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回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流程和规矩可能有所区别,但回族的婚姻习俗大都是按照教规来办的,如娶妻要经过请媒人提亲,送礼,写婚书,择吉日成婚等程序。
回族婚礼的流程及结婚的规矩过去回族地区议婚,“先请媒妁通姓,惟不辟同姓,议妥纳茶果”等,之后还要“择日送衣料”等,婚期到了以后,“婚妁至女家接婚,送羊、麦、清油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在有些青年男女互相早已认识,彼此也了解,互有爱慕之心,但还要请媒人给双方家庭说明情况,双方表示同意后准备“定茶”。
定茶一般要选择主麻日(星期五),男方家要准备回民喜欢喝的陕青茶、龙井等各种高中档茶叶,还要准备一些红糖、桂圆肉等等,分别包成一斤重的小包。
1、宗教信仰问题:汉族与回族结婚的禁忌之一就是汉族与回族的宗教信仰问题,现在的少多数民族与汉族通婚一点都不稀奇,但是因为回族虔诚的信仰是伊斯兰教,所以在很多方面会与汉族都会有所不同,但是这都不是不能解决的,只要汉族也信奉伊斯兰教,那么汉族与回族就可以通婚。
2、饮食问题:汉族与回族结婚的禁忌还有饮食问题,汉族人结婚一般都大摆筵席,喝喜酒,这些都是婚庆必不可少的,但是回族在结婚典礼上是不能见到酒的,都只有水果,点心,而且不能出现猪肉,所以回族与汉族通婚,这方面一定要尊重回族的习俗,尊重回族的饮食习惯,酒肉都是大忌,因此汉族与回族结婚的饮食禁忌还是需要多加注意的,毕竟汉族与回族在风俗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人家在婚礼前头一天先要念个“亥亭”,以祈祷真主保佑、告慰列祖列宗;也在这一天 ,男方家在院落天井搭起篷布,请来各方亲朋,谓之遵婚。这一天,男方家要请来帮忙料理喜事的人进行具体分工,称为“邀跑窜”, 送亲的、娶亲的、压马的等一干人也在这时一一选定。同时,新郎新娘还要行沐浴礼(做大净)和修面、开面礼,男女傧相有责任向新郎新娘传授简单的性知识。
举行婚礼的一天,新郎连同自己的父亲、伯父、叔叔、阿舅、兄弟等有关人,在媒人的带领下,大盘子里端着核桃、枣儿、肉方、大米等礼物,一早去女家举行婚礼仪式一一念“尼卡亥”。主客按规矩在大炕上就坐后,开始念“尼卡亥”。第一项,由跪在大炕上座的主婚人阿訇向跪〈或坐〉在地下的新郎一一考问有关伊斯兰教信仰(“乙麻尼”)、信仰箴言(“克利买”)等常识,答得上者,即行下一项;答不上者,要受到指教,直至当场学会为止。第二项,阿訇询问一对新人的经名(即小名),并向他们及双方父亲询问是否同意这桩婚事,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即宣布这一婚姻合乎教法,并当众说定“买亥日”钱〈一种宗教聘礼〉。第三项,全体肃然而脆,由阿訇用阿拉伯文念颂婚姻证词经文,念毕,众人作“都哇 ”祈祷。最后一项,阿訇撤核桃枣儿,孩子们向新郎讨喜钱、讨眼泪钱、破面钱 ,女方家设宴席招待客人。
席散客走,男家即有两名娶亲的人带一盘花卷馍、一顶盖头〈或一首帕〉、一套衣服等俗称“要裹”的礼物,随马(或 车、轿)前往女家迎亲。待娶亲的吃过饭,新娘子梳妆打扮停当,便以红毡裹严,由她的兄长抱着送到马上,再同各位长辈、兄弟、妯娌、两位送亲的、一位压马的男孩、一位掌管箱子钥匙的小孩,陪同两位娶亲的,组成送亲队伍,浩浩荡荡,护送着新娘及嫁妆向男家而去。新娘临出门前,有的地方将一碗牛奶泼洒在接亲马的马蹄及其周围,谓之“白奶送”, 到了男家门口,又有一妇女迎来仍旧泼洒牛奶,谓之“白奶接”。 新娘下马行至门道时,新郎上屋顶踩上几脚,期望制伏妻子,婚姻扎实。
