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土豆上搜一下《秦琼别传》吧 田连元讲的,
此处删减了一部分,可去百科查
百科
秦琼简介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小说中使用的兵器及其坐骑:
前期:四棱金装锏和虎头錾金枪。座骑为:黄骠透骨龙。
后期:得到四宝将尚师徒的盔、甲、枪、马,即:头上盔是夜明盔,夜间交战,盔上宝珠耀人双眼;身上甲是柳叶绵竹铠,刀、枪不入;手中枪是金纂提炉枪,枪中有眼,插入地下后能够汲取地下水;跨下马是“呼雷豹”宝马(历史上秦琼的坐骑名字为“忽雷驳”),声如虎、豹,万马皆惊。
传说济南五龙潭为其故居。
人送外号“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
历史上的秦琼
历史上的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朝来护儿部将,秦叔宝(向伟明转自连环画《说唐》)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于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参加了李世民的历次征战,每战必先,常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626年(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事后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晚年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常对人说:“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贞观十二年(638),秦琼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贞观十三年(639),秦琼翼国公改封为胡国公。
贞观十七年(643),秦琼与长孙无忌等人被图形凌烟阁,封为唐开国二十四功臣之一。
门神秦琼
小说《西游记》里说: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编酉阳杂俎》上记载,秦叔宝的坐骑并非黄骠马,而是忽雷驳,马的毛色青白相间,雄壮威武。此马象人一样喜爱喝酒,酒后不但不会醉眼昏花,反而精神百倍,“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秦叔宝死后,忽雷驳也嘶鸣不食而死。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秦叔宝使用的兵器也不是一对金装锏,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在他跟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城时,他把这杆长枪插在城外的泥土中,十几个王世充的士兵冲出城来,想要拔出这杆长枪,他们一起用力也没奏效,长枪依然稳稳地插在泥土当中。秦叔宝再度来到城下,轻而易举将长枪拔了出来,握在手中昂然离去,在场的双方将士都目瞪口呆。秦叔宝的长枪从此闻名天下,在朝廷的重大活动中,此枪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大长了帝国的威风,让外邦蛮夷们心悦诚服、由衷赞叹。
秦叔宝的故事汗牛充栋,但大多是牵强附会,正史上对他的记载十分简单,近年来,秦叔宝父亲的墓碑出土,才让人们大致弄清了他的身份。原来,秦叔宝的祖父在北魏时期曾担任过广年县令,秦叔宝的父亲曾在北齐王府里当过书记官,这样一来,他的真实身份既不是《隋唐演义》中的显贵之后(《隋唐演义》中秦叔宝的表弟罗成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也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铁匠的儿子,而是出生在北朝中层官员家庭的帅哥。
根据秦叔宝父亲的墓志铭所述,秦家世居齐州历城县怀智里,那么秦叔宝算是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相传那里的大槐树就是秦叔宝亲手种植的。根据流传下来的秦叔宝的画像所绘,秦叔宝长眉朗目,风姿秀美,是个气度不凡的美男子,与传说中五大三粗的形象颇有出入。大陆拍摄了场面宏大的《髓唐英雄传》,里面扮演秦叔宝的黄海冰高大英俊,一身正气,与历史上的原型在外形上是十分吻合的,这就是说,秦叔宝这个山东大汉是个非常出众的男人,从历史年表的推算,他是少年从军,很快就显示了不同一般的资质。
在跟随李世民的征战中,每逢敌人的骁将锐卒在阵前挑衅,李世民总让秦叔宝去拿下他们,秦叔宝提枪跃马而去,“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堪称英雄盖世的万人敌,李世民对秦叔宝更加器重,秦叔宝也以此颇为自负。
