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诗词明细 赵书成

发表诗词明细 赵书成,第1张

正规书刊发表诗词存查补寻汇编 赵书成

赵书成,男,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退休干部,1953年1月出生于礼县永兴镇龙槐村。2010年退休,开始学上网,写诗填词。自2014年始发表,省级以上期刊共发70首。正规出版书共编入398首,与诗界耆宿叶嘉莹,刘征,周笃文,马凯,李文朝,张岳琦,张福有有唱和诗词发表31首。

1《海棠雅集》年刊,丙申、丁酉共编诗词12首。马凯作序领唱,书号ISBN978-7-5140-1495-2,中国版本图书CIP数据核字(2018)第046078号,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孙旭光主编。

2《中华辞斌》2015年第3期刊拙作七律一首。国际刊号:ISSN 2095-7351,国内刊号CN10-1215/I

,国家级杂志。

3-《长白山诗词》发表50首。省级期刊。是由吉林省政协主管、长白山诗社主办的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1462、国内统一刊号:CN22-1351/I,国内外公开发行。

其中特刊《战疫放歌》刊诗词曲21首,《百年旗帜》1首。

4《甘肃诗词》2020年第1期,ISSN-2306-3394,刊拙曲4首。

5《诗词世界》ISSN 1994-1153

刊发2首。

6《中华散曲》ISBN978-988-8461/97-4 刊散曲1首

7《中国当代散曲大典》系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由当代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主编:门岿

编入拙作5首,有个照简介。

书号:ISBN987-988--74216-65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8各类正规出版书籍编入诗词首。《韵补东荒》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978-7-5472-4973-4,CIP2018第058583)编入诗词5首。

9《千年回眸》吉林文史出版社,书号ISBN978-7-5472-2356-7,CIP(2014)234790,编入诗词3首。

10《夫余后期王城考》书号:ISBN 978-7-5472-3238-5

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编入10首。

11《寻访额济讷殷》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书号:ISBN 978-7-5472-2727-5 编入6首。

12《赓和齐唱水龙吟》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编入1首

13《莲水瑶笺》线装书局出版,

书号:ISBN 978-7-5120-2490-8

编入2首

14《雄碑韵影》编入4首,并由中书协书法家濡墨参展,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978-7-5386-9250-4。

15《风雨芳华》,吉林美术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38692808,《协商新报》各1首。

16《诗咏纳兰》线装书局出版,

书号:ISBN9787512016934

编入2首。

17《诗情画意鹿乡行》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978-7-206-11337-6编入1首。

18《乡韵》编入1首

19《清风玉韵-公主岭问心碑诗词选》吉林人民出版社,书号:ISBN 978-7-206-11729-9,编入4首。

20《镇边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编入6首

21《铁血忠魂》吉林文史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472-2880-7

编入4首。

22《界江之韵》编入3首

23《永远的纪念》中国文史出版社,编入1首

24《孟浩然田园诗》编入1首

书号:ISBN 978-7-5171-2836-6

25《蟹岛唱和-中华诗词学会全国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贺诗选》1大会材料

26《李文朝领唱酬和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068-6886-0

编入5首。

27《中国当代散曲选粹》广西人民出版社,书号ISBN978-7-219-10549-8,CIP(2017)第323741号,2

28《富华山》1

29《春韵满神州》2。

30《白水丹心》1

31《人间正道》1

32《曲阳吟坛》1

33《辉南水稻志》1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978-7-206-17893-1

34《中国战疫诗》1 作家出版社,书号:ISBN 978-7-5212-0832-0

35《当代诗人词家作汇编》共4编,收入诗词339首。

书号:

ISBN 978-98879129-0-3/W1242

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已寻到有刊号、书号的至202110月底,共468首,未寻到书号的有16首。《九州诗词》杂志发表53首,是书号,未计;诗友个人出版的书籍贺诗亦有60多首,未记,也不寻书号了;内部交流刊物如《中国当代散曲》,地、县级刊物及自编集许有100多首,亦未计。

与诗界耆宿们的步和诗词,多由张老组、引、改、呈,非拉大旗,也无缘邀宠自吹。

四川宜宾县永兴镇

重庆江津区永兴镇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

安徽利辛县永兴镇

福建浦城县永兴镇

四川华蓥市永兴镇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镇

四川省宜宾县永兴镇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

内蒙古凉城县永兴镇

四川雅安市名山区永兴镇

四川盐边县永兴镇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永兴镇

成都市天府新区永兴街道

四川开江县永兴镇

湖北京山县永兴镇

河南尉氏县永兴镇

黑龙江明水县永兴镇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

海南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永兴镇

河南省尉氏县永兴镇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永兴镇

有。礼县城关镇石岭村有卖手机的,小米手机专卖店就有。礼县,隶属甘肃省陇南市,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礼县常住人口424135人。2014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4〕101号)批复同意撤销红河乡、宽川乡、祁山乡、永兴乡、永坪乡、中坝乡,设立红河镇、宽川镇、祁山镇、永兴镇、永坪镇、中坝镇;省民政厅(甘民复〔2014〕161号)批复同意撤销雷坝乡、罗坝乡,设立雷坝镇、罗坝镇。2016年,省民政厅(甘民复〔2016〕1号)批复同意撤销崖城乡、洮坪乡、龙林乡,设立崖城镇、洮坪镇、龙林镇。截至2021年10月,礼县辖22个镇、7个乡。

礼县城关镇旱台包括的地方如下:

