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未央李未央在围场和铁木真救拓跋浚。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锦绣未央中的李未央曾在围场救拓跋浚,他和他的舍弟铁木真一起被拉入抗金农民起义的急流之中,并在一夜之间把被害的农民保护了出来后来,李未央带领部下发动了反抗金军的战斗,最终拯救了抗金军的剩余力量,保护了抗金起义者。
一、《锦绣未央》结局:
1、老皇帝拓跋焘被太监宗爱杀死,临死前传位拓跋浚。但被拓跋余抢先一步登基为帝。拓跋余为避让常茹对未央的刺杀而中剑身亡,李常茹痛苦之下拔剑自刎。拓跋余死后,拓跋浚为帝,李未央为皇后。
2、拓跋浚不慎服用了毒药,虽然解毒,但生命只剩下十年。李敏德和九公主也决定结婚。拓跋浚登基后,拓跋浚终于将拓跋余的罪行昭告天下,并为景穆太子洗脱冤屈,追封他为景穆皇帝。
3、拓跋浚去见被囚禁的李长乐。李长乐说出当初如何残忍杀害太子妃的事,拓跋浚赐李长乐毒酒,李长乐喝毒酒而死。
4、李未央无意中发现拓跋浚吐血,才知拓跋浚中毒后根本没有解,二人决定相守到生命的尽头。拓跋浚死后,孩子拓跋弘当皇帝,李未央听政。
二、剧中各人物结局:
1、假未央:北凉公主“心儿”,阴差阳错成为“李未央”。本性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一夜之间遭逢变故国破家亡,让天资聪颖的她内心被仇恨充满,也因此变得更为坚毅不屈,更为谨慎细致。
慢慢的她意识到,朝代的更替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个人的恩怨情仇在百姓福祉之下变得微不足道,最后她放下心中的仇恨,辅助拓跋浚登上帝位,成为一代贤后。
2、拓跋浚:拓跋焘之孙。性格阳光开朗,幽默风趣,淡泊名利,深得拓跋焘的喜爱,也因此引来其他皇子的忌惮!他与李未央两情相悦,却因为国仇家恨,让李未央却步不前。
在遭受到一次次的伤害后,拓跋浚依然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尽全力帮助她,他的坚持不懈换来李未央全部的真心。最后,在李未央的帮助下登上皇位,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后因毒发身亡。
3、拓跋余:拓跋焘之子。罪妃之子,腹黑阴狠,冷血无情。童年阴影让他患上了“幽闭恐惧症”,这被他视为最危险的弱点。他从小最大的梦想就是登上帝位,将所有践踏他的人都踩在脚底下。
初遇李未央,被李未央的聪慧吸引,认为李未央是能帮他夺嫡的棋子。可一次意外,让他发现,她竟然是能缓解他幽闭症的心药。在当上皇帝之后执意要迎娶李未央为皇后,但并未如愿,最后也因保护李未央被李常茹刺死。
4、李常茹:李未央的堂妹。李家二房嫡女。外表楚楚可怜,可内心隐忍腹黑。工于心计,善于伪装。天资聪颖,心比天高。拓跋余对她,始终都只有利用,甚至内心有一点厌恶,多次对她进行打骂和殴打,可是李常茹太固执,依旧待在他的身边,即使拓跋余没有把她当人看过。
李常茹亲手杀死了自己心爱之人,自食其果,最终承受不住这个打击,自杀身亡,和拓跋余死在一起。即便是死她也要和他纠缠在一起。
5、李长乐:李未央同父异母的姐姐,是魏国当朝丞相嫡女,字仙蕙,宛若谪仙,京城第一美人。李长乐设计杀害高阳王拓跋浚的母妃,使得李未央与拓跋浚感情破裂。后嫁给拓跋浚,对拓跋浚因爱生恨,和拓跋余联手陷害拓跋浚。结局被登基后的拓跋浚贬为奴,赐死。
6、李敏德:他是柔然王的私生子,为躲避皇后的陷害,自小被送到魏国来。是当朝尚书府的三房养子,李未央名义上的堂弟。性格敏感谨慎、孤傲冷漠、正直勇敢。结局与九公主在一起,幸福美满。
7、拓跋迪:九公主喜欢李尚书家三房养子李敏德,一直试着接近他,却一直被他冷落被他忽视,虽然生气但却从未放弃。她看出他对李未央的心思,虽然妒忌,却从未有过伤害李未央的心思。
