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有关部门曾多次统计全国戏曲剧种,由于消亡、新增等原因,始终没有
一个确切数字。1997年连续获得全国辞书工具书一等奖和全国图书奖的《中国
戏曲剧种大辞典》收录了335个。专家认为,这个数字是经过反复研究并建立在
客观事实基础上的,较符合实际。它涵盖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
辖市,横跨宋元至现代900多年历史,凡历史上流传过今已消亡或建国后新戏种
都一并收录在内。
以下剧种见专条: 京剧、昆剧、吉剧、皮影戏、花鼓灯、莆仙戏、晋剧、傣剧、
滇剧
黄梅戏
黄梅戏是中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原称黄梅调、采茶歌,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一带,
发展成熟于安徽安庆。清道光年间开始成为小戏
,演唱以安庆方言为主,后吸收了徽剧、青阳腔特点,逐步有了大戏的基础。建国
初还仅限于安徽、湖北、江西沿江一带流行。50—60年代,黄梅戏的影响力曾
达到第一次巅峰,代表剧目有《天仙配》等,代表人物是严凤英、王少舫等。19
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80年代,黄梅戏达到了第二次巅峰,代表剧目
有《红楼梦》、《孟姜女》、《郑小姣》等,代表人物是马兰、黄新德、陈小芳、
吴琼、韩再芬、潘启才等。从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安徽新创作的剧本超
过1000部,其中大量被排演,从中产生了一批精品。1991年,黄梅戏《红
楼梦》面世,并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50年代,弦乐被引进黄梅戏。
70年代后期,黄梅戏音乐开始管弦乐化,吸收了西洋歌剧的一些表现方法,如重
唱。从80年代中期开始,黄梅戏开始被导入电视,黄梅戏与电视的嫁接,是这种
古老艺术的又一次飞跃。黄梅戏先后有60多部、200多集被拍成电视剧。大众
电视金鹰奖从第三届开始,连续12年被黄梅戏电视剧获得,其中著名导演胡连翠
独得五届。 吕剧 吕剧起源于山东以北黄河三角洲,由山东琴书演变而来,
迄今有100年历史。最初的吕剧班大都走乡串村,演出于田间地头,影响甚小。
1910年前后搬上舞台。1953年山东省吕剧院成立之后,才使吕剧成为遍及
山东、享誉全国的剧种。 吕剧属于乡村艺术,演农家事,唱农家情,角色多是
小生、小旦、小丑,唱词和道白取自民间用语。伴奏乐器以坠胡、二胡、三弦为主
。 传统剧目有《画龙点睛》、《姊妹易嫁》、《李二嫂改嫁》、《借妻》、《
石龙湾》等。 代表人物有郎咸芬等。 二人台 二人台是中国内蒙古的地
方戏曲剧种之一。它起源于清朝末年,一直在内蒙古、山西、陕西民间流传,由民
间小曲、丝弦坐唱、逐渐演变到化妆、着装打地摊小型演出。 二人台剧目有强
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它的语言生动风趣,表演火爆热烈,唱腔粗犷豪放
、高昂悠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深深扎根,倍受欢迎。 桄桄剧 桄桄剧又叫
汉调桄桄剧、汉中梆子戏,是陕西省九大剧种之一,也是陕南最大的剧种,是全国
稀有剧种之一。桄桄剧始于元代,其鼎盛时期,约有19世纪中末叶。自光绪年间
起,汉中一带有40多个专业桄桄班社。民国20年(1931)后,各班社大多
迫于生计而停散,境内仅有同乐、协和两个班社,亦流落异乡演出。解放后,政府
组织人力挖掘出桄桄剧目723个,整理绘制脸谱200多幅。50年代,南郑桄
桄剧团成立,“文革”受冲击,到70年代恢复原名,专演汉调桄桄。至此,专演
这一剧种的仅南郑剧团一家。 彝剧 彝剧最早形成于云南省大姚县直苴、昙
华一带彝族聚居区。1958年正式定名为彝剧。它流行于云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
州和部分彝族自治县,从5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多为业余演出,1984年3月
正式成立楚雄州彝剧团。 彝剧最早形成的剧本是1947年由大姚县直苴乡利
皮埂小学教师罗守仁、李凤章编演的《委员下乡》、《光棍会县长》等剧目。代表
剧目有《蔑独尼闹店》、《半夜羊叫》等。 彝剧的音乐唱腔因彝剧流行的地区
不同,形成的音乐也不尽相同,所以至1995年也没形成比较固定的板腔化或联
曲体的音乐唱腔。彝剧的伴奏乐器有葫芦笙、笛子、小闷笛、三弦、二胡、四胡、
哔噜、向蔑等。打击乐有锣、鼓、钹等。 眉户戏 眉户戏相传出自陕西眉县
和户县,后流传至晋南地区,因而具有山西的特色,在西北各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眉户戏起初是弹唱故事,后演变为登场扮演的形式,它大量采用民间流行的小曲
、歌谣,以朴素的语言表现人民生活。眉户戏有72大调,36小调,没有严格的
格律限制。 碗碗腔 碗碗原为流行于陕西东部一带的纱窗皮影戏。由于乐器
中有小铜碗配合月琴,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因而得名。1956年在皮影戏的基
础上发展成为舞台剧。 上党皮簧 上党皮簧流行于晋东南,是上党梆子的一
种声腔,与上党昆戏、上党梆戏、上党罗罗腔、上党卷戏同台演出,合称“昆梆罗
