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下50篇初中语文必备篇目

求以下50篇初中语文必备篇目,第1张

初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人教、新东方)合集。适合各阶段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2002年2月22日下午2点30分,美国总统布什和夫人劳拉及随行人员,登上了北京八达岭,参观浏览了这里的长城。这是布什总统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后一站。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了这条新闻,电视画面上,布什总统在随行人员的簇拥下,兴致勃勃地走在长城上。在他身旁,有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边走边和布什总统谈话,这个人就是我国政府和外交部特邀的陪同布什总统参观长城的

1998年6月,董耀会曾陪同美国上届总统克林顿参观了慕田峪长城。由中国政府和外交部门特邀安排陪同两届美国总统参观长城,这种安排还是罕见的。为什么专门安排他在长城上陪同一个大国的两届总统参观浏览长城呢?

董耀会从少年时代起,就与万里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用中央电视台著名女编导邓蕾的话讲:“他是一个与长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一个当年选择了长城,然后终身与长城为伍的人。”董先生与长城的奇缘,也颇有些传奇色彩。

我国明代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长6000多公里。董耀会的故乡河北省秦皇岛市距山海关仅10多公里,万里长城横贯秦皇岛境内。天下第一关、九门口、孟姜女庙、老龙头、角山长城,都在秦皇岛附近。还有秦皇求仙入海处、北戴河、碣石山等天下名胜。董先生少年时代酷爱登山和游泳,与山、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有机会经常接触万里长城,万里长城迷住了他。这也是一种天缘吧,他幼小的心里就撇不下长城了。那时他就想方设法寻找有关长城的书籍。读完中学,董耀会就一边工作一边搜集有关万里长城的历史资料。刚参加工作时,月工资很低,他自己掏腰包到长城沿线各市、县文史部门查阅旧州、府、县志,几年间,留下了100多万字的笔记,积累了大量资料。

1984年5月4日,董耀会和另外两名青年朋友结成“华夏子”,从山海关老龙头出发,沿着万里长城线路,开始了徒步自费考察万里长城的活动。那时董耀会已经结婚,有了个小女儿,上有老母,下有小女,一家四口,全仗他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生活。而他要去考察长城,单位停发他的工资,不仅要冒各种危险,还断了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各种困难齐压在肩上,董耀会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对万里长城的感情占了上风,他咬紧牙关,告别家人上路了。

要考察万里长城,得攀越燕山、太行山、恒山、六盘山、贺兰山等山脉。穿越腾格里、毛乌素、巴丹吉林大沙漠,还得走进河西走廊的千里戈壁滩,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先说走的路吧,他们一直走在无人的路上,磨烂了一双双鞋子,腿脚上被石块和野棘磨扎出了累累疤痕。再说吃的,一路上,长城沿线大多是内地贫困地区,那个年月居民生活水平更低。董耀会和伙伴每天同当地村民一块吃,一天三顿粗米饭;每天晚上,他们就睡在老乡家里,或住在村公所。冬有严寒,夏有蚊虫干扰,就这样苦,他和同伴也没有停歇、畏惧,而是一路向西,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不取真经不罢休。

这样风餐露宿,翻山越岭,苦熬了508天。1985年9月24日,董耀会和伙伴终于抵达了古丝绸之路上的甘肃嘉峪关,完成了徒步考察万里长城的壮举。作为华夏子孙,董先生是走遍长城的第一人。

考察结束,董耀会避开尘世,淡泊功名,一头扎进北京大学,师从著名学者、北大教授侯仁之先生,并投师罗哲文先生。他在北大深造一年,开阔了视野,从理论上为研究长城学打下了基础。之后的十年间,他先后撰写并出版了《长城万里行》、《明长城考实》、《长城考察日记》和诗集《望断悲风》。他还参与主编了170万字的《长城百科全书》,主持召开两届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尽心尽力把万里长城宣传到海外,介绍给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几年来,他为保护长城、开发利用长城的旅游资源东奔西走,行程数万里。他还多次去河南等地,亲临实地考察楚长城。只要是为长城去工作,他就什么都不顾及了。长城成了他的第一生命。他自己这样说,人生下来要干一件事,这件事也许很小,也许很大,那不要紧,只要你认真去做了,并成功了,那你人生的价值就实现了。

