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第1张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民间故事。

 2、制作相应的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一直广为流传。同学们都搜集了那些民间故事呢?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交流。

 3、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课件播放《盘古开天地》)同学们听说过这个故事吗?(生:……)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

 要求:

 a、把课文读通顺。

 b、画出文中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c、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自读效果。

 a、认读生字词并指导识记、书写。

 b、指名读文。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找出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中心句)

 3、盘古是怎样用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

 二、研读文本

 (一)出示词语混沌一片一片漆黑轻而清重而浊缓缓上升慢慢下降

 1、指名读

 2、找找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是用来写什么的?

 3、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齐读。找出其中的反义词。

 (二)出示词语:抡起猛劈顶蹬

 1、齐读。

 2、这些词语是表示什么的它们是用来写谁的?读有关句子,想象盘古顶天立地的样子。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想象。

 过渡:巨人的神力也是有限的,盘古终于累倒了。

 (三)出示词语: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滋润万物的雨露

 1、指名读。

 2、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出现的,是用来写什么的?

 3、师:盘古临死了还想着为人类造福,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4、课件出示盘古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师引读。

 5、指名复述这部分课文。(课件引导)

 三、拓展:同学们想想这后面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变成了什么?(指名说)

 过度:是啊,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抬头看天,那飘动的云格外洁白,我知道这是盘古呼出的气息。

 放眼大地,辽阔的大地一片生机,我知道,这是盘古的(肌肤)。

 仰望高山

 俯视江河

 走进溶洞

 ……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2

 二、研读第一自然段。

 (二):设境体验,感受“顶天立地”之苦

 (三):想象迁移,领略“身化万物”之奇

 四、拓展延伸,亲近神话

 1、在我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他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2、学后汇报交流后,教师出示《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简介。

 3、小结:民族精神,积厚流光,神话故事是人类艺术的瑰宝,让我们共同亲近神话故事。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古典神话》、《封神演义》。

 五、作业设计:

 1、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阅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

 六、板书设计: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宇宙混沌 → { 顶天立地 }→ 创造宇宙(奉献、牺牲)

 身化万物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②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自由说说。)

 ③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②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③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④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研读感悟

 ①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一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②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座听。

 ③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a.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孔子连忙说:学后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b.谈老子。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c.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①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朗读感悟

 ①生自由练读。

 ②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③师引读。

 演读感悟

 ①分小组演一演。

 ②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①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②明确责任:各小组主民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小组的活动。

 ③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B案

 课前准备

 ①学生读课文,画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紧扣课题,引入新课

 ①教师提示课题:17、孔子拜师。

 ②感悟题意。

 a.用自己的话把题中暗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年轻的孔子拜学问渊博的老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

 b.扣题质疑。

 估计学生质疑:孔子是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拜师?怎样拜师?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认读生字。

 a.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b.指名认读生字。

 ②给生字找朋友。

 a.给这些生字组词。

 b.读词语。

 细读课文,解难释疑

 ①孔子是怎样的人?

 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资料袋及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研读课文。

 ②孔子为什么拜师?怎样拜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来理解。

 课件重点出示:

 a.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b.曲阜到洛阳相距很远,孔子走了几个月,才走到了洛阳。

 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从第一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

 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课时

 复习词语

 ①卡片抽读。教师将词语卡片随机抽出,指名学生认读。

 ②组内检测。小组内模仿教师的方法,互相检查词语的掌握情况。

 朗读感悟

 ①自由读课文,把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读给同桌听。

 ②展示读课文,同桌互读互听,互提意见。

 ③表演读课文,把文中易演的内容在朗读的同时加进动作。

 ④品读升华。听了刚才的朗读,你对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导书写

 ①请学生当小老师,指出书写生字的注意点,如,迎字不要多一点,尘字上面的小不要带钩。

 ②请书法好的学生到田字格内范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结构特点。仆、授等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③学生写字并写词语。

 布置实践活动

 ①活动总动员。孔子、老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开展一次活动,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去感受一下这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②活动筹备。

 a.命名。根据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传统文化?学生根据自己准备了解的内容给本次活动命名。

 b.组织。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担任组长。

 ③拟定活动计划。由组长组织讨论,共同拟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④交流活动计划。

 课外作业

 按照商定的计划开展活动。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情感目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他们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再现神奇、美好的画面。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先辈留下了许多美妙的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盘古开天地》

 3、读了课题,你知道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

 2、学习生字新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找一找形声字读一读。

 找一找月字旁的字,说说为什么是月字旁。

 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做一做。

 读准多音字“倒”和“汗”

 3、开火车读课文

 4、读了好几遍课文后,谁能说说对课文或盘古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一二段

 1的确,盘古真是了不起,能够在混沌一片的宇宙中开天辟地,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远古时代,亲自看看宇宙当时的情景吧!(课件出示)

 2、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情景?

