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掌权后,秦叔宝为什么离开了呢?

李密掌权后,秦叔宝为什么离开了呢?,第1张

因为李密在掌权之前杀掉了上一任的掌权者,在世人眼中是一个不仁不义的伪君子,秦叔宝得知后,不愿辅佐这样的李密,所以离开了。如今的人们都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但是古代的人只知道赶尽杀绝。李密将上一任掌权者的一家都杀害了,引起了多人的愤怒,导致他掌权后,有诸多大将离开不愿辅佐李密,这其中就包括秦叔宝。秦叔宝是一位英雄,在那个时代,多方都想将秦叔宝纳入自己的阵营,但是李密做事太绝引起秦叔宝心中的不满,导致了秦叔宝的离开。

李密和秦叔宝同为大将,但是李密为了掌权杀害了上一任掌权者的一家,这自然会引起秦叔宝心中的不满,让秦叔宝对李密颇有怨言。秦叔宝本就是一个耿直爽朗的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在任何时刻都不会委曲求全。所以当他对李密产生不满之后,他马上离开了,不再辅佐李密。这就是秦叔宝耿直爽朗的方面。

秦叔宝是一位看重兄弟情谊的人,李密将上一任掌权者杀害,就是杀害了秦叔宝心中的大哥,自然不会再辅佐李密,但是和李密共同做事时间一久,所以并没有选择替大哥报仇,而是离开。离开李密,不再帮助李密,这都是李密做事情太过决绝的后果,因为将前一任掌权者杀害,并且杀害了掌权者的家人,所以引起了手下诸多大将的不满。

李密杀害了上任掌权者才上任,这在众人的眼中是小人行为,搞暗地袭击。所以多位大将选择离开李密,这其中就有秦叔宝。这些大将都是不会委曲求全的人,所以他们耿直爽朗,不会因为和李密的昔日情谊而留下。

要说隋唐时期有名的将领,那可多了。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对隋唐历史稍加了解的读者想必能够列举出许许多多如雷贯耳的英雄好汉。在《隋唐英雄传》当中有一位英雄,虽然被历史记录,但是却不如前者有名,很多人都并不知道他。但是,作为唐朝的开国将领,秦琼可谓是劳苦功高。

秦琼作为隋唐交替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先后被封为翼国公、胡国公。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上位有大功,而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年少有为

很快,秦琼便有表现的机会。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作为隋朝军队的一份子,秦琼开始跟随自己的上司四处平定起义。

但是,起义军实力强大,秦琼的上司张须陀手上的兵力并不多。在与卢明月率领的起义军交战的过程当中,自知正面交战必定被打败的张须陀选择固守营垒,避战不出。

虽然这个方式能够避免全军覆没的糟糕情况发生,但是也没有办法得到任何战果。在粮草耗尽之后,张须陀觉得那个退兵。但是他意识到,只要己方退兵,那么敌方必定大举进攻。此时地方大营守卫力量薄弱,正是偷袭的好时机。在四下无人愿率领敢死队时,秦琼站了出来。

乱世出英雄

虽然他们的胜利没有办法改变隋朝灭亡的历史命运。但是,秦琼却在隋唐战乱当中传播开来。在张须陀死后,秦琼成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官。秦琼选择归降裴仁基,随后,裴仁基归降李密。李密早就听闻秦琼的大名。这一次得到如此人才,自然十分高兴。很快,秦琼被封为骠骑将军。

秦琼的表现也确实不负李密所望。秦琼忠勇异人,在谁的军旗下,便为谁尽心竭力。在一次作战当中,李密与当时起义军领袖宇文化作战。李密不幸中箭落马。眼见要被宇文化的援兵所杀,秦琼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拼死保护李密,最终得以生还。

忠于大唐

秦琼与大唐的故事开始于秦琼归降李渊。作为秦王的李渊背后依靠的是其儿子李世民的支持,秦琼的到来自然是让李世民非常高兴。

李世民将其招到自己的麾下,负责镇守长春宫,授予马军总管的职务。在此之后,他遇到了势均力敌的对手,尉迟敬德。两人大战数百回合,最终秦琼打败了尉迟敬德,立下赫赫战功。

此后,秦琼因为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军事生涯便一飞冲天。在面对宋金刚在河东的进攻时,秦琼临危受命,利用各种计谋最终大败宋军。在攻打王世充的战争当中,李世民亲自挑选精锐骑兵,并且给予黑衣玄甲等装备。秦琼作为前锋,作战异常凶猛,所向披靡。在尉迟恭等将领的共同努力之下,唐军得以占领洛阳,傲视中原,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面对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大决战当中,秦琼都是跟在李世民左右,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公元626年,秦琼参与了其政治军事生涯当中最后一场大事——玄武门之变。在这场唐廷内部的争斗当中,秦琼跟随李世民诛杀了皇族李元吉,李建成等人。因在玄武门之变当中有功,而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食邑七百户。

公元638年,疾病缠身的秦琼在病榻上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李世民下诏,追赠秦琼为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在陵墓前建造其雕像,以彰显其战功。

