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交流沟通要本着诚恳的态度,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在小朋友的世界里,打打闹闹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打闹、受到伤害,却是无法理解的事情。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放平心态,放下自身的情绪,关注对方传递过来的信息。避免边听边批判、否定对方,避免心不在焉,给家长不受重视的感觉。
在听的过程中要及时反映自己听的状态和对方说的状态,引导性的讲出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聆听是四大步骤的基础。
分析是帮助对方提高对自身的了解,清晰自身的位置,开拓对方的信念范围,支持对方迁善心态。分析与发问是相辅相成、相互交织的。
幼儿园工作计划中,家长工作计划已是重要内容。共同教育好幼儿,使幼儿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这不只是幼儿老师的责任。想要达到家园互动,共同教育。
幼儿老师必须使家长及时,全面的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从而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新年度制定出了幼儿园家长工作计划。幼师和老师一样,也是祖国的栋梁。
时代的发展要求二十一世纪的人才要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
而主体性品质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因为儿童从生下来便具有主体性的“潜能”,然而这种潜能只有在支持和鼓励探索的环境中 ,才能充分的变现出来。
反之,则会阻碍幼儿主体性的的发挥,甚至造成主体性品质的缺失。但是,在我们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常常是被忽视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幼儿园里有摄像头的话,就把监控录像调出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两名幼儿受伤并不严重的话,那也没有必要究根问底,小孩子在一起难免打打闹闹,磕磕碰碰这是很正常的。反之如果受伤很严重的话,那就要带去医院做一个全身的检查,让有过错的那一方付主要的医疗费。
幼师与家长沟通的困难与对策
幼师与家长沟通的困难与对策,老师要对一个孩子负责任就需要加强与孩子家长的沟通,但其实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并不容易,幼师与家长沟通的困难与对策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幼师与家长沟通的困难与对策1一、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必要性
1、对幼儿了解的程度不同
幼儿从出生到入园,家长都伴随左右,家长对幼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兴趣爱好等。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仅仅是短时间内的,特别是小班刚入园的新生,教师对其了解程度是少之又少,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必须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
2、对幼儿关怀的程度不同
如今,独生子女较多,幼儿在家庭中得到的照顾过多,很少存在发生矛盾的现象。但在幼儿园里,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经常顾此失彼,从而矛盾常常发生,幼儿的性格特点也展现出来,部分幼儿在家与在园表现有很大不同。
3、幼儿家长与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同
现在年轻的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都有不同的见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迫切,总是要求幼儿园教写字、算术、拼音等小学化的课程。但是幼儿教师是经过专门的学前教育,能够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出发,以游戏为主,注重孩子的生活习惯和创造性、独立性的培养。这需要幼儿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换教育理念。
二、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缺少主动性
以本园教师为列,有些老师刚参加工作不久,性格较腼腆,不太好意思主动跟家长沟通。有些自认为自己的文化修养不够,担心在沟通中出现解释不了的问题或是在家长面前暴露自己的缺点。本园为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较多,接送幼儿的大部分为爷爷奶奶,对于老一辈的家长,沟通起来更加困难,所以也有少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祖辈家长沟通。
2、沟通时间少,不全面
幼儿家长与教师沟通持续时间大多在1—2分钟,大部分家长都是选择在接送幼儿时与教师沟通,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并不能全面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家长与教师之间沟通的内容包括了方方面面,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首先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而孩子的吃、睡问题放在了其次,尽管是乡镇也是如此。
3、与祖辈家长沟通困难