李世民战必胜、攻必克,在李唐统一战争中居功至伟,让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十分嫉恨,李建成感到自己的皇储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千方百计想要除掉李世民。突厥进犯中原,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做了主帅,他请求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强将精兵调到自己帐下,想等李世民成为光杆司令后再予以加害。形势紧迫,秦王府将士一致要求李世民马上动手,先发制人,秦叔宝也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一边,愿意与他同生共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爆发了,秦叔宝跟随李世民诛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皇储之位,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秦叔宝拥戴有功,成为李世民的首功之臣。秦叔宝拜左武卫大将军,得封邑七百户。
自此,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塌,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叔宝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叔宝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战马、长枪、骠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叔宝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传说故事
秦琼拴马槐
在济南千佛山上山的山路上,在不到半山腰处你会看到有一亭子,它宝顶飞檐、玲珑剔透、造型精美。此亭叫“唐槐亭”,旁边有棵老槐树,传说因秦琼拴过马而得名。
相传,秦琼为表孝心去山上寺院给母亲许愿烧香,曾拴马于此树,所以,后人俗称此树为“秦琼拴马槐”。现在树干半枯,一幼树破肚而出,犹如母亲怀抱婴儿,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母抱子槐”。
秦琼卖马
故事发生在隋朝末年山西潞州的一座县城里。
天堂县东街开着一座店房,南来北往的客人多在这里投宿,生意倒也红火。店主为人厚道,住店打尖、喝酒吃饭,有钱没钱拍拍屁股就走,他也不甚计较,日子长了客人们送给个外号——王老好。王老好这个小旅店回头客不少,口碑不错,他经营有方,从不为生意上的事发愁。可是最近有件事让他为难了:一个多月以前住进一位客人,是从山东济州历城来的公差秦琼,这么多天鏰子儿没给,人吃马喂的全从店里预支,王老好真有点支应不住了。这几日秦二爷老是病歪歪地躺在床上,他也不便打搅,今天实在熬不过了,才登上后楼,轻轻敲了敲门。
秦琼正倚在桌旁打盹,听见敲门声忙起身开门。
王老好进来也不坐下,开门见山地说:“秦二爷,您正病着,这话我本不当说,俗话说:不赊不欠不算店,客人不走我也不好跟您结账,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十天半拉月的我还供得起,日子长了,人吃马喂的,我可有点垫办不了啦!”
其实秦琼也正为钱的事着急,眯着眼睛正想辙呢。
秦琼:“说实在的,我比你还急呐!潞州刺史蔡大人他不给我批票回文,我想结账也结不了啊!”他们二人一个比一个着急:一个急的是没钱去买米面菜蔬、精粗草料,日子没法往下过;一个急的是领不到批文没法回本县交差。当时出差有个规定,去时单程的盘缠由原地衙门支付,对方负责支付在当地的食宿和回程的路费。秦琼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因为路上把银两花光了,才和店东有前面的约定。原想少则三五天多则十来日,把公务和潞州府交割清楚,领了批票回文和盘缠,和店家结了账就可打道回府了,没想到这个蔡大人就是迟迟不给批文,他心里能不急吗!
王老好见拿不到银子,越发认真起来:“照你这么说,那蔡大老爷一年不给你批票回文呢?”秦琼:“那你只好等他一年哪!”
王老好忍了忍:“这一年半载的也好等,假比这么说吧,他若一辈子不给你批票回文呢?”秦琼见王老好较起真儿来,觉得这么针锋相对也不是个法子,反倒不那么急了,便和他调侃起来:“啊,你就等他一辈子!”
王老好直往牛角尖里钻:“论辈子等这倒不错。我说二爷,人吃了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灾病,我说这话,您别不爱听,您若是死在我这店里呢?”
秦琼听罢没急,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我若死在你这店里么……”
王老好:“怎么样”
秦琼:“你就发了大财了哇!”
秦琼一口气说下去:“你身穿重孝,手拿哭丧棒与我摔盆子,然后再让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随上一个份子,你岂不是发了财了吗?”
王老好这才明白过来:“照你这么说,我不成了你的儿子啦?”
老好被秦琼一顿耍笑,情急之中倒想出一个主意,秦琼既是一个好汉就最要面子,我何不当众喊叫,臊臊他的面皮,于是推开房门冲着外面大喊:“我说街坊、邻居,过往行人,你们都来瞧哇,我这店里来了一个山东好汉名叫秦琼,他住店不……”
王老好这一招还真灵,秦琼忙起身用手堵他的嘴。
王老好:“嗨,你堵死我啦!”
