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张显、汤怀、王贵、牛皋
在全国各地的岳庙中,不仅塑有岳飞的像,同时还有岳飞的几个儿子--岳云、岳雷、岳霖、岳震、岳霆的像。在民间传说中,岳家小将个个武艺高强,可谓虎父无犬子。在评书当中,岳飞身边有包括牛皋在内的4个结拜兄弟,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岳家将。其实历史上的岳家将和传说中的并不完全一样,但是真实的岳家将却比传奇还要传奇。
提到“岳家将”,首先得说岳云。评书当中那出“八大锤锤镇金禅子”的第一大锤那就是岳云。有种说法说岳云不是岳飞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这需要澄清,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岳云的确是岳飞的亲生儿子。岳飞15岁就娶了比他大好几岁的刘氏为妻,第一个儿子就是岳云,过了一段时间,又生了第二个儿子岳雷。
那是什么原因使得养子的这个说法出现了呢?原来,岳飞第三次投军之后,就颠沛流离,跟着军旅一路南下。岳飞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刘氏就改嫁了,岳飞的母亲姚氏带着岳云和岳雷两个孙子生活得非常困苦。岳飞听说此事之后,连续18次派人到汤阴去找,最后才把自己的母亲和两个孩子接到军营去生活。
对于岳飞这样一个统兵十万的大将来说,自己的太太跟人跑了,总归不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岳飞的后人对这件事情是非常忌讳的,就是因为这样,最后才慢慢出现了所谓“云,飞养子也”的说法。
在小说、评书当中,对岳飞的第一次失败的婚姻,都没有提到,我们就知道岳飞的妻子是李氏。这个李氏名字叫李娃,她是岳飞在二十六七岁的时候娶的第二任妻子,她比岳飞大两岁,这个时候已经二十八九岁了,所以岳飞两次都是姐弟恋。李氏非常贤淑,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后来和岳飞又生下了岳霖、岳震、岳蔼(后来改名为岳霆)三个男孩,此外还有两个女儿。
岳飞的这些儿子,除了岳云之外,岳雷、岳震在小说当中也被描写成武艺高强的小将。有部**叫《岳家小将》,说的是长子岳云准备去支援父亲,他要夜奔牛头山,而且还不让他的奶奶知道,不料未出庄园就被四个弟弟拦住了,他们硬要与兄长同行,结果惊动了奶奶,谁都没有走成。《岳家小将》其实是演义,在历史上,岳家后代中除了岳云和岳雷,其他的岳家的孩子好像都是文臣。而且岳云跟岳蔼,互相之间相差20岁,岳蔼出生的时候,岳云都有自己的儿子了,所以他们不可能组成同一个岳家小将的班底。但是,岳云确实是“虎父无犬子”的典型,他12岁就从汤阴家乡投到了岳飞的军中,从此开始随军出征,比他父亲20岁参军早了好多年。军队生活很艰苦,岳云不但没有得到他父亲的特殊照顾,反而得到父亲特别严厉的要求。有一次岳云跟一队战士练习从山坡上飞马下山,结果不慎人仰马翻倒在地上,状甚狼狈,结果岳飞非常生气,怒斥说:“前驱大敌,亦如此焉?”当场下令将岳云斩首,后来大家拼命地求情,岳飞才让了一步,打了岳云一百军棍。
岳飞的做法虽然看起来太严格了点,但是没有残酷的训练,怎么会有彪炳的战功呢?在岳飞第一次北伐,襄汉战役中间攻打随州时,16岁的岳云持两杆80斤的铁锥枪,第一个登城,勇不可当。
很多文艺作品包括戏曲当中,都说岳云使两把大锤,但其实岳云使的是铁锥枪,这铁锥枪是一种长形的又能刺又能砸的重兵器,有80斤重,可见岳云的臂力确实惊人,有点像小说当中的双枪陆文龙。
在随后攻打邓州的战斗中,岳云又是第一个登城,但是岳飞觉得给自己的孩子报功太多不好,所以隐匿不报,后来宋朝朝廷查清楚了,又给他补了功。从此江湖百姓就称岳云为“赢官人”,翻译成现代汉语差不多就相当于“常胜先生”。岳云后来成为岳飞“背嵬军”最重要的将领之一,而岳云有功不报,后来也基本上成了岳飞的惯例。
“背嵬军”是当时“岳家军”当中最精锐的部队,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特种部队,也被后世评为中国战争史上五大精锐部队之首,最具有战斗力。
岳云一直都跟随着父亲,作为岳飞的儿子,他得到的最特殊的照顾就是在岳飞冤狱定谳之后,有幸跟随岳飞同赴刑场。那一年岳飞39岁,岳云23岁。
智勇双全牛皋
