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琵琶行》中的名句:
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②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译文
①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②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
③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扩展资料:
因“无管弦”而“醉不成欢惨将别”,铺垫已十分有力,再用“别时茫茫江浸月”作进一层的环境烘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使得“忽闻水上琵琶声”具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从“夜送客”之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为“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
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经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像“我”渴望听仙乐一般的琵琶声,是“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一样,她“千呼万唤始出来”,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
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的。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琵琶 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所以,你有学过很多种乐器手指灵活,节奏感也可以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是可以学的,至于买多少钱的琵琶,买好的好。一年的琵琶想看看能到什么程度?估计能考3,4级吧。
你看看: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 "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随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琵琶构造方面最明显的改变是由四个音位增至十六个(即四相十二品)。同时它的颈部加宽,下部共鸣箱由宽变窄, 便于左手按下部音位。由于以上这俩项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据统计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种。归纳起来,右手指法分两个系统: 一、轮指系统,二、弹挑系统。左手指法也分两个系统:一、按指系统, 二、推拉系统。
直至公元十五世纪左右,琵琶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思春》和《昭君怨》 为代表的文曲。所谓武曲,其特点是以写实和运用右手技法为主; 所谓文曲,其特点是以抒情和运用左手技法为主。这些乐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瑰宝、琵琶艺术的珍品。
琵琶传统上是五声音阶。 到了民国时期,已开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码,目前标准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现力和适应力大大加强,不仅可以演奏传统乐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现代作品,并且有利于与交响乐队合作。 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纪中后期,琵琶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在琵琶制作方面,原来用的丝质弦改成了尼龙钢丝弦,有的甚至采用银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鸣。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运用使琵琶的表现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涌现出一大批融传统音乐和现代作曲理论为一体的优秀的独奏作品, 而且还出现了与各种乐器的重奏以及与小乐队和交响乐队的琵琶协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纪琵琶不仅在中国呈现出回复盛唐时期的景象,而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关注。不少传统乐曲和当代作品受到中外听众喜爱。可以说,琵琶已开始走向国际乐坛 。
弹弦乐器。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
约公元四世纪,有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柱(今谓相或品)、四弦,用拨子演奏的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后迳称琵琶。
