识并热心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习论:

”教习论“认为创作能力是作家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创作能力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努力越多,获得的能力越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用以培养他们的特殊环境 ,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综合论:

“综合论”认为创作能力的形成既与先天禀赋有关,也与后天的学习、训练培养有关,是两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贺拉斯说:“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评价:

1、恰当地估计天赋在创作能力中先天优势的作用。  2、充分重视教育、学习、训练在创作能力中的形成作用。

3、认清天赋因素和教习因素在创作能力形成中的辩证关系。

①天赋作为创作能力的先天条件是一种被动因素,教习推动着创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主动因素。钱钟书说:”诗人觅句,如释子参禅,及其有时自来,遂快而忘尽日不得之苦,知其至之忽,不知其来之渐。“

②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实现地推动创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甚至能促使天赋发生某些改变。

③天赋同样影响着学习训练的效果和进展的速度。 能力:能够从事创作活动。

才能:可以成功地从事创作活动。

天才:可以以其鲜明的独创性自由自如地从事创作活动。 一、理解力

内涵:

作家描写生活不能只描写生活的表面现象,应该深入到生活的本质中去,对生活做出某种解释和评价。作家对生活这种特殊的透视力被称为理解力。

特点:

⑴作家理解的对象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整体的人。

⑵理解力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过程。

⑶作家对其理解的内容有确定的把握,但很难用逻辑语言说清楚,只能用艺术形象表达。

二、想象力

内涵:

想象力是指作家在对现实生活大量的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创造艺术形象,赋予他们以个性和激情,虚构故事情节并将其铺展开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出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更有光彩和更加动人的文学世界。

三、情感力

内涵:

情感力指作家把来自于生活中的情感加以艺术化,即把生活中的情感形象化,形式化,理想化,运用理智对情感进行选择,过滤,纯化加以适当节制,使情感含有更多思想内涵的过程。  

煽情论:

”煽情论“认为,作家只是情感的制造者和激发者,作家只要运用某些方法和手段,把读者的情感煽动起来,使之处于兴奋不已的状态就行了,而作家本身无需真的怀有这种情感。  

对”煽情论“的批判:

一个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创作当做自己最严肃、最神圣的事业,把读者看做自己最亲近的人。作家在创作中表现的是自己最实在,最真实的情感,向读者掏出的是自己心窝里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被情感支配的人最能使人相信他们的情感是真实的,因为人们都具有同样的天然倾向,唯有最真实的生气或忧愁的人,才能激起人们的愤怒和忧郁。“ 真正的作家怀有的是对整个人类命运的感同身受的关切,他们是真实情感的传达者而不是虚假情感的制造者,那些仅靠着”煽情“的技术区创作的作家,最终会被读者抛弃。

四、直觉力

内涵:  

直觉力是指一种直观的顿悟,不是简单的感觉和知觉,而是直观的认识能力,能够通过外貌直达事物的本质。

现象特征:

艺术直觉的现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偶然性、情绪性、超逻辑的自发性以及所显示出的巨大的创造力上。

钱钟书在谈到诗歌中的”妙悟“即艺术直觉时,曾这样说:”夫“悟”而“妙”,未必一蹴即至也;乃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也。学道学诗,非悟不进。“

因此,艺术直觉虽有巨大的创造力,但在获得之前,必有一个长期积累的理性过程,在直觉的直观形式里,也必然沉淀着丰富的理性内容。

一个作家要获得活跃的,发达的直觉力,不能坐待神秘力量的启示,也不能依恃自己的天才,而是在平时肯下功夫,多下功夫,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不懈的思考和探索,积累起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才能最终获得顿悟的直觉力。

五、审美力

内涵:审美力是指作家在创作中自始至终充满着的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构想和对美的建造的能力。

内容:

1、审美发现的能力。

审美发现能力是对世界审美的把握能力,综合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情感力,从平凡琐碎的生活现象中发现美。法国艺术家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在审美发现能力的基础之上,最终把审美意象物化为审美的文学作品,审美创造能力担负着两项主要的任务,一是审美意象的创造,一是美的形式的创造。

