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相信大家都对这位圣人都十分熟悉吧!那么你对孔子仁的思想是怎样理解的下面是我整理了孔子仁学思想的理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仁学思想的理解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汇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物件,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孔子基本资讯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轶事典故: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公元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著,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孔子认为婚姻是一个男人以及一个国家的当然的基础,是使人能够履行其在这个世界上的义务的最好状态。婚姻使那些进入其中的人们变得庄重、崇高,为生命增添色彩和乐趣。对婚姻问题必须深思熟虑,因为婚姻意味着终生要承担的一种一丝不苟的责任。
孔子认为丈夫是一家之主,凡事得拿主意;家庭平等要求男女双方以最和谐的方式处事,就像天和地的关系那样。婚姻的基础需要相互关爱、相互依赖、开诚布公,并且相互间要对对方的情感体贴入微。丈夫是发号施令的主人,妻子则要柔顺、听话,要对丈夫言听计从。同时,孔子认为夫妻双方要保持在公正、谦和、廉耻和互敬的范围与限度内。
再看看孔子关于离婚和不能离婚的观点。在那个男人养活女人的时代,孔子认可男人有休妻的权力,但也不是可以滥用的,只有下述七种情况下,丈夫可以“出妻”(离婚):第一,妻子不能与公婆融洽相处,不能很好地侍奉公婆;第二,被证明不能生育儿子(注意,是生儿子!);第三,有不合礼仪(如不端庄,傲慢无礼)或不道德的言行;第四,乱传毫无根据的闲话,造成对家庭甚至他人的损害;第五,身患某种令人恶心的重病(是不是指性病、艾滋病之类呀);第六,言谈粗鲁,常恶语伤人而不能自控;第七,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偷偷(未经丈夫允许)挪用、盗用家庭财产、物品等。注:这即是我们祖宗留下来的著名的“七出之罪”。
以下三种情况丈夫不得休妻:第一,妻子父母双亡,已无家可归时;第二,公公或婆婆去世,妻子正在三年的服丧之中;第三,丈夫和妻子结婚时丈夫贫寒,后来发家致富了。
《论语》中孔子谈及“天”,多是在他遭遇挫折或情绪不好的时候。孔子并不感觉到“天”有意志,能够主宰一切;他更倾心关注的是孝悌、仁爱、礼乐、修己、安人等人自身的问题,亦即人道、人文教化的问题。(一)乐天知命对于“命”的问题,先秦诸子的主要代表人物都有所关注。老子有“复命”说,主张效法天道的必然性,以虚静的心态随顺自然的变化。庄子有“安命”说,主张安时处顺,委运任化,在当下的生存境遇中承担命运的无奈与无助,感悟生命的本真与自由。《庄子·秋水》载:“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这是庄子借重孔子之口来表达自己“安命”的观念。墨子有“非命”说,认为天命论是“暴王所作,穷人所述,非仁者之言也”(《墨子·非命》),主张尽人力以改变命运。与道家、墨家不同,儒家孔子提出“知命”说。《论语》所记载孔子对待“命”的态度,有两句话最为大家所熟知,也最为重要。一句是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为政》),另一句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尧曰》)。在儒家人生哲学中,“力”与“命”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所谓“力”,指人自身的行为和能力;“命”或“天命”,是指非人力所能改变的一切外在必然性、偶然性之总和及由此所带来的结局、所产生的后果。前者属于行之在我者,后者属于成之在天者。孔子认为,一个人对待命运的态度,与他的精神境界有着内在的关联。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觉解越深,其人生境界越高,故而对待命运的态度也就越是淡定坦然。此种淡定自然的态度,即不同于墨家的尚力非命,也不同于道家的自然无为。孔子“知命”说与老、庄“复命”“安命”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明知命运非人力所能改变而不放弃人自身的努力与责任。对于以仁爱为己任的士君子来说,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做自己“应该做”且“力”所能及的一切,这样做了之后,便属于尽了个人之“力”。至于其所作所为会给自己带来怎么样的结果,或者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结局,这是人力所不能安排不能改变,对此莫如坦然委之于“命”。如此尽人事以俟天命的态度,就叫做“知命”,它是挺立一个人君子人格的前提。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对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要死死追问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都要力求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结局,否则便不去积极作为,这种超出人力之外谋求计算的态度,便属于“不知命”。对于命义暗昧的人来说,其生命意义会因其缺少内在主体性意向而贬损。这种斤斤计较的人生观,属于功利境界,而非道德境界,更非天地境界。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二)死生由命《论语》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伯牛,姓冉名耕字伯牛,是孔子的学生。伯牛以“德行”见长,不幸得了重病,弥留之际,孔子前去看望,非常伤感地说,这样的人竟会得了这样的病,这该是命中注定的吧!冉伯牛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从上述叙事中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孔子非常伤感,因为他无能为力拯救这位爱徒的生命,于是想到了“命”。