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区频率有哪些台呢?

河北地区频率有哪些台呢?,第1张

以下所列电台为我在北京亲自收听所接收到的电台调频广播:

北京本地的FM和河北的FM基本能实现全天稳定的广播,信号不错,但天津的8个FM电台信号很弱。天津的中波就很清楚了,尤其是909和666,我在调

频无法收到天津新闻台FM972。

序号 频率 电台名称

1 876 北京文艺台

2 881 河北音乐台(北京地区频率,河北台呼1024)

3 887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HIT FM

4 892 平谷人民广播电台

5 90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6 90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

7 908 河北经济台

8 911 天津生活台

9 915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EASY FM

10 919 河北交通台(涿州以北使用该频率,以南为其台呼992)

11 92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天津转播)

12 929 顺义人民广播电台

13 935 河北音乐台(北京地区频率,河北台呼1024)

14 938 承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道

15 941 密云人民广播电台

16 948 河北文艺台

17 951 旅游时尚广播

18 9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

19 974 北京音乐台

20 98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津转播)

21 986 大兴人民广播电台

22 990 天津音乐台

23 992 河北文艺广播奇经健康热线

24 996 河北固安广播

25 1003 廊坊人民广播电台长书频道

26 1006 北京新闻台

27 1013 怀柔人民广播电台

28 1014 天津经济台

29 101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

30 1025 北京体育台

31 102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天津转播)

32 1031 昌平人民广播电台

33 1039 北京交通台

34 1046 天津文艺台

35 1052 河北新闻台

36 1058 承德交通文艺台

37 1061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38 1068 天津交通台

39 1073 北京城市管理广播

40 1077 京东调频通州人民广播电台

房山FM1070 ,延庆 FM928处于西北西南的远郊,我无法收到。

有线调频:这才是真正高质量内容的广播,遍布城八区。

轻音乐广播非常优秀,但实际为FM1076而不是标称的

1075

cable fm 891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生活广播

cable fm 904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

cable fm 919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

cable fm 927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体育广播

cable fm 938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

cable fm 946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

cable fm 956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cable fm 970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线通俗音乐广播

cable fm 978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外语广播(Radio 774)

cable fm 986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线古典音乐广播

cable fm 994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教学广播

cable fm 1009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cable fm 102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cable fm 1032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EASY FM

cable fm 1043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有线文学影视调频

cable fm 1051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有线戏曲曲艺调频

cable fm 1065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线亚洲流行音乐广播

cable fm 1076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有线轻音乐广播

现在的主持人是张霞和陈光,也成“霞光组合”!

张霞曾经是河北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主持人,曾主持节目有:

河北都市频道:

《音乐在线》2001-2003年

《魅力大“烤”场》2004年

《好歌365》2005年

河北卫视:

《直播生活》2004-2006年

《白话天下》2006年

《音乐现在时》2005年-2006年

《我为周末狂》2006年

《非常剧星》2007年

《DV总动员》2008年

陈光是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员,主持河北卫视《午间视野》,现在还主持早间新闻节目《今晨播报》

2011年至今于河北新闻广播

生 日:5月3日

微博名称:1043建楼读报 建楼1998年进入河北电台,曾在河北电台经济频道名牌节目《建楼读报》、《北方快车》任主持人、编辑、记者,集采、编、播、审于一身。

1999年,作为主要策划者参与创办《北方快车·阳光号》《北方快车·星光号》并担任编辑、主播、领办。独立创办名牌栏目《建楼读报》并担任编辑、主播。《建楼读报》是河北省广播电视媒体中的第一档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读报类评论节目,它的风格大气稳健、评论犀利独到、播音酣畅淋漓、挥洒自如的著称,这个栏目在听众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播、编、采方面,均获得过全国大奖。 河北经济广播—《北方快车(星光号/晨光号)》

播出时间:早7:00-8:00

河北经济广播—《建楼读报》(已停播)

