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了解中国粤剧服装的变化和历史

谁了解中国粤剧服装的变化和历史,第1张

粤剧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历史

元朝以前

粤剧的起源于中国民间齐言民歌的兴起,最早可上溯先秦的《诗经》,但这是中国全部板式变化体戏曲如京剧、粤剧,以及诗赞类戏曲如上海越剧、黄梅调的共同起源。

中国齐言体民歌,发展至中古时代,即魏、晋和唐代,达到空前的高峰,更形成了一代的文学体式——唐诗。这些讲求平仄,秩序井然的齐言体民歌,在唐代佛教寺庙的俗讲表演中,不但形成说故事的内容,也加入了节以木鱼的节拍特色。可是,由于长期处于社会低层,加上受外来音乐影响的宴乐〔或称燕乐〕,在唐代一直为统治阶层所欣赏,所以并没有很大的发展。而由宴乐发展出来的词乐,历经唐宋,更形成了律分宫调的戏曲。

元朝

到了元朝,杂剧成了最受欢迎的戏剧种类。当时称一幕戏为一折。以后只选演一幕戏便称为折子戏。粤剧有很多剧目是由元朝杂剧流传下来的,甚至某些粤剧的传统戏码是跟杂剧完全相同,例如《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之冠)、《窦娥冤》、《踏雪寻梅》、《倩女离魂》、《赵氏孤儿》等。

明朝

明朝归有光所编写的《庄渠遗书》卷九记录了明代正德16年(1521年)钦差魏校的《谕民文》,内有“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杜学。”“不许造唱*曲,搬演历代帝王,讪谤古今,违者拿问”等说话。这可以说是广东有关戏剧最早的文字记录。据《新会县志》记载,明成化初年,当地的“乡俗子弟多不守本业,事戏剧度日”。明代嘉靖40年(1561年)《广东通志》便有所记载:广州府“二月城市中多演戏为乐,谚云正灯二戏”,并有“搬戏难成器,弹弦不是贤”的俗语,所以“江浙戏子至,必自谓村野,辄谢绝之”。这证明当时已经盛行大戏。

到了明代,南戏的弋阳腔已在广东流行,昆班、徽班及江西、湖南戏班经常进入广东演出。根据《粤剧史》,广东出现一个女花旦,名叫张乔,南海人,是一名青衣(戏子)。原籍苏州的她出生于广东,因为她母亲是苏州昆腔戏子的缘故被记载为昆腔班女戏子。可见各地戏班中人开始在广东落地生根。[2]虽然广东人受了外来的薰陶而开始学习演戏,但是在成化年间,学戏仍未被保守人士所接受,石湾太原霍氏族谱曾有禁止良家子弟学戏的家箴。后来渐渐才出现组成本地人为主体的戏班,并过渡到本地人为全体的戏班。为区别两者,前者被称为“外江班”,后者被称为“本地班”。

粤剧不但吸收了弋阳腔的特色,并且与徽剧(安徽)、汉剧(湖北)、湘剧(湖南)、祁剧(湖南)、桂剧(广西)有血缘的关系。因为所演的剧目、唱腔、音乐、表演方式等等,与徽、汉、湘、祁、桂剧大致相同。例如:《晴雯补裘》和《独占花魁》这两出戏码,《铲椅》、《跳台》、《夜战马超》等南派武打剧,桂剧和粤剧完全相同。虽然说外江班接近徽班,本地班接近西班,但其实本地班建立的初期,主要区别在组班的人。本地班是由本地人组成,主要是指本地艺人组成的专业戏班。可是有时候也可以包括一些农民在进行季节性演出活动而临时组成的戏班。

“未有八和,先有琼花”在戏行中是无人不懂的。琼花会馆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根据《佛山忠义乡志》的记载:“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当时琼花会馆坐落于“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的大基铺(即佛山市红强街区)。当时会馆门口有四条大柱,还有个亭子。馆门口的牌匾是“会馆”两字,全馆的面积比当时的祖庙还大。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继后有可拆可合的临时舞台;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大殿前是天阶;第三进是会所。华光诞时戏行中人汇聚琼花宫大殿祭祀华光帝。琼花会馆附近就是佛山大基尾河边的琼花水埠,方便坐红船的伶人上岸或到其他地方演出。据说伶人最初雇用紫洞艇作为戏船,后来加上帆哩,在船身绘画龙鳞菊花图案,船头髹成红色,因而称为红船。

清朝

广东本地戏班早期活动的中心在佛山。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灵应祠祖庙前建华封戏台,台上演戏鼓桌什物俱全。康熙年间改名为万福台,是广东现存最华丽精巧、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古戏台,见证粤剧发展历史。戏台分前后两部份,前台以金漆木雕为布景,具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整个万福台还采用拱型结构,无论站何处,所能听到的音质基本相同。

