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
有效道歉
我都说了对不起,还要我怎样
1前言
生活中,有些人害怕尴尬而逃避道歉,认为时间长了,就气消了。但是一个人的度量是有限的,当积累到一定量了就会爆炸。有些人道歉了,但是没效果,甚至让对方更加生气。
一个好的道歉不仅可以挽茴一些已经造成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关系进一步恶化。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着做错事后要向别人道歉,但很多人也许根本不懂得如何道歉。
2道歉的正确打开方式:
1道歉之前,先弄清楚对方生气的原因
先搞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哪个行为冒犯了对方。如果不知道,那道歉将毫无意义。你可以通过询问对方,来搞清楚究竟自己哪里做的不对,问清楚原因,态度要诚恳。
2道歉要走心
如果你不是真心想要道歉,你的语言、语气和动作都会出卖你,对方也不会感受到你的诚意。道歉要承认具体的错误,能够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表示歉意的同时,说明具体的问题,以及弥补的措施。
3不要把原因归结到对方身上
你只需要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去挑对方的刺。对方如果也有错,ta在接受到你真诚的道歉后,也会想要向你表达歉意。
3道歉的正确打开方式:
4可以向对方解释,但不要找借口
如果你不是故意做错,可以向对方解释原因,但注意不要说“但是”66如果”等这类潜台词,把责任推给对方,只会激怒对方。
5如果对方还是很生气,高情商技巧
夸大自己的过错,大力赞美对方,态度和姿态会让对方逐渐消气。多给对方一些时间,情绪是需要消化的,不要让对方立即原谅你,也不要强迫对方原谅你。
6用实际行动来弥补
既然做错了事,肯定是伤害到了对方,不管伤害是大是小,终归是伤害到了。你可以试着做一些事情来弥补对方,比如给对方送一份礼物,或者为对方做一些事情。
4启示
这时候的你可能会想:
明明对方也做错了,为什么要自己要先道歉;担心对方因此变本加厉,自己成为舔狗
那么:
如果你对这段关系比较看重,你可能需要先收起自己的骄傲,让自己成为先道歉的人。
你也可以在自己道歉后,请求对方也向你道歉。多一些沟通,就可以少一些误会和矛盾。
大人当然会犯错,在成人的世界里,做错事道歉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什么在面对孩子时,那句对不起会这么难说出口呢?
中国爸妈的另类道歉方式,在《庆余年》里, 范建给范思哲道歉这个桥段让很多网友感同身受,太真实了。
范建误以为范思哲勾结太子陷害范闲, 罚他跪了几个时辰。范闲坚持父亲应该和范思哲道歉,范建先是反问道:“哪有当父亲的给儿子致歉的道理”?
最后,他也只是选择一个很中国式的道歉方式是:“你想要什么”?
自古至今,中国父母的道歉最大特征是“说不出口”。
他们宁愿选择各种委婉的下台阶方式。比如经典的吃饭道歉法。
父母:“吃饭了”。
孩子:“饭真好吃”。
父母与孩子心照不宣,一句简单的对不起终究还是没说出口。而说不出口的背后,一是觉得有损家长的威严,我道歉了,那以后他怎么可能听我的话。一点小事就道歉, 孩子会不会变得矫情了,以后出了社会怎么办?二是源于父母做错事后的自责。自责会产生的羞耻感 ,总是会让父母产生“我不是好父母”、“我做的还不够好”等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带来的消极感,也是父母不能诚恳向孩子道歉的原因。
然而,无论是吃饭道歉法,洗衣道歉法,买东西弥补法,都不能真正地走入孩子的内心。不道歉只会在孩子心里横下一根刺,即使他们成长的阳光明媚,也终究有个心结在那里,在某些时候会不时冒出来。
对不起,对于孩子真的很重要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跟孩子说“我爱你”,但往往却吝啬对孩子说一句“对不起”。
“对不起” 这三个字很普通,但父母可能不知道它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很多时候, 比起父母的这句对不起,孩子更在意的是这句话背后的理解与关心。它代表着他们的感受是被父母看见与接纳的, 他们是被父母所爱着的。
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孩子会将父母的道歉,视作父母对自己爱的表达。如果父母做错了事迟迟不道歉,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在一个会道歉的家庭长大的孩子, 他们同样会成长为一个懂得认错,有责任和担当的大人。
1、时转移孩子注意力
利用孩子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性,将其中一位迅速带离现场,或者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其注意力,让他远离争吵。
2、保留孩子的尊严
如果确实需要对孩子进行明确的批评教育,也不要对孩子的个性和人格作出侮辱式的评判,避免给他人心目中留下坏孩子的错误印象,从而嘲讽、排斥他,使孩子生活在自卑当中。
3、父母不要太认真
孩子之间发生吵架,家长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要轻下定论,那样弱势一方的孩子会不服气,产生抵触情绪,对家长产生不信赖。对于占优势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就没有错,让孩子产生骄纵的心理,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在孩子之间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原谅彼此,友谊第一。小伙伴之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一笑泯恩仇。况且孩子吵架,吵完了很快也就没事了,以后孩子之间又可以很好的玩在一起了。
4、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
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对错,了解他对事情的看法,从而帮助他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尽量做到不偏不倚
很多家长在一个家庭中,不知不觉可能会偏爱某一个孩子,比如姐弟争吵时,如果父母不问缘由,就指责姐姐没有让着弟弟,这样会很伤姐姐的心。虽然不被父母偏爱的孩子试图轻描淡写地对待这种情况,但是他们明显地感到伤心,自我价值认知也受到负面影响。因此,家长们请注意:孩子们非常敏感,他们会察觉到父母的情绪和偏爱,尤其是父母会偏向谁,不被偏爱的孩子可能会怨恨父母一辈子。
孩子吵架是常有的事,父母应当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话,父母就得介入其中帮助孩子们化解矛盾。
1、争论升级
孩子们开始激烈地骂入、大喊大叫或者动武(打人、踢、出拳头)。这时家长就要把孩子隔离开,不能再让他们待在一起。
2、敌对情绪升级
开始破坏对方的东西或者和其他人的友情。
3、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
两个孩子(或者其中一个)感到大家不再像以前一样爱自己,自我认可程度和家庭归属感也受到负面影响。
4、家庭和睦的景象不再
尽管家长尽了全力,两个孩子的关系还是变得很僵,或者冲突依然在升级。孩子间的矛盾已经开始影响到全家的欢乐气氛和稳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