不败战神,门神的人选

秦琼不仅仅被唐廷作为功臣,传颂其功绩,而且在民间还被当做门神,其画像被贴在了每家每户门口。不过要说秦琼为何能够成为门神,还得从和尉迟敬德的战斗开始说起。

唐太祖李渊起兵后南下,其起兵之地山西被刘武周的军队占领。而尉迟敬德,作为刘武周手下的得力大将,负责镇守白壁关。秦琼与尉迟敬德交战数十个回合仍未分出胜负。李世民爱才心切。知道尉迟敬德忠于刘武周,李世民便杀一个和刘武周面容相似的人,从而将尉迟敬德骗到了自己的麾下。

在这两位大将的帮助之下,唐军所向披靡,很快统一了全国。在后来的玄武门事变中,两位将军也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成功帮助李世民上位,成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而秦琼和尉迟敬德,也成为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两名将领。民间也流传着大量关于他们的英雄事迹。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不久,在皇宫内,每每为厉鬼所侵扰,以致夜不能寐。一日,秦琼与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站在皇宫门口,给李世民“站岗”。厉鬼晚上果然又来了,看到如此威武的将军站在皇宫门口,感到害怕,便离去了。唐太宗也因为没有厉鬼的袭扰,晚上睡得很好。早上李世民命人将二位将军的样子画下来,贴在皇宫大门上。从此,再也没有厉鬼来袭扰过皇帝了。

秦琼简介

秦琼,字叔宝。乃是隋末唐初时期赫赫有名的将领。

秦琼像

在民间,人们常常将秦琼与尉迟恭二人的画像贴于大门上用于辟邪,是为门神。初时秦琼曾在来护儿手下做事,而在秦琼之母死后,来护儿特地派人前来安慰。

众人不解,为何来护儿独独吊唁秦琼,却不吊唁其他将士的家丧。

来护儿的解释大概便是,秦琼此人英勇不凡,日后必定发达。由此可见,秦琼确实有一番本事,不然来护儿不可能独独注意到他。

秦琼也在张须陀、裴仁基二人手下做过事,随后又与裴仁基一同投奔到了瓦岗李密处。然而李密此人显然并不适合做一名领导者或是皇帝,对于有功之臣也并不奖赏惹得下面的人颇有怨言。最后李密兵败,秦琼则又转投王世允;只是,相比李密,王世允显然更加的不得人心,不单气量小,且心胸狭窄。最终,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道了李家父子的麾下。

良禽则木而息,在优秀的人才,也要有一个赏识他的伯乐,有一个深明大义的君主;否则,最后也只能犹如北宋的岳飞那般落得个凄凉惨死的下场。不过显然,李家父子正是一棵良木;百般的转折,秦琼也终是遇到了自己的明主。跟随着李家,秦琼为李世民打下了那大好的江山,打下了初唐盛世。

幸运的是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多疑的君王,所以与他一同打下江山的秦琼并未如同其他朝代的开国功臣那般被帝王怀疑。然而终究是因为年轻时太过拼命,到了后来秦琼为此付出了代价,最终病死于床前。

秦琼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下令让阎立本给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并修建了凌烟阁来陈列该画像。秦琼作为其中之一,当然也位列《二十四功臣图》之中。这应该是最早的官方有关秦琼的画像了。

秦琼剧照

当然民间关于秦琼的画像一定更多,因为这位英勇的大将曾因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安寝,而跟尉迟恭一起为皇帝守夜。后因唐太宗体谅两人辛苦,而将其画像贴在了宫门上。这样的做法流传到民间,使得两人成为门神,画像世代流传。

关于秦琼的,最多的就是每天过年时我们买到的门神,其种类样式繁多,有坐式、立式、披袍的、贯甲式,还有步战、骑马、舞单鞭双锏的和执金爪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没有手拿弓箭的。当然秦琼的标配武器是镶金锏。另外,门神大多是印刷版的,但是也有剪纸,还有就是工笔描绘的。

当然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秦琼的不再拘泥于小说中对人物的描绘所演化而来的画像,以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二十四功臣图。被多次翻拍的《隋唐英雄传》等,各个演员所扮演的秦琼在人们心里树立了不同的形象。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对于秦琼的也同样适用,有人会觉得《隋唐演义》里严屹宽扮演的像一些,当然也有人会认为《隋唐英雄传》中黄海冰扮演的更适合些,总之,如果你在百度中搜索输入秦琼四个大字,会出现很多的,有门神、剪纸、工笔画,当然还有剧照喽。玲琅满目,尽供君赏!

秦琼的夫人

自古美女配英雄,那么作为李唐的开国功臣,秦叔宝的夫人是否也像历史上那些美女与英雄的故事一样,跟秦琼谱写了一段绝世佳话呢?这个啊,还真没有。不信,那么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深处,来寻找那被时间淹没的真相吧!