雍正年间,广州更出现“土优”、“土班”。有文献记载:“广州府题扇桥,为梨园之薮,女优颇众,歌价倍于男优。……能昆腔苏白,与吴优相若。此外俱属广腔,一唱众和,蛮音杂陈。凡演一出,必闹锣鼓良久,再为登场。…… 榴月朔,署中演剧,为郁林土班,不广不昆,殊不耐听。探其曲本,止有白兔、西厢、十五贯,余俱不知是何故事也。”

乾隆年间,广东一带比较安定,商贸发达。佛山更是商帮荟萃,因此娱乐要求而更加兴旺,吸引百多个外省戏班来广东演出。这些外江班主要来自江西、湖南、安徽、姑苏等地。他们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合作在广州创建“粤省外江梨园会馆”。而本地班在他们的集中地-佛山成立了“伶人报赛之所”的戏班同业组织——琼花会馆。另外粤西“下四府”(指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府)的演戏活动都很频繁,每年的关帝、天妃、冼夫人一类神诞,均有“演戏迎神”的习俗。

咸丰四年(1854年),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在佛山经堂古寺率领梨园弟子,编成文虎、猛虎、飞虎三军。清政府为了消灭三军势力,残杀艺人,火烧琼花会馆,禁演粤剧15年之久。在禁演期间,本地班艺人逃亡省外海外,有些粤剧艺人为了生活,加入徽汉等剧的外江班,挂京、汉、徽、湘等皮黄戏班招牌演出,因而促成梆子与二黄的合流。咸丰十一年,李文茂、陈开先后败死,清政府禁令稍弛,本地班乘机再度兴起。同治九年(1870年),高要县绅士冯光纬等人曾经上禀请求准许演出夜戏,而知县亦表示同意,可见禁令松弛的情况。

同期大批华工被押骗往海外,随著出国华工的大量出现,广东戏曲逐渐传播海外。《美国华人史》记载粤剧为华人带来了赖以生存的民间文化。当年从旧金山请来的青年男演员(当时尚无女演员)经常来往于巴特和玛丽斯维尔等矿区,为当地华工演出传统的舞蹈和折子戏。拥有123名演员的鸿福堂剧团在美国大剧院首次登场,上演粤剧,大获成功,并在唐人街建立自己的剧场。另一方面,移居到越南、新加坡、印尼等地的大量华侨仍然保持了固有的习惯,侨民当中以广东人为多,他们爱好粤剧。因此越南西贡有粤人剧团。新加坡的戏剧,也是由广东人来演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印尼出版爪哇文译本《薛仁贵》、《杨忠保》、《狄青》、《贵夫人》,后来更有马来文译本的《乾隆君游江南》。

粤剧解禁后,本地班表演方式改变很多,声腔已经吸收了二黄,并能以梆子、二黄为主,兼用大腔演出。当时表演角色分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总生、公脚、正旦、花旦、净和丑十大行当。后来经邝新华、独脚英、林之等人努力,粤剧得以重生,并组成了粤剧仝人的新组织——八和会馆。当时建筑八和会馆的费用都是透过全行在每年闰月休业的时期举办义演,扣除工资后所筹集而成。另外,凡是入会会员都需要付出白银一两作为“份金”。终于在清朝光绪十八年(1889年)八和会馆在广州黄沙旧地海旁街落成。八和会馆共分八堂,作为粤剧艺人住宿之用:兆和堂、庆和堂、福和堂、新和堂、永和堂、德和堂、慎和堂、普和堂。不同的行当被安排居住不同的分堂。小生、正生及大花面具在兆和堂。二花面、六分住在庆和堂。花旦住在福和堂。丑角在新和堂。武生在永和堂。五军虎及武打家在德和堂。接戏卖戏的在慎和堂。棚面的音乐人员在普和堂。由于工作人员有很多,八和会馆更设有方便所(医疗室)、养老院、一别所(安排身后事情)、小学、何益公司(戏箱行)。八和会馆会员总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后期实行行长制度,各行行长都是全体人员推举出来。

虽然粤剧开始恢复演出,但是在剧目内容和表演艺术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不断涌现,如《梁天来告状》、《王大儒供状》、《蛋家妹卖马蹄》等,并在戏棚官话中加插广州方言演唱。当时广州先后建成河南、广庆、海珠、乐善、南关等戏院,其后出现调制戏班演出的宝昌、宏顺、怡顺、太安等公司,全都活跃于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文献记载“广州班为全省人士所注目,其名优工价,至于二三千金,声价甚高,然大概以擅演男女私情……为第一等脚色”。