 3、是啊,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只是一大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黑漆漆的一片,课文里用了哪个词?读第一段。就这样一直到十万八千年的一天,混沌之中一位名叫盘古的巨人醒了,他是怎样开天辟地呢?

 4、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有关句子。

 5、指名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应该怎样读?指导朗读:“猛劈过去”要读重一点,清和轻应该轻读,要是读重了就会掉下去了。

 6、再读读这段话,让我们用朗读来感谢盘古给我们带来明朗的天和坚实的土地。(齐读)

 7、在读着段文字时你有什么发现吗?同学们,你们发现作者在写这段神话时用了很多的什么词?请赶快找出来。并校对。

 8、(去掉其他的内容,留下反义词)我们能利用这些反义词和近义词把天地分开的情景说清楚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9、小结:作者用上了这么多的反义词和意思相近的词,使神话情节形象起来了,讲起来就更有味道了。同学们,天地分开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出示盘古那种顶天立地的画面,)请找到课文的语句读读吧。

 四、课文的第三段

 1、自由读

 2、指名读,或者齐读(提示:把天和地分开后就挺累得,还要使劲蹬着地,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3、朗读:(中间穿插导语:同学们,盘古为了不让天和地合在一起,就像巍巍的巨人一样,直挺挺的撑在天和地的中间,孤独寂寞的、辛苦地站住那里。十年过去了、百年、千年、万年――一站就站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变得很高很高,高到了九千丈,地就变得很厚很厚,天和地终于被固定住了,但盘古也到了精疲力尽的时候,所有的精力也消耗殆尽。终于有一天,他轰的一声,倒在地上死去了。此时,你又想对盘古说什么?让我们把想说的话送到朗读中去把!

 4、过度:就算他倒下了,可他还是用自己的整个身躯把这个世界变得美丽。让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他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吧!

 五、写字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

 2、过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累得倒下了,可就算他倒下了,他还是用自己的整个身躯来创造美丽的宇宙。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创造的?

 二、学习课文的第四段

 1、自由读

 2、提示:同学们,边读书边想着画面,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习惯,咱们去试试好吗?(学生再读)

 3、你刚才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呢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交流)

 4、到底是什么词语使我们联想到了这么美丽的画面,让我们再读读这段话,你发现了吗?

 师:“飘动的云”,像这样的词语,在这一段还有好多呢,找找读读吧。

 出示: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诃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5、谁能读出这些词语的意思,使人家一听,就能听懂意思了。谁来试试。

 6、放到课文中去读读,就能读的更好了。(指名读――齐读)

 7、我们看看当时神话般的情节吧!(出示课件)

 小结:同学们,盘古虽然倒下了,但他没有忘记把自己的全部留给他开创出的天和地。所以后人称赞盘古是“垂死化身”,他用了自己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那么你们也想作者一样,进行大胆的、合理的想象,盘古的其他部位变成了大自然中的什么呢?(课堂小练笔)

 8、交流(用上怎么样的什么,这样的词语)

 预设:他的牙齿、骨头、骨髓则变成了蕴藏在大地下的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美丽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连他身上的汗水也变了,变成了无尽的雨露和甘霖。肉变成肥沃的土地,筋骨变成条条宽阔的道路。他高兴的时候是睛天,发怒的时候是阴天。

 9、由此引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0、是呀,正因为盘古的献身,才使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草木,才有了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人们喜欢这些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就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盘古是我们人类的创世神,那在神话中说是谁创造了我们,(而民间认为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是始祖神,盘古和女娲作为和创世神和始祖神,广泛而又长久地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崇拜。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神话故事吗?让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座巨大的宝库里,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吧,引读民族神话千字文

 三、课外拓展(民族神话千字文)

