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务所审计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有时特别厌恶审计的琐碎和无休止,请哪位高人指点审计和会计的价值所在。

做事务所审计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有时特别厌恶审计的琐碎和无休止,请哪位高人指点审计和会计的价值所在。,第1张

不论哪行,都很难,都有很琐碎的事。

这是工作中的“七年之痒”,调整心态,在繁忙与琐碎中寻找乐趣。既然不愿意放弃,就要正确面对。你所在的单位接触的行业较多,可以积累很多经验,对以后走向更高的财务管理岗位或其他岗位非常有利。

相信对于以上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做审级这份工作确实是吃青春饭。之所以会如此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这个原因。

审计这个职业比较特殊,在前期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我们需要经常出差。基本上到了出差的地方后,我们是没有办法休息的,而是需要赶工作的进度,尽快的投入工作状态中。而且,审计的工作强度一般都很大。全天工作也是常见的事情,所以很多时候审计都是没有办法按时吃饭休息,饮食特别的不规律。

所以,如果是年纪比较大人从事审计这份工作的话,会觉得特别的累,有一种力不从心,身体被透支的感觉。如果是作为已婚女性的话,一般在有了孩子之后都会选择转行,因为审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外工作,很难兼顾家庭。

但是,也有的人觉得审计并不完全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因为他们觉得之所以年轻的审计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工作,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比较年轻,工作经验比较少,所以需要花费比熟练的人更多的时间。如果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审计的话,那么从事工作起来就是一个得心应手的状态。而且,如果你长期从事审计这个职业的话,到后期的时候基本上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动手,而是可以将具体的工作交代给下面的员工或者是下属,让他们去具体的执行。当他们执行完毕之后,自己只需要最终审阅,最好最后的把关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真心喜欢这个职业的话,那么我建议你应该去自己试一试。很多时候,只有自己去尝试了才会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别人的话都是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1>思考任何一件事的合理性

审计界有一句口头禅:“不re”。“不re”,是“not reasonable”的简称,也就是“不合理”,不符合常识。审计师的职责就是检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审计师需要仔细推敲公司当局的每一种说法是否合理,这是他们的一种职业习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管理当局会说:“今年收入增长了50%,是因为销售数量增长了50%。”审计师一看报表:“不对啊,成本明明下降了20%啊,期末存货也比上年年底要多。而且也没听说有什么技术进步,能让单位成本大幅下降,所以成本下降只能是因为生产数量在下降。这和销售数量增长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个例子正印证了一句老话:“说谎话容易,把谎话说圆却很难。”为了把一句谎话编圆,你需要修改很多相关的地方,而且还不一定修改得圆满。审计师就是通过寻找会计资料当中不正常、不合理的蛛丝马迹,从各个角度向公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像猎犬一样刨啊刨,从而把公司隐瞒、编造的事情挖出来。

这年头,不仅公司财务的谎话编得不圆,连骗子的骗术也“不re”。前不久,我收到“淘宝网”发来的一个广告,通知我中了奖。我登陆淘宝网,输入密码,果然有35000元的现金大奖在等着我。在我收到这个广告之前一天,淘宝网的确在搞抽奖,所以我并没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

我继续读下去,兑奖通知说,税法规定奖不能白拿。只要我邮寄1500元的增值税到某个帐号,他们就会立即把奖金支付给我。我刚要激动地抬屁股去邮局,忽然想起一件事:你直接从我35000元的奖金里扣1500元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我去邮局寄钱呢?我又仔细看了看一遍兑奖说明,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怎么会让我交增值税呢,增值税一般是在工厂进口原材料的时候才交的。就这样,我识破了一场“不re”的骗局。

审计师喜欢思考事情的合理性,这其实就是日常生活常识的积累。可是,如果审计师把这种职业习惯带到生活当中来,就不那么可爱了。在生活里,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记得很清楚,难免说出一些不太准确的话。而且在夫妻之间,有时也会说一些善意的小谎言,互相哄一哄。如果你的另一半是一个干审计的,那么恭喜你,你的每一句善意的谎话都会引来对方的疑问,你会被打破沙锅问到底,越挖越深,直到谎话彻底败露为之。