清朝末年,中国的知识分子激发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光绪24年,中国日报副刊之旬报特辟鼓吹录一门,由杨肖欧、黄鲁逸几名记者撰作戏曲歌谣来讽刺时弊政治得失,引起广州香港等地的报刊注重戏曲歌谣。[光绪29年,一篇观戏记猛烈批评当时的戏曲曲本迂腐,不能激发国民之精神。不久,反映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譬如:《新广东女儿传奇》、《黄萧养回头》及梁启超的《班定远平西域》等等。这些新编的剧本之中,有些是由富有舞台经验的艺人编撰。对粤剧影响深远的应该是同盟会所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后十年间,在港澳广州等地曾出现了30多个这类的“志士班”,例如:采南歌班、优天社、振天声社、仁声剧社、民镜社、国魂警钟社等。最早使用广州方言来演唱粤剧的春柳社影响了其他的志士班,为了便于宣传革命思想,改用了广州方言来唱梆黄,演出了《周姑娘放脚》及《盲公问米》,使宣传效果超出预期。[为了加强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更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戒洋烟》、《虐婢报》、《秋瑾》、《温生才刺孚奇》等戏。

民国初期

在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粤剧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开始对粤剧进行革新运动。原因是光绪三十年(1905年),广州继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间戏曲戏园出现后,再次兴建戏院,并称之为“戏院”。戏院改变了粤曲的演唱方式,令到原来需要满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风急声弱的情况改变过来,令到以平喉演唱成为可能,而戏院由于令到观众的流动情减低,不像过往戏班坐红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观众的消费习惯也随之改变,红伶需要争取观众。是次,初出茅庐的朱次伯,因为原担的小生小生聪,不愿演出尾戏,由他瓜代,他便以平喉白话演唱一出《宝玉哭灵》,大收旺台之效,令到演唱平喉白话成为风尚。

据广州粤剧研究者陆丰先生的研究,粤曲唱腔的舞台语言是在1921至1927年产生转变,又因为演唱平喉白,不但可以吸收广东的说唱音乐如南音、木鱼等,目今最早记载结合南音和梆黄曲的是1924年由陈小汉之父陈醒汉演唱的《芭蕉岛》之忆美。也因为演唱平喉白话,粤曲的调门也变为降B调。

白驹荣主要的贡献在于1917年和千里驹在国中兴班,把十字句二黄改为“八字句二黄”,令到粤曲出现一种新的曲式,并成功把广东白话引进粤剧及降调。因为从前粤剧全部都使用中州话演唱,后来是金山炳首先局部将白话带入粤剧,朱次伯与白驹荣努力将白话引进过程中也下了不小功夫。至于降调方面,戏棚做戏是要高调地大声唱戏,而与白驹荣同期的小生太子卓还是唱子喉,白驹荣已开始将声调降低唱平喉,唱腔自成一格。到了1920年左右,终于把戏棚官话全面改为广州话,由子喉(假音)演唱改为用平喉(本嗓)演唱。梆子和二黄一律唱低八度,使梆子、皮黄在风格上统一起来。

及后薛觉先率先引入新的化妆技巧及西乐乐器。在同一时期,省港班的崛起,薛觉先与马师曾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促进了粤剧的改革和兴盛。例如:薛觉先与小提琴家尹自重合作设计“薛腔”。来自上海的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名伶陈非侬邀请梁以忠担任其戏班的音乐领导。当时更出现了如卢有容、梁金堂等著名编剧家,先后为马师曾及薛觉先写作了不少名剧,手法也着重与当时流行的**与话剧非常接近。

其实据历史资料记载,1925年广州有40多班大型粤剧戏班,当中每一班的人数可以多达150多人。广州出现“海珠”、“乐善”、“太平”、“宝华”、“民乐”、“河南”等十所大戏剧场。同期,开始产生“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当时大老倌的收入相当可观,在每圆可购米两担的时候,他们的年俸可以高达18000圆。因此很多人认为演粤剧可以名成利就,令人趋之若鹜 。据不完全的统计,这个时期活动于穗、港、澳的专业和艺人兼任的编剧家有100多人,新编剧目高达四五千个。可说是粤剧的黄金时代!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香港立法局有法例禁止男女同班,所以历年来粤剧中只有全男班、全女班之分。及后罗之锦爵士在立法局中提议,说及男女既能同坐,为何不能同班。于是在1933年秋,香港总督贝璐取消男女合班禁令。虽然广州曾出现男女同班的“共和乐班”,演出仅十个月就被广州公安局禁止,但是广州也在1936年10月左右跟随香港解禁。陈非侬和马师曾因为接了越南及缅甸之约,离开了太平剧团。太平剧团的班主源杏翘适逢其会,在原本的班底下(马师曾、半日安、冯醒铮、冯侠魂、袁是我、谢醒侬、冯玉君)聘请谭兰卿、上海妹及麦颦卿三位女艺人为花旦,令观众耳目一新,盛极一时,其它各班亦纷纷聘用女花旦,于是男花旦渐遭淘汰,是粤剧历史大转变之一。