面对成果,董耀会依然淡泊如初,素装简行,表现出学者儒风。谈到万里长城,他情绪激动,话语滔滔。人们称他为“长城之子”,他觉得这称呼顺耳,并非他在乎声誉,而是觉得亲切。中国人评长城,说千秋功罪,董耀会有他自己的观点。中国历史上出现这么长的一条长城,自有他的道理。中国就是中国,长城为界,南农北牧,地理结构决定了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决定了民族文化结构,民族文化结构决定历史结构,万里长城顺乎天理自然产生,这就是中国。华夏子孙对万里长城,只能爱而不能恨,只能保护而不能毁坏。

在长城上,两届美国总统对董耀会的事迹都很感兴趣。1998年陪克林顿在慕田峪长城上,董耀会的事迹被李肇星大使介绍给了克林顿,克林顿和董先生合影留念。听完董先生介绍他自己当年考察长城的事,克林顿意味深长地说:“我多么也想在长城上走一遍啊!”

这一回布什总统听别人介绍了董耀会的事迹后,表现得更有些着迷,他和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问董先生当年走长城时,一路上吃什么,当年多大年龄,长城断了的地方怎么走,几个人走的等等。董先生很风趣地一一回答他们,很快他们就拉近了距离,成为了朋友。这就是万里长城今天的魅力。过去,建造万里长城的民族为了和平,今天,来中国看万里长城的人是为了友谊。

一、杜牧

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生平:

早期仕途

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杜牧政治才华出众,杜牧十几岁的时候,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振作国事。

他在读书之余,关心军事,后来杜牧专门研究过孙子,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也写过许多策论咨文。特别是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大获成功。

长庆二年(822年),杜牧20岁时,博通经史,尤其专注于治乱与军事。杜牧23岁作出《阿房宫赋》。

25岁时,杜牧又写下了长篇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此时的杜牧已经很有名气,作品流传。

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 

大和七年(833年),杜牧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予推官一职,后转为掌书记,负责节度使府的公文往来。京衔是监察御史里行。

这时杜牧居住在扬州,特别喜欢宴游。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分司东都。八月在东都洛阳上任。

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在这里他遇到了宣州市的故人张好好,写下了著名的《张好好诗》。在洛阳期间,由于职务清闲,他四处凭吊古迹,写下了不少诗篇。

大和九年(835年),杜牧三十三岁,由扬州赴长安就任监察御史。

开成二年(838年),杜牧入宣徽观察使崔郸的幕下,被召为宣州团练判官。

开成四年(839年),年底杜牧离开宣州,去长安任左补阙、史馆修撰。开成五年,杜牧升官为膳部员外郎。

迁官外放

会昌元年(841年),杜牧调任比部员外郎。

会昌二年(842年),外放为黄州刺史。杜牧外放的原因史书上并无记载,杜牧自己认为是宰相李德裕的排挤。

而李杜两家为世交,李德裕为何不喜欢杜牧,有人认为是杜牧为人倜傥,不拘小节,与李德裕的理念不合。

而且牛李党争,杜牧与牛僧孺私交甚好,可能被李德裕认为是牛党。后杜牧任池州、睦州刺史。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会昌四年九月(844年9月),杜牧迁池州刺史,这年四十二岁。池州治所秋浦县(今安徽贵池)。

会昌五年(845年),七月,武宗下诏禁毁佛教。杜牧对于这一措施是很赞同的,后来他在宣宗大中年间作《杭州新造南亭子记》,详细叙述武宗禁毁佛教事。

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得宰柏周墀的帮助,入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 

人生暮年

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就因为京官俸禄低,而难以养家请求外放杭州刺史,但是没有批准。

宣宗大中四年(850年),他被升为吏部员外郎。但是杜牧仍然多次请求外放湖州刺史,连上三启,终于应允了他的要求。

但是也有人认为,杜牧请求外放并不仅仅是经济原因,而是不满意朝政,认为自己无法在朝中有所作为。同年秋天,杜牧到任湖州刺史。

他在湖州凭吊前贤,结识诗友,作了不少诗。一年后,他又被内升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到长安第二年,迁中书舍人。

