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好猫携手杨澜,致敬时代女性“她力量”

欧拉好猫携手杨澜,致敬时代女性“她力量”,第1张

1月5日,知名主持人杨澜携手欧拉好猫开启《你好!大女生》节目,以大胆做自己,大步走四方的姿态,共同致敬新世代女性的独立、自信。

作为一档女性纪实访谈节目,《你好!大女生》对话各行各业女性奋斗者,展示她们在各自境遇下的思考、选择、坚持和超越,记录着时代女性的声音。节目播出的同时,有不少观众注意到了节目的冠名合作方欧拉好猫——“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欧拉旗下的一款车型。《你好!大女生》这样一档为女性打造的节目,牵手“更爱女人的汽车品牌”,是基于合作双方调性和受众等层面的高度契合,同时也折射出节目和品牌对女性价值观的尊重和对女性力量的认同。

欧拉好猫牵手杨澜对话时代“大女生”

杨澜曾说:“人本身很渺小,但当她选择去做一点什么的时候,她已经有了一种力量,我们希望把这种力量带入到整个这一季的节目当中。”

《你好!大女生》不只是一场面对面的访谈节目,也是一档亲身融入故事主角工作生活的纪实节目。在节目中,杨澜对话铅球奥运冠军巩立姣、演员万茜、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郑小瑛……一位位当下时代的杰出女性在节目中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不同女性、不同视角的人生故事既是个体的表达,也传递着群体的声音。

人生路很长,大女生应当怎样握好手中的方向盘?一直以来关注女性的欧拉好猫,也和这档节目、和节目中的杨澜一样,在不断探索着这个问题。不止节目中的女性,在我们身边,同样有着无数值得致敬的“她力量”: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在科研战场的巾帼战士,还有在商海、职场以及各自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无数女性……她们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正在悄然改变着这个世界。她们值得被尊敬,值得被赞扬。

致敬“她力量”欧拉好猫助力女性成长

从关注“她”群体到致敬“她力量”,欧拉好猫怎样做到与“她”一起发声?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设置还是外观设计,欧拉好猫都基于对新世代女性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进行了个性化打造。此次《你好!大女生》节目所传达的独立、自信的女性价值观,是当代“她力量”生动的形象速写,也是欧拉好猫品牌情绪的表达。

在“她”的成长路上,“女性友好”的欧拉好猫可以是暖心陪伴的伙伴,也可以是得力的助手。当结束一天疲惫的行程或者遇到特殊时期的身体不适,谁不想拉开车门就能收获一个可以放松休息的空间呢?在欧拉好猫的座舱内,可以一键开启舒享模式,空调、座椅、音乐等功能营造出更加舒适的休息环境。此外,针对驾车场景下的复杂路况或者用户常常遇到的停车难题,欧拉好猫的全方位感知能力、智能巡航系统、智能车道保持系统等驾驶辅助功能,可以在各个方位实时监测车辆周边环境,识别车辆、行人、非机动车、障碍物、交通标志等,不论是在拥堵道路上的操作还是泊车入位,都更加方便,在开车、停车、安全性层面,都可以让车主能够收获更高质量的体验。

延续跨越经典,又在未来中绽放新的华章,欧拉好猫以独具个性的姿态,成为女性表达意见与个性的典型符号。车型传承充满复古色彩的造型风格,赋予经典更多时尚和科技之美,以“复古未来主义”的设计,营造出更符合女性期待的审美新范式。独特的美学呈现契合着新世代女性潮流、丰富、精致的生活和审美追求,备受用户认可。

独立、自信、勇敢,这是“新世代智美潮跑”欧拉好猫想要为女性车主带来的正能量。“好猫家的大女生”是什么样的?是扔掉完美标签,打造人生更多高光时刻的自己;也是从现实中成长,实现超越,越来越闪闪发光的自己。

随着“她经济”的崛起和当代女性群体的不断蜕变,“她”的力量,将越来越不可限量。相信《你好!大女生》所传递的精神内核会引发越来越多女性的共鸣,推动这个社会给予女性更多理解和鼓励。

不难看出,欧拉好猫是欧拉品牌对“更爱女人”的深入探索,在当下“她力量”崛起的时代趋势中,由内而外吸引着新世代女性的目光。《你好!大女生》这个节目,可以看作是欧拉好猫乃至欧拉品牌深耕女性用户的缩影,在“更爱女人”的品牌理念指引下,欧拉不断打造与当代女性的情感共振和价值观趋同,收获越来越多女性喜爱,因此有充分的底气去诠释当代女性的魅力,致敬“她时代”。与此同时,欧拉汽车在女性赛道上的深耕,也将赋能更多女性的成长,助力女性认识新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突破。