从此粤剧在香港非常流行。当时演出主要集中在利舞台、高升戏院、太平戏院及新光戏院等旧式戏院。差不多一个星期七日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当时粤剧不但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于很多中国人移民海外,以致东南亚、大洋洲、美洲的广东华侨聚居地区都有粤剧演出。东南亚一带更有些世代相传的粤剧艺人、固定的剧团、行会和演出场地。例如新加坡的“庆维新”及吉隆坡的“普长春”。除此之外,海外华侨对粤剧需求吸引了很多粤剧戏班到海外演出。可是,大型戏班的人数往往超过一百人,支出庞大,导致精简人手,开始出现大约50-70人所组成的小型粤剧剧团。这也促使了戏班“六柱制”的形成。

共和国建国初期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积极挖掘优秀剧码、继承粤剧传统,在艺术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养了一批新艺人。1958年,广东粤剧院正式成立。1960年和1962年先后创立广东粤剧学校和广东粤剧学校湛江分校。在粤剧历史上,是第一次有了培养接班人的综合性专业学校。

同时期**开始蓬勃,粤剧吸引力大减。可是后来创作的粤剧**重新把粤剧带入**院,使粤剧重获昔日光辉。当时著名的粤剧**有“蟹美人”、“龙王三宫主”、“黄飞虎反五关”、“万里琵琶关外月”、“四郎探母”、“宝莲灯”、“双仙拜月亭”、“红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鱼”、“香罗冢”等等。

五十年代末,香港的粤剧形势不妙,当时红伶芳艳芬因为结婚而退下来,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离开香港,连红透半边天的新马师曾都不大热衷于演出。幸好后来麦炳荣和凤凰女组织班霸“大龙凤剧团”,有谭兰卿加入,并由林家声担当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剧目《百战荣归迎彩凤》、《刁蛮元帅莽将军》、《彩凤荣华双拜相》、《凤阁恩仇未了情》等。不久,陈好逑与林家声另立新班“大龙凤剧团”。及后新的剧团纷纷迭起,包括羽佳的庆红佳剧团、何非凡的非凡响剧团、林家声的庆新声剧团。

文化大革命期间,粤剧备受摧残,很多曲谱几乎付之一炬,被抄家的艺人多不胜数,很多艺人纷纷逃亡到香港及澳门,而全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样板戏才可以演出。1976年后,粤剧才能够重生,伴奏在民乐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乐器,尤其是爵士乐器,包括电吉他及萨克斯。剧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编自话剧或**的优秀作品。例如:《关汉卿》、《牡丹亭》等。

在这个时期的新加坡却因为韩战的关系而树胶价格猛涨,导致收入增加,娱乐事业也一片蓬勃,当地的粤剧亦因此受惠不少。这段期间,相继到新加坡登台的粤剧伶人有陈笑风、梁瑞冰、罗剑郎、新海泉、冯峰、陈惠瑜、许英秀等。1952年,薛觉先再组觉先旅行剧团二度来新加坡。五十年代末期,有很多香港粤剧艺人到新加坡演出。例如苏少棠、叶昆仑、关德兴、石燕子、秦小梨、余丽珍等。由于名气关系,门票价格骤增几倍。到了六十年代,新加坡各种新兴娱乐事业如雨后春笋出现,**和电视很快成了主流。生活节奏变得急促,观众开始不愿看冗长的地方戏曲。一九六八年,新加坡的本地职业粤剧班已不能生存,许多职业粤剧团亦告解散。