这段时期,杜牧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并且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

宣宗大中六年(852年),冬天病重逝世。

二、杜荀鹤

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三·梁书第二十三··列传第十三》有其传)。

生平:

朱温为他送名礼部,得中大顺二年(891年)第八名进士(《鉴诫录》)。得第后次年,因政局动乱,复还旧山,田頵在宣州,很重视他,用为从事。

天复三年(903年),田頵起兵叛杨行密,派他到大梁与朱温联络。田頵败 死,朱温表荐他,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患重疾,旬日而卒。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

部分作品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当时较突出,宫词也很有名。

杜荀鹤相传为杜牧出妾之子。南宋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就认为这是编造的故事,他先引用了《池阳集》中所说:“此事人罕知。

余过池州,尝有诗云:‘千古风流杜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向来稍喜《唐风集》(杜荀鹤诗集),今悟樊川(杜牧之号)是父师。’

”接着周必大说了自己的态度:“是成何语,且必欲证实其事,是诚何心,污蔑樊川,已属不堪,于彦之尤不可忍,杨森嘉树曾引《太平杜氏宗谱》辨之,殊合鄙意。”

《池阳集》今已散佚不存,即便按照余嘉锡考证,有《池阳前记》为范致明所编,即便《池阳集》与《池阳前记》的作者是同一人,范致明也最起码是约二百年后、北宋末年的人物了。

而周必大还告诉我们,当时的《太平杜氏宗谱》也有较为可信的实录,证明杜牧出妾之说不可信。至于所谓杜牧的《示阿宣》诗:“一子呶呶夸相门,宣乎须记若而人。

长林管领闲风月,曾有佳儿属杜筠。”就更是明代《池州地志》才出现的无稽之谈。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

当黄巢起义军席卷山东、河南一带时,他又从长安回家。从此“一入烟萝十五年”(《乱后出山逢高员外》),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乱后山中作》)的生活。 

杜荀鹤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擅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客居他乡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他脍炙人口的诗《春宫怨》,用宫女的不幸身世象征自己怀才不遇的比兴手法,显示了作者艺术手段的高超。

然而杜荀鹤的诗的主要成就,还在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同情人民苦难的作品。《时世行》2首,一题作《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深刻地描绘了战乱使农村人民遭受沉重苦难的画面。

《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揭露了地方藩镇趁火打劫的罪行。在诗人笔下再现了黄巢起义被镇压后,藩镇混战的年月里人民的痛苦生活。

这类诗篇运用律诗和绝句的形式而又不为声律所束缚,语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有影印宋蜀刻本《杜荀鹤文集》3卷行世。

三、崔颢

简介: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生平: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

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

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然行履稍劣,好(蒱)博,嗜酒,娶妻择美者,稍不惬即弃之,凡易三四。

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云:“十五嫁王昌。”邕叱曰:“小儿无礼!不与接而入。颢苦吟咏,当病起清虚,友人戏之曰:“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诗瘦耳!”遂为口实。天宝十三年卒。有诗一卷,今行。(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

他诗名很大,但事迹流传甚少,现存诗仅四十几首。

崔颢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四、王之涣

简介: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生平:

身世之谜

王之涣在新旧《唐书》均无传,《唐才子传》所记也甚简,说王之涣为蓟门人。

唐人靳能所作《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做官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

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688年)。

为官不顺

武后垂拱四年(688年),王之涣出生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 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任冀州衡水主簿,赋《宴词》、《送别》。

开元十年(722年),王之涣与勃海李氏结婚,李氏乃冀州衡山县令李涤之第三女。

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由于遭人诬陷诽谤,辞去官职。 

居家唱和

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元二十九年(741),王之涣家居十五年。赋《九日送别》、《登鹊雀楼》、《凉州词》二首。

