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打我和姐姐,我该怎么办

老公打我和姐姐,我该怎么办,第1张

夫妻之间难免出现摩擦,打人肯定万不该,但是劝你自己家的事情还是不要去麻烦娘家人,父母将你养大看你嫁人,很是不易,出现问题最好找朋友倾诉,别让父母担心,最后提醒你应该冷静观察你老公是否已成为出手成性的人,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你就要认真考虑你和孩子将来的幸福了?!

为什么写今天这个话题?

因为我一个好朋友,毕业3年,赚的钱都交给爸爸了,结果,爸爸借给朋友做生意全赔了。

他是IT行业,收入很高。这件事快把他气死了,这个钱可是他房子的首付。当时,父母的理由是怕他乱花,帮他管理。

大部分父母都是这个观点,可是如何管理钱,这是我们早晚要学会的一课。

然后,我就去采访了很多朋友,钱是父母管理,还是自己呢?

这个话题,大家很有感触。我遇到最夸张的是,有一个朋友的同事,工资每个月15万,公司直接打到父母拿着的银行卡,然后,父母每个月给他发生活费

平常,这个同事也非常节约,连最起码的吃住都是最低标准了。这还是上学的模式,父母每个月给生活费。

还有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每个月赚多少钱也不给家里,没有钱就找爸妈接济,独立和没钱时是双重标准。

对于钱的态度,我认为一定要清晰,钱容易引起家庭矛盾,一定要处理好。处理好钱的关系,很多家庭关系也缓和了。

我们独立走向社会后,除非家里为我们上学或亲人生病欠了外债,我们可以帮着还,而如果父母能够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我们逢年过节给父母钱就好了,没必要把钱给父母管理。

我和刘先生的观念,中秋节各家给5000元,过年给1万元,平常买衣服、寄吃的这样。如果父母需要大额的花费,比如买房子,给一笔赞助。

但我们会给父母买保险,我给爸妈买了医疗险和防癌险,重疾年龄太大了,买不了了。

假如我父母提出来让我出钱帮助弟弟呢?我不会答应,但是我弟弟开口告诉我他的难处,需要我帮忙,我会。

因为他的事情,需要他自己来处理,来告诉我,我们姐弟俩还有什么不能说的,非要通过父母呢?

我认为一个人的独立,就是从经济独立开始的。如果你还把钱交给父母管理,我建议可以从现在学习规划生活了。

钱这件事情比较直接,我们更能够说清楚自己的原则,而和父母的关系,我们需要一个长期沟通的过程。

接纳你对于父母的

负面情绪,积极沟通。

现在,我和父母是朋友的关系,经常打电话聊天,朋友圈对他们开放,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每次在签售活动的现场,都会有读者问我一个和父母有关的问题,本质是孩子和父母的价值观不一样,而又想说服彼此。

我们和父母的观念不一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理念不一样没关系,最怕一聊天,彼此都有很大的情绪,本来可以沟通的事情,变成了人身攻击,彼此指责。

前几年,当意见不和时,我也会采取这样的方式,和父母吵架、闹别扭,双方的情绪都非常激烈,把最伤人的话都说出了口。

可人总会成长的,尤其这几年,我年龄大了,真是一岁年龄一岁心,看着父母变老,对待父母就有了很多耐心,再遇到观念不一致的时候,哪怕吵架,过后我会反思,到底为什么情绪会失控?

当然,并不是去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而是让它自然流动,去接纳和觉知。

就像武志红老师讲的那样:“负面情绪和正面情绪一样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该被接纳。”

在这种练习的过程中,我和父母争执的时候越来越少,能够更多地采用积极沟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我们家的钱都是刘先生统一打理,我有知情权,每个月会对账。有一次聊天,我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情,就特别担心。

因为她晚上都看各种“老娘舅”类的节目,然后跟我讲,“现在的男人不比以前了,刚结婚靠谱,过几年谁知道呢?”

