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络公开课,阅读相关书籍,关注心理学公众号。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和行为活动的科学,涉及内容包括情绪、动机、行为、思维、认知、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等。学习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绪,与自己和世界和平相处。
想要在网络上自学有关心理学的知识,需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渠道,有效学习。
首先就是看网络公开课,现在在学习通,B站,智慧树网,慕课等许多平台都有各大高校名师发出的有关心理学的相关讲座等,可以借此系统的学习。
其次就是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有关心理学的知识。
最后也可以关注有关心理学的公众号,里边也会发出许多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以时间和标志性事件为参照标准,环境心理学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在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地区得以兴起。随着环境问题的升温,环境心理学也成为21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较有突破的一个学科。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1
浅谈环境心理学中的拥挤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城市中的拥挤,从环境心理学角度阐述了拥挤的内涵、影响及对策,并提出要警惕拥挤综合症的出现。
关键词:拥挤 影响 拥挤综合症
一、 拥挤的内涵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1],它通过研究在不同社会 文化 和环境下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寻求人与环境相互适应的可持续模式。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学者有的认为,“拥挤”是指当个体的空间需求超过实际空间供给时的一种心理压力不适状态,是有限空间中的个体的一种个人主观体验;有的认为,“拥挤”是指一种个人无法获得想要的隐私水平、无法充分控制同他人之间社会互动的状态。我国学者则强调“拥挤”是指一种主观的、能产生消极情感的心理状态,且当个人觉察到给定空间中有过多的人时出现。
总之,作为对高密度和相应空间限制的知觉判断,“拥挤”是一种难以直接测量,需经过人类知觉加工形成,伴随过度唤醒和生理、心理、行为压力特征表现,且导致系列拥挤负面影响的复杂心理体验和主观 经验 状态。[2]
二、 拥挤对人类的影响
(一)拥挤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对生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密度会引起一些生理唤醒反应。在高密度条件下的人血压偏高,个体患病的机率更高;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肾上腺分泌也提高;皮肤的导电系数也明显增加。长期在高密度环境中生活,可能引发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2对情感的影响
社会密度与空间密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情感体验。在改变空间密度的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时比在低密度时体验到更多的消极心境;而女性则相反,能彼此友好相处,以比较合作的方式对待拥挤的心境。在社会高密度的研究中,男女都同样反映出消极的心境。
(二)拥挤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1人际吸引
拥挤导致人际吸引降低,并且男性更明显。在相关实验中,男性在高密度情境下对组内成员负面的评价较多,而女性则相反,高密度促进了人际吸引。
2退缩行为
当遭遇高密度时,社会退缩行为是一种应激 措施 ,它包括减少眼睛的接触、把头扭向一边,或者保持较远的人际距离。高密度所引起的退缩行为将可能破坏人际关系网络,这样人们可以利用的资源便会减少,更加难以应对巨大的压力。
3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即利他行为,一些关于人口密度如何影响人们助人行为的研究发现,高密度会降低人们帮助别人的概率。在高密度的公共场所,利他行为减少大多是由于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此外,利他行为在城市和乡村也是不一样的。
4攻击性行为
拥挤导致攻击性增强的观点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但是对某一部分人来说(如 儿童 ),二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大量研究显示,拥挤对儿童攻击性的影响更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改变。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依赖于高密度是引发负性的情感体验,还是积极的情感体验。高密度并不是引发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
(三)拥挤的具体影响
1拥挤对工作的影响
首先,拥挤使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所需要的高度注意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受到限制。其次,拥挤时容易产生焦虑。再次,高密度会阻碍个体对环境的认知。最后,拥挤可能会阻碍个体的信息加工能力,导致任务不能顺利完成。
2拥挤对交通影响
首先,交通拥挤带来的应激。坐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着一种更应激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其次,司机的应激。司机的应激状况,总的表现为负性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攻击性强、焦虑、厌倦驾驶,及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过度反应。再次,交通阻塞。交通阻塞影响人们到达目的地,也对驶汽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的焦虑有很大的影响。
三、减少拥挤的消极影响
(一)干预措施
首先,认知干预:对高密度情境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认知干预,它是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这样可以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其次,建筑设计:第一,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因为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第二,注意焦点的设计。人们更喜欢能减少个人唤起水平的环境;建筑设计可以通过控制其他因素来减少人们的消极反应,达到减少拥挤感的目的。此外,建筑设计中室内家具的色彩、布置,对空间宽敞感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调节方式
消除拥挤导致的后果主要在减少个体的焦虑和降低他们的唤醒水平。为此,可针对缓解拥挤所产生的后果而进行三种调节 方法 :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认知重建是通过引导,使人们注意情境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想象是帮助人们按指令想象一幅舒适的、田园式的画面,以转移注意力。
四、拥挤综合症
拥挤的空间,嘈杂的环境,加之快节奏的生活,极易使人产生高度紧张,出现头痛、失眠、易怒、乏力等症,甚至引起心理变态,这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拥挤综合症”。环境、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为避免现代都市的拥挤及拥挤带来的危害,需要社会和都市居民的共同努力。