 鸿蒙未辟,宇宙洪荒。亿万斯年,四极不张。盘古开天,浊沉清扬。天高地厚,乾坤朗朗。日月经天,星宿列张。江河行地,浩浩汤汤。女娲补天,日月重光。夸父逐日,血气贲张。精卫填海,荡气回肠。后羿射日,功德无量。神话故事,意味深长。民族精神,积厚流光。

 四、写字指导

小学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了解故事内容的神奇,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读一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生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出示课题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认读生字词,教师及时正音。

 缓缓、一丈、逐渐、四肢、肌肤、辽阔、血液、祖宗

 3.让学生根据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品悟。

 1.交流初读感受。

 2.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用心默读,勾画出让自己感到神奇的语句。

 3.交流勾画的语句,并认真品读,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伟大。

 四、总结拓展。

 1.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宇宙,进一步感受神奇的变化与盘古的无私奉献,升华情感。

 2.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浏览各民族创世神话,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指导学生练习复述故事。

 二、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三、让学生积累本课优美词句。

 四、仿照第四自然段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段话。可以从下面的话题中选择一个接着写,也可以自己确定内容。

 1.公园的景色真美呀。

 2.超市里,商品的种类真不少。

 3.我们的校园可美啦!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1

  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说目标

 1、感知课文,认识“猛、缓”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抓盘古开辟天地和献身两部分,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说教学理念

 一、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设计好疑难点,给学生一台阶。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自主学习。我在这堂课内,每个环节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如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这部分:

 a、“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圈出)

 b、读了这些词句,你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

 此时叫了两个学生读得还不够理想,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天地打开,缓慢的变化上,朗读还缺少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这时,我给朗读的孩子评了句:难道盘古开辟天地就仅仅用缓慢的语气来读吗?随即配上一声爆炸的音响效果。学生茅塞顿开,齐读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二、让学生尽情展开想像的翅膀,激情发言。

 在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时设计以下环节:

 a、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b、再读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一幅画面?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浮想联翩:

 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盘古的身体其他部位会变成什么呢?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他的(),变成了()…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让孩子在课堂上尽情展示自己,还孩子发展的空间。

  说教学方法

 一、运用电教媒体,直观感受,激发情感和兴趣。

 盘古开天地是个神话故事,为了更让学生接近文本,亲身体验,制作多媒体(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①情景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天在哪儿吗?地呢?(板书:天地)是啊,上有天,下有地,天和地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可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地本一家,整个宇宙一片黑暗。幸亏有一位巨人盘古(板书:盘古),打开了这混暗的世界,才有了光明。(板书: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

 ②情景:想看看这位巨人?来吧!

 播放Flash动画,感知故事内容。

 ③看了这片子,你有什么感受吗?(让学生初步谈谈)

 ④听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音响

 运用电教媒体,无疑能调动学生的激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学生理解词句。

 二、读中感悟,议中深入

 让学生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词句品味盘古开天地的词句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学好这部分,我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说效果

 整堂课下来,可以说学生亲身体验了盘古开天地的壮观景象,感受了盘古英勇献身的精神,能对神话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回答问题热烈,参与面较广。但由于这是第一课时,我安排的内容密度较高,时间较紧凑,因此在第三部分研读感悟中,第四自然段读得还不够,本来安排了一个互述内容也无法进行。

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2

 学习目标:

 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

 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

 (一)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断,导入新课。

 (二)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

 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

 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围绕创造质疑。

 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

 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

 (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

 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问题。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相关的段落。

 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①理解抡的意思。

 ②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①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

 ②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

 ③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a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b在朗读中,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顶天立地)

 3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

 (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用。

 (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

 (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飘动的云奔流不息的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

 (4)拓展想象,丰富美丽。

 ①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②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

 盘古的(),变成了()的()。

 学情预设与教学策略: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丰富。

 (5)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

 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

 (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

 (二)朗读、品味中心句。

 (三)教师小结。

 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2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生词。

 2、有感情朗读全文,谈感受。

 二、复述故事。

 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

 2学生自由练习。

 3提名说,集体评议。

 三、书写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①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降。

 ②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液滋等。

 2练习书写。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4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①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并抄写下来。

 ②引导学生关注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事物特点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宇宙的美丽。

 四、布置作业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准备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

 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创造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课后小结:

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神话传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了解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宇宙的过程。有感情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的故事内容,培养想象力。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四、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朗读中训练语言文字,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在朗读中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因此,本课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点拨法”等。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我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读读、划划、想想、说说、写写”的方法学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走进神话