现代

香港为了加强粤剧教育,香港八和会馆(Canto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属下[八和粤剧学院][The Cantonese Opera Academy of Hong Kong LTD]与[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学院]在1996年合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8年改为与[香港演艺学院]合办夜间粤剧培训证书课程。1999年,[香港演艺学院]在[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的基础下,聘用全体夜间课程的教职员,举办两年全日制粤剧文凭课程,训练专业粤剧演员。为了提升学员的水准,更在2000年协办粤剧进阶课程。2004年,由于合作上的考虑,〔香港演艺学院〕主动解除和〔八和粤剧学院〕的合作关系,八和粤剧学院只有十二名学生及两名导师继续留在八和粤剧学院,搬到深水埗通州街公园壁球中心继续举办〔粤剧培训证书课程.由于学生大量流失,香港艺术发展局曽一度考虑终止八和粤剧学院的资助,但八和粤剧学院随即转型,不但在2004年开办锣鼓课程,在2005年亦开办粤曲伴奏课程及社区粤剧学院季度短期课程,学院学生迅速由十二人増至一百八十余人,并且开设少年儿童粤剧班.2006年亦准备开设粤剧编剧班.八和学院亦有专业班学生高军翔,高军涛在2006年正式接受康乐及文化署邀请,担任文武生,与粤剧名伶王超群,吕洪广,敖龙演出〔宝莲灯〕及〔双仙拜月亭〕.

近年来,香港艺术发展局拨款开办粤剧课程给儿童及青少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资助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筹办“粤剧文化使节计划”来向社区推广粤剧。剑心粤剧团也举行《南国红豆育新苗》的儿童粤剧推广及教育计划。

现代粤剧开始受到外国人欢迎。创始人黄展华为首的粤剧海外名伶为了让外国人参与并且继续对外推广,以英语为表演语言的英语粤剧应运而生。同时新加坡的英语粤剧由黄仕英开创。

行内演员为了改良粤剧,开始考究戏服、道具及布景的式样及色彩是否配合故事的朝代。例如: 汉风粤剧研究院于2005年11月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所演出的铜雀台。

由于香港社会重视粤剧发展,除了一些民间的戏曲研究中心外,香港各间大学也纷纷设立粤剧学术研究中心。例如:成立于2000年3月1日的香港中文大学戏曲资料中心及成立于1998年的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香港大学音乐系也有有关粤剧的课程。

[行当]

花旦常见造型

粤剧的行当原为末、生、旦、净、丑、外、小、夫、贴、杂10大行。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编辑] 化妆

早期流行浓脂厚粉,但是所用化妆品比较简单。小生不抹胭脂,最多是划黑少许眼眉毛,花旦只是涂上粉末。根据行内习惯,所有老倌都是自行照著镜子化妆。一般旧式化妆是先拉起脸部皮肤,用布条扎著头发,用白色颜料画了个底稿,确定线条对称公正,然后才正式填上其他鲜艳颜色。对于净角(例如:张郃)的化妆,行内称呼为“开面”。先用白色颜料描画底稿,在眼睛及口部附近涂上黑色,把眉毛画得长长并向上翘来表现威严,在其他的地方涂上红色,就完成整个“开面”过程。当然不同行当就有其独特的化妆方式。丑角常有一个大白点在脸的中央。其实化妆颜色以红、黑、白、蓝、黄为主。红色代表血性忠勇,黑色代表刚耿忠直,白色代表奸恶阴险,蓝色代表狂妄凶猛,**代表骠悍干链。

到了二十年代,薛觉先把京剧、话剧及**化妆法和传统化妆法结合。化妆转趋轻描淡扫,朴实自然。最常见的化妆就是“红白脸”,先把整个脸涂上白色粉底,然后围绕著眼睛及颧骨涂抹红色胭脂。有时候画了长长的眉毛,并使用鲜红色的口红。

戏服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而然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编辑] 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说话的声调。子喉是比平喉调子高了八度。大喉是使用粗犷声音。同时,粤剧也会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独特唱腔,例如来自福建的广东南音、木鱼、广东的本地民谣粤讴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即表演。当中包括手势、台步、走位、关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水发、抽象表演和传统功架等等。

念是指念白,即念出台词。用说话交代情节、人物的思想感情。

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发、玩扇子、武刀弄枪、耍棍挥棒,舞动旗帜等等。

唱腔

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著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马师曾的“马腔”。红线女的“女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

身段

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交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

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跑圆台、开门、拉山、上马及背供。小生的台步是丁字步,要表现气宇轩昂。花旦的台步是撇步,要表现轻盈。为了作犹豫不决、考虑如何应对等心理状态或搜索物件、觅路等情节时,演员便会运用“水波浪”程序来表达。

不同行当有自己独特的基本功。穿上“大靠”的武生必要懂得“跳大架”。跳大架是由一连串的身段动作组成,包括演员上场、拉山、挂单脚、亮相、七星步、水波浪步、撮步、小跳、踢腿、踢甲、车身、洗面、顺风旗、走圆台等一连串的动作。

表演程序

“自报家门” 戏曲中主要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它由“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组成。