实用的情感语录大合集68条

 我静静站在塔顶,站成回忆。我是一只幸福的蜗牛,一步一步爬了塔顶。我想说,每天向上爬一步,终究会成为征服金字塔的王者。以下是我给各位读者分享的情感语录68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我曾经喜欢的人真的不值得我的喜欢。

2、开始喜欢回忆,往事总是如指间的烟雾,驱散不开。

3、那一年有我们太多的回忆,所以不敢轻易说再见。

4、谁说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我付出了那么多又不见得拥有了什么。

5、有些记忆,不是你忘记了,而是你不愿想起。

6、人生两大悲剧,一是踌躇满志,二是万念俱灰。

7、如果你不在我身边,那么你这辈子就别想幸福。

8、我摸着你的手,就像是摸我自己的手一样,没有什么感觉,可是要把你的手锯掉,那跟锯我的手一样,疼!人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很多时候,不知道我们是相爱了,还是习惯了。

9、我们要像扫把一样供人民使用,而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称赞我们,抬高我们,害怕我们。菩萨看起来很威严、吓人,可是经不起一扫把打。扫把虽然是小物件,躺在屋角并不惹人注意,但是每一个家都离不了它。

10、此刻的我,发觉好幸福。

11、那份爱,让我心痛到了麻木。

12、思念,是一份缠绵,是一份牵挂,是一份心灵的维系,是一份情感的交融。

13、火的相随,可否给我一个隔山隔水的两心相依。

14、亲爱的自己,一定不要记恨,小人之见随他们去好了,怜悯会使你高贵。

15、对不起又有什么关系,反正还是换不回来你爱我。

16、知音是贴切的默契,知已是完美的深交。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懂得珍惜谁。

17、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但愿你能够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满是荆棘的荒野中,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小路。

18、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打心底里笑读别人,读别人的骄傲,读别人称不清自己几斤几两,无端放大自己的优点或极度消沉、悲观……

19、错过了,便是永远。于茫茫人海,只要有缘终会相遇、相守。一旦错过,莫要悔恨、思念。否则,末班车也会在你的沉思中悄悄地驶向远方。

20、每天睡到自然醒,这是件很幸福的事。

21、即使你曾经是我恢弘璀璨却又不堪一触的全部梦想。

22、水满了再加,会溢。人累了再撑,会垮。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23、我不知道,你已经有了她的好,她已经有了你依靠,你们的幸福的笑,我一直都不知道。

24、生命的道路中,没有一路平川,幸福就像一条鲜花,开在心灵的技头,没有阳光就会枯萎,幸福就是一条溪流,流过四季的心田。

25、我明白我曾经只是一个过客,情感中短暂停留的过客,城市里匆忙穿梭的过客。

26、这个世界也许有卑微的人,但却没有卑微的情感。

27、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

28、情淡了,就想到用婚姻来补救,这并不是一个良方,那是感情必经的阶段,更能够考验感情的含金量。

29、爱不起,玩得起,感情游戏,哥伤的起。

30、我想男人绝不会因为女人对他有多好多包容就真心爱上这个女人。感情很怪,缘分也很奇妙。是对的人很快你就感觉得到。相反,在一起多久都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杨澜。

31、人生的目标,在于向前,也在于拐弯。生命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个目的。总认为自己正确的人,是离道最远的人;越是执着于自己的见解与观点的人,越是不明白道理的人;越是与人争辩的人,越是头脑不清醒的人。

32、郭敬明说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33、一些人,越看越陌生,一些事,越想越心痛。心软最终会成为捅自己心脏的尖刀。

34、有这么一个人你明知道他对你不好,却还是喜欢得不得了。

35、只是在一个人发着呆,只是在一个瞬间,只是忽然,很想你。

36、十年后的我们会不会相遇。

37、姑娘,你那么努力,不是为了嫁给所谓的如意郎君;你那么优秀,不是为了给孩子当个娘就算了;你从不欠别人一段恋爱,也不欠任何人一个孩子,你只欠自己一个幸福的模样。

38、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39、以前我觉得安详感是爱人秒回的信息,他的早安晚安,他的每一个答理,过马路紧握的手,温暖好脾气的话语。而如今安详感的却唯有清晨明媚的阳光,繁华路口人行道的绿灯,出门时口袋里的钱包和钥匙,手机里显示的满格电。因为我知道,那点安详感寄托于他人身上,不免会令我疼到失望。

