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背 景
[编辑本段]
白居易是在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的,而在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
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诗人骑马所见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骀荡的春光,表现了世间万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机,塑造出诗人自身欣然陶然观景的形象,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发了喜爱早春风光、恬静闲适自得的感情。
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注 评
[编辑本段]
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及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属山西)人
。唐代大诗人。注有《白氏长庆集》。
1、孤山寺:南朝陈文帝天嘉(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位于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孤峰耸立,景色秀丽,为湖山登临胜地。
2、贾亭:即贾公亭。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潮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初:副词,刚刚。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
4、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莺。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指向阳的树木。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5、乱花:各种颜色的野花。渐:副词,渐渐的。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浅草:刚刚长出地面,还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6、行不足:百游不厌。阴:同“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自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
诗 意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
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
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生动的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又给读者以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这两联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以“早”“新”“争”“啄”表现莺燕新来的动态;以“乱”“浅”“渐欲”“才能”,状写花草向荣的趋势。这就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前代诗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受到激赏,正是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钱塘湖春行》以上两联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只是白诗铺展得更开些。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余兴未阑,集中饱满的感受给读者无尽的回味。
中国历史上,在天堂杭州当剌史的可以说是不乏名人,不过,最有名的要算是唐朝和宋朝的两位大文豪白居易和苏东坡了。他们不但在杭州任上留下了叫后人缅怀的政绩,而且也流传下来许多描写杭州及其西湖美景的诗词文章与传闻轶事,所以又有人们称他们为“风流太守”。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诗歌的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孤山坐落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叠翠,上有孤山寺,登山观景,美不胜收。贾亭,又叫贾公亭,据《唐语林》卷六载,贞元中,贾全任杭州剌史时,曾在西湖造亭,杭人称其为贾公亭,未五六十年后废。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从公元780年到805年。白居易写此诗时,其亭尚在,也算是西湖的一处名胜。白居易一开始来到了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畔,放眼望去,只见春水荡漾,云幕低垂,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初平”所表达的是白居易对春日里西湖的一种特有的感受。由于连绵不断的春雨,使得如今的湖面看上去比起冬日来上升了不少,似乎眼看着就要与视线持平了,这种水面与视线持平的感觉只有人面对广大的水域才可能有的感觉,也是一个对西湖有着深刻了解和喜爱的人才能写出的感受。此刻,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而正当诗人默默地观赏西湖那静如处子的神韵时,耳边却传来了阵阵清脆的鸟鸣声,打破了他的沉思,于是他把视线从水云交界处收了回来,从而发现了自己实际上是早已置身于一个春意盎然的美好世界中了。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也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白居易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白居易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呀。“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马儿似乎也体会到了背上主人那轻松闲逸的兴致,便不紧不慢地,踩着那青青的草地,踏上那长长的白堤。诗人在指点湖山、流连光景的不经意间,偶然瞥到了,马蹄在草地上亦起亦落、时隐时现的情景,觉得分外有趣,忍不住将其写入了诗中,没想到就是这随意的一笔,却为全诗增添了多少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著名美学家别林斯基曾说过,“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为大自然的景象是不可能绝对的美,这美隐藏在创造或者观察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恰恰说明了这一美学欣赏真理。因为西湖的景色再美,也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在白居易的眼中,它无疑是天下最美的景致,因为他不但善于观察,而且更善于发现和体验。我们现在每每有逛景不如听景的体会,或是听朋友介绍,或是在影视风光片中,听说和看到名胜山水美不胜收,心中不由得生起无限向往之情,可是往往一旦身临其境,面对真山真水,却反而觉得远没有预期的那样动人美丽。这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带着一种发现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然山水,而是带着一种先入为主的过高的甚至是带有几分挑剔的眼光去游山玩水的原因呀。试想古往今来,西湖向人们展示了多少次美妙的春光?而又有多少人见证了西子湖的春色?可是到头来,我们仍然只能吟诵几位大诗家不多的几首作品,莫不是西湖只有等到像苏东坡这样的大文豪光临的时候,才像孔雀开屏般地展现她那惊人的美艳?西湖的鸟儿,只有到了大诗人白居易面前,才“争暖树”、“啄春泥”不成?其实不论何时何地,西湖都是最美的,我们不是也知道这样的名句吗:“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才能在无数西湖的游客中,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白居易并没有看到很多的“早莺”和“新燕”,只有“几处”、只见“谁家”而已,要是我们,说不定还会因为没有到“处处”闻莺、“家家”有燕的时节,而感到遗憾,心想要是再晚来十天半个月就好了。可是白居易却不这样认为,少有少的好处,正因为少,才是“早莺”,才是“新燕”,才有一种感知春天到来的喜悦,如果诗人没有一种年轻的心态和热爱生命与春天的胸怀,恐怕就不会被这为数不多的报春者所打动,所陶醉,而欣然写下这动人的诗篇了。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闻花花香,见草草美,为四处点缀的各色野花而心乱神迷,为没过马蹄的草地而唏嘘感叹了。仔细想一想,没过马蹄的草地其实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观赏这样的草坪根本用不着在春天赶到西子湖畔,在我们的街头绿地就可以了,不过,横在我们与草坪之间的恐怕有一块醒目的标牌:“请勿践踏草地”,于是,一切与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刹那间,变成了一句严肃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们对自然景观而非人造景观的漠视或无动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过,白居易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双发现美、发现春天的眼睛,所以他会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连忘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沙堤,即白堤,又称沙堤或断桥堤,西湖三面环山,白堤中贯,在湖东一带,总揽全湖之胜。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时,也确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过其堤在钱塘门之北,可是后人多误以白堤为白氏所修之堤了。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钱塘湖春行》的优美诗歌来。
