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经历过,但我是男主角!但我从没有动过手就是说了些绝情的话生生逼走了她!和你男的有些类似!我的看法是!
1,动手打女人的不是好男人。
2,你男人感情经历不太多,不懂得包容和谅解!做事不分轻重!有待磨砺!
3,果断分吧,人要活个自在!中国人活得太累了,尤其是女人!
4然后提示你,一旦你决定和他离婚!你男人肯定会哀求你不管是离婚前和离婚后!别回头!
还真有,我父亲兄弟姐妹三男二女,我父亲是老大,生有我们姐弟五个,除了弟弟是六零年代,我们四姐妹都是五零年代,父母双职工,小的带倒上托儿所,我们四姐妹,两个姐姐上学,我和妹妹上幼稚园,老一辈就我们家孩子多,生活也困难些,但重男经女严重的爷爷奶奶也没有带我们一天,几个叔叔和二姑姑,也变着法欺负我母亲,所以我对父亲家的亲戚没好感,那时虽然钱不多,但,我父母毎月给爷爷奶奶十元钱,这在当时算一个人的生活费了,没办法,我父亲就是一个顾他们家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愚孝,每年过年都要把叔姑们接我们家吃喝,吃完喝完吵一嘴走人,后来我们长大了,看不惯这些亲戚的作为,一次,大年初二,又到我家来做客,又前三十年后三十年陈芝麻乱谷的事,二叔又和父亲吵起来,我实在忍不住了,丢了锅铲把,每年过年的年饭都是我做,对他吼到,每年请你们吃饭有罪了,我爸爸是老大,做倒够好的,爷爷奶奶去逝,都是我们大房岀,你们出了一分钱吗,今天,我给我父亲面子,叫你一声叔叔,姑姑,来年如果还是这样,请你们不要来 ,大姑姑说,大人说话,小伢少差嘴,这时父亲说话,她长大了,成年人了,可以说了,这时候的我,还真是对父亲刮目相看了,从小,在我眼里,父亲永远是向着他们家的,我母亲因为有我们四姐妹照应,父亲的亲戚们在也不取欺负我母,亲了
记得前年是大年三十晚,像往年一样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在我们家过年,原本我们都吃完饭去二楼看电视了,剩下公公在喝家,婆婆在吃饭。
突然间听到楼下传来婆婆“你打啊,你打啊”的声音,赶紧下楼看,只见大伯用力拉着公公,婆婆在旁边一个劲的边哭边骂。
大伯夫妻俩和我们一家平时都在外面,婆婆在县城帮大伯带孩子,公公在我们乡下的新楼住,自己种菜买。婆婆和公公的矛盾很多,因为公公是个大孝子而且是愚孝的那种,特固执特大男人主义。公公以前是和我们一起在外面的,后来放着生意不做了,回去守着老父母种菜。
婆婆前几年也带着大伯的孩子回老家读书,公公对她意见很大。在外面带孩子就说婆婆在外偷汉子,在家带就说婆婆不帮忙干活,在县城享福,经常为这吵架,这一次也不倒外。
等公公婆婆平静下来后,我问老公说为什么公公婆婆大年三十也要吵,难道不觉得这样大家都不开心吗过年回来也是因为他们在乡下,要不然在外面过我们一家过得更自在,在乡下虽说自己的房子,可人太多花费是外面的好几倍。
之前听公公婆婆吵架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因为婆婆帮大伯带孩子没有经济收入,而且不能帮他忙,老公和大伯也说过让他不要种地,真要挣钱你可以去贩些东西来卖,和婆婆一起在县城住。 这两年经常听得到公公打婆婆的消息,我很同情婆婆, 除了尽量对婆婆好,我对公公的态度也没有以前那样当长辈来尊敬了。我觉得都60多岁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还经常动手打自己的老妻,让人看不起。
我们会这样,每年腊月底都会吵架。嫁过来快九年了,没过几个好年,一直在吵。