 上课前播放动画(幻灯出示),盘古开天地的过程,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神话故事的主人翁盘古为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二)初读感知,提炼中心

 《新课标》一再强调:“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基于这一理念,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课文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划出生字,然后多媒体第一页显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第二页显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第三页将生字带入词语再次开火车朗读。重点解释月字盘的字和什么有关。最后词语掌握了,进入课文。请学生默读课文,并提出阅读要求(幻灯出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不懂读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和同学。③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的梗概——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三)围绕中心,自读自悟

 “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理问题,板书:创造前、怎么样创造、创造后。分布讨论:盘古开天地之前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重点理解“混沌”一词,在学生回答不明确时,借助字典里的解释让学生选择,学生一目了然。板书:混沌一片。上完第一自然段之后我导读引入问题:在这混沌之中,盘古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了。盘古是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指名来读。重点指导“抡起”和“猛劈”的语境,板书:抡起和猛劈。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和决心。

 结束后我再次引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展开多媒体,学生读下半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一环节是本段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请学生来发现句子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第二步理解两个清的`区别;第三步指导朗读,朗读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师生配合,男女生合作、带动做朗读等等。在这天地分开之前,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是一片混沌,再次理解“混沌”一词。告诉学生今后遇到不懂的词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一段上完之后再全班齐读一遍。

 最后指导生字,重点指导“创造”,我在黑板上范写,指导个别笔画,留五分钟给学生写字。

 (四)细读品味,感悟精神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我打算分三步来完成。

 第一步: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辟地的艰难和决心。

 第二步:体会“顶天蹬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幻灯出示)理解“顶天蹬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幻灯出示),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师生读、同桌读、男女生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五)综合训练,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课我设计了三个训练项目。

 1、想象创编

 叶圣陶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学到这儿,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变成了()的()。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2、练习复述

 复述能力是阅读能力、记忆能力与说话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复述课文被列为中年级的训练重点。可是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呢?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之后,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出示画面(幻灯出示)让学生在画面的引领下练习复述,板书、画面、教师的适时点拨,能起到架设桥梁的作用,使学生顺利地学会复述课文。

 3、激情说话

 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六、说板书设计

 靳家彦说:“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

语文《盘古开天地》说课稿4

 说课,就是教师备课之后讲课之前(或者在讲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同学科教师)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

  一、说教材

 《盘古开天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中心来编排的。《盘古开天地》一课就以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个主题来写的。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积累好词佳句,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设计理念

 《盘古开天地》一课思路清晰、脉络分明,语言生动具有传奇色彩,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感情朗读,情景感悟为主,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神奇”,抓住重点词句段,在师生对话中领悟故事内容,感情诵读,在师、生、文本对话中迸发情感。

 (二)教法、学法指导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教法上就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多元对话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想象、说话和运用的能力。在学法上,指导学生多采用集体力量和智慧来学习新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的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拨,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愿望。这一环节,我以神话故事人物,故事录像导入,用教师的语言魅力把学生带进传统文化的神奇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想读故事的强烈愿望,并引导学生去读。

 (二)以读贯穿始终,感悟课文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始终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我采用了自由读、默读、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读、重点语句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把书读流利,并理解其中一些难懂的词语,感悟故事内容及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除了多种形式的读以外,我还注重了情境教学。课前导入时,出示,动画录像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文的探知欲。在学习盘古开天地的自然段时,以表演体会情境,通过动作表演,学生就更容易体会出盘古的艰辛与伟大。当学到盘古身体变化的这个自然段时,以音乐渲染情境,师生情感朗读,学生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好,从而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精神。

 (四)从文本拓展到生活

 在最后一个环节,我由天地成形的不易引入拓展,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地球?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走进生活是课堂教学的需要。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就达到了。

远古神话传说中古时盘古生在混沌世界,他不甘心忍受黑暗,用神斧劈向四方,逐渐使天空越来越高远,大地越来越辽阔。他为了不让天地再次合并,他施展法术双手托天脚踏大地。

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经过18万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最后他的身体各个部位变成了日月星,高山河流。

盘古庙的由来和发展:

