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梁小龙档案,具体点?

谁能告诉梁小龙档案,具体点?,第1张

Bruce Leung

生日:

星座:

国籍:中国

地域:港台

身高:

血型:

三围:

嗜好:下厨、做家务、潜水、 露营、拳击

梁小龙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香港演艺圈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为香港演艺圈“四小龙”。祖籍广东的梁小龙生于香港一个贫寒的家庭,15岁时进入武行,并开始做替身演员。从1973年主演**《生龙活虎》开始,短短十几年,就拍了《白鹤拳》、《迷魂拳》等70多部**,后来他进军电视界又连续拍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霍元甲》、《陈真》、《四大名捕》等1000多集电视剧,成为八十年代初香港最负盛名的武打明星之一。梁小龙元华在<功夫>一片中扮演两位武林高手,他在结局中将同星爷决一死战。 在**《功夫》中,那个坐在马桶上,戴着老花眼镜看报纸的近乎掉光了头发的人一出现,许多观众依然会叫出来——“陈真”。

在内地从80年代开始看电视的人眼里,穿着黑色学生服梳着整齐头发的陈真,就是梁小龙。虽然是李小龙(或者说编剧倪匡)创造了这个热血人物,而且从名字上看,显然梁小龙属于后起的众多跟风者之一。但是他是赶上了在内地露脸的机会并且把握的恰到好处。虽然现在已经绝少再提到他。但是他的陈真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这个人始终穿着学生服的人其实一直是我的偶像。虽然不帅,甚至有点矮有点壮,但是那个利索的身手一旦抖落出来,绝对让人惊叹此人绝对是有真功夫的。中国功夫有南拳北腿的大致划分,北方因为身形普遍高大,比较重硬桥硬马大开大合,在相互格斗时需要双方一定的距离才能最大效果的发挥杀伤力。而南方人因为身形瘦小则注重近距离缠斗。当然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教条的,因人而异。梁小龙身形不高却以腿功最为健长,在影视片中多展现出自身在腿法上的修养。虽然没有先前的李小龙以及后来的甑子丹所表现的飞身连环三腿,但是自己的连环腿依然劲爆十足独成一派,直接命中要害,再加上壮硕的身体依然灵若脱兔,看他的动作场面是非常享受的。

在内地最为轰动的《霍元甲》里面,可以看出有真功夫的,并且身手最好的就是梁小龙。饰演霍元甲的黄元申虽然也不错,但是到底不是专业武师出身,不过倒是适合体现一代武术大师的儒雅风范,看上去和更注重搏击以及跳跃踢打的梁小龙各有千秋。作为一部电视剧,能够如此淋漓尽致的表现侧踢、连环踢、转身踢…… 各种腿法,怎么让人无法不怀念。而且那时候的功夫电视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剧情几乎无掺水,比现在制作精良的要动人多了。很是遗憾,这样优秀的功夫演员居然莫名沉寂了多年。待到机会来了,却已是英雄迟暮,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梁小龙应该非常红的。号称拍摄了上百部的**、电视剧。印象最深的是当时还只看了半部的《香港小教父》(那时候录像带转手太多,拿到手上时,后半部早已经给无数的录像机磨缺了)。剧情有点类似于李小龙的《猛龙过江》,叙述梁小龙与弟弟到意大利旅游,无意之间涉入一起国际犯罪案中,由此引发一系列追杀。情节上几乎没有冷场,处处皆为高潮,而且充满了一些谐趣。也许这是梁小龙最顶峰的一部大银幕作品了。可惜他的作品大多都被湮没掉了。此外还有部与成龙合演的古龙风格的武侠片《飞渡卷云山》,在领衔主演中,他是排在了第三。故事叙述江湖浪子成龙受邀保护一队人经过凶险莫测的卷云山,途中邀请了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相助,其中一个便是梁小龙饰演的失聪高手。

另外记得的一部**是尚还稚嫩的周润发主演的警匪喜剧。梁小龙只在后半段才出现,饰演油滑老板凳,一名处处刁钻新进警员周润发。而且在其中的他并不懂功夫,倒是结局的对打中,此君误打误撞的击退了外国罪犯,便得意的冒充起李小龙的动作挑衅对方。而当时门牙在对打中被打掉一颗,于是喜剧效果突现。一边吆喝着李小龙的招牌动作,一边还要遮掩自己缺漏的门牙。此片也算发掘出梁小龙的喜剧潜力。

可惜这样一个有让人羡慕身手又具有喜剧表演能力的,甚至具有巨大号召力的演员,终于还是没有在**事业上达到高潮。也许是超级主角对外形的要求确实很高。而梁小龙的运气也实在不好,虽然是跟风李小龙中身手最有特点的演员,但是主演的**影响均不大,无情的就给埋没掉了。

反倒在电视上,梁小龙的发挥空间非常大。在霍元甲的前后有亚视同样经典的《大内群英》、《四大名捕》出任主角之一。可惜这两部**都是群戏,梁小龙顶多只能算第二男主角。《大内群英》分量中的是同为当时功夫巨星的姜大卫,《四大名捕》显然捧的是后来发展并不成功的武术国。

真正最红的当然还是那部《霍元甲》,淋漓酣畅的身手、热血的民族气节,正义凛然的形象,风头甚至盖过了第一主角黄元申。能够在内地如此万人空巷的观看,除了当时确实精神食粮匮乏外,本片自身也确实精彩。虽然制作场景粗糙简陋,但是更注重了剧情的过渡,每集都让人意犹未尽。即使二十多年后重播,依然可以一口气的看完。

之后一鼓作气的连续剧《陈真》,则彻底的做了第一主角。而该片在当时的内地依然取得了不差的收视成绩。同样的陈真,同样的自信和热血澎湃。很多对白也非常精彩动人。比如在与日本高手柳生静云绝对前夜,其他人为陈真担忧的时候,他抽出霍家刀只说了一句话“我只知道一个历史,那就是这把刀从来没有输过!”