为什么吵,可能还是因为不合适吧。
他和我同岁,相亲两个月结婚,我们也只是到了该结婚的时候选择了对方结婚,婚后矛盾不断,第一年还好,第二年有了孩子吵架就爆发了,会因为很多,孩子生病磕碰,婆婆不帮忙带孩子,还对我挑这挑那,挑唆我们吵架,等等。往后几年像攒仇恨一样,一吵起来就翻旧帐吵得没完没了,以前吵架会哭,现在不会,可能麻木了。
我过得不好,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受。九年了,我早上没睡过懒觉没睡过一次午觉,没人替我做一次饭洗一次碗,做完饭都是我一趟一趟端到饭桌等吃完了再自己收回来,没人替我洗过一件衣服。没人帮我带过一天孩子。什么都是我自己。
这次吵架是为了过年大扫除,女儿一岁因为肺炎住院7天,回到家都腊月二十七了,我想让他帮我干点家务,他反问我,问我见过他拖地吗?我说他能帮帮我吗,他说他只会出去花钱,还有玩手机。然后我们就吵起来了,我还没抱怨,他到是一大堆抱怨,说嫌我平时日子过的太省,啥也舍不得买,嫌我攒钱。公婆那我都安排好了年货,我就问了句啥时候回娘家给我爸妈送年货,就像踩到他尾巴似的,和我吵了一天,什么难听的话他都骂,什么让我死去,死也别死他家,要和我离婚,房子孩子钱都给他留下,又说让我自己滚蛋,很多很多狠毒的话。等吵完了他会说他没说过这样的话,死皮赖脸的。
过年真的很累,什么都是自己一个人干,我已经两天两夜没脱衣服睡了,此刻是年初一凌晨,我起来喂孩子奶,再也睡不着了,把衣服脱了躺一会,手和腿肿涨疼,唉,马上就要起来去拜年了。
乱七八糟写了一堆,我只是发泄发泄。
我们家从没因为过年回哪里或者给多少钱的问题吵过架。
我和我老公分别是北方人和南方人,如果没什么事,我们过年都是回老公家,因为平时和我父母都生活在一起,我父母一直帮我们带孩子,我老公还在离我家比较近的地方给我父母买了套带电梯的房子,所以过年回老公家也无可厚非的,我父母也能理解,毕竟我老公一年就回去这一次。
以前也想过接我公婆来这边过年,但因为他们语言不通(不会说普通话),饮食习惯不一样,他们那里很多菜我们这边都没有。所以就我们回去过年了。
我公婆是农村人,没有收入,所以从我们结婚起,我就支持我老公给家里寄钱。十几年前基本是每年6000,后来每年1万,再后来每年2万,不算生病看病的钱,如果身体不好,我们会再寄钱的。我公婆家的房子我们出钱盖,电器我们寄钱买,现在更方便了,网上买的东西都能寄到老家,我们就连水果都买好寄过去。其实我们条件也不是多好,我还全职在家呆了四年,但我就觉得我公婆不容易,没啥收入,还把我老公供到硕士毕业,而且我老公毕业后还和我留在北方,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待我公婆。
小时候我们家过年就吵架,我父母关系一直很好,主要是我和奶奶吵架,后来是我嫂子和我奶奶吵架。
我奶奶这个人怎么评价呢?
绝对是一个好人。我们家在农村,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是我记得小时候到夏天,村里总会有讨饭来的,说是家里遭了洪水,奶奶都会拿饭给他们,并给一元钱,那时候一袋瓜子才5分钱。
但是我爷爷走的早,奶奶一个人把父亲,叔叔和姑姑们带大,可见其艰辛,然而她也不是好惹的,谁要惹了她,她能满村的骂,俨然又是一“泼妇”。
我母亲脾气弱,过年过节了,我奶可把自己当老尖呢,吃饭不等她不行,啥不按着她的脾气来不行,譬如做饭,水开了下米不行,水不开下米也不行,就得她说了啥时候下米啥时候下,我当时又小,挺不服管的,所以年年过年和她打。
如今,奶奶去世好几年,我好想她。
码字不易,敬请关注,谢谢!
