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黑结婚佳句

小二黑结婚佳句,第1张

1 **小二黑最经典的台词是什么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最近看完了《小二黑结婚》这本书。它的作者赵树理,是“山蛋”派的重要代表作家。《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在我看来,好的小说重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人物重在真实可信。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信手拈来的调恺笔调,于诙谐中见真、善、美。由于时代的因素,大家都只看到这本书批判农村的封建和土霸权势力和宣扬普及婚姻自由,人人平等的教化作用。但我认为,好的小说除了可以担当一定的社会功能以外,它本身也必定是丰富饱满,值得回味的。

这个故事很简单: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了,可是遭到了多方的反对。一是小二黑那个学道算卦,看着黄历过日子的爹,因为算出了两个年轻人八字不合,命相不对,所以极力反对;二是小芹那个从来就有点小风流的娘,也借着跳大神来以不投姻缘为由大肆反对;三就是那对一直垂涎于小芹美貌的村里的恶霸——金旺兴旺两兄弟,他们甚至借着手里的小权,把两个处于热恋的年轻人捆到了村公所去。到此开始了故事的高潮,村公所里的区长于法于理上给小二黑他冥顽不灵的爹上了一堂婚姻自主的课;小芹她那个偏爱老来俏的娘却因为城里人“异样”的眼光和讥笑改变了初衷;最畅快人心的当然是揭发了金旺兴旺两兄弟的恶行,除去了他们在村里的权力。于是最后小二黑和小芹借着自由之风之先河,有了大团圆结局——结婚!

2 《小二黑结婚》

1选文的结构是采用单线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性煮划构严谨,首尾照应。作者按照民间习俗,老百姓爱听故事晌习惯,善于把矛盾斗争,一环扣一环地集中起来,发展下去。

2选文中塑造最丰满的人物有3类{没有最丰满,只有更丰满}

A新型农民的典型:小二黑和小芹。他们是解放区新+代农民的典型由他们'敢于斗争,主要表现掌握自己的命运'譬坚决反对封建包办婚姻,大胆地自由恋爱当二诸葛为儿子收留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传童养媳时,小二黑含糊地说;“您愿意养,你就养若,反正我不要”。当三仙姑要将小芹嫁给—个旧军官做续续时,小芹坚决反对,(非广告!!!)

3 求《小二黑结婚》主要内容

《小二黑结婚》描写的是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冲破封建传统和落后家长的重重束缚,终于结为美满夫妻的故事。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二诸葛和三仙姑两个农民中的落后人物的形象。

二诸葛胆小怕事、落后迷信,极力想维护家长制的权威,顽固地反对儿子小二黑与小芹自由恋爱结婚。三仙姑本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的妇女,不仅忌妒女儿小芹的幸福婚姻,而且还贪财出卖女儿。

赵树理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的落后、陈腐,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确实是势在必行。小二黑和小芹是年轻的进步力量的代表,他们争取婚姻的斗争,展示了新生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的历史大趋势。

《小二黑结婚》热情地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巨大力量,反映了解放区农村的重大变化,积极地扶持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小二黑结婚》的出现,是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坛发生彻底变化的报春花。

4 >

原为短篇小说。赵树理作。1943年发表。小二黑与同村姑娘小芹自由恋爱,遭双方家长反对。坏分子金旺兄弟因调戏小芹不成,以捉奸为名,将二黑和小芹抓起来。区长明察,关押金旺兄弟,支持二黑和小芹结婚,并对双方家长进行了教育。

后此剧系襄武秧歌剧目。

1943年秋,由张万一、李森秀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分别改编。

内容简介

抗日战争时期,民主根据地刘家峧村的青年队长、杀敌英雄小二黑,与本村俊美聪慧的姑娘小芹相爱。但因违背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的父母亲的意志,遭到了各自家长二诸葛和三仙姑的强烈反对。其时,担任村干部的流氓恶棍金旺,亦凭借手中职权,兴风作浪,罗列罪名,趁火打劫,对小二黑和小芹进行残酷迫害,几乎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夭折。后由抗日民主区政府区长出面支持,经过一番斗争,惩办了流氓恶棍金旺,教育了封建愚昧的落后群众,此时的二诸葛和三仙姑也表示支持儿女的婚事。至此,这对追求婚姻自主、向往美好生活的情侣,终于如愿以偿。

5 小二黑结婚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区的农村里,有个民兵英雄刘二黑,与同村少女于小芹相爱。但二黑的父亲刘修德(人称二孔明)反对他们的婚姻。他说二黑与小芹命相不对,五行相克,并说小芹的母亲三仙姑作风不正,名声不好,他不能和于家结亲。