至现代,旧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象牙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又称凤凰台)附属。相用牛角、红木、象牙或玉石制。品,竹、、红木、牛角、象牙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浔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春雨》,《昭君出塞》,《春江花月夜》,《海青拿天鹅》,《狼牙山五壮士》协奏曲《草原英雄**妹》等。
历史上盛世皇帝大家都知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是说暴君,除了有名的几个,有几个皇帝却不为人知了。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不像其他开国皇帝以政绩闻名,而是以残暴出名,他最残忍的就是将自己的妃子进行肢解了。
北齐皇室高家有两个明显的标签,一个都是美男子,一个都是神经病。当然只有兰陵王也许美貌值点过头,精神就正常了,其他的一个比一个疯,而这一切的开头也许就是开国皇帝高洋。高洋这个人真正是伴君如伴虎,只要自己看不顺眼,才不管你是阶下囚,还是高官大臣,那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杀。
而且高洋杀人还有各种花样,什么扒皮抽筋都算轻的,高洋试验了一圈觉得热锅和大锯这两项刑具最好,所以高洋的金銮大殿上不单单是雕龙刻凤了,而是放了一口大锅和一把大锯。
所以当高洋的大臣是一项高危职业,每天上朝如上战场,上朝之前先将身后事安排好,而他的妃子薛氏也是他的刀下亡魂。这个薛氏原来是清河王辖地内的名妓,清河王高岳也是一个好色之徒,所以和薛氏也有往来。后来高洋看到薛氏见到她,惊为天人,直接把她纳入后宫了,甚至把她的姐姐也纳入了后宫。
但是有人为了报复清河王高岳,就向高洋说,薛氏以前是高岳的人,和他有不清不楚的关系。而这时候薛氏的姐姐还来求高洋封她们父亲为官。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但是当时薛氏有孕在身,就先按下不表。但是在薛氏生下孩子以后,高洋重翻旧账,高洋直接将她斩首。
但是高洋这还没觉得解气,而是将她的腿骨做成了琵琶,甚至还用这个血淋淋的琵琶进行弹唱,在场之人无不胆战心惊。
众所周知,被选进高中课本的文章都是非同一般的,直到现在,小诗文依然清晰记得高一时学过的一首老长老长的诗歌——《琵琶行》。
作者白居易当时被贬官,心情惆怅,久久不能自拔,当日正好在浔阳江头送一位友人,便偶然与琵琶女邂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流传了千年的《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就渲染了白居易被贬谪的悲凉心情,融情于景;短短的一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把琵琶女的娇羞展现得淋漓尽致。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琵琶声一会儿像鸟儿在花下婉转的歌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的低沉之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广为流传,写得甚妙,这中间的停顿就好像有一种愁思暗暗滋生,此时的无声却比有声更为动人。
琵琶女整顿衣裳,诉说自己的哀愁,想起当年“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当年是多么风光快乐,可世事难料,现如今却沦为“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现在的处境和当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托出了她的悲伤哀愁。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这首诗的核心所在,点睛之笔。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着类似的处境,当初的辉煌和现在的没落,两人同病相怜,感慨万千,接下来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与琵琶女的弹奏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再次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的技艺之高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该句结束,感觉意犹未尽,却又好像已经结束了。
细品全诗,文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等众多名句在现在看来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千古名句,却被白居易信手拈来,开口成章,仿佛已经超出了诗词本身的意义,好像一生知识与经历的沉淀。它们挣脱了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即使过了数千年,读起来依旧会产生共鸣,给人以启发。