明永乐四年重修,成化元年知县刘素再修,(二十年后倒塌)。弘治十四年知县周忠,易小以大,易甓以石,易涂泥而金铁之,历时四年而工成。清康熙二十七年因河水汴刷庙毁,故南迁河西,并有传“盘古墓在水中,又石棺,铁锁系之”之记。

但是新建的盘古庙规模缩小了很多。中华民国五年盘古毁于天火。主持僧本信信苦形(用两根铁丝穿在脚后跟的筋骨之间,用一条铁链再连在一起,以示自己有罪带镣),徙步去天津斋化。得津沽巨商宁世福等八家施舍,遂于民国八年重修,历时十年。不仅殿堂比以前又小了不少,而且因资金不足,有些工序未能如愿便草草收工。

1937年9月18日,几名日军占领盘古殿顶,向百姓开枪,后进驻伪军,建立据点。在1946年秋,青县人民武装攻克盘古据点,盘古整个盘古庙毁于一旦。

可谓“建于战乱,毁于战乱。”1987年秋盘古人自发成立“盘古庙筹建委员会”。借村民一处,权作“盘古庙堂”。92年重修盘古墓,建了盘古墓碑亭。2005年再度粉刷、修整。

  盘古开天辟地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12-27 10:12:03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田螺姑娘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7-19 19:21:37

  某村有一位单身汉,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他勤恳能干,每天都辛勤劳作在田间。

  有一天,他下田时,无意中拾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带回家,养在自家的水缸里。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已过去三年。有一天,单身汉从田地里干完活回家,发现桌子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单身汉左看右瞧又不见有人,他肚子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桌吃了起来。他边吃边想,会有谁给他煮这么好吃的一桌饭菜呢?他连续几天干活回来都同样是满桌的好饭菜。于是,他想此事一定是邻居 李大嫂帮的忙,今天我要好好去感谢人家。于是他问了邻居李大嫂,大嫂说:“没有呀?我听到你厨房有做饭、炒菜声,我还以为是你提前回家来做饭呢?”单身汉感到奇怪,会有谁这样做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有一天,他象往常一样扛上劳动工具出工去了。过一会儿他又偷偷返回家来,躲进家门外偷看个究竟,快到中午时,水缸的盖子被慢慢掀开了,从水缸里走出一位象仙女般的姑娘接着就很熟练地做起饭、炒起菜来。很快就摆满一桌饭菜。饭菜做好之后,它又躲进水缸里去了。单身汉心想,今天该不会是我看走了眼?于是,他连续几天都偷偷躲在屋外着看,结果千真万确,确是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天在帮他做饭炒菜。

  单身汉想,这么一位漂亮贤惠的姑娘天天来帮忙他煮饭,究竟为了什么?我一定要问个清楚,又一天的中午,姑娘正在专心做饭时,单身汉推门突然闯了进去,一把将姑娘抱住,并将她锁进房间。他急忙打开水缸盖子,一看傻了眼,怎么那只田螺只剩下个空壳游荡在水中?这水仙般的姑娘难道是这只田螺变成的?单身汉想出个聪明的办法来,他把空螺壳藏到后花园里去。再到房间把姑娘给放出来问个清楚,谁知那姑娘从房间出来直往水缸里跑,当她看见螺壳没了时伤心地大哭了起来。她边哭边给单身汉说出了自己经过的实情,她说,她是个螺精,因前世单身汉救过她的命,今生又养了她三年,她是投身来报恩的。单身汉听后好感动,

  于是,他就与这位姑娘结了婚,婚后她们还生下一对儿女。据说她们夫妻一直很恩爱如初,日子越过越好。

  鲤鱼跳龙门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7-19 19:16:43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就在这千钓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

  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吴刚伐桂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7-19 18:44:42

  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

  又《山海经》中,吴刚又叫吴权,是西河人。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三年学仙道,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而吴刚的妻子对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内疚,命她的三个儿子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一个不详。

  八仙斗花龙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7-19 19:15:15

  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

  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

  〃,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

  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原来,龙宫里有条花鳞恶龙,是龙王的第七个儿子,称为“花龙太子”。这天,他闲得

  没事,在水晶宫外游荡,忽闻海面上有仙乐之声,便循声寻去,猛见一条雕花龙船,内坐八

  位奇形怪状的大仙,其中有个妙龄女郎,桃脸杏腮,楚楚动人花龙太子见此仙姿,魂魄俱

  消,早忘了师傅南极仙翁的忠告,忘了龙王母的训导,想入非非,似魔似痴的迷上何仙姑了。

  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

  雕花龙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

  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

  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这时,汉锺离慌忙检点人数。点过来,点过去,只有七位大仙。男的俱在,独缺一个何