而该片最闪亮的在大结局,于日本人的“72号”的拯救霍东阁一场的系列对打场面。在电视中,陈真打昏了自己的恋人以免她受到危险,然后之身赶赴魔窟。凭着一股气,几个干净的动作打败数个风格诡异的日本高手。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人大宅内所扮演的日本高手更是现在大红大紫的——袁和平。两大高手对决,给本片添色不少。而最后在日本头目的狰狞的冷笑中,依然插穿日本刀与对方同归于尽后,陈真用最后一口气说出“在我的师傅灵牌前,我怎么都不可以输!”。

而之后的《霍东阁》虽然情节更复杂,制作也更精良,也许因为参与的功夫高手太少,则逊色了不少,很多人甚至都不再记得了。这也许是成功的功夫片真正的规律所在——不在特别优秀的故事情节,而在于演绎的人与拍案叫绝的动作!

另外一部精彩的电视剧《再向虎山行》,虽然也是群戏,依然由于有梁小龙的参演,而同样引人入胜。而且剧本由传统武术世家的恩怨情仇、清朝旧势力与革命政府纠缠等多条线索构成,在当时照样万人空巷。参与的三部电视剧都能达到这样的轰动效果,试问其他演员谁还可以做到?

其中虽然他不再是陈真,而成为革命政府情报员,表面上是民团教练,让人几乎忘记了他的成名身份——陈真。那个老婆跟最好朋友远走高飞时的落魄情报员的形象至今依然在目。犹记得,在夜雨中,通宵不眠已是满脸胡渣的男人,在码头拉着纤绳,把那艘船一把一把往回拉,血浸透麻绳上不断的滴淌而下。

精彩之后,却再难看见佳作。听闻是因为赴大陆访问而遭到台湾封杀,结果被迫退出影视圈。让人既同情又肃然起敬。再后来看见打起了电饭锅的广告,看情节还以为有续篇推出,结果是一等再等,也没有看见任何消息。再到后来出来了一部电视剧《陈真后传》,也已是二十年后了。可惜人物早已满脸沧桑,而且情节拖沓,水分严重,做做缅怀也就够了。只想尽快忘记它,以免破坏了许多年积攒下来的热血记忆。

爱好:

所习武术: 北派、咏春拳、柔道、空手道、跆拳道

喜欢食物: 青红萝卜汤、白切鸡、豆腐煲及油爆田鸡

喜欢颜色: 黑、白、刺激的颜色

喜欢宠物: 金鱼

出生地: 香港

保罗·豪塞尔于1880年10月7日出生于哈弗尔河畔勃兰登堡(Brandenburg an der Havel)的一个正统普鲁士军人家庭。父亲库尔特·豪塞尔当时是陆军少尉,最后官至帝国陆军少校。豪塞尔幼年时在家乡读完了四年制公立小学(volksschule)和九年制实科中学(realgymnasium)。之后他于1892年进入了普鲁士的军官学校,在柏林的利歇尔费尔德(Lichterfelde)最高军校直属下的柯斯林(Koslin)军校学习直至1899年3月毕业。毕业后他被任命以少尉军衔,被编入西普鲁士第155步兵团服役。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营级和团级的参谋军官。1907年至1909年间,他又在波森(Posen)的战争学院里进行培训。之后他又在帝国海军接受了三年的飞行观测员培训。1912年,豪塞尔被晋升为陆军中尉,进入德军总参谋部担任绘图参谋。1913年10月1日,他被晋升为陆军上尉。第二年的3月,他被任命为第6集团军第109步兵师的作战参谋,同时晋升为陆军少校。

大战爆发后,豪塞尔担任了第1预备军的作战参谋,第38“毛奇伯爵陆军元帅”团团长和总参谋部参谋官。在战争中他获得过一级和二级铁十字勋章,霍亨索伦普鲁士家族配剑荣誉勋章,巴伐利亚配剑四级军事服役章,一级佩剑萨克森阿尔伯希特骑士十字勋章等多枚奖章。战争结束后,他被转到东部的边防军(Grenzschutz),在格洛高(Glogau)总参谋部里任职。1920年到1922年间,豪塞尔又担任了国防军第5旅的参谋长。从1922年到1923年他担任了第2军直属部队(Wehrkreiskommando)的参谋长。期间他于1922年11月15日被晋升为陆军中校。1923年1月,他被任命为国防军第4步兵团第3营营长。到1925年4月,他又重担任第2军直属部队的总参谋长,直到1927年1月。此时他又被任命为第10步兵团团长,并于同年11月1日被晋升为陆军上校。1930年12月,他成为第4步兵司令(Infanteriefuhrer IV),并于第二年的2月1日晋升为陆军少将。1932年1月31日,他因政治原因以名誉陆军中将从军队中退役。

