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沟通。女儿在叛逆期的时候最容易和母亲起冲突吵架,因为管教女儿生活以及其他问题的往往是母亲自己来管教的,父亲是很少参与,一直发生冲突吵架是不可以的,要多进行女儿和母亲之间的语言沟通,舒缓两人之间的关系,不要到严重的时候再做出改变。
——之“我教女儿写作文”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句话是在网络上流传已久名言。我没有看过他们写过的教育心得和教育札记,但偶然买到一本李镇西写的《做最好的家长》,细细读来,不仅是深深的共鸣不已,还有对李镇西老师真诚的景仰和佩服。
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家长的角度,兼从老师的角度,告诉我们怎么样培养自己的孩子。他为了让女儿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一起和女儿快乐的成长。他告诉我们:“从人才学的角度讲,越有个性的人,将来越有成就。”他用自己的“童心”,与孩子“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以积极的态度辅助孩子完成“精神生命”的诞生。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在每一届新生入学第一次家长会上,都会对家长们说:“我们是同事关系。我们也许在社会角色、专业知识、性格特征、气质修养等等方面都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我们有着共同的使命——教育,而且我们的教育对象完全一致——那就是你的孩子!”他还告诉我们,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伴随终身的老师。权威不属于年龄和辈分,只属于真理。孩子在学习我们,我们也在学习孩子;我们在教育孩子,孩子也在教育我们;我们在培养孩子,孩子也在培养我们;我们在成就孩子,孩子也在成就我们;我们让孩子成为了好孩子,孩子也让我们成了好父母。我们都在共同完成一门永无止境的功课——学会做人。他还说道:“我给了女儿以生命,女儿则延续着我的青春,然后我们的生命和青春在成长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燃烧。”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但书中的激情已经也把我燃烧起来,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其中的“手记十七”分享给大家,也就是李镇西老师写的“我教女儿写作文”。
从想象到文字
李镇西老师教女儿写作文,是从培养她的想象力开始的。孩子越小想象力越丰富,作为教育者,应该引导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展开想象,然后把想象用文字表达出来。
他女儿从一年级就开始培养直接写作,先是写“悄悄话”,然后是“日记”,再到“作文”。从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感悟到的写下来。大家一定要注意,是“写”而不是“说”,这也和我们作文连线小城说雨老师倡导的“好文章自己写”如出一辙,都是鼓励孩子从小动笔去写,而且一定是自己去写。
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核心是“我手写我口”,就像我们班主任李宗英(荷塘清清)老师曾经在《与日记交“朋友”》里写到:“把日记当成朋友,那就无话不说,有事没事与它谈谈心,有了烦恼向它倾诉,有了高兴事可以向它抒发心中的喜悦,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串记下来。”也正如树叶飘飘老师在原创乐园里提出的口号:“我口说我想,我手写我心,我文表我情”,都属于宝贵的经验之谈。
让女儿坚持写日记
李镇西老师在女儿六岁的时候,开始让女儿坚持写日记,先从老师要求的“悄悄话”写起来,先是一句话,然后慢慢过渡到一二百字,后来逐步写到三四百字。
内容大多是鸡毛蒜皮的“流水帐”,最后往往是“今天过得真愉快”之类的`话。但他高明在于女儿无论怎么写,都给予表扬。因为在他看来,对于刚刚开始写作的孩子来说,重要的不是写得怎样好,而是需要坚持去写。
决不在作文中说假话
李镇西老师认为,作文首先不是技巧的施展,而是真情实感的自然体现。他对自己的女儿不断强调,作文应该是心灵泉水自然而然的涌动,决不能说假话。
他还说:“日记的生命在于真实。儿童日记的魅力更在于其质朴、纯真。除了科幻、童话之类的‘想象日记’以外,孩子们的日记应该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只要写出了童趣、童真、童心,就是好日记。”
他对女儿日记的要求,只有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哪怕他女儿日记或作文里流露出一些幼稚的想法,甚至消极的情绪,他也予以理解和尊重。他就是让女儿在写作时有一种心灵的安全感,愿意向他和老师敞开心扉!他还强调所有“真实的消极”都比任何“虚假的积极”珍贵一百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文的确就是做人的体现。