开元二十年(732年),王之涣流寓蓟门,高适来访不遇,赋诗留赠。

遭疾终去

天宝元年(742年),王之涣补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二月二十四日遭疾终于官舍,享年五十五岁。

天宝二年(743年),王之涣葬于洛阳北原,永宁县尉靳能撰墓志铭。

五、贾岛

简介: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有诗文集《长江集》。

生平:

贾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

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

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

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

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

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

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

-贾岛

-王之涣

-崔颢

-杜荀鹤

-杜牧

1 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杜甫的春望

那个黄昏,我站在高高的泰山之上,祖国江山的景色真的是美不胜收,然而如今看到河山尚存然国家残破

我不由得落泪,感到无比的萧条悲凉 看着那盛开的花,泪水不由的落下来 听到那鸟鸣,却不由的感到心惊

我是怎么了?只因国破家亡啊!这个战火自安史之乱一来,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是连续不断,要想得一封家书真是能抵得上万金啊!想到这里我不由得习惯骚骚头,猛然一惊:我的头发怎么这么稀疏,这么短了?哦,我明白了,这三个月我历经伤痛离乱,忧心国事,担心家人,常常无聊,踌躇不安,动不动就用手搔头以致头发落得差不多了!原来伍子胥一夜白头也不是空隙来风啊,如今我才四十五岁就年轻白头,未老先衰了,唉…悲也!

2 按照古诗的意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是杜甫在唐肃宗二年春安史之乱时写下的诗《春望》。 现在同时初春,春望的景色可是大相径庭,迥乎不同了。

今年寒假,我去了厦门表弟家,领略到了仙岳山的真正风光。 仙岳山上到处是春意盎然,全是松树、柏树和龙眼树。

放眼望去,山中一片绿色,但又绿的不同,各有千秋:松树是翠绿、柏树是嫩绿、而高大的龙眼树则是鲜绿。

那绿色的美荡漾在林中,有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树荫浓密,极目瞭望。眼前一片开阔,我仿佛看见春踏着凹凸的青石板,朝我轻盈地走来。

踩着那春的鼓点,我进入了这片绿的海洋,春之仙境。 春风踏着枯败的落叶,欢笑着,在树叶旋转着跳舞,留下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沙沙,沙沙——”好像一位艺术家在用一把巨大的沙槌给一首优美的《春之歌》伴奏,我陶醉了。

春风送暖,上一年枯黄的老叶纷纷随着这温暖的春风打着旋儿落了下来。就像一只只瑰丽无比的花蝴蝶,又有如那五彩缤纷的钻石、琥珀。

你瞧,树叶有的落在水洼里,成了一只奇异的小船;有的落在爬山虎的绿藤上,多么像一朵奇异的花呀!还有几片落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个奇异的形状:“蚂蚁勇士”手执木棍,到幽深的叶堡里探险去了,“螳螂武士”跳上“比武台”,准备和“蟋蟀剑客”一决雌雄。

啊!“人在山中行,身在画中游。” 树叶的新芽茁壮成长,又是一个新春,我们的祖国又何尝不是在飞速发展呢?“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峡工程”,这么多让人引以为骄傲的事情,不正是证明了我们的祖国正飞速发展吗?现在读《三国演义》再也不用“遥想公瑾当年”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已不现实了,应是“始于轮下”。

啊!“祖国山河美如画,城市繁茂赛天堂!” 春,播下种子的季节;春,充满希望的季节;春,怀着梦想的季节。

怎不盼春?。

3 用杜甫的春望扩写一篇作文200~300字左右

山河依旧,寸土未改,本是春天,但是长安却满目荒凉,杂草丛生。战乱带走了安乐,带走了闹市,带走了昔日的繁华。唯一留下的,不过是满目苍荑,遍地尘叶。冷风过境,卷起漫天尘土飞扬,眼前一片迷茫,不觉泪涌,是风沙进了眼罢,是伤感至深也罢。清晨,鸟鸣花艳,本是好景,无奈心中苦楚,使得落泪惊心。