小芹的娘(号称三仙姑)是个好吃懒做的风骚半老女人,把女儿当成摇钱树,也反对小芹与二黑的婚姻。她贪图金钱彩礼,暗地里与媒婆商议,把小芹许给一个六十多岁的地主。

二黑和小芹知道了父母的诡谋之后,都从家里逃出来表示抗议。在当天的深夜,两人在树林里见了面,双方互相表白了真挚的爱情和斗争的决心,商量着到区里去报告。

这时混进村政权的坏分子金旺,为了霸占小芹不能得到手,正怀恨在心,见此机会,就带领民兵把他二人捆了起来,诬赖小芹和二黑乱搞男女关系,要开群众大会斗争他俩。

村里的群众早就受够了金旺的欺压,现在看到他又要陷害二黑和小芹,就连夜到区政府,把情况报告给区长。区长接到了报告,立刻赶来,严肃处理了金旺,批评了双方父母的封建思想,支持了二黑和小芹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二黑和小芹终于从重重的封建压制下得到了胜利。

扩展资料:

这种新评书体的语言也是别具一格的。不仅具有通俗性,也具有艺术性。在语言的运用上,《小二黑结婚》形成了一种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比如,小说的结尾:“小二黑好学三仙姑下神时候唱‘前世姻缘由天定’,小芹好学二诸葛说‘区长恩典,命相不对’。

淘气的孩子们去听窗,学会了这两句话,就给两位神仙加了新外号: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象不对’。”

这是多么口语化的表达,平易风趣又富于生活气息,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这句话在承载通俗性的同时也具有艺术性,这表露出青年的一代与老一代旧观念彻底决裂的崭新的面貌,这个结尾是一个希望的结尾。

这种通俗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笔者认为还可以从语言艺术中的选词技巧更集中地看出。选词技巧是语言特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这部作品的别具一格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小二黑结婚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一、以物烘托人。如《诗经·秦风·蒹葭》中首章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次章的“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末章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清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高适的《别董大》首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接状写眼前之景,展示出一幅暮日黄昏、沙尘漫天、遥空断雁、大雪纷飞的北方荒原天寒地冻的暮天景象。通过这送别时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离愁别恨的低沉气氛。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未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二、 以人烘托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三、 以物烘托物。如王维的《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绘出一幅极其完美的春山月夜图。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于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了变化,这时习惯于山谷静默的鸟儿,似乎连月出也带来新的刺激,居然鸣叫起来。这种以闹衬静的写法,不仅没有破坏春山的安谧,反而衬托得春夜山涧更加幽静。再如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若耶溪山林一片幽静,唯有不时传来一两声“蝉噪”、“鸟鸣”。静寂,本是无声,有声则打破了静寂。但是诗人偏偏说因为那一两声“蝉噪”“鸟鸣”,山林愈发显得幽寂了。作者有意识地运用“蝉噪”“鸟鸣”之动来烘托一种静的境界。由此可见诗人匠心独运之功。王籍在这里通过“寂外有音”的烘托艺术手法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令人神往不已。

烘托

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

例如:

①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②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药》)

③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处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④临近正午的时候,雾散开了。葫芦坝依然是青山绿水的老样儿。那些即使是冬天也不枯落的一簇簇翠竹和大片大片的柏树林盘,使这块坝子永远保持着一种青年气盛的样子;而那些落叶的桑树和梨儿园子,远远看去,灰蒙蒙的,像一片轻烟,又给人一种悠然迷离的感觉,加上这环绕着大半个坝子的柳溪河碧绿的流水,葫芦坝确实是个值得留恋的好地方!(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⑤小芹今年十八了,村里的轻薄人说,比她娘年轻时候好得多。青年小伙们,有事没事,总想跟小芹说句话。小芹去洗衣服,马上青年们也都去洗;小芹上山采野菜,马上青年们也都去采。(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⑥你看,那位扎两只羊角辫的姑娘喜得满脸绯红,把两只装满金色玉茭的筐从田里提到田埂上,把扁担穿进绳套,汗也没顾上擦一把,便朝后边的姑娘们一招手:"同志们,走哇!"

