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风俗,比如男女结婚时,一定要用红纸剪成大小不一,字形多样的“囍”字,贴在室内、门窗或者家具上。“囍”字代表着喜庆,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人看到这个字,也知道这户人家在办喜事。那么这个字有什么历史由来呢?和“喜”又有何不同呢?
囍:常以红纸(或金箔du)剪制而成,或写在红纸上,贴于门窗堂壁,以示喜庆。多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
喜:表示人听到鼓声而高兴,本义是欢喜、快乐。也用作动词,表示喜爱、爱好,由此再引申为某种动植物习惯于或适合于某种环境条件,或某种事物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由本义还引申为吉庆快乐之事,特指妇女怀孕。人们用“喜上眉梢”来形容眉宇间流露出的喜悦心情,用“喜出望外”表示超出所望,感到特别高兴,用“喜幸”表示吉利,表久旱后下的雨称“喜雨”。“喜”字多与喜庆有关,直接显示出新婚的气氛,也是婚礼的标志。
“囍”自古以来有好几个流传的故事。其中一种与王安石有关,王安石赴京赶考之后,因缘际会之下与马员外家喜结良缘。刚好在与马**拜堂那天,有人来报说王安石高中了。因此写了一个大大的“囍”字,并吟道“马灯飞虎结丝罗,巧对联成双喜歌”,这一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另一说法则与古人好事成双的心理有关,对于偶数的崇拜造成了如此现象。明显的如洛阳地区,一对夫妻喜结连理时,男家需请儿女双全、夫妇都在的妇女用红线缝制偶数量的被褥,然后送给女方以表吉利。
在中国民间,结婚时,在新人的居室中,贴上一些双“喜”字。是表示喜上加喜、双喜临门的意思,这个双喜据说由王安石发明,明清时期为常见。而今,“囍”几乎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字,因为“囍”寄托着燕尔新婚的一对新人对自己爱情生活幸福美满的殷切希望,寄托着父母兄弟、亲朋好友对亲人婚姻美满、和谐的美好祝愿。
双喜字是婚礼的特定符号,不论是娶媳妇还是嫁女儿,都少不了双喜字,它寄托着新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期盼夫妻和美,比翼齐飞。
双喜字结构巧妙,两个并列的喜字方正、对称,骨架结构稳定,如男女并肩携手而立,有好事成双、夫妻恩爱、天长地久之意。所以每逢办喜事,“囍”字自然就成为重要的象征。
在后来的使用过程中,民间的能工巧匠和艺人又创造出了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剪纸双喜字,甚至很多古典家具中也雕刻着“囍”字作为吉祥图案,象征着喜庆连连,好事成双。
扩展资料
双喜字的由来:
相传王安石20岁时进京赶考,路过马家镇,镇上马员外的千金秀外慧中,自出对联招亲,上联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灭马停步”。王安石苦思冥想了许久,最终还是未能对出下联。
到了汴京,王安石顺利闯过诗、赋、策论三关,最后到了面试,主考官手指着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了个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要求王安石对上联。王安石立马想起了马**的那半副对联,当下脱口而出,主考官惊赞不已。
考试结束后,王安石不等发榜就日夜兼程赶赴马家,那盏走马灯还挂在楼门口,王安石大喜,立即面见马员外,用考官出的下联应对。马员外把王安石对的下联告诉了**,**连夸对得妙。于是,马员外就答应把女儿许配给王安石,并择吉日完婚。
拜天地的那天,恰逢官差来传:“王安石进士及第,金榜题名!”这可真是喜上添喜呀!乐不可支的王安石立马在红纸上挥笔写下两个连体的“喜”字贴在门上,并赋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走马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人们逢有新婚吉庆时,都爱在门户、厅堂和洞房器物上贴上红纸的双喜字。
-双喜字
可能是因为结婚的双方中有人是戴孝之身,这种习俗应该是和过年贴绿色的春联类似。有人丁过世的人家过年之所以要贴绿色对联,一是因为带丧未满周年,不便大红大彩,贴绿对联以表示对亡故者的悼念。
什么是“囍”?
原指同时两件喜事,多用在结婚庆典,表达双方欢喜之意。结婚时贴“囍”是中华传统民间喜庆习俗。
“囍”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家喻户晓的吉祥象征,多被用于婚娶之时,以增添喜庆的气氛。除此之外,在图画、布料、建筑、家具及其它日用品中都可见到“囍”的图案。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也将按“囍”字布局来设计,以体现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吉祥神韵。作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符号,“囍”在首饰中的运用也屡见不鲜,无论是在古代首饰还是在现代首饰中,“囍”都诠释着一种喜悦、一种典雅、一种意蕴。
关于“囍”的典故:
据传,王安石23岁那年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当时天色已晚,王安石便决定留在镇上歇息。饭后闲来无事,他遂上街闲逛,却见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院外面挂着一盏走马灯,灯光闪烁,分外耀眼。
王安石走近细看,只见灯上分明写着“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的半幅对子,显然是在等人对出下联。王安石不由拍手连称“好对!好对!”站在一旁的管家马上进去禀告宅院的主人马员外,但待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
第二天,王安石进了考场,答题时一挥而就,交了头卷。主考官见他聪明机敏,便传来面试。
考官指着厅前的飞虎旗日:“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王安石脑中立刻浮现出马员外家走马灯上的那半幅对子,不假思索地答道:“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他对得又快又好,令主考官赞叹不已。
考试结束,王安石回到马家镇,想起走马灯对他的帮助,又特意走到马员外家观灯,已企盼多时的管家立即认出他就是前几日称赞联语的那位相公,执意请他进了宅院。
看茶落座后,性急的马员外便敦请王安石对走马灯上的对子,王安石再次移花接木,随手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员外见他对得又巧妙又工整,马上把女儿许给他,并主动提出择吉日在马府完婚。原来,走马灯上的对子,乃是马**为选婿而出的。
结婚那天,马府上上下下喜气洋洋。正当新郎新娘拜天地时,有报子来报:“王大人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宴!”真是喜上加喜,马员外大喜过望,当即重开酒宴。
面对双喜临门,王安石带着三分醉意,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大“囍”字,让人贴在门上,并随口吟道:“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
从此,“囍”字便被传开了,其后,“囍”字和结婚时贴双喜,在我国民间开始流行。
-双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