所以,敢和审计师结婚的人,一定是个赤诚坦荡的人。

<2>用数字说话

中国人喜欢从表象上,从意识形态上,从趋势上说一些大而化之的话,偏偏懒的拿数字去支持自己的观点,用数字去检验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审计师则不同,他们的很多科目的都需要匡算(Prove in Total)。比如工资费用,审计师会用公司的总人数乘以大致的人均工资,得出一个总数,和报表上的那个数字对比一下,看看相差得大不大。

用数字说话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事情正确与否,并不是从概念上就能看出来的,你得实际计算一下成本、收益分别是多少,才能做出结论。只有数字,才能告诉你答案。

举个例子。很多西方国家发展竞技体育不会动用很多纳税人的钱,而是走市场化、职业化的道路。而在中国,竞技体育基本是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如果你举行一场辩论的话,至少90%的中国人支持用“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恐怕只有不到10%的人反对这么做。到底谁对谁错呢?

我们可以匡算一下,如果让纳税人来赞助的话,一枚奥运会金牌会花费纳税人多少钱。假设1名奥运会,是从1000名运动员里挑选出来的(中国那么大,33个省平均每个省有30个人练习同一个项目,应该不夸张)。光运动员还不够,还得有后勤保障人员,比如教练,领队,队医,厨房师父。就算平均两个运动员有一个后勤人员吧。好了,运动员+后勤人员,一共1500个人,换一枚奥运金牌。这1500个人是职业性的,假设国家得管他们每个人20年,其中10年训练,10年退休金补贴。每人每月的工资,暂定为1000元。除此之外,运动员还要使用运动器械,要住宿舍,还要出去外地、外国比赛等等开销,每人每月1000元。这样一算,一枚奥运金牌的成本,1500人×20年×12个月×2000元/月=72亿人民币。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32枚金牌,那么我们在这32枚金牌上花费了72亿×30=2304亿元人民币。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条。数字出来以后,双方可以再进行一场辩论,就算仍然谁也说服不了谁,至少,他们会把辩论的焦点从简单的“是”或“否”,转移到对于成本、收益的权衡上来。这场辩论的水平就会上一个层次。

需要说明的是,我上边的这些数字都是自己估算的,而不是从哪个政府预算报告上摘录的。这是一件挺无奈的事情。我从没见政府给出过明细的财政预算。所以我不知道我纳的税有多少用于教育、多少用于竞技体育、多少用于医疗、多少用于公务员工资、多少用于业务招待……不过不要紧,我们每个人都有常识和头脑。就像上边计算奥运会金牌的成本一样,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就可以依靠现有的知识,大致估算一下。这么做虽然会费点力气,但是总比一无所知要好。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养成用数字说话、向数字索取答案的好习惯。

<3>做事要留证据

在审计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如果你没有写下来你做了什么,那就等于你没有做。”比如你询问了谁,询问的结果是什么,你查看了什么单据,都要记录在工作底稿里。审计师特别喜欢管客户要资料:合同啦,发票啦,内部文件啦,管理当局的声名啦,都象宝贝似的要过来,把重点标注清楚,归入审计工作底稿里。只有当这些证据齐全了,报表上的数字才有依据。

用书面证据说事,和口头约定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只有在每一个环节留下可供查证的证据,才能在发生纠纷的时候有理可说。可惜很多中国的企业总喜欢在合同里说一套,实际当中跟对方口头约定另外一套,不愿意及时更新合同。等发生了纠纷,双方各执一词。我想,随着中国司法制度越来越健全,那些不愿意用合同说事的企业,会越来越吃亏。

其实,审计报告本身就是一种书面证据。会计报表使用者需要看到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以确信会计报表是真实公允的。这年头股民很多,但是会看年报的股民却不多,看年报的时候关注受聘会计师事务所是谁的股民更是寥寥无几。如果你只是“炒股”,而不是“投资”股票的话,审计报告的确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做事要留证据”——这句话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不该留的证据坚决不留”。比如,审计师发现企业有一些小问题,但是不太严重,并不需要解决。那么,审计师就当根本不知道,在工作底稿上提都不提。如果你提了,但是没解决,反而容易被监管机构抓住小辫子。曾经有一种说法:我们做审计的目的,就是在赚到审计费的同时,取得适当的审计证据把责任尽量都推给公司管理层。这话虽然说的有点露骨,但是无疑是句大实话。