语音刚落,只见三十二条扁担颤起来了,三十二条搭肩的毛巾飘起来了。……(赵占山《接过前辈的扁担》)

上面例①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例②写天气、鸟虫,不是作者的本意,而是要借此来烘托出秋天后半夜的空旷、沉寂;例③写故乡的荒凉情形,是借此来烘托出作者在反动统治下的深刻的乡愁;例④用葫芦坝正午雾散的景象,暗示当时中央的整顿方针给坝子带来生气的形势,也衬托人物"绣"自留地之"花"的心情;又用远处"灰蒙蒙"之景,透露囿于历史条件,还会有陡变的风云。⑤写青年小伙子们总想跟小芹在一起说话做事,以此来烘托青年小伙子们对小芹的爱慕;例⑥写"三十二条扁

担颤起来了,三十二条搭巾飘起来了",是以此来烘托三十二位姑娘英姿飒爽、健步如飞地欢快劳动的形象。

赵树理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作家,是一个从思想气质到生活习惯都农民化了的作家,他同劳动人民有着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精神的血肉般的联系。赵树理对他的拟想读者和描写对象达到了烂熟于心的程度。正如赵树理自己所说的:“他们每个人的环境、思想和那思想支配的生活方式,我大体上能推测出他要说什么——有时候和他开玩笑,能预先替他说出或接他的后半句话。”[1]正是因为赵树理对农民的命运、思想、心理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站在农民大变革的历史情景中深入地观察、把握农民的思想感情,才能真正地写出属于农民自己的文学作品,从而成为真正的“为民立言”的农民作家。新文学史上,“五四”时期出现了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小说流派,三十年代有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作家的农村小说,赵树理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三代作家。他也继承了文学史上描写农村生活、探索农民问题的传统。但不同的是,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是侨寓在北京或上海的知识分子,他们是站在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上审视农民身上的愚昧和麻木,得出的是农民必须接受先进思想启蒙的主题。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则是站在先进阶级的立场上观察农民社会,探讨的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的出路问题。赵树理所生活的是已经实行了民主改革的根据地、解放区的农村生活,他笔下展示的是不同于五四和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社会,这里有新的时代、新的生活、和新的政权。郭沫若在读完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时,曾经有这样的感慨:“我是完全被陶醉了,被那新颖、健康、朴素的内容与手法。这儿有新的天地、新的人物,新的感情,新的作风,新的文化,谁读了,我相信都会感着兴趣的。”[2]赵树理把党领导下根据地农村的巨大变化、人民政权下农民生活的日新月异及新时代新风尚下农民的精神状态作为表现的主题,把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作为主要任务,这是赵树理为新文学史所作的开拓性的贡献。总而言之,赵树理完全是一种新型文学方向的代表。这种新的方向,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指出的方向。由此,赵树理的作品成为最能体现《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这种典范意义在当时的整个解放区乃至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创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赵树理本身就是农民的一分子,他不同于此前的写农村题材的作家,不是以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俯视视角来观看农民身上的缺陷或劣根性,而是以“平视”的视角体味农民的喜怒哀乐。赵树理与他的描写对象在思想感情上完全能融为一体,与小说中的人物血肉相联,他曾自述说他小说中人物流的血,“连我自己也差一点染到里边去。”[3]赵树理的小说反映的是农民的理想和追求,艺术形式也是农民的,其所使用的语言也是农民的日常口语,小说结构也是符合农民审美心理的传统线型结构,这使他的小说成为真正的农村题材小说。

赵树理的小说有明显的时效性,他的大部分小说都是为了配合社会变革而作的,带有鲜明的宣传鼓动性。赵树理始终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执着地反映社会现实,也并不回避现实矛盾,力求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由此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的有血有肉的艺术品。

赵树理在表现根据地解放区农民的生活时,注重从农民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他深深地懂得,中国农民的痛苦并不仅仅在于在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更主要的是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给予他们的精神上的奴役。因此,他在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民的命运问题时,特别注意对农民思想上存在的固疾的揭露。中国农民长期处在封建统治的重压之下,生活环境狭窄封闭,封建人伦观念根深蒂固。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这是阻碍农民成为新型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农民的关键所在。赵树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问题尤其关注,并深知这种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在《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和小芹的恋爱受到二诸葛和三仙姑的阻碍,主要是因为这些封建家长们落后的封建思想意识。二诸葛是一个被封建迷信观念扭曲了的人物,在金旺、兴旺捆起小二黑和小芹时,他跪在金旺面前哀求,表现了内心底对封建权力的惧怕。他不同意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的原因是“命相不对”,怕小芹会克小二黑,可见他是也是爱护小二黑的,只不过这种爱护极其愚昧,实质是对儿子幸福的扼杀。三仙姑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然而她用同样的封建观念充当了戕害女儿幸福的刽子手。《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是受封建等级官念毒害极深的人,当他认为从县里来的老杨是官时,对老杨毕恭毕敬;但当他知道老杨也是长工出身的人时,马上又看不起他了。对封建官本位的崇拜和由此滋生的奴性心理就是这样结合在善良的农村人身上。《李有才板话》中的小元,原来是受苦最深斗争性最强的青年积极分子,但在当了武委主任之后,分了地主的房子、土地,便立即以高人一等的“主子”自居,从服饰装扮到行为语言都地主化起来了,强迫软英嫁给他儿子,甚至让民兵为自己服劳役。可见其内骨子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思想。《邪不压正》里的小昌也是如此。鲁迅笔下的阿Q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奴役别人,小元、小昌和阿Q异途同归,斗地主的目的也是为自己谋私利。这表明封建思想意识已深入到农民骨髓,很难立竿见影得到改变。赵树理在这里敏锐地发现革命胜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革命政权的纯洁性和人民性,是胜利后的群众、干部们都需要警惕的问题。