豪塞尔于1933年2月参加了右翼组织“钢盔党”,担任柏林-勃兰登堡州领袖。之后他又于1934年3月加入了冲锋队预备队,职位为旗队长。很快他又成为了冲锋队第25预备旅领袖。在此期间,他遇见了一位叫保罗·沙尔费的老战友。在此人的介绍下,他认识了党卫队的领袖希姆莱。希姆莱希望他能够加盟党卫队来指正党卫队特别机动大队的军事训练中的问题。豪塞尔随即离开了冲锋队,于1934年11月15日加入党卫队(党卫队编号239795) 并被授予了党卫队旗队长的衔位。他随即被任命为党卫军布伦瑞克军校校长,并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系统化的训练体制。期间他还兼任了党卫军布伦瑞克和巴特特尔茨军校的督察。1936年5月22日,这两个军校合并为一所党卫军总军校(SS Junkerschulen),豪塞尔继续担任督察。同年1月31日到10月1日,他还担任党卫军最高指挥总局(SS Hauptamt)第1处处长。1936年10月1日,他又开始担任党卫队特别机动大队督察直到1940年6月1日。期间,他指挥党卫队特别机动大队归属于“肯普夫”装甲师参加了波兰战役。该装甲师于1939年7月25日成立,包含了一个陆军装甲团,党卫队“德意志”团,党卫队炮兵团,党卫队直属通信分队,党卫队直属侦察分队以及陆军的第511反坦克分队和第505机械化营。参加完波兰战役后,该部队于1939年10月9日被撤消。豪塞尔又受命负责以“日耳曼尼亚”旗队,“德意志”旗队和“元首”旗队作为基础组建起了党卫队特别机动师。该师于同年10月19日正式成形。

1940年4月1日,豪塞尔被正式授予了武装党卫军中将(SS地区总指挥/集团领袖)军衔,并指挥党卫队特别机动师参加了入侵法国的战役。1940年12月1日,在党卫队全国领袖的命令下,党卫队特别机动师改名为党卫队“德意志”师。但是到了1941年1月28日,为了避免与“德意志”团混淆,该师又更名为党卫军“帝国”师(SS Division “Reich”)。而后“帝国”师参加了入侵苏联的战役。1941年8月8日,豪塞尔因指挥“帝国”师作战有功而被授予骑士铁十字勋章,并于10月1日被晋升为党卫队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上将。10月14日,豪塞尔在格杨斯克(Gjatsk)附近作战中被一发坦克炮弹炸伤,他失去了右眼和半个下巴。之后他不得不在医院修养直到第二年的5月。“帝国”师则由“德意志团”团长威廉·比特里希(Wihelm Bittrich)接管。 豪塞尔奉命去组建新的党卫军装甲军。1942年7月9日,这个党卫军第一只军级部队宣告成立,并随后于1943年4月28日正式命名为党卫军第1装甲军。同年6月1日,由于原先的党卫军警卫旗队师扩编为军,豪塞尔麾下的党卫军装甲军又更名为党卫军第2装甲军,将原先的编号让给了党卫军警卫旗队。在这一期间,豪塞尔还被陆军一级上将赫尔曼·霍特(Hermann Hoth)推荐授予其橡叶饰骑士铁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6月和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中的卓越指挥。霍特在申请报告中提到“豪塞尔经常身临部队第一线视察,虽然之前他曾因此受过重伤。无论形势有多么严峻,他总是不知疲倦地奔波于部队之间,将他的果断,勇敢和诙谐幽默感带给他的官兵们。他在对作战计划的部署上有真高深的远见,并且能坚决果断地执行命令。”7月28日,豪塞尔正式被授予了橡叶饰骑士铁十字勋章。

1944年6月28日,保罗·豪塞尔奉命接替自杀的弗里德里希·多尔曼上将成为第7集团军总司令。原本豪塞尔在7月10日应该要被派去担任武装党卫军总司令,但是随着诺曼底战役的形势恶化,该任命被取消了。8月6日,由于前西线B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克鲁格元帅自杀身亡,保罗·豪塞尔临时接管这一职务直到新任的瓦尔特·莫德尔元帅赶到。8月20日,豪塞尔在激战正酣的“法莱斯口袋”战役中被弹片炸伤了脸部,当时他正指挥部队试图从在盟军的包围圈上打开缺口。他的职务移交给了约瑟夫·迪特里希。1944年8月1日,保罗·豪塞尔被晋升为武装党卫军一级上将 (SS全国总指挥/ 最高集团领袖),而25天后,他又被希特勒亲自授予了双剑饰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这是为了表彰他指挥第7集团军在阿弗朗什附近的作战以及努力解救法莱斯包围圈中的德军部队的功绩。

1945年1月23日,豪塞尔被任命为上莱因河集团军群总司令。5天后,上莱因河集团军群改称G集团军群他又成为了G集团军群司令(注:G集团军群其实是西线德军的影子部队,其所辖部队主要由原驻扎在南部法国的德军二线甚至三线部队组成,所以战斗力较弱)。该集团军群由第1和第19集团军组成。但是4月3日,豪塞尔因为和希特勒发生了激烈争吵而被解除职务。随后,他担任西南方司令部(司令为凯塞林)总参谋长直到战争结束。

德国战败投降后,豪塞尔在奥地利被美军逮捕。随后他在纽伦堡审判作为证人出庭做证。被释放后,豪塞尔一直居住于路德威希堡。战后,他积极活跃于“党卫军老兵互助会”(HIAG)上,为前武装党卫军人员争取福利。他还撰写了两本书,在书中极力主张武装党卫军是后来北约军队的参照。他在老兵中也深受尊敬,被其他老兵们尊称为“长官”(der Seinior)。保罗·豪塞尔于1972年12月21日在路德威希堡去世。死后,他被赋予了非常隆重的葬礼,数千名前党卫军成员出席了豪塞尔的葬礼,遗体被埋葬在慕尼黑的瓦尔德弗里德霍夫公墓。