全诗揭露出封建社会官僚腐败,人才埋没的现象,作者白居易不仅对琵琶女深切同情,也饱含了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琵琶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蕴含了人生哲理:1、不要沉迷于贪图享乐,为什么这么说呢?想当初琵琶女那可是多少姐妹羡慕嫉妒,多少少爷争相追随,可是由于自己的“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倘若当初能少享乐,多为自己的未来规划,或许也不会落得“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处境了。
2、出名要趁早,这又怎么看出来的呢?结合作者白居易的时代背景,这首琵琶行是他45岁的绝作,然而在他35岁的时候,一首《长恨歌》出世,那可是使他红遍大江南北。一个人的才华能维持几年?还记得伤仲永吗?那可是真的有天赋,可结果呢?“泯然众人矣”。你不知道你的才华能维持多久,你能做的就是现在把握住你当下的才能,用你的青春去搏一场,不要留着以后去做,更不要余生在悔恨中度过,趁现在,出名要趁早!
3、不要媚上欺下,嫌贫爱富。这首诗为什么要我们多吟诵,要我们多体会,甚至为什么改成歌曲的形式继续传唱民间?白居易虽然被贬为江州司马,但地位真的不低,而琵琶女,在当时仅仅只是地位卑微的歌女而已。白居易居然可以毫不顾忌字的地位,与琵琶女平心而谈“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点在当时是非常难做到的。但亲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亲近基层人民,会有更大的收获,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感,嫌贫爱富的姿态真的很丑陋庸俗。
现在,琵琶行被改成了歌曲的形式再次被大家传诵,也是为了让大家多品味经典,领悟哲理。
高中文言文琵琶行要背诵。
《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全诗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塑造出完整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流转匀称,优美和谐,特别是描绘琵琶的演奏,比喻贴切,化虚为实,呈现出鲜明的音乐形象。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她是从小就被训练弹琵琶了,到十三岁时已经名列教坊第一部了。精湛的技艺让各位师傅赞服,闭月羞花的容貌让同行都嫉妒死了。这样得出色,自然身后也少不了狂热的追求者,王孙公子各个都凑去烧钱,琵琶女也如此沉醉在温柔乡中。从她后来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很自然流露出来的时候,就知道她当时甚至连随便抓住哪个王孙公子从良,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可能都没有去想过(当然侯门一入深似海,向来和王孙公子们的纠缠是没有好结果的,即使是那些先前落魄潦倒的白丁。譬如听她弹曲的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还有李益都一水的薄悻之人),以至于“暮去朝来颜色故”。遇到白居易一伙人的时候,已经铅华洗尽,满腔怨恨的商人之妇了。
可能这时候她在想,怎么没早点遇到乐天,或者晚出生两年;小白肯定也在遗憾“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不禁让人怅然久矣……临别还留下似是无情却有情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劝慰她。
其二,其性格分析。
琵琶女偶遇小白之时,已经从良而嫁做商人妇了。然而溢于言表的是,琵琶女不满于现状,一直留恋的是过去风花雪月、纸醉金迷的卖笑生涯。也许以我们现代人的观点来说,舞台是她的一半生命,失去了舞台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生命。这也对,不过从她的骨子里还是充满了对商人丈夫的不满,以至于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陵买茶去”的怨恨之言。
看到这里,我唯一想到的就是——商人好可怜呀!用《霸王别姬》中那师父的不好听的话来说:“都是下九流,谁嫌弃谁呢?”虽然商人算不上下九流,也算社会的平民中的最底层了,而琵琶女是卖唱的歌女,老大嫁做商人妇实在是不甘心,毕竟见过大世面的人。一直还是在当时世界上都可以称得上国际大都市的长安城的人,随商人来到这蛮荒之地,也不免心有戚戚焉,一副鹤立鸡群的惨样!
琵琶女也许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不知稼穑之艰难啊!当然,新婚燕尔的,谁想离开娇妻去干活呢!但毕竟商人不是王孙公子,可以为无所事事为她的美貌整日神魂颠倒,要吃饭、生活还得去奔波挣钱的。琵琶女非但不心存欣慰,可以不为后半生发愁了,反而怨恨至深,见识何其短也!
说句不好听的话,她应该一辈子去卖唱,从良干什么?她可惜的是“秋月春风等闲度”,恋倦的是“钿头银箅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商人离别之后,留下她坐守空船,虽有良辰美景也行同虚设,只会引发她更多的唏嘘感叹罢了。抱起那见证她繁华半世的琵琶,无限春怨恨芳华,如绵绵不断散开的涟漪笼罩在整个江面,终于赢得白居易一行人的盛情邀请。