秦琼夫人像

在我国古代,由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那时候的女子地位十分低下,正史上很少有关于她们的记载。就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正史也记其姓而无其名,史称长孙皇后。所以对于秦琼的夫人究竟何人,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传奇小说来了解的。

有一种说法是秦琼妻贾氏,山东人,有一个儿子叫秦怀玉。另外就是《兴唐传》、《瓦岗英雄》中所说的张紫嫣。

据书中所述秦琼是靠山王杨林的义子,在做十三太保时候,与其干女儿张紫嫣成亲。成亲当晚,唐璧向杨林举报秦琼是响马,杨林虽然选择相信秦琼,但张紫嫣的侍女却误解了杨林的意思,向张紫嫣告密,导致张紫嫣夜盗令牌,为秦琼报信,让其逃命。秦琼虽然要带张紫嫣一起离开,但她唯恐自己会连累秦琼,于是趁秦琼不注意的时间拔刀自杀,一代佳人就此香销玉顺。

当然不管是贾氏,还是小说中的张紫嫣,都是有待历史考证的。现今,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也对秦琼的妻子进行了一定的刻画,2003年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秦琼的妻子是巾帼女官李蓉蓉;2014年热播剧《隋唐演义》中,秦琼的妻子是叫杨玉儿,其原型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张紫嫣。当然这两部电视剧中,还是让英雄与美人成就了一段佳话!

秦琼尉迟恭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一代明君。所谓“明君贤相能将”,也就是说一代明君也是需要贤相和能将来辅佐的,唐太宗当然也不例外,在他的身边有着一大批当初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能人将相。

秦琼剧照

贞观年间李世民为了怀念那二十四位跟他一起打天下的能人将相,特命人为他们画像,也就是后来的《二十四功臣图》,秦琼和尉迟恭当然也在其中。那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两人又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

秦琼和尉迟恭都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分别被封为胡国公和鄂国公,两人都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成为太子,登上皇位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两人的个人经历却截然不同,秦琼在投奔李唐之前,曾因与罗士信一起大败卢明月而远近闻名。后又与裴仁基一起投奔瓦岗为李密效力。因李密苛待部下,恰逢王世充率军攻打,李密战败而与其他将士一起投降王世充。所谓“兔死狐悲”,王世充称帝后处死裴仁基等人,让秦琼看到了自己的下场,这才与程咬金的等一起投奔了李唐。

尉迟恭则在隋末参军,在征讨叛军中以勇猛闻名,官至朝散大夫。后又随刘武周一起起兵反隋,并在夏县跟李唐军队对峙,大败唐军。在随后一些列战争中,因内部军心不稳,导致多番战败,这才归顺李唐。归顺李唐后,尉迟恭得到了李世民的充分信任,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被所有人信任,后在与王世充的战役中保护因护主有功,这才得以洗脱其心不忠的嫌疑。

秦琼与尉迟恭长年随李世民征战,勇冠三军,为李唐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都说英雄生于乱世,乱世造就英雄。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凡是天下大乱之际,往往就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隋唐之交,就是一个混乱的时代。隋炀帝在位时急于兴建大运河;他有志于开疆辟土,经营西域。也正因此,他大肆挥霍,耗费了难以数计的人力和财力。而且隋炀帝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财,最终引起隋末危机,多地开始爆发兵变。河南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就是其中一支。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叔宝、程咬金也是瓦岗军中的大将,甚至于单雄信、徐世勣、魏征等大人物也都是其中一员。瓦岗军势如破竹,3年之内就已经威震四方,曾有诗曰:“胡骑千群,长戟百万。饮马则河洛可竭,作气则篙华自飞”,就是形容瓦岗军的声势浩大。可这样一支风光无限的起义军,却在不久后突然溃败,甚至风流云散、无迹可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要从李密这个人说起。李密此人,家世背景颇为强大。他出身世家,他的太爷爷李弼,曾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祖父李耀,北周时被封为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这样显赫的家世背景,在当时也是名重一时。李密出生在这样优越的家庭之中,却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公子哥儿,他并不是个安分守己的人,相反,他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常常以救世济民为己任。

后来他参了军,在值班时遇见隋炀帝,隋炀帝说:“这个小孩顾盼的神态很不寻常,别让他在宫里担任宿卫。”于是李密离开了军队,开始专心致志读书。李密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一只手捏着牛绳,另一只手用来翻书阅读。之后越国公杨素途经李密隐居之处,看到李密在勤奋读书的样子,前去结识,回去后告诉自己的儿子杨玄感,李密学识气度不凡,杨玄感遂与李密倾心相交。

大业九年(613),隋炀帝征讨高句丽,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此时已经天下大乱,杨玄感密谋起兵,李密胸怀大志,加上与杨玄感的情义,遂追随杨玄感,筹划起兵事宜。杨玄感首造之时,李密曾献上中下三策。上策长驱至蓟,中策西行入关,下策直取洛阳。无奈杨玄感说,君之下策,乃上策也。最终他选择了下策,导致消息走漏,起义最终失败了。李密被捕,最终却奇迹般逃出生天。他从一开始就抱有必死之心:吾等之命,同于朝露,若至高阳,必为鉏醢。即便最终失败了,他也没有放弃逃亡的脚步,前路漫漫,李密孤身一人,颠簸逃亡,风声鹤唳。