孔子所感叹的话表明,一个人的生与死以及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死去,是人所难以预料的,此种非人力所能预料和改变的结局,属于命中注定,此种结局与人的道德学问无关。对于孔子来说,既然死生由“命”而不由“己”,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说,最要紧的、当然也是最明智的就是尽人力以俟天命了。颜渊也相信死生由命。《论语》载,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的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颜渊坦然地回答说:“子在,回何敢死?”(《先进》)“敢不敢”属于对待生死的态度。前面已说,生与死属于“命”,非人力所能改变。颜渊说老师还活着,自己不敢去死,是一种委婉的说辞,意思是说命中注定自己不该死;既然还不该死,就不应该放弃人的努力。子夏对“命”同样是认可的。《论语》载:“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司马牛的哥哥桓_“犯上作乱”,司马牛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自己没有,不言之意是说这位“犯上作乱”的哥哥迟早会丢掉性命。看到司马牛的感伤,擅长言语的子夏劝他不要忧愁伤感,因为生还是死,富贵还是贫贱,皆是由“命”决定的。子夏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可见,子夏也是主张尽人事以俟天命的。(三)道之兴废在“命”《论语》载:“公伯寮_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是孔子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_”同“诉”,即告发、诽谤。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古时把处死罪人后陈尸示众于市称作“肆诸市朝”。这段叙事是说,公伯寮背后向季孙氏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并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他能杀掉公伯寮,把他陈尸于市。子路“好勇”,遇事容易冲动,甚至鲁莽。孔子怕生出事端,劝告子服景伯说,人道之推行与废止是由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这里“知命”成为支撑孔子人道理想的信念基础。(四)畏天命孔子又有“畏天命”之说。《论语》载:“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季氏》)在君子“三畏”中,敬畏天命,体现了尊“天”的准宗教情感;敬畏大人,体现了尊 “礼”的观念;敬畏圣人之言,则体现了重道的观念。孔子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再次点明“知命”“知礼”“知言”对立身处世的重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君子“三畏”中,将“天命”与“大人”及“圣人之言”一字排开,并列在一起,暗含的实质是宗教情愫与人文理性的合一,此种以人道、人伦、人文为基础的“天命”观,既不同于老、庄道家的自然主义,也不同于墨家“祭祀上帝鬼神,而求福于天”(《墨子·天志上》)的“天志”论。(五)偶尔对“命”怀疑在遇到“德”与“福”的矛盾时,孔子似乎又对“命”有所怀疑。《论语》载,孔子在对比颜渊与子贡的人生命运时说:“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先进》)“庶”,有庶几、相近的意思,是指颜渊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空”即贫困、匮乏。“亿”通“臆”,指猜测、估计。颜回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却在生活上常常贫困不堪;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经商致富,反而屡屡获得成功。面对此种“德”与“福”的矛盾,孔子感到诧异,似乎对“命”的问题有些疑惑不解。古人还不懂得社会与历史的规律性,遇到非人意所能够左右的必然性、偶然性问题时,往往用“命”加以解释。儒家强调“知命”“由命”“畏命”等观念,不可以评价为“消极的命定论”,因为孔子对“命”的态度是“知命”而精进,从不放弃人事的努力。相反,此种观念有助于人们面对社会、人生中众多的未知的结局,稳定心态,坚定信念,把应该做、能够做的事情做到底。这种态度后儒概括为尽人力以俟天命。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
意思是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过度。指真诚才是礼的本质。
语出《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意思是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而言,与其奢侈,宁可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悲哀过度。”
扩展资料
奢者,过多地注重于文饰,会流于形式,显得浮华。过于重视形式、浮华,必然缺少内涵,丧失了本质。俭者,注重有其本质,但是表现出来的礼节又显得略有不足,同样是非礼。
丧事,与其办得非常的周全,但是哀情不足,孔子认为宁可选择哀戚之情。对于丧葬之礼,办得非常周全,棺椁衣衾等一切物品应有尽有,但是,对于已经去世的人却没有哀戚之情,不足以为礼。
反之,哀戚之情足够,但是在一些丧葬祭品上却置办得不够周全,也是有所缺憾的。
很明显,孔子认可的是对已去世的人,一份悲哀之情。否则,穷人家的孩子没有足够的钱材办置长辈的丧礼,岂非不孝?
孔子在这里表明:如果说礼的本源在心,仍有未能挠到痒处之感,因为没有下手处,什么事情不是从心里出来的?但是怎么做,却没有下手处,也就辜负了林放这么好的问题。
在都不能完全符合于礼节的情况下,孔子在这里选择的是注重其本质,而不注重于形式。
纠正一下
是,乐而不*,哀而不伤
意思就是凡事得有个度,过尤不及
就像关雎一样,写男女爱情不涉于*荡,写哀思也不过于悲伤
朱熹曾为此话做注说“*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
往小了说,写诗歌词句要拿捏适度,太过分渲染某种情感可能会适得其反
往大了说,凡事都要有度
总而言之就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