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符合需要时,产生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如高兴、满意、愉快、爱等;否则,便产生相反的情绪情感,如痛苦、不满意、愤怒、恨等。人的情绪情感根据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各种不同需要,需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种类。

幼儿出生时就存在最原始的情绪。这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是与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联系的,如饥渴会引起哭闹等不愉快的反应。2个月起开始出现对人脸的积极情绪反应,6~7个月时出现对母亲或抚养人的依恋情绪,这都是幼儿情感社会性的最初表现。1岁以后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与熟悉的成人在一起的喜悦感和离开时的痛苦感或怕见生人的害羞感等。2~3开始产生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的萌芽,如对故事中正反面人物的爱或憎等。幼儿期的情绪情感继续不断发展,特点有两个:

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逐步增长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不稳定,有意性也很低。一个表现是富有易变性,极其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特别是新鲜的事物立即能引起强烈的情绪情感;还极其容易受感染,一个幼儿哭,大家都哭起来。另一个表现是富有冲动性,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破涕为笑的现象经常发生。从幼儿中期到末期,稳定的情绪情感不断增强,如对父母及幼儿园老师、小朋友的爱和依恋是不大容易变化的。情绪情感有意性提高,这通过幼儿多少已经能够有意的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故意不哭)体现出来,甚至通过控制情感本身体现出来。

社会性的高级情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前期,情绪情感主要受生理性需要支配,社会性的高级情感刚刚开始萌芽。在正确教育下,到了幼儿中、末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明显开始发展。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道德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这时的幼儿已能逐渐分辨一般的是与非,知道什么是好和不好,而且逐步学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同时产生喜欢或痛恨的情感。理智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对某种认识或追求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

幼儿从5岁左右开始,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显著发展起来,他们特别好问、爱动脑筋,这种迫切求知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此时期有“发问期”之别称。

美感是关于客观事物或人的思想、意图、言论、行动是否符合人对美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同时也会逐渐掌握对美进行评价的准则和要求,培养起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一、家长不了解原因,直接解决后果

家长看到孩子出现了攻击行为,打人、咬人、推倒等等,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不先搞清楚原因,就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

1、简单粗暴型

孩子打人了,父母第一反应:“怎么能动手呢,现在就开始打人,不管还了得。”然后拉过孩子就是一顿打,简单粗暴的期望疼痛能让孩子长点记性。孩子打了人,先打一顿再说,这样的父母不在少数,因为毕竟是自己孩子犯了错,先打为敬,这样也能堵住对方父母的责难。

对方父母一般看到孩子被收拾了,大多会就此作罢,甚至会拦着不让,但父母解决问题采取的暴力方式,孩子看在眼里,攻击行为只会变本加厉,因为父母已经示范了方法。

2、护犊子型

小男孩动口咬了小女孩一口,胳膊上立马出现两排牙印,女孩哭的撕心裂肺。女孩妈妈过去找男孩家长理论,男孩家长说:“你女儿不惹我儿子,他怎么会咬她?再说孩子已经道歉了,你还这么不依不饶。”

这就是典型的护犊子,不论事情究竟怨谁,只知道保护自己的孩子。护犊子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学会推脱责任。

3、家长对干型

一起玩耍时产生矛盾,朵朵的脸上被同伴抓出伤痕,朵朵妈心疼坏了,责怪同伴为什么要动手,把脸抓坏了怎么办?而同伴家长认为,朵朵妈的吼叫吓坏了自己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起来,甚至演变成动手,把孩子之间的矛盾演变成双方家长的矛盾。

二、攻击性行为出现,原因很重要

3岁前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家长看到了孩子的攻击行为,更应该注意到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1、无意识攻击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能力控制自己胳膊,并做出打人的动作,这时候他们发现小手竟然有这样的功能,会觉得是很有趣的事情。学步期的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喜欢用肢体来交流表达。有时候孩子打到父母,父母会觉得孩子很可爱,表现的很开心,所以他并不清楚打的真正意义。这只是孩子正常交流的方式,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行为。

2、获得型攻击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或者小伙伴的注意,也会产生攻击行为,特别是长期被父母忽略的孩子。即使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要能得到父母的注意,他们也会乐此不疲。

3、表现型攻击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能,会产生想展现自己很强大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攻击行为。孩子得不到表扬和认同时,会认为是自己不足够强大的原因,用攻击别人的行为来展现自己足够强大。

三、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要怎样处理?