天性善良,屡屡出手维护未央,使她免受仇人迫害。在李敏德受重伤之时也不离不弃,最后这份真情感动了李敏德,两人结为伉俪。
参考资料:
《天若有情》歌词是风扬起时繁花落尽,谁执笔为你绘丹青。月下独影泪湿青衣,流水不付一世深情。只身回望太匆匆,此生多少情与仇。只愿与你长相守,无边丝雨细如愁。朝来寒雨几回眸,你在哪一方停留。
《天若有情》是袁凤瑛演唱的一首粤语歌曲,收录于专辑《天若有情》中,发行于1999年06月01日。是**《天若有情》的同名主题曲。袁凤瑛以《天若有情》一曲成名。原声音乐碟随**推出,不足一个月已取得白金销量。
伴随着悠扬的琴声,李未央(唐嫣 饰)与拓跋浚(罗晋 饰)天定的缘分如同逐渐升起的音调一般,缓缓拉开序幕。通过MV一幕幕片段衔接,李未央与拓跋浚情感经历的脉络清晰展现。
歌曲鉴赏:
有“情歌天后”美誉的A-lin对歌声感情的拿捏十分精准到位。主歌部分中,“泪湿青衣”、“百转千回”等刻骨铭心的部分,A-lin用十足的中音传达出细微的悲伤,如雨水拍落肌肤浸透的清凉感。
而极具穿透力的高音部分唱出了爱到深处的荡气回肠,可谓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拓跋浚为何只爱李未央的几个理解如下:
1、他对感情专一,一旦喜欢上一个人绝不轻言放弃。
拓跋浚是北魏皇孙,阳光开朗,幽默风趣,淡泊名利,对皇位毫不在意,对亲人充满感情,是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的男子。聪明却不张扬,智谋过人却从不咄咄逼人,深得皇帝拓跋焘的喜爱,也因此引来其他皇子的忌惮。
母亲是太子妃,外祖是手握重兵的公侯。他从小在期盼中长大,接受最好的教育。父亲的死对他是很大的打击,而母妃时时流露出来的野心,让他对皇位敬而远之,他怕因为要得到那个位置,而将母亲外祖一家拖入灾祸。
所以他远离权力中心,纵情于山水。同时他又是很有责任心的皇室成员,碧血丹心,有勇有谋,面对国家危难敢于迎面而上,面对敌人铁骑他能以命相搏。与李未央两情相悦,却因横在两人间的国仇,却步不前。
2、拓跋浚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包容她,关爱她,尽全力帮助她,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李未央,得到李未央全部真心,坦诚相待。
打击接踵而来,母妃的死,挚爱的“背叛”,至亲的利用欺骗与伤害,让他明白到想要保护自己心爱的人,想要达成自己的理想,就不能再轻易的退却,不能再向阴谋诡计低头,只有勇敢的战胜险恶,才能维护心中的正义。最后在李未央的帮助下,拓跋浚终于战胜拓跋余登上皇位,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想。
得空儿,刷了一部剧。剧终了,自己却仿佛遗失在那辆驶向咸阳城门的马车上:这辆马车上的人儿,能够走多远?她是会殁于咸阳城外,还是会匿迹于五岳胜景中……脑海中,回荡着那两句诗:“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还记得第一次听人吟诵这首诗,是在《天若有情》的MV里,那时只觉得这几句很是新奇,并没有领会其中深厚的寓意。直到在这部剧——《大唐荣耀》中,剧情发展到安史之乱时,长安已成为皇室的弃城,刚刚九死一生诞下李适的沈珍珠和刚刚出生的李适也都被遗弃在了这座城池之中。尽管有李倓的心腹冒死搭救,刚止住血崩的沈珍珠,尚需时日静养,无法承受舟车劳顿,不得不放弃这唯一一次可以脱离虎口的机会,滞留在长安,等待着来日和冬郎相会,也就是在此时她托张德玉给李俶带去了锦囊,而锦囊中正是这诗句“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当李俶饱含深情的诵完这几句,不禁潸然泪下时,才明白这不仅仅是几句诗,更是他俩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和对彼此的笃信不疑。
