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当了三年沛公、四年汉王、八年汉皇帝的刘邦,临终前,亲笔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敕书,要他的接班人记取自己的教训,勤奋地学习文化。在这封敕书里,刘邦对自己的文化出身、学习经历讲的十分清楚:“吾遭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又说:“吾生不学书(写字),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功,然亦足自解。”(南朝梁・殷芸《小说》卷1)刘邦以“践阼”(即帝位)为界线,分两个时段描述了自己的文化状况:当皇帝前,因为“生不读书”,“生不学书”,幼少时期没读过书,没练过字,所以全然文盲一个,也不把这当回事,还以为读书本来就没用。当了皇帝后,因为职务需要,这才开始读书,让人讲解书中要义,回顾对照以前所作所为,竟然很多都错了,深感悔恨,深感读书学文化的重要。读书就得识字,于是又自觉扫盲,边读书,边问字,问字音字义,也问字的写法,随之学着练写字,渐渐连猜带蒙能读了,也凑凑合合会写了,虽说写的不大功整,但勉强也能对付日常政务了。
汉高祖刘邦
刘邦把自己幼少时没读书的原因,归结为生遭乱世,归结为秦朝野蛮的文化专制和自己受读书无用论的毒害,乍听来颇有道理,其实压根儿不是那回事。出于不愿在后人面前过于暴露家丑的考虑,刘邦还掩盖了一部分真相:他出生于底层小民世代文盲之家,在先秦时期,这种家庭的子女,根本就没有读书学文化的权利。即使不遇秦朝的暴政,即使天天听人讲“唯有读书高”的道理,像刘邦那样的家庭条件,也不可能让他去读书学文化。那个时代,以及之前悠悠数千年,读书一直是贵族的专利。孔子虽“有教无类”,也只是在贵族的范围内“无类”,仔细查查,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一皆贵族子弟,绝大多数出身于低级贵族――士,还有极少数出身于上层贵族。刘邦就是生在孔子弘教之时,也只能远远地听一听孔门师徒那醉人的弦歌之声,像颜回和子路一样登堂入室,亲炙夫子教诲,不要说决无可能,怕是连这样的念头都不会有。据《史记・卢绾列传》记载,刘邦少年时期,曾与其好友卢绾“俱学书”,倒是学过几天认字写字,但这充其量和项羽一样,自己家里找人稍作指点,认得写得和姓名有关的几个字,“足以记名姓而已”,与正儿八经的上学读书无关,所以刘邦临终前想起青少年时期,那样不堪回首,一再说是“生不读书”,“生不学书”。
秦汉之际仇儒最凶数刘邦
刘邦适逢秦朝推行挟书令,摧残儒生和文化,他本人又做了秦朝最低一级的小吏,世风和职业,都使其十分鄙视文化和文士。刘邦又出身于文盲世家,祖辈都只喜与文盲交往。其父刘太公,到刘邦已做了皇帝,自己已做了太上皇,儿孙们皆做了王侯,并开始把读书学文作为必修课之时,仍然固守旧习,宁肯与文盲故旧、流氓无赖相处,也不愿见衣冠子弟,刘邦只好动用皇权,营造出一个文盲杂处、痞子嚣闹的小环境,让其欢度晚年,可见刘邦的家人和家风,与文化和文士何等格格不入。刘邦生活于这样的家庭,鄙视文化和文士,便成了他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世风、职业、本能,三者既融为一体,又相互促进,刘邦对文化和文士的鄙视、排斥和侮辱,一度显得特别突出。
刘邦出身底层小民,作过低级小吏,身份决定习性好恶,衣着也以小民小吏装束为美。作亭长时,刘邦别出心裁,将楚地小吏小民戴的一种像喜鹊尾巴一样的帽子加以改造,用本地盛产的笋壳制成一种新式帽子,时常戴着,臭美得不得了,自诩为天下第一冠,以至后来当了起义头目,作了沛公、汉王和皇帝,依旧爱不释“头”。物以人贵,这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竹皮冠,在汉代竟成了最尊贵的礼冠,历代皇帝“祀宗庙诸祀则冠之。”(《后汉书・舆服志下》)
偏好产生偏见,恶习催生恶行。自孔子以来被儒生们看得尊严神圣的儒家服饰,刘邦却视为恶俗不堪,憎恶至极。史称其“不好儒,诸客有冠儒冠来者”,竟强行摘下人家的儒冠“溲溺其中”(《史记・郦生列传》),大庭广众之下往客人儒冠里撒尿。汉二年(前205),刘邦攻下项羽都城彭城,大儒叔孙通正在彭城任楚官,遂降汉。仓促间未及换衣,还穿着平时常穿的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汉书・叔孙通传》)秦王朝、项氏政权都轻视文化,不喜儒生,但并不限制儒生旧有习俗,刘邦竟连儒生衣着也厌见。人们常说秦王朝如何反儒,究其实,在秦汉之际,仇儒最厉害的莫过于早年的刘邦。