六、造型能力

内涵:造型能力是指作家在文学作品创作中,运用记忆中的表象,情感,观念造成艺术形象的一种建立在其他所有能力之上的整合能力。

重要性:

造型能力使全部创作的材料和内容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是作家个性心理结构最全面最充分的显示和表现,一方面充分体现着作家全部的创作天性和个性,另一方面也遵循客观的外在尺度,是内在尺度和外在尺度的完美结合。

艺术作品三个主要属性包括:情感属性、审美属性、商品属性。艺术作品是旨在给人们以美的感觉带来欣赏者的休闲娱乐达到放松的目的从而引起人们喜爱的一种作品。现代种类包括**、电视剧(综艺节目)、油画、绘画、雕塑、雕刻。有些国家的版权法把建筑作品和摄影作品也列为艺术作品。 扩展资料 艺术作品三个主要属性包括:情感属性、审美属性、商品属性。艺术作品是指通过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将头脑中形成的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创造出来的审美鉴赏的对象。其内容是指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细节、情节、情感等要素的总和。一方面,艺术创造者寻求润泽心灵的文化产物创造的意向和行为的实现,促成了艺术作品的形成或产生。另一方面,艺术创造者寻求意图放置的意向与行为的实现,促成了艺术作品的形成或产生。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构成作品艺术形象的物质形态,也就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总体上是由内在的组织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两种形式因素构成的。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

详细解释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一)艺术作品的内容

1、何谓题材?它与素材有哪些区别联系?

题材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经过选择乃至虚构而进入作品的生活内容。题材的概念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广义的,指艺术作品中所表现、描绘的生活、情感的范围或性质,也称取材范围;另一种是狭义的,指的是构成已被规定了的作品内容的基本的材料,即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题材提炼于素材。素材,就是能因艺术家的兴趣所致而进入创作视野,并能够引起创作冲动的感性的生活材料,或原创的艺术资料。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

  摘 要 “漫游”作为古代文人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为文学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源泉,同时在主体创作情感和创作冲动的激发下,作家们自然而然烦地就会把漫游中的所见所闻诉诸笔端,形成了情感充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文学作品中的“江山之助”正体现了“漫游”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关键词 “漫游” 文学创作 关系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识码:A

1 何谓“漫游”

“漫”字含义很丰富,在这里指“随意”的意思。

《汉语大词典》:“漫”字第15条义项:随意;胡乱。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逰”和“游”本是两个词,两者的本意是不同的。

“逰”字:《诗·唐风·有杕之杜》:“彼君子兮,噬肯来游。”毛传:“游,观也。”①

《论语·里仁》:“子曰:父母在,不远逰,逰必有方。”②

可知“逰”字最初的含义为游览、云游。

“游”字:《诗·邶风·谷风》:“就其浅兮,泳之游之。”③

《诗·秦风·蒹葭》:“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毛传:“顺流而涉曰‘遡游’。”④

可知“游”字最初的含义是指在水中游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一》:“(万石湾)渊深不测,实为灵异。先后漫游者,多罹其毙。”⑤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词的最早含义当是指在水里游泳,和今天的“漫游”有所区别。后来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渐渐的“逰”和“游”两个字通用了,意思也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说的漫游。

“漫游”:《辞源》作随意遨游。《汉语大词典》作随意游玩。

本文所使用的“漫游”一词,不能是指泛化的随意游玩,还要着重与“旅游”概念区别开来。现代学者给“旅游”下了这样的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审美、游览、商务等非就业的目的而在异地旅行和逗留所引起的一切社会经济文化现象的总合。⑥这个概念当中所包含的“非定居者”、“非就业目的”、“异地旅行”这几个特征都是我们所说的“漫游”也同时具有的,但是现代旅游还包括商业旅游、公务旅游等等,本文的“漫游”把这种形式的旅游排除在外。

这里的“漫游”是指古代文人进行的随意的游历山川、探寻古迹、观览名胜的的旅游活动。可以把“漫游”看作为旅游的一类,但两者不是完全等同的。

漫游的重要特征在于随意性,如上所论,漫游指随意游玩。随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时间上的,一为空间上的。一般来讲,漫游的时间也比较长,比如王勃在蜀地所漫游的时间长达两年以上,李白杜甫等漫游的时间也都是以年计算的。这也是漫游和旅游的重要区别。再者,在空间上,漫游活动的地域十分广泛,古人漫游活动的地域遍及海内,无论是西北的边关广漠,还是江南的灵山秀水,都有所涉及。