<4>简明、清晰地表达观点

“改革开放要坚持,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也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也要坚决;改革开放要是一个长期任务,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也是一个长期任务。”——李瑞环,1986年4月3日在中央端正党风座谈会上的发言。

上边这段话,大家可能都读得比较累。如果换成一个审计师,他会怎么表达同样的意思呢?我想,他大概会这么说:“改革开放、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这三件事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而且,我们在执行的时候要坚决。”

这就是商业社会的要求:从阅读者的角度出发,尽量通俗、简明地表达观点。如果阅读者很容易就明白了你的意思,他就有希望变成你的客户,你的表达就是成功的。如果他听不懂,或者听起来很费劲,双方交流的成本很高,你的表达就是失败的。

在我做第一个审计项目的时候,带领我工作的是一个第三年的高级审计员。我记得,她做事情一向很麻利,可是唯独她在往工作底稿上写“注释”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的。每一条注释,她都是写了又写,改了又改,不断试验怎么表达才最清楚、最简明,让经理一眼就能看明白。她在遣词造句上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给经理节省的时间。因为她觉得,多考虑一下阅读者的需要,让阅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信息的重点,这样的底稿才是合格的。

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学着提高表达的效率,让别人不费脑子就能看明白。如果我想说的事情不太复杂,我就看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把结论扔出去,然后再写原因:<1>……,<2>……,<3>……。

如果我想说的事情比较复杂,需要先介绍背景知识,然后进行推理演绎,别人才能看懂,我就由浅入深地写,A,B,C……说清楚一件事,再说下一件事,依次说下去。每一条路如果有多个分支的话,我会加上序号A1,A2,B1,B2,这样读者就心里清楚自己“走”到了哪条路的哪个门牌号。

我看到很多人写长篇大论的时候,总是想到哪就写到哪,相同的意思也不合并一下,序号也不加,把ABCBDAE混成一团写,让人读起来像是在走迷宫。就拿李瑞环的那段话来说吧,第一句话的“要坚持”和第三句的“是一个长期任务”明明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他偏偏要拆成两句话到处乱丢。我们自己在写长篇大论的时候,切忌成为这种“乱丢盒子”的悟空啊。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文章的作者容易陷入自言自语的梦呓,光顾着自己痛快,光顾着炫耀自己的文采和博学,而不顾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表达是否简明、别人是否明白。张五常近年来写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半文半白,思维跳跃。一个人的思想高明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善于表达,让读者读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忘文兴叹,由于“交易费用高昂,导致交易无法达成”,这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5>出Q是完善文章的好办法

所谓出Q,就是由一个独立的第三人阅读审计底稿,指出里边有错误、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然后交给底稿的编制者去修改和完善。

在四大,员工不喜欢经理出Q,经理不喜欢合伙人出Q,审计部不喜欢税务部出Q。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Q。但是,他们给别人出Q的时候都毫不留情。

出Q的确是完善文章的好办法。我将这种方法的优点总结如下:

<1>所谓“旁观者清”。有些事情,底稿编制者自己觉得说得很明白了,但是别人可能还是看不懂。让一个独立的第三人看一遍,提出他的疑问,就能够发现哪些地方表达得还不那么清楚。

<2>能够凝聚多个人的智慧。一张好的底稿,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充分吸纳不同人的好的思想。经理、合伙人通过出Q,把深层次的问题指出来,等于是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积累的知识注入到了底稿里。员工通过修改,模仿,下一年再完善,如此循环,底稿的质量就能不断提高。这不仅是工作底稿的进化模式,也是人类文明的进化模式。

<3>避免面对面的接触,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这个优点说来有点好笑,但是的确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的。据我观察,如果你当面指出别人底稿的缺点的话,通常会引起对方的解释、辩护和反驳。争来争去,底稿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是出Q的话,就快了很多。反正问题我已经给你指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注释”在底稿里说清楚,省得别人每次都误会你。