早年刘邦唯重痞子和武夫
刘邦一身痞子恶习,粗野无礼,张嘴骂人,如此对人,也喜欢别人如此对他,粗来粗去,彼此彼此,最见不得谁斯文儒雅。据褚少孙对《史记・郦生列传》所作补记,郦食其初次拜见刘邦,言谈举止,文质彬彬。先到军营门口递上名刺,文绉绉地对负责接待工作的人说:“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负责接待的人进去传话,刘邦正在洗浴,听说郦食其“状貌类大儒”,说话又好咬文嚼字,当即令接待者转告:“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食其见文的不行,于是改来武的,“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一副市井流氓无赖耍横像,吓得接待者把手中的名刺也掉到了地上,慌忙拾起,转身进去重新向刘邦通报:“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名片)。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刘邦待人接物,喜好的就是这种粗豪风格,更何况又和自己一样,是个酒徒,立即肃然起敬,一边从水里捞脚站起,一边叫请客人进来。郦食其进屋见刘邦,继续粗野蛮横,劈头盖脸对刘邦好一番大声叱责:“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你智力、勇气都不及我,却想打天下,不见我行吗?震得刘邦既愣怔傻眼,又通体舒泰,立即请坐,恭恭敬敬地向郦食其讨教,“问所以取天下者。”待郦食其说罢,又恭恭敬敬地致谢:“敬闻命矣。”从此对郦食其言听计从。吃硬不吃软,吃粗不吃细,吃武不吃文,敬酒寡味,罚酒特香,郦食其摸透了刘邦的脾气。
刘邦尊酒徒而贱儒生,除了家族遗传、本人习性外,还有其思想根源,这就是他骂陆贾那句话:天下得从马上得之,文化乃空谈无用,他要依靠马上武夫去逐鹿天下,而文士只会读书,对他来说无异于废物。文盲、流氓、酒徒、赌徒都比读书人强。所以厌见儒生文士,不得已撞上,张嘴就骂,不是“竖儒”,就是“腐儒”。《史记・叔孙通列传》记有一段叔孙通与其弟子的对话,清楚地揭示了刘邦早年的用人之道。叔孙通于汉二年由楚降汉之时,长期跟随他的儒生弟子中,有百余人跟着一起降汉,想经他举荐,在刘邦手下做官。然而,叔孙通对这些儒生弟子一皆“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们背后骂叔孙通:“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何也?”叔孙通听到后问弟子们:“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汉王正冒着枪林弹雨,用武力与人争夺天下,你们能上前线动刀动枪地拼杀吗?汉王如今急用的是武夫,我自然只能“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正是出于这种思想,当听说萧何居然费时费力地去追劝逃跑的文士韩信,刘邦就觉得无法理解,对萧何骂道:“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无所不观,无所不通,而尤善律历”的大学问家张苍,也是看清了这一点,起初追随刘邦的数年间,“只以武力显”,和武夫们一样,靠战功博取侯位,数年以后,才以“文学、律历,为汉名相”(《史记・张丞相列传》)。
精英觅弟子刘邦最可教
文盲刘邦白眼待文士,文士们却截然相反,大都青眼看刘邦,特别是一些杰出文士,对刘邦还无比倾心,情人眼里出西施,咋看刘邦咋如意,主动依附,热诚投奔,积极献策,忠心效力,甚至搭上老命,也无怨无悔。读《史记・高祖本纪》和《资治通鉴》相应时段的记载,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从当小民、起兵直到做了皇帝,刘邦的一生,几乎时时处处,都有杰出文士的精心呵护,刘邦事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在这里,刘邦人生轨迹的精彩之笔也在这里。