可真正的战士,从来不会向命运低头。李密投奔瓦岗寨首领翟让,在军队中当了军师。在李密的筹谋之下,瓦岗军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李密作为军师时,军队纪律严明,让人叹服。与此同时,他好施恩惠,深得人心。于是王伯当、徐茂公等人说服翟让,推举李密做瓦岗寨首领。从此李密建立了政权,自立为魏公。

李密掌权之后,隋军的反攻也便开始了,李密与王世充正在激战的时候,无奈后院起火,翟让的两个弟弟借机煽动翟让,想让他设计夺回大权。李密知道之后,先发制人,处决了翟让和他的两个弟弟,从此他开始独揽大权。但与此同时,瓦岗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李密的统治根基开始瓦解。翟让死后,瓦岗军士气低下,派系之争达到最高峰,很多原本翟让的旧部下,自此对李密失去忠心,不再信任李密。这也为后来李密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李密失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军事失误。翟让死后,李密领导瓦岗军并没有做出具有战略意义的策略,反而在不断消耗瓦岗军的实力,甚至后来被王世充一举击败,败北之后,由于害怕派系之争报复,不敢回营,带着残兵败将投降李渊,导致了他最终意义上的败北。

纵观李密短暂的一生,从一个世家子弟的荣光,到流亡的落魄,再到天下规模最大的起义军领袖,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最后却是以败北告终。他的一生,大起大落,令后人感慨万千。他作为隋朝的掘墓人,消灭了几十万隋军主力,而且开仓散粮,拯救了几百万人的性命,战场上也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可以说,他为李唐打下了半壁江山,算是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枭雄了,人生如此,也算是了却了儿时抱负。《旧唐书》最终点评李密:“乌阳既升,爝火不息。狂哉李密,始乱终逆。”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了。

隋唐英雄传

秦叔宝、尉迟恭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的人物。《隋唐英雄传》是胡明凯、谭友业执导,由黄海冰,郑国霖,聂远,谢君豪,林子聪,王绘春联袂主演的一部以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综合改编的古装侠义电视剧。

该剧以南北朝时期北周杨林举兵歼灭北齐班师后,侄儿杨坚又灭周建隋,称隋文帝,以秦叔宝为中心的瓦岗寨众义士匡扶正义,辅佐李世民为历史背景。全剧以唐朝护国公秦叔宝为核心人物,以秦叔宝从幼年目睹隋兵欺压百姓及少年时代的愤世嫉俗、行侠仗义的成长过程的故事。该剧于2003年在中国大陆首播。

秦叔宝vs尉迟恭

早前,尉迟恭得刘武周赏识,为他效命。公元619年,刘武周举兵南下,很快占领了太原,又接连攻下晋州、浍州。离他们不远的夏县人吕崇茂顺势响应,却遭到了唐军的讨伐。要知道,山西可是李渊的根据地,他最初就是从太原起兵的,刘武周到他的地盘撒野绝不允许。

吕崇茂面对唐军的威胁,赶紧向刘武周求助,尉迟恭的上司宋金刚派他和寻相前去支援。他们和吕崇茂来了个里应外合,唐军大败,几大重要人物全部被擒,可谓是损失惨重。尉迟恭一出手就有如此战绩,自然是洋洋得意,满载而归。

但李世民可不愿意轻易放他们走,知道尉迟恭的上司是宋金刚,而宋金刚在浍州,尉迟恭肯定要回浍州复命,于是李世民派秦叔宝去回浍州的路上截击尉迟恭。

两人一人用双锏,一人用单鞭,都是极其勇猛的人物,但因为唐军是突袭,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最终唐军获得了胜利,只有尉迟恭和寻相逃脱了,其他将士均被俘虏。

因为得意忘形,不够谨慎,尉迟恭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还“偷鸡不成蚀把米”,也是挺憋屈了。

从结果上来看,这一战是秦叔宝取得了胜利,不过这是两军的作战,而不是他们的个人战,秦叔宝的胜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谋略,而尉迟恭能逃脱也说明了他实力不俗。

从这一战中也可以看出秦叔宝和尉迟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秦叔宝作战经验丰富,善用谋略,尉迟恭勇猛无敌,个人作战能力优秀。

两人还有一次对决,是个人战,但却不是真正交手,就是著名的“两锏换三鞭”的故事。

在柏壁关的战斗中,秦叔宝和尉迟恭大战三百回合都难分胜负,再打下去也毫无意义,不累都要烦了。尉迟恭实在受不了了,就提了个简单粗暴的建议:两人轮流在对方身上猛砸,谁先受不了就算谁输。

这种“幼稚”的方法比较符合尉迟恭的风格,但秦叔宝可不陪着他一起胡闹,一方面站着让别人砸太傻了,他们的兵器都那么重,两人力气也都很大,就算赢了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另一方面李世民爱才,一直想让尉迟恭归顺,所以他也不能把人给打坏了。