“王老好,有话好说嘛。”秦琼被店主这一激,想起自己的坐骑以抵账,“你把拴在后院槽头上的那匹黄骠马牵到大街上卖了,还你的店钱就是了。”
“什么什么?就您那匹马呀,瘦得四根棍儿支着,摆上了蜡头就成了马灯啦。”
“这你就不懂了,货卖与识家嘛!”秦琼一边说一边把王老好往马厩里拉。
王老好被他缠得没办法,只得说:“那我就试试,找个识货的,卖个好价钱。”
秦琼到槽头边解开缰绳,抚摸着黄骠马的鬃毛,心里实在舍不得卖呀!王老好看见秦琼眼里挂着泪花,不解地问:“这么赖的马,卖就卖了,还落什么泪呀!”
秦琼和黄骠马的感情,王老好怎能理解?秦琼不愿与他多费口舌,摆了摆手让王老好把马牵走了。
秦琼一个人踱回房内,心里很不是滋味。困在这天堂县已经一个多月,眼看着黄骠马被人牵走,自己竟然一筹莫展。他斜靠在床,双手放在脑后,思绪万千……
秦琼出身军官世家,祖父秦旭是北齐的领军大将,父亲秦彝是北齐武卫大将军。他五岁时,北齐被北周所破,父亲战死沙场,母亲和他相依为命把他抚养成人。秦琼从老家人秦安那里学会了祖传的昆仑锏法,练就一身好武艺,在本县衙门里做一名捕盗都头。两个月前派他押解十八名人犯到潞州充军,行至途中,一名犯人因天炎热发病死了,到了潞州府,刺史蔡大人对照历城县发的公文,只向秦琼要十八名人犯,却不听他的解释。蔡大人也不相信同行犯人的证词,言外之意是秦琼放走了要犯,待查清后才能发给批票回文,就这样一拖再拖,秦琼在王老好这个小店里已经住了一个多月了。秦琼细想起来,也不能怪王老好让他交店钱,搁不住他这么大 的饭量,更甭说还有黄骠马吃的黑豆、草料呢。
秦琼正想着黄骠马,就听见街上传来了“咴咴”的马叫声,他急忙起身走出店门。王老好牵着黄骠马往回走来。
秦琼:“怎么,没卖成?”
王老好:“秦二爷,马可是拉回来啦,连一根毛都没动。”
秦琼:“这就好,这就好。”
王老好:“哎,你到底是想卖不想卖啊?”
秦琼:“我……我,卖不了就不卖了啦。”
王老好:“你说得倒轻巧,不卖了,我上哪儿找银子去呀。告诉你吧,买马的在后头哪,你们当面讲,没有我的事,我就等着拿银子啦。”
买马的人姓单名通,号雄信,青脸膛红胡子,性同烈火,声若巨雷,在江湖上颇有些名气。单家在城外十几里有一处大庄院,哥哥在外经商,雄信行二,人称二员外。这天他带了几个家院在城里闲逛,见王老好牵了一匹好马,就跟了过来。
秦琼见来人衣冠整齐,气势不凡,一想、自己面有菜色的样子,便觉得有些羞赧,站在一旁看着单雄信相马。
这单雄信确是个识家,走近黄骠马,用双手在马背上一按,那马纹丝不动,他顺口念了一段相马经:“‘此马是黄骠,张口似银条,浑身发金色,四蹄无杂毛;胜似南山豹,不让北海蛟。’好马呀好马!”
秦琼捅了捅站在身旁的王老好:“怎么样,遇到行家了吧。”
单雄信:“马是好马,只是膘头太瘦了。”
王老好插言道:“是啊,人吃饭都成问题了,更甭提马了。”
秦琼:“只因手头拮据,才动了卖马的念头,如客官有意,请店房一叙,请。”
“请!”单雄信跟着秦琼进到屋里,“听老兄讲话,不像是本地人氏。”
秦琼:“山东历城县人氏。”
单雄信:“哦,山东历城县,我有一个慕名的好友,老兄可认得?”
秦琼:“历城有名的人物大都知道。”
单雄信:“提起此人是大大的有名。”
秦琼:“但不知是哪一家呢?”