时过三月,战乱不断,心念家人,思乡心切。心中和火燎一般,却也无法。盼望着家人的音讯,即使珍宝也不能比。

亡国之痛痛断肠,离乡之愁愁白头。尽数青丝无几缕,竟连银发也稀疏。头发日渐脱落,快到不能插簪的地步了。

春天已至,可是真正的春天还未到。奈何,奈何,世事不回头;哀哉,哀哉,离乡又亡国;望断,望断,春天早日来

4 按照春望内容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杜甫作文

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杜甫(712~770)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生平: 杜甫生长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时的著名诗人,官膳部员外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他 7岁即开始学诗,15岁时诗文就引起洛阳名士们的重视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 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二十九年,筑居于洛阳与偃师之间的首阳山下,可能在这时与夫人杨氏结婚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5 以第一人称写一篇杜牧的山行的短文

一个深秋的傍晚,杜牧和他的朋友坐着马车到山上去玩石头铺成的山路弯弯曲曲的,让人觉得那样高远一路上,他们听见许多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欢唱,好像在欢迎着这两位远道而来的朋友

杜牧禁不住诱惑,让马夫停下车来,他要和朋友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他们抬头向山顶望去,山多么高啊!四周云雾缭绕,真像大山穿上了纱衣,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几户人家呢!

一阵凉风吹来,杜牧向四周眺望啊!林中的风景真是太美了经霜打过的枫叶不知是不是喝了很多的酒,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简直比春天的花还要艳丽

看到这美景,杜牧不禁吟诵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 《春望》《石壕吏》改写成一篇作文

石壕吏---大话版

在地球上有一个亚洲,在亚洲有一个中国,在中国有一个陕西省,在陕西省有一个西安,在西安有一个高新区,在高新区有一个博文路,在博文路有一个高新一中,在高新一中有个B组,在B组有一个B2班,在B2班有一群男生,在这群里男生有一个我,在我里有一个书包,在书包里有一本语文书,在语文书里有个第五单元,在第五单元里有个古文,这个古文就是——石壕吏

这篇古文的主人公,真是了不得啊!我对他的敬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如泛滥的黄河一发不可收拾。

下面进行正题:

在一个月不黑,风不高的夜晚。我吃着早点喝着早茶。在一个非常以及十分恐怖的村子,让人毛骨悚然,我的魂已经开始乱飘!几个发霉的乌鸦哼着小曲飞了过去。

突然,一个人出现了,把我下的魂又一次开始乱飘,此人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走了过去,仔细一看,哇!竟然是杜甫。只见眼前飘得只有一个字“哇”我可是他的粉丝,腐竹,米线。。

先不费话,又突然,有几个 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东东,从我眼前晃过,把我下了两跳。不对!他们为什么追杜甫?我过去一看,他们要招兵,说是招兵,其实是强迫男人当兵。不过杜甫当时也小有名气,可是那些官兵不认识,把杜甫弄的既郁闷又无奈。说时迟那时快,杜甫拿出了官印。还举起,摆了个POSS。那些官兵左思右想苦思冥想怎么想都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东。

杜甫崩溃了,说这是皇上给我的“免检证”,我的等级比你们高的多多多!

官兵走了,杜甫也跟着他们走了,到了一个房屋前,猛拍门,还边说:“开门,快开门!”持续了一个小时到最后语气都变了,成了“开门呀!求求你快开门啊!”老奶奶开门了。一个官兵愤怒的说:“现在才开门”老奶奶说:“哦,SORRY我只是试试门的质量好不好,看来还不错”“你怎么知道质量好”“没看见你们手都拍成熊掌了,质量能不好么!”

官兵冲了进去,老奶奶大喊:“出去”官兵:“为啥”“在我的地盘就得听我的”“是不是有男人”“没”经过争吵一番,老奶奶说:“我们只不过打三缺一而已,要罚就罚,浪费时间。”“我们不管这事”官兵说。“真的,太好了”正说着传来一阵哭声“娃娃娃。。”官兵全部在听,只见老奶奶神情不自然。“是不是有男人,哇哈哈哈,终于抓到了”官兵说。“不是男人,不是小孩”“谁说不是小孩,你没看上面写得:“娃娃娃。。肯定有娃”。老奶奶无奈,说:“如果你喊娃娃娃,你难道也是小孩?”“不管,反正快交出来”这时杜甫出来了。“你又来了!这么大胆你娘是谁?”“生我的那个人”“啥,在说一遍”“中国人话不说二遍”反正不许把老奶奶的家人带走。老奶奶开口了“我跟你们走,我会做饭”“为啥”“我这年龄也活不了多久了,让我为国家做点贡献吧!”官兵“那好吧!跟我走”老奶奶被带走了。。