“岳家将”当中还有一个特别脍炙人口的人物就是牛皋。在《说岳》当中,牛皋在寻师的途中是遇到了当时岳飞和他的几个结拜兄弟--汤怀、张显、王贵。牛皋和他们四人当时还有过一次冲突,所谓不打不相识,打完之后跟四人结成了异姓兄弟,牛皋比岳飞小一岁,所以为弟。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自从《三国演义》中有桃园三结义之后,各种演义小说当中都有非常独特的结义群体。其实在历史上,牛皋并没有和岳飞有过拜把子这一说,而且他还比岳飞年长16岁。
虽然“岳家军”没有结拜兄弟这一说,但是“岳家军”的确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王贵、张宪、徐庆、牛皋和董先。其中王贵、徐庆是岳飞的汤阴小同乡,王贵和张宪还是“岳家军”的副帅。现在有一种说法,说牛皋也是“岳家军”的副帅,这是不确的,牛皋和董先都是从所谓的大齐军那边投归岳飞的。
大齐政权是当时金朝人控制并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它的皇帝叫刘豫。宋史当中也称这样的一个政权为“伪齐政权”。
刘豫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低的,所以牛皋在他的手下,也算是明珠暗投。牛皋刚开始是宋朝的官员,后来附归刘豫,他也是被刘豫所迷惑,因为当时金朝扶植刘豫,并且把他的首都也定在开封,建立跟宋朝相应的制度,就是为了迷惑原来的宋朝臣民,让大家认为这是替代了宋朝的一个中国的政权,牛皋就上了这个当。但是当金军再行攻入宋朝的时候,牛皋就幡然悔悟了。牛皋当时复归南宋完全是因为岳飞的个人人格魅力所致,他多次跟朝廷上表,坚决要求依归“岳家军”。因为牛皋非常熟悉所谓的大齐军队,所以他降附岳飞之后,岳飞在作战中是非常倚重于他的。
在《说岳》当中,牛皋是一个非常天真可爱的文学形象,他鲁莽而不失智谋,暴躁而不失幽默。在中国的传统文学当中,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说唐》中的程咬金,《杨家将》中的孟良、焦赞,都是这一类的人物,而历史中的牛皋其实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
刚才提到在襄汉之战中的随州战役,前去攻打随州的是张宪和徐庆。结果久攻不下,于是牛皋自告奋勇,带了三天的口粮前去增援。结果牛皋只用了一天就拿下了随州,活捉了知州王松,将他押送到岳飞的账前。
牛皋智勇双全,他办什么事情都成竹在胸,带多少干粮全部掐得好好的,实在不简单。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牛皋把这一次作战的战功全部推到张宪的身上,他说大家都是为国家效力的人,何在乎说,是你立功还是我立功呢。
从牛皋的加盟可以看出岳飞当时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之后又能够居功而不自傲,甚至把功劳让给别人,可见“岳家军”从上到下都是如此作风,这跟岳飞的以身作则是分不开的。 历史中国
演义和评书当中给牛皋设计了一个快意恩仇的结局。他和岳飞的后代、岳家小将再次抗击金兵,牛皋最后是骑在金兀术的身上,气死了金兀术,笑死了牛皋。实际上牛皋最后是被秦桧的亲信田师中,借请他吃饭用毒酒给害死的。
总的来说,岳云也好,牛皋也好,真实历史与演义小说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杨再兴血战小商河
“岳家将”中间还有一员勇将,他的演义完全是原封不动地照搬了历史,也就是说,他确实不需要任何演义,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就是杨再兴。
杨再兴在小说当中交代得很明白,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人。每部演义小说当中恐怕都有这样的名人之后,比如《水浒传》中的杨志也说是杨家将的后代,大刀关胜是关羽的后人,《说岳》里关羽的后代是关铃,呼延灼是北宋时期呼延家的后代……这些都是为了传奇而塑造出来的。那么,历史上的杨再兴是不是真的是杨家将的后代呢?这在正史中间是没有记载的。但是历史中真实的杨再兴比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还要精彩。我们经常说,文学创作是基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但是有时候生活却是高于文学作品的,它的戏剧性比文学还厉害。