她仿佛拾回了往日的回忆,瞬间闪过一抹少女的矜持与娇羞!以至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她说:“我家住繁华的京城,年轻时,也有过一段风流浪漫的生活,十三岁就学会了弹奏琵琶,在教坊里是大名鼎鼎,赢得了高明的曲师们的赞叹,梳妆打扮起来,美貌动人。因此,常被同行歌女们嫉妒。每当我弹完一只曲子,公子哥儿们赞不绝口,赏钱不惜。我收到红色礼品不计其数。弹得非常激动开心时,便会把贵重的钿头,银篦都拿下来打拍子。敲碎了也不可惜,高兴喝酒时泼脏了鲜红的衣裙也毫不在乎。就这样,岁月在一年一年的欢笑和春花秋月中白白地打发过去了。”“唉”!琵琶女长叹一声接着说:“可是好景不长,厄运降临,弟弟从了军,阿姨也死了,自己容颜衰老,那此公子哥儿们也不再捧我了,门庭冷落车马稀,我只好嫁给一个商人,想有个依靠,谁知商人重利无情,常年外出不归。我常常一个人在江上独守空船,伴随我的是凄清的月光,寒心的江水。有时深夜梦见年青时的欢乐,便泣不成声,泪水涟涟,无比的伤心。”
诗人听了琵琶女的诉说,无比同情她的不幸生活,联系自己被贬官的处境,可谓心心相印,便禁不住从心中发出“同是天涯论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愤慨。他说:“我曾在京城为官,但因得罪斡旋中人便被贬官到九江,一直在生病,这儿地处偏僻,人烟稀少,和箫笛声,我的住处低洼潮湿,周围长满了黄芦苦竹,一年到头听不到琴声,早晚听到的是猿猴的哀鸣和杜鹃的悲啼。春江水满,朝花似锦,秋月宜人,但这美好的时光,往往只有我一个人独酌独饮,这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天我听了您精彩的弹奏,好象听到仙乐,感觉耳目清晰多了,请您坐下来再弹一曲吧!按曲调我给你写首《琵琶行》的歌词。"琵琶女被诗人真诚的话感动了,于是她又坐下来紧弦弹奏,那凄凄切切的琴声,更令人悲哀。在场听的人都流下了同情的泪水,而流得最多的是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爷爷,他的衣服都被泪水打湿了。妇人凝思了一会儿,将拨子插入弦中,站起身来严肃的说:"我本是京城走红的歌女,家住虾嫫陵(在长安城东南)十三岁进教坊学琵琶,学成后名列第一部,我弹乐曲,连师傅们都深深佩服;我的姿色,也常被一些美女妒忌富贵弟子都争着万玩我,可是并没有人真心爱我"
"之后,我弟弟从军走了,我姐姐死了我的青春也逐渐消逝,容颜衰老渐渐门庭冷落,车马日稀,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知道设法赚钱,为了赚钱把夫妻的别离看得很平常前月他又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买茶去了,留我在此孤独守空船每夜里我梦见年轻时是事情,常常一个人流泪痛哭,因此我就靠琵琶消愁解闷但是,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的地方,哪儿有我的知音呢"
白居易听到琵琶女的自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对她产生了深深地同情心"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也向琵琶女陈述了宦海沉浮的不幸遭遇,然后又对她说:"今晚听君一曲,如闻仙乐请您不要推辞,坐下再弹一支曲子,我要专门为你写一首《琵琶行》"
文 道道老
从影壁墙边的月季花丛走到阳台前的菊花,从阳台前的菊花再回到影壁前的月季花丛,她的心里仍然阴沉沉的。以前她看到花开会心里也似花开,并有蝴蝶、蜜蜂在花上飞舞,心里充满阳光暖意。然而现在,蝴蝶在花上飞来飞去,也没让她有半点欣喜。隔壁的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丫环在陪**做游戏,俏笑声不时传入耳膜。但热闹是他们的,她什么也没有。
前几天在寻阳江碰到江洲司马白居易白大人,因说得投机,回忆起了自己的过往。白大人不仅唏嘘,做诗词一首:《琵琶行》,稍稍舒缓了自己的抑郁的情绪。里面有一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让她有点忧心忡忡。这首词已经传开,但她从心底里不知道这句话对不对,这让她有些焦躁。
她曾经也尽享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热闹生活,享尽各色美味食物,也与各色人等打过交道,自认为自己阅人无数,对人的品行看一眼就心里胸有成竹。她记起了自己和商人也就是自己现在的老公甄义的见面情景。
当时她已经倍感门庭冷落,到时候该寻退路了。一天,妈妈(乐坊女主)领来一位中年人,这个人漆黑短髯,发吉盘在头顶,用一条带子系住,一脸诚实面相,商人打扮。看到她,眼中放出一股暖暖的光芒。
妈妈让来人坐在桌旁,由丫环倒上茶来。将她引见给甄义,她礼貌地向他道了个万福。甄义很老实地讲明了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是个茶商,没有良田千顷,只是吃喝不算忧愁罢了。希望能将她娶进家门,定会好好待她,不会拿她受气。她想到当看尽人间风光之后,能有个真心待自己的人那是实在难得。难得他一片诚心,于是当场同意了他的请求。
进门之后甄义也是待她很恩爱,很照顾。然而这次去事先没有交道,只说去浮梁买茶,竟然一去一个多月。看来这新鲜劲儿过了,不再珍惜自己了。想到这里,她很是闷闷不乐。为了排解一下郁闷的心情,她喊了一声老仆道,“李婶!”应声过来一位老年妇人,请问有何吩咐。她问道,“我让你买的彩色丝线买了没有啊?”老妇用手一扶额头,“哎,老妇的记性越发差了,已经买来了,本来要送到少奶奶处,半途又做了另外一件事,就把这件给忘记了,我这就去取。”等老妇给拿来丝线,她做起了女红。却也没缝了几针,总是不经意地停下,陷入思索,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这时院子外面传来一阵马的嘶鸣声和木头轱辘的马车的滚动起来的动静。李婶听到了,赶紧去打开院门。随后进来了甄义,后面跟着小童二虎,最后面还跟着一个人。甄义进来,冲李婶喊道:“快请娘子出来。”她听到这里,自己放下女红出来了。甄义拉过那人,对她说,“娘子,你看这是谁?”