在乡村幼儿园,大部分幼儿的父母上班忙,接送幼儿的任务就落在了祖辈身上,或者部分幼儿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祖辈更是担负起教育幼儿的重任。这些祖辈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育儿经验,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老人由于隔代情节,对幼儿过分宠溺,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习惯。还有一些祖辈家长长期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影响,一些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听不进幼儿教师的一点建议。所以在交流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1、取得家长的信任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思想较为单纯,民风淳朴,家长有意见也会直接提出来。要想取的家长信任,首先得多关注幼儿,在平时接送幼儿时,多聊聊孩子表现好的一面,表现不好的一面应少说或者后说,通过几次这样的交流,家长会觉得老师跟自己一样是真正热爱关心自己的孩子,从而也对老师多了一份信任。对于经常是奶奶来接的家长,我们应对老人也多一份关心,关心一下老人的身体状况,利用空余时间与老人拉拉家常,这样,老人心里也多了一点温暖,对老师的信任就多了一分。对于经常是妈妈接的家长,由于年龄相仿,教师可以利用夸孩子等打开话夹子,在此过程中,教师合理地提出一些育儿理念,相信家长会更容易接受。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幼儿感冒发烧不能来园的,教师应积极的打电话关心,对于在班级里,幼儿有不舒服的状况,老师也应该多跟家长沟通,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家长会觉得老师是真的关心自己的孩子,而且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这样家长就更加信任老师了。
2、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
(1)家长会
家长会是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特别是第一次家长会的召开,这是大部分家长与教师第一次正式的沟通,成功的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将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将有助于家长日后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
(2)过网络途径交流
本园大部分幼儿为农村留守儿童,为了能够更好的与幼儿父母进行交流沟通,本班创建了班级微信群。利用空闲时间教师将幼儿一日生活的精彩瞬间分享在群中,让家长能够通过网络看到自己的孩子;同时当班级有活动时,教师也能够通过群告知每一位家长,让家长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的动态。当家长有疑问时,也可以在网上单独与教师交流,方便快捷,通过对网络的利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够更加便捷化。
(3)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是为了家长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状况,当天,家长不仅能够听到教师的讲课,还能与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家长对幼儿园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家长不仅对幼儿有了一个全方面的了解,也体会到教师工作的幸苦。这样遇到问题时家长能够容易换位思考。
3、充分了解孩子,先扬后抑
在大部分家长的眼中,特别是在祖辈家长的眼中,自己家的孩子是完美无缺的,没有任何缺点。即使在幼儿园自己家的孩子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了矛盾,也是别人的错误或者是老师看管不力。所以在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该先充分了解幼儿,并先夸幼儿的优点,多谈谈幼儿的长处,让家长知道,他家的小朋友是受到老师喜爱的,在表扬过后,适当的点下缺点,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
总之,做好家园工作并不难,我们在沟通中多注意观察,多换位思考,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相信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够做到真诚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师与家长沟通的困难与对策2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1、教师与家长沟通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对幼儿有独特的情感,没有谁比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而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生活,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有相对客观准确的把握。教师与家长就孩子在园或在家的情况进行沟通,能够使彼此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情况,以便寻求更好的渠道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教师与家长沟通,能够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长对于幼儿的早期教育特别重视。由于各种因素,有些家长盲目教育幼儿,甚至走进教育的误区而不自知,这样就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拥有较为丰富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家长沟通,有针对性地讲解一些科学育儿的知识、方法,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有的放矢地为家长在教育幼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指点,帮助家长解决具体问题,从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3、不同职业、不同文化背景的家长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可以丰富教师的教育内容。在幼儿家长中不乏具有先进的教育知识和家教经验的家长,教师与家长沟通,可以从家长身上获得宝贵的知识经验,而且还可以利用他们的职业为教育服务。如请当医生的家长给幼儿讲如何保护牙齿和眼睛,请当医生的家长给幼儿讲交通安全知识等。既具有趣味性,又增添了宣传的说服力。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与老师双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教育素养水平不同,从而使得双方在教育观念、方式与态度上也不尽一致,往往会出现一些沟通不畅的障碍。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障碍