杨再兴原本是盗匪曹成的手下,那时因为兵荒马乱,各地盗贼蜂起,曹成是湖东路那一段比较大的一个盗贼之一。绍兴二年,岳飞率军前去平匪,在战斗中,“岳家军”泰山压顶,一路高奏凯歌。谁知道,这个曹成虽然很好打,曹成手下的杨再兴却很不好打。他首先在战斗中就砍死了“岳家军”的第五正将韩顺夫。岳飞大怒,责令韩顺夫的副将去收服杨再兴,谁知道杨再兴反而马踏岳营,不仅冲破了岳营,居然又砍死了岳飞的胞弟岳飜。
但是杨再兴一个人的骁勇无法挽回战役的不利,最后他被岳家军士兵追得走投无路,跳入深涧。因为他杀死了岳飜,所以军士们都认识他,大家就张弓搭箭,准备把他射成刺猬,这个时候,杨再兴忽然大喊:“我是好汉,当执我见岳飞。”意思就是别杀我,绑着我去见岳飞。
他见了岳飞之后,情形出乎意料,岳飞不仅不记前仇,还亲手解其缚,跟他说,咱们可都是同乡,现在国家有难,我们要共赴国难,精忠报国。
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岳飞在这个时候能够对于杀弟之仇不放在心上,饶杨再兴一命呢?这就是岳飞作为一个大将的胸怀,在他的面前,家仇和国恨比,哪一个大哪一个小,他心里很清楚。杨再兴既然如此骁勇,他就需要杨再兴跟他一起走上战场,为国家捐躯,那不是更有意义的一种死法嘛。而且当时,他们确实是两军对垒,各为其主,杨再兴能够如此骁勇作战,正证明他确实是对于战斗有帮助的一员干将。
杨再兴也是一条好汉,得到岳飞这样的宽容,从此忠心耿耿。他跟着岳飞东征西讨八年之后,就到了岳飞第四次北伐的郾城之战,这是岳飞跟金兀术最后一场生死大战,也是岳飞的最后一仗,因为岳飞就是在第二年,绍兴十一年遇害的。
在郾城之战中,杨再兴向岳飞立下军令状,要提金兀术之头来见,所以他数次冲入敌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杀金军如砍瓜切菜,当时以悍勇著称的女真骑兵,闻风丧胆,最后不得不退兵。
五天后,张宪率领“岳家军”进入金兀术所率部队的临颍县,命令杨再兴率领三百骑兵前哨小商河,结果与金兀术的十二万大军劈面相迎。一般的人碰到十二万大军早就落荒而逃了,悍将杨再兴再次单骑闯营,誓要活捉金兀术。金军箭飞如蝗,杨再兴每中一箭,都折断箭杆继续冲杀,最后不幸马陷小商河,被金军射成“刺猬”,但是他和他的马依然在河中站立不倒。
这一战杨再兴率军斩金军万夫长以下上千,杨再兴的三百精骑全数战死,堪比斯巴达三百壮士力阻波斯皇帝薛西斯十几万大军。金军逃逸之后,张宪在残阳如血的战场上找到了杨再兴的遗体,火化之后,从中捡出铁箭头两升有余。
这就是著名的“血战小商河”,这段真实的历史,和评书、小说是一模一样的。
公元1142年,正当岳飞带领他的岳家军准备收复失地、迎回二帝时,却被赵构的十二道金牌召回。
此时的秦桧正密谋着为岳飞网罗罪证,为了陷害岳飞,秦桧买通了岳飞手下的几名将领,并许给他们重金厚利,让他们栽赃陷害岳飞。
而正是岳飞手下的这三位大将:王贵、董先和王雕,他们的背叛这才导致岳飞加速死亡的。
王贵
他很早之前他就和岳飞认识了,而且还是岳飞的结拜大哥,自从岳飞起兵之后,就一直跟在岳飞的身边,在抗金的过程中,王贵就相当于是岳家军中的“管家”,在军队中,王贵的地位仅次于张宪。
在跟随岳飞征战沙场时,王贵也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
就在秦桧为岳飞编造莫须有的罪名之时,张俊把目标对准了王贵,随后张俊对王贵进行了各种威胁,终于,王贵在张俊的威胁之下低了头,参与到了诬陷岳飞的阴谋之中。
岳飞被害之后,王贵后悔万分,也自知处境非常艰难,想要在朝廷中继续待下去是很困难了,所以,王贵在岳飞遇害后不久就辞职了,于绍兴二十三年八月病死,王贵病逝之后,朝廷曾追赠了王贵宁国军节度使职位。
董先
从民间野史中看,董先为人光明磊落,算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但是从正史中看的话,董先的为人就完全相反了。
这个人是牛皋的好朋友,借着牛皋这层关系,他来到了岳家军之中,之后他也成为了岳飞手下的一员战将,跟着岳飞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功劳。
但是,董先是一个好酒色之人,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力,这让秦桧、张俊等人抓住了机会,被拉拢过来之后,董先成为了张俊查处岳飞的重要证人。