保罗·豪塞尔身材高大,具有典型的旧普鲁士军官的特征:举止端庄而且赋有礼节,受过良好的正统教育,性格古板。由于他善于讽刺别人,因此在国防军内树敌颇多。但是他却对军队体制了如指掌,这是其他的党卫军***所没有的。他具有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所应具备的素质,另外在实战上他也拥有出色的战略眼光。因此他被那些年轻的党卫军军人们极力推崇。如同其他一些党卫军高级军官一样,他也被部下尊称为“老爹”(Papa)。但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是,他是真正的武装党卫军之父。他将正规军事传授给了当时还类似于警察部队的党卫队机动大队,并将其发展成为师。同时他还对党卫队的军事化训练进行了合理性的改革。但是,他当时的督察职务权力还是受到了限制。因为他属于党卫军最高指挥总局的下属机构,只负责管理党卫军的军事训练,而无法影响其政治教育。在战争爆发之前,他还和约瑟夫·迪特里希发生了激烈冲突。当时迪特里希拒绝承认豪塞尔的党卫队督察权力,极力阻止他插手警卫旗队的事务。1938年5月,迪特里希又拒绝向豪塞尔正在组建中的“元首”团提供军官。豪塞尔则以辞职相要挟。之后他们还是达成了和解。豪塞尔将传统的军事观念带入党卫军也惹怒了希姆莱。希特勒采取了折中的政策,因为他还是崇敬豪塞尔的军事领导素质。

在战后,豪塞尔一直告诉其他人,大多数投身纳粹党的陆军军官士兵都是出于仇恨苛刻的“凡尔塞和约”,拥护纳粹党的良好福利政策以及其反对共产主义的政治纲领。他承认自己当时也是出于此观念,因为他是一个狂热的爱国主义者。德军“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认为豪塞尔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官。凯塞林空军元帅也对曾担任过自己参谋长的豪塞尔赞赏有加。在1943年中期,豪塞尔向希姆莱建议从国防军中调用一批有经验的参谋军官到党卫军中来补充其损失严重的骨干力量。希姆莱对此强烈反对,但是最终这项建议还是得到了许可。豪塞尔在战斗中负重伤后所表现出来坚强的体质和精神也给人以深刻印象。他早在1912年 11月9日与伊丽莎白·杰拉德(Elisabeth Gerard)结婚,婚后生有一个女儿。

有关李小龙的传说数不胜数,这当中有些是真实的,有些则是由于敬畏而“派生”的——如他可在1/25秒内击中1米以外的目标,以及李的老对手和好友查克·罗礼士曾目睹过李使用筷子绝技将几粒米饭抛向空中,然后用筷子一一夹住等夸张的说法。更有荒谬的传说,说到李曾把一个人的心脏用手一把挖出并在那人倒下之前给他看。

但凡是看过李小龙主演的影片和亲眼目睹过李小龙功夫的人,都会有一激动和回味,都会被他那“野性”的才能折服,为他独特的魅力倾倒。李小龙可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功夫家。他那难以置信的超强爆力,感染着全世界亿万倾慕者,并继续感染着新的崇拜者、业余武术爱好者,甚至连职业拳击手、NBA明星球员和健美明星们都公开承认他们对李小龙的崇拜和对其超人素质的敬仰。

铁铸般强健的体魄

李小龙那身结实的肌肉、令人生畏的线条轮廓和难以置信的爆发力,都代表着一种独有的神威和气势,他的肌肉质量是举世无双的。在他的功夫训练中经常会渗进一些特殊的力量练习,如哑铃的前臂组合练习和持哑铃跳越障碍以及踩桩等,以增强平衡和协调感。

尽管李小龙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健美比赛,但是,很多世界著名健美运动员都仰慕这种独特的力量练习和据此所练就的素质与肌肉,其中包括绰号“大块头”的娄·弗里格诺、肖恩·雷、麦·马特拉佐、凯文·利弗斯·弗莱克斯·韦斯、莎伦·布鲁诺以及现在的奥林匹亚先生和**多里安·耶茨和琳达·莫莉等等。他们都发表过个人观点和文章,称李小龙对他们的健美生涯有很强烈的影响。

李小龙的力量训练是以帮助其每一部分肌体都能“出功夫”为目标进行的。也就是说他练就的肌肉不光“漂亮”,还必须具备足够的“杀伤力”。他认为人体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和耐力素质,然后才是最大的绝对力量。如果没有先前这些素质做基础,而是片面去追求“肌肉块”,在和人较量时就会“犹如斗上场被斗年士耍弄的一头野牛,或者像一台破拖拉机追赶一只野兔。”(摘自李小龙遗著《截拳道之道》,Tao of Jeet Kune Do,奥哈拉出版集团)。

李小龙的一位名叫赫伯·杰克森(Herb Jackson)的老朋友和训练伙伴说道,李小龙的力量练习总是在追求一种别人难以想象目标和方式。

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李小龙购进和“创造”了大量健身器材。赫伯说,1973年李在他香港的“栖鹤小筑”别墅内让人建造了一间“综合练功房”,并请人高价制作了一个用钢架钢索和棉皮包制作的既可进攻又可退防的可操纵的“陪练”,很遗憾——在这“陪练”即将出世之前李小龙就告别了尘世。在后来谈到制作这个“钢陪练”的原因时,赫伯说,道理很简单,李打够了沙袋,又没有任何人能够吃得住他的拳脚,他已经到了和“机器”练习的程度了。在谈到力量练习时,赫伯说李小龙特别喜爱力量训练,并且气力惊人。