那时,战祸之下,纵是不舍,却也不得不错失了那段相守的时光。万幸的是,历经劫难,亦能生来归。
此时,李俶独自立在闹市之中,身旁交错而行的是百姓,而他是他们的君王,是那个必须对他们负责的人,此刻他的悲伤却和匆忙穿梭的百姓无关。那个关心他的生活、体贴他的情绪的人,他此生所爱、心之所寄之人在他所目送的马车渐渐远去,远离他的视线、远离他的生活。他的目光中流露的尽是:恨不能随君直到天尽头的无奈。终于马车出了城门口,不再与淹没在人群中的李俶穿过人海遥遥相对。刹那间,他成为了熙熙攘攘闹市中唯一一个孤独的存在。别人都是行色匆匆,惟有他,木讷地立在那里,凝视着城门口的方向。许久,或是想起了那人的嘱托,他果决而又坚定地转身离去,冲撞了从自己面前走过的人,径直地走向自己今后的生活。自那一刻,他心中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因为他的心早已随那人去了,现在他的生活了所剩下的只是对于他的承诺:天下升平。
不知道宫门之外,冬郎亲扶珍珠上马车的那一刹,在心头挣扎了多少,才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不舍,止住了那双已经半握的手;咸阳城中,于初见之地凝视珍珠故地重游,并决意在此地离别时,他是否会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不,他应当不舍得和珍珠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初见,否则,他又怎会在此刻谨小慎微而又专注地看着珍珠,将她的一颦一蹙都篆刻进脑海里呢?自此一别,他将错过珍珠余下的人生,但此刻他却不想错过她的每一秒。
马车离开了,我却还在期待着,期待着下一幕或许会是他们的久别重逢,可下一幕却是:李俶,一人一马一江湖,独游胜景觅明珠。千山万水千山终不觅,梦中佳人亦无期。
李俶明明知道,珍珠此去再无归期,自己只余下一生的牵挂,满心的遗憾,无尽的悲凉,却还是放手了。他已经是坐拥天下的君主,纵使不甘也不忍离别却不得不让自己心上的明珠悄悄地遗落。
明明这个故事只是讲述了一个爱情悲剧,却为何惋惜之余还令人不禁悲伤呢?
难道是“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当论?”当年读《孔雀东南飞》也并没有过悲伤的情绪。当读到刘兰芝和焦仲卿相约殉情时,或者说从焦仲卿的遵从母亲的意愿,将刘兰芝送回家中时,心里便开始滋生的是惋惜。到后来,焦仲卿惊闻刘兰芝即将再嫁时,指责刘兰芝说道“蒲苇一时纫,磐石无转移”时,就更觉得焦仲卿的无能,和对于刘兰芝的不信任,甚至最后的相约赴死,留给我的都只有遗憾。明明该争取的时候,却不争取,最后因为自己的无能带着心爱的人走上黄泉路,抛下寡母,虽然做到了“生则同衾,死则同穴”,却仍旧令人惋惜。如果焦仲卿在母亲面前不妥协,或许就不用离别了,毕竟那是自己的妻子。这样后面的很多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但就是因为那一瞬间的妥协才导致这个结果。反观这个故事中,除非沈珍珠自己的意愿,否则李俶又怎会甘心放走珍珠呢?当他的父王让他为了利益放弃沈珍珠时,他坚决的说“此事绝不可能,珍珠乃我此生所爱,不管遇到任何困难,我都不会舍弃她”。他不仅这样说了,还这样做了。当沈珍珠被阿奇娜掳走不知所终时,他日夜兼程从长安追到金城郡;当在金城郡得知珍珠已经被带到塞外时,他又不眠不休地追到了塞外;在荒芜的边疆上,他猛然串起所有的线索,惊觉珍珠在回纥时,又不顾冬天的暴雪,马不停蹄地赶往回纥;当他穿过夺命的暴雪,来到那座高大的雪山面前时,面对峭壁和随时会出现的雪崩,他弃马,匍匐在绝壁上一点一点地向上的那边爬行,终于,他找回了珍珠。