魔鬼存在于细节当中。出Q就是为了把底稿里隐藏着的大大小小的“妖精”挖出来。在四大,好的底稿无一例外都是Q出来的,而且是海量的Q,反复的Q。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出Q,但是出Q的确能大大提高底稿的质量。希望你在清Q的时候,能够明白“严师出高徒”这个道理,把心态调整得积极一些。

<6>用二元表格传递大量信息

关于这个问题,happysun写过一篇文章,说的已经很清楚了,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我将他的文章大段引用在下边。

用表格来说明问题是一种有条理的思考方法的体现

有这样一个问题,说某家旅馆今天有20个房间有旅客住,其中100元每天的房间有8家,150元每天的房间有7间,200元每天的房间有5间,请问这家旅馆今天的收入是多少?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题目。其要点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如何表达你的计算过程。我曾经拿着这个问题在近百名大学毕业生的教室里发问,得到的计算过程的表达方式全都是这样的:

100元x 8+150元x 7+200元x 5=2850元。

这不是一个令人高兴的结果。更好的表达方式是这样的:

房间单价房间数量收入

A B C=A x B

100元8800元 150元71050元 200元51000元 合计2850元

谁都能看出来,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一种数据库结构,而且非常有利于另外一个人来复查整个计算过程。审计师在工作底稿里,要善于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

不过,这也不能怪那些大学生,我随便在互联网上找了一段新闻,是这么写的:

“去年频频出台的宏观政策极大遏制了北京楼市的蹿升式发展,尽管现房和期房的全年供应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却明显呈现出求大于供的态势。受此影响,去年本市住宅销售非常火爆,现房销售率以及期房的预售率分别高达975%和923%。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建委了解到,去年本市商品住宅现房销售面积总计228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91%。由于供给增长明显小于需求,去年形成的现房市场已基本被消化完毕,销售率高达975%,比2003年同期高出124个百分点。

本市的期房销售也进入黄金时代。在商品住宅期房批准预售面积仅增长5%的前提下,预售登记同比增长接近60%,预售率为923%,比2003年高出304个百分点。

建委有关人士表示,上述数据证明目前本市房地产市场的消化吸收能力很强。这种销售、预售双走强的态势在今年还将持续。《京华时报》)”

这一段文字,就是典型的可以改造成一个表格的文字叙述。

单位:万平方米2004年2003年增长率/增长百分点

现房销售面积2,285801,77057291%

现房完工面积2,344412,08057127%

现房销售率975%851%124%

期房预售登记面积157100572%

期房批准预售面积17016254%

期房销售率923%619%304%

我自己试着将上面的文字叙述用表格表达了一下,发现这样做的好处真是多,不仅能够给读者提供更详细更丰富的信息,表达上也更清楚了

另外,我还发现,从数学上讲,上面那段文字里关于期房销售的数据也很有意思,记者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给出期房的任何具体数据,只给出了几个百分比,但这几个百分比之间是互相约束并且自恰的。所以,不管我假设期房销售面积是1,还是1000,都无所谓。我因此没有办法推算出面积的任何具体数字。用数学语言说:根据目前的已知条件,期房的面积有无穷多解。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记者很少用表格表达这些数字而宁愿用文字叙述,外国的记者也一样。你要是看华尔街日报的第一版,也经常有一大段文字是在讨论某些数字的。甚至连很多企业递交给美国证交会的上市文件里,也时常会用大段文字来描述一些数字。

我猜记者愿意用文字来表达这些数字是为了口头报道的方便。口头报道是一种单一维度的线性的信息输出,很难把一个二维的表格念出来。但写工作底稿和出报纸杂志,信息输出是一种两维的平面方式的,用表格来表达就是一种更清楚也更有效率的方式。

记者当然可以有他们的自由来选择他们喜欢的表达方式,但审计师为了让自己的思路尽量清楚,也为了让自己的工作能够让别人,例如合伙人,审阅起来简单易懂,还是用表格来表述自己的思路为好。

商人,会计等等。

审计师是专门从事检查并进一步证实公司会计账目和报告的正确性的专业人员

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一般安排在每年10月中旬举行,报名时间约为4月上旬。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由审计署和人事部共同负责。审计署负责拟定考试科目,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命题,实施考试工作,统一规划并组织或授权组织培训等工作。人事部负责审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会同审计署对考试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制度和确定考试合格标准。各地的考试工作由当地审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负责,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每个行业都很辛苦。审计行业也不例外。他的专业性更强。脑力劳动的强度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祝全国审计行业的卫士们端午节快乐!