为什么有很多农村家庭一到过年的时候就要吵架?你们家难道也有这种情况吗?
小时候家里并不是很富裕,父母又常年在外打工,我很小的时候便和爷爷奶奶一起在农村的老家生活。那个时候爷爷传承着我们村唯一的老手艺豆腐活,所以平日里家里的生意也非常的忙。
每逢家里快要过年的时候,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做豆腐过年。每当这个时候家里的豆腐活也只会越来越忙,偶尔爷爷奶奶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一天三顿有两顿都只是吃一点豆腐脑垫垫底而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每逢过年的时候家里的生意虽然是越来越好,但是爷爷和奶奶却经常在一起拌嘴,很多时候奶奶都会一个人坐在墙角边默默的流泪不知所措。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的开始懂得了一些事情,每次奶奶被爷爷骂的流泪的时候,我都会坐在奶奶的旁边一边安慰她一边帮她擦一擦眼角的泪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对于他们在生活中经常拌嘴这件事已是习以为常,对此我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总结。
第一点: 奶奶平日里除了家里面的农活,偶尔还要去豆腐店里帮爷爷忙点小杂活什么的。但是每次只要稍微去迟一点,爷爷便会非常的生气责骂奶奶,奶奶的性格天生就比较软弱,所以每次面对责骂都只是在心里默默的承受着。
第二点: 有时店里比较忙的时候,奶奶都要把中午饭或晚饭送到店里给爷爷吃。众所周知家里做饭偶尔咸一点也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但是我爷爷却不这么认为,只要送来的饭菜稍微咸一点那简直就如同天塌下来了一样,奶奶总是会被熊的一动不动。
第三点: 偶尔家里的农活比较忙,奶奶中午或晚上做饭的时候来不及烧菜,于是就简单的做一点咸菜或豆腐什么的“弄”一顿。每次面对这样的事情我奶奶也是避免不了会被骂一顿,爷爷吃饭的时候总是龇牙咧嘴的,感觉仿佛全世界都得罪了他一样。
爷爷的脾气天生就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奶奶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连我感觉这些事情都已经是家常便饭了。
分析一下有哪些家庭为一过年就会吵架?
1、常年外出打工的家庭;
部分家庭由于常年在外打工赚钱,所以平时在家里的机会不多,和家人的联系也逐渐变少,春节回来很可能出现磨合的问题,在外打工的老公希望可以多休息休息,但是妻子或者家人希望可以帮助多干一些活,这个时候难免有可能出现矛盾,这就可能产生吵架。
2、家庭经济一般的家庭;
一般家庭经济不好的家庭,买年货的时候可能考虑的比较多,这个能不能买,这个需要给谁买,这个需要给谁压岁钱红包之类的,这样算计的比较多,可能压力比较大,这时候可能货出现一些争吵之类的。
3、喜欢攀比的家庭;
小时候我们从父母耳朵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别人家小孩怎么样,谁又考了100分,又被老师表扬了,现在又会听到谁结婚了,谁生小孩了,谁家有生二胎了,谁家儿子在上海一年赚50万之类的,这些家庭喜欢对比,攀比的也容易产生争吵。
4、男女不能互相体谅的家庭;
还有一类家庭类似于,大男子主义的,家里的一切都是妻子忙里忙外的,妻子包办了家里的所有的货,男人饭来张口那样的,会让女人寒心,让家庭产生矛盾,产生争吵。
对于过年是喜庆的事情,所以大家多多为别人考虑,多多想一下别任,哟呼很堵争吵是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的。
过日子吵吵闹闹是很正常的事情,两个人在一起,总有一些看法或者观点不相同。遇到过年的时候,乱七八糟的事情就更多,难免意见不统一,越是过年越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吵闹闹。吵闹的事情不外乎就是你妈家我妈家怎样,你的兄弟姐妹如何,或者我的兄弟姐妹如何。如果是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多了,家务事更多,矛盾自然也就更多。