“引子” 是剧中主角第一次上场时,半念半唱一些韵文结构的词句,这叫念“引子”。它简单地自叙心情、处境、身份、经历、性格,抒发志趣、抱负、情绪。

“定场诗” 当角色念完“引子”以后要念的四句诗,为定场诗。内容大半是介绍剧中的特定情景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坐场白” 主要角色念完"引子"、"定场白"以后所念的一段独白。内容是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身世、经历、心理等。

“跑龙套” "龙套"是指戏曲中扮演士兵、夫役、宫女等随从人员,因穿特殊形式的龙套衣而得名。“跑龙套”就是扮演这些角色的意思。

说白

说白可以分为独白及对白,又可以分为押韵及不押韵。押韵的包括诗白、口古、白榄及韵白。不押韵的有口白、锣鼓白及浪里白。

音乐

粤曲的唱腔音乐主要分板腔类、曲牌类和诗赞类三种。其实这都和戏曲及粤剧的发展相关。诗赞类一般又称为说唱类。

广东本地的戏曲音乐,应以说唱类的南音、木鱼、龙舟、板眼、粤讴等为主,因为这是根据广东话的语言特色组成,在语分平仄、句分上下的基础上,广东说唱类的唱腔,曲词句格必须分为两组上下句式,因为广东话分阴阳平,这和北方语系的阴阳平不同,语音上有很大的差异。

粤曲唱腔音乐的基本特色是板腔类,即梆子和二黄,俗称“梆黄”

香港粤剧艺人黄成彬演出近况高山剧场剧院演出《隋宫十载菱花梦》。2023年8月17日,香港青苗粤剧团&耀明珠剧团,主演王洁清/黄成彬/黎耀威,在高山剧场剧院演出《隋宫十载菱花梦》。很幽默一出戏,长街叫卖收破镜十年,今破镜重圆情却难圆。

"草草功名身外物,花花世界眼前春",但凡能够将功名抛之身后的人,一定经历过名利相诱,而后立地成佛;但凡能够看懂眼前春色的人,一定身临过寒冬凛冽,而后幡然悔悟。

她是一个聪明女人,却又是一个傻女人。为名利算计大半生,为情字挣扎数十载,到头来钱财散尽、情缘幻灭,一切终皆空,万念只求一葬身处。

她就是大哥的女人----洪金梅!

1916年,邓永祥出生在广东,8岁时父母离异,后来跟随母亲来到香港谋生。9岁时拜师何寿年学习粤剧,10岁在香港太平戏院表演,就赢得满堂彩,之后登台场场爆满,被誉为"戏剧神童"。

因为模仿粤剧大师"马师曾"极具传神,于是获得艺名"新马师曾"。在四五十年代,他开创了粤剧新流派,成为该派系的开山鼻祖。

当年在广东和香港一代,粤剧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更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娱乐 项目,它的大流行就像京剧之于中国大陆的深远影响。

而邓永祥在香港的戏曲界是大哥级人物,江湖人称"祥哥"。他的经典粤剧《客途秋恨》、《万恶*为首》和《光绪皇夜祭珍妃》等作品传唱度极广,经常被演艺界明星模仿和创作。

关锦鹏的《胭脂扣》里,有一个桥段:十二少到春楼喝花酒,就正好碰见如花在唱《客途秋恨》:"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而这首唱曲就是邓永祥的大作。

事业的高峰期,邓永祥连拍50多部**,同时开始投资土地,开酒楼,创办永祥唱片公司,甚至入股澳娱,成为股东,身价一跃成为亿万富豪。

如此江湖大哥,感情生活定是丰富多彩。

邓永祥一生四婚,首任妻子梅丽芳,因性格不合离异。第2任妻子梁添添,长得很是美艳,也是他最钟爱的女人,可惜红颜薄命,因肺病29岁早逝。第3任妻子赛珍珠,生有3子,最终败给第4任妻子洪金梅,退居英国,再也没有回来。

邓永祥的第四任妻子洪金梅,是一位褒贬不一,又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1945年,洪金梅出生在中国香港,然而家境贫寒,兄弟姊妹众多。还未成年的她,就被迫流落烟花柳巷,靠卖艺赚钱养家。

彼时,北角丽宫夜总会里灯火通明,莺歌缭绕。朦胧中映在酒杯上的舞女们,香艳红唇、柳叶细眉,精美的妆容涤荡出轻轻浅浅的酒气。水晶灯的碎光里,她们曼妙的身姿摇曳出一场脂粉香的美梦。

大幕拉开,一曲《相思泪》婉转流长、情意绵绵,站在舞台中央低头浅唱的女人,就是洪金梅。她嘴角上一颗锁魂痣摄人心魄,19寸小细腰让人无限迷恋,清丽的模样使她成为丽宫夜总会的头牌。