“天天加班,动不动熬夜通宵,全年无休”是没有踏入审计这行的小伙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印象。虽然要比一般企业的会计辛苦点,当我愿用我10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告诉你们,并非如此高强度。

只要是财会工作的月头忙月末忙,是一个事实,因为要报税要出报表,这种情况在正规的大公司尤其明显,经常每个月前后5天来的最早的是财务,走的最迟的是财务。

另外,上半年忙也是事实,因为4月底之前要出审计报告,5月底之前完成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近几年过年都比较早,1月底2月初就过年,所以年前基本上做不了什么大项目,项目全部挤压到年后。

刚过完年,企业其他业务部门还没有缓过神来上班,等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才来上班,企业财务可不行,初七就要奋斗在工作的岗位上,跟着审计师加班搞数据。

忙的时候,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加班的时间比较晚一点,内资所多数时候最迟都在10点左右,这个还要看带队项目经理的行事风格,有团队愿意窝在一起弄工作的东西,有团队撤场后,回到家里处理好个人事务后,夜里可以自己安安静静弄工作的东西。

过了4月其实就没有那么辛苦了,前面4个月,每一个在会计师事务所干过审计这行的,都有过辞职的念头。

只是低段位的审计员了无牵挂,受不了压力就走了,待了4、5年高级审计以上级别的,在事务所待遇还不错,突然离职,暂时不一定能有好的单位接纳,也就硬着头皮留下来了。

4月一过,慢慢就变成朝九晚五的上下班节奏,现在很多事务所还开始实习不坐班制度,没事可以不来,保持电话畅通就行,突然就觉得干审计也挺好,也就一直坚持留下来了。

总结一下,就是:上半年忙,那是整个行业都这样,但是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动不动猝si不存在的;下半年如果不出项目基本都是早九晚五,有事不用请假的那种,出项目了也是跟着企业的作息习惯正常上下班。

不清楚楼主问这个的目的,用个人经历来说吧。个人在这个行业八年,财务分析、审计、会计什么都做,如果从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来看,上边那些工作我们可能都要做,不仅仅审计那么简单,辛苦肯定的,成长也是最快的。今天项目组两个同事各有个地方找不到问题所在,第一个银行存款期初余额差了接近五万块钱,我让她把银行账拿来,指着去年期末数连续三笔让她加计一下,恰好是这个数字,这是一种长期工作下形成的本能,辛苦工作得来的。另一个我看了下,告诉她了一个方法,最终她也很快找到了,这些东西都是常年审计乱账得出来的本领。审计也能混,只是混下去没什么成长而已,长期做基层工作有什么意思呢?所有行业都是这样,想要杰出,就必须努力付出。

谢悟空小秘书邀请!我觉得干什么事,要认真做好都不容易,有的时间短工作量大,真正做好确实比较辛苦。但有些审计可根据审计目的的不同,工作重点有不同侧重,则工作量也可根据侧重点不同重点抽查与普查相结合可能就不见得都会那么辛苦。记得总公司香港上市验资的审计,普华永道公司来人就那么几个,全公司厂家分布各地,他们有些设备仪器、原材料及半成品还是主要依靠我们各单位抽调人员帮忙,他们只是先对我们有关人员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他们重点跟随几个方面的清点盘查,有些他们也外行的设备还得靠我们专业技术人员评估作价,只是最终报表要我们具体操作人员和有关财务审核及单位负责人签字,最后由他们带回去再出审计报告。

谢谢您的提问,我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审计很野真的很辛苦吗?这个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分享一下,我认为审计工作,比较难搞地方吧,是否辛苦,各位看管自行判断哈:

1客户难搞

客户,也就是我们的审计对象,非常难搞,这里所说的难搞,不是说他们的账有多乱(乱账我们通过正常的审计程序,能把该调的调整都弄出来),而是指他们的配合程度以及他们的学识程度。