安史之乱,他的珍珠又被遗落在了战乱之中,被安庆绪囚禁,逃出后又被抓然后囚禁于洛阳的掖庭,终于被李俶救回,却又因为是被安庆绪囚禁过的皇室女眷,不得重返宫中,又被置于寺庙中带发修行,最终李俶还是想尽办法将他朝思暮想的珍珠迎回王府。独孤靖瑶的介入,造成了尴尬的三角恋,又导致了沈珍珠被逼走,那一场离别时,李俶有多卑微,有多愤怒心就有多痛吧;终于盼来了再次的相遇,珍珠在战场上被人抓入敌营,待到相见,珍珠却站在安庆绪的身边,成为了他的皇后;本以为她会获得余生的幸福,却没有想到,她会被悬挂在敌营,九死一生,历经艰难险阻李俶终于救出珍珠,待到战事平定她却已经不告而别;直到,李俶再次身陷险境,皇室也再次想起了这颗遗落在民间的明珠;再次重逢,误会已除,怎奈珍珠不敢以李俶的性命打赌,只得再次分别。刚好,李俶再次遇险,珍珠也放心不下,再次赶来救援,这是他们此生的最后一次重逢。就在这一次重逢之后,李俶也对沈珍珠说,从今往后,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再放手了。看着他们一路走来,我也相信,这时间应当不会再有任何力量能够将他们分开了,因为他们不仅仅勇敢地爱了,还勇敢地为相守而抗争。不似焦仲卿,当他的母亲驱赶刘兰芝回娘家时,他仅向母亲表明自己的态度,便屈服在了母亲的强硬态度下,就这样刘兰芝被送走了,而这一次离开就是他们今生姻缘的句号。给世人留下的也只有惋惜,再无其他。
又或者是对天意不可违,这种无力之感,感触太过,才久久沉溺在他们的离别之中。可当年看《锦绣未央》时,拓跋浚和李未央同样是经历了世间种种艰险,才最终走到一起的,却也逃不过天不遂人意,有情人终需死别的结局,最终李未央面对的是拓跋浚的英年早逝。还记得当年对这个结局的感触也只是惋惜,不似这个故事的悲从中来。当读到“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时才明白,我的悲伤并不是源于他们最后的分别,如果珍珠病逝在李俶的身边,或许我有的也只会是惋惜,李俶大概也只会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感慨,而重病的珍珠选择了远去,李俶也明知道珍珠命不久矣,可是却还是放她走了,因为他想要给自己留一份希望。正是这一份希望才是最磨人的,会像丝线一样缠绕在心头,也会给人很多机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李俶明明知道,珍珠命不久矣,却还是会在心里忍不住期盼她能够活得久一些,哪怕此时此刻是天涯两处,共看一轮明月也是一种幸福,只要她还活着……可是,珍珠还能够跟我一起赏月吗?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她真的在华山吗?我好想她啊!……她是否也在思念我呢?前几天刚刚传来你在华山的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你在等着我吗?等我啊!我明天就去寻你去,哪怕只是一座冰冷的坟茔,至少你就在我面前,我还能和你说说话不是吗……最终,李俶在山水间觅得的只有一些她曾经来过的传闻,既没有她的身影,也没有她的葬身之所。
剧终了,陪伴李俶的不仅仅只有失去爱人的悲伤和对爱人的思恋,还有那一缕希望、那一丝丝自己的幻想、那一段段满心期待复又失望的岁月……
是李敏峰和叱云南密谋害的,虽然魏皇帝被骗,但是他却在不知情没调查清楚的前提下听信谗言,定她们一家谋反罪,没有为他们平冤。剧中叱云南杀害的只是一部分,要是一旦被定为谋反,肯定要诛杀九族(这些就是魏皇帝干的了),这些剧中肯定不会一一表现出来的呀,而且皇帝还赞李敏峰、叱云南立大功,这就是恨上加恨了吧。所以,北凉公主恨的仇人是李敏峰、叱云南、魏皇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