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比较好的论坛有1百度情感吧,或者百度wow吧
2天涯论坛情感天地,不错呀
3猫扑也挺有名的,你可以去看看
以上都是中国非常著名的论坛,人数也非常的众多,祝你好运
1、世纪佳缘世纪佳缘作为国内的知名婚恋交友平台,把百合网收购了之后,差不多是国内最大的婚恋网站了,官方数据显示已有近1300万用户通过佳缘成功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视频交友、互动问答、一对一闪聊、“缘分圈”、礼物系统等特色功能。2、百合网专业的婚恋交友网站,是中国实名婚恋网领跑者。官方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亿注册用户,它是集情感社区、情感倾诉、情感咨询和情感沙龙为一体的专业情感互动平台,有着线上、线下情感互助的模式,百合网的APP亮点也在于视频交友和独创的心灵匹配。3、有缘网有缘网是中国大众婚恋交友移动互联网平台,专注服务于年轻大众,率先提出“婚恋前置”在线婚恋解决方案。通过提供轻松、易用、性价比高的服务,促进两性有效沟通,是时下更懂90后的移动婚恋交友平台,身份资料更加真实。4、珍爱网珍爱网是由专业红娘提供服务的相亲网站。采用网络征选+电话红娘的模式,专为忙碌的城市白领省时迅速地成就姻缘。核心会员为25-45岁的城市白领专业人士。
情感障碍社区打电话干嘛首先这个可能是在情感障碍方面,社区给予打了一个回访电话,可能回访一下,在情感障碍工作的话,他是可能问一下就是目前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我们这边可以给您提供帮助,还是一个回访和咨询电话
线上流量越来越高,持续烧钱,利润无望; 试听体验课成为难、难的问题; 无论是高价课还是低价课都卖不出去,高收入……做一个能提高社区转化率、运营社区的“编剧”,策划能提高万个销售额的社区活动,从单位收益到规模化成长……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
为教育企业构建系统的私有领域成长解决方案,带来社区运营实用可复用的策划流程和运营方法论。
对于教培行业来说,在获得公域流量后,进入并重新转型为私有域运营是一种基本的客户获取模式,谁在微信上还没有几个群体。
但是,社区是指每天发布新闻并定期发布广告吗? 那是个巨大的错误。 社区的运营不亚于拍戏,剧本、道具、灯光等一应俱全。 在所有安排妥当后,用户才能为课程付费。
1元体验课、99入门试听、199超值播放……社区运营考虑到了用户的决策成本。
需要时间。 学这门课程要花多长时间? 心理成本,产品赋予用户的价值几何? 有权威吗? 真的能学到东西吗? 经济成本,99套餐价格,还是3888的高级闭门套餐?
不同的权重,对于有不同转换路径的用户来说,这三个权重是不同的。
对首席执行官来说,时间是他们最重视的; 对学生来说,高昂的价格可能难以接受; 针对性强的课程中,是否真的有用是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某些用户,这三个要素是创建社区方案的起点。
用户投入的学习计划包括心理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要求学习后“见效”,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花时间、开动脑筋、持续投入。
所以,运营者在营销路径规划中提出“如何让用户感受到学习的价值? 中所述情节,对概念设计中的量体执行面积分析。 “如何消除用户的一系列担忧? ’这些问题。
社区运营强调体验型转变,其实质是完成一对多有效的信息传递形式,再通过3-5天甚至14天的社区体验营、训练营形式,进行用户问题自诊断、需求激发、讲师权威的树立、品牌诉求的激发
有一门课能让别人感兴趣吗? 因为决定了后面的所有事情,所以好的选课问题很重要。
选题的六个步骤走好选题,应从这六个步骤开始。 六个步骤:刺激欲望和需求的激发,在显性需求满足的基础上挖掘隐性需求。
学习兴趣和自信,做出错误的解释。
确立权威身份,积累信任。
提出销售诉求。
产品价值感的形成、收益的证明。
收费行动、销售政策。
掌握选题方法并不是万无一失,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1、列举销售诉求、产品、服务、轻重缓急,主要有。
不同用户的诉求点不同,主要方向也不同。
2、设置挂钩,给用户一点收获,营造持续的期待感。
在不同的时间节点设置引起用户持续关注的角点,使用户能够感受到持续的成果。
3、每天重复主要痛点,每天都要有不同的痛点。
痛点也是有针对性的,对每个用户进行设定,防止用户辞职,持续关注课程。
4、社区气氛热烈:热闹、互动、话题性、大众心理。
加强小组内的交流。
5、强烈信任:以理性感性的故事,关注用户情感。
只有晾晒体验营让人觉得无聊,需要感性的故事组合,更能顺应人性。
6、树立仪式感,承诺与收获一致。
仪式感通过海报和说话技巧来完成。
这种发售模式被称为“波纹发售模式”。
逐渐造势,达到高潮,把这几点都融合在一起,达到最好的效果。
逐步扩大的声音量
准备活动往往需要沟通协调,任何活动策划,都离不开这五个要素。
人员,如何安排分工?