在岳飞遇害之后,董先继续统领军队,后来鄂州病逝,官位一度做到了节度使。
王雕
正史中的王雕名为王俊,他之所以会成为岳飞手下的大将,其中原因还在于张宪身上,王雕是张宪的副将,因为在征战过程中作战勇猛,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他得到了岳飞的重视。
在岳飞遇难之前,王雕是第一个被秦桧等人拉拢过去的,最后岳飞被罢兵权后,王俊首先告发岳飞,在岳飞去世之后,王雕仍然留在军中,而且还因为张俊的提拔,在军队中步步高升。
出于这种原因,很多人都怀疑王雕是之前张俊安排在岳飞身边的奸细。
而在参与诬陷岳飞的这三个人中,要说最后两位并不让人觉得意外,最让人想不到的就是王贵了,更多的还是出于王贵身份的重要性,在岳家军中的地位可圈可点。
要知道,当年在岳家军中除了岳飞之外就是张宪,张宪是岳飞的头号得力战将,而王贵的“管家”身份仅次于张宪,这让他成为了岳家军的三号人物,岳飞从来都没有对王贵有过一丝亏待,但不料最后岳飞遇害的推波助澜者却有王贵。
史载,1140年6月岳飞出兵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在刘锜的配合下,闰6月便收复了淮宁府、颍昌府、蔡州、郑州、洛阳等重镇。7月,金军发起反扑,与宋军在郾城一带展开激战,岳家军士气高昂,勇往直前,以一当十,悍将杨再兴率200余骁骑突入敌阵,击杀2000余敌军后被包围,力战不屈,全部牺牲,对宋、金双方来说,这都是一场恶仗,金军共损失了15000余精锐骑兵。颍昌之战,金军数倍于岳家军,由于岳飞战术运用得当,指挥若定,以寡胜众,歼敌5000余,俘虏2000余人。岳家军战力强悍,声威大震,金军对其畏之如虎,军中将士哀叹曰:"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几番较量后,金军十万大军死伤过半,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为之胆寒,闻岳家军到来,就恐惧后逃,大有闻风丧胆之势,很多金军将领, 已暗中准备降宋。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岳飞信心满满,准备乘胜追击,他豪迈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军痛饮耳"!
前线捷报频频传到京师,宋高宗和秦桧却吓坏了,秦桧担心完颜宗弼(金兀术)向其问罪,宋高宗在经历了苗傅、刘正彦二将发动的兵变后,心有余悸,他深恐将领势大,难以羁縻,加之岳飞口口声声要"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圣(徽、钦二帝)"更让他隐隐担忧,所以不愿岳飞继续北上。正当岳飞雄心勃勃地准备再次挥师北上 、大举进攻之际,秦桧却以宋高宗的名义命令刘锜、岳飞"择利班师,不可轻进"。
随后,岳家军在朱仙镇大败金军主力,准备乘势渡过黄河,追击逃敌,高宗、秦桧慌了手脚,在一日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催逼岳飞立刻撤军。所谓金牌,就是木牌朱漆烫金字,使者手举金牌,策马疾驰,沿途换马不换人,见者让道,一日要狂奔500里。其催逼之急迫,可以想见。
岳飞一日内连接12道撤军金牌,内容都一样:"岳飞孤军深入,不可久留。速撤军返京述职"。他悲愤莫名,无奈之下,仰天长叹曰:"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说毕,泪如雨下。
《鄂国金佗粹编》记载,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秦桧以明升暗降的办法把韩世忠、岳飞、张浚三将召回临安(杭州)朝廷,以"论功行赏"为幌子,任韩世忠、张浚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削夺了他们手中的军权。
本来已被岳飞打得心胆俱裂的完颜宗弼闻听南宋这一自废武功的消息后,非常兴奋,当即做出一副重整兵马、卷土重来、再次南攻的样子,威胁南宋把淮河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金国,并胁迫其将抗金最坚决的将领杀掉。
在宋高宗的默许下,秦桧开始精心安排,准备罗织罪名,将力主抗金的岳飞除掉。