  仙姑。奇怪,这何仙姑到哪里去了呢?汉锺离掐指一算,大吃一惊,原来是花龙太子拦路抢

  亲,把何仙姑抢到龙宫里去了。

  这一回,大仙们可大动肝火了。个个咬牙切齿,杀气腾腾,直奔龙宫。

  花龙太子知道七仙不会善罢干休,早在半路上伺候着。他见大仙们来势凶猛,慌忙挥舞

  珍珠鳌鱼旗,催动虾兵蟹将,掀起漫海大潮,向七仙淹来。汉锺离挺着大肚子,飘飘然降落

  潮头,轻轻煽动蒲扇。只听“呜…忽…”一声,一阵狂风把万丈高的和虾兵蟹将都煽到九霄

  云外去了,吓得四大天王连忙关了南天门。花龙太子见汉锺离破了它的阵势,忙把脸一抹,

  喝声“变”。海里突然窜出一倏巨鲸,张开闸门似的大口来吞汉锺离。

  汉锺离急忙煽动蒲扇,不料那巨鲸毫无惧色,嘴巴越张越大。这下,汉锺离可慌了神

  了。正在危急中,忽然传来韩湘子的仙笛声。那笛声悠扬悦耳,鲸鱼听了,斗志全无,竟朝

  韩湘子歌舞参拜起来,渐渐浑身酥软,瘫成一团。

  吕纯阳挥剑来斩鲸鱼,谁知一剑劈下去火星四溅,锋利的宝剑斩出个缺口。

  仔细一着,眼前哪儿有什么鲸鱼,分明是块大礁石。吕纯阳恼得火冒头顶,铁拐李却在

  一旁笑谜谜说:

  “莫恼!莫恼!待我来收拾它!”

  只见铁拐李向海中一招手,它的那根拐杖"唰"地窜出海面。铁拐李拿在手中,一杖打下

  去,不料打在一堆软肉里。原来,海礁已变成一只大章鱼,拐杖被章鱼的手脚缠住了。要不

  是蓝采和的花篮罩下来,铁拐李早被章鱼吸到肚皮里去了。原来这巨鲸和章鱼都是花龙太子

  变的。这时,他见花篮当头罩来,慌忙化作一条海蛇,向东逃窜。张果老拍手叫驴,撒蹄追

  赶。眼着就要追上,不料毛驴被蟹精咬住脚蹄,一声狂叫把张果老抛下驴背。幸亏曹国舅眼

  明手快,救起张果老,打死了蟹精。

  花龙太子输红了眼,现出本相,闪耀着五颜六色的龙鳞,摆动着七枝八权的龙角,张舞

  着尖利的龙爪,向大仙们猛扑过来。七位大仙各显法宝,一齐围攻花龙太子。

  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

  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

  不肯罢休。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八仙再也没有兴趣

  去游蓬莱岛了。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

  “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

  织女牛郎鹊桥相会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时间:2004-7-19 18:43:43

  农历七月七日是民间的“乞巧”节,妇女们这晚在庭院中摆下酒脯瓜果,虔诚地向夜空膜拜,以盼望织女星赐予技巧。由于诗人的吟咏,画家的描绘,文人的铺排,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于是流传人间,缠绵绯恻,委婉动人,这便是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诗经》的《小雅》中有一首诗:

  “或以其酒,不认其浆;鞙鞙佩璲,不认其长。

  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大意是说天上的织女星,坐在织布机旁,无心织绢,却一心一意地想着银河对岸的牵牛星,而为之眷念不已。

  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了牛郎与织女爱情故事的想像与传说。《史记天宫书》和《汉书天文志》中,也都有牵牛、织女双星的记载。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这项记载准确他讲是从“古诗十九首”中获得灵感,其中的一首描写《七夕双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携素手,扎扎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比起《诗经》中的那首,更描绘得凄凄切切,道出了一对有情人,两地相思,愁昔满怀的悲凉况味。

  此外,晋代于宝的《搜神记》中把天上的牛郎与织女双星,说成是汉代孝子董永夫妇的故事。甫北朝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记述唐玄宗与杨玉环,以牛郎织女为例,共誓白头之约。