资源、资源盘点,应当按照时间线设计内容和方案。
内容和素材。
现场内容安排和素材准备。
道具、直播平台选择、核裂变途径和方式等。
时间、打开时间、时间日程。
大型社区项目涉及裂变,传统的海报转发只有一个裂变级别,如果想带来更多用户,必须设置多节点多水平的用户裂变。
多阶段裂变,获得更多用户
落实一个活动项目之前,各方心里都有数。
配合目标销售额,倒推建设集团数、人数、成交单数、客单价等数据。
社区数据粒度大,需要更细致地分解。 除了普通用户、渠道、转化率、新增人数和入口流量值等信息外,还优选细化到每日增量,进行更准确的ROI测算。
这里有三个具体的公式可以作为参考。 人员成本:基本工资( 3000元/月)销售提成(阶梯提成15-30%/月),业务毛利率) 40-50%业务假设)成交用户100人,注册用户330人,加微信用户3300人,日常电话留言
获取成本:下载注册用户,20-23元/人。
ROI-假设1 :投入公众号文章,加300-500人(悲观估计),加800人(乐观估计),再加转化率10%,目标转化率30-80人,销售收入为) 24万- 80万成本另当别论。
ROI-假设2:10000的阅读量、投入成本最低8000元,目前似乎还有25%的利润,在允许范围内,一次阅读成本需要降低到约08-12元,03-06元/次的阅读成本。
每策划一个新项目,首先要做出假设,利用该假设进行数据指标分解,并进行增长实验。
“时时带着新的东西”是私域流量的常规操作,转发海报是最基本的做法。
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学问。
带老用户实际上是老用户获取新用户的方法,动员和传输老用户的积极性非常重要。
海报的设计也有小小的“心机”。
用户的代言人。
让用户自己直接为产品代言并转发评论。
只是海报,激励用户。
为新用户制作个人海报,提高荣誉感,鼓励转发。
依靠品牌力和价值观影响学习者,并在认同下转发。
首先要统一用户心智,激发价值共鸣,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动机,让他们强烈感受到需要,让你们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大家一起完成一个使命,会给更多的人带来价值。 另外,最好追加有意义的触发。
从很多方面来说,其实是麦肯锡MECE定律。
TIPS:MECE分析法,统称mutuallyexclusivecollectively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囊括”。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重大议题,可以做到无重复、无遗漏地分类,从而成为有效把握问题核心、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有的项目板,输入的生产要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资金、人才都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更有效地使用和采购,需要全球的视角。
只有全球统一,才能提高效率,从输入的生产要素到利润的产生,都应该进行全球统一调整。
过去,很多企业和平台都存在误解,认为不断推出新产品就能带动销售,但一笔账后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案例比较销售额的总业绩是根据每月每人带来多少销售额来计算的收益水平,所以一个公司的收益水平可以通过分解这些不同的因素来理解其收益结构。
重要指标的差异也导致结果的差异。 此时,需要理解ROI计算的基本逻辑。
ROI=收入/成本100%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和其他资源,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决策的进行。
结账时要具体评估部门的业绩和价值,评估一件事是否值得投资,一件事是否值得花,对于新业务要慎重评估成长性。
增长和投入直接相关,所有规模化增长都伴随着规模化成本预算的增加。
了解自己,知道该把钱花在哪里,自然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其实是经营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将有限资金、有限人力、有限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寻找无数条件下的最优解。
对成长来说,三个节点依次前进。
首先是增长率,然后到增长规模,最后是增长速度。
所以,在明确了公司的利润之后,需要研究的是图案化复制的方法。
真正的几何增长规模化尚需时日,持续规模化增长是企业共同追求。
对于教培行业的企业来说,他们往往选择在公域进行用户成长,在私有域流量中进行收益成长和用户成长。
私有域的收益增长x用户增长教育培养企业要把优势资源集中在私有域的流量上,学会突破一点。
构建自己的运营体系,确保攻击后能退守。
在此基础上构建标准化的SOP,继续反复。
在完善的运营体系的支撑下,企业可以尝试绘制自己的商业模式图。
建立自己的用户价值链商业模式不必是漏斗型或金字塔型,而是把重点放在自己的运营模式能在模式内很好地运行上,先量入为出,再进行转换。
最后,有关增长的七大常见问题需要尽量避免。
1、战线不统一,意见不一致,没有清晰的共识基础。
2、缺乏用户思维,用户需求不明确。
3、没有阶段性的战略和计划,没有阶段性的结果交付。
4、没有内在的运作逻辑,所有的行动方针都是赤裸裸的。
5、对数据不敏感,打黑打仗基本靠猜测。
6、内容力度不够,重度销售导向,内容生产不足。
7、从竞争中寻找创新机会(东施效颦模仿,别人做过就不再做,为了脱颖而出,把别人放弃的漏洞当成机会)。
每个家教机构都能感受到流量的痛苦。 这次在线流量的集中爆发说明了在线渠道的重要性。 既然大家都是绕不过去的坎,就准备全力应对。
精细化、数据化驱动的运营是未来的趋势,结合自己的产品和模式,赢得和转化客户,以更好的服务迎接新的挑战。