他先派谏官万俟卨,编派、制造、搜集伪证,然后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将岳家军重要将领张宪的部将王贵、王俊等拉入自己的阵营,令王贵、王俊诬告张宪和岳飞之子岳云,胡说他俩欲举兵谋反。张宪、岳云遂被逮捕下狱。在送呈高宗的"罪证"中,有一封伪造的岳飞"亲笔信",其中有令张宪起兵反叛之辞,宋高宗一见,惊惧不已,立即下令捉拿岳飞。
秦桧与张俊合谋,以王贵为突破口,自己亲自操刀,一手锻造出了岳飞的"罪名",从而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冤案。
史载,王贵是岳飞的心腹爱将,和张宪一样,都是岳飞的主要助手。此次岳飞离开岳家军,暂时接管部队的就是王贵。实际上,王贵早就是岳家军的重要将领了,在军中是类似于总管之类的人物。他追随岳飞征战多年,骁勇过人,屡建战功,对岳飞忠心耿耿,两人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样一位勇猛无畏的虎贲,岳飞的生死兄弟,怎么会反过来背叛、陷害岳飞呢?
1、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家中没有侍女小妾。吴_一直很佩服岳飞,想与岳飞结交,打扮了一个美女送给他。岳飞说:“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歇息,难道现在是武将享受安乐的时候吗?”推辞掉了。吴_大为赞叹佩服。
2、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太平?”岳飞回答说:“当文官不爱钱财专心为民谋利,武官不惧牺牲奋勇为国效力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每当军队休整,岳飞就督促将士爬斜坡、跳壕沟,都让他们穿着很重的铠甲来练习。
3、士兵只要夺取老百姓的一根麻绳绑草料,就立刻斩首示众。士兵夜里宿营,老百姓开门表示愿意接纳,可是没有敢擅入的。岳家军号称“宁可冻死也不拆老百姓的屋子烧火取暖,宁可饿死也不抢老百姓的粮食充饥。”
4、士兵生病了,岳飞亲自为他调药。将士远征,岳飞的妻子去他们的家慰问,有战死的,为他流泪痛苦并且抚育他的孤儿。朝廷有赏赐犒劳,都分给手下官兵,一丝一毫也不占有。
5、岳飞善于以少击众。凡是有所行动,就召集手下军官,商议确定然后作战,所以兵锋所向,都能取胜。突然遇到敌军袭击也毫不慌乱。
6、岳飞每次辞谢立功后朝廷给他加官时,一定说:“这是将士们贡献的力量,我岳飞又有什么功劳呢?”但是岳飞对国事意见激进,谈论问题都没有给人留余地,终于因为这点惹了祸患。
7、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吴_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_大叹服。
8、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9、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
岳飞主张迎回二圣,宋高宗赵构只不过是想偏安一方,如果他的兄长和父皇回来的话,皇位也是轮不到他来做了的。在这个事情上面,两个人是有分歧的。后来岳飞收到了金国方面要放归宋钦宗的儿子这个消息,他对这个消息还是比较担忧的,后来在面见皇帝的时候,向赵构提出可以让他的养子做太子,但是赵构对他这个提议很是不满。赵构认为这是皇帝的家事,岳飞越权了。两个人的矛盾就慢慢的开始加深了。
岳飞其实是一个抗金名将,他的实力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是唯一一个可以和金国抗衡的将军,他的理想就是要收回失地,把被俘虏去的宋徽宗和宋钦宗给救回来。宋高宗赵构虽然是一个皇帝,但是他也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自己永久的做皇帝,他不希望自己的父皇和兄弟回来。
而岳飞抗金太过于猛烈,他不是很喜欢,还有在立太子方面,岳飞和他的主张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两个人之间出现了间隙。再加上那时候的岳家军能力很强,深得老百姓的爱戴,南宋的大部分军事力量都在岳家军上,宋高宗怕岳飞功高震主,起叛乱之心。所以对他渐渐的失去了信任。
