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对孩子越来越没耐心 经常打孩子 特别是在跟老公吵架后会把怨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

自己对孩子越来越没耐心 经常打孩子 特别是在跟老公吵架后会把怨气都发泄在孩子身上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第1张

调整心态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佛念佛。

在唐朝的时候,有一位永明延寿禅师,大师在《万善同归集》里面总结了念佛的十种功德,我们知道这些念佛的功德以后,对念佛法门就更加有信心,那是哪十种功德呢。

  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

  在《阿弥陀经》或者其他净土经典里,都讲到念佛之人会得到佛菩萨和龙天鬼神的护念,佛陀在涅槃的时候,诸天、修罗、药叉等等全都发愿说,在冥冥当中,以行乐道,布施念佛的人。所以在座各位只要保持精进念佛的心,好好念佛,冥冥之中自有龙天护佑。

  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及一切菩萨,常随守护。

  大家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教化的净土,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诸大菩萨,都是阿弥陀佛随行的菩萨。所以我们念佛的时候,可以得到诸大菩萨的护佑,因为大家知道,菩萨发了一个愿,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像观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度无量众生,各位虔诚念佛,一定会得到菩萨的护佑。

  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

  这刚好契合了弥陀本愿,大家知道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只要是念我佛名号的,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相应的愿力的加持,这是弥陀本愿。

  四、一切饿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悉不能害。

  当我们有了念佛的功德,有了诸位天神、菩萨的护佑,有了佛光的加持,自然一切的鬼神、罗刹啊、怨贼等等都会远离。念佛的人,不会遭到邪恶众生的侵害。

  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杻械、横死、枉死,悉皆不受。

  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我们所遭受的命运,都是自己内心的显现,如果一个人心怀贪婪、嗔恨等种种不善的心念,他就招感恶的境界;念佛的众生,他的善业召感的必是平安、吉祥等具有福报的境界。所以,念佛的众生能够转变自己的心念,通过念佛名号,能够与弥陀宏愿相应,就会远离横死灾害,这个也是念佛的功德。

  六、先所作罪,皆悉消灭,所杀免命,彼蒙解脱,更无执对。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可能都是被自己的业力所牵引,虽然过去世做过一些功德,让我们能够得到人身,但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更是造作了无量罪业。怎么能够消除业障呢念佛一声,灭无量重罪,何况是连续七天的精进念佛。所以,一个精进念佛的人,能够通过念佛的功德,忏悔的功德,使宿世恶业得到削减乃至消灭,自己就更加容易走向解脱。

  七、夜梦正直,或复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

  大家以前不念佛的时候,都会做梦吧可能梦境有好有坏,是各种幻想或者欲望所显现,那么念佛以后,有没有做过吉祥的梦如果你平日念佛特别精进,心中没有其他杂念,就能召感吉祥的,有瑞相的梦。我身边就有老菩萨梦见过佛陀金身,这是吉祥的梦。

  八、心常欢喜,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大家想想,如果一个人没有颠倒妄想,全心全意只在一句佛号上,心与诸佛的功德相应,那肯定心生欢喜,是吧我们心的状态,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人心常欢喜,自然颜色光泽,气力充盛,也就是说,念佛刚开始是改变我们的情绪,心态,甚至能够做瑞梦。慢慢的,会让我们身体由内而外更加健康,一些疾病也会痊愈,乃至极难医治的重症也会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九、常为一切世间人民恭敬供养礼拜,犹如敬佛。

  一个精进念佛、心中有佛的人,他身上自然有一种庄严、超然脱俗的气质。念佛人得诸佛菩萨、龙天护法的护佑,恶缘远离,他的内心会变得特别的慈悲,令人感到亲切,而且他气力增盛,气色非常好,相貌也柔和,这样具有诸多功德的人,是不是会得到大家的恭敬呢

  十、命终之时,心无怖畏,正念现前,得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圣众,手执金台,接引往生西方净土,尽未来际,受胜妙乐。

  前九种讲是现世功德,第十种就是我们在此生的修净土法门最终的目的,最终的愿望——命终之后往生西方净土。我们被佛菩萨接引到西方净土以后,与贤圣为友伴,能够速成佛道,并且享受胜乐,不再遭受轮回之苦。

 学佛的途径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收听喜马拉雅FM里面的佛教内容学习。

推荐如下:

《净土圣贤录》,《星云大师:人生就是放下》《印光大师说净土》

《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听不困的佛教历史》等等。

2018年10月26日,重庆新世纪幼儿园的孩子们,做完操回园内时,一名39岁的妇女,突然冲出来持菜刀疯狂砍伤14名儿童。

这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残忍的事件,打开百度,你会看到更多更残忍更疯狂的案件,无一不是情绪失控的大人,对着完全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狠下杀手。

你可能会问,这些事件,跟这个题目有什么关系?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些事件,与生气的父母拿孩子发泄,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一样的?