40、爱情就像鞋子,明明买的是自我最喜欢的那双,但是走在爱情路上,还是忍不住去看别人脚上的鞋子,以为唯它能够跳出一首曼妙的爱情舞曲。当真的穿上那双鞋时,却发现爱情的舞姿一点儿也不优美。

41、真正的朋友,当你非常高兴时,她或他会是你第一时间想打电话分享的人,当你心情极度低落,不敢往家诉说时,她或他会是你第一时间想要倾诉的人。

42、我还是相信爱情的,即使被人伤害过;我还是相信爱情的,哪怕被人嘲讽过;我还是相信爱情的,就算被人戏弄过;我还是相信爱情的,因为真正懂爱的人是会看到的!我们曾经相爱,我们逃难似地坚持,我们在一起后的惬意和磨合,我们为一只狗去堵住它的门,我们一起吃方便面,你依然满足的微笑。宝贝,今生非汝即单身。

43、据说,上帝每造出一个人就会把那个独有的模具毁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谁也不能代替谁。我们无需艳羡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但是千万不要迷失了自我。做别人,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某人第二";做自己,却永远是自己的第一。

44、当一个女人完全看不懂一个男人的时候,只有两种可能:完全的不爱和爱的伤痕累累。

45、醉不倒年轻的身体,醉倒了长满青苔的心。

46、一直奢望,能和你在同一个城市。我们要走的路,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有些事,你真别看清,看清,心痛;有些人,你真别看懂,看懂,伤情。人生,就是一种糊涂,一份模糊,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47、如果我遇见你是在你恰好想安稳的年纪,那该有多好。真的是很羡慕你未来的新娘了,能嫁给让我这么深爱的你啊。

48、大学也好累,我想我就是那个存在感不强的人,所以很怕和别人交流,怕自己真的是其他人不认识的人。

49、高考后,你伤心的离开了,我复读了,可是,其实我是爱你的,我只是太任性,感谢遇见吧。

50、忙完一天的工作,看电脑屏幕暗下去。不自觉地叹一口气,疲劳袭来,心没来由的一沉。今天的你,又在为什么心累?趁我还没睡着,说说吧。

51、毕业前最后一晚我们说了好多话,希望时间能倒流,现在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为了自己的明天奋斗着。唉,什么时候能见到你们,我想你们了!

52、我们的青春,一开始很懵懂无知,后来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有的会陪你一段时间,有的一直陪伴着你,青春就是这样,得到的很多,失去的也很多,懂得的很多,希望这是很长很好的一生。

53、你把幸福捧在手里,看似微不足道,一旦放手,你便立刻感觉到他的重要与珍贵。其实不过是失去的岁月。那些想要的东西,大都不在你身边。人生总是在得失中不断循环,随遇而安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当下。

54、我会记住你然后爱别人。

55、沉默不是简单地指一味不谈话,沉不住气的人轻易失败,适时的沉默是一种智慧一种技巧一种优势在握的心态。

56、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57、他们在你身上投射了一道咒符,你知道吗,犹太人。当你和他们很亲近地工作时,就像我,你这么想。他们有这样的能量。就像是病毒。有些我的人就被这种病毒感染了。他们应该被同情,而不是惩罚。他们应该接受治疗因为这样才能像斑疹伤寒症一样真实。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这和金钱有关系吗?嗯?

58、爱尚语录:我希望我强大起来,可以保护那些我在乎的人。

59、两个人时共享甜蜜,一个人时独享自由。要懂得珍惜时光的美好。

60、四五年太浅,几十年太长,一百年的时候心里肯定也是爬满了青苔。十年刚好,足够我们创造回忆而后来怀念,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我们还可以赶在生命的最后一秒钟之前,好好的接一个吻。

61、如果你愿意走进我的内心,我会打开我的心扉,你会感动,你流泪,你会心酸。原来我的内心最深处隐藏着对你的爱。

62、男人通常不喜欢吵架,也不主动吵架;但他们最擅长让女人忍不住找他们吵架。

63、苏冉话音才落,陈昭脸上的微笑便瞬间凝住。他尴尬的笑了笑,没有一句解释便张皇而逃。

64、他说过,内心耿直方正,是部队教会我们的,也是我们教会彼此的。

65、第一眼的感觉,只是感官的体验,第二次的相聚才是疯狂的开始,愿所有爱而不得的人,能得到所爱,愿人生无遗憾。

66、过往的柔情,如今的落寞,究竟是自己冷落了梅花,还是梅花冷落了自己?——白落梅《相思莫相负》

67、幸福人生需要三种姿态:对已往,要淡;对此刻,要惜;对将来,要信。

68、在疼爱你的人眼前,你永远都只是个孩子。

;