卷簧”。皮簧传入上党地区至少已有180多年的历史。传统剧目有90多个。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是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
不仅盛行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而且遍及山东、东北等地的中小城市及农
村,是一个流行地域广泛、影响较大的剧种。河北梆子多为河北口语,通俗易懂,
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唱腔高亢激越,伴奏亦铿锵有力。 评剧 评剧原名“平
腔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其前身是河北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
莲花路”。在华北、东北及其它一些地区流行很广。评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京剧
、皮影、大鼓等的音乐和表演艺术,解放后特别是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取得了很
大的成就。 丝弦 丝弦是河北省地方戏曲中历史较长的剧种之一。丝弦属“
弦索声腔”系统,因以弦索(一种形似柳叶琴的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丝弦流行
于石家庄、保定、邢台一带,产生于农村,流行于农村,因此从唱腔到表演均具有
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伴奏乐器以后改以板胡、笛子、笙三大件为主,弦索退居次要
位置。 闽剧 闽剧发源于福建闽海带,一般称为“福青戏”,流行于福州市
及闽中、闽东、闽北等福州方言地区以及台湾南洋等地。角 色分行早期很简单,
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三小戏”,后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逐渐
完整。闽剧的传统剧目有1千多出。 高甲戏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
角戏”、“大班”、“土班”,最初是从明末清初流行于闽南农村的一种装扮梁山
英雄、表演武打技巧的化妆游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闽南剧种中流传区域最广
、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音乐曲调来自南音,但旋律节奏比较自由活泼
。剧目分为“大气戏”、“绣房戏”“丑旦戏”三大类,传统剧目有900多个。
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和港澳,东南亚和美洲华侨居住地区也
有演出。明代弋阳腔、昆腔相继流传到广东,清初徽班、湘班又在广东风行,这些
剧种相互影响,并吸收了广东民间曲调,于雍正前后汇合形成粤剧。角色分行有末
、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10行。 山歌剧 山歌剧也叫客家
戏,流行于广东的兴宁、梅县一带客家人居住的地区。原为客家山歌,后吸收了广
东汉剧和梅县地区的民间音乐,发展为舞台剧,基本以笛子高胡、二胡等乐器进行
伴奏。 北昆 北昆又称“高阳昆腔”,流行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约有1
00多年的历史,是昆曲在北方的一个支流。昆曲在明代中叶以后,便由士大夫们
带入北京,并逐步流传到河北各地。过去的艺人以河北高阳、玉田籍的为多,也兼
演一部分高腔戏,唱白基本用北方语言。 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以及
许多省区和城市。清末在浙江绍兴地区的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当地其它剧种的曲
调和表演艺术而初步形成,当时称为“小歌班”或“的笃班”。30年代以后在上
海接受话剧、昆剧的影响。1942年起始称为越剧。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
弦下调等。 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丽水、台 州、建德、淳安、桐庐
以及赣东北一带,俗称“金华戏”,因金华古称婺州,1994年秋定名为婺剧。
自明末以来,流行昆腔、高腔、乱弹、徽戏等大戏和滩黄明调等小戏,在发展过程
中,常常同班演出,相互影响,艺术风格上逐渐接近。后来各剧团大多兼唱各种腔
调,而以乱弹、滩黄演唱较多。婺剧传统剧目较多,高腔剧目多为明代作品。特技
表演甚多,如变脸、耍牙、滚灯、红拳、飞叉、耍珠等。角色行当分15行。
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由曲艺文琴(又名“扬琴”或“贵州弹词”)于50年
代发展而成,当时称“文琴剧”。1958年起改为黔剧。主要曲调有清板、二板
、三板、阳调、二流、苦禀等。伴奏以扬琴和高胡为主。 采茶戏 采茶戏是
流行于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各种采茶戏的统称,
均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以江西最流行,支派也最多,有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武定采茶戏等,历史都在一二百年左右。采茶戏同花鼓戏、花灯戏