秦始皇奉行法家主张,摧残文化,力使天下“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及至焚书坑儒,更给了儒学和儒生极为惨重的一击。所以,在秦朝统治下,儒生文士中的杰出人物时刻梦想作“王者师”――给能够取秦而代之的新帝王当高级参谋,灭暴秦,报深仇,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理想。他们睁大了眼睛四处寻找,“众里寻他千百度”,遍地大大小小军事首领,一个也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唯有刘邦这个文盲头儿才是最佳人选,虽然浑身都是痞子味,让人不好受,但在最关键的地方却魅力四射,特别诱人。
“孺子可教也!”是老师对有培养前途学生的赞誉。而对杰出文士来说,并非所有王者都可教,死木疙瘩多的是,正话反听更不少,一旦选错,轻则徒费口舌,重则惹大麻烦,而一旦瞅准,则满腹经纶就可大加施展,经天纬地,建不世之功。刘邦虽是文盲,却悟性极高,对文士们的意见,明于判断,敏于抉择,勇于践行,在秦末众多军事首领中,没有任何人能与之媲美,所以天下精英无不对之倾心。
张良得黄石公秘传《太公兵法》,遵嘱潜心揣摩十年,备俱“王者师”资,最初本欲到留县投楚假王景驹,半道碰着自称沛公的刘邦。张良试着给刘邦讲《太公兵法》,刘邦每次听了都说好,并当即付诸实施,“常用其策。”张良也曾对其他将领讲《太公兵法》,却都听不懂。张良不禁感叹道:“沛公殆天授!”对刘邦的天赋佩服得不得了。其时刘邦刚起兵不久,实力很小,只有几千人,又遭雍齿叛变,正陷困窘之中,和张良一样,也是往留县去投景驹。张良却已认定,刘邦就是他理想的主子,值得为其师的王者,“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自此终生跟定刘邦,倾其所学,为刘邦出谋划策,成为刘邦首席高参,而刘邦对张良也百分之百地言听计从,刘邦打天下、治天下、死后仍能安天下,谋略主要得自张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张良,秦末群雄逐鹿中,就不会显出一个既无背景又无德性的底层小民刘邦来。
韩信郦食其至死不渝忠刘邦
和张良一样,顶级军事天才韩信,对刘邦的统帅天赋也是由衷地佩服。《史记・淮阴侯列传》记有韩信和刘邦一次生动的对话。那时,韩信已被刘邦由楚王位上拿下,贬为淮阴侯,软禁洛阳。一天,刘邦和韩信拉闲话,谈到诸将之才,各能领兵多少。刘邦乘兴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韩信如实答道:“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你呢?”“多多益善。”刘邦大笑:“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韩信真诚地答道:“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韩信这里讲的,决不是一个阶下囚对胜利者虚与委蛇的阿谀之言,而完全是自己内心的真感受。韩信早就做好充分准备,要成就一番伟业。却和张良一样,未被刘邦发现之前,处处触霉头。初投项氏,“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离楚投汉,从关中一路撵到汉中,因无由直接见到刘邦,竟“坐法当斩”,差点掉了脑袋。及至被刘邦任命为大将,登坛献策,赢得刘邦“大喜,自以为得信为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韩信头上方才阴霾散去,晴空万里,一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伟大军事家,一下子由神往变成现实。司马迁盛赞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对刘邦的贡献为功臣第一。韩信却十分清楚,没有刘邦擅长“将将”的统帅天才,没有刘邦对自己的“言听计用”,自己这如同周公、召公、姜太公的勋业,又从何谈起!忠厚的韩信,对刘邦终生都怀着深深的感佩之情,所以无论刘邦怎样对他耍流氓,也无论武涉、蒯通怎样对他搞策反,韩信对刘邦的忠贞都“虽死不易”。