关键是要加强对城市布局和建设的宏观调控,以利人口分流;在节假日及大型集会,要作好人群的有序流动安排,最大限度地控制拥挤现象。都市居民应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避免拥挤。同时,都市人还须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培养适应环境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开朗、平静愉快的心境,这些都是防止拥挤综合症的有效办法。[3]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吉林人民出社,
2001
[2]戴琨等拥挤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2010(4)
[3]严世英都市拥挤综合症及其危害[J]人与自然,1998(3)
[4]许波拥挤综合症-精神健康的大敌[J]社会心态大观,2004
[5]保罗·贝尔等著环境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环境心理学课程论文发表篇2
谈环境心理学及其研究述评
摘 要本文对环境心理学的诞生及其东西方发展,做了文献梳理评述,以期学界进一步了解其背景和现状。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研究;述评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在探索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正是在代代相传的探索与思考过程中,人类不断解释环境,解释自己,同时也不断利用和改造环境,维持和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在这一过程中, 人际交往 、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的环境,也影响着人类自身。
一、环境心理学简要追述
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分化产生的―门交叉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与自然环境和人工的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传统意义上,环境心理学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心理学的结合。随着环境心理学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代意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不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还被认为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重视建筑环境与心理及行为之间关系,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纪元前,希腊的帕提农神庙就曾运用各种手法矫正视觉错觉。有关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19世纪,1886年德国美术史家沃尔芬(Hwolffin)著有《建筑心理学绪论》一书,曾用“移情论”的美学观点讨论建筑物和工艺品的设计问题。其后,汉斯・迈耶(HMayer)还打算在包豪斯中开设心理学课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城市环境严重恶化,对居民的身心和行为产生了各种消极影响;同时,不少新建筑因无视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导致社区崩溃、建筑拆毁、居民抗议等严重后果,并遭到社会的严厉批评。因此,建筑环境与行为的关系引起多学科研究者的深切关注。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研究终于汇集成多学科的新兴交叉领域――环境(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此后,先在英语区,继而在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和发展。当时北美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伊特尔森、普洛尚斯基、萨默,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EDRA)”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还形成了若干研究中心,如儿童与环境、环境认知、环境与年龄、残疾人与环境、居住区环境、室内环境、妇女问题、使用者参与、使用后评估等。该组织第一批成员27人,仅由建筑师和心理学家组成,到1984年,成员增加到900人,遍及世界各地。其中建筑师占30%,心理学家30%,其他环境学科(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25%,其他社会科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人类及社会生态学家)15%,成为世界上历史最长,人数最多的从事环境――行为研究和应用的学术团体。欧洲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也形成了环境行为研究的潮流。
亚洲各国中,日本在环境――行为领域中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处于领先地位,并在70年代迅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才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在建筑学等学科内从事研究,并引起学科人员的广泛兴趣和关注。
二、环境心理学及其发展
不同的研究者,对环境心理学有各自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学者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义中,看到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与全貌。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是纽约的研究者普洛尚斯基和伊特尔森等首先提出的。任何人工环境都是社会的产物,都离不开相应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同时也不能脱离它所赖以存在的自然环境[1]。1978年,贝尔(PABell)等三人合著的《环境心理学》一书给环境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经验与人工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整体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对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个体如何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2]。
环境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符合人们心愿的环境的一门科学,因此它并不追究人能够适应哪一种环境的问题。过去,人们在创造环境时,几乎不考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会有怎样的心理倾向。与此相反,环境心理学却是将它作为重要问题提出来,并使它与选择环境、创造环境相结合而成为一门科学分支。因此现在有一些问题必须加以考虑[3]。
俞国良等的定义是: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4]。马逊风等认为“广义上的环境心理学就应该是心理学,因为一切心理学都是针对环境的”。狭义上的环境心理学从其研究对象上可以定义为“研究环境问题对人类(包括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影响对环境反馈作用的学科”[5]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是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6]。