1、西城居委会。

2、南城居委会。

3、陈家坝村。

4、东关村。城关镇,隶属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地处礼县中部,西汉水与燕子河交汇之处,东与永兴镇为邻,南与西和县石堡镇接壤,西邻石桥镇,北接崖城镇、罗坝镇,东北连永坪镇,为礼县人民政府驻地。

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洋芋为主,亦有荞麦、高粱、大豆、糜谷等,是本县主要的产粮区之一,1990年粮食年总产7035.27吨,工农业总产值544.7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境内盛产苹果,为县内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年产苹果1504吨,建有750吨果库冷冻厂一座。

礼县永兴乡是苹果重点产区,随着苹果产业开发力度的加大,果园效益的不断提高,群众栽植苹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加上县委、县政府对苹果产业的高度重视,乡政府及县农牧部门的苦抓苦帮,2006年永兴乡在杜河沟流域的杜河沟、团结沟、中沟等三条沟的9个村压减小麦,新发展苹果3万亩,全乡苹果面积达到5万多亩,占耕地面积8万多亩的70%,计划2007年对杜河沟流域剩余小麦全部退出再发展2万多亩,全乡耕地面积基本全部被苹果覆盖,真正达到一乡一品。

礼县县委、县政府2006年把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当作富民富县的大事来抓,建起了长城果汁厂,这一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同时筹措资金230万元,在红河、盐官、马河、祁山、永兴、永坪、石桥七乡镇发展澳洲青苹果基地632万亩,这将对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

传统上,嘉陵江有两源:东源陕西省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河和发源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齐寿乡齐寿山的西汉水。还有专家认为发源于甘南碌曲县郎木寺镇若尔盖草原的白龙江,2011年10月长江水利委员会确认东源陕西省凤县秦岭代王山为正源。

东峪河发源于陕西省凤县秦岭主脊——海拔2598米的代王山南侧大凤沟,上源称大南沟,由东南向西北流,与发源于秦岭主脊以北的渭河支流清姜河上源平行,到煎茶坪以后,东峪河与清姜河分别转成西南和东北流向,相背而流。

扩展资料:

嘉陵江河道的最显著特征就是河流袭夺现象多。略阳以上的嘉陵江上游,原属于汉江水系,后被嘉陵江袭夺了,汉江在烈金坝以上干流成为峡谷,支流青泥沟却是宽谷;

并由此沟头越过一低矮分水岭,岭上有河流冲积的卵石层,厚约05米,卵石大小均匀,一般直径在3~5厘米左右,底部为片岩。

嘉陵江的二级支流响水沟到代家坝北流与巩家河相汇合后,再西流与嘉陵江成直角相交,这就是嘉陵江东岸的黑水。很显然,汉江的源流河水小、谷地大,且到嘉陵江边也没有较高的分水岭,很不相称。

① 二是徐日辉先生考证在礼县盐官堡东南25公里的西汉水南岸。

② 三是康世荣先生考证在礼县红河乡岳费家庄地带。

③ 四是王世平先生认为可能在大堡子山秦公墓地不远处的西汉水北岸一带。

④ 五是祝中熹先生考证礼县城东20公里处的原“天嘉古郡”邑址即西垂故址,在今礼县永兴镇捷地村与红土嘴附近。

⑤ 六是张天恩先生认为礼县永兴乡西南的赵坪遗址即西犬丘故墟。

⑥西垂都邑的具体地望,古今学者均认为在汉代陇西郡的西县地。《正义》引《括地志》云:“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是也。”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刘琳《华阳国志校注》、王国维《秦公敦跋》均认为在天水西南一百二十里。《汉书·地理志》云:“西,《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过郡四,行二千七百六十里,莽曰西治。”《史记·夏本纪·索隐》曰:“嶓冢山在陇西西县,汉水所出也。”《后汉书·郡国志》云“西,故属陇西,有嶓冢山,西汉水。” 嶓冢山即今天水市西南的齐寿山,西汉水发源于齐寿山的西麓,从天水镇的小峡谷流入礼县东境的宽阔川原。从文献记载可知,西县位置辖今天水市西南及西和县北部、礼县中部以北及东北部地带。从该区域考古调查及出土文物可知,西县的中心位于礼县境内。上世纪70年代,礼县东北部的红河乡六八图村出土1件战国中期铜戈,胡部阴刻铭文14字,文中有“右库工师”之称,故学者多称谓“右库工师”戈,铭尾曰“西工造”。这里的“西”,应指秦故都西垂之“西”,“西工造”,即西垂工官所造。该戈现藏礼县博物馆。1995年,笔者在礼县境内发现1枚出土于礼县乔川乡的秦国早期青铜贝币,贝面铸刻 “西”字,现为笔者收藏。这件铜贝的发现,说明了早期秦人将西垂、西犬丘称“西”的史实。1997年,礼县县城西南的石桥乡瑶峪村出土1件秦西垂祠庙祭器——青铜豆,素面,高9厘米,上口沿宽10厘米,空心柄,束腰,倒喇叭口,柄上腰部阴刻“西祠器”三字,字体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秦公簋”盖铭“西元器”书风相近。“西祠器”后阴刻“囗 ”二字,新近又发现“囗 ”之后阴刻浅细铭文“重一斤三两”。该器初在笔者拙文《“天水”地名渊源考辨》一文首次披露。

⑦ 从以上有确切出土地点的“西”字铭文可知,西垂的中心地域东北至礼县红河乡,西南至礼县石桥镇,这一区域,是早期秦人活动的核心区域,和考古发现相吻合。这就是说,秦人的早期都邑西犬丘故址,应该在这一区间寻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352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5
下一篇2023-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