于是秦叔宝把规则稍微改了改,他说:人是血肉之躯,兵器直接砸在人身上非死即伤,不如来比试开石,两人在石头上砸,谁用最少的次数砸开算谁赢。尉迟恭一想也行,就答应了。

秦叔宝先挥出两锏,在双锏的共同威力下,巨石应声而开,尉迟恭此时就很有压力了,秦叔宝是双锏,自己是单鞭,明显不占优势,如果一鞭成功他就赢了,两鞭砸开巨石两人可以打个平手,三鞭就要丢脸了。

尉迟恭挥出一鞭,没开,又挥出一鞭,还是没开,他这下急了,屏气凝神用尽全力挥出第三鞭,终于使巨石裂开。

秦叔宝不仅没有嘲笑他,反而为他鼓掌喝彩,说两人三鞭换两锏,还是打了个平手。这让尉迟恭有些惭愧,也感慨于秦叔宝的仁义。两人虽是敌对阵营,却互相欣赏,也算是为日后尉迟恭归顺李世民打下了基础。

后来尉迟恭因兵败,李世民派人对他进行劝降,尉迟恭正式加入李世民麾下。

面对这个猛将的来降,李世民十分高兴,可以说是得偿所愿。纵观李世民身边的功臣,很多并非一开始就追随于他,甚至曾和他是敌对面,但他都能毫无芥蒂地接纳他们,难怪李世民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角色介绍

秦叔宝

演员黄海冰

秦叔宝是一个忠义两全的人,黑白两道通吃,平时与程咬金称兄道弟,还与朝廷相处得也很好,加上江湖广交朋友,口碑很好,是少见的左右逢源的将士,素有‘小孟尝’之称。

李世民

演员郑国霖

才高功大的李世民一直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所嫉恨,他们谋害李世民的阴谋暴露后,忍无可忍的李世民终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翦除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事后,李世民也被群臣拥戴登上帝位,成为历史上一代伟大的明君唐太宗。

杨广

演员谢君豪

配音姜广涛

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在位期间开运河,加强南北沟通,创科举,从此人们通过考试进入官场,营建东都洛阳,加强东西交流,并奠定隋唐两京制。把隋朝推往极盛,被尊称为“圣人可汗”,是一个极具眼光的战略家,不输历史上任何一位“千古一帝”。

萧妃

演员鲍玉菁

萧妃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她是隋炀帝杨广的“爱妃”,因为得不到他全身心的爱,又“爱”上了大将李密,在两个男人之间,因为爱,她背叛了隋炀帝,又在隋炀帝面前谗言害李密。

  秦琼生平

  “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不由得秦叔宝两泪如麻。提起了此马来头大,兵部堂王大人相赠与咱,遭不幸困至在天堂下,欠下了店饭钱无奈何只得来卖它。摆一摆手儿你就牵去了吧!但不知此马落在谁家?”这是《秦琼卖马》中的著名唱段,老人孩童都能哼上两句,可谓家喻户晓、遐尔闻名。对照历史,我们才知道文艺作品的荒谬,与真实的人物形象相去甚远。《酉阳杂俎》上记载,秦叔宝的坐骑并非黄骠马,而是忽雷驳,马的毛色青白相间,雄壮威武。此马象人一样喜爱喝酒,酒后不但不会醉眼昏花,反而精神百倍,“每于月明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秦叔宝死后,忽雷驳也嘶鸣不食而死。根据《隋唐嘉话》的记载,秦叔宝使用的兵器也不是一对金装锏,而是一杆超重的长枪。在他跟随李世民攻打洛阳城时,他把这杆长枪插在城外的泥土中,十几个王世充的士兵冲出城来,想要拔出这杆长枪,他们一起用力也没奏效,长枪依然稳稳地插在泥土当中。秦叔宝再度来到城下,轻而易举将长枪拔了出来,握在手中昂然离去,在场的双方将士都目瞪口呆。秦叔宝的长枪从此闻名天下,在朝廷的重大活动中,此枪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大长了帝国的威风,让外邦蛮夷们心悦诚服、由衷赞叹。