洪金梅在等待机会,她的人生愿望就是嫁给一个有钱人,从此脱离苦海,坐拥人上。

一个偶然的机会,17岁的洪金梅在马场邂逅了49岁的邓永祥。只是一眼,邓永祥便倾倒在她美丽的容颜下,眼前漆黑一片,而心里那点明媚的东西照亮了整个人。

尽管已有妻儿,邓永祥不顾世俗,对洪金梅展开猛烈追求,加之其才华横溢,腰缠万贯,几个月后,洪金梅被攻陷,变成他的女朋友。

1965年,两人开始正式同居,邓永祥从此成为洪金梅的全部世界,她把自己的命牢牢拴在这个男人身上。

两人在一起后,洪金梅细心照料邓永祥的起居和演出事务,经常为他熬参茶、炖燕窝,跟随他四处巡演。为了斗走邓永祥现任妻子赛珍珠,洪金梅为邓永祥先后生下两子两女。最终,伤心过度的赛珍珠带着3个儿子去了英国,从此了无音讯。

离婚后的邓永祥,因为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婚姻,便不想轻易再婚。而洪金梅成功坐稳"祥嫂"地位,沾沾自喜的同时又小心翼翼,使出百般招数讨好邓永祥。

她曾说,为了不让第五任祥嫂出现,撼动她的地位,她宁愿疏忽儿女,也要贴身伺候邓永祥,一步不离。甚至怀第一胎时,破水了还坚持留在片场,没出月子就扔下孩子,跟祥哥出埠演出了,一切亲力亲为、严防死守。

一次,邓永祥哀叹自己年纪太大,和洪金梅不般配。邓永祥话音刚落,洪金梅便将长发梳成发髻,显得成熟了许多。

邓永祥喜欢她的细腰,为此她穿了30多年塑身衣,即使刚生完孩子,也会坚持裹上塑身衣。据说,洪金梅到老了还保持腰围绝对不超过22寸。

从30岁时,洪金梅就开始打一针8万的羊胎素,以保持容颜不老,确保自己还有拴住老公的资本。

她爱老公甚过爱子女,孩子成为她争宠夺利的工具,而不是维系亲情血缘的纽带。从孩子们出生那天起,她便再也不是母亲。

此番步步为营,处心积虑,洪金梅终于等来了迟到30年的一纸婚约。

1992年,76岁的邓永祥为洪金梅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名为"金马红梅庆同心",一度成为轰动全港的大新闻。

婚礼现场,邓永祥向47岁洪金梅单膝下跪,动情地说:"金梅'打令',我的心肝!我的宝贝!你真雍容,你真玲珑,你真是我生命的彩虹……"。

那一刻,洪金梅笑得灿烂如花!

结婚5年,邓永祥身体每况愈下,频频住院治疗。1996年,洪金梅开始转移邓永祥名下的资产,把资产都调往了国外。 此事,被儿女捅到邓永祥那里,他气愤地说:"遗产不留给金梅,如果她闹,就给她一块钱"。

从此之后,邓家开始了长达10年的家产风波。邓家的争产主要分两派,第一派是四子女、十一姨洪国华(霍英东继子霍文芳的前妻)和九舅父;第二派是洪金梅和八舅父。

1997年4月,邓永祥因病离世,享年81岁。而他留下的4亿遗产,让邓家人之间大打出手,闹剧频出。

邓永祥葬礼上,四个孩子与母亲洪金梅反目成仇。他们守着爸爸的遗像和骨灰盒,并且禁止祥嫂进入灵堂。祥嫂只能抹着眼泪站到门口,破口大骂,又另设灵堂祭奠。

一场庄重的葬礼生生变成一出狗血剧。TVB以这出遗产大战为蓝本,拍摄了经典港剧《溏心风暴》。剧中,王秀琴表面恭顺,实则城府极深。她的原型,正是洪金梅。

在与子女争遗产的期间,洪金梅养了4条狗,分别以子女的名字称呼小狗,用来讽刺四个子女。

而大儿子邓兆尊在向媒体谈论母亲时,神情极为冷淡,像在谈论陌生人,他说:"她就是一个没有开眼的小妹妹,反而要教别人怎么看世界,我不知道是她生了我,还是我生了她"。几句话分外疏离寡义,让人心生寒意。

洪金梅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恨的女人,在与邓永祥的爱情中,自己低微到尘埃里,委身蛰伏只为那虚荣的一声"祥嫂",最终众叛亲离。