7 用第一人称写《观沧海》200字作文

袁绍残部逃到乌桓,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我不能让他有丝毫的苟延残喘,于是乘胜追击,征讨乌桓。结果我军气势锐不可挡,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休整时,恰驻扎于碣石山下。我于是登上碣石山,想登高观看沧海的壮丽景色。

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在水波荡漾的海面上,首先遇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那山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再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虽已深秋,但在这儿一眼望去却看不到丝毫的萧瑟凄凉,只见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

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

今日我能远征到此,且有此闲情逸致纵观沧海,真是一大幸事啊!

来一首白居易的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注解

1、汉皇:指唐明皇。

2、御宇:治理天下。

3、姊妹句:杨贵妃受宠后,其姊妹三人皆封夫人。

4、渔阳鼙鼓:指安禄山在渔阳起兵叛乱。

5、薄:临近、靠近。

6、信:任凭。

7、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

8、玉扃:门闩。

9、迤逦开:一路敞开。

10、阑干:纵横。

译文

唐明皇好色,日夜想找个绝代佳人;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

杨玄瑛有个女儿才长成,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就的一身丽质,很难长久弃置;有朝一日,被选在皇帝身边做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万分。

春寒料峭,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泉水润,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身。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初蒙皇恩润泽时,就这般娇娆涔涔。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芙蓉帐里,与皇上度着温暖的春宵。

情深春宵恨太短,一觉睡到日高起;君王深恋儿女情,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终日陪伴无闲时;春从春游夜专守,双双形影不分离。

后宫妃嫔有三千,个个姿色象女神;三千美色不动心,皇上只宠她一人。

金屋中阿娇妆成,夜夜娇侍不离分;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伴随着春心。

姊妹封夫人兄弟封公卿,封地受奖;杨家门户生光彩,令人羡慕又向往。

使得天下的父母,个个改变了心愿;谁都看轻生男孩,只图生个小千金。

骊山北麓华清宫,玉宇琼楼耸入云;清风过处飘仙乐,四面八方都可闻。

轻歌慢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都观看,欲心难足无止境。

忽然渔阳战鼓响,惊天动地震宫阙;惊坏跳舞的歌伎,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翠华龙旗一路摇,队伍走走又停停;西出都城百来里,来到驿站马嵬亭。

龙武军和羽林军,六军不走无奈何;缠绵委屈的美人,最终马前丧了生。

贵妃头上装饰品,抛撒满地无人问;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宠爱救不了,掩面哭成个泪人;回头再看此惨状,血泪交和涕淋淋。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队伍登上了剑门。

峨嵋山下路险隘,蜀道艰难少人行;旌旗黯黯无光彩,日色淡淡近黄昏。

泱泱蜀江水碧绿,巍巍蜀山郁青青;圣主伤心思贵妃,朝朝暮暮恋旧情。

行宫之内见月色,总是伤心怀悲恨;夜雨当中闻铃声,谱下悲曲雨霖铃。

天旋地转战乱平,君王起驾回京城;到了马嵬车踌躇,不忍离去断肠人。

萋萋马嵬山坡下,荒凉黄土坟冢中,美人颜容再不见,地上只有她的坟。

君看臣来臣望君,相看个个泪沾衣;东望京都心伤悲,任凭马儿去驰归。

回到长安进宫看,荷池花苑都依旧;太液池上芙蓉花,未央宫中垂杨柳。

芙蓉恰似她的面,柳叶好比她的眉;睹物怎能不思人,触景不免双目垂。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长秋草;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当年梨园的弟子,个个新添了白发;后妃宫中的女官,红颜退尽人衰老。

夜间殿堂流萤飞,思想消沉心茫然;终夜思念睡不着,挑尽了孤灯心草。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冷冰冰的鸳鸯瓦,霜花覆盖了几重;寒刺刺的翡翠被,谁与皇上来共用?