  秦琼卖马

  秦叔宝的故事汗牛充栋,但大多是牵强附会,正史上对他的记载十分简单,近年来,秦叔宝父亲的墓碑出土,才让人们大致弄清了他的身份。原来,秦叔宝的祖父在北魏时期曾担任过广年县令,秦叔宝的父亲曾在北齐王府里当过书记官,这样一来,他的真实身份既不是《隋唐演义》中的显贵之后(《隋唐演义》中秦叔宝的表弟罗成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也不是民间传说中的铁匠的儿子,而是出生在北朝中层官员家庭的帅哥。 根据秦叔宝父亲的墓志铭所述,秦家世居齐州历城县怀智里,那么秦叔宝算是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相传那里的大槐树就是秦叔宝亲手种植的。根据流传下来的秦叔宝的画像所绘,秦叔宝长眉朗目,风姿秀美,是个气度不凡的美男子,与传说中五大三粗的形象颇有出入。大陆拍摄了场面宏大的《隋唐英雄传》,里面扮演秦叔宝的黄海冰高大英俊,一身正气,与历史上的原型在外形上是十分吻合的,这就是说,秦叔宝这个山东大汉是个非常出众的男人,从历史年表的推算,他是少年从军,很快就显示了不同一般的资质。 秦叔宝最初是在隋朝大将来护儿的帐下担任亲兵,在传说中的隋唐好汉中,排在秦叔宝前面的好汉只有来护儿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秦叔宝的确也很受来护儿的赏识。秦叔宝的母亲去世了,来护儿派人吊唁,众人十分惊奇,“士兵阵亡和士兵的亲人去世,样的情形很多,将军从来没有过问过,为什么惟独对秦叔宝格外礼遇呢?”,来护儿的回答是,“秦叔宝此人勇悍无比,有志气,有节操,以后一定能够飞黄腾达,成就大业,岂能以卑下的态度对待他”。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对内穷奢极侈,对外连年用兵,沉重的徭役、兵役逼得农民走投无路,民不聊生之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秦叔宝转到齐郡通守张须陀帐下,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历史上的所谓农民起义,少有军纪严明、爱民如子,多的是烧杀抢掠、蹂躏百姓,所以,农民起义以失败而告终毫不稀奇,秦叔宝充当刽子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业十年(公元614年)十二月,张须陀进攻卢明月的起义军,当时,秦叔宝的年龄不会超过十七岁。 张须陀手下只有一万多人,而起义部队有十余万人,双方相持了十几天后,张须陀的部队粮食将尽,战况却不见起色,爱兵如子的张须陀征求众人的意见,“敌人看见我们撤兵,一定倾巢出动,全力追赶,他们的大营必定空虚,此时用一千人偷袭敌人的营地,必然成功,但这项计谋是兵行险招,十分危险,哪位将军愿意担此重任”,大家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只有秦叔宝和罗士信自告奋勇,上前接令,当时的罗士信大概只有十五岁,少年英雄,联手出击,正是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年龄

  唐太宗

  张须陀按计行事,弃营撤退,秦叔宝、罗士信分别带领一千多人埋伏在荒草丛中,等待时机。卢明月果然率众追赶张须陀,秦叔宝、罗士信带着伏兵直扑义军营寨,对方营门紧闭,秦叔宝和罗士信攀栅而上,敌人刀枪齐下,二人用佩刀格挡,翻越栅栏,一跃而下,他们手起刀落,很快就解决了数十人,然后打开营门,让隋军进入,跟着四处纵火,焚烧了义军三十多个营栅,烈焰冲天,映红了整个天空,卢明月心知不妙,赶紧回救,却为时已晚,张须陀回军冲杀,斩敌无数,激战之下,卢明月仅以数百骑突围,其余的全部作了隋军的俘虏,经此一战,秦叔宝名扬四海,声震天下。 接着,秦叔宝跟随张须陀平定其他义军,屡建战功,在与孙宣雅对决的海曲之战中,他身先士卒,第一个跃上城楼,打败了孙宣雅,被隋朝授予建节尉一职,这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叔宝的第一个官职。无奈天下形势已经不可收拾,义军散而复聚,越杀越多,注定了大隋忠臣张须陀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张须陀与瓦岗军李密在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决战,隋军中了埋伏,被李密的义军团团围住,张须陀本来已经冲出了包围圈,眼见部下无法突围,于是返身去救,在千军万马之中四进四出,终于力竭战死,以身殉国。有人把张须陀称为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说他满手血腥,对照历史,他实在是个大好男人,其英勇壮烈、忠贞不屈让人潸然泪下、深受感动。史料上记载,张须陀死后,手下号泣数日,悲不自胜,这中间,不知有没有被张须陀带上历史舞台的秦叔宝,战后,秦叔宝率领残兵投靠了隋将裴仁基,听从裴仁基的指挥与调遣。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四月,裴仁基与瓦岗军作战不利,索性投降了瓦岗军,这样,秦叔宝就成了瓦岗军李密手下的将领。李密家世高贵,世代都是显宦,却不是人们想象当中眼高手低的贵公子,唐人的史料中记载,他曾与翟让比试箭法,以此来决定谁当瓦岗军的大当家。比试的办法是,在箭靶上写一个王字,王字中间一横和一竖的交叉点就是靶心,谁射中了靶心就是赢家,王伯当特意将笔画写得很细,增加比试的难度。李密不慌不忙地拿起弓箭,立马射中了靶心,坐上了瓦岗军大当家的位置。李密对秦叔宝和程知节十分看重,他挑选了八千名最勇猛的士兵组成“内军”,分为左右两军,由秦叔宝和程知节分别统领,主要任务是充当李密的亲卫队,李密曾夸下海口,“我这八千人可当百万大军”,在李密的眼中,秦叔宝是最勇敢、武艺最高超的将军。

