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第1张

双向情感也就是双相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指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极端的心境波动,从躁狂的高峰跌到重度抑郁的低谷。

它之所以被称为心境障碍,是因为它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情绪体验和“情感”(TA向他人表达情绪的方式)。而它之所以被称为双相情感障碍,是因为患者的心境在高峰与低谷这两极之间来回波动,与心境只沿着单极——低谷发生波动(如抑郁症)形成对比。

在躁狂的“高峰”状态,患者会体验到如下心境的不同组合状态:兴高采烈或欣快的心境(极度快乐或欣喜若狂);急躁的心境(极度愤怒和敏感);睡眠的需要降低;对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能力持有夸张的感觉;更加健谈;奔逸的思维或从一个想法跳跃到另一个想法;活动量和精力水平增加;思维、注意力和知觉上发生变化;冲动和鲁莽的行为。

以上情绪障碍会间接性地交替出现,而在间接期内,患者变得抑郁、难过、阴郁、极度沮丧。对TA通常喜欢的东西不感兴趣,体重减轻,食欲减少,容易疲劳,难以入睡,对自己感到愧疚和觉得自己罪孽深重,难以集中注意力和做出决定,往往想自杀,等等。

双相情感障碍首次发作的典型年龄是介于15与19岁之间。

在总人口中有08%--16%的人患有“Ⅰ型双向”障碍,其症状表现为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极度狂躁。约有05%(每两百人中有一人)的人患有“Ⅱ型双向”障碍,患者的心境从极度抑郁转变为轻躁狂(一种轻微的狂躁)。有些患者并未交替地体验到抑郁与躁狂的心境,而同时体验它们,这样的情况称为“混合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成因复杂,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研究倾向认为,遗传与心理及社会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遗传因素的影响可能较为突出。

多项调查发现,双相I型障碍者的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亲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会比正常人高出将近十倍,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一种易感素质,而具有这种易感素质的人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促发下发病。

生活中的不良事件、应激事件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导火线”,如失业、失恋、家庭关系不好、长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状态等。

双相情感障碍也分轻、重类别以及混合类别,即:分一型和二型、混合类。

一型,则是典型的重度躁狂重抑郁,即抑郁症和躁狂症的严重程度是一样的,都很严重。

而且重度躁狂的症状表现有些丧失人性的表现,比如:摔东西、发脾气、完全丧失了情感的召唤、甚至有些人会控制不住地伤害自己,比如:割自己的手与手臂,看着血流的麻木感,而潜意识里又觉得心疼不应该。

类似这种一型的双相情感障碍之躁狂发作,需要及时就医治疗,治疗的方向必须先采用心境、情感稳定剂类的药物为主,具体使用何种药物,要针对其症状对症下药,先使用一段时间的心境、情感稳定剂之后,再来联合使用抗抑郁症、抗焦虑的药物。待症状缓解些了,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可以收到很好的干预效果。

当然,如果睡眠不好,也可以前期联合心境、情感稳定剂一起使用。

而二型,则是典型的轻躁狂重抑郁,即轻度躁狂症,其程度明显低于抑郁症发病的程度。

二型轻度躁狂,如同文章开头的案例一样,在抑郁症发作期间时,虽然有想死的想法,但是想死却不敢死的,往往不算是躁狂的表现,而是痛苦的表现。你也可以说是矫情,当然这是外人的理解。

轻度躁狂的表现,往往不会表现出摔东西、攻击人、发脾气,而是更为和谐的一种方式呈现出来,如文章开头的案例极其符合又疑似轻度躁狂的症状,那么轻度躁狂的表现有哪些?为了帮助大家梳理清楚,这里把一些常见的精神疾病症状罗列出来,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还得根据患者实际体验为主,再来判断才是符合科学的。

因为人类的情感体验是复杂的,复杂性在于一个人的人格和环境以及结合以往的表现来全面综合判断,不可单一性就作出结论,文章旨在普及一些常识和理念、提醒,仅此而已。

1、双相情感障碍症状表现:

抑郁状态与亢奋来回切换,时而低落时而兴奋,低落时就是抑郁症状,亢奋时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脾气暴躁、不睡觉也不困、行动力变多、过度夸大自己的能力、冲动做些丧失理性的事情,比如:过度消费、冲动做些平时不敢做的事情,这种抑郁与亢奋来回切换后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频率亦是如此。

躯体症状如抑郁时躯体症状一样,如: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亢奋时,躯体症状不明显。

2、 抑郁症症状:

主要是心境低落、丧失兴趣、怕压力,怕社交、自卑、不爱说话、喜欢封闭自己、爱哭、脆弱、轻生念头浮现、觉得活着毫无价值与意义、食欲下降、失眠(少部分患者出现嗜睡情况,属于逃避现实的本能反应)、性欲降低、不怕死,并伴随有躯体症状:头晕、头痛、心慌、肠胃不舒服、颈椎腰椎酸痛等等。

3、 焦虑症症状:

主要是坐立不安、惶恐不安、担心有害怕的事情发生、失眠、怕死、疑心严重、无心做任何事情、眼神游离等等,并伴有躯体症状:心跳加快、惊恐发作、腹泻、肠易激、颈椎腰椎酸痛、喉咙有异物感等等。

4、 精神分裂症:

感情缺失麻木,出现幻觉、幻听、幻想、幻嗅等等,主要以幻听为最常见,并伴随有被害妄想症,对事情的理解思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扭曲,不同普通人。

有些患者还有自言自语的行为,逻辑思维混乱等等,躯体症状如同抑郁焦虑症的表现类似。

当然精神分裂症的人,伴随抑郁焦虑症是很常见的,重叠概率也是非常高的。

还有一种双相情感障碍叫:混合型的。主要是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

你好,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去分析,关于你的情况,我们应该认真进行检查,而在临床上一般不建议处于急性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结婚,但是处于恢复期,或者疾病缓解期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恋爱、结婚,甚至进行生育。但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恋爱,甚至结婚之初,需要向配偶告知自己的患病情况,以便日后取得配偶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而且在一些比较大的生活事件中,亦能够相应地减少患者精神上的压力。对于一般的双相障碍患者而言,一旦组建家庭,家属对患者的情绪管理需要进行一定的积极的处理,比如熟知一些患者复发的早期表现,以及预警症状,比如患者出现睡眠不佳、乏力、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均需要患者的配偶进行关注。患者处理与自身家庭关系比较密切的人的关系时,可能要考虑到自身以往的部分情绪不稳定情况,因此患者处理问题时,可能能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一些不良的小情绪。如果一旦患者无法自行调节好自身的情绪,则应尽早到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简单的心理咨询,以排解内心的一些不良情绪,以免疾病的复发。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般可以结婚。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生化因素等。双相情感障碍通常以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交替发作为特征。躁狂状态会导致情绪高涨、异常兴奋等,而抑郁状态会出现相反的情绪,表现为持续抑郁、兴趣下降、不愿与他人沟通等。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结婚,婚后,夫妻双方的家庭成员应该尽量和睦,不要发生极端的争吵。另一半可以观察患者的状态,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然后稳定患者的情绪。不要与患者对抗,以避免双相情感障碍。更多地关心和支持患者,使患者的生活环境轻松愉快。

你好,希望采纳和点赞,谢谢,祝你每天好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22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