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是胡人,北方游牧民族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进中原,做中原的主人。李隆基早年是励精图治的,从开元晚期起就日渐堕落了,沉迷声色,极尽奢华。一方面任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佞为相,导致政治腐败,言路闭塞,阶级矛盾日益激烈。在地方上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是大唐由强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对社会的破坏性和影响力是巨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由此开始了唐未藩镇割据和宦官干政的乱象。
安禄山造反,给唐王朝带来了致命的打击。表面来看,安禄山造反打的口号是清君侧,要讨伐逆臣杨国忠,但是真正的原因并没有这么简单。只能说安禄山做了游牧民族想做而没做到的事。
李林甫在位的时候,安禄山还忌惮李的,后来杨国忠上位,他本来就跟姓杨的不和,而且也看不惯姓杨的。玄宗对安禄山的放纵,而且安禄山的地位甚至超过了皇亲国戚,见他都行礼了。
安禄山凭借个人关系,在朝廷上和大家的关系都比较近,谁属于哪方势力中的一方,他都一清二楚,所以当时朝廷几乎就是个空壳了,因为当时除了朔方军队以外,其他的大多数人都已经倒向安禄山了。
安禄山本就有不臣之心,与两任宰相的交恶,跟加深了他反叛的心思。从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口号就可以看出。
用矛盾论来理解容易些,安禄山受唐皇一类恩宠是一方面,受杨国忠一类排挤是一方面,随着大唐国运由高走低再加上本身安禄山有实权,难免不会叛乱,即使不是他也会有别人。汉朝削藩其实就是防患于未然。
原因是唐玄宗晚期昏庸无能,他总觉得自己可以掌握全局,再加上他过度自信,十分的刚愎。而且安禄山成功的骗过了唐玄宗,导致李隆基十分信任安禄山,这为安禄山招兵买马提供了时间。等到时机成熟后,安禄山开始造反,当时安禄山的声势十分浩大,大臣们向唐玄宗上表后,唐玄宗还不相信,三镇沦陷后,他才相信安禄山真正的反叛。之后加上唐玄宗错误的指挥,葬送了大唐大好的江山。很快两京沦陷,成为了安禄山的领地。
唐玄宗时期,百姓安居乐业,外没有强敌,国家十分安定。将士们也好久没有打过仗,快丧失战斗的意志。再加上关陇集团失去了战斗,所以唐玄宗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这种做法好处便是将士们没打仗时,可以屯田。这些将领和节度使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兵士只认将军,不识皇帝。而且在唐朝,有了番将,一些胡人可以统帅士兵。安禄山也是为首的番将。
随着时间的发展,唐朝的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可以割据势力,为大唐以后藩镇割据留下了隐患。战争爆发后,唐玄宗可以给叛军一击致命,但是他错误的指挥,使唐军错失了时机。并且唐玄宗不知道当时的局面,错杀了许多将士。为此将士们也十分的担忧,哥舒翰将军想要集合残兵和叛军一战时,却被自己的手下绑着去投靠了安禄山。可见唐玄宗的威望全无。
两京丢失后,唐玄宗只顾逃跑,忘记了国家。此后唐玄宗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安禄山之所以很快占领京都,最重要的就是唐玄宗的放纵,导致国家面临危险。
说到历史上的安禄山和杨贵妃的事情也还是有很多的文字记载的,但是我们了解的情况其实也还是从电视剧啊什么里面知道的,那么总感觉这两个人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的,那么我们就直接了当的说了,这个在正史上杨贵妃和安禄山是不是真的有私情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首先这个问题当然是从两个方面;来看的,在正史上关于杨玉环和安禄山的事情,或者被广大网友誉为的私情是完全不存在的,没有一个字的相关的记载。
但是在野史和一些演义中那他们两个的私情就非常的可怕了。
一、安禄山通过认杨贵妃为干娘,自由出入贵妃寝宫。
安禄山是胡人,由于善于观察和揣摩唐明皇的圣意而受到重用,身兼三镇节度使,来到大唐首都长安次数多了,安禄山看到唐朝国富民强,江山如画,但武备松弛,逐渐就有了窥视大唐江山的意思。加之他很喜欢杨贵妃的美色,而杨贵妃久居深宫,早就对老年的唐明朝厌烦了,杨贵妃正是如狼似虎的二十多岁,而唐明皇已五十多岁,二人年龄差三十多岁,其实有代沟。
此时安禄山的到来,让杨贵妃眼前一亮,据记载,安禄山是混血儿,头发长而卷,虽然体肥身高,但跳起舞来很轻盈,估计就像香港演员洪金宝那样,长的男儿味十足,很讨女人的喜欢。安禄山有心机,于是借口认干娘,趁机接近杨玉环,杨玉环和安禄山心有灵犀一点通,二人商量举行三日洗儿仪式。
安禄山对干娘说,其实杨玉环比安禄山年龄小,不过辈分在这,也得称干娘。安禄山说:我们胡人认了干娘,③日后干娘要为干儿洗礼,杨玉环高兴的点头同意了。到了那天,据姚汝能的《安禄山事迹》 记载:
三日后,召禄山入内,贵妃以绣绷子绷禄山,令内人以彩舆舁之,欢呼动地。玄宗使人问之,报云:‘贵妃与禄山作三日洗儿,洗了又绷禄山,是以欢笑。
老年痴呆的李隆基观之,大悦,因加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物,极乐而罢。自是,宫中皆呼禄山为禄儿,不禁其出入。换言之,安禄山时常以干儿的身份探望干娘,二人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唐明皇的头顶肯定绿油油的一片。
二、杨贵妃和安禄山偷情发明了乳罩
安禄山借洗儿礼揩了杨玉环的油,想想也是,在大盆里给大老爷们洗澡,场景相当暧昧,相当活色生香吧。安禄山和杨玉环没一腿,傻子都不信!