  宋代秦少游专门写过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总之,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素材的诗词、戏曲,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可以推断牛郎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大约是发生在西周时代,当时的奴隶社会,等级十分严苛,这个故事就是一般人追求幸福的心声与饱受压抑的写照,托言天上双星,也就是人间的实情。

  据说西周时齐地,也就是今山东一带,有一贫苦人家,父母早丧,幼弟依兄嫂度日,每日出外牧牛,人们都把他叫作“牛郎”。

  牛郎渐渐长大了,他的嫂子一直不喜欢他,于是他牵着一条老黄牛流浪到一片荒山下结茅而居。一面垦荒,一面哭泣,泪珠点点滴滴落地上,不久后就生出一朵朵艳丽的牵牛花来。继而,有粉蝶双双在上面飞舞,小鸟在枝头碉啾和呜,叫个不停,田地里也长出了茂盛的庄稼。

  老黄牛的来历不凡,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触犯天条而被谪降人间受苦受难,有感于小主人牛郎对它的饲养和爱护,除了感恩图报辛勤耕作外,还挖空心思想要为牛郎撮合一段美满的良缘。

  终于,金牛星得知天上的七仙女,时常结伴到人间来溜达,甚至在东边山谷中的明镜湖里沐浴。于是便在夜间托梦给牛郎,要他第二天清晨天未明时到湖畔,趁仙女们戏水时,取走一件仙女挂在树上的衣衫,头也不回地跑回家来,便会获得一位美丽的仙女做妻子。

  牛郎将信将疑地翻山越岭,在晓雾弥漫中,果然瞥见七个绝色美女在湖中嬉戏,粉装玉饰,云鬓花颜,不觉为之心神荡漾;旋即抱起矮树上一件粉红衣衫,飞奔而回。

  这个被抢走衣衫而无法返回天庭的仙女就是织女,当天夜里,她趁着夜幕的掩护,赤身露体地轻敲牛郎的柴扉。在微明的灯影里,一个是诚实憨厚,壮硕俊朗的少年农夫,一个是美艳如花,柔情似水的天上仙女,四目相接,一见钟情,于是在静褴的春夜里,两情相悦,同赴巫山云雨。

  幸福的生活过得总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时光荏苒,眨眼三年,织女已为牛郎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老黄牛已死,留下的一对牛角挂在墙上,牛郎舍不得老黄牛,天天对着牛角发楞。织女私自偷下凡间的事终于被天帝知道,天兵天将把她拘回宫里,牛郎此时真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对小儿女也天天哭着要妈妈,牛郎肝肠寸断,想着曾给过他无限帮助和关怀的老黄牛,抱着牛角痛哭。谁料一不小心,牛角掉到地上,奇迹发生了,两只牛角竟然变成两只箩筐,牛郎把两个孩子放入箩筐中,准备一肩挑起,寻找娇妻,一阵清风吹过,两只箩筐像两只强有力的翅膀,蓦然平地飞升,腾云驾雾,风驰电掣般地飘飞在霄汉之中,眼看娇妻就在前面,牛郎奋力追求,眼看赶上了,却被王母娘娘察觉,拔下头上的金钗,在牛郎与织女之间一划,立刻出现了波涛汹涌,白浪滔天地银色河川,从此一个河东,一个在河西,遥遥相对,却无法相见。

  鹊鸟非常同情牛郎与织女的情真意挚,每年夏秋之间,趁银河风平浪静的时候,群集河上,口尾相衔,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相聚。“鹊桥崔鬼河宛转,织女牵牛夜相见。”据说七夕过后,鹊鸟的羽毛都会七零八落地脱掉不少,就是因为辛苦搭桥的缘故。

  牛郎织女的故事大致如此,后世的《天河配》、《天仙配》、《鹊桥会》等平话或戏曲都大同小异;不但把人仙化,也把神仙凡人化,仙女可以下凡,凡人也可以升天,一段天人揉合的爱情故事,充满了馥郁甜蜜的人情味,也洋溢着农牧社会的生活面貌与伦理道德色彩。

  杜牧的《秋夕诗》:“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甫《银河诗》:“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

  这些都为世人传诵,还有: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儿百条。”