丹尼·伊鲁山度(Danny Inosanto)是李小龙的另一位好朋友,也是现在惟一一位被李小龙授权传授武艺的教练(译者注:本文写于1994年),他是李小龙的助教,曾辅助李小龙创立截拳道。

伊鲁山度回忆说,李小龙具有一种极快的速度力量,这种爆发力在平时健身房里的各种练习中就得以体现,而更多的是持械或空手的各种协调练习。别看李小龙看上去精瘦精瘦的,但是只要他举臂抬腿,杀伤力是足以致命的。

李小龙曾举例对他说,一个能卧推400磅的人可能在重器械项目如掷铅球中取得好成绩,然而他无法协调动员全身各部肌肉展示对击能力。李小龙过人的力量和速度以及结合出色的身体灵敏协调能力,使他成为众多搏击者中的佼佼者。

所有和李小龙接触过的人,包括空手道冠军、影星查克·罗礼士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以每磅体重计算,李小龙肯定是世界上动作速度最快的人之一。

难以置信的力量

李小龙的力量素质是超群的,根据被称美国跆拳道之父的李俊久(Jhoon Rhee)所述,他曾和李小龙交过手,深深被李小龙的武功、速度力量所征服。他说:“李小龙真是天才人物,我从未见过如此强壮的人,他可以单手用一只食指来做俯卧撑,而我用四个指头撑都很吃力。”

曾是李小龙徒弟的223米高的大个子篮球运动员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Kareem Abdul-Jabber)回忆说,李非常有力精干。他总是速度特别快,动作像猫一样敏捷。李还独创了一种他称为“升旗”的下腹肌练习方法。

70年代美式自由搏击的倡导者乔·刘易斯(Joe Lewis)曾拜过李小龙为师。乔回忆说,按照李的身体和体重来说,他具备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他可以把34公斤重的杠铃直臂水平前伸、收回,再伸出静止“锁住”控20秒钟!这对一名体重62公斤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即使一个90公斤重的人都未必做得到。

伊鲁山度说的比这更“玄”,他说曾亲眼目睹李把56公斤的杠铃水平前举并停留片刻。李小龙在美国的第一个徒弟杰西·格洛弗(Jesse Glover)也回忆说,师傅经常做这样一种练习:一手持32公斤哑铃水平前举接一个顺势后摆,然后呈侧举至肩部水平并坚持数秒,这重量对一般人提摆尚有困难,更不用说做动作了。

此外,李小龙还有很多“小绝活”,如可以轻松地把手指插进一罐未开封的“可口可乐”,或者一个侧踢使一只45公斤的沙袋破裂。美国著名柔术大师威利·杰伊(Welly Jay)回忆说,他最后一次看到李小龙是李小龙住在好莱坞时。“那时李刚刚把家从卡佛城搬到洛杉矶贝尔空港。在李小龙新家的院内,悬挂有两只很重的沙袋,大约有135公斤重,我几乎都移不动它,然而李对我说,‘嗨,威利,看着!’接着他就飞起一脚把它踢悠得老高,几乎碰到了天花板,然后又重重弹回来,李小龙的力量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李小龙的绝招还有他的“寸拳”(One-inch Punch)。他击出的“寸劲”可将一名体重45公斤以上的人击出相当一段距离。泛美柔道冠军海沃德·小本(Hayward Nishioka)曾领教过这种拳的滋味,每当一提起这件事他就不无伤感地说,怎么也没想到李的拳头竟如此厉害。当时他从后面抱住李,以为李动弹不了,没想到李只抽动了一下身体,回头就是一拳,小本只觉得自己飞行一段后撞到墙上再摔倒在地上,就这一拳使小本躺倒很久才恢复。

和李小龙同时期的武林高手一谈到李都有一种恐惧感,特别是李小龙的速度。他们共同的感觉是发现李小龙出奇地快,并能够事先察觉对手意图,即使是和对手同时出击也是李先击中对方。李小龙另一名徒弟道格·帕尔默(Doung Palmer)是这样评价他师傅的: “布鲁斯的全盛期就像麦克尔·乔丹和默罕默德·阿里一样称霸于自己的领域,不是别人不行,而是他实在太出色了。”

铁人李小龙的第一步计划

尽管李小龙具有超乎常人的素质天赋,但是他仍然很崇拜具有相似超群素质的选手,他曾写道:“训练不仅能提高体能,而且还能培养精神和感情,它需要智力和天赋的高度结合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摘自李小龙遗著《截拳道之道》)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强大的力量来源于肌纤维的增粗和神经系统的高度完善。

李小龙的妻子琳达说,布鲁斯生前有收集健美明星和资料的嗜好,其中包括拉里·斯科特、大卫·德雷珀和当时还不太为人所知的年轻小伙子——阿诺德·施瓦辛格。

在收集过程中,李小龙把这些著名选手适合自己的训练内容和计划“裁剪”下来并粘贴到专门的笔记本上。伊鲁山度回忆说:“布鲁斯每次回‘中国城’的武馆时都带回一堆从外面买来的健美杂志,然后从中精选,结束以后对我说,‘丹,这三个伙计都说这是发展肌肉线条清晰度的最佳方法,真是太棒了。’然后他就会亲自去体验。”