为了帮助更多教育机构和社区获得客户,团队建立了24个可复用的教育社区案例(1-8),
各教育企业效仿的私域社区裂变增长博弈。
(需要的私人信息:社区)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与社会结构的转型,近年来,社区及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成为社会所关心并付诸实践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也对之作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目前对社区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分歧,概念上的不确定性必然影响和制约相应的社区服务与社区管理,影响社区功能的发挥。本研究就社区概念展开较为系统的辨析,认为现实的社区是相对于“单位”和“政府”而言的,正因为如此,相关的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等概念也就具有其相应的特点。
一、“社区”概念辨析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社区”的概念不仅频繁出现在学术文献和各类教材中,而且也流行于实践工作领域。但是人们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据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1955年的研究和统计,“社区”的定义有94种;到了1981年,美国的华人学者杨庆堃发现,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1]30—31 同样,我国这些年来人们所使用的“社区”概念,含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1相对于“社会”的“社区”
提起“社区”的概念,人们不由联想到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的经典用法。滕尼斯的主要著作题为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1887), 译为英文则成了Community and Society,德文词“Gemeinschaft ”与英文词“Community”译成中文则成了“共同体”、“社区”或“公社”,而与“社会”相对。按照滕尼斯的观点,“社区”是指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它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因素造成的,其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而“社会”则总是和劳动分工以及法理性的契约联系在一起,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自私自利的、缺乏感情交流与关怀照顾的人际关系,其外延是指人口异质性特征鲜明、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城市社会群体。[2]53—94
在滕尼斯的视野里,“共同体是古老的,社会是新的,不管作为事实还是作为名称,皆如此”。“共同体是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因此,共同体本身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社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机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2]53—54 也就是说,“共同体”即“社区”的生活方式更趋于情感性,而“社会”则更趋于理性。尽管滕尼斯以浪漫主义的笔墨表现了对传统社会的人情的缅怀,但他也承认,历史的进化与发展的趋势是由“社区”变为“社会”,这是无可挽回的。当然,这种进化又是前后包容的,后面阶段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前面阶段生活内容的完全消失,“共同体的力量在社会的时代内,尽管日益缩小,也还是保留着,而且依然是社会生活的现实。”[2]341
显然,按照滕尼斯的原意,“社区”是传统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今天所要加以建设和发展的社区,绝非滕尼斯所讲的与“社会”相对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日益式微的“社区”。
2相对于“社团”的“社区”
从传统上看,西方普遍存在着与政治国家相对的市民社会。犹如国家政治体系中存在着纵向的“条”(部门)与横向的“块”(地方)及其相互关系一样,在市民社会中也有纵向的“条”——“社团”(association )与横向的“块”——“社区”(community)及其相互关系。“社团”强调的则是其组成人员共同的职业性,“社区”强调的则是其组成人员共同的地域性,它们都是市民社会中不同的利益群体。1955年英国人就曾以Community and Association为题,翻译出版了滕尼斯的上述名著。[3]
这样就出现了相对于“社团”概念的“社区”概念。西方国家常常在相对于“社团”的意义上使用“社区”概念,强调其地域性,二者存在着“条”与“块”的关系。显然,这也不符合我们今天所要建设的“社区”,因为我国从传统社会直到今日,始终不存在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市民社会,而是呈现出“家国同构”、政治权力囊括一切的社会结构。正因为如此,西方所说的“社团”和“社区”,在我国都很不发达。
3相对于“单位”的“社区”