在博客里,曾经有梦老师在她的《童真不可缺失》里提出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孩子的‘成人化’呢?”她总结原因的时候也说道:“首先,在当今的社会,在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背景下,我们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也逐渐商业化了,价值取向的变化改变了我们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功利性和目的性更强了。其次,环境也是造成孩子们失去童真的主要因素。再者,应试教育也是孩子们失去童真的罪魁祸首之一。”
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作为家长和老师都把“真实的文章”放到了重要的位置,可见怎样去用“真实的笔触”描绘生活,很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指导女儿把作文写出新意
在具体的写作上,李镇西老师不断鼓励女儿写有新意的文章,在构思上竭尽可能“与众不同”,主要从“立意新、题材新、语言新”三方面入手。
立意新,就是在忠于生活和自己心灵的基础上,勇于突破陈旧的思路和思维模式,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题材新,就是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普通但又真实反映生活本质的一些素材。
语言新,就是摒弃作文中的一些公式化、套路化语言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富有生活化、新鲜感和时代气息的语言,用最质朴的一面反映真实的生活。
他告诉我们,写文章绝对不是惊心动魄的大场面和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只要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生活,就不会和别人雷同,就能保证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就能表达独特的生活感受。
《做最好的家长》绝对是一本值得我们家长阅读的好书。李镇西老师在他的书里,也明确的告诉我们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应该是:“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我们也将按照李镇西老师的建议,从想象力开始培养孩子的作文能力,教育孩子写作一定要用“真情实感”,让孩子坚持写文章。让我们一起引导孩子,用自己独一无二的眼光打量世界,用自己“天生我才”的思维记录生活吧。
女儿三十多了总跟母亲争吵需要女儿必须先向母亲道歉。
取得母亲的原谅后,女儿在给母亲分析吵架的原因,并且保证以后不管什么原因,千万不要与母亲吵架。
女儿是某人直系血统或过继的下一代女性。是一个家族的女性后代。
缺乏沟通。
女儿和母亲关系不好经常吵架是因为两人之间缺乏沟通。
妈妈和女儿之间要多沟通和交流,不要经常发生争吵,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病态,需要改正。
为啥孩子到了青春期,最容易和妈妈起冲突?
妈妈是管教孩子的主力军
其实一般的家庭中管教孩子的通常都是母亲这个角色,而父亲是很少参与的。这就导致了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接触最密切的就是妈妈。可以想到从孩子出生到成年,从孩子的生活到学习,几乎到处都有妈妈的影子。可以说妈妈就是管教孩子的主力军。所以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最容易和母亲起冲突,就是因为管教孩子的往往是妈妈。
妈妈付出的越多越不容易放手
上面说道管教孩子的主要人物是妈妈这个角色,妈妈在孩子的身上付出当然也是最多的。根据心理学,人一旦在另一事或人的身上投入越多的精力就越难放手。所以这个时候妈妈还是会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段时间妈妈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控制孩子、管教孩子。孩子的内心当然会有很强烈的反感。
孩子最想脱离对妈妈的依赖
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管教孩子最多的是妈妈,所以孩子的心里对于妈妈的依赖就是最深的。而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孩子最希望的就是能够脱离了对父母的依赖。这时候妈妈就是孩子想要脱离依赖的主要目标。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和妈妈爆发冲突的机会是最频繁的。
其实孩子和妈妈经常爆发这样的冲突是很不利于家庭和谐的。这样孩子也越来越不愿意回家,那么怎样改善这样的情况呢?
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妈妈要注意什么呢?