从心理学上来说,当人们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件时,通常会有两种情绪,一种是愤怒,一种是恐惧。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跟对方的强弱对比。如果感觉自己的力量比对方强大,升腾起来的情绪就是愤怒;如果感觉对方比自己强大,愤怒的情绪就会被压抑,取而代之的是恐惧。

比如,那个在公交车上大骂学生不肯让座的老人,他的情绪就是愤怒,因为他相信孩子不会攻击他,他是安全的,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情绪;

而如果一个人遇到猛虎朝自己吼叫的时候,他基本上涌起的情绪是恐惧,因此人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斗得过猛虎的,除非你是武松,还要醉酒的那种。

因此,当大人有不良情绪又不懂得去正确面对和自理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他们最容易找弱者来发泄。

有的妈妈在老公或婆婆那里受气后无处发泄,就会朝孩子吼,放大孩子的错误,一点点小事大发脾气。

有的爸爸,在事业上受了挫折,不敢跟公司的老板争吵,却回家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

大多数情绪失控的父母,都只是对着自己的孩子发泄,没有伤害到社会上的其他人。而那些疯狂作案的人,他们基本是社会的loser,在成年人面前无法取得价值感,甚至可能也没有包容忍让的家人和孩子给他们作为发泄的渠道,于是,他们罪恶的眼光便盯向了更加柔弱没有攻击性的孩子。

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带给孩子的,都是永远的伤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被杀人犯伤害的孩子,永远失去了鲜活的生命;被父母伤害的孩子,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及时的自我成长,也可能带着一辈子的心灵伤疤。他们可能胆小怯懦、委屈求全,叛逆暴力、轻视一切,也可能放任自己,没有责任感,或者带着隐痛和伤痕,无意中再传承给下一代。

因此,为人父母,无论遇到怎样的问题,请不要拿孩子出气。

不要说我气头上控制不了自己。情绪并不非不可控,如果你生气的时候,扑面遇到的是猛虎,你还敢生气发火吗?那个公交车上骂人的老大爷,在更多乘客的回击后,不也只能乖乖收起怒火,灰溜溜下车?

说明情绪都是可以控制的,只看你想不想。

更何况,谁不希望培养一个健康自信阳光快乐的孩子?

用自己的理性,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亲密关系,给孩子一个温暖快乐的成长环境,是孩子的幸福,更是父母的幸运。

没有长大是生气最重要的原因

很多家长平时和孩子客客气气,相亲相爱,可是一遇到事情,可能就马上对孩子生气。比如孩子早上不刷牙他生气,孩子晚上不睡觉他生气,孩子不做作业也生气,孩子作业做不好更生气。那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多气呢?

因为他们还没有长大,他们所遵循的仍然是他们小时候父母让他们遵守的那套原则,要按时刷牙,按时睡觉,按时做作业,按时做XXX,因为只要不遵守,就会被父母责骂。所以他们把这个规则又轮回到他们的孩子身上,只要孩子不遵守,就会引发他们的生气。可是他们也许忘记了,他们小时候难道一开始也是这样听话的吗?成长不仅仅是年龄和身体,更重要的是心灵和认知。

生气是教育最大的死敌

父母对孩子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如果你只会发火、发脾气去对待孩子,那孩子除了学会发火、实施暴力外,没有任何帮助。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要相信孩子有自我修正的能力。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脾气引发的火气会。很多父母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气有问题,反而觉得自己的生气是有理由的,是为了孩子好。可适应性再强的孩子,如果总是被发火、施加暴力,都会朝消极、悲观的方向滑落。

生气只会让孩子和你越离越远

你发怒的频率越高,孩子的防御心理就越强,怒气让你和孩子之间形成了无法跨越的隔阂。因为当你对孩子发怒的时候,你就会控制不住地对他进行各种形式的攻击,这种攻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语言上的。并不是有些父母说的,我从来不打孩子,言外之意是只要不打,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孩子是可以的。比如,你真没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别人谁谁谁比你好多了,相不相信我把你扔出去等。也许你不会在意这些话,因为你觉得这些都是气话并不是真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却是最爱的人对自己说出的最可怕的话。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即使他们不能理解语言的意思,他们也能从你的表情、声调中识别出对应的情绪。

如何向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生气的情绪

首先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你生气了。如实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平静描述,不要动不动就冲孩子说: 我生气了。说事实,是每个家长都需要不断练习的基本功,说完之后抱着孩子,亲亲他,告诉你很爱他,让孩子心里充满安全感。在矛盾冲突来临的时候,父母和孩子如果按说事实,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再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最后告诉孩子你爱他,就可以完美解决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冲突。

其次,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因素。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 快去刷牙,否则妈妈生气了! 你不好好吃饭,爸爸生气了!等等。我们总认为父母可以随便生气,因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经常对孩子经常表达生气的情绪,可能会导致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胆小、抑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全面自我否定的倾向。

做父母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

最后,向各位不想再生气的父母安利二本书和一门课程,书的名字叫《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和《非暴力沟通》,课的名字叫《对孩子好一点》,因为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想要做好的父母就一定要学习如何做父母,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原件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98646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