说到过年吵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原因。像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代人,他们那个时代,谁家的经济条件都不富裕,那个时候人们吵架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贫穷,农村有句话说“富人过年,穷人过关”。平常的时候怎么着都可以凑合,可是过年了,妈妈希望给孩子们做一套新衣服,让孩子开开心心的过年,但那个贫穷的年代,想给孩子做一套新衣服,也不是件小事情,需要节衣缩食。穷了事儿就多,老人们都说穷吵吵穷吵吵,越穷越吵吵。
现在的人们到了过年又吵架,肯定不是因为贫穷的缘故,新的时代又有了新的矛盾。像一些双独生子女的家庭,夫妻结婚以后,因为陪伴谁的父母过年这件事情,让很多的年轻夫妻走到了婚姻的边缘。今天早上看新闻,有一对夫妻在大年三十回家的高速路公路上,因为吵着到谁的父母家过年的时候,俩人吵的太凶,以至于女方因为生气而昏厥,竟然被警察送到了就近的医院,经抢救后才苏醒过来。
在农村也有的家庭,因为老人到谁家过年的事情,兄弟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住在农村,必然有农村的一些习俗,兄弟多了,老人要轮番在每个儿子家里过春节。大家都知道,春节的时候,老人在谁家,谁家正月伺候的客人就多。因为所有的七大姑八大姨,都要来给老人拜年,来拜年就要留客人吃饭,如果老人的亲戚多了,那么十五之前,几乎要天天伺候客人。谁愿意天天的麻烦?因此大家就会推三阻四,这样兄弟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所以很多人家因为老人在谁家过年的事情,也会闹得很不开心,甚至吵闹起来。
当然,过日子各家有各家的模式,所以吵架的理由有千万种,各家有各家的原因,我只是想说一句,大家还是应该多一点点包容心,别因为吵架影响过新年的心情。
为什么到了过年就有些家庭就有很多问题
其一:其实是 社会 生活才产生很多这样的家庭,大多数家庭主力都是在外务工,一年没几次能回到家里,这些家庭 情感 就会慢慢的消失,就像陌生人组成的一个小团伙一样,各种小事就会争论,没有互相体谅对方,常年奔波沟通太少。
其二: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加上如今 社会 都是攀比心理较多,又是大过年的,家里矛盾的会更多,所以心理烦躁情绪越来越多,不吵架都奇怪了。
其三:只是少部分家庭吧,人的性格,加上春节了,会玩的很过头,比如喝酒,酒后犯浑,赌博上瘾,会造成家庭不和谐,容易吵架,这些往往收不住肯定过不了开心的春节。
嘿嘿 , 我家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的
和自己的老公吵架,也是因为在经济上的纠纷,因为平时老公从来不给自己花钱,而且买什么东西也不给自己买,只是有喝,这就让自己感觉到想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老公都不给自己花,对于这样的老公,你也可以去想一想,他对你是属于有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他因为有只有喝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想给你买,也就是说他不舍得给你花,有可能他挣得钱少,导致他不想给你花,或者是他没有钱,要是他真正的有钱了,他不给你花,那你就可以选择不和她生活在一起,因为不为你肯花钱的人,你是没有必要和他生活在一起的
如果说圈占农村的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迫使农民成为廉价劳动力,是经典的圈地运动;那么,在精神层面将农村掏空,使农民渴望城里的生活方式,并主动抛弃农村的传统与价值,可以称为精神圈地。正是在两种圈地方式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农民无处可逃,又无处可去,只能通过外出打工勉强生存。这种恶性循环给农民工带来了一系列残酷的生活体验,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愤怒和反抗的政治。
无论走到哪里我都高兴不起来。不管我到哪里,我都无法让自己平静,无法让自己心理保持平衡。
——一个32岁的打工仔阿辛的自述,他在一家为迪斯尼供应玩具的工厂工作
如果说第一代工厂女工曾经历过折磨、焦虑和身体痛感,并像女工阿英那样尖叫,将自己的身体变成武器用以对抗一个时代,那么在新世纪初,第二代农民工已经下定了决心要采取行动,要开展集体斗争。