  这诗传说是一个六岁的儿童,唐代的林杰写的,可见一般人对七夕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连六岁小儿也能执笔成诗,朗朗上口。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最为少年男女所向慕。南北朝所谓“七夕节”,禁中优伶扮演《鹊桥仙》戏曲,进时新果品,市井儿童手执荷叶,欢呼雀跃。唐时在七夕夜登高楼危树,安排筵会,以赏节序。宋时以七夕为“女儿节”,妇女在庭院中以巾帕蒙面,仰首空际,默默祷告,根据所看到的迷蒙景象,以预卜自己的终身大事。元、明、清各代,称七夕为“七巧节”,当夜的花样更多。

  最常见的是在庭中摆设香案,盛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然后一口气在朦胧中以丝线连穿七个针孔,能有如此眼力,想必也有一双巧手,还有捉取小蜘蛛以小盒盛着,翌晨观看如果网丝圆正,叫“得巧”,另有“丢针”,盛清水一碗,在星光下把绣花针轻轻地丢在水中,能浮在水面的叫“大吉”,事实上这就是物理学上的表面张力,只要小心翼翼,大概不难办到。

  还有两首描写七夕的诗,字丽句清,可堪一读。一首是:

  “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

  邻家少女都相学,斗取金盆卜他生。”

  一首是: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

  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不知谁得巧,明旦试寻看。”

  这两首诗对七夕夜晚妇女们的活动和心态形容得入木三分。

  时至今日,少男少女们的情感已了无阻隔,不只是抽象的银河无法隔绝,就连实质的尊长约束,社会道德法律,也已发生不了多大效果,然而重温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则可对少年男女的情爱,产生了一种虚幻而浪漫的憧憬,从而唤起更加珍惜的意念,则认七夕为“情人节”,就有了积极的意义。

盘古倒下后的变化

上一节课,我们说到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到底有怎样的变化呢?一起来看看吧。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它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文章当中运用这样一系列的排比句,说出了它的变化。例如,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血液化作是奔流不息的江河,汗毛化作是茂盛的花草树木,汗水变成了滋润。文章在这里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地写出了我们盘古在倒下之后化作万物的景象。那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情感更加的强烈了。

排比句的好处

排比句用得好,那到底好在哪里呢?

这些排比句具体生动地写出了盘古倒下后,他身体变化为世界上的万物,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也赞美了盘古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下面,我们就来比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它的牙齿会变成什么呢?

它的牙齿可能会变成一颗颗的金石或者小山;它的鼻子可能会变成喷泉;骨骼有可能会变成矿石,还有他的头发、他的眉毛等等,都会化为我们天地间万物。

此时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盘古呢?

一定是一个无私奉献的盘古。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这是我们整篇文章的中心句,它揭示出美丽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总结了盘古开辟天地的伟大功绩,点明了这样的中心。那么,本文赞美了盘古怎样的品格,盘古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文章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他是一个勇敢、无畏、顽强无私的英雄。

梳理文章结构

盘古开天地,将盘古醒后,开天辟地,使天地分开头顶天、脚踏地;当盘古倒下之后,他化为了万物,他用斧头劈开天地,用身体创造了世界。感谢这个无私、勇敢又无畏的英雄。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写给友人李愿的一篇赠序。韩愈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在送李愿回盘谷隐居之时写下这篇文章,借以倾吐他的不平之气,并表达他羡慕友人隐居生活的思想感情。

韩愈的志向在于引道济世,但他也不讳言求功名、取富贵的志愿。他在《上宰相书》中就讲得很明白:“彼之处隐就闲者亦入耳,其耳目鼻口之所欲,其心之所乐,其体之所安,岂有异于人乎哉”只是他不愿意蝇营狗苟,为虎作伥以求得功名富贵。所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篇《送李愿归盘谷序》表达的就是这种思想。他歌颂了隐者的高尚志趣,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实际上是抒发自身长期追求功名而不能得志的感慨。其中对得志的高官显贵,略有讽刺之意。“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此种口气中就流露出讥讽的情绪,但比较含蓄。从行文中可见,无论是韩愈还是李愿,对这种生活都不是完全否定的。为此,过分地强调此文中的批判色彩,是不符合实际的。文章真正否定的是“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的人。

此处短短数语,淋漓尽致地刻画出这些丧失了人格操守的追求富贵者的可耻、可笑又可悯、可悲的人生。内中也有自警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406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