单雄信:“姓秦名琼,字叔宝。”
秦琼一听不觉汗颜,支吾地说:“秦琼,他……”
单雄信:“怎么,你不认识?”
秦琼:“他狼狈得很哪!”
单雄信有些不快:“人有穷富,何言狼狈二字?”
秦琼只好坦言:“在下就是秦琼!”
单雄信站了起来:“哦,你就是秦二哥?”
秦琼:“岂敢。”
单雄信拉着秦琼的手:“叔宝兄,请来上座。”
秦琼:“听兄台讲话,也不像本地人氏。”
单雄信:“家居河南二贤庄,因兄经商迁居至此。”
秦琼:“哦,河南二贤庄我有一位慕名的好友,姓单名通,字雄信,兄台可知?”
单雄信,“在下就是单通。”
秦琼站起:“哦,你就是单雄信?”
单雄信:“正是。”
“单二员外!”秦琼拉着单雄信的手,“请来上座。”
单雄信:“咱哥俩就别客气了。敢问二哥,为何这等模样?”
秦琼就把来潞州出差这一段经历讲了一遍,特别提到了刺史蔡大人不给批票回文,无法回历城交差。单雄信听了忙把家院叫进房来:“我的名帖是否带来了?”家院答道:“随身带着呢。”单雄信对秦琼说:“这点小事好办,拿小弟的名帖前去,教蔡知府把批票回文发与二哥就是了。”
家院领了二员外的旨意,速去办理。王老好也挺知趣,忙备好酒招待二位好汉。
秦琼和单雄信二人相见恨晚,各述仰慕之情,正在酒酣耳热之际,忽听家院喊叫着跑进来:“启禀二员外,大事不好了。”
单雄信:“何事惊慌”
家院:“我到知府衙门,正要求见蔡大人,就听几个刚从并州回来的衙役说,大员外被太原唐公李渊一箭射死啦!我赶忙回来给二员外报信。”
单雄信抑制不住,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哎呀,我的大哥呀!”
家院:“大员外的尸首还在楂树岗放着呢!”
秦琼:“贤弟,别难过了。天气炎热,还是先去把大员外装殓了要紧。”
“秦二哥说得也是。既去搬尸,怎奈胯下没有坐骑!”单雄信急得搓着双手。
家院:“我见院里拴着一匹黄骠马,您就凑合着骑吧。”
单雄信:“哼!那是秦二爷的马,我怎好骑得?”
秦琼:“啊,贤弟!常言道:乘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事关紧急,你就骑上吧。”
单雄信:“我就骑上,家院,带马!秦二哥,多谢了。小弟此去多者一月,少则十天,搬尸回来,即刻奉还。”
这才是我的好朋友。”秦琼望着单雄信远去的背影自语道。王老好走到他身后却说了一句:“嘿,这才是你的好桐油!”
秦琼:“什么好桐油,是好朋友!”
王老好:“我们这里三岁的小孩子都认得他,他是个响马头儿,你的马被他拐去啦!”
秦琼:“不可能吧?”
王老好:“你想啊,他是来买马的,他给你钱了吗?”
秦琼:“是啊,王老好,你怎么不早说?”
王老好:“他不走,我敢说吗?”
秦琼:“店家你赔我的马来!”
王老好:“是我领他来买马不假,可这马是你亲手送给他的,你赖得着我吗?”
秦琼:“那咱们俩的事就算清了。”
王老好:“谁跟你清啦!你要没钱,我喊人啦,哎,各位街……”
秦琼上去把王老好的嘴堵住:“且慢,我还有东西可以抵帐。”
王老好:“拿出来吧。”
秦琼:“店主,你将兵器架上那对金装锏拿到街上卖了,还你的店钱就是了。”
王老好看了看:“你这对锏,做通条太短,做火筷子又拿不动,简直是没人要。”
秦琼:“这你就不懂了,货卖与识家嘛!”