我们今天所讲的“社区”(community)其实是与“单位”(unity)相对的。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是“家国同构”,“家”与“国”之间的长距由“家族”来填补。近代激烈的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击碎了家族。新中国建立以后,原来“家族”的地位被“单位”所填补:在农村,政经社合一的单位——人民公社,连接着国家和家庭(及个人);在城市,政经社分立的单位——政治型机关、经济型企业、社会型事业单位,连接着国家和家庭(及个人)。中国所特有的“单位”,具有组织形式的行政性、资源配置的非契约性、社会行为的身份性等特征。它既是一种高效的社会资源动员、配置与社会控制的制度,也是一种高能耗、低效率的生产制度;既是传统计划体制的产物,也是计划体制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势的急剧变化也使得“单位”发生了重大变迁。国家所进行的一系列配套改革,力图打通单位组织与非单位组织之间的壁垒,把改革推向深入。这首先表现在单位结构和单位功能的进一步分化。机关单位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被逐步剥离;企业单位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对其原来承担的社会功能逐步进行社会化改革;事业单位的全员聘用制度正在推进之中。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原有的单位保障改为国家保障,把单位福利改为国家福利,并试图建构一个针对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单位组织与非单位组织之间的壁垒。[4]
在这种背景下,原有的“单位制”开始松动,出现了许多“单位人”退出单位、许多“单位事”社会化的新形势,客观上产生了用“社区”取代“单位”的需要,以“社区”接纳原有的“单位人”,办理原有的“单位事”,承担原来由“单位”所行使的社会功能。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单位”的衰落导致了“社区”的兴盛。
4相对于“政府”的“社区”
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国度里,原有的“单位”面临着如何处理与政府关系的大问题,刚刚出现并将逐步发展的“社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同政府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于是,“社区”又有了第四层涵义,即相对于“政府”(government)的“社区”(community)概念。它是一个一定地域范围内所住居民自治的组织,同时又要接受政府的领导。后面我们将会看到,处理它与政府相互关系的难度决不比处理企业与政府关系的难度小。
总之,在我国理解“社区”,应当从上述三、四两层涵义,即相对于“单位”、“政府”的意义上加以把握。既然如此,我国“社区”的成熟与发展就要受制于“单位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进展的程度,而且会与“单位”、“政府”以及日趋强大的市场力量发生种种互动,产生种种矛盾。
二、“社区服务”概念辨析
国家民政部在1987年大连、武汉座谈会上提出了“社区服务”的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将社区服务列入“第三产业”的范畴,1993年中央14个部委联合颁发《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68—169 但从那时起,“社区服务”概念隐含的内在矛盾就一直没有得到理清:社区服务既是公益性、福利性的社会服务事业,又是便民利民的第三产业。其实,当前我国社区服务所涵盖的范围太宽,既包括社区福利服务,又包括社区社会化服务。前者是社会保障向基层的延伸,给社区居民以基本的服务保障;后者则是在社会化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尚不充分,而居民对服务需求的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
由于国家投入资金有限,社区服务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难,在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社区服务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才能保证自身的良性循环。而走产业化经营道路的只是社区社会化服务这一块,用这一部分经营所获赢利,来弥补福利性服务经费的不足。这就是所谓的“以服务养服务”, “以业养业”。1993年中央14个部委的“意见”中正式将社区服务定为第三产业,其实就是指的社区社会化服务这一块。
在社区服务发展的初期,它的对象主要是有困难的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也即传统的民政服务对象。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民政服务对象所占比重逐渐下降,服务对象由特殊群体扩大到全体居民以及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相应地社区服务的内容也就分成了下列三个层次:一是面向有困难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这是社区服务最基本的内容;二是面向全体社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三是面向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开展的双向服务,即社区为其范围内的各单位提供服务,社区内的单位也利用它们的资源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服务。社区福利服务包括以上服务内容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中为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服务需要的部分,具有福利性,提供免费或低费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社区社会化服务则包括以上服务内容第二层次中为满足居民较高层次的服务需要及第三层次的需要,“服务享受者一般要按照市场价格付费”,具有经营性。