狂儒郦食其之效死刘邦,更是经过长期观察比较后做出的义无反顾的抉择。史称郦食其“好读书”,满腹韬略,但生不逢时,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严禁学问,弄得郦食其家贫落魄,无以谋生,六十多岁了,还在给村里看大门。但人穷志高,一心要干大事,不肯为官吏、豪杰驱使,“县中皆谓之狂生”。等到秦末群雄蜂起,郦食其遂细心观察,准备找个合适的主子,一展抱负。一连观察了几十个军事首领,都是些小里小气、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的人,郦食其只好“深自藏匿”,如果后来不遇刘邦,郦食其一生可能也就这样了。及至刘邦率军从当地经过,郦食其不禁眼睛一亮,对人说:沛公“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于是立即投到刘邦帐下,还将弟弟郦商也介绍给刘邦,兄弟俩一文一武,都成了刘邦的主要功臣。郦食其尽心献策,刘邦一一采纳,策行而立马事成功就,郦食其潦倒一生,垂垂老矣,一遇刘邦,就吉星高照,志遂愿成,好不感恩。郦食其精于游说,一番天下形势分析,说得拥有七十余城的齐王田广罢兵弃守,准备降汉。韩信趁机发兵偷袭齐国,田广命郦食其阻止韩信的进攻,“不然,我将烹汝!”面对残酷的油烹,郦食其不为所动,厉声喝道:“而公不为若更言!”(《史记・郦生列传》)为报效刘邦的知遇,这位年近七旬的狂儒,毅然选择了死亡。
善待儒生文士亲和儒家文化
刘邦虽然是个文盲,性格中却也有特别诱人之处。《史记・高祖本纪》称其“意豁如”,“有大度”,《汉书・高帝纪》赞其“性明达,好谋,能听”,均非虚誉。心地开阔,襟怀博大,容得下事,善与人相处,天赋领袖气质,确是刘邦性格的魅力所在。由于家庭出身和社会熏染,总体上不喜儒生文士,但具体到个人,一旦知遇,即真诚相待,终生礼敬张良,亲爱萧何,信任陈平,重用隋何、郦食其。对文士们的建议,觉得合理,立即付诸实施,即便是馊主意,纠正以后,也不怪人,这一点最为可贵,是刘邦最能吸引文士的亮点,也是刘邦高于当时其他所有军事首领和历代“明君”、“圣主”的亮点。
刘邦在各路起义军中最先进入关中,接受秦王子婴之降,一位出谋之人建议“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以便独得关中,刘邦“然其计”。结果惹恼项羽,要发兵攻杀刘邦,若非张良苦心周旋,刘邦及其军事集团立马就会玩完。这位出谋之人给刘邦惹下大祸,要换成其他首领和君王,非把他砍头夷族不可。刘邦却只骂了声“鲰生(眼光短浅的愚陋之人)”,连出谋之人的名字都没有指出来。
郦食其建议“复立六国后世”,以争取广泛支持,臣服项羽。刘邦称善,立即下令刻六国王印,让郦食其带上这些王印去行封。此策一旦落实,则天下必是山头林立,旧贵族复兴,草民出身的刘邦还有什么号召力?几年拼杀所得,岂非拱手让人?亏得张良及时阻止。郦食其了这样大的馊主意,要放在其他君王和首领,就是不要脑袋,也要痛打一顿 。刘邦也只骂了句“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命令赶快将印毁掉,未作任何追究,继续对郦食其言听计从。这种作风和处事态度,以笔者阅读所见,在一部二十五史中可谓仅有。
还有一点也值得特别指出,刘邦不杀文士。虽说刘邦杀的功臣中,韩信是个大文士,但刘邦绝非因为韩信是文士而杀之,而是因为韩信在军事上对刘邦及其所建汉王朝威胁太大,不杀不放心。历朝开国皇帝,不杀文士的很少,朱元璋杀文士尤多,即便出身儒生、尊崇儒学、自诩“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的东汉光武帝刘秀,也曾逼死大儒桓谭。真正尊礼文士,且坚持不杀读书人的开国皇帝,在我国古代,只有汉高祖刘邦和宋太祖赵匡胤两个人。刘邦出身文盲,赵匡胤出身武夫,文化程度似也较低。
刘邦的“豁如”、“大度”,还体现在不掩饰自己的错误,一旦发现,当即纠正。