中国新工人阶级日渐复杂的斗争已经到了第二代工人。爱德华·汤普森(E P Thompson)在其经典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中写道:阶级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取决于主观能动性,也取决于客观条件,它体现了历史性关系的概念。世界劳工史告诉我们,工人阶级的形成与成熟往往在进入工业城市的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中得到实现。打工生活中的折磨、困难和不满的极限并不会在第一代工人身上出现,而是会降临在之后的几代人身上。这就是无产阶级化的进程,它通过剥夺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将他们转化为城市中的产业工人;事实上,这是一个贯穿于世界资本主义历史的主题。
在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和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它重现了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中国之所以是特殊的,便在于其无产阶级化过程是独一无二的:为了将中国的社会主义体制纳入全球经济,农民工虽然来到了城市,却不能留在城市生活。因为新工人阶级被剥夺了在工作之地生活的权利,所以对他们来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两个极不相关的过程。总之,是城市生产和农村再生产之间的空间分离形成了中国农民工的无产阶级化过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历程(或者称其为半无产阶级化),它导致第二代农民工对自身越来越深的不完整感,也就是说,变成“农民工”(工业社会下的“准”工人或者“半”工人)。被不完整感所困扰的打工者,经常性地陷于一种生理和心理意义上的流浪状态。在我们过去十年在深圳、东莞研究中,几乎所有的工人——大多数年龄在16岁到32岁之间——都有着工作一年或一年不到就跳槽的经历。大多数人已经在城市里工作了好几年,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他们有机会留在城市。对第二代农民工而言,城市和工业文明的大门仍然是关闭的。农民工无处可去,也无处可回,就像一首工人诗歌所表达的:“你说你的生活注定要流浪”,你选择了打工这条路,就注定成为什么也不是的结局,因为你既不是一个农民,也不是一个工人。你将永远是农民工,陷在农民和工人之间的某种人——一种始终处于未完成的社会身份。
阿辛的故事:阶级的内伤
阿辛生于1977年,在改革时代长大。1998年第三次高考落榜后,阿辛不顾父亲的反对,决定放弃复读:“我知道有人复读了七八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崩溃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也许我应该试试其它出路了”。阿辛还因自己一直依靠妹妹的经济资助而感到羞愧。阿辛的妹妹1994年初中毕业后就去深圳打工了。
外出打工不仅能够挣钱养家,还能培养一个人的个人独立,帮助他实现自由。农民普遍渴望能进城打工、追求自由,这种渴望在新一代人口中愈加强烈。在中国,无产阶级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驱动的。阿辛出生在河南一个有200多户人家的村子,村里几乎所有达到劳动年龄的人都外出打工了,有十多户甚至举家迁到了外地。
1998年,阿辛终于在深圳的一家小工厂里找到了工作。这里的劳动条件与其它工厂一样残酷。试用期结束后工资涨到每天8块钱。这家小工厂负责生产电视天线转换器,在这里阿辛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比高强度的劳动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监工对待工人的方式。有一次,监工让阿辛去搬地上的一个焊接器。焊接器才刚刚融化,所以温度非常高。阿辛是个新手,并不知道其中的危险,没戴手套就去捡那个零件。结果所有的手指都被严重烫伤了。阿辛回忆道,“当时监工就站在旁边。他哈哈大笑,眼睁睁地看着我受伤,而且根本不帮我处理伤口。他笑完之后又命令我去做其它事情了”。在这家工厂干了七天后,阿辛被解雇了。
改革赋予了这一代人流动的自由,他们可以自由选择是为外企工作还是为私营企业工作。改革让这一代人释放了改变自我的渴望,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渴望,他们不得不向工厂老板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已不再是秘密。改革的辩证之处就在于:改革一方面解放了农民,从而将他们变成了劳动力;另一方面改革却又限制了农民在工业城市中的自由。阿辛可以自由选择离开或者继续工作。但是他一旦开始自由选择,马上便发现失去了前进或后退的自由。他是城市中的陌生人,一个永久的过客。他很快便失去了“家”的感觉,感到自己无处可去。