等的艺术风格相近。 楚剧 楚剧旧名“西路子花戏”,流行于湖北以及江西
的部分地区。原系湖北东部的花鼓戏,先后吸收了民间歌舞以及汉剧、京剧的唱腔
和表演方法,逐渐提高发展。 豫剧 豫剧原称“河南梆”,也叫“河南高腔
”,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是明代秦腔、蒲州梆子先后传入河南地区
同当地民间小调结合而成的。豫剧有豫东调两个支派,豫东调音调高亢,唱用假嗓
,称为“上五音”;豫西调音调较低,唱用真嗓,称为“下五音”。 藏剧
藏剧俗称藏戏,在中国少数民族剧种中,是产生最早、流传甚广的剧种之一。藏剧
大多是歌舞剧,传统剧目大多取材于带有宗教色彩的民间故事,过去都在广场演出
,现已搬上舞台。 彩调 彩调素有“快乐的剧种”的美誉,是广西主要地方
剧种之一。曲调中大多夹有“哪嗬咿”、“咿嗬嗨”等衬词,故彩调又有“嗬嗨戏
”之称。 彩调表演以载歌载舞见长,是典型的“三小戏”。扇子、手帕、彩带
统称为彩调“三件宝”。彩调的内容大多反映民间传说故事。 漫瀚剧 漫瀚
剧1986年诞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同年内蒙古包头市漫瀚剧团式立。第一
部漫瀚剧为《丰州滩传奇》。 台州乱弹 台州乱弹创于明而兴于清,当时叫
“昆腔班”,后叫“老乱弹”,以唱乱弹腔为主,保留部分昆腔戏,同时也吸收了
高腔戏,形成了昆、高、乱三腔合唱的乱弹班。台州乱弹的音乐用丝竹伴奏,唱腔
委婉抒情,并以小丑为主角,曾流行于浙江台州、温州和宁波等东南沿海一带。
至清末民国年间,台州的乱弹班子已发展到28个。台州乱弹剧目有300多本
,集台州的民间音乐、村巷小曲、武术、民间风俗之精华。1954年被文化部列
为全国318个地方剧种之一。
只要我们不断传扬这种文化 相信这种艺术 我们的国粹一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至80年代 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
豫剧起源已经很难考证,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说一说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自明朝中后期,在中原地区盛行的时尚小令基础上,吸收"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而成 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因为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的流行地区分布甚广,大江南北、黄河两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剧演出。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豫剧音乐分有四个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后在开封一带的,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豫剧历史上有名的演员,据邹少和先生回忆:“宣统间,小旦李剑云者,阳武人,天赋佳喉,清脆圆润,高下疾徐,婉转曲折,玑珠走盘,无不如意,又复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剧风为之一变,优伶界中感叹为空前绝后之才”。比较著名的须生有张小乾、张同庆、澎海豹、许树云。名小生有黄儒秀(黄娃、黄马褂)、王金玉(筱火鞭)。红脸王唐玉成,武曹彦章等。1927年后,豫剧界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1949年以后,河南豫剧院三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创作了许多新戏新腔,并培养出一批以演现代戏见长的演员,如高洁、魏云、柳兰芳、马琳、王善朴等。
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为听众听清,表演风格朴实、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观众欢迎。 豫剧音乐丰富多采,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独特的板式结构和比较完整的音乐程式。可分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飞板四大板类。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称之为老三手或仨弦手。后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场常用的乐器有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又名堂锣或手锣)、手镲、梆子、手板等。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俗称:“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又叫红净、戏生)、二红脸(又叫马上红脸)、小生、边生(又叫二补红脸);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副净)、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做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做“外八角戏”。