后来,她和爸爸提出来,可以帮我管钱。毫无疑问,我肯定不会把钱交给他们,直白一些,钱哪有在自己手里方便呢?再说,现在的老人经常被骗。

不过,我道理还是要和父母讲明白的,他们给我提几句没什么,自己女儿嘛,别以后傻的和儿子、儿媳妇这么说,这不影响家庭和谐嘛。

我说:“爸爸妈妈,我和刘h(老公)是一家人,这是第一位的,我和你们是一大家人。我赚的钱,都是婚后财产,有一半都是刘h的,假如有一天,我出了意外,剩下的一半,你们三个人平分。”

借这个机会,我和他们认真讲了我的观念,也提醒他们,以后儿子结婚后,一定不要介入他们小家庭的生活,赚的钱,人家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不止钱的管理,我们的消费观念也很不一致,他们节约习惯了,天天告诉我要省钱,存钱。我就用类比的方法说服他们,就是我花的看起来多,但占我收入的比例不高。

这之后,爸妈也会让我节约,但再也没有提过钱谁管的问题,他们明白到一个道理,我赚的钱就是我的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作为子女,该尽的义务,肯定会尽,但他们对我的钱没有支配权。

你的独立并不依赖

于父母的认可。

身边很多人,包括我一些朋友,当父母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比如要求姐姐帮弟弟买房,很多人都不懂得拒绝,害怕父母失望,希望父母觉得自己好。

我们不一定要得到父母的认可,从心理上要独立出来,你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我们不要把父母理想化,认为他们的要求都是对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很普通的人,认知也有局限性,可以孝顺他们,但不能愚孝。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很简单的标准,就看他经济是否独立,是否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这样的人不适合谈感情的,容易没有边界感,容易推卸责任。

我们要有一套自己的处事标准,父母的建议只是参考,做决定的还是你。就像熊太行老师说的那样:“要想独立,就要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父母也要学习独立,

享受自己的生活。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过得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虽然他们双方的观点是对立的,但是他们都默认了一个前提:每个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很上心,如果孩子过得不好,他们自己也不会开心。

李诞也分享了,上大学时爸爸天天打电话的事情,“天天给我打电话,我都烦死了,我每天都跟他说,我过得特别好,我当时是不理解,我后来想清楚,他还是想在你的人生中,有参与感,他不能接受,怎么我突然变得如此的不重要。”

大家都非常认可这样的状态,而最后,高晓松说:“我好为中国的父母悲哀,仿佛他们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都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不配有自己的亲密关系,他们也要学习独立。”

我们这代人的父母真的不容易,吃过很多苦,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我们很难和他们讲独立人格这些东西,但要带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的生活里有很多焦点,不止有我们。

去年,我第一次带妈妈出国,去俄罗斯,她头疼,饭吃不习惯,和我强调再也不出国了,简直受罪。

无奈,隔了半个月,她又和我去了日本,玩了8天,突然给我提出一个要求:“你能不能给我买一个智能手机,我想拍照。”

就这样,我让刘先生买了他们公司的一款不错的手机。这两次旅行,鲁瑾姐的妈妈也去了,她们俩互相加了好友,成为了朋友。

今年3月份,我们说去泰国再一起玩,妈妈都没有推辞的意思,安排好家里的生活就去了。鲁瑾姐约我明年一起去柬埔寨,她妈妈也去,我给妈妈打电话。

要是以前,妈妈肯定会说不去,这次她犹豫着说:“我去不去都行。”我懂了,她想去,她不想着因为省钱拒绝了。

以前,她来上海,我需要去接她,现在靠自己完全可以搞定,她学会了坐地铁、玩智能手机……

我妈妈63年的,只有55岁,她的人生还很长,学习新东西,确实需要一点时间,但只要耐心教,肯定能学会。

哪怕她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我觉得她内心里是很想了解这个世界的。

这次尼泊尔这行,报名的时候,我以为年轻人会特别多,没想到当妈的最多,丢下老公和孩子,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孩子功课怎么办,老公辅导。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特别开心,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哪怕有了孩子,也要有自己的生活。对于我们的父母,作为子女,尽量给他们找一些乐趣,让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无论对于子女还是父母,只有独立才会幸福。