阿辛继续向我们讲述他在工厂里的第一份工作:
到了第七天,几个一起工作的老乡实在受不了了,打算辞职。他们中有人叫我一起走。但我没答应。我想继续工作,直到领到工资为止。我们在车间门口谈了大约十分钟。后来老板看到了,然后跟监工说了些什么。当我回到车间时,监工什么也没问就对我说,“明天你不用来了”。然后我就跟给我介绍这份工作的老乡说我被解雇了。干了七天他们本来应该给我49块钱的,但是却一分钱也没给我。老乡说,“你还敢要钱!没被罚钱就不错了”。
阿辛干了七天,什么也没拿到就带着行李离开了工厂:
那段时间我没有暂住证。我在大街上流浪,都不敢走大路,也不敢走小巷,怕被抢劫。晚上我无处可去,只能去**院……过了11点,**院就开始放夜场**,门票只要3块钱。于是这个可以容纳100人的放映厅就成了四五十人睡觉的地方。有时睡觉的人太多了,甚至连腿都伸不开。到了早上6、7点我们就必须离开了。就这样我在**院里睡了20多天,直到找到下一份工作为止。
阿辛的故事代表了大多数农民工第一次进城打工的经历。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工作的女工阿敏说“我从第一份工中学到的是,我们是没有自己的权利的。老板有权要你走,但你却什么权利都没有”。
不归路——新形式的圈地
“跳、跳、跳,有人说我跳的是生存的舞蹈
跳、跳、跳,我们跳的是疼痛和愤怒……
是谁将我们的人格、尊严……
这些细骨伶仃的胳膊拧下来
在异乡的土地上无助地蠕动、挣扎“
——《再写蚱蜢》一位年轻的工人写于2006年
2000年春,在深圳打工两年后,阿辛决定回老家。他告诉我们“即使每天努力工作,别人还是不把我当人看。在城市里我看不到未来。我还能指望什么呢?我没有钱,也没有其它东西可以依靠。我宁肯回家”。阿辛在城市中无立足之地,他看不到继续待下去有什么未来或前途。
两代工人阶级一直都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外出打工还是留在农村。根据200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关于返乡农民工就业情况的调查,在28个省的301个村庄中,返乡农民工占到了外出打工农民工总数的23%,而在返乡农民工中,16%的人参与创办了农村企业或者开始务农。
阿辛向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回乡的情景:
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村里正忙着播种。我为脑中盘算着的计划而感到兴奋。我承包了一块荒地,准备做点事情。甚至到了晚上我也睡不着觉,脑子里总盘算着我的计划,如果我能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就能发财,就能向父母和其他村民证明回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阿辛开始动员亲戚和邻居,有人为他提供拖拉机和劳动力。他大概能得到20亩的可耕地用于自己的创业计划。阿辛决定种西瓜,因为这种水果便于管理,在市场上也很畅销。然而,就像农村经常发生的那样,天有不测风云。由于连日大雨,西瓜过快地成熟,甚至来不及出售就已经烂在了田里。阿辛的父亲很有经验,他深谙农业生产和市场波动的风险,所以从一开始便反对阿辛的承包计划。他背着阿辛劝其他人撤回土地。仅仅几个月的光景,阿辛就花光了几千块的积蓄。
阿辛的这种经历决不是个别现象。在那些决心回乡做点小生意的农民工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最终回到了农村。而在那些最终返乡务农的人中,我们在深圳和东莞见到的大多数以失败告终。
阿辛别无选择,只能再次离开老家。这次回家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但也只能将痛苦深埋心底,只身再次来到深圳。在开往深圳的火车上,他无意中得知在深圳做模板很赚钱,于是就进入了一家生产手工艺品的工厂,每月工资800元。试用期结束后,工资有所增长。在这家工厂干到第三年(2002年)时,阿辛一个月已经能拿到1700块了。有时加上加班费还可以挣到3000块。
阿辛能够成为熟练的师傅并拿着较高的工资,可以说是十分幸运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从没在工作中得到过快乐。如果说追求物质回报是工人阶级的共同诉求,那么对于阿辛来说,这种诉求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工作对于阿辛来说已经失去意义感,并在他的生活中造成了裂痕:“不管在哪工作,我都不快乐,我的心永远不能平静下来,我总觉得应该干点大事”。