她仔细看了半天,觉得这人有些面熟。来人激动地走上前一步,喊了一声:“兰儿,你不记得我了?我是哥哥呀。”她眼泪流出来了,喊了一声“哥哥!”向前抱住,哭道,“终于找到了,我还以为亲人都没了……”
这时小童笑嘻嘻地,“少奶奶,这可是多亏了少爷。我们在浮梁可是待了一个多月,整天到处转,最后才终于找到了舅爷,这才上回赶路。少爷说要给你一个惊喜。”
她愣住,挺起身,转回头望着甄义,“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想这么做的?”小童抢着说,“少爷早就有这个心思啊。”这时甄义腼腆地接话,“看你整天不快乐,觉得你可能是看大家都有亲人在身边,你没有亲人吧。就委托人打听你的亲人,听说父母早就病死了。只有一个哥哥,也不知踪影。我便多方打听,后来有消息说有人在浮梁的逃难人群里看到过他。但我心里没底,便假借买茶和二虎前去找寻。没想到最后终于找到了。”说到这里,叫老妇领兰儿的哥哥下去收拾一下找个地方休息。
兰儿凝视着甄义:“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这时二虎又抢着说,“其实我们少爷一直挂念着你呢。”说到这里,看甄义瞪他,便捂着嘴笑了,退向一旁。回过头来看兰儿的眼神向着他,他只好回答了,“娘子,你以前不认识我吗?”兰儿更加疑惑,“我以前认识你?”
甄义看兰儿充满了疑问,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便让小童搬个凳子,让兰儿坐下,自己也坐在另一个上,然后跟兰儿道来……
多年前,甄义还只是一个茶店帮工,有一年,师傅派他去长安跑腿办一件事儿。他从客店租了一头小毛驴,骑着去一个地方,看到一个无赖似的人儿对一个美若天仙的姐姐动手动脚,姐姐大怒,说自己卖艺不卖身。无赖恼了,说,“你个婊子,还装正经!我们走,让她自己走回去。”说完,他做上自己的马车扬长而去,留下你一个人在那儿哭泣。后来我看着同情,这么美的仙女怎么能这样虐待,便下来毛驴,问道姐姐家住哪里,他可以用毛驴送你一程。
姐姐开始不信任他,后来端详了他半天,终于相信了他,他让姐姐骑上毛驴,他牵着缰绳,给送到长安最大的乐坊,他进去后,听说姐姐是当红的牌手,抢手得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了他送你的功劳,乐坊让他在里面看了姐姐弹琵琶,他都看呆了。太美了。
后来姐姐问他做什么营生,然后给了他五两银子,让他做个小买卖,便让他离开了。从此他就忘不了姐姐了。
后来他勤苦做买卖,生意越做越大,才成了现在这个规模。当然为了配上姐姐,他也有好好读书。后来有机会他又去了长安几次,每次去都打听兰儿,然而那里兰儿红着呢,他没有机会。就这样一直努力做活,一边等待着兰儿,直到后来他有了机会……
这时二虎接口说,“你没来之前,少爷常常提起你,说一定努力做营生,好有一天能够条件好一点能够养得起你……”
兰儿听到这儿,眼泪又流了出来,甄义见了,有点手足无措,急忙说道,“对不起,说了让娘子不高兴了。”兰儿这时笑了,说,“相公,我这是高兴的眼泪……我要是早知道是这样,就不会跟白大人说起‘商人重利轻别离’之类的话,现在他都写了一首词叫《琵琶行》,把这句话都写到里面了……”
甄义不在乎地说,“我只要能和娘子在一起就好了,不在乎那些……”
兰儿动情地说,“我怎么不知道这些?……假如有来生,我一定早一点来找你……”
甄义笑了,“不管什么来生了,只要这一生我们好好的就好了,不是吗?”
兰儿站起来,拥住了甄义,“相公说得对。”这时,大家发现阳光早已经洒满了小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