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各个定义虽然在表述上有一些小的差异,但基本思路是差不多的。基于以上不同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环境心理学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个心理学分支独有的特点和能区别于其他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区别于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独有的特点,最主要是它研究的内容不同于其他分支。
在现有的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看到实际的研究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有研究者 总结 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不同环境中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个人的心理现象和对环境的知觉;环境物理里和环境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环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相互关系),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规律,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如噪声、温度、风向、气候、空气的污染)和社会环境(如个人空间、地域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环境联想对环境意识与心理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中心理变化对人体信息传递、工作效率等的影响;人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何进行心理自我调适,以适应环境并创造一种有利于个体发展的环境即对环境的反馈作用[5]。 除此之外,环境心理学还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且研究如何通过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人的行为,从而增加亲近环境的行为,减少破坏环境的行为。
环境心理学说到底是心理学,而不是环境学,它的研究内容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内容,只不过要加上一个限定的领域,这个限定的领域就是环境。有定义说“环境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我们感到这个表述虽然很清晰简练,而且也基本切合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但是表述上不是最好。因为环境心理学毕竟是心理学,所以把它仅仅说成是研究“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学科,毕竟不十分贴切。
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中所说的环境,其意义仅仅是自然环境还是包含社会环境这里,我们的建议应当说主要是自然环境。另外一个定义上的问题,就是环境心理学是不是一个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有研究者指出,“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看,环境心理学应该成为以环境科学和心理学两学科为研究基础的交叉学科,但从环境心理学的起源和已进行的各种研究来看,环境心理学距环境科学和心理学的交叉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原因是环境心理学的最初研究者主要是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他们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空间、拥挤、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等,“目前的环境心理学和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联系得更为紧密”。
把环境心理学定义为“建筑环境学和应用心理学的结合”,似乎和这个现状更为贴切,但是,却和环境心理学最新的发展趋势不合。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心理学研究者中,心理学家的人数正在日益增加,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而月越来越超越建筑学的范围。
三、环境心理学研究内容及其展望
从广义上看,所有的心理学研究的都是研究环境中的人的心理,是否所有的心理学都应该说是环境心理学我们认为,如果把所有的心理学都说成环境心理学,那么这个学科的独持性就没有办法体现了。环境心理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影响了自然环境的那些小型活动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大致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对环境的影响。1环境知觉和环境认知的问题。2环境心理评估。3环境态度与价值观。4环境对人的影响。5如何改变人的心理,使人多做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情。6各种具体环境问题的研究。此外,建立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也是环境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内容[7]。
因此,环境心理学有很多需要紧密结合现实情况提出和跟踪研究的问题。过去的心理学在很多方面都与现实脱节,所以这是相当困难的课题。总之,我们认为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心理学应该解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各学科之间的协作。
参考文献:
[1]林玉莲 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
[2][美]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等 朱建军 ,吴建平等 译环境心理学第5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
[3](日)相马一郎 周畅 ,李曼曼译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9
[4]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 教育 出版社,20004
[5]马逊风,黄冬梅,黄钰,何子光环境心理学有关问题的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1-36
[6]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28―129
[7]吴建平环境与生态心理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5
1 浅谈环境心理学论文
2 浅谈环境心理学的相关论文
3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
4 环境心理学浅探论文
5 环境心理学论文2000字以上
心理学专业有哪些课程设置
必修: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高数(文),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统计学,西方心理学史,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以上是我课表上的和听学姐说的,还有一些选修比如教育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市场营销心理学等等。
有谁知道学行为心理学应学哪些课程
不是大的心理学方向,是一个分支。
目前本科的心理学主要分为 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研究生分为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以及应用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只是一个很小的分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些基础课程事都需要学的,如果只是感兴趣 可以买相应的书看 比如《行为心理学》《行为遗传学》《进化心理学》等等