事实上,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对于春天或美好事物的敏锐观察与体验,在许多古代诗人中都是非常常见的,唯其如此,他们才能像白居易一样,在春天刚刚来到人间时,就已经欣喜地发现,并为之感动不已,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写下动人的诗篇,留给后人以丰富的美学享受。像白居易那样,并不会因为只有几只黄莺在树上啼唱,只有几家房檐下燕子在搭窝而感到遗憾,反而会因此感觉到春天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而感到欣喜异常,从而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这样动人的诗句的例子是很多的。
前人说“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又说“乐天诗极清浅可爱,往往以眼前事为见得语,皆他人所未发”,(田雯《古欢堂集》)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自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是当得起以上评语的。
层次结构
[编辑本段]
首联从大处落笔,写孤山寺所见之景。第一句是地点,第二句是远景。“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
全诗结构严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语言流畅,生动自然,语气平易,体现了通俗流畅的特点。 诗人从总体上着眼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并善于在行进途中展开了景物描写,选取了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中间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见春色的景物,动物与植物选择组合,独具匠心。还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解 题
[编辑本段]
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卷二十。
钱塘湖就是杭州西湖,那里气候宜人,山川秀丽,更兼楼观(guān)参差,映带左右,自唐代以来,一直是游览胜地。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秋,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钱塘湖春行》即其中之一。
这首诗写于长庆三年(823),是一首七言律诗。
字句知识
[编辑本段]
云脚
“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又可指器物的支撑,如椅脚、桌脚。还可指器物的下端,如山脚、墙脚。又可指残余的滓末,(现代汉语中有“下脚料”之类的词语)由此引申为末端。如日脚、雨脚,杜甫《羌村三首》:“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中的“云脚”,指云层的最低处。
初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常指动作行为的第一次或发生后最初的那段时间。
1常用在动词前,有时用在形容词前,可译为“开始”“乍”,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jì)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本诗“水面初平云脚低”。(初:乍)
2用在动词前,表示事情是头一回这样做。如《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税亩”。
3用在句子(或短语)开头,表示对往事的追溯。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初,亮自表后主”。
4表示“从来”“素来”一类意思。如《汉书·盖勋传》:“群臣初无是言也”。(初:素来,从来。)
渐
“渐”在古汉语里常用作副词,意思是“逐渐”,表示情况的逐渐变化或程度的逐渐加深。可译为“逐渐”“越来越”“渐渐”。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即用此义。
“渐”用作动词时有“加剧”“疏导”“沾湿”等许多义项。如《书·顾命》:“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渐:加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渐:疏导。)《诗·卫风·氓》:“淇水汤汤(shāngshāng),渐车帷裳。”(渐:沾湿。)
这诗是长庆三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会联想到苏轼诗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读了白居易这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东坡这比喻的确切。
乐天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接下两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在这里,诗人对周遭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笔,则是细致入微的。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这还是初春季节。这样,“早莺”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两者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所以当它啄泥衔草,营建新巢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二句之所以妙绝古今,为人传诵,正由于他写出了季节更换时这种乍见的喜悦。这诗在意境上颇与之相类似。
诗的前四句写湖上春光,范围上宽广的,它从“孤山”一句生发出来;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归结到“白沙堤”。前面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面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中间的转换,不见痕迹。结构之妙,诚如薛雪所指出:乐天诗“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一瓢诗话》)。这种“章法”上的“变化”,往往寓诸浑成的笔意之中;倘不细心体察,是难以看出它的“条理”的。
“乱花”“浅草”一联,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往最为频繁。唐时,西湖上骑马游春的风俗极盛,连歌姬舞妓也都喜爱骑马。诗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这些词语的运用,在全诗写景句中贯串成一条线索,把早春的西湖点染成半面轻匀的钱塘苏小小。可是这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剧发展之中。从“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个消息:很快地就会姹紫嫣红开遍,湖上镜台里即将出现浓妆艳抹的西施。
方东树说这诗“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续昭昧詹言》)这是一首写景诗,它的妙处,不在于穷形尽象的工致刻画,而在于即景寓情,写出了融和骀宕的春意,写出了自然之美所给予诗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所谓“象中有兴,有人在”;所谓“随物赋形,所在充满”(王若虚《滹南诗话》),是应该从这个意义去理解的。</FONT>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曾官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里面有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裏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裏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这首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选择的镜头写入诗中,形象活现,即景寓情,从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体现出作者游湖时的喜悦心情。
1、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2、无情不似多情苦。——晏殊《玉楼春·春恨》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王维《辛夷坞》
5、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6、眼中泪尽空啼血。——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7、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8、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
9、泪珠阁定空相觑。——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