杨澜最近上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说:“你知道这个世界评价男人和女人,有点时候保准不是那么一致,比如你是一个很强势的领导,人们就会说你很霸气、很有魄力,都是正向的词,但是如果一个女生也很强势的话,大家就会说她没有女人味”。她还问道黄晓明:“女人味是谁来定义?”答案当然不言而喻,女人味当然是应该由女人来定义。

杨澜更懂女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更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女人更懂女人。

女人为什么更懂女人呢?

因为同为女人都比男人更为感性。女性都是感性动物,更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看到别人哭会哭,看到别人笑也会感到快乐,她们总是能轻易知道别人的感受。女人比男人的感觉更敏锐,就算是他人一点的情绪变化都能感知到,这是女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异禀。

因为女人更懂女人的苦。男人总是在外面忙于事业,很少去关心身边人的感受 ,但是女人会。女人知道女人不易,在职场打拼的困境,怀胎十月的难,分娩的痛,每天在孩子的啼哭中醒来那种无奈和甜蜜,总是担心孩子在外被人欺负的忧……这些感受只有同为女人才知道,男人最多只会安慰一句“你辛苦了”,但是这种苦他们一辈子也体会不到。

因为女人才懂女人的需要。男人总是习惯用物质来体现自己对女人的关心,殊不知女人也需要情感上的关怀,即使只是一两句温情话语也能让女人瞬间安静下来,但是一把男人不会这样做,他们只会觉得矫情。女人更懂女人必须要平衡家庭和事业的艰难,很多时候也不想牺牲自己的事业来成就男人,也想有自己的一片天,不过男人会觉得这样的女人过于强势。

所以女人更懂女人,女人才有资格定义女人。

有一天,在丰田汽车公司的制造车间,突然一台机器停止了运转。

主管立刻把大家召集过来解决问题。

他不是简单的提了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的问题。

问:“机器为什么不转动了?” 答:“因为保险丝断了。”

问:“保险丝为什么会断?” 答:“因为超负荷而造成电流太大。”

问:“为什么会超负荷?” 答:“因为轴承枯涩不够润滑。”

问:“为什么轴承不够润滑?”答:“因为油泵把润滑油吸不上来。”

问:“为什么油泵会吸不上来油?”答:“因为油泵产生了严重的磨损。”

问:“为什么会产生严重的磨损?”答:“因为油泵未装过滤器而是铁屑混入。”

主管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根源,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被称为“数学界的凯撒大帝”的丘成桐教授说:“人类的智慧在于,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能在成千上万个问题中找到最重要的最相关的问题”。

“你会提问题吗?”看到这句话,可能有人会不乐意,谁还不会提问啊?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还真的就不会提问了。

记得有次去参加服装培训学习,台湾的服装专家林老师讲完课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台下除了窃窃私语,没有一个人举手提问。是都听懂了没问题了吗?

其实不是,是心里有太多的问题,而又不知道该如何提问?

事后同事们都很懊悔,怎么就不知道该怎么问呢?

杨澜的《提问》,这本书就帮助我们解决了“问什么”“怎么问”“问到什么程度”。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提问能力比回答能力更重要。”提问,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人们探究精神的体现。

杨澜,作为一个从事主持行业30年的资深媒体人,提问成了她的职业,她的一种生活方式。

制作《杨澜访谈录》二十二年了,每一次采访,她都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更有深度的提出问题?学会提问,问出好问题,才是我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的生存之道。

《提问》的作者杨澜是个家喻户晓的著名主持人,是个有影响力的电视制作人,出色的商人,热心的慈善家  2013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

她的节目和书籍大都是围绕提问展开的。可以说提问就是杨澜的职业,是她日常的工作。

下面就从三方面来一一解开“提问”的困惑。

一、准备(问什么)

杨澜说:如果提问是导火线,好奇心则是它的燃料库。

可见,好奇心才是提问的源头。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在《十万个为什么》中长大的。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这朵花是红色的,另一朵为什么是白色的?”

每个孩子心底都有无数个“为什么”,这也常常惹得大人们一脸迷茫:这孩子,怎么这么多事啊?