这对金装锏是秦琼祖上传下来的,是熟铜流金在上面,挂在鞍旁,那锏楞上的金都磨去了,只有槽凹里还有些金气。在店里放了一个多月,受了湿气发了铜青,秦琼自觉没有看相,只得拿一把稻草,将铜青擦去,还是耀目锃光。秦琼提起双锏朝街上走去。
秦琼和王老好在大街上转悠了半日,也没一个买主。王老好比秦琼还着急呢,他给出了个主意:不如把锏放在当铺里,日后有钱再赎出来,眼下有钱花,祖传的双锏也保住了,岂不是两全其美。
二人来到三义坊当铺,门上挂着“隆茂号当”的牌匾。秦琼走进去,把锏往柜台上一放,放得重了些。
当铺主人:“呀,不要压坏了我的柜桌!”
秦琼:“要当银子。”
当铺主人:“这样东西,只好算废铜。”
秦琼:“是我用的兵器,怎么叫做废铜呢?”
当铺主人:“你便拿得动它,叫做兵器。我们当久了没有用处,只好熔化了做家伙卖,却不是废铜?”
秦琼也没心思和他辩说:“就算是废铜罢了。”
拿来大枰称斤两,那两根锏重一百二十八斤。当铺主人道:“还要除些折耗。”
秦琼:“上面的金子我也不算了,你还扣什么折耗?”
主人道:“你那也算是金子?况且那两个锏柄是铁梨木的,算不得铜价,化铜时就烧成灰了。”秦琼也不再和他计较,慷慨说道:“把那八斤零头去掉,作一百二十斤实数。”
主人:“按照我们潞州的货价,好铜当价是四分一斤,总共是五两短二钱,多——分也不当。”秦琼眼看着传家之宝金装锏就要当作废铜当掉了,痛心不已。
王老好见秦琼有些犹豫,担心他又变了卦,忙说:“我看就这么办吧,吃饱饭要紧呐!”
秦琼头也不抬,摆了摆手,让伙计把金装锏抬走。一个伙计搬着那对金装锏却挪不动脚步。这时门外已经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看热闹的人中有两个山东的绿林好汉王伯党和谢云登,二人看见金装锏,眼前一亮,拨开人群:“这是哪位好汉用的兵器?”
秦琼上前答话:“正是在下的金装锏。”
王伯党拿起双锏掂了掂,觉得分量不轻,对秦琼说道:“这对锏有百多斤重,你使得动吗?”王老好:“刚上枰称的,一百二十八斤还高高的哪。” 秦琼:“是我的随身兵器,使不动要它何用?”
谢云登:“那我们哥俩倒要瞧你练练。”
秦琼:“这个……”
“做买卖讲究个先来后到,这双锏已经当了。”当铺主人说着就从柜台里取银子。
王伯党上前把银子往当铺主人怀里一推:“银子还在你手里,这买卖就不算成交。拿着金装锏当废铜,你心可够黑的!”
当铺主人看这二人像是有来路的,马上就变得客气起来:“你们谈,你们谈吧。”
秦琼知道这二位好汉是想把当锏的事摆平,并非找茬儿寻事,就提着锏向王伯党和谢云登一拱手:“二位好汉,领教了。”
秦琼轮动双锏由缓而疾练了一路,恰似金龙护体,玉蟒缠腰。四周围观的人齐声叫好。
王伯党凑近谢云登的耳朵说:“我看此人像是历城的秦琼。”
谢云登:“没错儿,别人也使不得这双锏啊。”
王伯党:“一会儿问明了身份,咱们帮他一把。”
秦琼收了双锏,向众人一抱拳:“见笑了。”
谢云登:“请到小店叙话。”
王老好把酒菜摆了一桌子,秦琼坐在王伯党和谢云登对面,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他们。 “听你讲话不是本地人氏”
秦琼的思路被王伯党的问话打断了,忙应道:“哦,山东历城县人氏。”
“山东历城我们有个慕名的好友,不知你可认识?”
“有名的便知,无名的不晓。”
“提起此人,大大的有名。”
“是哪一个?”