  秦琼半身画像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七月,瓦岗军与宇文化及的军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展开决战,双方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脚下杀得天昏地暗,由早及晚,不分胜负。李密被流箭射中,从马上摔下来,昏死过去,瓦岗军众人都以为李密已经战死,士气崩溃,宇文化及的大军又趁势追杀,眼见瓦岗军就要一败涂地,秦叔宝临危不乱,在千军万马中将李密抢救出来,随后,又集合散兵败将,向宇文化及发动反扑,终于将宇文化及击败,但是,瓦岗军也已遭受重创,实际上是两败俱伤。这时,另一个割据势力王世充想坐收渔人之利,率领两万精锐对瓦岗军发起攻击,李密却棋走昏招,坚持与对手硬碰硬,在河南邙山与王世充的军队正面决战。王世充的军队面临断粮的境地,正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个个在战场上如同下山猛虎,结果是,瓦岗军烟消云散,大当家李密撇下部下,独自投奔了大唐,秦叔宝、程知节万般无奈之下,归顺了王世充这个奸雄。 秦叔宝得到了高官厚禄,得封龙骧大将军,却很快就鄙薄王世充的为人。程知节对秦叔宝言道,“王世充对人没有器量,又爱诅咒发誓,活象个巫婆神汉,他奸诈狡猾,决不可能是天下归心的明主,我们跟着他没有出路”,秦叔宝深表赞同,决定离开王世充,另投明主。 此时,李渊父子威名远振,出师以来势如破竹,秦叔宝、程知节心中倾慕,决定到大唐去建功立业。公元619年二月,王世充军与唐军在河南九曲作战,秦叔宝和程知节假装向唐军冲击,一行几十骑跑出一百多步,一齐下马向王世充拜别,“我们得到了你的特殊礼遇,也想报答你,但你疑心太重,不能容人,我们不想与你为伍,就此告别,后会有期”,王世充的鼻子几乎气歪,却无可奈何,眼睁睁看着众人投奔了唐营而不敢追击。 秦叔宝和程知节归唐之后,被唐高祖李渊指派到秦王李世民帐下,这时,秦叔宝大概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与年轻英武的秦王一见如故,很快受到了秦王的重用。秦叔宝被授予马军总管,程知节被授予秦王府左三统军,李世民亲自挑选千余精锐骑兵,穿皂衣黑甲,由秦叔宝、程知节等人统领,组成玄甲队,每战必为先锋,开始了扫平割据势力的征战历程。 公元619年(唐武德二年)三月,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刘武周举兵攻唐,并州都督李元吉指挥不当,致使太原失守,李元吉逃到了长安,柏壁(今山西新绛西南)之战由此拉开了序幕。刘武周大将宋金刚乘胜前进,一路凯歌,大唐的河东领土几乎全部失陷,李世民眼见情势危急,挺身而出,担当了收复河东的重任。 李世民的三万精兵渡过黄河,在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宋金刚是孤军深入,利在速战速决,李世民坚壁不出,又派人截断宋金刚的粮道,等待宋金刚粮草耗尽、无以为继。在此之前,河东的夏县与蒲州起兵响应刘武周,大唐朝廷派永安王李孝基前往征剿,宋金刚派尉迟敬德增援夏县守军,里应外合,将永安王李孝基及手下将领尽数抓获。尉迟敬德得意洋洋,准备还军浍州(治翼城,今属山西),此时,秦叔宝已经埋伏在夏县与浍州之间的美良川(今山西闻喜南),准备给尉迟敬德一个迎头痛击。尉迟敬德早已被胜利冲昏头脑,未将秦叔宝的伏军放在眼里,双方交手之后,才发现此路唐军勇猛无敌,势不可挡,尉迟敬德左冲右突,奋力杀出包围圈,狼狈逃向浍州,秦叔宝部斩首2000余级,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