1、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态度与教育方法的分歧。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目的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应该多学知识,多背古诗,多做算术题,不能成天就知道游戏和玩耍,孩子每天一回家,家长就急着问“今天学了什么?”孩子答不上来,家长就不满意。家长并不了解游戏时幼儿教育的一部分。寓教于乐游戏之中是幼儿教育的一大特征。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学习的基础。孩子答不出来,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不代表他没学到知识。每个家长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方法各不相同。部分是严厉专制的的态度,信奉棍棒教育,不理解孩子的需要,常用命令强迫孩子服从,不允许有任何的不满,倾向于专制教育。而教师讲究的是耐心说服的民主教育方法。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亏,教育孩子别的小朋友打你,你就打他、而教师则教育幼儿互相谦让,团结友爱家长和教师对于孩子在生活中定位认识有所不同。有的家长把孩子看成是掌上明珠,对孩子采取溺爱放纵的态度,生怕孩子累着,孩子的事情样样包办,严重的家长不但溺爱孩子,还把这种溺爱带到幼儿园来,并要求教师也要溺爱他的孩子。
1、小妮在幼儿园经常尿裤子,原因是她平时在家都是爸妈抱着解决的,孩子自己蹲着了,爸妈又怕她蹲麻了腿。可是到了幼儿园,离开了父母,家长虽然也要求教师这样做,可是幼儿园孩子众多,一不小心就看管不过来了,顶多提醒你去上厕所,教你上厕所的方法,孩子习惯被抱着解决,也就不愿意自己来了,那只有尿裤子了。教师认为家长应当引导孩子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恰当的达人赛,要求幼儿热爱劳动,培养独立自理的能力,使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和决定。
2、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原因,相互猜测。如小贝小朋友有讲粗话的不良习惯,教师纠正多次,仍有反复现象。当教师向家长反映时,家长则说,我在家也听到他说了,我还以为是他在幼儿园学的呢,对此,家长埋怨教师对幼儿的行为不够关注,而教师又抱怨家长溺爱放纵孩子等。教师和家长双方相互责备,不寻找具体的原因就把责任推给对方。
3、教师与家长的地位不平等,在长期的社会现实中,人们在认识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即在家庭与幼儿园、家长与教师之间,幼儿园及其教师在幼儿教育方面具有绝对的权威,扮演“权威者”的角色,家长常常要服从教师的要求,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扮演“接受者”的角色,且这种角色定位一直影响教师与家长的每次互动。在家园交往中,教师习惯了“主动出击,”对家长做各种要求,而家长似乎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种种要求。这种双方角色定位,形成了一种“安排与接受”的互动关系,必然会对家长在教育上的积极主动性产生影响。
4、工作时间同步,妨碍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早上教师忙于接待幼儿,家长则忙于赶点上班,他们很难有尽兴交流的机会。很多家长每次送小孩来园,都想跟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可是由于孩子来园的实际比较集中教师忙着接待孩子,家长也赶着去上班,索性都把问题先搁置。下午幼儿园又统一时间给幼儿离园,家长多,孩子也多,教师根本就忙不过来,所以,家长和老师就像两条平行线,在孩子的教育沟通上无法交集。
综上所述,寻找化解这些障碍的有效策略,架设教师与家长顺利沟通的桥梁迫在眉睫。
如何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
1、尊重家长,增进理解,与家长保持平等的关系,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双方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了解家长,以一种平等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意见并虚心听取,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如果面对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心来接受家长不同的意见。沟通是双方的,教师是专业人员,应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真诚与家长交流,尊重家长,如此一来,家长也能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
目前,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比较多,不少家长在对幼儿教育上看重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品德、个性、、行为习惯的培养。所以,必须积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及时向家长传达最新的教育动态,帮助家长认识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性,让家长有问题主动向老师请教、商量,以寻求更好更快的解决途径,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与家长交谈中,教师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巧妙地使用语言,讲究说话的艺术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1)要先扬后抑。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会感到教师是了解和重视自己的孩子的,都期盼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就会愿意信任教师,并教师交流解决问题。
2)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主题,待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小军的妈妈得知小军在幼儿园里“闯祸”了,忐忑不安地等待老师的批评,而教师先不渲染小军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让小军妈妈减少心理顾虑,然后再与其他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