“姓秦名琼,字叔宝。”
“秦琼!唉,此人落魄他乡……”
王伯党和谢云登上前拉住秦琼的手:“秦二哥,果然是你呀!”接着自报了姓名。三位新结识的朋友把盏碰杯。
王伯党、谢云登听了秦琼的遭遇,不免唏嘘。
王伯党:“既是蔡大人为难二哥,这不妨事,拿小弟的名帖前去,定能取回批票回文。”
秦琼:“多谢二位贤弟。
这名帖真那么管用吗?他们和潞州官府有什么关系?秦琼也想不了那许多,反正已经派王老好把名帖送去了,就安心等待吧。
王伯党和谢云登想结识天下的英雄好汉,多网罗一些人才,是为以后高举义旗做准备呢。他们膺服、敬佩秦琼的武艺和人品,自然是酒逢知己干杯少,一坛子酒已经喝光了。
不到一个时辰,酒保拿着潞州府的批票回来了,王伯党接过来立即交到秦琼手上。秦琼看着这张盼了一个多月才到手的批票回文,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谢云登从行囊里取出散碎银子交给王老好结账。
王伯党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二哥,这点儿银子给你做路费吧。”
秦琼背起金装锏,深情地望着王伯党和谢云登,只说了一句话:“二位贤弟,后会有期!”
泾河龙王是出现在《西游记》里的故事。那么李世民噩梦缠身,需要秦叔宝和尉迟恭来守门才能睡去,是因为害怕泾河龙王来报仇吗?
故事里泾河龙王为了和道士赌赢,变更了下雨时间。为了免罪,就让李世民帮自己拖住魏征,不要让他砍了自己的龙头,李世民答应了。为了这个承诺就各种拖住魏征,不让他离开。结果魏征睡梦中杀了泾河龙王。
李世民梦见了一个无头的龙王捧着龙头闯进宫中,大喊着“你个不守信用的东西!还我命来!”,揪着李世民就到阎王那里讨说法(此处省略一个很长的梦)。梦醒之后,李世民觉得他需要有人来保护,便派秦琼、尉迟恭看守大门。清净两天之后,李世民听到后门又开始有嘈杂之声,于是徐茂公建议:前门现在有秦琼、尉迟恭把守,后门也应该让人来看护。泾河龙王是魏征斩杀,必定会害怕魏征,让魏征去守护正合适。李世民同意这个建议。
这个有虚构的成分,所以我认为唐太宗噩梦缠身还是因为自己杀人无数,晚年有很容易迷信,总是感觉那些被自己杀的人来找自己了。每个皇帝登上王位的道路上都是铺满鲜血的,他们都在战场上或在皇城的宫斗中杀了太多的人。武则天晚年也是经常噩梦缠身,梦见很多自己杀死或者陷害的人来梦里向自己讨魂。我觉着李世民应该也是因为杀戮过多,晚年的时候又很容易相信鬼神之说,所以很怕自己杀了的人来找自己,所以噩梦缠身,需要秦叔宝和尉迟恭来守护自己的宫门。
“演义”这种体裁,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根据史传、野史等资料,经艺术加工而成。依傍史传,再现成文,说白了讲的是故事,而不是历史。演义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夸张虚构,这一点在《隋唐演义》里最为明显。
《隋唐演义》最牛的十八条好汉,个个都有千斤神力,人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最邪乎的就是“西府赵王”李元霸。古人常用“九牛二虎”形容力大,而李元霸更夸张,虽然形体枯瘦,但两臂却有“四象不过之力”!古典小说中,一象之力为一万二千五百斤,“四象不过”之力则超过五万斤!
李元霸的武器是一对重达800斤的擂鼓瓮金锤,紫金山一战,李元霸孤身一人,用时一个下午,将十八路反王的185万人马杀的只剩65万!不得不说,演义是真敢吹!两臂超五万斤的力气,使800斤的兵器,一下午单杀120万人!借亮剑楚云飞一句话,就算是120万头猪,一个人一下午就算抱着机枪也杀不完吧由此可见演义实在当不得真!
同理,“唐初第一猛将”秦琼秦叔宝在《隋唐演义》里,却仅仅被排在第十六位好汉,也是在吹,不过是往弱了吹!历史上的秦琼,要比演义里厉害得多!李元霸是虚构人物,李世民可没有这么猛的弟弟,而秦琼却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是李世民的心腹大将!