  程咬金

  接着,蒲州在唐军的围剿下也向宋金刚求救,尉迟敬德、寻相又被宋金刚派去增援蒲州。李世民如法炮制,派遣精锐士卒三千人,从小路穿插,在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设下埋伏,杀得尉迟敬德全军覆没,尉迟敬德、寻相孤身逃走。唐军一面收复失地,一面继续与宋金刚对峙,到了公元620年四月,宋金刚军粮草耗尽,撤兵回军,李世民开始后发制人,全力追击。唐军将士一天驰骋200里,连李世民都三天不解甲,两天没吃饭,终于在雀鼠谷(介休西南)追上了宋金刚的主力部队,一天之内连打八仗,俘斩数万人,宋金刚、尉迟敬德逃往介休(今属山西),唐军如影随形,紧跟不放,宋金刚万般无奈,率领两万士兵在介休背城布阵,以最后的老本与唐军决战。李世民派秦叔宝、程知节攻打大阵的北端,翟长孙、秦武通攻打大阵的南端,正面迎击的徐世绩出师不利,李世民亲自带兵冲杀,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击溃宋金刚军,斩首三千余人,刘武周、宋金刚逃往突厥,后来死在突厥人的刀下,尉迟敬德、寻相眼见大势已去,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介休南)两城向大唐投降归顺。 柏壁之战,河东收复,秦叔宝战功最著,唐高祖欣喜万分,加封上柱国,赏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他派人送秦叔宝一个金瓶,告诉秦叔宝,“你不顾自己的妻子儿女,远来投奔我,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如果我的肉可以食用,我都应该赐给你,何况那些子女玉帛?你要以此为勉励,带领部下,为大唐再立新功”,很快,秦叔宝成为秦王右三统军,下一个敌人,就是秦叔宝曾经效力过的王世充。 王世充原来就是隋朝东都洛阳的守将,他毒死杨侗,于武德二年四月称帝,国号为郑,占据河北大部州县的窦建德也自称夏王,这样,在中原地区,唐、郑、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王世充趁着唐军在河东作战,夺取了河南的许多州县,成为大唐急须解决的心腹之患。李渊采取先王后窦的方略,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七月,令李世民率领八万军队进攻王世充,每次战役秦叔宝都充当先锋。鉴于洛阳城城防坚固,李世民决定扫清外围,拔掉洛阳城外王世充军的各个据点。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正月,屈突通、窦轨巡营时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失利,连连告急,李世民亲自带领训练有素的玄甲队驰援他们,斩俘王世充军六千余人,俘虏王世充的骑将葛彦璋,王世充逃回洛阳城,闭门不出。 王世充困守孤城,弹尽粮绝,只得向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不是等闲之辈,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决定联合王世充共同对抗唐军。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三月,夏王窦建德亲率十余万大军驰援洛阳,很快推进到东原一带(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李世民采纳郭孝恪等人的建议,继续用重兵围困洛阳城,自己亲率精锐步骑3500人抢占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汜水镇西),阻止窦建德军西进。五月初二,决战打响了,秦叔宝横枪跃马,从敌军正面一直杀到敌军背面,他手持唐军军旗,又从敌军背面杀到敌军正面,千军万马之中,纵横驰骋,勇不可挡,敌军心生怯意,阵脚大乱,唐军一鼓作气,赢得了虎牢战役的最后胜利,窦建德被迫接受了充当俘虏的命运。唐夏虎牢战役,为数不多的唐军消灭窦建德军十余万人,成为历史上围城打援的著名战例。王世充眼见窦建德军的主力已经溃败,洛阳城不会再有援军,走投无路之中,向唐军弃械投降,中原的主要地区落入唐军的掌控,唐王朝的统一大业初告成功。秦叔宝受赐黄金百斤、帛七千段,因功进封翼国公。

  罗士信

  唐高祖武德四年七月,窦建德在长安遇害,其旧部高雅贤等人共推刘黑闼为首领,起兵反唐,半年之内,尽复窦建德故地,占据了河北大部郡县和河南部分地区,又与突厥狼狈为奸,得到了突厥颉利可汗的支援,一时声势惊人,严重威胁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十二月,李世民奉命出征,身边自然少不了秦叔宝这位王牌将领。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二月,秦叔宝在列人(今河北肥乡东北)迎击刘黑闼部,又立殊勋,三月,刘黑闼粮草已尽,粮道又被李世民截断,不得不与唐军决一死战。刘黑闼的两万步骑渡过洺水(今河北曲周东南),与唐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一直从中午持续到黄昏,唐军气势如虹,刘黑闼军拼命顽抗,唐军决开洺水,顿时浊浪滔天,刘黑闼军终于士气崩溃,被唐军斩首一万余级,数千人淹死在洺水当中,刘黑闼带着两百骑兵仓皇逃走,后来也避免不了被人出卖、斩首示众的命运。沦陷州县光复了,秦叔宝再受重赏,前后受赐的金帛数以千万计。 在跟随李世民的征战中,每逢敌人的骁将锐卒在阵前挑衅,李世民总让秦叔宝去拿下他们,秦叔宝提枪跃马而去,“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堪称英雄盖世的万人敌,李世民对秦叔宝更加器重,秦叔宝也以此颇为自负。 李世民战必胜、攻必克,在李唐统一战争中居功至伟,让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十分嫉恨,李建成感到自己的皇储地位受到严重威胁,千方百计想要除掉李世民。突厥进犯中原,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做了主帅,他请求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强将精兵调到自己帐下,想等李世民成为光杆司令后再予以加害。形势紧迫,秦王府将士一致要求李世民马上动手,先发制人,秦叔宝也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这一边,愿意与他同生共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事变爆发了,秦叔宝跟随李世民诛杀了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帮助李世民夺取了皇储之位,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秦叔宝拥戴有功,成为李世民的首功之臣。秦叔宝拜左武卫大将军,得封邑七百户。 自此,秦叔宝没有再领兵出征,多年以来缠绵病塌,身体十分虚弱,他曾对别人言道,“我从少年时代起就戎马倥偬,经历过大小二百多次战斗,屡次身受重伤,计量我前后流出的鲜血,总有几斛之多,怎能不生病呢”,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叔宝因病去世,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墓前雕刻石人、石马,以彰显其显赫的战功和超人的武功,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改封秦叔宝为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进了凌烟阁,画像与真人一般大小,去世多年的秦叔宝也名列其中,成为永垂青史的大唐英雄。 战马、长枪、骠悍勇武的男人、鲜血染红的沙场,秦叔宝的形象充满了男人的血性,充满了气吞山河的阳刚,他如同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让今人反思我们民族失落已久的精神和梦想,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无比自信,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唐人的豪情万丈,智、信、仁、勇、严,他样样具备,是他聚焦了我们无限向往的铁血大唐,豪杰辈出,逐鹿天下,英雄的传奇久久在我们心中风云激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1618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