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幸福观是什么?

90后的幸福观是什么?,第1张

每个人对幸福感的定义不同还是要看每个人性格的不同

对于那些性格比较看重物质的人来说,没有房子自然会降低幸福感,这样的人会缺乏安全感,觉得房子能够给他们安全感,所以没有房子也就缺乏了幸福的感觉,整个人都会生活在不安当中,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而且还会逐渐的变得自卑一些。

而相反,对于那些个比较自信,喜欢自由的人来说,没有房子等其他物质,这些东西根本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只要有地方睡,能够拥有自己的自由和同时爱自己的人,这就是幸福

对于我来说,幸福感从以下几个方面而来:

1、家庭关系”、“健康状况”、“收入水平”是影响幸福感的三大因素。而“家庭关系”的重要程度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则是最重的,工作其次,男女朋友再其次。

2、《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针对18-25岁的在校学生进行了专项调查,他们大多数都是90后,其中,在择偶的考虑要素中,家庭和经济条件并不是他们的优先考虑的,他们眼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对方温柔、体贴、有家庭观念,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颜值和才华。

3、毕竟,一辈子那么长,如果和一个无趣的人在一起,哪怕他有房有车,两个人也不过是同居屋檐下相敬如冰搭伙过日子的人罢了,日子过成一地鸡毛,还不如单身来得逍遥自在呢。由此可见,90后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还是有非常清晰的认识的。

4、而除了这些情感问题外,调查还显示,如今的90后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非常高。食品安全、空气质量、住房保障等都是他们十分看重的城市品质。不仅如此,90后们也明白不能只提要求不做事,他们愿意把时间花在“阅读”和自我提升上,收藏的文章也都是信息量满满。

当我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物质欲望依旧重要,但它不会再占满我们的心智,我们也会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我认为在国内不生孩子,以后养老问题要依靠养老院,去正规的 养老院还是比较靠谱的。

我认为结婚生子应该是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必须经历的一条轨迹。

就 像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过着一种普通而又日复一日的生活一样,虽然他们的确是过着这样的 生活,但他们并不明白自己为何要过成这样,他们不知道是自己内心真的想要这样,还是因为生活所迫,亦或者随波逐流。

身边很多人谈了恋爱后 就准备结婚,急急忙忙的想要步入婚姻殿堂,原因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又或者是因为来自父母家人的压力,这些年轻人甚至连婚姻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能清楚地理解夫妻这个词,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婚后生活变得乱七八糟,甚至比单身时候过得还差。其根本原因无非就是小年轻的认知不够,还不能明白婚姻和夫妻的真正意义。

在问题来了,如果年轻人都选择不婚或丁克,那么老了之后又该如何养老呢?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去养老院养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内现在已经建立起了很多养老院,90后如果将来老了之后,可以进养老院安度晚年,在那里可以认识不少老朋友,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弹钢琴、写书法、下象棋、唱唱歌,晚年生活过得也是其乐无穷。只是现在养老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并不能让所有老人满意。

另一个是,老年人可以请住家保姆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陪伴老人去看病,帮助老人代买物品,当然还可以与老人聊聊天,这样老人可以打发闲暇的时光。如果老人生病不能自理,保姆可以替老人擦洗身体,端茶喂饭,让老人即使住在家里,也可以安度晚年。不过,保姆的素质也有高低,有些保姆存在着虐待老人的情况,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90后年轻人会选择不结婚、不生娃,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我们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年轻人的结婚和养娃成本,让更多的年轻人能结得了婚、生得起孩子,避免这种不结婚、不生娃现象的普遍出现。

我觉得每个人对于情怀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吧。90后的我有这自己想做的事情和不想做的事情。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所爱之物,有自己的讨厌之事。对于自己的这些一切都一切谈不上关注。我个人觉得这些东西已经成为自己生活里的一部分。有句话说的好。越长大越孤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一件事情会产生不同的定义,我们对不同上事情的看法会不一样。我们对于自身的理解也不一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8940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