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将介绍几篇常被人们引用和传诵的文章,以及它们所表达的父爱之情。
一、父爱如山。
《父亲》是鲁迅的一篇小说,也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的散文。文章讲述了一个贫苦书生的父亲因教书无门而卖掉了自己的书,供儿子去考进士的真实故事。文章中,父亲的爱和牺牲为儿子的前程铺就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教育观念上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启示。
二、慈爱呵护。
《诗经》中有两篇与父爱相关的诗歌,《思诚》和《氓》,都表达了父亲对儿女的慈爱呵护,以及家庭温馨团结的美好情景。这些诗歌中娓娓道来的父爱,既是一种心灵上的安慰,也是对父爱无私、呵护的真切描写。
三、教诲和叮嘱。
在一些现代散文和诗歌中,父爱多表现为教诲和叮嘱。例如林夕的《童年》和余光中的《送你一棵草莓》等作品,讲述了父辈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悉心照顾和教导,使得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
四、默默付出。
母亲有九十九分,而父亲也并非没有爱孩子的感情。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如母亲那样直接、温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对孩子的爱少于母亲。在一些作品中,父亲的爱往往表现为默默付出,无怨无悔。
例如俞敏洪的《带着爸爸去留学》中所写到的那位默默支持自己从美国留学归来的父亲,以及鲁迅《阿Q正传》中那位因为爱惜儿子而被队友耻笑的父亲,相信都能引起读者们深深的感动。
总结:
父爱如山,是一种博大、深沉的情感。表达父爱的文学作品有很多,无论是古今中外,都有人们心灵深处所铭刻的父爱故事。这些作品不仅发掘了父亲隐性的情感,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父母的爱不应该互相比较,而应该尊重和理解彼此。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的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一、释义
古代人做学问,写文章都非常地投入,非常地讲究,一字一句往往都反复斟酌。同时,古人表达情感很含蓄,很用心。正因为如此,后人在阅读前人作品时也需要具备前人的境界和修养。
所谓“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是说,要对前人作品的内涵有确切的理解,必须高度重视每一个遣词用语的心境、用意,读书必须读字里行间,不能局限于文字的表层含义,而要领会作者的良苦用心。
二、出处
明代·佚名《增广贤文·上集》:“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增广贤文·上集》原文节选: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咱们中国人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表达感情方面一向比较内敛含蓄。在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增加,西方开放自由的思想传入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种思想潮流的影响下,我们会想要把爱说出来。在谈恋爱方面,我们已经不再拘谨,对男女感情看得很开,行为也比较开放,“我爱你”更是成了口头一句很日常的话。
在对自己的父母表达爱意时,一句“我爱你”却很难说出口,总觉得尴尬不好意思。
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我们的父辈们和我们不一样,大多数父母都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可能是我们这一代年轻的专利。
我们的恋爱对象能接受“我爱你”这样赤裸裸的表白,但我们的父母却未必能接受。
也许我们贸然说出一句“我爱你,妈妈!”妈妈不但不会感觉到爱意,反而会大吃一惊。
我觉得我们没必要把我们的想法强加到父母身上,用他们更习惯的方法去表达爱意更好。
平常多和父母交流,聊一聊家长里短,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关心,不要让他们觉得孤单。主动给家里购置一些日常用品,让他们感受到你对家庭的付出和责任。
中国人传统的爱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你对家庭的负责和关心会让父母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也会让他们欣慰。
如果你觉得“我爱你”三个字不吐不快,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多对父母说一说,虽然他们会觉得突兀,但听多了也就习惯了。在互联网时代,就算是中年人也很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许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在你说出“我爱你”的同时,你的父母会回你一句“我也爱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