据《唐史演义》中描写说,安禄山和杨贵妃鬼混一年有余,唐明皇不知道二人日久生情,依然蒙在鼓里,有一次,安禄山用力过猛,将贵妃胸乳抓伤。贵妃因恐唐明皇看出破绽,随手拿起一方手帕打结围在胸前,相当于戴了个乳罩。当时宫女们很羡慕,于是纷纷效仿,这就是唐代贵妇中流行的一种无带内衣,后来逐渐传入了民间。
安禄山和说杨贵妃偷情次数多了,有时也会百密一疏说走嘴,有一次,唐明皇和杨贵妃华清池沐浴过后,安禄山串门来了,于是二人闲坐聊天。
过了一会,杨贵妃听到安禄山来了,也就穿着暴露如风拂柳翩翩而至,两个大男人睁大了眼睛,安禄山的哈喇子都直滴。
玄宗看了,一脸的*笑,说,老外进贡了一瓶花露水,扑鼻芳香,贵妃何不拿来一用?随即取来赐与杨贵妃,贵妃往手臂和脖颈上涂了一些,然后又往前胸凃匀,不觉酥胸略袒,微微露出二乳来了。玄宗见了,说道:妙哉!软温好似鸡头肉。安禄山在旁,不觉失口说道:滑腻还如塞上酥。安禄山说罢,自觉失言,如果没摸过,怎么有如此生动的比喻?杨贵妃也愣了一下,二人只恐玄宗疑心。捏着一把汗。
谁知唐玄宗却全不在意,倒喜孜孜的指着禄山说道:堪笑胡儿亦识酥。说罢哈哈大笑。于是杨贵妃和安禄山也笑了起来。
过后有人感慨道:若非亲手抚摩过,那识如酥滑腻来?只道赤心真满腹,付之一笑不疑猜。如此可见,安禄山和杨贵妃确实有私情。
当时安禄山已有谋反迹象,李隆基作为皇帝没有觉察其反叛的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安禄山方面
安禄山是一个胡人,但是他能够得到唐玄宗的信任,我们不得不佩服他极尽谄媚的能力。俗话说,“异族必有异心”,而唐玄宗在周围的人都已经察觉到安禄山有反心的情况下,一番如此信任安禄山,可以看得出安禄山做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比如,对于百官进行贿赂,对于唐玄宗极尽谄媚。有史料记载,安禄山为了安抚百官,私底下用重金、美女进行贿赂;另外在唐玄宗面前表现更为服服帖帖,始终保持了一副宽厚、仁慈的好形象。不得不说,安禄山在这些方面极具天赋。
第二、唐玄宗方面
唐玄宗在刚继承皇位的时候,还能励精图治,在事业上大展手脚,创造了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的开元盛世。但是后期的表现,实在是差强人意。深究其中的原因,我们发现这跟他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本性是分不开的:唐玄宗宠爱杨玉环,我们都学过那句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另外还重用了像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担任宰相一职。种种表现,反映了唐玄宗的荒*无度和他在治国方面的庸和、不作为。这样消极懈怠的态度造成了他在面对安禄山反叛的过程中保持一种侥幸的心态,以为好好安慰安慰安禄山,就能避免其走上反叛的道路,在现在看来这确实是够愚蠢的。
事实证明,唐玄宗的昏聩给他好好上了一课,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走向衰落。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坏,从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这些召募来的职业军人受地方军阀的收买笼络,和将领形成一种特殊的盘根错节、牢不可分的关系。加之,开元以后,在边防普遍设立节度使制度,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至于“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宝元年(742年),边军不断增加,达到四十九万人,占全国总兵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边境,仅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即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则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节度使的日益强大,与中央政权矛盾日深,到天宝末年,终于爆发成为安史之乱。