这就是李小龙在1969年时的状态,但是他是如何对健美和力量训练感兴趣的呢?一种推测可能是他和严镜海(英文名James Yimm Lee)在加州奥克兰认识后受严的影响所致。严镜海有很多“背景”和“关系”,他曾和当时著名健美选手史蒂夫·里夫斯、克兰茜·罗斯、杰克·拉兰以及日本著名举重运动员、奥运会冠军汤米·片岗一起训练了很长时间,而且积累了丰富的训练方法。在李小龙和琳达结婚后不久,他们由西雅图搬来奥克兰,和严镜海一家住在一起,所以李小龙有机会和严镜海一起练习。

然而《李小龙传》的编写者、来自纽约的乔治·泰恩说,布鲁斯在遇到严镜海前几年在香港时就有力量练习的记录和裸露上身肌肉的照片。根据泰恩的资料,李小龙的大姐李秋源(Phoebe Lee,菲比·李)有一次将她男朋友罗伯特·陈带回家,陈是一名健美运动员,身体很强壮,虽然李小龙马上就要返回他的出生地美国,但他对陈说以后回香港再安排和他一起训练。

不管谁是李小龙首位健美启蒙者,所有李小龙的传记作者都一致认为李小龙在1965年以前很少进行力量练习,他当时主要还是练习咏春拳等中国传统功夫。杰西·格洛弗回忆说,布鲁斯18岁时到达西雅图,他的训练只有击打柚木制作的“模仿靶”,一些单、双杠练习,健美操和柔韧练习。但过了不久,布鲁斯就有一些力量练习,如拉负重滑轮和用短棒绳系30千克哑铃进行“卷腕”练习前臂。格洛弗还补充说,布鲁斯特别注重关节力量训练,因为认为要发力首先要使关节强壮,并传递击打时所迸发的强大力量。

转折点

这些看似简单然而有效的力量练习,结合武术功夫的训练,使得李小龙在60年代初就已小有名气。但是一直到了1964年,他才得以对力量和其他素质的理解更加深入,因为他一直在旧金山他的“武馆”传授武艺,在1964年下半年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场对他身心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大比武”之中。

那是当李小龙正准备向他的学生传艺时,门突然被一伙人踢开,进来的是几个中国武术高手,他们是当地中国社团的“代表”。据琳达说,当时她正好在场,并怀有他们的后代——李国豪8个月的身孕。这些“代表”走到李小龙面前,给了他一个最后能牒:“要么停止向非东方人传武,要么和我们比武!”

“我教给任何想学的人!”李小龙回答说:“我不在意他们的肤色,只要怀有真诚,我就教!”( 是真实的,因为格洛弗本人就是一个美籍非洲人,他说布鲁斯的学生包括了“联合国”以外国家的人,包括了世界上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

但是1964年在旧金山的“中国城”,把中国武术的秘密传授给西方人,在当地华人武术社团被认为是一种背叛行为。双方的态度很自然地导致一场“比武”。在开始前这些中国武术高手曾说过李最好关闭这所“所馆”,否则的话……

根据那些了解和曾与李小龙训练过的人说,李小龙是个有名的火爆性子,从未受过“挑战”或“愚弄”,只见他缓缓地戴上拳套,控制一下情绪,经过一阵激烈的交手就把那位与他比武的“功夫高手”打跑了。

尽管李小龙功征服了“挑战者”,但是在这场较量中他的体能消耗很大。琳达回忆说布鲁斯当时真是累极了,他认为这次“较量”的时间不应该这么长,都是由于自己“杀伤力”还不够所致,他当时真是难过极了。

通过这次搏斗,使得李小龙认识到真正的“武功”不光是一招一势的拳脚,而且还必须具备超人的体能与力量素质,他把这次事件看做是一个起点,从此之后他更专门收集和埋头苦练,这也就是李小龙对力量练习认识的转折点。

求知若渴

李小龙马上订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健康和健美运动杂志,包括乔·韦德的《美国先生》(Mr American)和《健美者与力量》(Muscle Builder/Power)。他把这个杂志有价值的部分裁剪下来并整理保存好,在洛杉矶时他只要一有空就逛各书店寻找健美杂志,他所惧的有从本世纪初到60年代的各种各样的力量练习杂志的书籍,他对这方面知识的渴望几乎到了发疯的程度。

从那以后直到1973年去世,李小龙积聚了大量的有关哲学、武术的书籍,另外还有约400册有关健身、健美,运动训练学、营养学和举午等方面的书籍,他仔细钻研,把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划线,并在空白处注明。

训练计划

经过钻研大量资料和信息,李小龙汇编了一套适合自己并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力量,又相对不增长体重的训练计划。它包括每周3次的训练内容,恢复手段和营养等,尤其是把素质练习和武功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其本已很高深的武功升华至几乎完美的程度。

结果证明这样做的效果是惊人的。李小龙的训练模式包括人体素质所需用的三个核心原则——发展柔韧素质的伸展拉长练习,发展力量素质的负重器械练习,以及发展循环呼吸系统的有氧训练。他的训练计划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赫伯·杰克森说,李从不在训练馆内练习,李认为他在自己的天地练习时更能集中注意力。他的健身器材都是最“新型”的。李小龙安排的力量训练比重很大,仿佛是要把失去的时间弥补回来,而且改变了过去对力量训练的看法。

事实上,他从中受益匪浅,并把这计划传授给最常来馆训练的学生之一——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贾巴尔对《肌肉与健美》杂志记者说:“布鲁斯是在1970年夏让我进行力量训练的,那是每周3次的计划,大多数内容都是布鲁斯经常练习的,虽然我当时只能做每项两组各12次,但是它的确有效!”