10、怕歌愁舞懒逢迎。——陆游《朝中措·代谭德称作》
11、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12、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13、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14、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15、临行愁见理征衣。——夏竦《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16、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姜夔《钓雪亭》
17、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8、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李商隐《楚宫》
19、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20、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平《春怨》
21、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22、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李商隐《流莺》
23、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24、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25、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26、惜别伤离方寸乱。——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27、泪粉偷将红袖印。——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28、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杜甫《又呈吴郎》
29、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李商隐《夕阳楼》
30、伤高怀远几时穷。——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31、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读韩杜集》
32、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3、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元稹《得乐天书》
34、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35、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王昌龄《送魏二》
36、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37、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
38、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39、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杜甫《野人送朱樱》
40、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41、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和乐天春词》
42、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43、闲愁闲恨一番新。——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44、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王沂孙《齐天乐·蝉》
45、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46、拟把伤离情绪,待晓寒重说。——纳兰性德《好事近·帘外五更风》
47、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48、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49、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50、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51、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52、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53、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54、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55、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56、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57、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58、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59、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60、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表达情感的诗句大全_唯美诗句一、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
四、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五、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
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七、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
八、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白朴《天净沙秋》
九、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十一、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十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十三、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十五、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十六、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陈亮《虞美人东风荡轻云缕》
十七、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十八、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十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二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二十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二十二、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二十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二十四、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二十五、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二十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二十七、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二十八、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二十九、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三十、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表达伤心的句子和诗句
表达伤心的句子:
1、爱到最后是眼泪,情到最后是伤痕。
2、对雨独泣,和雨入池,泛起一层层连绵的涟漪,荷叶哪知细雨夹着我的相思泪滴洒在它的背脊,还毫不留情地让它滑落池底。
3、一曲《无悔》唱出了红尘深处多少的无奈与痛惜惹出多少心灵的凄凉与悲伤凝成了殷殷的红豆,读成了满纸相思泪。
4、丝丝幽恨,痛在心,伤了神,那些花间月下,神态妖娆的风情,注定不是我能及的。多想把春风揽入怀中,伸手去探,一地的碎影。伤了心,湿了衫。
5、秋夜残念,催人泪下,霜天孤夜寒,几许忧伤唤醒几多乡愁,萦绕心头,未把乡愁折袖回,翘首望,月上柳梢头。
6、一个深秋残余多少流年的伤,一个月夜搁浅多少缤纷的思念,沉默不语的夜,繁华落尽,风摇疏影,摇曳的烛火里,缠绵着自己烂漫的一帘幽梦。
7、秋水伊人,静默清秋,笑中带泪,泪中带伤,不求春华秋实秋水长天,只愿那高挂的冷月疏星能泛出点点醉人的温柔,只愿早已远离的目光能存留最初的一丝深情。
8、秋,伤怀,伤感,不伤人,你,伤情,伤爱,不伤心。洗去铅华的情爱在秋果叶落里潸然泪下,打湿了枯叶一片,潮湿了一段幽幽寡淡的岁月。
9、夜深再次轻叩心门,任泪水打湿一地的碎碎念。曾经的誓言,早已风轻云淡,谁还在门前掌灯盼归人
10、读完纸条上的话语,任泪水湿润整个世界。我不相信眼前的事实。难道这就是爱吗爱一个人不可以这样不负责任的逃离!
