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人性却一直原地不动,没有任何改变。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说,世界大势必须长期相互结合,人心必须与时俱进。每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人性也会随之变化,露出本来面目。
总有人感叹说“人心不老”,其实是不懂人性的真谛:人性就像水,打开了东方的缺口就向东流,打开了西方的缺口就向西流。如果水流向干旱地区,那么人性是好的;如果它们汇聚成暴雨洪水,那么人性就是恶的。
所以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就像水不东流,水不西流一样。但是,人性有其内在的规律,因为人类有特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
鲁迅在他的小说里写道:楼下一个人病危,隔壁家唱留声机;对面是闹孩子。两个人在楼上狂笑;还有打牌。河里的船上有一个女人在哭她死去的母亲。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很吵。
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悲欢不相通”,这是人性的真理
可见人性是自私的,没有绝对的同理心。
但是孟子和他老人家不同意。他强调“人性本善”。他说:每个人都有包容别人的心,就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之心,对别人有怜悯之心。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突然看到一个孩子掉进井里,大多数人都会有担心和恐惧,然后产生怜悯和救助。但救人的动机不是为了和孩子的父母交朋友,也不是为了在邻里朋友中有好名声,也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闹而产生这种心理,只是单纯的同情和怜悯。
孔子不断强调“仁”,孟子不断强调“仁义”。他们宣传得越多,就越能解释人性中缺失的东西。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孔子为什么总是讲仁?不仅孔子讲仁,老子庄子也讲仁。可见我们民族太多不仁不孝的人了,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要讲仁孝的原因。
我们说人类是MoMo或者自私自利,这是人性中的客观现象,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帮助别人”。你看,韩信饿的时候,一个洗衣服的老太太可怜兮兮地看着他,于是她好心地给了韩一碗饭吃。后来韩信变得有钱有势,用1200金还了老太太。
但这毕竟是少数几个例子,被大力宣传,鼓励人们做好事。现实是很多人饿了,没饭吃,没人会惨。
如孟子所言“厨有肥肉嫩,马有壮马,庶人饥,野有饿死人”,如杜甫诗中所言“朱门酒肉臭,路上尸骨冻死”。
所以善良和共情是人性中少有的“真善美”,而MoMo的无情表现才是真正的人性常态。
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悲欢不相通”,这是人性的真理
国外有人做过街头实验。一个扮成乞丐的明星沿街乞讨。很少有人愿意帮忙,所以他们应该视而不见。事实上,如果这种场景出现在中国的街道上,愿意用善良来帮助的人会很少。
这是什么意思?毕竟别人的痛苦是属于别人的,与我们无关。就像鲁迅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的意思是:每个人之间的悲欢并不完全相同,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未必让他人感到快乐;让你感到难过的事也未必会让他人感到难过。
人间悲喜不相通这个典故,是出自那个鲁迅先生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每个人之间在感情方面是不可能真真切切的“感同身受”,毕竟没有经历过是不可能有他(她)那样的心情或者感受。而且还有一方面就是,同一件事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可能真的会不一样。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1、三观不同就趁早离开,毕竟可能双方都会累。有朋友说三观不合真的很难做朋友,没必要讲多大的道理,因为不在同一个高度没必要互相说服。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事事忍让或者事事迁就都于事无补。
2、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是不完全相同的。当你感到非常伤心的时候,另一个人或许并没有那么伤心。但是在对方的影响下,或许可能会觉得更加的难受
我曾经非常喜欢一个人,那就是我的老婆。
作为男人来说能够养家糊口下班回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妻子温柔贤惠,孩子上进懂事,闲暇之余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玩玩游戏看看小说。
如果有钱,你当然也可以旅旅游,这是男人的幸福。