李小龙对力量练习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据伊鲁山度回忆,除每周3次力量训练外,李还在武功练习中渗入很多相似的练习。他说:“李小龙在武功练习哟常手持哑铃进行拳击练习,每次练习进行12组,每组100次,双手各持1、2、3、4、5、6、7和10磅哑铃进行‘金字塔形’递增6组,然后再依次递减重量,进行6组拳击模仿。李曾让我和他一起练过一次,哇,练习后三角肌和手臂是如此酸痛!”

但还不仅仅是这些。李小龙在那三天的力量训练日和未负重练功以外的时间里,就会用哑铃“发泄”多余能量。“他就是那副哑铃。”琳达说道。他从来不闲着。当电视里有拳击赛时,他经常是边看边持铃“模仿”,即使是在看书时,也是一只手拿着书而另一只手做着哑铃练习,真是不可思议。

力大无比的前臂

李小龙尤其注重前臂训练,以增强他的握力和击拳力量。他的妻子琳达说他对前臂练习几乎到了“入迷”的地步,只要有人采用任何一种新的前臂练习方法,他一定要想办法得到它,他甚至让他的一位在旧金山的老朋友李鸿新(英文名George Lee,乔治·李)给他制造几种握力练习器。

李鸿新说:“小龙经常把设计草图给我,然后让我按照要求和规格去完成,当然了,我也不傻。”他笑笑后接着说,“我知道小龙设计的这些器械对练习肌肉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往往给他寄一个的同时也留一个在家自己练。”

鲍勃·沃尔(Bob WaLL)是李小龙的另一位朋友,他还在李小龙主演的《猛龙过江》《龙争虎斗》《死亡游戏》等3部影片中扮演过角色。他说李小龙力大无比的前臂在他的功夫中占有很突出的位置。他说:“布鲁斯的前臂和身体的比例是我所见的人中最大的,他不但前臂异常发达,而且还拥有一双铁拳和十只钢指,真是太可怕了。”

奥林匹亚健美先生多里安·耶茨这样评价李小龙:“他浑身每块肌肉是如此结实,击出的力量是如此可怕,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李小龙的拳头是令人生畏的,他曾将一个由钢丝条编制的头盔一拳击个“坑”,而这个头盔事实上已经经受住了好几次砸击!

1965年,李小龙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系列电视剧《青蜂侠》中扮演二号男主角加藤时,与“青蜂侠”的扮演者、好莱坞影视明星范·威廉姆斯(Van Williams)成了好朋友。两人都拥有粗壮的前臂,但取得的方式不同,李是通过练功有目的的训练获得,而后者则通过多年“骑野牛”的竞技表演和越野摩托而练就。这位身高186米(6英尺1英寸)、体重95公斤(210磅)的大汉是当时惟一能和李小龙“掰手腕”较量的人,现在想起这些事来他还不好意思地说:“他(李)真是不可思议,我们之间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我超过他有40磅,但是他的前臂是我所见同等体重的人中最粗壮的。”

李小龙在“掰手腕”比赛中总是获胜。据赫伯·杰克森回忆说,李曾开玩笑说,准备当“此项目的世界冠军”。李的另一位好朋友木村武之说,你如果抓住李的前臂,感觉就像抓住了“一根结实的棒球棒”。李小龙每天坚持练习前臂,他认为前臂的密度很大,所以必须每天给予它们一定量的刺激,才能够强壮。

范·威廉姆斯回忆说:“布鲁斯那时总是开车带上琳达和布兰顿(李国豪)到我家来度周末,即使来我这里他也不忘练习,总是随身带着练习的用的小玩意。他从不沾烟酒,是名真正洁身自好很不错的人。当我在他死前约一个月看到他们时,他看上去真是棒极了,他的身体就像岩石一样坚硬。”他说:“布鲁斯很尊重我,只要我们在一起,气氛就会马上活跃起来,他还经常开玩笑,有一次他将一张粘贴物粘在我车子后窗上,上面写着‘《青蜂侠》保护此车’”。

当电视连续剧《青蜂侠》播出后,李小龙名声大震,他训练更加刻苦,并修改了计划的部分内容,增加了器械重量,减少了次数,并在每项练习中相应增加两组练习。

龙的腹肌

在李小龙身体各部分肌肉中,腹肌最结实,线条最清晰。

《黑带》杂志社经理三户上原(Meto Uyehara)回忆说,李小龙特别注意腹肌力量训练,他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腹肌,那么干一切事情都“没门儿”。琳达说,李练习腹肌简直到了“入魔”的程度——仰卧起坐、罗马练习椅、悬垂举腿、倒挂起身……查克·罗礼士说,有一次到李家时,看见他把独子李国豪放在腿上练习举腿,同时双手持哑铃扩胸。

赫伯·杰克森说,李还告诉过他正确的倒挂起身方法不仅要向上“卷缩”,而且在到达上边时身体扭转,使深层腹肌和腹斜肌得到深度刺激。另外,李小龙还自己创造了一种难度很大的腹肌练习法,他称其为“升旗”。当他躺在长凳上时,双手握住头上的固定物,肩部支撑凳面,腰腹和下肢笔直悬空,即使这样,他还能做举腿练习。

影片《龙争虎斗》的演员杨斯回忆说,在影片拍摄期间,他曾目睹了布鲁斯的这一“升旗”绝活,真是惊呆了。他说李居然能把身体和下肢笔直悬在半空而且还能举腿,真是不可思议!他说一个世界内不会再出现第二个这样的能人了。