秦琼(571年-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前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翼国公,死后追赠徐州都督、胡国公,谥曰“壮”,陪葬昭陵,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最后一位,后与尉迟恭同尊为我国传统门神,被千家万户所熟知。
秦琼家世并不显赫,他老爹只是北齐时一个默默无闻的录事参军,后战死沙场,秦琼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寒无靠的生活。但是,秦琼自小就胸怀大志,以侠义和义气而著称在乡里。秦琼的军旅生涯,始于隋军大将来护儿麾下,曾跟着三征高句丽。秦琼的悍勇,来护儿看在眼里。
秦琼母亲过世,来护儿专门派人前往吊唁。时人不解,秦琼不过是低级士兵,一个军中主将为何如此高看一个大头兵来护儿说:“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秦琼感动不已,更加死心塌地的报效于他。隋末天下大乱,来护儿安排秦琼加入了隋将张须陀的军队,攻打拥兵十万的贼寇卢明月。
张须陀兵力不足,首战失利,决定派兵奇袭。谁知众将胆怯,皆“低头不语”,唯秦琼和罗士信挺身而出,领千余兵马袭营,敌军惊慌大乱,随后秦琼和张须陀前后夹击卢明月,贼寇一战而溃,十万大军仅逃脱数百人!这样的悍勇,评书演义又能写出几分
此后,秦琼兜兜转转,最终归降了李唐。见秦琼来降,李渊嘴都快笑歪了!美良川大战,秦琼战败尉迟敬德,李渊专门派使者前去赏赐秦琼,并附带了一封肉麻不已的信,《旧唐书》对此有专门记载:
高祖遣使赐以金瓶,劳之曰:卿不顾妻子,远来投我,又立功效。朕肉可为卿用者,当割以赐卿,况子女玉帛乎卿当勉之。”爱卿你太猛了,就算你想吃我的肉,我都切下来给你!啧啧!李渊可真会说话!
作为一名武将,秦琼的武力值在当时绝对是最巅峰级别的存在。“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旧唐书·秦琼传》。
李世民起兵时才十八、九岁,年轻气盛,最瞧不得敌人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只要秦琼跟李世民一起出征,如果两军阵有敌将胆敢嚣张,李世民就是一句话:二哥你快看,他装B!秦琼二话不说,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秦琼面前,谁也不好使!这不是吹,是被记录在《旧唐书》中的,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
秦琼还有一个绝技:“飞马植枪”。初从太宗围王充于洛阳,驰马顿之城下而去,城中数十人,共拔不能动,叔宝复驰马举之以还。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刘餗《隋唐嘉话》
平定王世充时期,秦琼出战无人敢应,秦琼纵马狂奔,把自己的枪猛插到地上,然后回去了,王世充派手下人出去拔枪,竟然十几个人一起都没有拔出来。过了一阵秦琼回来,一只手就拔了出来。后来这支枪成了国家礼器,每次朝廷举行重大典礼的时候,都把它陈列出来。
因此,秦琼才被评为“唐初第一猛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从来都是第一,各路猛将都难望其项背!不过,秦琼不仅有超高的武力,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忠义。可能会有朋友质疑,历来“一马不鞴双鞍,忠臣不事二主。”秦琼数次易主,凭什么能有忠义之名原因其实很简单。
秦琼有个特点,就是忠而勇,不管跟着谁,都尽心尽力,很有职业军人的风范。跟随名将来护儿,获赞“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到了张须陀手下,勇武征战,仅率千人就敢奇袭十万敌军大营!张须陀在荥阳大战瓦岗李密,不幸战死,秦琼投奔裴仁基,没想到裴仁基又投降了李密,秦琼被“捆绑销售”给了李密。
李密与宇文化及的大军激战于黎阳童山,李密为流矢所伤,堕马昏死过去,身边护卫全跑了,唯有秦琼孤身誓死捍卫,李密才获救。而后秦琼又收拾兵力,与宇文化及大军力战,并将其击退。只是此后李密开始骄傲自负,瓦岗军团上下离心离德,逐渐衰落,最终被王世充击溃。
没想到,李密竟然不管兵败被俘的秦琼等人,跑去长安投靠了李渊,秦琼无奈,只得投靠了王世充。王世充大喜,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但秦琼却对王世充的为人颇为不齿,认为此人阴险狡诈,心胸狭隘,“非人主也”。几个月后,秦琼、程知节(程咬金)等人于九曲对阵之时,在两军阵前投奔了李唐。良禽择木而栖,走也走得光明正大!