卸嫁妆时,拉马压轿的小孩可以得到一份酬金,叫“压轿钱” 。若男家不给或所付钱数太少,他们就不搬嫁妆、不入席,直至满意为止。湟中、化隆等地,迎亲的一干人要在男家住上一夜,其间,新女婿的伯父、叔叔等家要宰羊备席,轮流宴请。
回族婚礼仪式最为严肃隆重的就是“写依扎布”(阿拉伯语,为应允、婚约之意),由礼拜寺阿訇进行主持,双方至亲共同参加。“写依扎布”仪式上,阿訇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新郎新娘宣读“清真言”、“作证言”、赞主赞圣,表示自己是在安拉的允许下结婚。
阿訇宣读“祝贺词”“作证词”等,完毕后,将备好的核桃、红枣、花生、糖果投向新郎,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新郎新娘幸福到老,早生贵子。回族结婚不看“黄道吉日”,通常都选“主麻日”(即星期五),现在则多选节庆日或星期天。
扩展资料
有别于汉族新郎的“迎亲”,回族婚礼实行“等亲”的礼仪,新郎不能亲自去女方家中娶亲,只能在家坐等。
娶亲后的第二天,新郎带上备好的点心等礼品,陪新娘去娘家“回门”。此后,娶嫁两家的女性长辈和嫂子、姐妹还要分别举行宴请,名曰“会亲”。娶亲当日上午,新郎要洗“务苏里”(大净),新娘要“开脸”。
中国新闻网-呼和浩特保留“回族婚礼” 84岁老人甘当讲解员
1、饮食
回族人喜欢吃面食,善于经营面食业。回族人的肉食以牛、羊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和鸡为主,牛羊屠宰加工业普遍。回民出售清真食品的商店或摊贩,常在广告和招牌上画一把汤瓶壶,作为清真的标志。汤瓶壶系由阿拉伯国家传入。回民喜饮绿茶。
2、清洁卫生
回族人有爱好清洁卫生的习惯。男子剃须时露上唇,以示卫生和方便。进行宗教活动前须沐浴,分大净和小净,沐浴时不用回流的水。大净用淋浴的方式,小净用一把汤瓶壶洗浴。男孩出幼时,须行割礼(割包皮)以求卫生。
3、语言文字
回族人一般使用汉语、汉文。民间日常生活中迄今仍保留许多阿拉伯、波斯语汇,如多斯蒂(朋友),赛瓦布(施舍)、阿訇(教长),都瓦(祈福语)等。虔诚穆斯林见面互道色俩目,互祝安宁。宗教教职人员诵经通用阿拉伯语。
4、婚姻
回族人习惯本民族内部通婚,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传统婚礼,由男女双方各两名家长代表和阿訇主持。新郎新娘到场,阿訇诵经,撒喜果。男女双方用语言明确表示同意结婚,证婚人作证,并由阿訇用阿拉伯文写一份宗教内容的婚约。男方赠给新娘聘金,多少不等,仪式而已。
5、服饰
常到清真寺礼拜或节日参加会礼的回民,男性一般戴黑、白色礼拜帽;女性戴黑、白色盖头,不露耳饰。
6、殡葬
回族实行土葬深埋,不用棺木,葬礼从简,殡期不超过3天。不看风水。墓地一般选在地势较高、土层坚实的地方。各地有回民公墓。病人临危时,请阿訇为其作忏悔,提念作证言。弥留者头北脚南,面西仰卧,或头东脚西,抬高头部面西仰卧。人死后,将其脱去衣服,平放在专用的水溜子上,再用一块洁净的白布覆盖,由子女守灵。
7、传统节日
回族除与当地汉族共度春节、仲秋等民间节日外,传统上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每年过开斋节、宰牲节等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现已演化为隆重的民族节日。开斋节在伊斯兰教历十月一日,是回族成年人封斋一个月后庆祝斋功完成的日子。山东省回民很重视这个节日,此日成年人要去清真寺沐浴并参加会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