譬如说,有些客户的思维很独特,觉得自己给了钱就是大爷,觉得是向您买了一份报告而已,按照客户的意思出就行了,要他给资料您,天方夜谭;还有一些客户,觉得审计师的存在,严重加大了他们的日常工作量,因此表现出惯性的不配合以及对您工作的否定;还有一些客户,为了我们出少一点审计调整,他少背一点儿锅,动不动就调账,动不动就改数,搞到几乎所有审计工作要重来,我们出了调整,还各种威逼利诱要我们别出,神烦。

2自己人难搞

所谓的自己人难搞,主要是指两个方面:

a上司难搞:

如果您碰到一位非常有担当,凡事都会维护着自己人,主动背锅的经理或者高级经理,恭喜您,您在事务所的日子会很愉快;如果您碰到一位啥都不会,只会独善其身,推卸责任的经历,那您做好跳槽的准备的,您将经历的,是经理无情的推卸责任、个人无法理解的修改意见、各种他自己也说不出为什么的额外审计程序、以及没日没夜无情的加班。

b下属难搞: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特别是四大,近几年常常会出现有这种情况,招进来了一些高学历但低情商的同学,不太懂得与人交流,分配给他们的审计工作,不懂的不敢问,做不完不敢说,为了顾全面子拖慢了整个项目进度,更有甚者,喜欢上审计系统翻看底稿主动学习,但胡乱操作一通后将我通宵搞出来的底稿删了。

3工作量

以前来说,审计是没这么忙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年审的价钱谈得比较贵,大一点的项目,两三千万一年,很随意,这个预算,完全可以book多点人,在规定的时间内,稍微加一下班,能搞出来。

但现在随着国内所的蓬勃发展,很多大型的事务所,包括四大,都要被迫加入价格战,以前两三千万的项目,现在可能只有7~800万,这个预算,人数绝对要砍掉一半以上,但工作量完全没有减少,很可能还会增加,那就只能用疯狂的加班,一个人干两个人的份,把缺失的人力资源补上。

以上就是我的稍稍举的一些例子,还不是全部,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认认真真做事,规规矩矩做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要认真负责,把事做好,没有不辛苦的行业。当然,审计行业也如此。

不管是什么行业,要是用心去做,都是很辛苦的。

稀里糊涂的去做,没有什么辛苦的事情。告诉你,审计行业很辛苦的那个人,肯定是在用心的在工作。[呲牙][呲牙]

我也来凑个热闹:

1、首先可以肯定绝对伤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谁更辛苦?不好说。。

2、审计劳动强度很大。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审计都是在抄抄写写,在混。这现象确实存在,但这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计。由是审计失败事件时有发生。

不过,就算是抄抄写写,劳动强度也是有的。我曾与不少国际四大同时审计同一单位(前公司有B股或H股时是需要国内事务所及国际事务所同时审计),上半年最忙时候,看到他们没日没夜的加班赶时间,往往一天也就休息不到4小时,甚至更少,在等车时,时不时都会看到他们有些站着站着就坐在地上,甚至躺在地上……。我也同样曾试过好几次通宵,在自己家门口附近审计,还需要在客户单位旁边安排住宿,以减少路上时间,当时,我也是刚刚加入某国内超大所,只能听从老板的安排。

与四大事务所经常性的加班不同,国审出来的人,都是不喜欢加班的,因为疲劳战不但会让自己的敏锐触角变得麻木,没办法发现问题或线索,而且还会制造冤假错案。时间与效率有时也是反比关系的。

3、最辛苦的还是对质量的要求。常规审计往往还可以找点东西抄抄写写应付,专项审计有如破案,没一定经验与能力,是无法破解的。。。。真正的辛苦,或许就在于此。

20年前,我曾受命查一个资金的去向问题,因为归还不了20亿贷款,银行需要拍卖担保的某中央单位的财产,该中央领导委托我帮查一下这些企业资金到底去哪了。我坐在一个近200平方的会议室里面,该企业旗下数十关联公司(含数十房地产项目)的凭证资料摆到脚都没地方放,我就一人坐在那发呆3个月,就是找不到一个突破口。当年的20亿可不是现在的20亿哦。