11、夜阑窗外声,烛影照梦魂。泪轻落,一点一点消融。遥望中,一丝一丝心痛。那一刻,孤影成形泪湿衣。
12、褪不尽的风花雪夜,谁站在爱的彼岸上相守。在迷途中倾泪的回忆,道不尽爱的忧愁。
13、也许经历了,累了,痛了,它就会随风吹入海底,最终泛滥成一个汪洋,流出来的,就只有两行泪了。
14、奔跑在雨中,脑中不断地忆起那些美好的回忆,背叛的心,已分不清泪水和雨水,像河水一样一滴一滴的流进深沟。
15、伤感的人,听着伤感的歌,想着伤感的事,泪花渐渐模糊了我的眼睛。回想着我们曾经说过的誓言,嘴角微微的上扬。原来,自己真的是一个傻逼。
16、春来柳枝新芽,郁葱葱轻雾含烟,低垂垂随风游荡,像极了挥别的衣袖流苏,是离愁,写满了汴水两岸的杨花。
17、曾经的遗憾,牵动了酸痛的心! 思念早已成为习惯,美好的回忆,增加了丝丝甜蜜! 思念永远不能改变,离别的伤感,酝酿着深深期盼!
18、浅浅的忧郁, 淡淡的哀伤, 凝作漫天飘逸的云朵; 细细的柳枝, 柔柔地摇曳, 勾起满塘碧水泛出涟漪; 窗外的乱花, 披着晨露, 泣诉对蝴蝶的牵念。
19、我用付出的真心爱你,而你却忘记了真心背后的付出,悲伤的篇章,缕缕情丝,字字滴泪,淋湿慢行,悸动心弦,谁会知道,我的悲伤,只因有你。
20、月明风清,凄凄清音萦耳畔,幽幽诉心声,绕身转,停耳边,情深无限,思念不断,忆起了往事翩翩。你的身影辗转,陪伴清泪幽怨,伤了红颜,湿了容颜,痛了心尖,却无眠。
表达伤心的诗句: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9、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2、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16、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19、我本将心比明月,奈何明月照清渠。
20、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21、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
23、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过境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5、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6、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7、秋风秋雨愁煞人!
28、过眼烟云散随风, 幻化金顶伶仃松。 分分合合世间爱, 缘起缘灭一场空。万念俱灰渐憔悴, 只羡世外比丘僧。 我佛慈悲救苦难, 愿遁空门渡众生。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
2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 --张先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7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李清照
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9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13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萧子显
14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1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19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0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1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
2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7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2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9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0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
3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3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
33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
3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36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欧阳修
3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柳永
40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4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4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44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画者的行吟》作者在塞纳河边受到了屈辱和嘲笑,因此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这世上的生客”之后的十几行诗,诗人的一颗赤诚的心灵在咚咚地跳动,有如他家乡斗牛场上激动人心的锣鼓声。
诗人多么企盼着过上真正彩色而明朗的时日,感情毫无遮蔽,想象毫无顾忌,语言不羁而流畅,完全是诗人自己的声调。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诗作。
这首诗描写西湖的早春景色,处处扣住“初春”做文章。这里,春水才涨平湖岸,早莺在暖树上歇息,享受和煦的阳光;新燕在辛勤劳作,修补旧巢。渐渐开放的杂乱的花卉,让人眼花缭乱;冒绿的小草,短浅刚刚能淹没马蹄。到处洋溢着早春的生机,春意盎然的日子指日可待。诗人陶醉于此,就有赏玩不够的感觉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