虽然此时安禄山得到了唐玄宗的厚待,此时的地位也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唐玄宗始终在他之上,对于一个有野心之人自然是心不甘,情不愿,于是就发动了造反,想要成为天下第一。当然,也有一个说法就是他是为了得到杨玉环而选择造反的。
此时的安禄山可以说是相当的受到唐玄宗的信任,尤其是在李林甫死了之后,就更没有人能够压制得住他了。但是此时唐玄宗还没有看出安禄山存在有野心,当然,这其中也是有杨国忠的原因。于是安禄山对整个唐朝的情况都是非常的了解的。
他知道,现在的唐朝只是表面上很强势,实际上却是不堪一击的。而他其实也算是非常的聪明,但是想要得到唐玄宗的欢喜,他就要装出一种傻子的模样,让唐玄宗开心。这自然是让安禄山非常的难受。
但是真正让他有了造反的想法就是,他知道虽然说现在自己是位高权重,深受唐玄宗的信任,可是这完全是取决于唐玄宗的心情,一旦唐玄宗的心情不好或者是说看自己不惯,直接就能够将自己杀死。就算此时唐玄宗不处理掉自己,之后唐朝的帝王也有可能会这样,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得到保障,再加上唐朝的军事在他眼中是不堪一击的,于是他选择了发动造反,事实证明唐朝的防御的确很弱。
当然,很多人认为安禄山之所以造反还有其他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来自于杨玉环。我们都知道,当时杨玉环收安禄山为养子,甚至还有传言说安禄山为杨玉环洗过澡。可见杨玉环的美貌还是非常的吸引安禄山的,但是杨玉环此时是唐玄宗的,想要得到杨玉环安禄山就只能选择造反。
当时人们认为杨贵妃和他的哥哥,迷惑皇帝,导致皇帝不理政事,才有了安史之乱,为了平息军队的愤怒,给人们一个交代,弃车保帅,保住皇帝,军队再大胆,也不敢直接杀了皇帝吧,只能来个替罪羊,杨国忠贪赃枉法,做了好多坏事,确实该死,杨贵妃嘛,红颜祸水,有点责任吧,一个巴掌拍不响
“禄山反,明皇在蜀”叙述的唐朝的“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意图突破这两个重镇而直取长安!后来洛阳沦陷,但天险潼关却因为高仙芝、封常清的有力固守,使得安史叛军久攻不下,甚至迫使敌军有了回撤的打算。但是晚年的李隆基已经利令智昏,不复年轻时代的英明果决。高仙芝和封长清采取固守的正确作战方法,使得远道而来的敌军想速战速决的计划不能得逞,而且潼关作为长安的屏障,也有力的护卫了长安;可是一些奸邪小人却在李隆基面前说高仙芝和封长清的坏话,诋毁他们与安史叛军相勾结,所以迟迟没有与叛军正面交战,李隆基不经过仔细调查,竟然将二人斩首示众,致使朝廷失去了两员经验丰富、作战勇敢的将领!之后李隆基又派上了年纪的哥舒翰统领潼关的军队拒敌,当时镇守潼关的军队有二十万!哥舒翰正确的判断了双方的形势,也认为坚守不出才是御敌之策,随着日子一天天拖延下去,唐玄宗对他们也失去了耐心,而且奸相杨国忠又在鼓动玄宗下圣旨强迫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在接到圣旨后知道此战必败,但慑于皇权的威严,不得已带兵出战,最后果然大败,自己也被手下绑赴敌营。唐玄宗所在的长安得知潼关失守后一处混乱。甲午日,百官中上朝的不过一两个人,皇帝到勤政楼颁下制书说要亲征,众人都不信。这天,皇帝的禁军仪仗迁到了大明宫。傍晚,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编六军,多赏赐钱财,从马厩里挑出九百匹马,外面都一无所知。安史大军日渐逼近,乙未日黎明,皇帝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和近侍从延秋门出逃。后来行到马嵬坡,六军将士终于忍无可忍,发动兵变杀死杨国忠等人,高力士等人缢杀杨贵妃,此后,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及其子李倓、李俶北上灵武。旋即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李隆基在得知这一切后相当无奈,毕竟不是自己愿意退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