生离死别远悠悠,至今已经过一年;美人魂魄在何方,为啥不曾来入梦?

四川有个名道士,正到长安来做客;能用虔诚的道术,招引贵妃的魂魄。

辗转相思好伤神,叫人对王表同情;就叫方士去努力,专意殷勤去找寻。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去寻求,天堂地府找个遍。

找遍了整个碧空,找遍了整个黄泉;天茫茫来地苍苍,找遍天地没看见。

忽然听说东海上,有座仙山蓬莱山;仙山耸立在云端,云来雾去缥渺间。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多无数,个个绰约又多姿。

万千娇美仙女中,有个芳名叫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仿佛是要找的人。

方士在金阙西厢,叩开白玉的大门;他托咐侍女小玉,叫双成通报一声。

猛然听到通报说:唐朝天子来使者;九华帐里太真仙,酣梦之中受震惊。

推开睡枕揽外衣,匆忙起床乱徘徊;珍珠廉子金银屏,一路层层都敞开。

乌去发髯半偏着,看来刚刚才睡醒;花冠不整都不顾,匆匆跑到堂下来。

轻风吹拂扬衣袖,步履轻轻飘飘举;好象当年在宫中,跳起霓裳羽衣舞。

寂寞忧愁颜面上,泪水纵横四处洒;活象春天新雨后,一枝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情,年深月久已断绝;蓬莱宫中度时日,仙境幽幽万古长。

回头俯身向下看,滚滚黄尘罩人间;只见尘雾一层层,京都长安看不见。

只有寄去定情物,表表我深情一往;钿盒金钗寄你去,或许能慰藉君王;

金钗儿我留一半,钿合儿我留一扇;擘金钗来分钿盒,一人一半各收藏。

但愿我们两颗心,有如钗钿一样坚;不管天上或人间,终有一日会相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寄语之中有誓词,唯有他俩心里知。

当年七月七日夜,我俩相会长生殿;夜半无人两私语,双双对天立誓言:

在天上,我们愿作比翼齐飞鹣鹣鸟;在地上,我们甘为永不分离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总会有终了之时;唯有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起第一部分,叙述安史之乱前,玄宗如何好色、求色,终于得到了杨氏。而杨氏由于得宠,鸡犬升天。并反复渲染玄宗之纵欲,沉于酒色,不理朝政,因而酿成了“渔阳鼙鼓动地来”的安史之乱。这是悲剧的基础,也是“长恨”的内因。

  “六军不发无奈何”起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起后,玄宗的仓皇出逃西蜀,引起了“六军”驻马要求除去祸国殃民的贵妃“宛转娥眉马前死”是悲剧的形成。这是故事的关键情节。杨氏归阴后,造成玄宗寂寞悲伤和缠绵悱恻的相思。诗以酸恻动人的语调,描绘了玄宗这一“长恨”的心情,揪人心痛,催人泪下。

  “临邛道士鸿都客”起为第三部分,写玄宗借道士帮助于虚无缥渺的蓬莱仙山中寻到了杨氏的踪影。在仙景中再现了杨氏“带雨梨花”的姿容,并以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表示愿作“比翼鸟”、“连理枝”,进一步渲染了“长恨”的主题。结局又以“天和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化了主题,加重了“长恨”的分量。

  全诗写情缠绵悱恻,书恨杳杳无穷。文字哀艳动人,声调悠扬宛转,千古名篇,常读常新。

  令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认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为此,丁、方二人认为,《长恨歌》并不是对历史的记录与评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从“诗言志”,“诗传情”上说,丁、方二人之说不无道理。但就作品所反映的历史真实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而言,不能不说它是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至于白氏自身有爱情悲剧的经历,无疑有助于他对李杨爱情悲剧的体察和分析,才使其诗写得肌理细腻,情真意切,赋予无穷的艺术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0423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