投奔李渊,秦琼被分配给了李世民,他最后一位老板。秦琼表现出了山东大汉一惯的忠勇,跟随李世民先后击败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多路义军,为唐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又有人要问了,这么猛的武将,这么高的战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秦琼倒数第一又怎么解释
程咬金、李世民剧照
首先,说实话,秦琼本质上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武将,并不是统帅级别,单从军事指挥能力上说,排在前面的李靖、李勣、侯君集等人要比他厉害得多。领军打仗,个人的勇武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统帅能力才是关键。
其次,“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设的,秦琼早已在贞观十二年(638年)去世。大唐统一全国后,秦琼浑身是伤,基本上都是在养伤,没有参与唐太宗治理天下。说白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表彰的是为李世民个人,为他的“贞观之治”立下大功的人!
而秦琼的功劳,主要在开国之战中,李世民上台后,军事上征讨吐谷浑、高昌国、高句丽等战争,秦琼因伤也没有参与过,可以说“贞观之治”跟秦琼没有丝毫关系。所以,排在最前面的是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等治世之臣,秦琼排在最后一位也算可以了。并不是一些说法:因为没有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就排在最后,这是不正确的。
回答过此类问题很多次,秦琼当然百分百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有充分的史料证明。后来也不是被太宗冷落,而是身体实在不好没办法再有所作为罢了。那些说什么秦琼在玄武门保持中立的,开什么国际玩笑!他敢保持中立,李世民就敢杀他祭旗!
先列证据,史料充分记载了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且连他的分工也是清清楚楚。《旧唐书•太宗本纪》: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旧唐书•秦琼传》:从诛建成、元吉。事宁,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旧唐书•长孙顺德传》:武德九年,(长孙顺德)与秦叔宝等讨建成余党于玄武门。
这些史料都清清楚楚记载了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且在《长孙顺德传》中明确了他的任务就是“讨建成余党”。这还有什么疑问吗?难道这些史料都是编的?没参加编成参加难道有什么意义吗?
有人说秦琼没参加玄武门之变的理由是在《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列了一个长孙无忌带去玄武门的人员名单,里面没有秦琼。但是,那只是第一批埋伏在玄武门的人,整个政变还有很多其他地方要做事,比如高士廉就在放囚犯准备帮忙,比如侯君集可能就在宫内对付李渊的禁军(这个在史书中比较隐晦),不是只有玄武门一个战场。秦琼就和长孙顺德一起清剿李建成余党,不也是分工的一部分吗?
关于玄武门之变,那是李世民的秦王集团与李建成、李元吉的太子—齐王集团孤注一掷的决战。秦王府人人上阵,连长孙皇后都亲赴一线鼓舞士气,高士廉防止人手不够甚至跑去释放囚犯帮忙,大家这么忙,秦琼想不参加?
为了表示决心,大战之前,李世民派人去请已经被李建成、李元吉上奏李渊调离秦王府的房玄龄、杜如晦,二人试探李世民决心,表示不敢前往。李世民当即解下随身配刀,让尉迟恭带着刀再去请,不来就砍了。这种时候,你秦琼想置身事外?不怕被杀了祭旗吗?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前是什么身份?秦王府右三统军!说白了就是李世民的家将,你作为秦王府的将领,在秦王府生死存亡的关键“保持中立”?那叫吃里爬外,真是不想活了。秦琼有十个脑袋也不敢不参加啊。
最后,关于秦琼在玄武门之变后记载不多,那原因也很简单。他身体太差了。《旧唐书•秦琼传》记载:其后每多疾病,因谓人曰:“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
秦琼因为早年征战,奋勇当先,所以落下一身伤病。这样的身体自然没有办法参与李世民即位后的各项工作,也就记载的少了。没有继续作战,自然官职也不会继续大幅提升,没办法的事。这怎么能说是李世民冷落他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