心理学主要课程有哪些
心理学课程主copy要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共六门课程。
理论方面有三门课,以普通心理学为主,以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为辅。
实验方面有三门课,以实验心理学为主,以心理测量学和心理统计学为辅。
这六门课程是心理学的基础入门课程,考研心理学的初试就是考这六门课。
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是心理学最重要的两门基础课。
其他的心理学进阶课程如认知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等都是对心理学课程的扩展和深入。有些心理学分支课程主要是针对不同领域里的心理学研究所安排的,比如: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性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等很多。
心理学要学的主要课程有什么
心理学分三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学的课程可以去看学科介绍[懒得打了]
报考么,不是有招生计划么,高考志愿时你填上就是了
=
=
行为心理学的基础步骤
你可以看看普通心理学的书籍: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入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规律及基础理论;了解现代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及其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心理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它概括了有史以来人类对心理现象认识的最一般原理的理论精华,荟萃了各个分支心理学、各大心理学派的心理研究成果。因此,普通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中的一门最基本、最普通然而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它既是人们心理学知识的入门,又是众多分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的现象之一。人类很早以来就对这种现象发生兴趣,孜孜探索,直至今日仍在不倦地力图揭示它的发生、发展和内在规律性以及它的本质。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为熟悉。因为, 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如我们能看到颜色、听到声音、尝到味道;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在这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愉快、满意,幸福以及痛苦、忧愁、悔恨、内疚等等。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种种复杂的精神现象,即是普通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 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普通心理学一般,将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它们包容的具体内容见下: (一)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现象 2)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二)个性心理: 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人格 普通心理学的整个内容体系,就是由对上述的人们普遍存在的各个具体的心理现象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所构成的。 因此,普通心理学主要阐明下列心理学问题: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对眼前的一个苹果,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大小,形状、颜色,能闻到它的水果香味,咬一口能尝到它的味道,用手触摸能知道它的表面是光滑冰凉的。当然,假如它能发出响声,我们也能听到它的声音。这“看到”、 “听到”、“尝到”、“闻到”、“触摸到”,就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各种感觉。 2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比感觉要更复杂一些。知觉是在各种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如当我们对苹果的颜色、大小、形状、味道、香味等的属性都了解以后,我们也就获得了对这个苹果的整体的全面的认识。这就是对苹果进行了知觉。知觉因反映的事物的性质不同而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普通心理学除了对这些知觉进行研究外,还对错觉、幻觉等一些特殊的知觉进行研究、分析。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感知觉过的事物、经验的反映。它是一种比感觉和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例如我们过去看过的一部**、电视或一本书,过了一些时候再观看或阅读它们时,我们能够认出;这是我们以前看过的或者不用看也能在脑海中:将它们的主要内容或情节回忆出来,这就是记忆现象。记忆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一个人一生的所有知识经验的积累几乎都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因此,“记忆”一直是普通心理学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9世纪末叶,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闯入记忆这一研究领域,直至今日的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工的观点对记忆进行研究,近一百多年来,人类探明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种种特点及规律,并开始将发现的一些记忆规律用于实践。普通心理学记忆部分的内容,就是概括地介这些研究成果。 4思维,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与间接地反映。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肯定都要去解决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或难题,如求证一道几何题、写一篇文章、进行某项技术革新、设计某项工程方案等等,这些主要都是通过“思维”来完成的。思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思考。思维的过程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具体化等环节而进行的。思维的形式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而体现出来。思维的种类主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另外,思维与语言的问题,也是普通心理学有关思维章节中所着重要阐述的问题。 5想象和思维一样,也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它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我们没有到过大卓原,但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的诗句时,我们的头脑中就会浮观出一幅在蓝蓝的天空下面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茂密的牧草在微风下波浪起伏,肥美成群的牛羊在牧草中时隐时现的草原牧区景象,又如“孙悟空”,“猪八戒”等艺术形象的塑造过程等等,就是想象。想象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总是在以前感知觉过的事物并通过记忆而存留在头脑中的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实际就是对记忆表象的一种加工改造和重新的组合。