儒生隋何凭着智勇和辩才,说服淮南王黥布归附刘邦,极大地削弱了项羽的实力,使刘邦的实力大增,为垓下消灭项羽立下了关键性的大功。及至论功行赏,刘邦却为讨厌儒生的积习驱使,竟在庆功宴上,当众贬低隋何的功劳,说隋何是个“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隋何据理力争,反问刘邦:“您发动步兵五万人、骑兵五千人,能够攻下淮南吗?”刘邦回答不能。隋何说自己领着二十个人,干成了五万步兵和五千骑兵干不成的事,很显然,“何之功贤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也。然而陛下谓何"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何也”?刘邦认识到自己说错了话,马上改口说自己正在考虑如何赏赐隋何的功劳,当即将隋何由品秩很低的谒者,一下提升为品秩很高实权很大的护军中尉。
刘邦长期生活民间,习惯于文盲和底层小民的语言表述方式,性不喜儒,对文士的谏言往往一开始听不进去,人家刚开口,就蛮横拒之,继而悟出其中之妙,便大加赞赏,有时并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儒生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刘邦最初很反感,骂道:“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你老子的天下是在马背上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钻研什么《诗经》、《尚书》?陆贾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陆贾讲了儒家思想对治国安天下的重要意义和秦朝抑儒崇法导致亡国的教训,继续反问道:如果秦朝遵循儒家治国之道,“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刘邦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虽然不高兴陆贾这样得理不饶人地驳斥自己,还是面露惭愧之色,诚恳地对陆贾说:“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遂遵嘱将秦亡汉兴和过去一些国家成败的经验教训,写成十二篇文章,“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刘邦身边的官员也随声赞美,把陆贾这些文章叫作“新语”(《史记・陆贾列传》),陆贾因之以《新语》作为这十二篇文章的总冠名。其实,陆贾《新语》只不过对儒家治国理念做了粗浅而简明的介绍,即司马迁所说“粗述”而已,并无什么创新,但对于从未读过听过儒家经典的文盲出身的刘邦及其将相,已是闻所未闻,大开眼界,新鲜得很了。
刘邦生性粗鲁,行事率意,讨厌循规蹈矩的礼仪程式,即帝位后,“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朝廷礼仪制度,一切以简单易行为准。方便倒是方便,却听任和助长了草莽之风,“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叔孙通趁机向刘邦宣扬儒生和儒家礼仪的作用,“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叔孙通将朝会仪式制成,让群臣演练熟悉以后,正式行之,满朝秩序井然,尊卑分明,以往那种乡野庙会式的嘈杂纷乱一扫而空,“竟朝置酒,无敢哗失礼者。”刘邦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史记・叔孙通列传》)叔孙通遂由薪水只有六百石的博士,升为原部门的长官――月薪中二千石(比二千石还高一个档次)的太常,位列九卿,叔孙通的弟子们也因之得官。后来,叔孙通还被任为太子太傅,位居刘邦的首席高参张良之上(张良时任太子少傅,位次太子太傅)。
皇帝祭孔子刘邦第一个
在打天下和治天下的实践中,刘邦日益觉察到儒生文士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自己轻视文化、仇视诗书的浅薄,逐渐矫正言行和政策,向文化靠近,向儒学靠近。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临死前,途经鲁地孔子旧居,“以太牢祠焉”。“太牢”,即用牛、羊、猪各一头作祭品,乃最高规格的祭品。自此以后,“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史记・孔子世家》)刘邦,遂成为第一个隆重祭孔的皇帝,第一个把孔子由民间圣人尊为官方圣人的皇帝。