老身家住南阳地,
离城十里姜家集,
那个棋盘大街住在路西,
老爹爹一身好武艺
姜家的花枪谁不知,
我无有兄来,无有弟,
所生下我这一个娇闺女,
起名儿我就叫做姜桂芝,
大笔之年,开科举,
普天下的举子都去注考题,
有一个赶考的书生叫罗艺,
他赶考路过俺那姜家集,
一路风霜经不起,
伤寒病病倒在一座破庙里,
也许他命不该死有福气,
老爹爹把他搀回俺家里,
请来个名医呀与他治病体,
那日罗艺病体好,
老爹爹又为他摆开了宴席,
小丫环上绣楼上对我报信,
她言说,我的姑娘啊,你可知晓啊,
咱的客厅内来了一位俊公子,
只长的那个风流儒雅相貌不举,
我听此言那心欢喜,
急忙忙带丫环下楼梯,
在客厅门外我停住了足,
那个窗户高我的身材低,
小丫环她给我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搬来两块八砖一块坯,
我欠欠身站上去,
用指尖湿破了窗棂上的纸,
木匠雕线像看仔细,
我站在大厅之外偷相女婿,见罗艺一定方印头纱带,
他身上穿的是鹰鹅绿,
他脸皮白美如玉,
他眉清目秀是个通官地,
只听他谈此论文口齿伶俐,
就知道风伦才华不会低
,
一缕情丝把我系,
忙爬楼说明心理,
我言说,我的娘啊娘啊,
你可懂地,女大当嫁男大当娶,
哪有这一辈子不出门的老闺女,
俺的娘看出我的心腹事,
故意摇摇头她不说他是个外乡人哪可是不相里,
我一看俺的娘呀不愿意,
我脸一沉,头一低,
哼了一声脸朝西,
低下头来不言语,
那小嘴撅的能栓着个驴,俺
的娘同下了我的事,选良辰与罗艺结成夫妻,
婚后说不尽恩和爱,
幸福缠绵不用提小日子过的甜似蜜,
罗艺他知道我精通武艺,
他先赔笑脸后作揖,扑通一声跪在地厚着脸皮拜师,
不教他花枪他还不依,
我言说,拜师先得立规矩,
他言说绣鞋底就是我的行礼,
一句话说的我笑眯眯,
白日里我陪他攻读书倦,
在那花园里那个花枪他学会了72路,
还有那32路还没有学去,
好男儿都有凌去志,
罗艺他一心进京求官职,
留又留不住夫妻要分离,
那一夜我把绣花枕头都哭湿,
手牵手我送他二门里以外大门以里,
我轻轻拉拉他的衣,
羞答答我说道,
为妻子怀胎身有喜了,
那是男是女呀还不知,
他言说要是生一男起名叫罗松,
他走后,那一年
甲子年闰三月八月十五天明云时,
才生下我的罗松儿,
抱娇儿,夜夜想夫婿,
每日里眼望穿他归去无归时,
爹娘去世后家业我撑起,
抚养大罗松儿白了缤丝,
与罗艺分别时我才二十岁,
老身我今年六十一,
四十年的活寡我咋熬的,过往的事谁能忘记,
只看我一片痴情心难死,
四十年老罗艺长在我心里,
年年托人捎书信,
事事打听他的消息,
它一日来了宗仆叫马记,
他言说燕山反了老罗艺,
反到瓦岗宗义旗,
他要杀罗艺升官职,
罗松儿一听心呼气,
一枪刺死在马记,
俺居家离了姜家集,
到瓦岗找罗艺马不停蹄,
一路上把我问我可怎么说我可怎么讲呀,
你们看看,六七十的老妈子带儿孙了儿媳,
家郎院
公和仆女,
我长了一脸的皱虎皮,
又长一头白毛衣,
南里北里找女婿,
叫外人知道是啥道理,
老身打座南营里,
我的儿下书未回心起疑。
戏曲唱腔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菏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表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
http://wwwdongdongqiangcom/
中国戏曲
1 、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2、
中国戏曲之特点,一言以蔽之,“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学者王国维语)。戏曲与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国戏曲的表现生活,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如中国画之写意山水,用纵横的笔势去体现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戏曲舞台上才有了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有了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有了无花木之春色,无波涛之江河。
4、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需要面对一个舞台之狭小与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戏曲并没有象话剧那样用“三一律”的原则对生活进行挤压以便于表现。而是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弹性的时空,又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来完成对阔大天地的描画。所以,戏曲可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制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旷的舞台上驭马行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