播出时间:晚22:00-22:30

河北新闻广播—《建楼读报》

播出时间:早8:30-9:00 晚18:30-19:00 播音方面,建楼曾获得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及省级广播电视播音奖一等奖;编辑方面,所编辑的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中广学会奖、河北新闻奖特等奖、河北广播奖等多个国家及省级奖项。 采访方面,他所采写的作品曾获得中国广播奖、中广学会奖及河北新闻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河北广播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个。

70后,80后小时候听收音机都很正常了。有些60后也是听收音机长大的。那个时候,每家都有七八个孩子,日子非常艰难。没有新衣服穿,没有好吃的。想吃饺子,猪肉得盼到过年。

小孩子没有玩具,男孩子只有用木头做的冰猴,去屯子大坑的冰面上,用鞭子抽着玩。女孩子就会踢口袋,口袋是妈妈用零碎布缝的,装上谷糠或者沙子。到外边去踢。

晚上,躺在被窝里,跟大人一起听评书。那时,最出名的评书演员有刘兰芳,单田方和田连元。刘兰芳讲的《岳飞传》《杨家将》最受欢迎,每天都听不够。记得最爱听的广播剧是路遥的《人生》。后来就有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听完张海迪的广播剧后,我都一集一集的用笔写下来。

那时候记忆力好,每听完一集,几乎一字不落的写下来。反复去看。被她的精神所感动。我后来自学写作,跟小时候听收音机有很大关系。那些自强不息的人物,他们身残志坚的事迹,像刻在我的脑海一样。让我受用一生。

我是70后我小时候听过的收音机里面的节目是《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爸爸爱听相声,我也跟着听《三国演义》《岳飞传》《杨家将》

我是70的,听着收音机长大的,那阵儿也叫半导体中、短波两个频率,最爱听的就是刘兰芳的《岳飞专》、《杨家将》……**录音剪辑,尤其是上影译制片厂配音的**录音剪辑那个时候广播里几乎没有广告,话剧、广播剧、广播小说都很好听,少儿节目有《小喇叭》、《星星火炬》听孙敬修、曹灿、康英老师讲故事,最不喜欢听的就是天气预报,大段枯燥乏味的气象数据让人昏昏欲睡:“在某某海拔高度有一个低压槽,”听广播是学说普通话最好的途径,可惜没有好好收听学习英语讲座。总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收音机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是现在任何电子产品都无法替代表!

小的时候听过《夜幕下的哈尔滨》,还有一个《穆斯林的葬礼》,基本上都是晚上8:30 开始播放 , 再一个就是《小喇叭 》

因为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 娱乐 方式,听收音机是唯一的一个与外界接触的平台,还有是早上6:30的《新闻联播》 , 还有一个邢质斌和罗京的《 午间半小时 》

那时候听收音机好呀,听收音机,还能学到知识,也不毁眼睛,而不像现在,我们与外界接触方式全都是手机,眼睛不停地盯在屏幕上

对孩子来说,对眼睛肯定没有好处呀,所以说现在为啥小孩儿们戴眼镜多呀?正因为电子产品的大量的出现

虽然说信息时代,但是孩子们的视力却一代代的在毁害着 ,影响着下一代的视力呀,这也是一个弊端

其实我们现在也挺怀念那个时候听收音机的,然后走到哪 都有小收音机,最早的时候是可大块儿的

再慢慢的是小一点儿的,到后来越发展越先进了之后呢,也几乎跟五寸 手机的大小的尺寸啦

我是60后,念小学时家里有台收音机。那时收音机就是获取信息, 娱乐 生活的主要甚至是唯一渠道,当时刘兰芳讲的评书《岳飞传》在当时的哲盟台,还有白城台热播,这些台信在我们家里号不好时续时断,得不停的转动收音机的方向才能听到,那时我一放学就打开收音机拨这两个台听《岳飞传》听完上我二姐(表姐)家给他们去讲《岳飞传》。这是30多年前的事了,后来电视淘汰了收音机,如今手机又淘汰了电视机,时代发展真快呀!