想象,是创造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必要因素。可以说,一个科学发明创造、一切文学艺术形式的创造,都无不是想象与思维的结果。想象有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以及幻想等种类。 6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态度的体验。如因取得好的成绩与进步而感到高兴,因遭受到失败而感到痛苦,因遇到危险而感到恐惧,因自己的过失而感到悔恨等等,都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总是与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并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如高兴时的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愤怒时的咬牙切齿、怒发冲冠;悲伤时的神情暗淡、泪流满面;恐惧时的毛骨怵然,浑身发抖等等。显然,情感活动与人的血液循环以及肌肉、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情感的种类、特征、性质以及情感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等,是普通心理学所要阐明的内容。 7注意,当我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以及想象的时候,都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这样才能看得见东西,听得清声音,才能牢记在心经久不忘,才能迅速正确地解答问题和进行创造活动。这种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的状态,普通心理学将之称之为注意现象。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不是一种独特的心理过程,它总是附属于其他心理过程,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而存在的,并伴随进行始终。如果没有注意,心理过程就会处于一种无目标的涣散状态而使人无法有效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以,注意也成为普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日前,主要在于对注意的种类、性质、特征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注意力的研究。 8意志,人们对一切客观事物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造它、利用它来为人类服务。这种有计划、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的行动,普通心理学称之为意志行动。支配这种行动进行到底,达到预期目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意志实质是一种调节、支配、控制人的行为的内在精神力量,它可以使人们在行动之前自觉而明确地确立目的,并使人们在达到目的的整个过程中能自觉地克服重重困难,能 外来的种种诱因,能不受外来的种种影响与干扰,从而,使自己的行动始终不偏离预定的轨道,最终,实现目标,达到预定目的。有关意志的内容,也是普通心理学所要阐述的一个重要方面。 普通心理学除了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共同的心理特征外,还要研究人的心理差异,即人的个性心理。 学习思路建议 你首先要做的是把<普通心理学>学好,这门科实际上就是心理学的大杂烩它几乎包含了心理学的所有内容,但是对具体的内容讨论却谈不上具体所以,学完这之后,你可以对你有趣的内容去拓宽,在深度上学习具体的内容比如说你对思维感兴趣,就可以去看思维心理学方面的书你对人格有兴趣,就专门看人格 另外一个有必要的东西就是心理学史学史使人明智,看了历史之后才会对心理科学有个总体把握,这样会对当代的,市面上的一些心理学思想有个基本的辨别能力当然,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学心理学史需要一定的哲学思想 建议看黎黑<心理学史>或是最近华东师范大学翻译的<心理学史>,作者赫根汉 统计和实验心理学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主要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对于想在心理学领域工作的人员来说,这个比心理学理论都重要但是你如果只是想对心理学有个了解,或是只是想运用它的结论的话,那就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的力气毕竟实验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都有难度 认知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最大的趋向,我认为你也是应该学的我推荐的北大1992年版的<认知心理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翻译版<认知心理学>,作者艾森克 教育心理学在整个心理学中并不重要,只是对心理学基础研究的一种应用而已但在我国有个特殊情况,就是不少大学的心理系都属于教学学院所以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会相对的多一些
心理学的基本课程有哪些
心理学专业课程方案
课程修读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4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第一阶段)试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必须从学校提供的公共选修课程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和教育科学类分别选修4、2、4、2个学分,共修读12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为必修课程,共设6门计22学分,前2门为学科大类基础课,后4门为学科专业基础课;
4、专业必修课程共设10门计30学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5、本专业设置3门双语教学课程(计划表中带号者),不再单独设置专业英语课程;
6、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和任选课,学生须按如下规定至少修读44个学分:
○1 限选课修读32个学分:可从人才测评与管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两个模块中择其一个修读。
○2 任选课修读12个学分:学生可从本专业课程计划表中任选课模块、限选课中自己未选择的方向模块、本院其它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学校公选课程以及外院(系)校提供的选修课程中修满学分。
7、实践环节与毕业论文为全体学生之必修课程:
○1 教育实习为8学分;
○2 毕业论文6学分,允许并鼓励学生自定选题,毕业论文实行答辩制度;
○3 另设研究与创新实践2学分,不给学时,分散安排在第5-8学期进行,研究与创新学分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有关条例组织认定。
8、实行“教师职业技能资格证”制。
9、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进行,开设4—6个讲座,计1个公选课学分。
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学时数
全校
公共课
公共必修课 928
公共选修课 204
学科基础课 378
专业必修课 552
专业选修课 834/843
实践教学、毕业论文 12周
总计 2896/2905
课程方案表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必修课)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全校公共课
必修课 4400001 大学英语 16
2200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 55
01000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5
22000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2601021 思想品德修养 1