当谈及一生最让她引以为傲的事情,竟是以处女之身嫁给了邓永祥。她说,因为出生夜场,还能洁身自好,邓永祥曾经夸她出淤泥而不染,让她非常在意。

晚年的洪金梅,一个人住在她和祥哥的爱巢永祥苑中,守着3万尺的房子孤苦无依,子女们从不登门看望。

一屋子的欧式宫廷家具,即便布料都旧得脱了线,洪金梅也不舍得换,因为那是承载邓永祥的所有回忆。

一生扑在丈夫身上,洪金梅的朋友很少,有一位挚友黄夏蕙,成为她晚年最亲近的人,时常陪伴她唱唱歌、跳跳舞和说说话。

2019年,洪金梅被查出来肺癌晚期,在最后的日子里,她选择和4个子女和解。她把这一生看得最重要的东西,总共15亿资产悉数分配给子女和家人们。有意思的是,反抗她最激烈的老大邓兆尊,却获得了最多的财产。

正如"永祥苑"里有一件水晶藏品,一只大鸟和四个小鸟。让人们怯生生地看到隐藏在洪金梅名利欲望下,最真实的母性原原本本地回到她的身上,只是此时她心有所悟却时日无多。

临终前,她唯一的愿望是:死后要葬在永祥苑的荔枝树下,和祥哥生生世世做夫妻。

2019年7月,74岁的洪金梅因肺癌病逝。人生最后一程,她的四个子女都陪在身边,也算是终得圆满。

有些人有些感情,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人生匆匆数十载,希望我们不被名利裹挟,不被欲望奴役,好好珍惜眼前人和当下事,不再留有遗憾。

帝女花

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非常著名,也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粤剧戏宝,更是仙凤鸣粤剧团最为人传颂的粤剧。

故事梗概:

明末长平公主爱慕周世显才华, 招为驸马 闯王起义, 崇祯帝诛妻女后自缢 大臣周钟见平伤臂尚存一息, 便将她救回家中 驸马显闻妻已死, 痛不欲生 周钟父子图把平出卖换取荣华富贵, 平匿居维摩庵。

明亡, 平、显庵堂相遇, 平力劝显离去, 显却宁以身殉方博得妻子相认 显带清大臣访平, 平误会显忘节 显解释崇祯未受葬, 太子又被掳, 若平入朝陈情, 清帝一定会答允所求。平为安葬崇祯及仙人,与周世颢合演了一出可歌可泣、千古传颂的爱情悲剧。

两个人吵架男人偏偏用听不懂的粤语骂人。是什么心态

多做自我批评,主动和好吧!我认为多看看书听听歌或者练习练习书法,应该可以轻松很多吧~不要自寻烦恼罗,加油。

那种明明不会讲粤语,却偏偏喜欢在KTV里唱粤语歌的人是什么心态

大部分人都是喜欢这些粤语歌,所以努力地学着唱。当然,也有个别是自我感觉良好地决定自己粤语歌唱得不错

一个总说讲了你也听不懂的老师是什么心态

有点自以为是

或者他认为有些事情是属于大人的事情,不能讲给小孩听。

粤语怎么听不懂

我的心得

努力看翡翠台的电视剧

珠江台也有,广东有几个台都有的

还有,听广播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因为听广播没有字幕可以看(当然,要在你经常看电视字幕熟悉白话以后再来听更有好一些)

求好听的粤语歌 不要那种完全听不懂的啊~!

浮夸 K歌之王(粤语版) 直到你找不到我

听不懂粤语 听起来是什么感觉

感觉好像瞎了,你说话怎么没有字幕

我还想说一句,之前两个广东朋友在我面前愉快的聊天,我一个字也听不懂好尴尬,总想他们笑的时候我该不该笑啊。

两个人吵架一个先骂人另一个后打人责任在谁

责任双方都有,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发生了,那么骂人的责任较大。但是,打人是违法法律的。赔偿的较多。

这么和一个人说清楚话的时候,他可为什么偏偏听不懂了。

你自已以为说清楚了,可能实际上不清楚,说给别人听听

两个人吵架还有家是什么成语

家无二主

jiā wú èr zhǔ

[释义]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语出] 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用法] 主谓式;作宾语;指一家之内不能有两个家长

听不懂粤语能欣赏粤剧么

这个有点难了,老实说,就算是听得懂粤语的,都未必能欣赏粤剧。倒不是说粤剧深,只不过粤剧和我们正常说粤语的方式不同,除非你很熟悉粤剧和这部剧的剧情,否则光要搞清楚他在唱什么就要花一番功夫,就好比京剧不配字幕估计就算是北京本地人也未必完全听懂唱什么。

不过现在看粤剧,很多时候场边有提词器显示字幕,如果你真心喜欢粤剧的,结合字幕就能欣赏粤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1486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5
下一篇2023-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