作为女人来说,有自己的一份稳定工作,让自己有不伸手拿钱的底气,丈夫顾家体贴,孩子孝顺,家庭和睦,年轻漂亮,这是女人的幸福;
每一类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我觉得是不相通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现在的人都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别人。
但是人类个体间是无法在感情上做到感同身受这四个字的,因为这句话本身放在现在社会去理解,就会是以下的解释:
1、大多数时候我们对陌生人的感受根本不关心,因为这个社会让每个人都感到疲惫,即使想关心,也可能会被误会成是带有其他色彩的关心;2、我们在关心他人的时候,其实并不了解事情的发展经过,只是站在了自己的角度去试着理解,无疑于是在营造一种假的亲密关系,想通过此种方式拉进彼此关系;3、如果将事事都与自己联系上,这种内心所感受到的重量是无法描述的。
人类个体之间在感情上其实做不到感同身受。出自鲁迅《而已集》的最后一篇《小杂感》
原文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上半句“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可以从前文看出这是对客观情境的一种评述,即:每个人沉溺于自己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悲欢状态是独立的,断裂的。
后半句“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则把自己也纳入了情境之中。可以想象一个弄堂两边林立着旧式房屋,每个窗口背后是人们各自的生活。其中有个留着八角须的先生伏在桌前,皱着眉头写下了“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这样的句子。
这个看法,延展到当代,可以这么理解:
1、很多时候我们对陌生人的悲欢根本不关心,也许是因为沉溺于个人世界,也许是因为没有多余的心力;
2、有时我们做出关心他人的姿态,可能更多的是在自欺欺人,营造一种假性亲密关系,我们并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也没有真正的兴趣去了解前因后果和各种细节;
3、我们真的关心某些人,却常常因为对对方境况的不了解、性格的不了解、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时空局限甚至是巧合,无法有效地沟通感情。
鲁迅先生的文字里有一段话:
“楼下的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下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直觉得他们吵闹。”
还有那个孩子被狼吃掉后的祥林嫂,疯疯颠颠的祥林嫂。
旁人的同情只是在暂时的,甚至是伪装的,当祥林嫂走到哪里都在重复没了孩子的悲剧时,他们露出了真面目,冷漠极了。
后来大家知道了她的习惯,只要孩子在眼前便开玩笑,调侃似的先问到: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是这么大了么?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人们先是对他同情,再是厌恶,大抵如此……
最近已逝的江歌妈妈发一条微博,纪念自己的女儿已经离开700天了……
这只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思念罢了,作为不相干的旁人可以不同情,可以冷漠的不理会;但是不可以伤口撒盐,语言攻击,满世界调侃,有人说消费网友,更有人创作了一副带血的漫画在网络上传播,不知道,这个做漫画的人,以后为人母或者人父之后,会不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可恶且呕心。
任何一个为人父母的人都不愿意吃自己的亲身骨肉的血肉馒头,没人愿意。这是人性基本的伦理。
对于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所承受的痛苦和思念不是区区几百天就可以淡忘掉的,她的余生剩下的也许全是痛和泪。
有一个**,讲的是一个父亲为了被继父性侵杀害的女儿伸冤三十年的故事,当凶手伏法,这位父亲站在送走女儿的机场的时候,满满的悲凉,三十年啊,一个父亲几乎牺牲了自己大半生的生命在为自己的女儿打抱不平。
这世界上永远没有感同身受,你没有经历过又何来的感同身受,当我们做不到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做到不恶语伤人。
一位爸爸,5岁的女儿不幸走失,十几年后,每每看到别人家十七八岁的女儿,还会感叹如果自己的女儿没出事的话,也该这么大了。
没有切身的感受,怎么会有那种痛的感觉,怎会有么多那限次自言自语的唠叨。
曾几何时,有人跳楼,吃瓜群众喊:你跳啊,我们看着呢,要跳就快点,不敢跳?
时代不同了,但是总有那么一群喜欢看热闹,说风凉话,用手指头指指点点来围观的人。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如果不是故做高冷的文青范,那么他的意思就是每个人的感情都是独立的,所以每个人的喜好都是有区别的,你觉得高兴的事可笑的事,对于他来说可能是一点意思都没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