摆在第二代农民工面前的选择非常有限:“当我出来打工时,我很想家。可当我回到家时,我又想出来打工”。只有一小部分农民工愿意回乡发展,但跟阿辛一样,他们回不去了。大多数第二代农民工都已意识到,回到农村“无法发展”,他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于农民工来说,“种田没有钱赚”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事实上,他们盖新房的成本,结婚、教育和医疗的开销,以及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支出,全是打工时赚的钱。除了三餐外,劳动的社会再生产,包括住房、穿着、教育和医疗,几乎都得依靠他们打工赚的钱。
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农村都被掏空了。第二代农民工成长于一个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时代,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对于染什么颜色的头发,穿什么款式的衣服更为津津乐道,但是他们一旦踏上打工之旅,就很难找到回家的路了。十几、二十几岁的农民工,不论男女,通常都不知道家里有几亩田,不知道种田能赚几个钱。他们更渴望想尽办法留在城市。他们知道,打工(为老板干活)并非长久之计,很多人因此梦想有朝一日能当上老板。第二代农民工难以实现的个人期望,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往返时遇到的无尽挫折,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无处宣泄的愤怒与不满。
结论
改革再造了中国,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工厂”。同时,改革也再造了新的中国工人阶级政治。沿着一条特殊的无产阶级化道路,第二代农民工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的阶级地位,并将参与到一系列的集体行动中来。第二代农民工的准社会地位,使他们有了比第一代农民工更为强烈的愤怒和不满。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完全无路可走了:城市留不下,家乡回不去。精神与实质上的“圈地”跟中国农民工尚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过程紧密相连,是由城市生产和乡村再生产之间的空间隔离导致的。
阿辛的故事之所以具有代表性,是因为他的故事加深了我们对农村生活和车间斗争的理解。阿辛坎坷的经历既是个人的,又包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经历既跟工厂有关,也与农村相关。阿辛颇有主见的父亲尽其所能阻止儿子回乡创业,这点可能比较特殊。然而,就回乡创业并最终失败而言,阿辛的经历又与很多农民工类似。失败迫使他们再度外出打工,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无产阶级化过程永远无法完成。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改革和城乡二元分裂激起了人们逃离农村的欲望,但逃出来后农民工也只能在工厂艰难打工,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往往又会萌生返乡的念头。但是对于已经返乡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无处可去,只有通过外出打工才能活下去。这种恶性循环给农民工带来了一系列残酷的生活体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愤怒和反抗的政治。
你们都需要冷静一下,家里遇到问题了,,你们应该一块想办法解决,这样天天吵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让问题越来越难办,你们的感情越来越僵,差人钱,你们如果一时拿不出来,就先暂时借用一下亲戚朋友的,等难关度过了,你们一块再挣钱还账,这才是作为夫妻应该做的,别吵了,越吵越坏,弄不好会分手,你感觉是不是这么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