可别小看“为什么”这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非常的不简单。

爱因斯坦也一再强调:我没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好奇心极强而已。

“为什么”曾被美国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拉里金定位为“最佳问题”。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为什么”越来越少了,是长大懂得的东西多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而是成年人的好奇心被逐渐磨灭了,每天疲于奔波,丢失了探索未知的欲望了。

杨澜有句很有哲理的话:提问“为什么”会让你探索这个世界,提问“为什么不”能够让你试图改变这个世界。

怎样才算是一个好的提问呢?

杨澜的第一个提问,是在面试的时候,她没有做自我介绍而是反问导演,为什么要选清纯的女主持人,而不是一个聪明的主持人。

这是杨澜首次与外界互动,成功地让央视接受了她。1994年杨澜准备离开《正大综艺》,她一直在内心问自己:怎么样才能让自身的价值随着时间而提升呢?

2个提问,让杨澜完成了两个认知互动。一个是认知世界,一个是自我认知。      

杨澜在每次采访前都会准备大量的素材。每次要阅读十万到二十万字的书籍和资料,以便对采访者和她所在的领域有基本的了解。

杨澜说:看一本书并不保证能产生一个好问题,但起码让我避免了十个愚蠢的问题。

那什么是好问题呢?

杨澜说:好问题并非是正确的问题,而是一个可以厘清下一个问题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问呢?

肯梅茨勒教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点笑话意味的故事,这是一名记者与天气预报员愚蠢的对话。

问:明天会下雨吗?

答:不会。

问:那么天气会不错吧?

答:这要看你所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

问:是晴天吗?

答:不是。

问:那是什么?

答:下雪。

问:你为什么不直接说下雪呢?

答:你根本就没问。

这个谈话给了我们一个深刻地教训:提出的问题一定要传达你的真实想法。

这是“问什么”的核心。

二、开始(怎么问)

万事开头难。怎样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呢?

作者杨澜从三点指导我们如何开启提问。

(1) 称呼。两人见面,总的有个称呼吧,可别小看了简单的称呼,就像杨澜采访那些政要,有时一个字之差,表达的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一个“陛下”,一个“殿下”,等级差别很大。

杨澜在刚主持正大综艺时也遇到过尴尬。对于一些年长的来宾,不能用“先生”“**”。叫“叔叔”“阿姨”也不合适,把人叫老了。叫“同志”有点严肃,杨澜就直呼其名了。

结果赵忠祥老师就直接告诉她:这样很不礼貌,应该统称“老师”。

别看小小的称呼,学问大着呢,称呼不好,也会导致对方不高兴。

前段时间, 邻居有位 奶奶就因为称呼大发脾气。原来是一位大哥称呼她的方式不对了。

其实这位奶奶年龄不大,比大哥还要小好几岁,只是 她的 辈分高了一些。

大哥想开个玩笑,没有喊奶奶,听见别人都叫她小名 “梅子” ,就也随着叫了。

这一叫不要紧,惹得奶奶火冒三丈:不叫奶奶没关系,可以直呼名字,但不能叫小名?小名是你该叫的吗?

看来,以后可真不能冒冒失失乱称呼了。

(2) 寒暄。 有了合适 称呼,接下来就要开始寒暄,套近乎 你不可能上来就问一些大问题,要从小问题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过去,我们中国两个人一见面就是 你吃了吗 ?”“ 你去哪儿 ?” 这些话搁在现在,很多人会感觉不舒服,有些侵犯 隐私的嫌疑 ”。

现在的人通常 都会 因人、因时、因地变换不同的寒暄语。比如夸赞对方、或是根据今天天气来引出话题。

杨澜有一次采访蔡澜,就根据 他们 的名字都有 “澜” 为寒暄语,拉近彼此的距离。

(3) 切入点。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为提问铺垫。

第一:利用场景、把握细节来“破冰”

杨澜说:要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在2014 年采访朴槿惠时,发现在青瓦台 有种 自然朴素的独特美,于是就问朴槿惠: 青瓦台 什么角落在你眼中最美? 触景生情,引出朴槿惠对昔日的回忆。

美国 有位 已故评论员利布林采访著名的赛马骑师 人们都说,让这位骑师开口,比让哑巴说话还难。

但是利布林却和他 谈了一个小时。他使用了什么招数呢?

见到骑师的第一个问题是:您赛马时左蹬皮带比右蹬皮带多放几个眼?