这个曾经极端鄙视文化的文盲皇帝,辞世之前,最终皈依了文化,被文化彻底征服了。
一、刘备自称汉中王
刘备称王的时间比孙权早,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打败了曹操,到了秋天,刘备自称汉中王,根据蜀汉群臣的《汉中王劝进表》来看,刘备自称汉中王的原因如下:
1、曹操准备祸乱天下。
蜀汉众臣认为:曹操准备窃取汉室天下,毒杀了皇后与太子,祸害百姓,使皇帝陛下(汉献帝)困居在穷困的县城(许都),汉朝天下随时会被篡夺。
2、刘备爵位不高,不足以扫平曹操。
刘备是汉朝皇室后裔,国家重臣,志在兴复汉室、为国献身,但他的爵位不高,没有赐给九锡,不能以此镇守江山社稷。
蜀汉众臣还举了个例子,就是东汉统一之前,河西五郡脱离更始政权,共同推举窦融为大元帅,投靠了光武帝刘秀,然后刘秀联合河西五郡共同打败了隗嚣的例子。
蜀汉众臣认为现在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比当时割据陇西与蜀地的情况严重得多,所以我们(蜀汉众臣)根据汉初诸侯王的先例,封刘备为汉中王,并授予刘备大司马之官职,统帅六军,联合同盟,誓言消失叛贼。
可以这么说,刘备称汉中王的主要原因就是:曹操挟制了皇帝,企图篡权夺位。其他的原因都是为刘备称汉中王找借口的。
刘邦当年建立西汉王朝时,虽然订下了“非刘氏不能称王”的白马盟誓,但并非刘氏就一定能称王,刘氏能不能称王,那也得皇帝批准,但是皇帝却被曹操扣押在手中,肯定是不会封刘备为王的,于是刘备就来了个自封。
曹操已经在216年被封为魏王了,比刘备称汉中王早了3年,曹操成为刘邦白马盟誓之后的第一个异姓王,所以曹操的野心无法否认,刘备抓住这一点讨伐曹操,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但是,刘备自称汉中王的行为,与曹操无异,而且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在这一点,刘备不如刘邦和朱元璋,朱元璋都知道“广积粮、缓称王”,但刘备不知道。
刘备称王的行为,让孙权产生了震憾,孙权看到刘备的野心,又看到了襄樊之战中关羽威震华夏,更加让孙权下定决心偷袭荆州,这其中也有刘备称汉中王的原因在内。
从刘备自己来说,他称汉中王的行为是迫不得已,这一年刘备已经59岁了,古人能活到60岁已经算高寿了,刘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如果不称王,就不能称帝,不能帝,就不能实现自己毕生的心愿,只能暴露自己的野心,也要称汉中王了。
刘备称汉中王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就是想模仿当年刘邦称汉王而统一天下的政治行为,汉中王与汉王一字之差,刘备不想太明显,于是加了一个字。
二、孙权被封为吴王襄樊之战后,孙权夺取刘备的荆州三郡,彻底将刘备势力赶出了荆州,为了防止来自刘备的报复行为,孙权投靠了曹操,没多久,曹操就去世了,曹丕继位为魏王,七个月后,曹丕称帝,建立了魏朝。
曹丕称帝后,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都督荆州、扬州、交州三州军事,其实曹丕所谓的封赏不过是个程序而已,孙权已经实际占领了荆州、扬州、交州三州,曹丕封不封,都是事实存在的,或者说曹丕默认了孙权对三州的占领地位。
没过多久,刘备称帝,接着发动了夷陵之战,一年后,刘备战败,几乎全军覆没,刘备狼狈逃回到白帝城永安宫,一病不起,直到去世。
孙权被曹丕封吴王的时间比刘备自称汉中王晚了一年多,两人也有本质区别:刘备是自己封自己,孙权却是曹丕这个皇帝封的,刘备的汉中王是汉朝的诸侯王,孙权的吴王是魏朝的诸侯王。
两人也有相同点,就是他们各自受封王爵的实力,都是自己打出来的,是先有实力,后有爵位的,两人都是实力派的诸侯王。
但原因各不相同,孙权受封吴王有几个原因:
1、曹丕为了拉拢孙权。