古代文人在漫游过程中的副产品——文章和诗歌,必然与漫游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2 “漫游”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略语则阙,详说则繁,然屈平所以能洞览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⑦《王子安集注》卷十五:“野旷川明,风景挟江山之助。”欧阳修《和圣俞聚蚊》诗云:“江南美山水,水木正秋明。自古佳丽地,能助诗人情。”

刘勰的“江山之助”论,应该算作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说的是造化自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家创作情感和创作冲动的激发。他所举的例证,便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说法,也得到后代文学家和文论家的赞同。历数古典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二谢、李杜、王孟,韩柳等等,无不是走遍天下,遍游四海,见闻广博的大学者。

文学作品中“江山之助”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自然美的新奇性:

山川的新奇性也就是异域事物的特殊性,清代赵翼《论诗》诗:“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这里强调的是天工造化的新奇性,审美对象的新鲜度。长期生活在一种环境之下,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之中,便会对主体造成巨大的冲击力,作者的审美感觉就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例如沈佺期《过蜀龙门》:“伏湍喣潜石,瀑水生轮风。流水无昼夜,喷薄龙门中。”作者看到龙门水石激荡,汹涌喷薄,作为长期在朝中为官的学士,他恐怕从来都没有见过此等雄壮的情景。这种视觉冲击力所带来的新鲜感立刻就起了作用,诗人把他的赞叹与惊奇诉诸笔端,写成诗歌,传与后世。杨炯《广溪峡》一诗写到:“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堰高百尺、瀑布千寻、惊涛拍岸、漩涡急转,使人读了以后感觉三峡奇险,历历在目,如临其境。作者的审美感受也来源于自然造化的新奇独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开篇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几句便形容内地人到了边塞,便感到景致也与中原差异的巨大,这种感受作家的加工,再经过审美的传达,就形成了“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样的千古名句。

(2)自然美的丰富性:

在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丰富的山水美景和人文传统。从大的方面来讲,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两大发源地。两个地域从地理地貌、民风民俗、语言等等各个方面都很不相同,甚至说生活在这两个区域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区别。当然,这种区别对文学创作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试看《楚辞》所使用的语言和叙述方式、思维方式就可以知道,楚地文学创作和中原地区风格差异很大。从小的区域看,越中、江南、岭南、皖南、巴蜀、西北边塞、大漠等等,各地都拥有卓有特色的自然风景,所产生的文明成果更是丰富多彩。

例如江南和巴蜀同以山水著称于世,但不同的是巴蜀多山,江南多水;巴蜀以山水的奇险名世,而江南则以山水的灵秀著称。李白《陪族树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江上望皖山》写到:“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而在他的《蜀道难》中描绘的蜀地山水风情:“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暴流争喧豗”。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江南皖南的清灵俊秀和蜀地山水奇险雄浑之区别。

(3)主体情感的深挚性:

文学创作中反映了出游者的见闻和思想情绪。《诗经》反映先秦人民真实的生活和真情实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不适意的事情,可以通过出游来使自己的忧愁郁闷发泄出来。这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今天社会的人们在现实中失意时也会选择出游。很显然这出游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仅仅就是去接近自然,感受造化所赋予人类的无穷无尽的山水美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获得一种超越现实的解放感。有了这些见闻和感受,作家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它诉诸笔端,形成了情感充沛,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优秀作品。

例如孟浩然的《宿建徳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旅途思归之情和江上朦胧凄寒之景融为一体,构成了清幽的意境。使得景色更加迷茫,思乡之情更加浓郁深挚。

中国古代文人把漫游看成是超凡脱俗、完善人格或是求知寻美,对社会生活所造成生理、心理失衡的一种暂时补偿手段而加以推崇和追求。他们遍游名山大川,并以此为题材写作出大量的为世瞩目的传世之作。漫游因此也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极大烦人推动了文学创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83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