这句话打开了骑师的心扉,他觉得找到了同行知音。这个细节不懂骑马的人很难发现。

第二:引发 情感共鸣 ,避开情感雷区

家人之间、朋友之间时常会感到一种苦恼,就是对方不能够完全体会 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

也就是说,两人沟通交流时,很难达到一种情感共鸣。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同理心。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指出 同理心需要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处境,对他人的心理保持深入地理解,同时也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对方,通过彼此间的交流,使彼此进入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状态。

简单来说,人与人的交流,也就是心与心的交流。

意大利有位著名的记者法拉奇,一向是以强硬的风格而闻名的。

在1980年8月21日采访邓小平时,她却用了很亲切很私人化的方式打开谈话,引起彼此情感共鸣

法拉奇:明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邓小平:我的生日?明天是我的生日吗?

法拉奇:是的,邓先生,我看了你的传记。

邓小平: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日,就算明天是我的生日,你也别祝贺我。我已经76岁了,到了衰退的年龄了。

法拉奇:邓先生,我父亲也76岁了,如果我对我父亲说76岁是一个衰退的年龄的话,他会打我耳光的。

邓小平:那他可做对了,你可不能对他那样说。

在引发情感共鸣时特别注意一些问题 可能会引起情绪化的反应。

让提问陷入尴尬境地。这就是常说的踩雷。

也许你不经意的一声问候,就会触到了对方的痛点。

为了不被带入到意料之外,提问者应该以真诚之心取得对方的信任,在提问时用婉转方式,积极地修复和弥补去回馈对方的信任,多去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

千万不要提一些刺激性的问题引起对方的反感,使得交流无法继续。

有一次,赵忠祥老师去采访一位小学老师。这位老师得了精神病,刚刚康复准备出院。

编辑设计的提问是:“你原来怎么得的精神病 在访问中,赵老师突然感觉这个提问不合适,因为“精神病”通常被认为是骂人的话。

这对采访者是很不尊重的,也是很不礼貌的。 赵老师就灵机一动改为:“你原来有病的时候,感觉怎么不好?”

这位老师很感谢赵忠祥老师的真诚和关怀,就很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病情。

第三:关键词转场。在提问的过程中,如何让前后话题能有一个很好的过渡呢?

在写文章时常犯的毛病被称作前言不搭后语,或者说逻辑性不强。

那在提问的时候如何巧妙地转换话题呢?这就需要巧妙利用关键词。

在杨澜对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的采访中就很好地运用了“好奇心”这个关键词。从探索未知的大层面转换到儿时冒险的小故事。

杨澜:我们老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我们就像一个快要长大的孩子,使劲挣扎着从地球的引力里突破,去探索无边的宇宙。激发人类探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好奇心吧?

杨利伟:我想这也就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然,因为探索对人来说,就像你刚才说的那种好奇心,它是许多事情的一个开始。只有这种探索和这种好奇才会创造很多奇迹。

杨澜:不过你小的时候,好奇心曾经让全家人以为你走丢了,是吧?给我们说说这事儿?

三、结束(问到什么程度)

杨澜说: 不懂得沉默的人,一定不懂得倾听;不懂得倾听的人,也一定不会提问。

上帝创造人时,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 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

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白 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杨澜在刚做主持时,唯恐冷场,就会不停地说。

赵忠祥老师就拿着一副画对杨澜说: 看到了吗?好的图画讲究留白,你把纸面都涂满了,想象空间没有了,味道就没有了。

有一次,采访一位姓蔡的70多岁的妇人,丈夫去世, 随儿子来到美国,女儿们在国内。他们 很久也不照面

如今她 独自生活在养老院。

想他们吗? 杨澜问。

老人沉默了很久说: 不想,想他们做什么?

你来美国之前想过会住养老院吗? 她摇摇头。

“想不想回上海?”

她又摇摇头说: 回去没地方住了。

“女儿们呢?”

提她们做什么?我不想她们,不想了。 老人的声音哽咽了,眼角都是泪。

记者 的本能促使杨澜问下去,但她却没有。

因为那样会触动老人的伤心事。宁愿不知道更好吧。

很多事不需要 明确的答案,留下空白让我们思索回味。

谁在听我的提问?我又为谁而问? 在当下,这无疑是一个属于提问者的 关键提问

杨澜说:提问者的年龄会老去,但发问的姿态却可以 始终 保持新锐,好奇心始终新鲜跃动。

每一个不甘被吞没的思考者,都会忠诚于自己的好奇心。

布莱恩格雷泽 在《好奇心》一书中说: 生命不在于找答案,而是问问题。

保持提问, 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38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