娘舅,原为舅舅的意思。在吴语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尤其是在上海,以前人们常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

娘舅就是母亲的兄弟,之所以有这个“娘”字,就是指母亲娘家的人。“老”字就比较微妙了,它代表的是一个亲疏问题,只有老娘舅才是母亲的亲弟弟,因为母亲的弟弟还可以有堂弟,表弟,从辈分来讲,都要叫舅舅,或者娘舅。 而老娘舅是就将他们区分开来了。

扩展资料:

甥子。姊妹嫁给姊兄、妹弟,其子为甥子,但不同姓,所以称外甥。

夫甥。男外女内。老公又叫外子,姑子为外姊妹,老公的甥子所以叫外甥子。又叫夫甥,婆家甥子。

甥子。古代女子称姊妹为兄弟。女子称姊姊为兄兄。女子称妹妹为弟弟。女子称姊夫为兄夫。女子称妹夫为弟夫。古代女子称姊妹之子为侄子,又称女侄,外侄,姨侄,姨甥,外甥等。

妻甥。古代女子称姊妹之子为甥子,所以跟着老婆叫,老婆怎样叫自己就怎样叫。

妻甥。连襟兄弟的孩子叫襟侄,所以叫侄子,但不是本家的侄子所以又叫外侄、姨侄、姨甥、内甥、襟侄、外甥。

-老娘舅

—外甥

起诉不了,这个属于家事,你可以找街道帮助你调解,其它真的没有好办法。其实挑唆也不是一方面为之,肯定你与她之间有误解和代沟。只是我想说你和你爱人之间感情究竟怎么样,如果根深蒂固怎么可能会因为一面之词对你有偏见,再者,都怀孕了还有什么能比这个重要?~

嘉兴公共频道的老娘舅调解电话是:0573114。

嘉兴公共频道的《老娘舅》栏目是一档全国首创的调解类谈话节目,由新娱乐和上海市司法局联合制作。节目以调解百姓纠纷、营造和谐社会为宗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受到了观众的广泛欢迎。开播以来,收视率屡创新高,节目组设置的四门热线电话,每天要接受300多位观众的咨询,为百姓排忧解难。

《老娘舅》栏目培养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享有知名度,老百姓认可的“老娘舅”,如柏万青、黄飞珏、裴蓁、冯红梅、张兆国、黄红梅、万峰、蔚兰等等,在节目现场调解百姓纠纷,和主持人一起为百姓提供化解矛盾的方案。

扩展资料:

据嘉兴市司法行政网关于南湖区老娘舅调解协会成立后的成果的报道:

南湖区老娘舅协会成立五年来,拓宽化解矛盾纠纷的手段、机制与途径,带领全体老娘舅扎根基层,服务一线,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中坚力量,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五年来,协会先后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评为“最美老干部团体”,被省老龄委评为第一届“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被区评为“最美老干部团体”。

一、化解纠纷平争议。协会把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作为主要任务,发挥老娘舅队伍对所在辖区情况熟的特点,将人民调解工作触角延伸到了基层网格的每个角落,创新调解方法,通过“坐堂看诊法”、“上门问诊法”、“专题会诊法”等方式使大量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

二、中心工作添助力。在“城市有机更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娘舅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角色,配合村、社区上门宣传政策法规,开展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及纠纷化解,五年以来,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2328次,化解涉及“三改一拆”矛盾纠纷1407起,占“三改一拆”矛盾纠纷总数的896%;

三、队伍建设展风采。协会重视老娘舅队伍的建设,提升队伍正规化水平,在每年专职人民调解员聘用工作中,协会还加强了对全区镇(街道)、村(社区)老娘舅选聘续聘人员中党员比例的调整,不断完善和规范党小组活动,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积极开展专业化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五年来已经组织培训活动23场次,受益人数近1500余人次,邀请专家、律师、法官为老娘舅上课。

参考资料:

嘉兴市司法行政网-关于南湖区老娘舅调解协会成立后的成果的报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2215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7
下一篇2023-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