有氧训练计划

李小龙的超人天赋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体格可使任何健美运动员为之羡慕,他的所有计划都是以改进肌肉线条为目的。李小龙认为,通过长期训练身体最大肌肉群结合有氧练习的方法,可达到最大限度消耗脂肪的目的。

李小龙是有氧练习的积极倡导者,在健美界还未认识到有氧练习益处之前,他就熟知并积极采用,有时还在力量练习后进行有氧练习,他当时运用较多的计划是15~45分钟内跑3~10公里。

鲍勃·沃尔回忆说:“布鲁斯的8公里跑得还不错,有时他会给自己出难题,有时会后退跑;有时会在大风天时跑;有时跑一公里,走一段,再跑一公里。”鲍勃说:“每次和我和他跑步都是一种受罪,布鲁斯是名全能运动员,和他一起练习容易,他在任何练习中都好强。”

另一名曾和李小龙一起进行过有氧训练的是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这位美国NBA前超级明星回忆说:“当我们在1970年夏天一起训练时,我们经常在李小龙家附近的洛杉矶贝尔空港罗丝蒙德大街头跑步,有时我也跑山路,然后进行健美练习,有时他也采用骑45分钟固定自行车,直到浑身大汗为止。”

赫伯·杰克森回忆说,布鲁斯在骑固定自行车时会系上一根韦德腰带(类似于一种桑拿带),他说:“那是氯汀橡胶制作的黑色腰带,他在练习前把它系在腰上,练习后不久开始加压,只看到汗水像溪流一般淌下来,李感觉到这种腰带对减少腰腹部脂肪很有效,不管他这种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身上的确一点脂肪也没有。另一项布鲁斯喜欢的练习是跳绳。”

丹·伊鲁山度也说:“布鲁斯非常喜欢阅读健美杂志,除收集健美练习计划外,还不断地寻找适合他的运动营养补给品,如果发现一种新的品种,他就会马上买来,尝试是否有效,如果不适合他的话,他就立刻选用另外的品种,他永远都在进行实验。”

一名本能训练者

李小龙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是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他曾经说过:“反思自己的经历,吸取精华,弃掉糟粕,这就是我独特的训练方法。”

他在60年代末初步形成自己的训练体系,为日后的深厚功底打下了基础。所以在70年代初期他已在为一名“本能训练者”。正如乔·韦德说的:“一个人在一个训练阶段或训练日,本能地感觉到自己该练什么,自己的身体需要什么,身心达到一种入境的程度,这就是走向完美的开始。”

李小龙在70年代初的训练完全是一种“本能”的训练。鲍勃·沃尔在李小龙死后数次去过李在香港的家,他说:“李的每个房间都有几种健身器械,他一有空就练几下,他的车库,对了,他从来就没有在车库里停过车,因为里面全都是健身器材,到处都是杠铃和哑铃,他时刻都在练习。”

沃尔说,那个时候李采用的是“两练两休”方法,但有时计划也有所改变。一般情况下每项练习3~6组,每组15次左右,这个时期他的环索练习较多,每次练习都包括各种角度的环索练习,他一直在探索着不同的方法。

曾拜李小龙学过武艺的黄锦铭(Ted Wang,泰德·黄)回忆说,李经常进行不同角度的腹肌和上肢力量练习。他的卧推练习很像韦德“轻重训练原则”的应用——用72公斤重量进行3组,每组10次卧推,再用45公斤重量进行20~30次卧推,然后调高或调低卧推凳进行不同角度的练习。

黄锦铭还补充说,李还有一种独特的“短距力法”,如在卧推时手臂只弯曲8厘米,然后再爆发用力推直,有时还做一些等长收缩练习。

遗憾的是,虽然李小龙的本能训练计划和经验的确具有宝贵的价值,但是现存的记录却少得可怜,大多数资料和记录都只限于他逝世前几年。

琳达·李说,布鲁斯的体格在1971年下半年已达到最佳状态,她说李小龙从1972年以后因片约太多和其他事情,训练时间相对少了。她想了一下又说,那期间是一部片子紧接一部片子,回到香港后更是如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健美锻炼。

柔韧——武术家必备的热身训练

李小龙另外一项健身计划的基本要素是柔韧性练习,李坚信训练前的热身和柔韧练习是全部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他的柔韧练习始终都坚持进行,这项练习从他年少练功时就开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然而,后来一次意外使他永远记住了那次教训,那是在1970年。有一次他想“偷懒”,在未作任何准备和利展活动的情况下练习杠铃,导致第四腰椎受伤,神经受压,这是李小龙生平所受的最为严重的运动伤害。

这次教训对李小龙来讲是深刻的,他在医院里足足躺了3个月,再糟的是,医生告诉他今后不能再做踢打动作和练习,虽然李小龙后来经过实践否定了医生的“判决”,但是他永远不会再忽视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了。

一代永恒的功夫传奇

尽管人们在评价体质时总是习惯以肌肉的发达度为标准,但是没人能够否认李小龙那精干发达的身躯和出神入化的武功,他不愧为一代“武功传奇”,尽管他英年早逝,但是他神化般的故事将永存人间。

古罗马哲学家西涅卡说过:“生命,如果你知道如何去度过她有价值的时光,那将是永恒的。”李小龙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的敬业精神,他充满艰辛拼搏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却是充实的,他留给后人很多,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159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0
下一篇2023-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