社区服务所面临的外在条件、对象及内容等的变化,引起了它的性质变化,现已从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包揽一切的“福利性服务”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的服务。但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这种具有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的社区服务只是一个过渡状态,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根本改变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逐步健全,社区服务中的社区社会化服务必将发生分化,部分项目被吸引进社区福利服务中,而另一部分将被社会化服务所替代。到那时社区服务(或者就称为社区福利服务)又将显现出福利性的特征,当然这不是短时期内能够达到的。
明确了社区服务的性质,再给“社区服务”概念下定义就容易多了。目前,学术界给社区服务下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但概括起来不外两大类型:规范型和实证型。规范型定义强调社区服务是在政府支持下,通过调动社区的各种资源进行的福利型服务,不包含商业化服务;而实证型定义认为社区服务是在社区内动员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5] 两种定义的区别即在于是否包含商业化服务,是否具有经营性。规范型定义是对社区服务理想状态的描述,但缺少动态分析;实证型定义则较好地揭示了社区服务的现状。我们以为,可以将“社区服务”定义为:社区服务是在政府倡导和支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多层次需要,依托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内的各种力量(包括法人社团、机构、志愿者)开展的具有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的社区福利服务和社区社会化服务。
总之,社区服务是有别于“国家”和“市场”的“第三部门”即社会领域的活动,是“国家无力”直接满足居民公共社会需求、“市场又不愿”以非营利的途径去满足这些需求的社会领域的服务。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和经营性双重属性”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但是走产业化道路的并不是社区服务内容的全部,而只应是社区社会化服务那部分,社区福利服务就不应当按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原则运转。为此,我们认为:
一是要确定行业内部发展比例。无论是从宏观全局还是从微观操作,都需要对社区服务的产业化作出规划,使各类服务组织、服务项目、服务网点构成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发展有序的结构体系。根据目前传统民政服务对象比例缩小,而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以经营性为主、追求经济效益的社区社会化服务,应占大部分比例;以福利性为主、追求社会效益的社区福利服务,可占小部分比例。当然社区服务业的内部发展比例,应根据各地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情况,随时加以调整。
二是要确立“行业认证”制度。1993年中央14个部委下发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了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实行社区服务认证制度。通过认证,明确被认证个人和单位应承担的社区服务任务。这既有利于推进社区服务产业化的进程,又有利于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的进程。行业认证的关键在于要对社区服务证书的发放范围作一个界定:一类是各级民政、街道居委会和有关单位兴办的福利服务、优抚服务设施;一类是居委会兴办的居民生活网点和实体;一类是驻区单位对外服务的内部公益设施;一类是符合一定条件的民政对象兴办的个体经营网点和楼道院落内的个体经营网点。
三是要选择好重点。当前,经济领域正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给社区服务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由于现有从事社区服务的各类人员素质还不够高,技术、资金又相当缺乏,加之居民服务需求虽有所增加,但仍以各类家政服务需求为主,所以社区服务应将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走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发展道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