曹丕称帝一个月后就封孙权为吴王,曹丕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真正地统一天下,也就是打败孙权与刘备,三家归一,如果能做到,这样的政绩就超过了他的父亲曹操。
曹丕急着封孙权为吴王,是为了拉拢孙权,曹丕毕竟是新君即位,是需要得到各方的承认,只要孙权依然归附自己,并在魏朝之下当个地方官,至少在名义就是统一的,这也算是曹丕的政绩。
要知道曹丕建立的是魏朝,而刘备所兴复的是汉朝,两者是政治死敌,曹丕很明白,对于刘备,只能靠战争,战争之外,刘备是不可能归附的,对于孙权,却可以靠政治手段,封孙权一些虚名的官职和爵位,只要孙权在政治上归属魏朝,对曹丕来说就是政治胜利。
2、孙权需要曹丕。
孙权偷袭荆州后,面临来自刘备的报复,事实上,孙权早就想到了刘备会报复,早就安排好了一切,孙权向曹魏称臣的行为就是为了对付刘备,这倒不是孙权怕刘备,而是因为孙权不能两线作战,国家的战略必须以稳妥为见。
孙权向曹魏称臣,并且向曹魏得到了不会进攻自己的保证,这是孙权想要的。如果孙权不向曹魏称臣的话,一旦刘备攻打孙权,曹魏在北方再大举南下攻打孙权,孙权就会面临严重的战略危机,就算孙权能挡住刘备,也无法挡得住曹魏。
孙权在政治上确实非常成熟,战略上一气呵成,从暗中与曹操勾结、偷袭荆州、向曹魏称臣、夷陵之战打败刘备等一系列事件来看,孙权度过了来自刘备的危机,然后孙权就开始对曹丕不再尊敬了。
曹丕让孙权把儿子送到洛阳当人质,孙权起初一直拖,等到打败刘备后,孙权直接拒绝了,曹丕这才明白自己被孙权给耍了,但为时已晚,孙权已经打败刘备了,没有外顾之忧了,即使曹丕三次南征孙权,依然被孙权挡住无法成功。
孙权根本就不在乎曹丕所封的吴王,曹丕封孙权为吴王,他欣然接受,就算曹丕不封他为吴王,孙权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政权的生死存亡和战略利益,吴王这种虚名只个手段而已。
三、刘备的汉中王与孙权的吴王刘备的汉中王是自己主动封的,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来封王,孙权的吴王是被动封的,有没有这个吴王,孙权都不在乎,孙权的真正目的和刘备一样,都是称帝,这个吴王也只是个过渡。
曹丕与刘备都称帝后,孙权面临尴尬,他是大魏政权之下的吴王,孙权接下来在政治上应该如何做?中国历史到了这里变成了一个难题,自秦始皇称帝以来,还从来没有见过两个皇帝并死于天下的情况,当然短暂的乱世不算。
天无二日,士无二王。孙权面临选择,如何才能称帝的选择,想称帝就要先称王,曹丕已经封了孙权吴王了,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孙权来说,优点是自己称王后就能称帝了,缺点是吴王可是魏朝的王,孙权如果要独立称帝,就得找借口。
一直等到公元229年,孙权才称帝,一方面在军事上解除了曹魏与蜀汉的威胁,另一方面孙权在政治上也做好了准备,孙权最后的做法是:绝口不提汉朝,然后又把魏朝给骂了一顿,曹操与曹丕一块被骂,然后孙权认为只有汉与吴才能承担治理天下的重任。
也就是说,孙权承认了蜀汉政权,不承认曹魏政权,然后孙权又建立了东吴政权,并换取了蜀汉的承认。由此可见,三国之中,孙权称帝是最没有法理的,只能含糊其辞了,至于封王,也就是称帝前的一个流程罢了。
汉高祖刘邦元年冬十月(前207年):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冬十一月(前207年):约法三章,取得了关中地区百姓的支持;冬十二月(前206年):项羽入关,鸿门宴刘邦逃过一劫;项羽屠咸阳,把咸阳付之一炬。春二月(前206年):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自称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夏四月(前206年):刘邦回封国,张良辞归韩国。同月,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统帅汉军;夏五月(前206年):汉军暗渡陈仓击雍,雍王章邯败走废丘,汉军占领雍国;同月,田荣击齐王田都,田都败降楚。夏六月(前206年):田荣杀胶东王田市,自立为齐王。田荣拜彭越为将军。彭越击杀济北王田安,三齐归田荣。秋八月(前206):燕王臧荼杀韩并,并其地。同月,塞王欣、翟王翳皆降汉。