2100058 法律基础 1
3602001 大学体育 4
6100001 计算机基础 6
8607067 军事理论 2
小计 40
选修课
人文社会科学类 4
自然科学类 2
艺术类 4
教育科学类 2
3108030 就业指导 1
小计 13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一)
课程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科基础课
公共专业必修课
3800020 普通心理学 5
7109003 人体解剖生理学 3
6200001 高等数学 3
3801051 心理统计学与SPSS软件 5
3801007 发展心理学 3
3100106 教育学概论 3
合 计 22
心理学专业必修课
3801041 实验心理学 5
3801005 生理心理学 3
3801034 教育心理学 3
3800005 心理学史与流派 3
3800042 人格心理学 3
3801053 心理测量学 2
3801028 认知心理学 3
3800021 社会心理学 3
3800006 心理学研究方法 3
2406001 组织行为学 3
合 计 30
实践及毕业论文
3302037 研究与创新实践 2
3105014 教育实习 8
3108005 毕业论文 6
合 计 16
心理学专业课程计划表(二)(选修课)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1、心理咨询与辅导
3801000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诊断 3
2801058 心理咨询 4
3801067 心理卫生学 2
2403050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2
2406020 精神分析治疗原理与方法 2
2406021 团体疗法与团体训练 2
2406022 行为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80106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组织 2
3800044 人本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302138 学习辅导 2
3100088 家庭系统治疗 2
3106007 学生行为问题与个案 2
3801052 心理测量应用 3
3800129 认知神经科学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2、人才测评与管理
3100107 计算机程序应用 4
2406005 职务(工作)分析 2
8102003 人力资源管理与策略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上)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下) 2
8102005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2
2406001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3
8100021 项目管理 2
8102101 薪酬规划与管理 2
3802041 效绩评估与效绩管理 2
6103021 计算机程序设计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综合性任选课
4706069 广告心理学 1
3801017 消费心理学 1
3803001 工程心理学 1
3801049 旅游心理学 1
2100152 犯罪心理学 1
3801060 心理咨询务实 3
8100023 项目反应理论与应用 2
6309008 常用仪器的性能与使用 2
8102012 人力资源项目设计与务实 3
6406011 环境心理学 1
2404009 领导行为学 1
3105069 职业指导 1
合计 18
求推荐一些“行为心理学”经典书籍
有就叫《行为心理学》的书,我是学心理学的,但是我们的课程里没有行为心理学,所以涉猎的很少,要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下《心理学与生活》是国外写的书,翻译过来的,但找翻译的好一点的版本,这本属于入门的书。还有一些销售心理学,推销心理学,广告心理学的书其实都是属于行为心理学的范畴的。
举例说明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根据下列某一家的说法,结合日常实践,增加进去就可以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主张把课程目标的内容分解成小单元,然后按照逻辑程序排列,步步递进,强调程序教学,教学中的强化与矫正;
强调行为目标;
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由简至繁的累积;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基本技能的训练;
主张采用各种媒介进行个别教学;
提倡教学设计或系统设计的模式;
主张开发各种教学技术;
注重教学绩效、成本——效应分析和目标管理。
心理学选修课程都有哪些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1、心理咨询与辅导
3801000 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诊断 3
2801058 心理咨询 4
3801067 心理卫生学 2
2403050 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 2
2406020 精神分析治疗原理与方法 2
2406021 团体疗法与团体训练 2
2406022 行为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801069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组织 2
3800044 人本主义治疗原理与方法 2
3302138 学习辅导 2
3100088 家庭系统治疗 2
3106007 学生行为问题与个案 2
3801052 心理测量应用 3
3800129 认知神经科学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限选课)
方向2、人才测评与管理
3100107 计算机程序应用 4
2406005 职务(工作)分析 2
8102003 人力资源管理与策略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上) 3
3802042 人才测评技术(下) 2
8102005 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 2
2406001 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 3
8100021 项目管理 2
8102101 薪酬规划与管理 2
3802041 效绩评估与效绩管理 2
6103021 计算机程序设计 2
合计 32
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综合性任选课
4706069 广告心理学 1
3801017 消费心理学 1
3803001 工程心理学 1
3801049 旅游心理学 1
2100152 犯罪心理学 1
3801060 心理咨询务实 3
8100023 项目反应理论与应用 2
6309008 常用仪器的性能与使用 2
8102012 人力资源项目设计与务实 3
6406011 环境心理学 1
2404009 领导行为学 1
3105069 职业指导 1
合计 18
胡邓,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拥有丰富的培训及项目实施经验。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课程:本科生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全校公共选修课《情感心理学》、《自助旅行与心理素质教育》;商学院EMBA课程《幸福心理学》;硕士及博士研修班课程《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人际沟通的心理学视角》等。著有《爱到底,如何成为可能》、《女人的内心,男人的面具》、《不做天使,做幸福女人》、《外向者优势》、《内向者无敌》、《人际交往,从心开始》等100余万字。新浪实名微博:胡邓RUC
情感心理学(Psychology
Of
Emotion)是心理学中研究人的情感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如何消除人类在有外界或自然产生的情绪的紧张和压力的情绪,恢复人们健康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基本概念: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