我的助手我全让他们自由活动,逛街购物玩 游戏 ,只要不违法让公安抓起来,我就不管他们。最终,3个月后,我理出一个思路,旋即调动人员不用2周时间,即破解此项目答案。。。书面的知识,在实践中往往是不够用的,即使你能把那些书本内容倒着背出来,也帮不了你。。。。企业的钱哪去了?——你想按常规年度审计那样抄抄写写应付一下,是不可能的。

从那时起,头发不知不觉的开始白了起来,行业聚会,也看到不少同行的与我一样,年纪不大却白了头(女的就少见有白头的,真奇怪)。

4、审计对专业度要求很高,对知识面的广度要求也不弱。别以为懂得会计、审计、税法之类,你就天下无敌,无坚不摧。事实上,具体的审计,还需要懂得评估、法律,甚至是各行各业的工艺流程,另外,常识性的东西,比如笔迹及证据真伪等,你也得懂一下简单的鉴别(当然你能有专业的鉴别本领更好),……单位的技术你可以不专业,但也需要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然,你的审计质量很难有保证。。这样,你才能查出边合伙人及老婆都不知道的大金库。。。不过,审计令企业家跳楼,也是我意想不到的……现依旧内疚中…………

这或许就是行业的真正辛苦所在。。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 财经 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无论什么行业,要是用心去做,都是很辛苦的。

稀里糊涂的去做,没有什么辛苦的事情。告诉你,审计行业很辛苦的那个人,肯定是在用心的在工作。但还是要放平心态,积极工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坦然对待加班,能做多少做多少,真办不了也很正常,但要与领导或合伙人提前讲明情况,别误事即可!

题主你好,审计行业只是国家规定设立的一个部门,专门对国家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制度的检查监督的行业。从八十年代设立的 现在也是热门专业。你选择了审计是不错的。

你问的问题是不是很辛苦?答案就是你自己工作能力,态度,工作效率确定的,你全面掌握了审计工作的要求,技能,方法,工作就会游刃有余,顺利完成,当然任何工作都有艰苦的要求,没有轻松的人生,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所以,艰苦努力是事业成功的助推器,唯有艰苦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你说对吗?

回答问题愿你满意!

依据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机关要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区分情况、进行处理。

对于审计查出的违法违纪违规问题,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审计机关直接下达审计决定,提出处理处罚意见,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不属于审计职权范围的,审计机关出具移送处理书,移送其他部门进行处理处罚,接受移送的部门应将处理结果及时函复审计机关。

对于审计发现的管理不规范、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审计机关会提出具体的审计建议,提请有关主管部门或被审计单位研究采取措施,促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和深化改革。近年来,审计机关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督促整改:

——坚持边审计边督促整改。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审计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规范的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边审边改”。

——建立健全整改跟踪检查机制。根据被审计单位和事项的具体情况,要求其在法定期限内落实审计报告要求、执行审计决定,同时认真开展审计回访和整改跟踪工作,并注重与财政、税务、工商、纪检监察、公安、人事等多部门加强协作,形成整改合力。

——实行整改情况公告制度,将审计结果与整改情况一并公告,通过信息公开促进加强整改。从2006年起,对每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的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都在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向社会公告。

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也大都实行了这两个方面的公告。

扩展资料:

一、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

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二、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代表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本书第四章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三、收集和评估证据

证据是审计人员用来确定被审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真实公允性的各种形式的凭据。收集充分、有力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审计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鉴定、综合和利用审计证据的过程。

四、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不偏不倚,实事求是,这是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审计人员只有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作出审计结论、报告审计结果,才能达到审计目标,也才能使审计工作令审计意见的利害关系人信服。

五、所制定的标准

所制定的标准是审计的依据,即判断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与否、经济效益如何、经济现象真实公允与否的尺度,如国家颁布的法律、规章和标准,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企业制定的各种消耗定额、计划、预算等。

六、传递结果

向依赖和利用审计意见的组织和人员传递结果是通过编制审计报告进行的。编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后步骤。审计报告的格式有些是标准化的,如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

有些则是非标准化的,如职员舞弊专项审计报告。在有些情况下,审计人员甚至还可以采取口头的非正式形式报告审计结果。

七、系统过程

审计须按照公认的规范(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颁布的十条公认审计准则及审计准则公告,统称为“GAAP (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以保证审计的质量,提高审计的效率。

-审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596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7
下一篇2023-10-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