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决战,为什么韩信和彭越不及时参战?

楚汉决战,为什么韩信和彭越不及时参战?,第1张

条件没谈好,谁愿意去拼命?

秦末时期,楚汉之争的时候,给大家的影响就是刘邦项羽为争夺天下大打出手,最后的结局是刘邦经过几年的战斗,把项羽围在垓下,彻底的消灭了项羽集团,自己建国开朝,登基称帝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楚汉之争时期,整个中原大地上有很多的王,其实就是各路诸侯,都占据着或多或少的底盘。比如:韩王信,占领着原来韩国的整个国土;齐王韩信占领着原来齐国的全部国土;赵王张耳占领着原来赵国的国土;刘邦占领的是秦国的国土;项羽则是占领了楚国和魏国等地。

楚汉之争,虽然明面上是刘邦和项羽的天下之争,谁让他俩是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呢。按照当时分封诸侯的局面来看,基本上都是项羽推翻了秦国,在咸阳大搞分封,这些王都是项羽封的,但是其中大部分后来都跟着刘邦混了。

比如什么张耳、韩王信、韩信等,这些事刘邦凭封的,而英布、彭越、臧荼等诸侯都是项羽给封的,但他们又和刘邦眉来眼去。

诸侯林立的格局在楚汉战争期间很严重,但这种局面又很好控制,没有引发大的诸侯混战局势,因为一部分的诸侯王都是以刘邦为马首是瞻的。

每个诸侯王其实心里都有一颗不灭的帝王之心,韩信、彭越也不例外。

刘邦和项羽打得正酣的时候,韩信和彭越都按兵不动,都在观望,观望谁的牌面大些,谁的胜率高些,其实,更重要的是刘邦、项羽双方虽然对彭越和韩信进行了拉拢,但是却没有给他们实际的承诺,并没有对成事后的封赏有过详细的规划。

项羽就不说了,本就是个器小猛夫。刘邦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没有彭越、韩信的大军合围,项羽是不可能快速搞定的,毕竟实力摆在那里,如果指望韩王信、张耳、英布等王的支持,又达不到那个效果,更何况以上几个诸侯王其实已经在刘邦阵营里了。

张良看清楚了韩信、彭越按兵不动的实质,建议刘邦,给予他们两人非常丰厚的实际利益,他们现在要兵有兵,要爵位是诸侯王,他们正在需要的是实际的封地。

刘邦恍然大悟,立刻封韩信和彭越各自封地,而且非常巧妙的是他们的封地就是现在项羽占据的底盘总和,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出兵,瓜分项羽的底盘。

韩信和彭越这才一个从东,一个从南,配合刘邦在西合击项羽,终于在垓下击溃了项羽大将,彻底的消灭了楚国,刘邦才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后来的故事后人都清楚了,刘邦登基后,全国还是存在了很多异形诸侯国,都是些楚汉之争时期的悍将,这给刘邦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清除这些异形诸侯王,刘邦足足用了10多年时间,唯一落个善终的只有赵王张耳。至于题主说的韩信和彭越,下场很悲催:一个被女人用竹竿戳死了,一个被剁成了肉酱分给各异形诸侯王吃了。

走上政治博弈的舞台,要么王,要么死

(公元前204年)十月,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背水一战中,成安君陈余没有使用广武君李左车的建议,利用有利地形,截断千里行军韩信的军队的辎重粮草,而自称义兵,御敌沙场不用奇计!匹夫也。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时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扩展资料:

楚汉之争由秦末农民战争直接演变而来的,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农民战争虽然胜利地推翻了旧的封建王朝,但曾经是农民战争领袖的刘邦和项羽,却不得不走封建统治的老路,遂转变为封建统治权的角逐者。

在这场角逐中,项羽具有强烈的旧贵族意识,不善于用人,不能重建统一王朝。刘邦知人善任,因势利导,终于战胜了项羽,登上了西汉皇帝的宝座,建立了汉朝。

名将韩信在战争中显示了其卓越的统帅才能。先定魏王豹之战、再破代、攻赵、降燕、伐齐,最后在垓下全歼楚军。

其还定三秦之战暗渡陈仓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井陉之战拔帜易帜、背水一战;潍水之战以水冲敌、半渡而击;垓下之战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韬略之丰富,用兵之灵活,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的光辉的篇章,亦为历代兵家所推敬借荐。

霸王别姬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在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长达十几年的战争。最后项羽在乌江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最后自刎身亡项庄舞剑成语故事公元前208年,项羽率40万大军开往咸阳,被刘邦的守军挡住。项伯请刘邦到鸿门赴宴。刘邦到鸿门后,项羽设计让项庄舞剑助兴,意在乘机杀了刘邦。项伯也舞剑助兴,百般保护刘邦,刘邦手下樊哙冲进营帐来保护刘邦,刘邦借机逃离

十面埋伏 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藏荼、齐王田广。他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暗渡陈仓成语故事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四面楚歌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汗马功劳成语故事西汉初期,萧何跟随刘邦打天下,出谋划策,刘邦当了皇帝后就让萧何做丞相,其他武将不服,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逐野兽的狗,而指明野兽方向的是人,你们只是有功劳的狗,而萧何则是这个猎人。”

拔帜易帜成语故事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养虎遗患成语故事秦朝被推翻后,楚军与汉军订立和约,以鸿沟为界,西边归汉,东边归楚,宣布停战。项羽领兵东归,刘邦西进。张良和陈平对刘邦说:“目前汉军势力日益强大,诸侯也支持,可抓住时机消灭楚军,不能养虎遗患。”

破釜沉舟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分我杯羹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大逆不道成语故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军与汉军在广武城相遇,项羽想与刘邦单独角斗来结束战事,刘邦死活不肯应战,只是列举项羽十大罪状,说项羽是大逆不道。项羽气得浑身发抖,命令士兵向汉军放箭,刘邦中箭,汉军只好退回皋城防

解衣推食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手下的韩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给韩信,还给韩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马。韩信带兵灭掉齐国。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自立为王,被韩信拒绝

借箸代筹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争执不下时,谋士鹂食其也没有别的好办法,这时张良进来拜谒。刘邦问怎样才能尽快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张良见刘邦桌上有筷子,就拿起筷子在桌上画起来,指点江山。刘邦顿时茅塞顿开、喜笑颜开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你好,楚汉之争的结果及原因如下:

第一,结果: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秦末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在垓下之战中,项羽乌江自刎,刘邦获得最后胜利。 楚汉之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

第二,原因:楚汉之争,是中国历史上在秦朝灭亡之后,以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一统天下。

谢谢,希望你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346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