感谢您邀请我回答。我今年45岁了,说到听电台真是有很多的记忆。小时候家里有一台带录音机的收音机,忘记是什么鸽牌的,机身特别长,其中收音机部分就有个二十多厘米,当时感觉体积蛮庞大的。因为年龄小,父亲也不让我们多听,怕我和弟弟给弄坏。但是每到放假,爸爸就会给我和弟弟把电台的频率调好,然后就去上班了。我和弟弟把作业做完后,每到固定的时段我们就会打开收音机,来收听《小喇叭》。每每听到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句开播语,当时的兴奋就想是吃了糖块一样。听收音里的故事,陪伴我和弟弟渡过了多少个寒暑假,现在想起来都是满满幸福的回忆。我想70后的朋友在看了我这篇短文章后,也一定会勾起儿时的回忆吧,有什么回忆我们一起来在评论区讨论。

  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个宝灯牌收音机,两节干电池可以用半年。那个时候听收音机很少关注新闻,一般都是听一些 娱乐 节目。最喜欢的栏目有中午的小说连播节目。在收音机里听过袁阔成演播的《三国演义》,焦宝如播讲的《水浒》,还听过现在已经忘记了情节的许多广播剧《皖南事变》《义和团》《星星草》《黑骏马》……听这些节目的时候往往有代入感,有时候就把自己设想成广播剧中的主人公。感叹于他们悲惨坎坷的命运,为他们的悲欢离合流下同情的眼泪。不管听哪部节目听到结束的时候,把收音机关上,总有种惆怅若失的感觉。

  听书听广播剧之外听的最多的就是每周一歌,从每周一歌这个节目里,我知道了许多当时的当红明星也知道了许多流传甚广的流行歌曲,并且自己也尝试着学着哼唱。

  还有个栏目,印象也比较深,就是河北广播电台播出的《快乐的星期天》,记得那个主播的嗓子特别有魅力,叫严翔。那应该是最早的电台综艺节目。严翔也应该是早期的主播之一。里边节目丰富,有唱歌,有相声小品。

  收音机陪伴了我快乐的童年生活,收音机让我童年的业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收音机给我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

我记得我家的收音机是美多牌的,那时就听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达滴达,还看过女跳水队员,挺有意思的。家中还养一只猫,好好玩了。

很小的时候喜欢守着收音机听评书《岳家小将》听得如痴如醉。

上大学时喜欢躺床上听《深夜 情感 热线》在别人的故事里感悟人生。

现在开车时会听听路况信息。[呲牙]

出生在70年代,那个年代 娱乐 设施还比较少,收音机就成了普通百姓家中的 娱乐 宝贝,无论是听歌曲听戏曲听评书听新闻完全都靠收音机来完成,收音机成了家中的抢手货。

记得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当时收音机正在播放单田芳的评书《岳飞传》,听了几个回合后,感觉上了瘾,每当中午放学铃一响就赶紧跑步回家,然后拿起收音机就赶紧调到说评书那个频道,有时候回去晚了,评书已经开始了,还得在重播的时候再听一次,那时候的痴迷程度就像是现在玩手机一样。而且一次不听就感觉到睡不好觉,上学时还得问问同学听了没有,然后让同学再叙述一下评书故事的情节。有时候,父亲让干农活还一边干活一边听收音机,如果不听收音机评书,干活时就会心里老想着评书,感觉干活都没劲。

往往是听了这个评书,再听下一个评书。当时比较流行的就是《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当时说评书的名家有单田芳,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他们的声音各有千秋,十分有吸引力。整个初中时期就是伴着评书学完了学业。直道现在还记忆犹新,现在收音机普及了,有时候还是会打开收音机听听这些评书,直道现在听起来还是如醉如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59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