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管教当中来
孩子和妈妈会有更多冲突归根究底是因为孩子管教的任务大多数放在了妈妈的身上。所以想要缓解这样的情况,爸爸在中间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段时间里,应该让爸爸更多得参与到管教孩子的行动中来,这样就能缓解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和妈妈对抗的情绪中出来,这样能让孩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身上的问题。这样才有机会让孩子和妈妈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也让妈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有一个心理准备,知道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孩子的叛逆无非就是孩子的思想越来越独立,孩子想要独立的心情也会越来越强烈。但是很多时候家长是没有办法一下子就对孩子放手的,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开始反抗试图脱离父母的束缚。这个时候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有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让自己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中成长起来。
家长只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家长在孩子的叛逆期也能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
女孩和她妈妈吵架了,可以这样安抚她:
一、母亲毕竟是长辈还是要尊重她
母亲可能会有错误,但是毕竟是长辈。作为子女还是应该尊重她,如果母亲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以后再心平气和地沟通,不要和她硬碰硬的吵架,这样会伤害母女感情。
二、我知道你是对的。
我知道你是对的。你的母亲的看法有片面的地方,你现在可能很伤心,但是事情也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等你母亲心平气和以后她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你现在也不用太伤心了,事情会往好的方面发展的。
三、我永远支持你。
我是你的坚强后盾,我永远支持你,如果你想哭,我可以借给你肩膀靠一靠我真的希望你能够很快地恢复愉快的心情,因为你这样子我很心疼。
一篇没有写完的作文
《快乐的乞丐》是读中学的女儿没有写完的一篇作文。不知为什么,作文只写一半就被撕掉扔在地板上。文中写我家东面的龙津江边闲置着的地下排水管里,住着一个乞丐。这个乞丐除了乞讨外,整天坐在龙津江的堤岸上敲打着石头,喊着歌,看天上的飞鸟。喊累了,就躺在堤岸上睡觉,这时有河水为他伴奏催眠,有星星为他点灯。过往的行人来去行色匆匆,为一天的三餐奔波劳累,而她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整天关在教室里,埋在题海里,与阳光无缘,与星星更是每夜相见恨晚,哪有这个乞丐的快乐与幸福?文章没写完,但字里行间流露一种羡慕与渴望。文中那种无奈与茫然,令我读后一头雾水,困惑不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什么有什么的她们还不够幸福与快乐?
记得那天我正在家里大扫除,看到这写一半的文章时,非常生气。怎么这么没志气,没品味?一个中学生竟有这样的审美观、人生观?幸亏女儿不在家,幸亏是只写一半就扔了,否则,家里的大扫除非先改为思想大扫除不可。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还是摸清事情的根源再说吧。于是,我顺着女儿文章的思路留意起那个乞丐,留意起女儿每天学习生活日程。说真的,一番仔细观察之后,我理解了女儿,理解了她的无奈与茫然。
瞧那个乞丐,虽然一头乱发,衣服又脏又烂,但是天天与龙津江为伴,自娱自乐。或追着鱼儿跑,或拿石头打蝴蝶,学着鸟叫,在沙滩上垒房屋﹒﹒﹒﹒﹒﹒清晨当女儿急匆匆上学生怕迟到的时候,乞丐还在排水管里酣睡;傍晚当女儿学累了一天,带着一大叠试卷作业回家的时候,乞丐正在岸边高歌,搞个人演唱会;夜深了,女儿还在灯下做作业,乞丐却在星光下狂呼自乐。我明白了女儿眼里的快乐,那是一种自由,一种无拘无束,一种与自然零距离的接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这一代的新新人类,并不满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他们更渴望能与大自然为友,能在大地的怀抱里撒撒娇,能在灿烂的星空下也狂闹几回。
看到女儿披星戴月的急冲冲地在学校与家穿梭,心底不由得涌上一股酸痛,有时还真想对她说:“孩子,歇歇吧,歇一歇吧!”可总是来不及说的时候,新一轮摸底考开始了,刚考完,该歇了吧,不行。数学奥赛拉开了序幕,送走了数学奥赛,该歇了吧,不行。英语、作文竞赛老师指定参加,能不去吗,不行,去吧,好好准备,别浪费参赛名额别让老师失望。还没赛完,月考又到了。就这般循环反复着,一天又一天,一个星期又一个星期过去,春节眨眼间成了除夕,女儿依旧急冲冲地飞奔在学校与家两点一线上。她们的生活只有书本和试卷,只有竞赛与排名,岂能不单调得手痒写写《快乐的乞丐》,抒一抒胸中的憋闷吗?