赵树理在指出农民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的心理固疾的同时,更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展现出在解放区占主导地位的光明面和进步力量。解放区的时代毕竟不同于旧中国,农民取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翻身,他们的精神状态也不同于此前任何的历史时代。赵树理写出了解放区出现的新生事物,这也是此前文学史所没有表现的新质内容。

小二黑和小芹是赵树理作品中塑造的光辉的新人形象。他们与现实黑暗面、及封建家长的斗争表现出新一代农民不畏强暴、敢爱敢恨、对胜利充满信心的精神风貌。《李有才板话》中的李有才,也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血肉丰满的新人形象。生活给予了他智慧。他头脑冷静、深沉老练、幽默风趣,同时又正直、开朗、顽强。他爱憎分明、思想敏锐,在地主面前毫不畏惧,敢于揭露他们的罪恶,又善于团结贫苦农民和地主阶级作坚决的斗争。赵树理赋予这个人物以极崇高的性格魅力。《传家宝》中的媳妇金桂是新一代的妇女形象,她向世人宣告:革命政权下的妇女不现是低眉顺眼、逆来顺受的小媳妇,而是已挺起腰杆,开始自强自立新生活的时代新女性了。赵树理用较多的笔墨歌颂农村中的新生事物和先进力量,使人感受到解放区生活扑面而来的激昂人心的时代气息。

在创作手法上,赵树理适应时代倡导的民族化大众化的艺术和语言形式,创作出了使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他吸取了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话文学的积极因素,融合了五四以来新小说的长处,确立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首先在结构上,赵树理采用具有历时态性质的线型结构,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情节的连贯性。他的小说开始总要设法介绍清楚人物,故事连贯到底,最后必定交待人物的结局、下落,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明白,有头有尾。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又设法悬念、扣子,使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如《小二黑结婚》开头前五节都是介绍人物,第六节情节发展,第十三节“看看仙姑”故事结束,但又加上一节交待两位“神仙”的结局。故事有头有尾,符合老百姓的阅读习惯。其次,在描写与叙事的关系上,赵树理采用评书体小说的手法,以叙述为主,将描写融化到叙述中去。他的小说注意把人物放在充满矛盾对立的动态环境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而少有对景物和人物心理的静态描写。最后,在创造民族化大众化的语言方面,赵树理的小说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赵树理的作品从叙述语言到人物对话都作到了彻底的口语化,而且是一种活生生的土生土长的口语,用词准确表达精到。日常生活中的大白话,在赵树理的笔下,也即可焕发出生命。在语言的艺术性和通俗性的结合上,赵树理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为创造和发展现代白话文学语言作出了独特贡献。

小二黑结婚的主题,就是反封建、反迷信。

其中三仙姑的形象,就是坚持封建迷信的典型人物。他30年代嫁给于福时,刚刚15岁,是前后庄第一个俊俏的媳妇。但是在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影响下,渐渐成了一个装神弄鬼、争艳卖俏的女人。她“虽然已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褪上仍要镶边”,每天都要涂脂抹粉,乔装打扮一番。作者活画出了一个病态心理和被扭曲了性格的女性形象,揭露了封建买卖婚姻带来的恶果。

三仙姑本是一个好逸恶劳、作风不正的妇女,不仅忌妒女儿小芹的幸福婚姻,而且还贪财出卖女儿。赵树理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农村小生产者精神的落后、陈腐,说明实行民主改革、移风易俗确实是势在必行。

现行的荣辱观中,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分析批判三仙姑的形象,正是批判了愚昧无知和好逸恶劳,倡导了崇尚科学和艰苦奋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jiehun/10207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