当孩子的语言还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时,出现攻击行为是很常见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每个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引导。

1、防患于未然,让孩子学习表达友好

平时和孩子玩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的教孩子如何表达友好。孩子和娃娃一起玩的时候,要告诉他:“轻轻地,温柔的”并示范给他看。小伙伴来家里玩,教给孩子怎样分享玩具,怎样表达对小伙伴的喜爱。即使孩子的语言不完善,也可以教他们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友好和礼貌,尽早教会宝宝一些简单的问候方式来替代“打人”,比如“飞吻”、“抱抱”、“拉手”等。

2、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动手了就火大,记得先处理情绪再客观的处理问题。当孩子出现了攻击行为,仔细问完原因,告诉宝宝打人这个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孩子之间的行为往往不懂分寸,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发现出现攻击行为时,要第一时间制止,告诉孩子,解决问题可以选择更友好的方式方法。

3、明确表达攻击行为不被允许

多数孩子认识不到自己做的是攻击行为,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做事。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最需要的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把孩子转移离开当前的情境,平静但坚定的告诉他:“不能打 /咬小朋友。”用这种方式既阻止了孩子的行为,又可以让他平复下来,认真听家长讲话。

4、帮孩子看清自己的情绪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是因为你的玩具被抢走了吗?”

如果孩子还小,不能用语言表达,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网络表情符号协助孩子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认识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果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家长就可以用语言词汇来帮助他们梳理情绪。

确认孩子的真实感受,然后才能接纳了解,分析来源并适当的处理。情绪的存在是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他的存在,当情绪被家长看见的时候,会更愿意学习如何管理情绪,然后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想法和情绪。

5、争取得到别人的谅解

如果孩子有错在先,父母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诚恳的向别人道歉,争取得到别人的谅解。不要强硬的逼迫孩子道歉,要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再真心实意的去道歉,效果会更好。

6、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很多时候,父母遇到问题,自己的情绪就很难稳定,不自觉的就采用了指责或武力解决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期的孩子是崇拜父母的,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正确的生活环境。

妈妈刚把房间收拾好,孩子马上就弄的又脏又乱,妈妈如果很生气,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情绪有些激动,需要自己单独呆一会。等到自己的情绪平复以后,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觉得自己劳动成果,没有被珍惜和尊重,觉得很难过。”然后邀请孩子一起收拾房间,并一起探讨在家里怎样玩可以不把房间弄脏,比如说可以在指定区域或房间随意玩耍,但是客厅等公共空间需要维护清洁。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

文|安羽心理咨询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间 (常常是母亲)最初的社会性联结,由于婴儿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所以婴儿的依恋又称之为母婴依恋。

婴儿依恋的主要表现为:

1、婴儿把积极的情感和行为都指向母亲,比如对妈妈微笑和牙牙学语。

2、婴儿最喜欢跟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婴儿感到舒适、愉快。

3、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而产生恐惧时,母亲的出现能使婴儿感到最大的安全。

4、当婴儿感到饥饿、寒冷、疲倦的时候,首先寻找母亲。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的社会反映阶段

(1)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是不加区别、无差别的反应。

(2)婴儿还没有对任何人产生明显的偏爱,喜欢所有的人。

(3)所有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与婴儿各种形式的接触都能够引起婴儿的愉快、满足。

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1)这个年龄阶段的婴儿还不怯生,但已经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