秋九月(前206):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迎刘太分和吕等家人,与原占据南阳的汉将王陵会师。汉高祖刘邦二年 前205年冬十月(前206): 项羽命九江王英布杀义帝于郴。 陈馀从齐田荣处借兵击败赵王张耳,立代王歇为赵王。张耳投奔老朋友汉王刘邦。 项羽杀原韩王成,张良从韩国归汉,被封为成信侯。 汉王到了陕(今河南陕县)慰问百姓。 河南王申阳投降,河南国改为汉的河南郡 命令韩太尉韩信进攻韩国,项羽所封的韩王郑昌投降冬十一月 刘邦任命韩信为韩王。定都栎阳春正月: 项羽进攻齐国的城阳,齐王田荣败走平原。齐地投降。 项羽屠齐地,齐地复叛项羽; 汉诸将攻占北地,俘虏章邯之弟章平春二月: 颁布诏令,鼓励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春三月: 汉高祖自临晋渡黄河,魏王豹投降,并领兵进攻河内地区,殷王司马卬被俘,改为河内郡; 陈平从楚归汉,刘邦重用了陈平; 刘邦吊民伐罪,准备进攻项羽夏四月: 田荣之弟田横田立田荣之子田广为齐王。 彭越率众归汉,刘邦立彭越为魏国的相国 刘邦占领彭城 项羽令部将攻齐,自己率精兵回击汉军,汉军占败。刘邦家人除子女外全部被俘。 诸侯叛离刘邦,塞王欣、翟王翳降楚,殷王卬死。 吕后之兄周吕侯收拾汉军残部与刘邦会合。 刘邦命令随何去游说九江王英叛楚,与汉联合;五月: 萧何迁汉中援到,刘邦与韩信会师。 楚军攻克荥阳 魏王豹降楚六月: 刘邦回到栎阳,立刘盈为太子 引水灌废丘,雍王章邯自杀秋八月: 刘邦进驻荥阳。 派郦食其劝魏王豹投降,被拒绝;任命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一起进攻魏国;九月: 韩信俘虏魏王豹。 韩信与张耳率军向北进攻赵国和燕国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冬十月: 韩信、张耳军于井径打败赵国,杀赵相馀,俘虏赵王歇;冬十一月: 九江王英布进攻楚,项羽派龙且、项声击败英布冬十二月 郦食其劝刘邦封六国之后为诸侯,为张良、陈平等阻止。 陈平派间谍使反间计成功,范增离开项羽,不久死去。 项羽攻荥阳,刘邦不敌逃走。留御使大夫周苛、魏王豹、枞公守城,纪信被项羽杀死。周苛与枞公杀掉魏王豹 刘邦与英布在宛、叶间收拾汉军,楚兵击宛。 彭越与项声、薛公战于下邳,彭越破杀薛公 项羽攻占成皋,之后命终公守成皋,自己率军东征,进攻彭越; 汉军进攻成皋,杀纵公。六月: 项羽击败彭越,还军进攻荥阳,俘虏周苛与枞公。周苛与枞公被项羽所杀 项羽俘虏韩王韩信,围成皋; 刘邦夺韩信、张耳军队七月: 刘邦恢复军队八月: 卢绾与刘贾率军从白马津渡河,进入楚地,与彭越一起烧掉楚军粮草,并于燕郭西打败楚军,占领雎阳与外黄等17座城;九月: 项羽命令大司马海春侯曹咎守成皋,率军加击彭越 刘邦派郦食其游说齐王投降汉高祖刘邦四年(前203年)冬十月 韩信用蒯通计,袭破齐国,齐王杀郦食其 汉兵占领成皋,大司马曹咎、长史欣等自杀冬十一月: 韩信与灌婴击败楚军,杀楚将龙且,占领城阳(今山东莒县),俘虏齐王田广;齐相田横自立为齐王,投奔彭越 汉王刘邦立张耳为赵王 刘邦回栎阳,慰问百姓;杀原塞王董欣。 刘邦回到广武 彭越与田横对楚军展开游击战,楚军疲于奔命 韩信要求刘邦封其代理齐王,春二月 刘邦采纳张良、陈平建议,封韩信为齐王秋八月: 立英布为淮南王 设立算赋 抚慰士卒 与楚停战议和,以鸿沟为界九月: 项羽归还刘邦家人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十月: 刘邦追击项羽。 项羽击败汉军 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十一月: 刘贾包围寿春 楚将大司马周殷叛归汉十二月: 汉军与其他诸侯联军围项羽于垓下 项羽败走,灌婴率军追斩项羽 鲁地投降,刘邦以鲁公之礼葬项羽。封项羽同族叔父项伯为列侯。 汉王刘邦至定陶,夺韩信的军权 项羽所立的临江王共敖之子共尉不投降,卢绾与刘贾击败临江王共尉正月: 追尊兄长刘伯为武哀侯 改立齐王韩信为楚王 立魏相国彭越为梁王 楚王韩信、韩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拥立汉王刘邦为皇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