感谢《快乐的乞丐》让我及时发现女儿的无奈与茫然,及时理解女儿苦读之外的另一份真实的感受,同时也让我幡然醒悟。女儿应该读好书,更应该过好每一天,不能七色的生活,也要加点生活色彩,而非机器人般在固定运作轨迹上机械来回。有了理解,爱就能更贴切与舒心了。当看到女儿又急着去晚自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叫住她:“等等,先陪老妈子散散步。”在散步中,让女儿明白珍惜时间很重要,科学利用时间更重要。当看到《同一首歌》有女儿喜爱的歌星演唱的时候,我会煽动她“错过了,可别后悔哟!”在欣赏演唱会中,让女儿知道学习是她的主要任务,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每天中午的《子午书简》《新闻联播》特批为她的第二套午餐。遇到不用补课的周日,就放归山林,当一回野孩子。在女儿的欢笑声里,我知道快乐永远与她同在!
这个可以吗,你也可以改成自己经历的事情,用第一人称叙述
如果对你有帮助,那就采纳吧
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不让孩子掉队作文
和女儿一起成长
“我白天在学校
教学生,晚上回家还得教你,我累不累呀!你还不知好歹,不认真学习……”我像往常一样一边检查着女儿的数学作业,一边给她上课。
正说着,检查出了一道错题,我不禁有些生气,嗓门也随之提高了:“这道题我给你讲过几遍了?至少也有三遍了吧?你怎么还做错了?”我越说
嗓门越高,但还是耐着性子,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继续检查着女儿的作业。可是女儿把同一类型的题目全做错了,顿时只觉
得一股怒火从心底直冲向脑门,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把身边早已吓得不敢吱声的女儿拖
过来,就是几个巴掌,随着“叭、叭”的清脆的响声,女儿小小的屁股上立时留下了几个红红的手
掌印。女儿脸憋得通红却不敢出声,我看到女儿的样子和屁股上跳起的红红的巴掌印,怒气消了,剩下的只有
懊悔和心疼。
这是女儿上小学以前,在我家经常发生的一幕。去年,开书店的朋友托人给我捎来一本书
,是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说让我好好读一读。说实话,参加工作二十年来,特别是有了家庭、孩子之后,每天除了工作就
是孩子、家务,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坐下来读书。女儿也说:“妈,你应该好好读读这书,我觉得你做老师比做妈妈更合适。”女儿的话让我既感
到意外,又在情理之中。这话从女儿的嘴里说出来,可见我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已在女儿的心里留下了阴影;面对自己的学生时,我也不曾这样粗
暴的对待他们,可对女儿我却失去了耐心……于是我开始每天晚上给女儿检查完作业之后,便坐下来读书。师将自己16年来教育女儿的成功经验用故事的形式展现给我们,读后我真是受益匪浅。特别是“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
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一语惊醒梦中人!虽然每次打孩子之前都曾努力的控制自己,虽然每次打后都曾后悔自己下
手太狠,但最终女儿的屁股上还是留下了红红的印记。唉!自己真是枉当了二十年的老师,教会了别人的孩子,却伤害了自己的女儿……
此后的一段时间
,我都陪女儿读书,书桌旁,一边是女儿津津有味地读着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一边是我心悦诚服地向尹建莉等家庭教育专家讨教。这一年多来
,我再没有打骂过女儿,在对女儿的教育上开始讲究策略,而12岁的女
儿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成绩也稳定了。
今后我将陪女儿一起走过她的花样年华,同女儿一起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