(2)对母亲很偏爱,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依偎和接近,在熟悉的人面前就更少一点,对陌生人的反应就更少。

第三阶段:6个月到3岁: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1)从6、7个月开始,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喜欢跟母亲在一起。

(2)当母亲离开时会哭喊,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乐。

(3)母亲是婴儿的安全基地,只要母亲在身边,婴儿就能够安心地玩,探索周围的环境。

(4)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5)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不再微笑,而是紧张,恐惧和哭泣,产生了怯生。

婴儿依恋的类型:

不能绝对的对每个孩子都定性,认为这个孩子属于这个类型,那个孩子属于那一种类型,事实上,每个孩子可能三种类型皆有,在不同的时期或者生养环境的改变依恋的类型也是有可能改变的。

只是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婴儿会更多的表现为某一种类型,这一类型又相对平稳,属于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中的一种。

安全型依恋

这类的婴儿跟母亲在一起时,能很安逸地玩玩具,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母亲,更多地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母亲进行有距离的交谈。母亲的在场使孩子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情境下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

当母亲离开时,婴儿的操作、探索行为受到了影响,会表现出明显的苦恼,不安。

当母亲回来时,婴儿会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也很容易被安慰,继续去玩。

这类婴儿占到65%-70%。

回避型依恋

这类的婴儿对母亲是否在场均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也很少有紧张或者不安的表现。

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睬,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有时候也会欢迎母亲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类婴儿实际上并未与母亲形成特别亲密的感情联结。

这类婴儿占到20%左右。

反抗型依恋(矛盾型依恋)

这类的婴儿每当母亲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的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分离都会引起孩子大喊大叫。

母亲回来时,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这类婴儿占到10%-15%。

依恋是婴儿在与母亲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社会性交往过程中,母亲对婴儿所发出的信号的敏感性对婴儿是否关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母亲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婴儿发出的信号,并能正确地理解,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婴儿就能产生和发展对母亲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则不能。

资料整理来源《发展心理学》

当婴儿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出生时,会产生紧张和恐惧的情绪,并不止一次地哭泣。现在,在父亲和婴儿的心理中有很多恐惧。当父母带孩子出去时,孩子会不止一次地哭。当他们看到陌生人时,他们渴望被父母抚养。那么父母呢,,他们会向邻居解释孩子很害羞。母亲需要注意婴儿对陌生人的愤怒也是婴儿的一种常见情绪。婴儿对愤怒的反应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婴儿基本上依靠哭泣向父母诉说他们的问题和不满。环境问题的答案,一旦你发现婴儿渴望见到父母,通常指的是当愿望无法实现或某些行为受到限制时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从心理学角度讲,当孩子发脾气时,是安慰你感觉无力或无力的母亲。从两个月到七个月,婴儿的心情不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四个月后,婴儿在熟悉的脸上比在陌生的脸上笑得更多,即使在亲密的人中也是如此。

这也是婴儿的一种常见情绪。婴儿对愤怒的反应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暴力到温和,从直接到间接。当童年的愤怒没有发出时,她总是野性的,无法控制:握手和大笑,父母会非常高兴,幸福是婴儿情感的一种表达,因为一般来说,婴儿在出生后很长时间内没有获得详细的情感能力和能力。情感能力的发展可以让你的儿子接受一个学习过程,教会你理解和控制情绪。

孩子的社会和情感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以帮助父亲确定儿子的幸福应该是孩子最重要的情感。当这种情感的宝藏在哭泣或紧张时,父母不应该害怕,仔细观察宝宝需要什么,给宝宝一种安全感。快乐的表现是笑,在身体发育方面,快乐可以使宝宝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表现;就心理发展而言,快乐对孩子来说是积极的。临床上,儿童和幼儿的基本情绪包括很多,如快乐、哭泣、悲伤或痛苦,因此,如果身体在婴儿期感到不舒服,通常会通过基本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06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