3)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和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就紧张的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并不是不喜欢或是讨厌孩子,而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便于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便条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便条的内容自然真诚而有意义,虽然只有教师的寥寥数语,却可以把孩子的情况传达给家长。如某某小朋友今天很能干,能主动帮老师收拾玩具,而且吃饭吃得很好等可以成为便条内容。这样可以密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增强孩子的学习效果和家长的教育信心,也可避免教师与家长同步上班没有时间交流的尴尬。
电话联系方便又快捷,既可及时向家长传达孩子的表现,又可以随时就孩子出现的问题商讨解决的方法。小明连续几天精神不振而且爱打瞌睡。班上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及时与家长电话联系询问原因,原来是这小朋友看动画片看得太晚了,不愿意睡觉。教师同时跟家长说明长时间的看动画片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并告诉家长怎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减少看动画的时间。
组织家长活动,如运动会、亲子游戏、生日会等。在活动中,一方面让家长通过参观、观摩,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中的各种行为表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另一方面也促进家园之间的配合、协作,彼此学习好的教育方法。
绝大部分家长还是配合支持老师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和老师总是处不好关系,沟通存在障碍,甚至会发生摩擦,引发矛盾。
作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共同教育孩子。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第一,真诚平等是首要和前提。
真诚是建立老师和家长之间关系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平等是建立关系的桥梁和平台。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通力配合,这是老师和家长必须要达成的共识。
老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必须紧紧围绕“配合”“合力”这一核心来进行。
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配合,互相支持,最终才能形成合力。老师与家长之间关系的出发点是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相互推卸责任。
但在现实中,一些老师往往把握不好这个出发点。
学生在校表现不好,就打电话给家长指责一通。这样处理的根本出发点就是错的,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家长好的话,还耐心把你的话听完,还诚恳地表示积极配合,不好的话反过来质问,老师该怎么回答?
向家长陈述孩子的状况,要事实求是,不夸大,不抱怨,不无奈。先表明孩子犯错很正常,再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再对家长提具体的配合要求。
学生犯错很正常,和家长沟通要诚恳真挚,实事求是把问题反映给家长,切不可把芝麻豆粒的事渲染放大,孩子两次没交作业;上课和同桌打闹一下,或者照抄作业了,或者和同学打架了等等,一开口,“你的孩子经常性的如何如何,他简直就如何如何”
老师可以换位想一想,当家长听到老师这些话后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他会怎么想?他又会如何对待孩子?这样的沟通对孩子的教育有利还是有害?
第二,不在微信群里交流。
微信群不是一个私人圈,是一个公众平台。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和家长交流,切不可在群里发信息质疑,或者通报孩子不好的方面,或者指责家长。这个群里的信息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些信息有可能会带来一波情绪倾向,或者传递一些负能量,这样做家长也会非常反感,甚至会激发矛盾,引起纠风。
第三,不用微信沟通。
最好能和家长当面谈,即便是不方便当面谈,也最好用电话直接沟通,切忌不可用微信沟通。微信上用文字表述有很大局限性,对传情达意,表明态度,协商探讨等都有局限。
一是可能把话谈不透,讲不明;
二是极有可能造成相互的误解。
第四、不随便把家长叫到学校。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最好不要动不动就通知家长到学校来。切不可孩子犯一点小错,就不假思索的通知家长来学校。或者,孩子犯点错就把孩子打发回家让家长教育几天。这样做,不是在优化家校之间的教育,而是在破坏家校教育的合力。
叫家长到校次数多了,家长都有了心理反感和排斥。当看到老师来电,或者孩子来电,还没接电话,就已经心里发毛了。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
第五,一定要有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首先,自己必须依法执教,依法从教。其次,遇到胡搅蛮缠的家长,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把握三点原则:
能谈就好好谈;
不能谈,就不要过多纠缠;
如果家长没事找事,胡搅蛮缠,甚至还有过激举动,及时想办法抽身报告。
其实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幼师。
遇到这样的问题首先一定要冷静。看看家长是故意刁难你,还是你真的犯了错误。如果是前者,你可以把园长喊来一起商量解决,如果是你自己的问题,那你就诚恳的道个歉,在今后的教学中改正就可以了,如果有诚意,还可以让这位家长监督。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其实很好解决的,主要是当局者迷。遇到这样的事情一定要保持冷静。最为一名教师,这也是最起码的素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