再加上岳飞这个人是个耿直脾气,不会拍马屁,更不愿意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玷污的名气,所以君臣之间的隔阂是越来越深。岳飞是一个忠臣,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要是在和平社会,肯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但是他所处的社会是个乌烟瘴气的社会,是个动乱的年代。他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因为他的领导是皇帝,你要是做的事情惹皇帝不高兴了,就容易引来杀身之祸。
说的是杨再兴。早年间杨再兴落草为寇,并在与宋军的交战中,杀了岳飞的弟弟岳翻。不过之后,杨再兴被俘,岳飞不计前嫌,反而重用,最终杨再兴成为了岳家军里的一员猛将,为岳家军立下汗马功劳。事实证明,岳飞没有看错人,归顺后的杨再兴,更加奋勇杀敌,为岳家军立下赫赫战功。
出身贫寒的杨再兴,家境困难,所以为了生计,不得已成了草寇曹成的属下。当时岳家军奉朝廷命令,去剿灭他们。尽管岳家军占据了各种优势,一口气把曹成的队伍打的溃不成军。但没想到,很快杨再兴就成功的来了一个突然袭击,不仅斩杀了岳家军中的韩顺夫,最后连岳飞的新弟弟岳翻,也死在了杨再兴的刀下。
尽管表面上来看,岳飞将军和草寇杨再兴结下了血海深仇,但当杨再兴被岳飞俘虏之后。岳飞看中他他仪表堂堂,气度非凡,于是决定饶他一命,把杨再兴留在了岳家军,让他以后为岳家军杀敌,报效朝廷。
最后也证明,岳飞果然没有看错人,自从杨再兴获得了岳飞的宽恕,此后在岳家军中,便开始忠心耿耿为朝廷办事。之后还跟随着岳飞东征西讨,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最为出名的一场战斗,是郾城之战,这场战斗,也是岳飞将军平生最后一场与金兀术的战斗。战斗开始,杨再兴直接驾马冲入敌军阵营中,打算直接杀死金兀术,而且他进入敌军阵营时,如入无人之境,四处斩杀。虽然最后没有杀死金兀术,但杨再兴又拿着几百人的人头,从金军阵营里,全身而退了,其勇猛之气势,实在是异常啊。
岳飞沙土练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很穷,就靠妈妈给人家做针线活儿过日子。岳飞很喜欢念书,可是家里穷,上不起学,他每天帮助妈妈到山上去捡柴禾,妈妈每天一有空就教他认字。因为没钱买纸、买笔,所以没有办法写字。
有一天,天快黑了,好多孩子正在玩捉迷藏。他们远远看见岳飞背着一捆柴禾下山来了,就喊他过来一起玩。岳飞说:“不行,我有事!”就很快地往家里走去。原来,他今天想了个没有纸和笔也能练字的好方法,他急着回家告诉妈妈。
岳飞回到家里就请妈妈教他写字。妈妈看他这么爱学习就说:“好,孩子,等我多给人家做些针线活儿,攒点钱给你买纸和笔吧。”“妈妈,您今天就教给我吧。不用买纸和笔,我也能学写字。”说着,岳飞放下柴禾,拿出一个大簸箕,飞一样地跑出去了。
一会儿 ,岳飞回来了 ,端了满满一簸箕沙土 ,上面插着几根细细的小柳条 ,他把沙土倒在地上弄平 , 拿着柳条在沙土上画着 ,说 :“ 妈妈 ,您看 ,这样学写字不也很好吗?”
后来,妈妈每天用柳条在沙土上教岳飞写字,岳飞可用心了,后来他的字写得好极了。
岳飞小时候学武的故事
岳飞小时的师傅是个武林高手叫周侗。岳飞和好几个师兄弟,王贵、张显、汤怀都跟着周侗习武,都是岁数很小时开始的。这几人刚开始差不多。岳飞跟他们师兄弟基础是差不多的。但为什么后来岳飞会脱颖而出?而另外的师兄弟相对默默无闻?从一个故事就可看出。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岳飞和他师兄弟当然都贪恋热被窝了,谁肯爬起来?都不愿早晨练武。这时只有岳飞把热被窝掀起来出去练,在雪地里舞剑。师傅周侗看在眼里当时就有一句话,他认定在他徒弟中岳飞将来成就最大最有出息。当然岳飞后来还是激励了他的师兄弟。这些师兄弟后来也成为了将军带兵打仗立有战功,但跟岳飞都不能比。
所以我们可看出从小开始打下学习基础形成学习习惯是多么重要。也许好多父母会讲孩子那么小还是让他玩一玩让他多点童年乐趣,这么说对吗?没什么错。但绝对不等于你就可不抓紧孩子的学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